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高中生物重难点易错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重难点易错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重难点易错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重难点易错点

高中重点难点易错点笔记一、指出下列表达的不妥之处。

1. 新陈代谢是细胞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不是“细胞内”而是“生物体内”)

2. 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

3. 向光性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昆虫也有向光性。(“向光性”是“应激性”,昆虫有“趋光性”)

4. 构成蛋白质的每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不是“都含”而是“至少含” )

5.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分成两组移向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一组染色体。(不是“一组”而是“一套” )

6. 植物对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

7.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不是“生物体”而是“活细胞”,“物质”当改成“有机物” )

8. 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于水。(全部来自于水)

9. 叶绿素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不是“扩散”而是“溶解” )

10. 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细胞内液就会通过原生质体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不是“细胞内液”而是“细胞液”,不是“原生质体”而是“原生质层”,这是不同的概念)

11. 谷丙转氨酶(GPT是一种能使谷氨酸和丙氨酸相互转化的酶。(不是“相互

转化”,而是“使谷氨酸转化成丙氨酸” )

12.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发生“兴奋或抑制”)

13 。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外表现为负电荷,膜内表现为正电荷。(膜

外“兴奋部位”表现为“负电位” ,膜内“兴奋部位”表现为“正电位” )

14.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外刺激”的反应,不是“内外刺激” )

15.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不仅能促进植株生长,还能促进果实发育成熟。(促进果实“发育”,不是“发育成熟” )

16.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只能从植物体上端向下端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7. 人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则是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雄激素和雌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和卵巢合成分泌的,肾上腺也可分泌少量雄激素)

18. 感受器就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也就是运动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部分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

19.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 )

20.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仍然保持有全能性。(不是“动物体细胞”而是“动物细胞核” )

21. 被子植物成熟花粉都含有两个相同精子,而成熟的囊胚中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体。(成熟花粉中会含有“一个生殖细胞和一个营养细胞” ,成熟“胚囊” 中含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 )

22. 大多数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就是由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2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应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4. 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5. 当鲈鱼密度过大时,大鲈鱼往往会吃掉小鲈鱼,二者表现为捕食关系。(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

26. 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是进行了“选择” ;并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27. 生物进化需要漫长的年代,新物种的形成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不需漫长年代,新物种的形成“大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如多倍体的形成可是人为结果)

28. 内环境的组成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水,无机盐,尿素等。皮肤出汗,肺呼出的水汽及大肠排除吸收后剩余的水是人体排水的基本途径。(内环境的组成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 ,成分包括“血浆蛋白”等。“皮肤水汽蒸发”肺呼出水汽“大肠排出水”肾脏排尿是人体排水的基本途径)

29. 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就是在播种前将豆科作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沾上“相应的”根瘤菌)

30. 在微生物代谢过程,形成的产物可与酶可逆结合使酶的活性下降。(使酶的活性“改变”,可能下降或升高)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31. 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错,种类相似)

32. 微量元素通常是指生物体需要量很少的一些元素。(错,指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少)

33. 硼能促进花粉的萌发,为避免雨淋花粉的植物减产可追施硼肥。(错,硼不能促进花粉的形成)

34.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错,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

35. 乳酸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时前者没有细胞核,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本质区别是前者具有叶绿体和液泡。(错,乳酸菌和酵母菌区别是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

36. 细胞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7. 癌细胞就是不受机体控制的,只分裂不分化的恶性增殖细胞。(错,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38.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麦牙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错,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

39.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错,“唯一”错误)

40.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不是“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而是“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41.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脂肪也能大量转化成糖类。(错,脂肪不可大量转化成糖类)

42.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错,“释放出能量并排除代谢废物的过程” )

43. 尿素是由肾脏形成的,胆汁是由胆囊形成的。(错,尿素,胆汁都由肝脏形成)

44. 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发育成无子果实,这是单性生殖。(错,不是“单性生殖”而是“单性结实” )

4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总是双向的。(错,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不总是双向”,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6. 减数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间期,减一,减二。(错,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47. 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即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也可通过减数分裂增殖。(错,通过减数分裂不能称为精原细胞的增殖)

48. 荠菜是双子叶植物,故其胚的发育过程是由子叶提供营养。(错,胚的发育由胚柄和周围细胞提供营养,子叶是在胚的萌发时提供营养)

49. 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点如果出现等位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错,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换)

50.S 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荚膜,且表面光滑。(错,应是“菌落”表面光滑)

51. 艾弗里和赫尔西,蔡司的实验均有力证明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证明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52. 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是基因,每个基因两条链均包含相同的遗传信息。(错,DNA 分子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两条链包含不同的遗传信息)

53. 转录就是指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勺过程,故转录形成的mRNAf DNA一样长。(错,转录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过程,形成的mRNA 与DNA不一样长)

54. 自花传粉属于自交,异花传粉和异株传粉均属于杂交,而杂种F1 与隐性亲本的杂交属于测交。(错,异花传粉和异株传粉若基因型相同仍为自交,与隐性类型的杂交为测交)55. 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叫纯合子,所以DD的蛙卵是纯合子,Aa的

卵细胞与Aa的花粉受精后发育成的水稻也是纯合子。(错,纯合子指“个体”,所以DD 的蛙卵不是纯合子,上述后者所说的水稻是杂合子)

56. 孟德尔把在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形状分离。(错,在“杂种”后代中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57.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故果蝇的深红眼和朱红眼是相对性状。(错,“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深红眼和朱红眼基因

在染色体上位置不同,不是相对性状)

58. 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抗锈病小麦,必须让杂交得到F1 代抗病小麦进行测交,淘汰发生性状分离的类型。(错,小麦为一年生,应自交;多年生植物测交)

59.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如果F2代每对性状单独分析均表现为3: 1,则这两对性状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错,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染色体)60.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错,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的” 原材料,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61. 用X射线对青霉菌进行人工诱导,可获得高产菌株。(错,是“人工诱变”)

62.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果两种生物各一个染色体组融合在一个细胞中,由于仍然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还是一个染色体组。(错,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必须包含全套遗传信息才是一个染色体组,上述后说的融合细胞中是两个染色体组)63.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三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即使单倍体,也是三倍体。(错,多倍体必须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小麦虽是六倍体,但其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仍是单倍体)

64. 多倍体植株茎粗粒大,单倍体植株茎细粒小。(错,单倍体植株茎细粒无)

65. 三倍体无籽西瓜是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八倍体小黑麦也是人工培育的新品种。(错,八倍体小黑麦是新物种)

66. 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错,同源染色体互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67.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太阳能。(错,不是“吸收利用”的太阳能,而是“吸收固定”的太阳能)

68. 候鸟的迁徙和哺乳类季节换毛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一种应激性。(错,是由“日照长度”引起的,由温度引起的是适应性)

69.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错,性别比例不影响死亡率)

70.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激素。(错,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 )

71. 人在寒冷环境,下丘脑通过有关激素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体产热增多。(错,下丘脑通过神经控制肾上腺素的分泌)

72. 当血钾含量升高和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是醛固酮分泌量增加。(错,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

73. 人体缺钠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且血压下降,心律加快等。(错,是“心率”加快;缺钾会使心律加快)

74. 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对)

75. 人在炎热环境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组织胺的释放也能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对)

76.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错,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77. 培育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的基本原理是基因工程。(错,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是技术手段)

78. 基因工程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之一是利用DNA探针检测水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错,DNA探针检测水中病毒,细胞工程检测水中有毒物质含量)

79. 具有相对形状的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叫母系遗传,红果番茄接受黄果番茄的花粉结出的红果,这是母系遗传。(错,可能是性状显隐性)

80.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之一是两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错,特点是“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

81. 真核细胞的非编码序列位于编码区的两端。(错,还有内含子)

82. 用苯丙酮酸羧化酶作成探针可以检测苯丙酮尿症。(错,用“苯丙酮酸羟化酶基因”做探针)

83. 基因治疗就是用健康的外源基因去置换致病基因。(错,是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内)

84.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组织培养都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错,动物组织培养利用细胞增殖)

85.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10 多代后的继续培养是传代培养。(错,是原代培养)

86. 由于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异氧需氧性,故在味精发酵过程中需通入空气。(错,通入“无菌空气”)

下列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D)

A. 肝炎病原体

B. 噬菌体

C. 艾滋病病原体

D. 肺结核病,原体ABC全为病毒,D为结核杆菌

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是含量很少的元素

B. 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

C. 原生质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

D. 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注:D中“所有的”错误)

一头牛突然得病,并发生全身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之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C)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淀粉和蔗糖

(注:全身抽搐是缺钙的表现,病发症)

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

A. 纤维素

B. 葡萄糖

C. 肌糖元

D. 肝糖元

从组成物质主要化学成分上看,下列面料与其他三种面料不属于同类的是(A)

A. 棉麻面料

B. 丝织面料

C. 毛纺面料

D .皮革面料

(注:A是纤维素,BCD是蛋白质)做鉴定细胞内脂肪实验时,实验材料滴加试剂后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观察不到脂肪滴,其原因是(苏丹川试剂中的酒精会溶解脂肪)采用标志性重捕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①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②标志物对动物无伤害③标志物不易脱落)

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下列诸项均为对此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D)

A. 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B. 这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相同

C. 这两个生物的性状相似

D .还不足以作出上述判断

(两条长DNA的DNA总量也许与四条短DNA的DNA总量相同,但它们的DNA分子数目不同)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 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核移植技术中通常用去核的卵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对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原因是(若当地缺乏这些物种的天敌和强有力的竞争者,则易导致其泛滥成灾)

体外基因治疗是指将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和速率的关系,应在容器中放置(二氧化碳缓冲液),探究呼

吸强度和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关系,应在容器中放置(NaOH溶液)

基因工程常用工具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工具酶是(限制酶,DNA 连接酶)血乳酸转化成肝糖元的生理意义是(回收乳酸中的能量,防止酸中毒)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身净化作用)和(完善的营养结构),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收到干扰时,起总稳定性下降,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恢复原状或被新的生态系统代替)

在食物网结构中,最有可能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是(处于最高级的动物),其生态学的理由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获得能量少,个体数目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快速繁殖抗虫棉最好的技术方法是花药组织培养

B. 谷氨酸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或琥珀酸

C. 只有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才能改变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D. 利用发酵工程制谷氨酸,在扩大培养阶段,培养基的碳氮比为3:1

(注:A快速繁殖最好办法是植物组织培养,D扩大培养阶段为对数期,碳氮比

为4:1,稳定期碳氮比为3:1)

用30%蔗糖溶液做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当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充满(D)

A. 空气

B. 水

C. 30%蔗糖溶液

D. 略小于30%^糖溶液

体积相同的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水分子运动的特点是(水分子总的移动趋势是有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稳定,以提高经济效益,此话是否正确?(不正确,应该保持昼夜温差)

某校老师发现,做叶绿素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改进实验时,用沸水冲烫菠菜叶约15s,再按常规研磨液萃取的方法,得到的色素提取液更浓更绿,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色素的分解酶在高温下变性,色素损失少)

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D)

A. 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B. 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

C. 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

D.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

(注:B应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猪皮毛具有三种表现型的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白化病是由于患者缺乏某种酶,不能促使皮肤中的络氨酸转化成黑色素,导致皮肤色素不足,健康人的基因型既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对Aa个体也表现为正常肤色的解释正确的是(D)

A. Aa型细胞内,基因A可以阻止基因a的转录

B. Aa型细胞内,基因A可以诱导基因a发生突变

C. Aa型体内,络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可以由另一种酶催化完成

D. Aa型体内,A基因所产生的酶足以使络氨酸转化为黑色素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所不可缺少的因素(A)

A. F1 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 F1 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 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 每种类型雌配子与雄配子相遇的机会均等

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 叶绿体DNA能够转录

B. 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C. 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D. 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在DNA勺复制期,分裂期(不能发生DNA的转录,翻译可以贯穿整个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

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

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对于正常人体来说,相对容易缺乏的无机盐是(A)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教 学反思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反思 本节是高中生物第一节课,所以非常注重原有生物学知识的回顾和学习兴趣的引导。由于没提前做好学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加入更多的讨论,提供很多学生讨论和发表自己见解的部分。在教学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虽然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并没有把生物当“当主科”,但很多人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比如让学生讨论回顾初中学的实例一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等;二是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多举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性认识后总结细胞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体会“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教材设计,先从细胞结构入手,再进入非细胞结构的讲解,想用这样的方式更加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从细胞到构建生物圈的过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上认识细胞,并且感觉到细胞是真实存在的。多引导学生举例,加深学生印象。让细胞这个学生没有触摸到的东西,真真实实的展现出来。 在学生牢固建立了“细胞”概念后,补充一些非细胞结构,强调这些生命也离不开细胞。最后落实到,无论是细胞结构生物还是非细胞结构生物,都离不开细胞。 一节课下来,虽然没有完成课本的全部教学内容,但是很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基础各异,但对生物还是很感兴趣的,相信以后会跟他们共同进步的。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反思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五个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平时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周末的时间,认真地复习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中“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内容,还根据实验册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一课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就要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教材从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再到化合物,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微观层面上系统的认识细胞,从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开始累积成一个细胞的完整形态和结构。本节内容是学习本章及后续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初中积淀了部分生物及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本身对探究细胞的结构是存在好奇心的,教师只要在必要的问题上对学生进行点拨,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多给学生指导和启发,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探究学习的方式,围绕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展开探究学习。在整堂课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获得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重、难点梳理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从图象中得出物体运动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4.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5.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熟练打点计时器的应用,体验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申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融入社会.5.通过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运动规律探索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2、难点: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处理规律的研究 (3)用计算机绘制速度时间图象 3、疑点: (1)“舍掉开头-些过于密集的点子,为了便于测量,找一个点当做计时起点。”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2)“描出的几个点大致……能够全部落在直线上。”一段话的意义。 4、易错点:描点法作速度图象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问题与练习2.3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1)在求瞬时速度时用了近似的方法 (2)在画速度图象时用了平圴的方法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概念和特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5.4.3附答案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作用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 光合作用强度??????? 影响因素?????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空气中CO 2的浓度温度的高低光照的长短与强弱以及光的成分衡量指标????? 原料消耗的数量产物生成的数量 2.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流程: 二、化能合成作用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素养达成】 1.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科学思维) 2.光合作用原理的实践应用。(社会责任) 后羿射日是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内容大致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大地干涸焦枯,草木不生,人们难以生存。英雄后羿力大无比,箭法精准,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光照和温度适宜,万物复苏,草木茂盛。这个神话说明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呢?

探究点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师问导学】 结合细胞呼吸,人们用下面的曲线来表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图中A、B、C各点代表的生物学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A点:光照强度为零,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为光补偿点。C点:是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即光饱和点。 2.O A段的含义是什么?其大小主要受哪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O A段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其大小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3.DE段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此时想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DE段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增加CO2浓度等措施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4.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这是在25 ℃测得的曲线,若温度升至30 ℃,曲线中A点、B点将如何变化? 答案:A点下移,B点右移。 5.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气体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那么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中哪些过程是存在的(用下图字母表示)? 答案:c、d、e、f。 【智涂笔记】 本实验中易产生的两个认识误区 (1)本实验中所测的数值并不代表光合作用的真实值,而是光合作用的净产值,即光合作用强度减去呼吸作用强度。 (2)叶片浮起之前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者是产生的氧气量较少。

高中生物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点1 (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氨基酸 I R—C—COOH I NH2 ②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 ③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 -------- 脱水缩合 H H H H I I I I NH2—C—COOH+ NH 2—C—COOH宀NH2—C—CO —NH—C—COOH+H 20 I I I I R1 R2 R1 R2 多肽:有3个或3个以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物质 2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不同 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④多肽形成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3. 蛋白质的功能: ⑤结构蛋白:毛发,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⑥催化作用:酶 ⑦运输作用:血红蛋白 ⑧调节作用:胰岛素 ⑨免疫作用:抗体 4. 主要组成元素:G H O N,还含有少量P、S 补充: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肽链数 考点2 (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

2.核酸的功能

绝大多数的生物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3. 主要组成元素:C, H, Q N, P 备注:DNA 甲基绿绿色RNA 吡罗红红色 考点3 (B)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3. 组成元素:C, H, Q 考点4 (A)脂肪的种类和作用 考点5 (B)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 )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3)化学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生命活动,例如: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的伸长。

3.碳链是生物体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考点6 (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说明新陈代谢越旺盛 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考点1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①英国的胡克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并命名了细胞 ②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③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的内容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对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备注:细胞学说揭示的是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内容 考点2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提出模型的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 基本内容:磷脂分子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可以镶在,嵌入和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原因是由于组成细胞膜(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可以运动。备注: ①1970年,用红绿荧光标记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②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被(糖蛋白)具有识别和润滑作用。 2、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 目及解析 第一二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质点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就是质点。物体看称指点的条件: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参考系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典型题目1,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旋

转的乒乓球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解析:能不能能不能不能2,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诗中描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解析:云不动以船作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以地面为参考系。3,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最后3秒3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内解析:时间时间时刻时刻时间4,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解析:0400米第3节速度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定义式:v=Δx/Δt 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平均速率的定义式:v=,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平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典型题目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

高中生物重难点分析5:ATP、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重难点分析5:ATP、细胞呼吸 考点一、酶 考点分析 1.酶本质和作用 3.酶的特性: 1).高效性:催化效率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4.酶与无机催化剂的相同之处: (1)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2)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点。 (3)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典型例题

1.(2013新课标II卷,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画画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解析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形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 酶降解,D正确。 答案 B 2.(2013四川卷,4)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解析本题考查的为酶的相关知识。“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描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原理,A、B项中的两种酶和C项中的FeCl3均为催化剂,所以均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则是利用温度升高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的原理,D项错误。 答案 D 3.(2013安徽卷,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 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总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激素不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例如:抗利尿激素,A 错误;代谢终产物可以通过反馈来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B正确;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的种类也不尽相同,C错误;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变化,例如:细胞衰老,D错误。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2.4附答案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细胞中的糖类 1.组成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 2.细胞中糖的种类、分布及功能[填图]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 2.种类和功能[填图]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大分子的构成 若干个碳原子构成,单体的基本骨架构成,形成多聚体。 2.将大分子与相对应的单体连接起来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2)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3)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4)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5)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6)淀粉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并呈现蓝色。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7)糖类物质不都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和脱氧核糖() (8)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乳糖水解的产物是半乳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9)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0)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1)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2)葡萄糖不能被水解,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3)乳糖是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4)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而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6)淀粉和蔗糖为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淀粉只能用碘液鉴定并呈现蓝色。 答案:(1)×(2)×(3)×(4)×(5)√(6)×(7)√(8)×(9)√(10)× 2.连一连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素养达成】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生命观念) 3.结合四大有机物的结构组成,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 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 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 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3第3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 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6第4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高考生物必修一考点重点难点突破

第1讲走近细胞 考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 ②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可以完成代谢、分裂(繁殖)、生长发育、应激性、遗传变异、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 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种群与群落的区别:群落强调的是某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构成的群体。我们容易忽视的是其中的微生物,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就是典型的错误表述,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及各种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或直接说成“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2)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因为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只能寄生在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所以病毒又称为分子生物。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不能单独划入生命系统层次。 (3)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虽然字面上常常只带有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某些生物,但它真正的含义包括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如一片草原、一片森林、一个湖泊等,均应理解为是对生态系统的描述。 考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比较项 目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含纤 维素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 素和果胶 细胞膜都含磷脂和蛋白质,都是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DNA 裸露 有核膜、核仁,DNA和蛋白 质形成染色质 分裂方 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 分裂 变异类 型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 体变异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 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高一物理 【必修一】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t 0 v v t a =+(2)2 01v t 2 x at =+(3)22t 0v =2ax v -(4)()0 t v v v 2x t +==平均 常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0t 2 v v v 2 t +=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注意的v 、a 正、负; 2、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二、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t v gt = ②2 1h 2 gt = ③2t v 2gh = 竖直上抛运动: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 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易错现象 1、忽略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具备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 2、忽略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 三、运动的图象 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1) x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2)v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 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2、相遇和追及问题: (1)物体A 追上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则A 追上B 时必有A B 0x x x -=,且A B V V ≥ (2)物体A 追赶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要使A 与B 不相撞,则有A B 0A B x V V x x -=≤,且 易错现象: 1、混淆x —t 图象和v-t 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四、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1)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 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2)大小: F=kx 3、摩擦力: (1)摩擦力的大小: ① 滑动摩擦力: f N μ= 说明: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 ②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专练二 变异与进化(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重难点专练二变异与进化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本专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变异育种的考查重在概念理解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在高考非选题中作为“压轴”难题,试题设计重点体现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过程;而进化部分的基因频率的计算是难点之一,但较少以独立的非选题出现,而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分析。 【满分技巧】 1.在选择题中,巧妙使用排除法去除不正确的选项,找出正选项,往往更节省时间,在题目涉及复杂计算的选项时,可以先分析概念性的选项是否正确, 2.在非选题中,先通读全题,注意先易后难进行解题,当后续问题涉及前面小题的结论时,要特别注意检查前面小题的答案是否有充分的把握,避免“一着棋错,满盘皆输”。 3.注意时间分配,把时间投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试题上,避免在一两个小题中纠结,浪费过多时间。 【必备知识】 1.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特点、在进化上的意义、育种应用,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2.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诱变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具体操作步骤,符合要求的育种后代筛选方法。 3.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区别,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限时检测】 1.(2019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2.(2019江苏卷·18)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 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3.(2020厦门市高三上期末质检·16).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图甲中A/a基因可能突变成D/d或E/e基因 B. 图乙染色体上的d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C. 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不能发生自由组合 D. 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重难点解析5.4.1附答案

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 (3)实验步骤: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

1 2. (1)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 (2)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3)结构: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判断下列有关叶绿体叙述的正误 (1)叶绿体的基粒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4)没有叶绿体的生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5)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于内膜、基质和类囊体() (6)叶绿体是唯一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7)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8)植物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1)√(2)×(3)√(4)×(5)×(6)×(7)×(8)× 2.判断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正误 (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可以防止破坏叶绿素() (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剪好的滤纸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 (3)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溶于有机溶剂又能溶解于水中() (4)可选用绿色植物任何部位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5)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CaCO3和少量的SiO2作用是相同的()

(6)过滤色素溶液时,漏斗基部应放置多层滤纸() (7)层析得到的滤纸条上各种色素带的宽度可说明不同色素含量的多少() (8)利用无水乙醇可分离叶绿体中4种色素() (9)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时,要注意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中() 答案:(1)×(2)×(3)×(4)×(5)×(6)×(7)√(8)×(9)√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素养达成】 1.通过动手实验,理解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掌握色素的种类和作用。(科学探究) 2.结合教材P99图5-11,概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社会责任) 玉米中有时会出现白化苗,右图中是白化苗和正常玉米苗的比较,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的营养成分消耗完后就会死亡,这说明光合作用离不开色素的作用。那么,绿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结构有哪些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呢? 探究点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师问导学】 下图是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步骤,请分析: 1.提取色素时,加入剪碎的叶片后还需要加入三种物质,若A是二氧化硅,B、C分别是什么?A、B、C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A是二氧化硅,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B是碳酸钙,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C是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 2.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3.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什么?画滤液细线有什么要求? 答案: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还要重复画几次。 4.色素分离时,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为什么?

2016高中生物必修一超全面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寄主细胞里的物质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种子是(器官)层次,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蓝藻、变形虫、绿眼虫、草履虫、细菌。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统一性: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有差异。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亮度(暗),视野小,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度(亮),视野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放大倍数的实质:指放大的长宽,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6成像的特点: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即旋转180度。 视野中的物象在左下角,实际在右上角。 7判断污物的位置:先移动装片,污物移动则在装片上。污物不动,则转动目镜,若污物移动则在目镜上,不动则在物镜上(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7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放大倍数的倒数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难点

精心整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重点:①质点概念的建立;②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①质点模型条件的判断;②坐标系的建立。 2时间和位移 3 4 信息。 5 1. 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②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①v-t图象中位移的表示;②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的推导;②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①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有用的结论;②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学重点:了解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观察现象→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式。第三章相互作用 1. 2. 3. 4. 5. 1. 教学重点:①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②怎样提供并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选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作出图象,得出结论。 3.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4.力学单位制 教学重点:①知道单位制的作用;②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教学难点:单位制的实际应用。 5.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重点: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7.

2020生物重难点1.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二)(解析版)

重难点0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高中教材较详细介绍的两个细胞生理活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对这两个代谢过程的学生掌握程度做了明确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因此该部分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一道跑不了的非选择题大题和若干选择题。 其中又以光合作用的考查内容更多样,包括叶绿体结构成分、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为背景设计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对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影响等。 【满分技巧】 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通过抓住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各种简略或详细的图解。(反应场所可以变,物质能量变化不会变) 2.深入认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反应式,了解反应式所体现的对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影响的各个因素,理清因果关系,避免“懂得却说不清”的尴尬。 3.学会读图、读表,练习用语言描述图、表的含义,明确题干所给的信息。 【必备知识】 1.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线粒体的结构,以及发生在各个结构中的反应过程(图解描述)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产物或反应物,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描述各个反应式中各个部分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包括反应物、能量来源去路、反应条件等)。 3.从生物整体的角度认识不同生理过程,认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上的联系。例如: C元素的转移: 能量转换过程:

【限时检测】 1.(2020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摸底·14)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 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 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 【答案】D 【解析】图1中,③是酒精发酵,④是乳酸发酵,植物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两个过程,A错误; 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CO2,因此图3中不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B错误;图3中C点时细胞呼吸方式为技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此时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少,与图2中氧浓度为c时一致,C错误;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的CO2和H2O表示,D正确 2.(2019浙江4月选考·27)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