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浅析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浅析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浅析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浅析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浅析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近年来的快速成长

数控机床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机床技术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效、精密、柔性自动化和易於实现工艺复合和信息集成诸特点,特别适於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因而早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基础装备和世界机床市场的主流产品,来受到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缓慢、快速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已达较高水平,其机床(含金切和成形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至少超过50%,产量数控化率至少超过20%。内中金切机床数控化率更高,比如号称“数控王国”的日本,2000年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88.5%、产量数控化率为59.4%。

中国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虽然起步较早,但由於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比较缓慢,一直到1990年时数控金切机床产量才2,634台,内中还包括600多台未配备数控装置供出口用的“光机”,同年数控金切机床消费量不过2,397台(1990年数控成形机床产量仅26台)。然而,进入90年代後,由於国产机电产品普遍升级换代,加上高起点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兴办,带动了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在1990~2001年的11年中,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8.8%和25.3%,管在1977~1978年期间出现过短暂的下滑波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1999年国家用国债资金支持重点行业和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後,数控金切机床生产和消费更驶入了“快车道”,1998~2001年的3年中,其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35.2%和35.3%。2001年全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和消费

量已分别上升至17,521台和28,535台,与此相应,金切机床产量的数控化率从1990年的2%升至1998年的6%,再升至2001年的9.1%(数控成形机床的变化趋势与此大体相似,但缺乏全国性统计数据)。

数控金切机床产值的增长变化估计与产量相似,但无确数据可查,仅知2001年金切机床行业的产值数控化率已从上年的17.4%提高至22.7%,据此估算出2001年数控金切机床产值约为4.3亿美元,同年数控金切机床进口额(进口额减去出口额)为10.686亿美元,两者相加得出数控金切机床消费额约为15亿美元,从而估算出2001年中国金切机床消费额数控化率已达44.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控机床消费大国之一。

1998~2001年数控机床净进口额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到近3年数控机床消费额的快速增长势头。这3年中,数控机床进口额的年均增幅达22.4%(内中数控金切机床为26.8%),数控机床出口额则没有增长。2001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口额为14.112亿美元(内中数控金切机床为11.044亿美元),而数控机床出口额仅为0.443亿美元。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的竞争态势和竞争特点

数控机床按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一般分为高、中、低三档。在中国,所谓低档数控机床,主要指以步进电机驱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型数控车床、钻床和铣床,也包含部分高速走丝线切割机床;而所谓高档数控机床,则主要指高速、高精、5轴联动控制和工艺高度复合化的数控机床,以及部分重型机床;其它数控机床,则一般视为中档(即普及型)数控机床,由於中档覆盖围广,又可再细分为中档偏上和中档偏下两个层次。

按企业所有制划分,中国有三大机床用户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中型国企和外商投资企业以购置中、高档数控机床为主,不过中、小型国企也购置相当数量的低档数控机床;民营企业设备投资以经济实用为原则,现阶段购置的数控机床基本上属於中、低档。总体来说,现阶段的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仍是以中、低档为主,不过对高档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所占比重也在增长。由於缺乏可靠数据作为依据,只能对此作很粗略的估计:在当今中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上高、中、低档所占比重,在消费量上大致是5:50:45,在消费额上大致是15:70:15。

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一些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品种,但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高档机床仍基本依靠进口。中国低档数控机床产品具有竞争优势,数量虽多但金额并不大。中档数控机床不仅数量多而且金额大,是海内外数控机床竞争的重点,近年来国产中档数控机床进步明显,但所占市场份额仍然不够大,在2001年中国生产的17,521台数控金切机床中,高、中档的数量估计不超过5,000台(不包括供出口用的“光机”)。按上文估算得出的2001年国产数控金切机床产值4.3亿美元计算,200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7%,由於估算不够确,大体上可将按金额计的海内外数控金切机床市场份额比视为3:7(国产数控成形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估计会更低)。

中国数控机床的进口:高档产品主要来自德国、瑞士;中档偏上产品主要来自日本、美国;中档偏下产品主要来自台湾省。以2001年的加工中心进口作为例子,表1列出了从这5个来源地进口的详细数据,从这5个来源地进口的加工中心占同年进口的全部加工中心的比重,在台数上94.9%,在金额上占92.6%。从表1可以看出,境内生产的加工中心相对台

湾省产品,价格上不占优势,相对某些日本产品的价格优势也有限。而与价格上占有优势的国外同一档次的名牌产品相比,则在产品质量、结构创新、品牌信誉、外观造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主要用招投标的交易方式,成本(Cost)、质量(Quality)、交货期(Time)和服务(Service)四大竞争要素在不同情况下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不论对哪一档产品来说,质量都是最重要的,客户在招标时往往首先要求投标者获得ISO9000族质量认。数控机床最关键的质量指标是使用的可靠性(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衡量),国产数控机床的MTBF除少数攻关产品外,与国外名牌产品有相当差距,可靠性差是一些客户不选购国产数控机床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它质量指标如精度稳定性、外观质量等与国外产品也有差距。

交货期虽然在中国数控机床市场上尚未普遍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但对某些成套项目和重型产品来说,交货期往往是能否中标的先决条件。比如2001年中捷友谊厂能在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加工成套项目(包含8台落地镗铣加工中心)的招标中以高价中标,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可以在短短6个月内完工。过去,国产数控机床由於交货期长,已失去过一些订货机会,缩短国产数控机床的交货期在今後的竞争中将变得来重要。

虽然盲目打价格战是恶性竞争,但对於一般中档偏下和低档的数控机床来说,价格往往成为仅次於质量的第二竞争要素。这就一方面要求国内机床制造商加强财务管理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包括比价购),另方面要从改进结构设计手来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多种技术,对服务的要求很高。国

内机床造商无论售前对客户工艺的了解、售中的安装调试,还是售後的维修服务和备件供应,一般来说都比海外企业具有优势,关键是如何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当前中国市场需求的一个热点,是客户要求机床造商提供满足其个性化要求的成套服务,这既可以是一台专机或一个加工单元,也可以是从规划、设计、造直至安装调试以“交钥匙”工程方式交付用户使用的工程成套项目(比如上述磁悬浮列车轨道加工成套项目),其内涵包括提供主机、辅机、工夹量具以及程序编制和人员培训在内的成套服务,这并不是说所有事情都由一家企业自己完成,而是要由一家企业进行总承包。

随中国数控机床市场的日益成熟,许多客户已经把品牌、特别是名牌产品作为首选(尤其是单价高的产品),因为客户认为,品牌既意味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和服务的好坏,还包含这个企业的文化内涵。毋庸讳言,国外知名品牌的信誉高於国产数控机床,即使是在国内生产、使用国外知名品牌的数控机床(包括引进技术和合资、合作生产),由於客户认为其性能质量与国外原装产品相同或相近,而价格又相对低一些,也很乐意购买。国内自行开发的某些品牌产品,比如沈阳第一机床厂开发的CKS系列普及型(即中档)数控车床,由於其品牌信誉日益提高,因而在去年和今年汽车行业的招标中连连中标。总之,市场迫切要求中国机床造商打造自己的品牌,创立自己的名牌。

从典型用户行业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看数控机床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典型用户行业需求分析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入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时期,下文将

分析几个典型用户行业对机床设备的需求倾向,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对数控机床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是大批量生产行业的代表,其加工设备正从刚性自动化向柔性自动化方向转变。譬如汽车壳体类零件的加工,正从组合机床自动线逐步向高速加工中心(或高速加工中心与专机)组成的柔性生产线方向转变,而轴类和盘类零件加工,则以数控车床、数控磨床为基本设备。汽车造业既是当今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年1~8月汽车的产销量以超过30%的同比增幅增长),也是机床最大的用户行业。一般机械造业大多属於中、小批量乃至单件生产畴,是需要数控机床的大户,但由於其覆盖的行业较多,不能一一加以分析,现仅以模具行业为例。1996~2001年期间,中国模具产值的年均增幅达到14.5%,今後几年仍将以两位数的增幅继续上升。专家认为中国大多数模具企业将以提高数控化和计算机化水平为发展方向增加数控EDM机床和数控高速铣床(含铣削中心)是模具企业技术改造的必然选择。

电子信息产品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现正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其工业产值将达到2.5万亿元的规模。尽管电子信息产品造中金属加工工作量不大,但由於生产总量很大,故所需机床也不算少,主要是购置加工小型精密零件和精密模具的数控机床。

军用和军民两用机械造业(即军工行业十大集团公司),现正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蕴涵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比如其中的航空工业,不仅飞机结构件大多与气体力学外形有关并采用整体结构,需要多座标高速数控铣床和立式加工中心,而且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叶轮和叶片,也必须采

用数控机床加工才能保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其它军用机械造业的情况虽与航空工业不尽相同,但都需要将其造技术建立在数控加工的基础上。

机床产值和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国内外对比

中国2001年金切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9.1%,产值数控化率为22.7%,与日本1976年的情况相近。日本1976年的金切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3.1%,产值数控化率为22.4%,仅仅经过8年的高速发展,到1984年时,日本金切机床产量的数控化率便上升至22.0%(增加18.9个百分点),产值数控化率更上升至66.9%(增加44.5个百分点)。而美国由於受进口机床击的影响,其数控机床生产的发展要比日本慢得多,在1975~1995年的20年中,美国机床产量和产值数控化率,才分别增长22.6和20.7个百分点。

中国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最近几年无准确的调查数据,仅知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时为1.9%,内中金切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为2.15%,与美国1978年时的情况相似。美国1978年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为2.0%,内中金切机床为2.5%,经过11年之後到1989年时,其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上升至9.6%(增加7.1个百分点),内中金切机床拥有量数控化率上升至10.9%(增加8.4个百分点)。

由上述对比可知,中国机床产值和拥有量的数控化率,与日、美两国上世纪70年代後期的指标值相近,此时它们也正处於数控机床大发展的初期。显然在中国数控机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何况近3年中国数控机床的生产和消费已驶入大发展的“快车道”,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应吸取美国数控机床生产受进口击影响的历史教训。

对未来10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的分析评估

中国工业正处於生产方式的转型时期,军民机械造业对数控机床的潜在需求正在加速转化为现实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已初步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而且中国的数控装置也正进一步向提高质量和性能价格比方向发展。因此不难判断,在当今的中国,数控机床已经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在技改政策的引导下从1999年起便开始了这种大发展。预计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中国数控机床还要继续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更具体地说,到2010年时,金切机床行业产值的数控化率将从2001年的22.7%增至45%或更多;金切机床消费额的数控化率将从2001年的大约44%增至60%以上。

上述关於今後数控机床会继续快速发展的预测,并不意味今後的发展过程不会出现起伏波动。纵观国内外近20多年的数控机床发展历史,几乎都是在机床数控化率上升的大趋势下,中间出现过数控机床产量、产值停滞不前乃至下滑的年份。今後10年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也存在发生这种波动的可能性,比如在国债资金支持的这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告一段落的时候。

在看到中国数控机床市场光明前景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国产数控机床占有率过低这一事实。造成这一状况固然有机床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数控机床是零关税进口),但更本质的还是产品竞争力问题。尽管最近几年国产数控机床品种开发较快(2001年已达1,400种),不过也隐伏基础性试验研究不足、技术储备和自主创新不多的一面。而且还要看到,中国加入WTO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会来模糊,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的难度大概只会有增无减。

当然,从根本说,提升国产数控机床市场竞争力还在於推进中国机床工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过,在现阶段,机床制造企业加速从人才、手段、机制等方面构筑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在方法上重在消化、吸收国外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不失为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的中国市场正呼唤本国机床制造商在不断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市场开拓的首位,打造出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知名品牌,以逐步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