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认同”一词,原本属于哲学范畴,后来被心理学所借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之为认同作用,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一种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①与心理学研究不同,民族学人类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同样,对于民族认同的问题也会从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而不会仅仅考虑一个个社会个体的认同感受,更加注重整体与局部相适应、相结合的方法。

由此可见,民族认同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与探究的社会科学问题。中华民族既是一体的更是多元的,各民族在这一大背景下互相接触与融合,这一过程更是一个民族互相认同的重要阶段。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民族认同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角度来说,民族认同是我国民族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可见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关于“民族”的几点思考

民族,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以某些确定的因素为标志划分而成的人的群体(亦称人们共同体):它在人类历史上已存在了数千年。②

在我国汉文中,对古代类似人们共同体最早以“民”和“族”两个词来概括,而尤以“族”更为普遍。据史学家考证,“民族”一词是外来的,是随着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由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从国外引进的。其中最早的是1899年,梁启超在其《东籍月旦》一文中在论及日本人自称“东方民族”时,第一次引用和使用了“民族”一词。

笔者认为,“民族”一词的引入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国家危亡,前途未卜时,中华大地上各个族群的强烈主体意识被彻底唤醒,于是便纷纷主张建构起自己的民族,明确自己的民族属性,并进行标签化的强调。众多民族的民族身份逐渐明晰起来,彼此再互相融合,逐渐就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的民族整体观意识,这种意识即强烈的民族认同。正是这一民族认同,唤醒了沉睡中的东方巨人,让中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认同的强大力量。

—————————————————

①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选自《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②黄光学:《中国的民族识别》,第1页,民族出版社,1995年。

其实,正如相关学者所说:“民族”一词起源于西方,是世界近代史上才形成的观念。但是,自从这一词汇被引入中国以后,就引起了众多民族学人类学学者的争论。经过几十年来学者们的思考与探究,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意见:民族大多是由国家政治层面界定的群体,它包含有国家和民族两层意思,意指国家权力划设下的具体群体,带有明显的国家意志。与此同时,与民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族群”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族群往往是从血缘和文化因素来界定的人们共同体,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语言、外貌、习俗等表现出来的群体。

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民族”概念其实已经含有了族群和国族的双重概念,即各民族都是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的被国家权力所认定的同时又具备文化独特性的群体。族群性与国家性在“民族”概念的建构与变化过程中几乎一直都是并存的。其实,现代话语体系下的民族认同更像是一种国家意义上的族群认同与族别认同的双重认同,但更倾向于族别认同。

我国人类学者范可曾指出:族别认同是国家对人口进行分类之后出现的族群认同。①族别认同是不同群体相互接触之后,群体成员所产生的一种社会从属感,它强调了成员的归属以及与同一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于实际上是国家对民族身份诉求和民族称谓拥有最终的拍板权,所以我国56个民族的认同是典型的族别认同。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周围还能看见诸如“穿青人”、“白马藏人”、“摩梭人”等未定名族,他们这些群体也被划入到特定的民族成分当中,成为国家民族体系中的一份子。国家还会为他们投入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并让其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民族体系当中,增强其对于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认同。族群认同有着较强的流动性,而族别认同则是固定的。一个人的民族成分往往是终身的,并且可以代际相传。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较稳固的民族认同意识。族别认同可能仅仅是从“国家——国族”建构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出的一种认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成分复杂,民族分布也较为分散,大都是跨地域性的。这种特殊的族群分布情况自然而然就造就了独特的以文化为根基的民族认同。换句话说,我们的民族认同是建立在特殊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之上的。

—————————————————

①范可:《略论族群认同于族别认同》,选自《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三、关于“多元”与“一体”的几点思考

自从费孝通先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关于民族国家建构及运作的诸多讨论,对于这一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如何在现实的“一体”格局之下去理解和呈现各民族“多元”发展与进步以及多样性的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及其演变过程,应该是构成今天“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所在。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简言之,“多元”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成份,“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实体。

费老之所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为了解决我国从古至今极其复杂的族群关系及其相互认同的问题。①这一理论很明显地受到了英国功能主义学说的影响,并且着重强调其整体论的思想。

笔者认为,不论是多元还是一体,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整体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构成形态。多元与一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多元”强调的是各民族及族群内部各支系之间相互区别的文化特质,“一体”强调的是所有的民族与族群都是“中华民族”这个更大的群体内部的一员,各个个体构成了一个整体。

“多元”这一概念被应用于族群建构领域就产生了其独特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下,多元的意识在人们中间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了。建构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多元应作为明确的发展指针。没有文化上的差别,就不能形成民族发展的特定标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呈现出了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正在不断蔓延,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中国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历史时期的各民族与现在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之中的一份子,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缺少。人们时常强调民族发展要注重文化多样性,文化的根基不能被破坏和动摇。但是,至少是最近一二十年,由于各少数民族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和条件之下,因此—————————————————

①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被汉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一种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了。为什么会出现汉化?为什么各民族能够接受汉化?笔者认为,这大概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并且几乎在各行各业都具备绝对的优势和实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一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有强烈的改变现状、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景。种种原因融合在一起之后,汉化的事实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到少数民族不再是以前的少数民族,汉族也不是以前的汉族,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番。时代的变化让人们的认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认为关于民族“异化”的现象是合情合理的。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似乎一直未实现这一理想格局。这一格局使一种整体包含部分、各部分又能彼此认同与融合发展的稳定结构,它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与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在讨论印度法的观念时所指出的那种上下之间的连贯性,即所谓“分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小小法则的章程,本来都是不偏不倚地从经典文本、风俗、传说和法令中引申出来,而后便因地制宜了,显示出了不一样的结构性特征。”①费老早年在在其另一著作《乡土中国》一书中,概括乡土社会特征所总结出来的“差序格局”概念时,也曾提到过“格局”这一概念。②笔者认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基本格局其实就是一个较大的社会组织体系,是一种细致而科学的族群分析。要想达成整体上的中华民族层面的认同,首先就应该明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中华民族”的具体含义。

四、“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指的是中国各兄弟民族的总体认同。这种总体的民族认同,是客观存在的民族整体利益与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民族意识中的反映。③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当中,费老详细阐述并分析了他本人对于“中华民族”的理解和认识。

众所周知,在中华大地之上,既有一体的“中华民族”的称谓存在,又有多元的56个民族族称的称谓存在。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费—————————————————

①格尔茨:《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第25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第21—2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30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老认为:“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11亿人民,它所包括的50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他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切的56个民族已然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显然,中华民族与56个兄弟民族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认同意识在这里被扩充为多层次论,即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再到最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合理化取向的过程。

毫无疑问的是,“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格局的极为有力的工具和钥匙。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终于形成今日这样的统一国家;这样一种汉族和少数民族插花分布、交错杂居而又相对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样的一套建立在互补共生的基础之上,由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体系。①

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也是学者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关于这一问题,费老提出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已有力证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每个区域与每种文化又都呈现出多种类型与各地的差异,证明了创造这些文化的氏族部落为众多而在各区域又有大体同类的部落集群的存在。②

与此同时,中国的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证明,各大区系的新石器文化,一般都是从当地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而来的,在进化发展中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而又不断汇聚与辐射,形成多层次的联系与相互影响。正如费老所言:这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矛盾统一运动的根本起点。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与彼此间的认同。

费老认为,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民族一词,是真真正正的舶来品,并不是本土性能被—————————————————

①林耀华:《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第12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②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国人所理解与接受的词汇。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族群划分,是重视文化而相对轻视族源与血统的。汉族其实是一个文化群体,它是以文化为核心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经由文化沟通与交流,人文意义上的华夏民族便诞生了。而在这之后,华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相互融合,形成汉人。由于人口的繁衍与经济的繁荣,汉族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都超越其他民族,进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的主体民族和中心民族。

实际上,在“民族”一词从西方传入之前,民族意义上的人们共同体就已经存在了,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习俗、信仰、习惯等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又不是彼此对立的一种关系,而是面向一体,形成一种整体意义的民族与族群认同意识,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认同意识。中国古代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且融洽的民族关系,但是却并没有出现“民族”这个词。因此,费老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

古代中国,随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巩固和确立,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关联起来,客观上在形成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只是这种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被历代王朝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民族间的纷争所掩盖,人们比较能够看清楚各民族间的矛盾和隔阂,而他们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却被忽略了,因此未能形成自觉的民族意识。①

直到近代,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强化并激发出来,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国族意识。当国难当头之时,各族兄弟姐妹当然会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抗击外敌的侵略,守卫主权,保家卫国。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意识也开始变得“自觉”起来,形成了一个内在性与原生性并存的国族意识。

由此可见,今天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结果,不是任何人主观规定的:中国从建立国家之时起就具备了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性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并且命运与共、兴衰相连;无论是什么民族,如果对各兄弟民族采取开放、团结的政策就共同发展,如果采取封闭、—————————————————

①陈连开:《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第14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歧视、排斥的政策,就两败俱伤。甚至越来越衰亡。可见,民族认同有其稳固而确定的历史渊源,更有现实意义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五、多层次论下的民族认同

前面讲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最高意义和层次上的民族认同,在其之下,仍有多种不同层次的认同,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民族认同的复杂体系。

关于民族认同,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国外有关学者所关注的实际上是文化意义上的族群认同,因此其研究对象多为有色人种、移民及其后裔和难民等特殊群体。与此不同的是,国内有关学者多将民族认同入意识范畴,因此对民族认同的定义也以宏观、抽象地试图概括出民族认同的本质为主。

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四要素之一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所谓的“共同心理素质”其实就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而所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就是民族认同意识。①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意识其实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我们有什么样的民族认同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心理,进而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认同就是一种肯定,一种态度,一种群体性归属感。民族内部的认同应该是最基本的认同,应建立个体对于所属群体的紧密归属感,这是民族认同的基础。

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族群与民族分属不同层次和不同范畴,个体对于各自族群的认同属于族群认同的范畴,而56个族群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则属于民族认同的范畴。正如费老所言:在我国,“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色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②

由这三个民族认同的层次可知,由政治因素所划分的民族群体,例如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进行的民族识别,明显是高于由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

①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选自《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选自《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各个具体的族群及其相关的群体。于是不同群体之间的认同具有了不同的层次性,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族群认同是低层次的,民族认同是高层次的,二者并不矛盾,处于一种并存的状态。

高层次的认同与低层次的认同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不能也不应该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族群认同,低层次的族群认同也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存在,要在特定范围之内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六、余论

当前,民族认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型民族国家,首先应该处理好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而民族认同感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决定民族关系的好坏。

我们看到,目前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民族认同问题,需要后人去努力探寻其中的因果关系。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穿青人、莽人、摩梭人等群体,他们对于国家给他们划设的民族称谓实际上是不完全认同的,他们不想接受国家的这种划设方法,要积极寻求属于自己的民族认同。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以为它不是一个小问题。要想建构起一整套的中华民族层面上的民族认同,首先是要建构起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族群意义上的族群认同。显然,对于上述的几类人来说,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对于国家层面划定的族群认同,因此这种民族认同的机制有待完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亟待解决。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背景之下各民族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聚合在一起的民族实体。这里的民族实体是一种抽象意义的说法,实指我国的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互帮互助,共同前进。

笔者认为,要想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民族认同体系,需要依照层次理论的方式来进一步细化与探讨。个体—族群—民族,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内在关系。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感对于最高层次的民族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认同作为个体对族群、族群对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一方面,它的认知与情感成分直接源于个体和族群的亲身体验;另一方面,作为认同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为倾向,也与个体和族群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由于族群认同以及民族认同的三个基本元素——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都不同侧重地源于个体和族群的自身感受和经历,以及与个体和族群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个体层面的族群认同态度和族

群层面的民族认同态度将会直接导致一系列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的完善与加强,并最终实现没有分歧的、统一的民族认同。

族群中的个体与民族中的族群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实际需求,可能来源于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也可能来源于政治方面、生态方面和社会方面。不论是哪一具体方面的需求,一旦提出,就必然有其原因。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联合体,哪个兄弟有难,其他的兄弟都应该主动帮忙。细化来看,在每一个族群内部,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彼此之间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告诉我们满足个体与族群的各种需求要因人而已,因地制宜,采取能动的表现方式去解决其需求问题。当需求达到满足之时,个体与族群就会分别对族群与民族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归属感,进而产生了认同。“需求—满足—认同”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民族认同问题,也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个体对于族群的认同是产生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而族群对于民族的认同稳固发展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保证。对于各自民族的认同可以为我们56个民族指明发展方向,让各民族实现百花齐放,充分实现多元的目标;同时,56个兄弟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又会增强整体性的民族认同感,充分实现“一体”的理想。只有两种认同进行双向的良性互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整合,增进理解,形成合力,才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费老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美好愿景,相信这一愿景将在不久的将来早日实现。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资料讲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中的“共同的地域”,认为“共同的语言”在中国也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实际,这其中涉及“共同语言”共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西方民族理论中把“共同的地域”作为民族特征,和政治观念中把国家和领土密切结合在一起时分不开的。正式因为这个概念,使民族要和国家结合成为民族国家,进而要求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不就是当前西方民族纠纷连绵不断,民族战争未息的一个原因么?序P9 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决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序P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

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序P1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P3 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与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P10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一个凝聚的核心。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主要是高原、山地和草场,多以少数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牧业,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形成不同的经济类型。 3.从语言上说,只有个别民族,如回族,已经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外,少数民族可以说都有自己的语言。 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是复杂的。 5.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P33 一个社会越是富裕,这个社会里的成员发展其个性的机会越多;相反,一个社会越是贫困,其成员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也越是有限。如果这个规律同样可以运用到民族领域里的话,经济越是发展,亦即越是现代化,各民族间凭借各自的优势去发展民族特点的机会也越大。P37

论多元一体格局

论多元一体化格局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其他三个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都由因种种原因,在历史的车轮中断衰竭。而中国,其文化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几经波澜,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中断:在学术上,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在文学上,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谓峰峦叠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中华文化能传承这么久而不中断,正是因为其多元一体化格局。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她所包容的民族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各样多层次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族一直起着核心作用,但是汉族却不是绝对的领导核心。近有满族入关问鼎九州,远有黄金家族横扫欧亚所向披靡,铁蹄所过之处,大地为之颤动。亦有如宋金、宋辽、五胡东晋汉族阶级和少数民族阶级对峙阶段。东晋十六国更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正如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拓者陈寅恪先生所说,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则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之问题;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凡胡

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因此汉族并不“纯”,各少数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血液,反过来,汉族也一直不断为其他民族充实新的成分。各民族之间的同化、融合是在不断进行着的。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回族是这样,满族是这样,其他民族也是这样,现代汉语中还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痕迹,如普通话的儿化音,胡同等等。历史上,汉变夷、夷变汉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有“汉化”,也有“夷化”,实质上是“互化”,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的汉族无疑是各民族相融合的产物。而《史记》华夷诸族共为“炎黄子孙”的记述,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及其走向融合的依据与前提。鲜卑自认为是黄帝之后,契丹自认为是炎帝之后,而匈奴则认定其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一体主要不是种族血缘的一体,而是文化的一体,所以炎黄五帝被称为“人文始祖”。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结果。各民族由文化认同而成为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当然一员,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享有了成为天下主人的资格,具有了统一天下的神圣权利与使命。这些民族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便不能容忍被称为“胡虏”、“外夷”,也不甘心于仅有的一席之地。所以他们大多自称“中国”,并且以举起中原正统文化的旗帜统一中国为己任。这说明不仅是汉族,而且各民族之间早已达成明确共识——“中国”是一个诸族共有的政治共同体,其不可质疑的永续生命和至高无上的神圣性,超越于所有民族和具体王朝之上。元朝末代皇帝妥欢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五个认同内容精编版

五个认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在自治区爱国宗教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各族干部群众,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五个认同”,不断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在我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大政方针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宗教工作迈出新的重要步伐。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新疆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不断加剧,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为此,坚持“五个认同”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区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不断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国民意识。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坚决斗争。 要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都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 要不断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地区,解决好文化认同问题极为重要和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各民族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 要不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对一切违背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坚决不能动摇。 要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在新疆,不论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还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的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研究》小组作业

组长:黄令 成员:王艳柯涛涛刘红娥沈海燕谢爱历马伏荣 王玉尧王海宁 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摘要:对中华民族中的多元的描述,费孝通先生是以“时空”两个坐标为线索,描述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的民族的融合以及同一地域在不同时期民族被融合的不同情况,揭示了多元的复杂性,进而显示出“多元”形成一体的复杂历程。费先生还想试图探讨出是否在多元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体的进程会无限的加快,以及在一体进程的加快的状况下是否多元的势头会被削弱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多元,时空,一体 中华民族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多元指

五十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指多元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大多数民族的形成基本一致,从分裂,经历融合,到消亡,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若干个民族汇集,融合形成华夏族,在其拥有了东亚平原之后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融合其他民族,以及其被融合到其他民族,自觉的就形成了中华民族。 一、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新石器文化多元的交融和汇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文化的交融为民族的交融打下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的文化受到下游文化的交融,如河南龙山文化受到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在黄河上游,仰韶文化渗入黄河上游,在接触到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后,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另外还有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区多多少少是相互影响形成的。分散在各地区的文化虽有交融,但整体上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基础,华夏族是在夏商周三代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夏三个皇帝采取的各种政策都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和壮大;商取得了九州的权利奠定了华夏族的核心地位;周扩大势力范围到长江中游,使华夏族更加壮大。作为具有凝聚核心作用的汉族的形成早已汉代,其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第二个步骤。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第三步是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采取了大量的措施都将中原地区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逻辑推演,是从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特征为起点,在多元的地域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过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多元一统的凝聚核心,它从中原扩展到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相关著述来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概念而言,显然是一个国族的观念,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这本身就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国族观念; 作为一个国族概念,由于它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实体而存在的,因而这种国族理念显然不具有任何重构或改变现实存在的中国内部诸民族格局的意味。换言之,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拥有一个多元一体的国族即中华民族;而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的诸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之一。 多元一体是当今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状况的客观现实,而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则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足以解释中国民族问题的特质。本文试图在多元一体的共性意义上探究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和由此而来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多元一体,作为一个历史间之于现实的理论概括和现实描述,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构成的现实情况;而国内各个民族对于这个现实的认同程度,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这种事关国家分合与存续的整合认知,又与各民族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就个体而言,利益首先出于维护个人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展的人性考虑,“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但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显然受制于自身条件的优劣和机会获得的多寡,因此通过共识的或默许的方式参与或发起一个或多个群体以更有效率地追求利益并使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就造就了人类政治生活当中集体行动的基本动因。要发起或加入某一类型的群体,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通过放弃或让渡部分个人利益来共享他人的或群体的利益。换言之,某一群体在当且仅当能够发掘、展示、并最终参与分配某些通过纯粹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利益时,才又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民族作为人类社会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形态,它为其成员提供了至少包括了独特经济生活的延续、共同文化的传承和对政治权力的分享等三个其他群体难以一并提供的利益前景,这种关注每一个群体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指向和“不能退出”的民族身份特征,使得民族在寻获到其他类型群体难以企及的感召力、亲和力和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民族利益“推动着民族和个人的生活”。而在群体内部利益整合方面,民族因其所独有的血缘-文化、历史、经济生活等具有宿命意义的聚合功能和利益的分享前景使得内部整合功能较之其他类型的群体来得更加独到和精巧: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并发生彼此交往的环境中,基于血缘或同质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质,这种塑造过程反过来又使得民族的界限由模糊逐渐清晰,而民族界限的清晰又造就了迥异于其他类型群体的、基于共同的神话、信仰、符号以及共有的历史传承等民族文化意义的价值共识;这种整合机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非政治化的整合机制实现了泛政治化的利益追求。

多元一体格局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 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联系的历史过程,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极富创 见的结构图。但在具体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时,应从汉文明的扩展及少数民族对汉文明的认同、仰慕的角度来理解;对费先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观点的解读,则应有一个层次性和时间差方面的把握。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六大特点: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族团,后是汉族。汉族人主要聚居在农业地区,但也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2、汉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牧业,在统一体内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3、除回族、畲族外,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汉语已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

条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汉族的农业经济是汉族凝聚力的来源。5、中华民族成员众多,人口规模大小悬殊,是个多元的结构。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继而形成长城内外北牧南耕(农)的两大统一体,后又以汉族为特大核心,通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通商等,将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近代则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在中华民族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结构,各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 我的理解和解读 我个人以为费孝通教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 联系的历史过程。它是以当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为参照框架,结合中国各族体历史发展的状况,以族体为中心的一种观照方法,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创见的结构图,对我国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民族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但在具体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族体是如何从多元认同于一体的?这种认同过程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步骤进行的?是少数族群中精英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中的“共同的地域”,认为“共同的语言”在中国也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实际,这其中涉及“共同语言”共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西方民族理论中把“共同的地域”作为民族特征,和政治观念中把国家和领土密切结合在一起时分不开的。正式因为这个概念,使民族要和国家结合成为民族国家,进而要求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不就是当前西方民族纠纷连绵不断,民族战争未息的一个原因么?序P9 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决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序P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序P1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P3 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与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P10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一个凝聚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 局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摘要:费孝通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的理论构想,以此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内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该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对该理论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就“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 关于中华民族的争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学界就有“中华民族一个”和“中华民族是多个” 的激烈辩论。1989 年费孝通先生提

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论以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再一次成为民族理论学关注的焦点,核心是民族政策是否应该以建构中华民族认同为目标。 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 ;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费先生的理论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每个族群(汉族、蒙古族等)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有关族群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意义;中国存在着几十个民族,但并不存在一个“中华民族”,只有“多元”而没有“一 体” 。 国内学者马戎观点的核心是用族群替代民族,用公民平等替代民族平等。在马戎看来,民族兼有政治和文化两种属性,而族群仅有文化属性,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具有政治和文化属性,而56 个民族仅有文化属性不具有政治属性,如果把56 个民族赋予政治属性,那么“民族”与“族群”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在某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完成版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可见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也使得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有助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和维护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其实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是 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民族心理学家认为, 外敌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压力, 会迫使一个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当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 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英勇奋战。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在面临亡国绝种的巨大压力前,中国各族人民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认同感和同仇敌忾之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战军人之间或曾是同床异梦的对手,或是不共戴天的夙敌,但一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让他们深明大义而同仇敌忾。蒋介石个人的死对头,广西将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把他们的全部武装力量和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他并肩战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了国共前嫌,转而支持蒋介石。抗战初期,孙陵、李初犁等发起“投笔从戎”运动,郭沫若等六十余名作家签名响应,誓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死战”。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不顾佛门成法,对弟子慨然发愿:“吾人吃的是中华民族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门子弟,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自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再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中国知识文化艺术界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抗战炼狱中,一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的晦涩柔靡迷乱浮嚣之气,直承春秋气象、汉唐雄风,为中国人的道德自立和文化复兴筑起凤凰涅槃式的巍峨高岗,培育、锤炼、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蒙、藏、回联合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曾通电表示:“国内各民族绝对不可分,惟有团结一致,牺牲奋斗,方可达到保国卫民的目的。”冀中地区的回族同胞表示:“我们回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抗日的先天任务。”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达了他们共赴国难的豪迈胸怀。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

中国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研究》 小组作业 组长:黄令 成员:王艳柯涛涛刘红娥沈海燕谢爱历马伏荣王玉尧王海宁

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摘要:对中华民族中的多元的描述,费孝通先生是以“时空”两个坐标为线索,描述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的民族的融合以及同一地域在不同时期民族被融合的不同情况,揭示了多元的复杂性,进而显示出“多元”形成一体的复杂历程。费先生还想试图探讨出是否在多元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体的进程会无限的加快,以及在一体进程的加快的状况下是否多元的势头会被削弱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多元,时空,一体 中华民族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多元指五十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指多元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大多数民族的形成基本一致,从分裂,经历融合,到消亡,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若干个民族汇集,融合形成华夏族,在其拥有了东亚平原之后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融合其他民族,以及其被融合到其他民族,自觉的就形成了中华民族。 一、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新石器文化多元的交融和汇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文化的交融为民族的交融打下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的文化受到下游文化的交融,如河南龙山文化受到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在黄河上游,仰韶文化渗入黄河上游,在接触到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后,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另外还有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区多多少少是相互影响形成的。分散在各地区的文化虽有交融,但整体上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基础,华夏

收了各族的人成为统治阶层;从唐到宋,许多非汉族被汉人融合成为汉人。 (2)北方民族政权交替为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打下基础金灭辽之后,又灭北宋,其后的一段时间,为汉族向南扩张积聚了力量;鲜卑族建立魏国统一中原北部地区,为汉族吸收少数民族提供了便利;后来建立金的女真人改用汗姓发展到后来女真人和建立辽的契丹人有部分融合汉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在灭南宋的过程中形成的回族大量和汉族通婚,通用汉语;当元和清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人和满人融合在汉族之中,表现为蒙古族和汉族通婚,两种不同血统融合;汉族建立明朝时,社会上层各族间的通婚已经通行,而且大量的汉化。 三、汉族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充实了多元的基础 汉族融合到其他民族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一种是由于天灾人祸自愿流亡去的。 移入其他民族地区的汉人和当地民族通婚,过了若干个年代,就融合与当地民族了,例如高昌国的汉人胡化,而在唐朝征服后,设西周,又被回纥占领,后来就融入维吾尔族;在明朝以前迁入云南的汉人大都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了,迁居于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了白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西部的民族流动,加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生活在西部的羌人和周人部落有婚姻关系,并和中原一直保持着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黄兴涛著 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 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适。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认同,可以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是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现象。以下文字受权摘自该书。1.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得以基本确立的诸多因素 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在政治界、思想界、知识界和舆论界,中国各民族一体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和观念得以基本确立、并逐渐较为广泛地传播开来,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特别是1920年代之初以后。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观念的强化与认同。 首先,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一般国人都更为明确地感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命运,找

到了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与分裂他民族的本性所在和现实威胁,“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因此被明确提出,这构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得以确立的重要政治基础和思想条件之一。 如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就明确揭示了中国在“国际帝国主义宰制下”的悲惨处境,并首次公开提出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同年9月中共机关报《向导》的发刊词也认定:“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更是箝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因此我们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虽然此时中共所谓“中华民族”尚未完全包括“蒙回藏”在内,但主张与这些具有共同民族命运和反帝使命的国内民族建立“联邦共和国”,却仍体现了与之进一步融合发展为一体的愿望。这种把民族分为“压迫”与“被压迫”两类的“民族革命”和“世界革命”理论,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而一旦将“国际帝国主义”确立为整体的敌人,自己的内部就更容易激发出整合的需要和目标。这符合系统论的思想。事实上,反对“帝国主义”任务的明确提出和认定,对于此后中国境内各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的融合统一,对于中国人整体的现代民族认同,也的确发挥了积极的推进功能。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五个认同”宣讲稿之一)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大家对“五个认同”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们在各类学习中也反复接触到,有人也会背。单从字面上讲,“五个认同”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但是,我们可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中央提出“五个认同”有什么博大精深的内容呢?我们现在对“五个认同”的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进行宣讲。 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祖国,对于生长繁衍在中华大地的56个民族的儿女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我们唯一的祖国。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隶属于一个具体的主权国家,于是就有了“公民”的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要享有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也要承担宪法要求履行的基本义务。爱国就是国家对公民义务最基本的要求。 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核心理念。爱国主义也是一种思想,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

限的关心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爱国主义最为基本的是提倡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共同体。国家强盛,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才有保证;国家贫弱,个人也难以独善其身。为祖国富强而团结奋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尊严、维护社会稳定是符合全体中国人根本利益的共同选择。 我们都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母亲呵护,我们现在也许不会这么和谐、安定、幸福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种惨不忍睹的状况,像如今的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人常说,儿不嫌母丑。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品德上有问题的。对待祖国也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在这个国家,就要爱这个国家,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亲一样,这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此次宣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