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现代信息管理重点

现代信息管理重点

现代信息管理重点
现代信息管理重点

第一章

1. 什么是信息:

(1)信息在客观上可以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

(2)信息在主观上市可以接受,利用的,并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

2. 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和数字,是指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数据的解释。

知识:是人类社会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成为信息的融合体。

3. 管理信息的定义:以一般的工业企业为列,其全部的活动为两大类:一类为生产活动,另一类为

管理活动,伴随着生产活动的是物流,而伴随着管理活动的是信息流。

4. 管理信息的分类:

(1 )按信息稳定性分类:可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两类

(2 )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高级管理者),战术信息(中层管理者)和业务信息(基层管理者)三类。

5.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 系统都具有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7. 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 信息系统输入的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9. 戴维斯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提供各种作业,管理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

的硬件,软件,手工规程以及用于分析的模型等。

10.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特点:

(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都具有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递,提供等基本功能

12.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 II )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

和模式,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制造企业中的典型应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13.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在20 世纪60 年代,随着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已经不再只是科研单位的专用工具,而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企业,为企业提供全面

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服务。

14.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

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的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

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15.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客户详细

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第三章

16. 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

软件工程法。

17. 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

18.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

(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2)区分工作区间(3)设计方法结构化(3)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

(1)开发周期长(2)繁琐,使用工具落后(3)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

(4)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19. 对象的本质就是数据与操作的封装。

20. 原型法的基本概念: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

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原始模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

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原

型法又称为快速原型法和原型化方法。

21. 系统开发方式:

(1)自行开发方式(2)委托开发方式(3)联合开发方式(4)购买商品化软件方式

(5 )租赁方式

第四章

22. 系统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计划,是系统开发的必要准备和总部署。

23. 系统规划的特点:

(1)全局性(2)高层次(3)指导性(4)管理与技术结合(5)环境适应性

24. 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将信息系统规划分为1.制定信息系统战略2.制定总体结构方案

3?资源分配4.可行性研究四个部分的工作。

25.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1. 信息系统的目标与约束2,.当前的能力状况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不

足,

4.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26. 组织往往需要从业务层,企业层以及行业层三个层次上分别考虑战略的制定

27. 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

1)诺兰的阶段模型:修正为6 个阶段,即起步,扩展,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2)关键成功因素法

3)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组织的战略集:使命目标战略其他战略性组织属性转换T MIS的战略集:系统目标系统环境约束系统战略计划

4)企业系统计划法

28. U/C矩阵:其中U表示使用(use), C表示产生(create)

29. 业务流程重组(busi ness process reengin eeri ng, BPR就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该定义包含了三个关键信息:

根本的,彻底的和巨大的。

30. BPR实现手段是两个使能器(enabler): 一个是IT(信息技术),另一个是组织。

31. 建立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1 )“显见”的必要性2.“预见” 的必要性3.“隐见” 的必要性

32. 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分析

2.技术可行性分析

3.环境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33. 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实质在于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

34.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5 个方面包括: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4. 建立新系统

的逻辑模型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35. 业务流程图是业务流程的描述工具,是用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36. 数据流程图有两个特征:抽象性和概括性

37.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1.外部实体

2.数据流3处理逻辑4数据存储

38. 画分层数据流程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合理编号:分层数据流程图的顶层称为0层,称它是第一层的父图,而第一层既是0层图

的子图,又是第二层图的父图

2. 注意子图与父图的平衡:子图与父图的数据流必须平衡,这是分层数据流的重要性质

39. 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

40. 常用的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判断树,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方法。

41.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包括新系统的目标,新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数据处理流程,新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及子系统的划分和功能结构等

42. 系统分析报告4 个方面:

1.系统概述

2.现行系统状况

3.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4 系统实施的初步计划

43. 系统模型分为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确定系统“做什么” ,而物理模型则主要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44. 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如下主要活动:

1.总体设计

2.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对话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制定设计规范等 3.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45. 数据流程图的结构类型:

(1)变换型DFD (2)事务型DFD

46. 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职工编号)(2)层次码(学生代码)(3)特征组合吗(4)十进制码(图书编码)(5)助记码(对象名称规格)

47.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和约束分析

2.概念模式设计

3.逻辑模式设计

4.物理数据库设计

5.实施阶段

6.运行和数据库维护48. 系统设计方案:

(1)模块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各个模块的IPO 图(包括各模块的名称,功能,调用关系,局部数据项和详细的算法说明等)

(2)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硬件配置设计;通信与网络配置设计;软件配置设计;机房配置设计。(3)代码设计:各类代码的类型,名称,功能,使用范围和使用要求等的设计

(4)输入设计:输入项目;输入人员;主要功能要求;输入校验

(5)输出设计:输出项目;输出接受者;输出要求

(6)文件(数据库)设计说明:概述;需求规定;运行环境要求;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7)安全保密设计

(8)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实施方案的审批。

49. 系统实现的任务主要包括:

1.硬件的购置及安装2系统软件的购置及其安装调试3 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4 人员培训5 数据准备与录入6 系统转换

50. 系统调试过程:对于一个较大系统的调试一般分为三步:程序测试(单调),子系统测试(分调),系统测试(联调或总调)

51. 系统转换方式:

(1)直接转换(新代替旧系统)

(2)平行转换(同时运行过程)

(3)逐步转换(分期分批代替旧系统)

(4)导航转换(对新系统的功能检查)

52. 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内容:

(1)计划管理(制定总体计划)

(2)经费管理(开发重要内容)

(3)质量管理(重点和难点)

(4)资源管理(人员管理)

53. 组织管理的工具:常用的工具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等

54. 系统评价指标系统:

(1)从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维护角度评价的指标

(2)从信息系统用户角度考虑的指标

(3)从信息系统对外部影响考虑的指标

55. 系统维护的类型:

1.正确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56. 系统维护的内容:

1.程序维护

2.数据文件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机器设备的维护

1 U/C 矩阵求解

例1请对表1给出的U/C矩阵进行检验并求解,最后解释解的实际意义。

解:

(1)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

建立U/C矩阵后要根据“数据守恒”原则进行检验。经检验可得,第1列“客户”类

缺少产生者(“C”),第5列“物料清单”类和第7列“质量标准”类有两个产生者(“C”), 不满足完备性和一致性要求。结合题意改进如下:

第1行第1列的“ U”改为“ C”

第3行第5列的“ C”和第8行第7列的“ C”改为“ U”

(2)U/C矩阵的求解

通过调换“功能”和“数据类”的位置,使矩阵中的“C”尽量朝对角线靠近,并以“C” 为标准划分子系统,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求解后的U/C矩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