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放飞童心教学文档

放飞童心教学文档

放飞童心教学文档
放飞童心教学文档

放飞童心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两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例子即是说理透彻;用足例子是运用要充分;用活例子是要有创造性。回顾工作之路,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活化教材、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科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

比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的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入到语文课中。教学中产生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过生活观察,与家长、亲朋的访谈、询问,利用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风景、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情况;其次是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局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最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激发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地快乐。发现生活与语文的天然联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渊源,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能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单元主题特点以课文作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游戏中学习,激活思维。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节课四十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品尝“游戏点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用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词语的积累;课中畅游“游戏世界”,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这样的游戏多运用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于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自觉参与、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还有什么人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让学生领会到“纷纷夸赞”的意

思。另外,教师又以让学生对大画家、小牧童说句话的交流形式,入情入理地体会他们的好品质。这样既注意了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一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面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我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创意。但这却同时带来了不少问题,即放得太多时有些放纵,不易于调控;生生之间缺少合作,自私自利与语文一种人性化教学相悖;生字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生字教学单一问题,我大胆地启用学习班长教学生字(即从班里挑选一个学生临时代替老师进行生字教学)。一个学生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枯燥,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加强孩子的合作意识,我先以一种命令式让孩子两两合作确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调动孩子们的合作兴趣,进而为在课堂上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合作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如果教师能把学习变成乐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教学效果必然大大提高。同时也还了孩子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雅斯贝尔斯《什

么是幸福》一书中反复强调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地提出和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未来的憧憬。真正树立终身教育观,让教育成为唤醒心灵的音乐,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语言贫乏单调。教师教学语言贫瘠,直接受损者是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学生的语言必然苍白或“金口难开”。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课堂语言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1、静静等待。教师在讲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引、导、等待,学生依然静悄悄地坐在那里,右手握着笔,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老师“口吐”标准答案,时刻准备着记录,又似乎在说您只管讲、写,我们会记下来,他们看老师的眼神是多么神圣。他们已习惯于被动、依赖。

如此沉闷的课堂,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

2、“我怕说错。”“下面我请同学来读读这一段话”教师话音一落,班里五分之一孩子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半举着手,有些学生左右观望。期间,有两三位学生把手放下,有几位学生不知是迫于老师的目光压力还是受同学影响,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课间私下里我找学生聊:“读课文只需张口,说感受,你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这些都不难吧,何以大眼瞪小眼呢?”学生怯懦地说:“怕读不好,怕说错,同学们会笑,老师也会怪。”小小的心里居然藏着那么多的顾虑,何以敢坦坦荡荡地说话呢?

3、无奈“指点江山”。课堂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或埋头“无动于衷”,或一副“爱你在心口难开”状,教师无奈“指点江山”。被点者哼哼叽叽地回答,词不达意,人云亦云,如“闷壶里倒饺子”,语言单调、表情木然。听者竖起耳朵,实则心不在焉,索然无味。学生回答符合老师意图者还好,可以坐下,回答不上来或相差十万八千里者,只能自认倒霉,一般得乖乖地站着。可能还能听到“怎么这么没用?”“你在说些什么?”“乱弹琴!”之类的“赏赐”。学生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我们怎么指望他们去开拓、去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种主体性是不可能替代的自主行为,而这样的课堂,学生已完全退居二线,真正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或“旁观者”。如此现状,令人担忧,令人深思。学生作为孩子的活力、自信哪去了?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何谓精致?我认为它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精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老师话来说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

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究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字字珠玑,句句似诗,出口成章,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上生成的资源随时调整自己预设的语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语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它是师生对话的工具,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媒介,我们觉得要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成为主导活动。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他们多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展开对事物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和相应的语言活动,这时期的学生较多使用抽象的词汇,复杂的句式和结构严谨的文体,会用修辞、说明、抒情、议论的方式表现自我,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作文和学做人、作文与生活、语言实践

和社会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时期培养独立的作文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它表现在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的实用记叙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上。逐步提高要求以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作文教学的题材、内容源于自然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实物演示、艺术性和想象性领域。只要你留意,作文素材无处不在。

1、创新思维

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重要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命题上的创新、选材上的创新。特别的文具、新奇的表演、形式不同寻常的主题班会,独出心裁的盆艺品的观赏、令人耳目一新的文艺演出,别出一格的课堂角色表演,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观察等等。使万千物象或以它的丰富多彩,或以它的启智、逗趣,或以它的陶冶性能等,引起学生的倾情投入。这样就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主体能动的创作,与环境有机统一的教学过程,进入观察和描述的创造性的活动中去。这样作文很少雷同。既提高了学生敢想敢写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可以上“异想天开”、“既兴演讲”课。让学生创作出新颖性强的作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向保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充分体现。

2、修改作文

高年级的作文基本成型,应进行对话式的交流和作文修改,充分发挥教师评语的作用,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作文或思

想行为提出建议,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老师的指导去修改作文,去调整自已的言行。如:让爸爸妈妈为你整理书包可不好,自已的事要自已做,对吗?不讲究实用性,乱花钱的习惯不应该是你的风格,你是一个知道珍惜别人成果的好孩子,是吗?等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批改,寻找他人作文的闪光点,这些互动行为,增加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已修改的能力。如果你能把修改后的作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我想会有更精彩的修改效果。使学生感受到让别人品味自已文章是一种乐趣。避免了那种作文怕见人、思想极保守的现象。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3、尊重热爱学生

尊重理解学生,用商量的语气对学生的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也都很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如:五年级作文训练《老师,我想对你说》中有位学生写到:“老师,我不喜欢你在班级上点我的名字批评我,你知道那样做我心里多难受呀!老师,请你改一改你的教育方法好吗?”我在一旁评道:“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欠妥当,下次我们先私下交流,好吗?”还有一位同学写:“上学期,我被评为优秀干部。发证书的哪天,有的同学说你偏心,我心里很难过,我不敢面对这个证书,更不敢拿给爸爸妈妈看。老师,您还不如什么都不评我呢!”我看后震动很大。评道:“老师没有想到你会有这么大的压力。你这学期进步很快,表现十分突出,优秀干部是名符其实的,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用一个模范、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我们教师从学生的作文里看到了许多平时听不到的话,拉近了老师和同学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作文水平。

到了六年级的学生作文,不仅仅是独立作文的标准,而是在迅速成文的基础上,在文章中要有多姿多彩的语句和内容,力争达到大多数学生能写出精品文的程度。

作文教学中可否没有范文

在将近一年的教学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是作文教学,让我有了许多的感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下面我就把我的因惑提出来,希望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寻找一些答案和启示。

在我们三年级的作文中,有一部分作文离学生太远,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因而造成了学生的“无话可说”,对于这类作文我真的有些不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显得很空洞,没有什么内容,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不能算是一篇好的作文。

而让我感到最困惑的就是在进行《李华取钱以后……》这篇作文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这篇作文的教学目标:有意义的使用零用钱,培养学生懂得关心他人,乐于为有困难的人和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爱心来引导学生。首先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自己有了零花钱时,你最想做些什么?这时同学们都说买些自己最想要的东西。霎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时候我们打开的是自己羽爱的储钱罐,取出的是自己一分一分省下来的零用钱,这时你最想做些什么?或者有一件什

么重要的事会让你把钱取出来呢?让他们懂得这些的重要性,应该把它用的有价值、有意义。(如书上的几幅图片提示:生日蛋糕、小树、汇款单……等等)

学生也都按照这一要求和标准去想、去说、去写,引导学生开阔思维,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加进去。我们班有一位叫了丙瑞的学生,他写的很快,他写的是给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因为今天是妈**生日,而他又不想把蛋糕直接送到妈妈手里,于是他就把蛋糕送到了邮局,托那里的阿姨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到妈妈手里。然后他先回到了家里,并且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他想为一直辛苦的妈妈做些事情……我觉得他的作文很有创意,所以就把他的作文当做范文进行了讲评,是想通过此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然后进行创作。就这样我满心期待着一篇篇丰富多彩的作文。

但当我拿起学生的作文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写买蛋糕,通过邮递员送到妈妈手里给妈妈过生日,和李丙瑞的几乎一样,就这样一篇很有想象空间的作文一下子就被束缚在了这篇范文当中,这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一篇范文的影响会这么大呢?如果没有这篇范文的存在,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我就这篇作文对学生进行了重新的引导,让他们重新的构思和想象,让学生脱离于上一篇的创作,走进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内,不在运用范文进行讲解,只是强调他们,只要想的合理、写的清楚、明白就可以了,远离范文的束缚,创作一篇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在重新的引导之后我就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等待着,不知道这次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但,当我再次拿起学生的作文时,我真的很开心,因为这次学生的作文思路开阔了,创作也特别的新颖,出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为得了重病的人捐款;为贫困儿童助学,为敬老院的老爷爷老奶奶买水果……等等。虽然这些作文写的不是特别精彩,但,内容上却十分的丰富,思路开阔,让学生不再受到局限,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就在想,通过这两篇作文可以看到没有范文的作文要写的精彩的多,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是否可以没有范文呢?如果必须要有的话,那应该怎样利用范文来引导学生呢?这是我最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向大家学习来总结经验,在探讨与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成长。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

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

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