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 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勺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以下是wtt为您整理的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供大家查阅。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1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最长;

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胆汁不含消化酶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篇二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2、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受精;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卵细胞是人体内的细胞。

4、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发育。

青春期发育一般女孩比男孩早2年。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春期。

5、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发展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是优生。

6、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水是人体细胞组成的主要成分;无机盐是构成组织的重要材料;维生素是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在人体含量很少,作用却很大。

7、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植食性食物中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易患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有利于含钙的无机盐的吸收;食物中缺含碘的无机盐易患大脖子病。

8、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消化腺组成。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消化道外面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

9、淀粉在口腔消化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在小肠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淀粉消化场所是口腔、小肠;蛋白质消化场所是胃、小肠;脂肪消化场所是小肠;消化食物最重要的两种消化液是胰液和肠液。

10、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总面积。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必须做到合理营养。

1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毛细血管丰富、肺泡壁薄、毛细血管壁薄。

12、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叫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13、人在吸气动作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膈的顶部下降、肺内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动作。而呼气动作正好

相反。

14、肺泡与血液中的气体交换指的是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其实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方法是五点取样法。

15、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封闭式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16、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三种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止血和凝血。

17、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使血呈红色。若人体内红细胞含量过少、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就能使人患贫血病,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的无机盐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血和瘦肉、牛奶。

18、动脉是指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静脉是指把

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指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动脉血是指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19、心脏分四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心脏四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瓣膜。

20、右心房相通血管是上、下腔静脉;右心室相通血管是肺动脉;

左心房相通血管是肺静脉;左心室相通血管是主动脉。

21、心脏血管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血管是肺动脉;其中含氧气最多的血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的血管是肺静脉、主动脉。

22、血液循环有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途径;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右心室、左心房;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左心室、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3、人类的ABC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0型四种类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可以作为抢救垂危病人的血型是0型;在血库没有相同血型情况下,危险性的是0型血的人。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健康公民每次献血只能在200--300毫升之间。

2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一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2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

重要的生理过程。肾小球过滤后的液体叫原尿,肾小管重吸收后的液体叫尿液,肾小球不能过滤的物质是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没有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没有原尿中的葡萄糖。若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就说明肾小球出现了病变。若尿液中有葡萄糖存在就说明肾小管出现了病变。

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6、在眼球结构中调节瞳孔大小的是虹膜,具有折射光线作用的是晶状体,调节晶状体凸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具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的结构是视网膜;视觉形成是在大脑的视觉中枢。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近视眼方法是配带凹透镜。

27、在耳结构中能产生振动的结构是鼓膜,传导声波的是听小骨,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听觉形成是在大脑听觉中枢。

28、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遇到巨大声响时保护耳朵的方法是掩耳闭口或迅速张口。

29、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中枢神经指的是脑

和脊髓,神经中枢指的是脑和脊髓中的灰质。

30、脑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或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每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要求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缺一不可。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2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

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肋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

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6、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7、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

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

红。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

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 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 8%

5、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1 、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泌尿系统的功能是

形成并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尿的形成:①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6、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7、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8、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9、排尿的作用:①排出废物的作用;②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0、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排出体外;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

第7单元 第21 章生命的发生与发展 生命起源的几种论点:1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2 化学进化论(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的开端)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化石显示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地球上的生命史:前寒武纪时期(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古生代(三叶虫时代、有水生到陆生,出现裸蕨类植物—煤)中生代(恐龙)新生代(哺乳类和鸟类、被子植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的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经过多代,这些有利变异在物种体内积累,这就是自然选择,他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直立行走是人类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进化过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现代人: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基本单位 生物命名法:林奈的双名法 原生生物:藻类 植物的主要类型:苔藓(无真正的根)蕨类(有疏导组织)、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型: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生物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是有限的。 第24章人与环境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酸奶:乳酸菌,米酒:酵母菌。沼气:甲烷菌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生物的特征核心知识 | 生物的特征练习题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生物 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 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有遗传和变异; (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 三、生物学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 四、光学显微镜 Ⅰ生物和细胞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 同学们,当你点开这篇文档时,说明你非常优秀,非常有上进心!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 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主题一科学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理解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对照试验)。原则: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都相同。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三探究实例 探究一:1、显微镜的使用: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上标注的5×,表示放大倍数为5倍),假如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通过显微镜看到的物体被放大了50倍。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体是反的,将写有“上”或“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或d,要将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的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右下方向移动玻片标本。哪偏往哪移。 ③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 ④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与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细胞数量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观察细胞数量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水; (3)取材: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避免细胞重叠)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染色后能使细胞核更清晰)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 (7)观察:参照《显微镜使用》; 口诀来记忆:擦、滴、撕、、盖、染、吸.关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答案:D 探究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实验变量,识别对照实验,科学地处理数据,预测实验结果,或对证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设置对照试验,(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实施计划:观察并进行记录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分类 按形态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3、生物圈中的生物: 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4.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5.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4、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生物部分消费者 分解者(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 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汇编(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年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2011年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除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2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4、影响生物生活的的表面。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生产,其中生物部分包括和非生物部分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消费者和分解者;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7就是和能量。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食物链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物圈。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9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30010X30=积。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应朝左下方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11、在视野移动。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在标本朝右上方视野、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方法:把写着‘上120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制作清水、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13(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 / 16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14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制生理盐水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作(刮几下、

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16(如糖类、核酸、蛋有机物、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17白质)组成。(动、植物有)线粒体叶绿体(植物有)和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是能量转换器。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19DNA DNA片段叫基因。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细胞分化20体。植物体无系统。结晶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蛋白质外壳、病毒由和内部的遗传物质21。体(包括被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朊病毒、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引起的。23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4、构成,储存营)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我们平常吃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胚根、、胚、种子是由。玉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M种皮胚(2 / 16 子叶一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轴、胚芽、子叶)和胚乳胚乳。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胚根、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27。成茎和叶细胞。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28、根生长.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29、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筛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大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考点总结

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考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P6) ● 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以想要学好初中生物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很重要。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 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 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 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圈中的动物复习要点 )、动物的分类(目前已知动物大约150万种,根据 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动环节动物昆虫 物节肢动物蛛型纲 分多足纲 类脊椎动物:1.鱼2.两栖动物 3.爬行动物 4.鸟 类5.哺乳动物 A 、无脊椎动物 ①腔肠动物:(海葵、海蛰、珊瑚虫)特点:结构简单, 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口排除体外。 ②软体动物:(章鱼、扇贝、蛾螺、鱿鱼、河蚌、蜗牛)特点: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乌贼,章鱼贝壳退化 ③节肢动物:甲壳动物:(虾子、蟹,水蚤)体表长有 质地较硬的甲。 昆虫:(蜜蜂、蝴蝶、蛾类)特征:身体分头部、胸部、 腹部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呼吸:气管(昆虫种类最多的一

类动物,已知100万种) 蛛型纲:(蜘蛛)用肺呼吸 多足纲:(蜈蚣) 节肢动物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节肢动物呼吸:虾是鳃;昆虫是气管;蜘蛛是肺 节肢动物运动:靠翅或分节的足。 ④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又叫蚂蝗)特征:由 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呼吸:靠体壁。运动:靠肌肉的 交替舒张收缩以及刚毛协调蠕动。体温:变温。生殖:卵生, 生活习性:土中穴居,以腐殖土为食 B 、脊椎动物 ①鱼a.代表动物:(银鲳、鲨、中华鲟、青鱼、草鱼、 鳙鱼、鲢鱼、海马) b 特征:体表被有鳞片。呼吸:鳃。运动:尾部的摆动 和鳍协调作用游泳。体温:变温。生殖:卵生,体外受精。 c 有胸鳍、背鳍、臀鳍尾鳍。其中,胸鳍、腹鳍、背鳍 可维持鱼体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前进的方向。 d 在背鳍和腹鳍之间有侧线,可感知水流 e 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f 水从鱼的口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鳃丝特点:既多又 细呈鲜红色,因为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 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1、生物的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 中 生 物 知 识 点 总 结 主编王龙飞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 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览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览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苏教版 一、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圈中的动物复习要点 (一)、动物的分类(目前已知动物大约150万种,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动环节动物昆虫 物节肢动物蛛型纲 分多足纲 类脊椎动物:1. 鱼 2.两栖动物 3. 爬行动物 4. 鸟类 5. 哺乳动物 A、无脊椎动物 ①腔肠动物:(海葵、海蛰、珊瑚虫)特点: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食物残渣仍由口排除体外。 ②软体动物:(章鱼、扇贝、蛾螺、鱿鱼、河蚌、蜗牛) 特点: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乌贼,章鱼贝壳退化。 ③节肢动物:甲壳动物:(虾子、蟹,水蚤)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昆虫:(蜜蜂、蝴蝶、蛾类) 特征: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足、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呼吸:气管 (昆虫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100万种) 蛛型纲:(蜘蛛) 用肺呼吸 多足纲:(蜈蚣) 节肢动物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节肢动物呼吸:虾是鳃;昆虫是气管;蜘蛛是肺 节肢动物运动:靠翅或分节的足。 ④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又叫蚂蝗) 特征:由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呼吸:靠体壁。运动:靠肌肉的交替舒张收缩以及刚毛协调蠕动。体温:变温。生殖:卵生,生活习性:土中穴居,以腐殖土为食 B、脊椎动物 ①鱼 a.代表动物:(银鲳、鲨、中华鲟、青鱼、草鱼、鳙鱼、鲢鱼、海马) b特征:体表被有鳞片。呼吸:鳃。运动: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体温:变温。生殖:卵生,体外受精。 c有胸鳍、背鳍、臀鳍尾鳍。其中,胸鳍、腹鳍、背鳍可维持鱼体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前进的方向。 d在背鳍和腹鳍之间有侧线,可感知水流 e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汇编(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太全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P6) ● 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的越多。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色水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十 第八单元 一、传染病 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二、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5.免疫的功能:识别、监视、自我稳定 三、安全用药常识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 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