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土壤学复习题纲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纲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

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密切相关

(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圈与

大气圈。。。土壤空气

水圈。。。。土壤溶液

岩石圈。。。土壤矿物

生物圈。。。土壤生物

人类智慧圈。土壤肥力

(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

①再生速度缓慢

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

③退化破坏严重

2.土壤的概念

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

3.土壤退化

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

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

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

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

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

xx县土壤

6.土壤学概念

研究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

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

(1)提高土地肥力,以获取高额农业产量

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

②改良中低产田

(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3)合理开垦新耕地

8.土壤学研究方法

(1)调查法

①研究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

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

(2)实验法(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

注重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研究。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土壤是发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土壤是发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

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

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

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灌溉地少

(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重

①乱占滥用耕地

②土壤退化

③土壤污染

第二章土壤行成过程

1.土壤形成的三个阶段

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自然土壤(人类的耕种熟化作用)农业土壤

2.岩石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

地标裸露的巨大坚硬岩石,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2)物理风化

岩石在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破碎分解过程

①温度作用:层状剥落,球状分化

岩石颗粒颜色不一、吸热不一、体积膨胀不一导致岩石碎裂

②水的作用:冰的破坏作用、流水的磨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

③风的作用

(3)化学风化

岩石在水、CO2、O2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破坏,并且改变原来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①水的溶解作用

②水化作用

③氧化作用

④水解作用,是整个风化作用中最重要的方式,只有水解作用可以将岩石矿物彻底破坏(3)生物风化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岩石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包括生物机械破坏和生物化学分解作用

(4)三中风化作用的关系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风化作用一般是同事同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而风化过程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岩石本身性质和环境条件。

2.土壤母质

(1)概念

岩石在空气水等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破碎和化学分解,所形成的疏松的,但不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矿物质颗粒堆积物。

特点

①岩石:整体状,大块状,紧密致密无通透性,养分呈冻结状态

②土壤母质:小块颗粒状,疏松多孔有通透性,释放少量养分

(2)类型

①残积物

②运积物:

流水: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

湖水:湖积物

海水:海积物

风:沙丘、黄土

冰川:冰碛物、冰水沉积物

3.自然土壤概念

土壤母质在野生生物的作用下,形成了具有自动供肥功能和自动调节水肥气热的功能,具有完善的土壤肥力,而无人类投资的土壤。

4.自然土壤与成土母质对比

①自然土壤

矿质胶体丰富,通透性强,养分多,含有氮素和腐殖质,能生长植物

②成土母质

矿质胶体少,通透性弱,养分少,不含氮素和腐殖质,不能生长植物。

5.成土因素及影响方式

①气候

(1)温度,决定土壤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强度,决定植被类型

(2)湿度,加强或减弱温度对风化作用的影响,绝顶纸杯类型

②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成土作用,越强烈,土壤肥力越高

③母质,土壤在母质上形成,母质的性质可遗留给土壤

母质颗粒大小不同,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和保水保肥性

母质化学成分不同,影响土壤养分含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④地形,引起土壤母质的再分配

引起水肥气热的再分配

⑤时间,成土时间长短是对上述四个因素深度的度量

6.成土过程

不同成土因素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特定的土壤形成过程

①土壤腐殖质积累过程

②土壤盐化与拖延化过程

③土壤钙化与脱钙化过程

④土壤沼泽化过程

⑤土壤淋溶过程

⑥土壤粘化过程

⑦土壤脱硅富铝化过程

⑨土壤灰化过程

7.农业土壤

经过人类投资、定向干预以及人为种植农林果茶的过程的自然土壤

8.农业土壤与自然土壤的区别

①成土因素,

农业土壤: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自然土壤:自然因素

②成土动力

农业土壤:自然动力与人的活动矛盾统一

自然土壤:两大循环系统的矛盾统一,养分的地质大循环,养分的生物小循环

③成图特征

农业土壤:作物种类繁多,更新快,有机质积累少,变化大

自然土壤:植被种类单纯,更新慢,有机质积累多,变化小

④成土方向

农业土壤:受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支配,成土速度快,且力图向有利方向发展。

自然土壤:受自然因素支配,成土速度慢,可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发展

第三章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1.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营养条件:矿质养料,有机养料,水分

环境条件:水,热,气,土壤对植物的机械支持力

2.土壤的组成特点

①固液气三相体系,以固相为主,固相中以矿物质为主

②各组成成分不是不变的,而是互为消长的。

3.土壤矿物质

按成因不同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1)原生矿物

起源于岩浆,存在于岩浆岩中,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只改变形状和大小,而以原来的化学组成和部结构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类矿物质

构成土壤骨架,储藏植物索需除c,n外的一切养分

(2)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遭到强烈破坏,破坏后聚合而产生的一类新矿物质

参与土壤骨架的构成,想成土壤矿质胶体,影响土壤的痛惜透水性,保水保肥性。

4.土壤质地的概念

依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含量的重量百分数来划分的土壤类型。

5.土壤质地的分类

6.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土壤质地通过影响土壤通气透水性和保水保肥性,影响土壤养分的含量。

水肥气热,耕种性,宜种性,改良措施

砂土

黏土

壤土

7.土壤生物分区

微生物区系,微动物区系,动物区系,植物区系

8.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①在土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②固N作用

③影响N素的转化(氨化,硝化,反硝化)

④在养分生物小循环中有重要作用

⑤在土壤腐殖质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⑥微生物在分解动物残体时,会产生很多维生素、氨基酸、植物激素,可丰富植物营养,刺激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虫病害的能力。

⑦不利

土壤中含有很多是人或动物感病的病原

土壤中一些微生物可以作用于硝酸盐或硫酸盐,使之还原并产生有害气体挥发到空气中,亦可毒害植物根系。

9.蚯蚓对土壤的主要作用

①改良土壤结构,蚯蚓排泄物就是一种团粒结构,可使土壤疏松多孔,提高土壤通气透水的能力

②加厚耕作层,蚯蚓有翻动搅拌土层的作用,使耕作层变厚

③活化土壤养分,养分经蚯蚓肠道改造后,有效性大为提高。

10.土壤有机质来源

植物残体:茎叶凋落物和残留根系

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

土壤中动物和微生物的残体

11.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

②土壤温度

③土壤ph值

④有机残体的组成与物理状态

12.有机质的农业调节方法

①增加土壤有机质

a种植绿肥作物

b增施有机肥

c秸秆还田

②调节有机质分解速率

a调节土壤水气状况,控制有机质转化方向

b合理的轮间套作

c调节残体碳氮比和土壤ph值

第四章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1.土壤吸收性的概念

土壤具有吸收保持各种离子分子和粗悬浮体的能力

根据吸收性产生机制不同,将其分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离子代换5种

2.土壤酸碱性概念

土壤水分中H+,OH-的构成情况,当氢离子比氢氧根例子多的时候,成酸性

3.土壤酸碱性的产生根源

(1)生物作用

生物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残体的作用

草本植物富集演技的作用

森林植被残体分解的作用

(2)气候作用

①高温多雨,盐基淋失,Al3+富积,水解产生H+,形成酸性和强酸性土壤

②干旱少雨,释放的盐基不宜淋失而富集于土壤中,胶体为盐基所饱和,水解时形成碱性土(3)母质的作用

①母质含盐基少,形成酸性土

②母质含盐基丰富,形成中性--碱性土

③母质含CaCO3丰富,形成中性--弱碱性土

④母质含Na2CO3丰富,形成碱性--强碱性土

(4)施肥的作用

①长期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变酸

②长期使用碱性肥料,使土壤变碱

(5)灌溉水的作

①灌溉水来自酸性地区,水质PH低,长期灌溉,土壤变酸

②灌溉水来自碱性地区,水质ph高,长期灌溉,土壤变碱

4.

(1)土壤比重

定义:单位体积固体土粒重与同体积的水中之比,水的比重为1

比重瓶法

(2)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土(包括空隙)的烘干重

环刀法

5.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①土壤质地:沙土>壤土>黏土

②松紧度:紧实少孔>疏松多孔

③土粒团聚:团聚作用高>团聚作用低

④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

6.土壤结构对肥力的影响

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孔隙性,进而影响水肥气热的运转

共同点:土粒间小孔隙,土团间大孔隙

(1)有结构土

①孔隙性,小空隙主要是毛管孔隙,大小孔隙相互贯彻协调

②下雨或灌水时:水分沿大孔隙渗入土壤中,然后向团粒结构部运动,水分接纳充分,损失小,土壤冲刷小

③气候干旱时:表土水分蒸发,体积收缩,可切断与土体下部相连的毛细管,阻止下部水分上升补充蒸发,水分损失少,土壤抗旱能力强

④保肥供肥方面:团里部常为水分占有,有机质行腐化而积累,团粒之间,常为空气占有,有机质行矿化而释放,既有保肥也有供肥,保肥供肥相协调

⑤是否利于农业耕作:团粒结构土质疏松多孔,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利于农业操作

(2)无结构土

①孔隙性:小孔隙主要是无效孔隙,大小孔隙相互贯通不足

②下雨或灌水时:由于大孔隙少,水分进入慢,常沿土表流失,水分损失大,土壤冲刷大,水土流失严重

③气候干旱时

表土失水,体积也收缩,但小孔隙过多,不容易完全切断,下部土壤水分可源源上升补充蒸发,水分损失大,土壤抗旱力弱

④保肥供肥能力

土壤较干时有机质矿化释放,但因缺水,植物不能吸收养分,当水分含量高时,植物能够吸收养分,有机质腐化而积累,释放养分少,故保肥供肥关系不协调

⑤农业操作

土体紧实不利于根系生长,也不利于农业操作

7.土壤耕性

(1)概念

泛指耕作中土壤表现出的各种性质和耕作后的状况

(2)表现

耕作阻力要小,耕作质量要好,宜耕期要长

8.少耕和免耕的优缺点

优点

①避免土壤压板,节省劳力和燃烧能源

②增加土壤覆盖,防止土壤冲刷,减少因翻种而丧失的土壤水分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缺点

①随免耕年限的增加,土粒结持紧密,通气空隙不足,积累还原物质,根系生长不良

②病虫害严重,其消除需要特殊药剂。

第五章土壤水肥气热及其相互关系

1.土壤吸热性概念

土壤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能力,吸热取决于吸收和反射两个因素,对太阳辐射能反射力弱的土壤,吸热性就强,反之,吸热性弱

(2)土壤吸热性的影响因素

①土体颜色:颜色越深,吸热性越强

②土壤含水量:含水量越高,吸热性越强

③土表状况:

粗糙地表反射光弱,吸热性强

平坦地表反射光强,吸热性弱

地面垄作吸热多于平作

山坡南面吸热多于背面

④覆盖物

幼稚背负改的土壤吸热少于无植被覆盖的土壤

2.土壤温度的调节

(1)目的

①提高土温,控制土温在合理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产

②针对生产目标,在早春晚秋时,防止霜冻,要提高土温

(2)措施

①适时翻耕

改变土壤松紧度和水气比例,降低热容量和导热率,提高土温

②合理灌排

灌水,降低土温;排水,提高土温

早春,排水晒田,日排夜灌

炎夏,日灌夜排

③合理施肥

冷性土施热性肥,含水少的有机肥

热性土施冷性肥,含水多的有机肥

④地表覆盖,地膜覆盖,土壤遮荫,喷施增温保墒剂等

3.土壤水分概念和来源

土体中含有的各种水分

大气降水,人工灌溉水,地下水

4.土壤水分类型

(1)固态水

(2)气态水

(3)液态水

①束缚水:吸湿水,膜状水

②自由水

毛管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

毛管水达到最高含量时,叫做土壤色田间持水量,表明无地下水影响是,土壤的最大持水能力

重力水:自由重力水,重力支持水

5.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植物体含75%--90%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缺水即萎蔫死亡

(2)植物体需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都有水的参与,缺水将导致这些重要的生理过程不能惊醒,代谢出现紊乱

(3)水分是植物吸收养分的媒介,养分随水被根系吸收利用,缺水植物不能进行营养过程

6.土壤水分对肥力的影响

(1)影响土壤空气

水气是一对基本矛盾,水占支配地位

(2)影响土壤养分

水分影响矿物质的溶解,影响有机养分的转化,从而影响土壤养分

(3)影响土壤热量

水分影响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从而影响土壤温度的高低

(4)其他

水分影响土壤的粘结性,可塑性,耕性以及吸热性散热性

7.土壤水分农业调节措施

①工程措施: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宏观改善灌排条件

②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绿化地表,保持水土

③改良质地:培育结构,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自身的保水控水能力

8.萎蔫系数

植物出现永久萎蔫时,土壤的含数量,是某种植物在某种土壤上的有效含水量下限

9.土壤通气性的农业调节

(1)目的:使土壤具有较强的通气性,有丰富的氧气,有利于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有机质养分的释放

(2)措施

①以水调气,通过兴修水利,改善灌排条件来调节土壤通气性

②通过改善土壤孔隙性和结构性提高土壤通气性

③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排水晒田,中耕松土,加强作物生育期土壤的通气性

第六章土壤的生产性和生理性

1.土壤发棵性概念

作物在土壤中的生长速率和发蘖,分枝能力

2.土壤发棵性的表现形式

①兼发型

在作物生长的全过程,都能促进作物良好生长

土壤供水肥气热的能力稳定

属于良好的发棵类型

②前发型

作物前期生长快,但后劲不足

土壤前期供肥强,但持续时间短

中期追肥加以补充

③后发型

作物前期生长缓慢,但后期猛涨

土壤前期供肥弱,后期温度升高后供肥增强

前促中控的措施

④若发型

作物在整个发育期间生长缓慢,长势弱,产量低

土壤供肥能力低下

需从根本上改良土壤

3.高肥力土壤必备特征

(1)环境因素

①土地平整

②光热资源充足

③降水充沛,年,年间分布与作物生长相适宜

④地上部有连续植被覆盖,有充足的生物残体补充

⑤无潜在水土流失因子威胁,有较完善的灌排系统

(2)土壤条件

①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土体无障碍层次

②有机质含量高,养分类型丰富含量高,微生物数量大

③结构良好,团粒结构丰富,调控水热的能力强,毛管水运输通畅

④各种生产性能良好,如发棵性,宜种性和耐涝性良好

4.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

(1)促进土体“三化”

①增施有机肥,促进土壤腐殖化

②培育微生物,促进土壤细菌化

③创造团粒,促进土壤结构化

(2)建设环境“三化”

①建设大地园林化

②建设土壤用养一体化

③建设农地田园化

(3)推行自然免耕

自然免耕就是对土壤少耕或免耕,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以获得农业高产的耕作制度

(4)建立合理大农业结构,提高区域土壤肥力

第七章土壤退化与土地资源保护

1.土壤退化的后果

①陆地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早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下降

②破坏自然景观和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植物衰亡和气候变化

③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水为害加剧,对水库构成重大威胁

④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化肥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农业投入产出比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⑤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

⑥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收到严重威胁

2.土壤侵蚀的概念

土壤或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3.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

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或叫潜力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植被

②人为因素

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植被破坏,坡耕地垦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废料污染的防治(N,P)

①合理施肥,改进施肥技术

②开发化肥新品种

③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④加强管理,提高化肥质量

⑤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防治

5.污水灌溉的防治

①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量

②加强控制

③对已污染的土壤采取改良措施

第八章土壤调查

1.土壤调查的目的

运用土壤发生学思想解释土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将其以地学制图的形式量化而展示于人们面前,是全面了解土壤资源和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土壤调查的步骤

准备阶段

野外工作室资料整理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 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 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 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

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 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 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 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 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土壤学》双语 -试卷(附整理答案)

一、土壤名词英汉互译(15%) 1、英译汉:(1) Pedosphere土壤圈,土界(2) Soil respiration土壤呼吸(3) Matric potential衬质势(4) Soil profile土壤剖面(5) Plastic index可塑指数 2、汉译英:(1) 粘粒clay particle(2)土壤容重bulk density of soil(3)土壤质地soil texture(4)矿物mineral(5)土壤肥力与土壤质量soil fertility and soil quality 二、简答题(4题中任选2题用英语回答,另外2题用中文回答)(15%) 1、What are the three phases of a soil? 土壤固相、液相、气相。“固相”主要指土壤中各种岩石碎屑、矿物颗粒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液相”主要指土壤溶液或土壤水;“气相”指土壤空气或土壤中未被水占据的空隙部分。 2、Where does soil organic matter come from?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残体(trash),所施用有机肥料(the organic fertilizer which is employed),排泄物(excretion/faeces)和分泌物(secretion)。 3、What are the major 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 between soil air and atmosphere? ①.The level of CO2 in soil is about eight time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atmospheric level. ②.The O2 level in soil air is slightly lower than it is in atmospheric air. ③.Soil air usually is much higher in water vapor than is the atmosphere. ④.Also, under waterlogged conditio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gases such as methan(CH4)and hydrogen sulfide (H2S) are notably higher in soil air. 4、What are basic(碱性/基性) cations(阳离子) and acidic cations in soils? 三、选择题(10%)(请您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将粘粒定为()。 A、<0.002 mm; B、0.02-0.002 mm; C、2-0.02 mm; D、>2 mm; 2、最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壤结构为()。 A、块状; B、柱状; C片状; D、团粒状; 3、水分在饱和流动中的主要推动力为()。 A、溶质势; B、温度势; C、基质势; D、压力势 4、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属于()。 A、饱和水流动; B、不(非)饱和水流动; C、气体扩散; D、质流 5、高岭组粘土矿物主要存在于()土壤中。 A、热带、亚热带; B、温带; C、暖温带; D、寒带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科学二》学习指导 线索理论 1,填空 -主要农艺学专业 | 2011年8月 1 9 9 2和PEDOSPHERE位于()、()、()、()、和()的中心,是它们之间交换和转换物质和能量的枢纽。 3年,土壤四个肥力因子分别为()、()、()、和()4.土壤肥力根据成因可分为()和()两种。根据有效性,它可以分为()、()2.是非问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2.()土壤不断地分布在地球表面3,()在土壤肥力的四个主要因素中,养分含量是最重要的 4,()一般来说,沙土的肥力比粘性土高,所以农民更喜欢沙土

5,()在复垦土壤中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分不出哪个是自然肥力,哪个是人工能力 3,名词解释1,土壤 2,土壤肥力 4,简答 1,土壤生产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年和18世纪以来主要的土壤学派是什么?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1,填写问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矿物的来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3.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三种类型4.根据硅石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 5年,岩浆岩按其成因和产状可分为()和() 6,岩石和矿物的风化根据风化因素和特征可分为() 7,化学风化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个自然因素是()、()和时间10.一个完全发育的天然土壤剖面至少有三个层次()、()和母质层11.岩浆岩一般有()结构,沉

积岩一般有()结构,变质岩有()结构,如 3 (2)真假问题 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3.()云母的解理是非完全解理4.()花岗岩是变质岩5.()板岩是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有最大的暴露面积,但岩浆岩有最大的重量(质量) 7,()三种不同的风化类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同时存在于一个地区,只是作用强度不同。3.名词解释1。矿物: 2,原生矿物:3,次生矿物: 4,岩石:5,岩浆岩:6,沉积岩: 7,化学或化学岩石:8,变质岩: 9,风化: 10,物理风化: 11,化学风化: 2 保留过程: XXXX年龄和相对年龄: 26,土壤母质:

土壤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 18.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19.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20.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 21.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2.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ESP:即碱化度= Na+交换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2,NO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土壤能吸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系___、 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_2∶1____ 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是 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水率下 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况下是 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解有机 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壤___、 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质量作 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12.土壤氮素的无效化的过程有:_氮素淋失_、_反硝化作用__、_氨挥发 _和__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II》学习指导 ——供大农学各专业用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教研室编 二零一一年八月 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

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 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 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 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四、简答题 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 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

五、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一、填空题 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 ()、()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 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 般具有()构造。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 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 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 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 ESP : 即碱化度 = Na +交换量 /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 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 2,NO 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 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 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 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 土壤能吸 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 系___、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 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 _2∶1____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 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 是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 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 水率下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 况下是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 解有机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 壤___、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 质量作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土壤学复习题纲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重要基地 ②农业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管理密切相关 (2)土壤是地球表层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圈与 大气圈。。。土壤空气 水圈。。。。土壤溶液 岩石圈。。。土壤矿物 生物圈。。。土壤生物 人类智慧圈。土壤肥力 (3)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4)土壤是珍惜的自然资源 ①再生速度缓慢 ②数量有限,质量可变和空间固定 ③退化破坏严重 2.土壤的概念 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次,是土地的一部分 3.土壤退化 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4.土壤污染 由于人类行为造成土壤污染物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导致肥力下降的现象。 5.三图一书 xx县土壤类型分布图 xx县土壤利用现状图 xx县土壤养分分布图 xx县土壤 6.土壤学概念 研究土壤及其土壤肥力的形成、发生,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肥力特点,理化性质和改良利用的一门学科 7.土壤学的学科任务 (1)提高土地肥力,以获取高额农业产量 ①保持现有高产土壤的生产力,合理用地,用养结合,维持地力 ②改良中低产田 (2)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 (3)合理开垦新耕地

8.土壤学研究方法 (1)调查法 ①研究区域地形、水分、气候、地质特征对程土的影响 ②目前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土壤信息技术、土壤数据库、精准农业中 (2)实验法(田间试验、盆栽实验、化学分析) 注重土壤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物质相界间的性质、结合方式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运用现代化仪器去研究。 9.土壤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1)土壤是发展植物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土壤是发展动物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3)我国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上不良 ①地形地貌构成比例不良 ②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比例失调 ③我国现有耕地中,坡地多,平坝地少,瘦地多,肥沃地少,望天地多,灌溉地少 (4)土地的非生产性损耗严重 ①乱占滥用耕地 ②土壤退化 ③土壤污染 第二章土壤行成过程 1.土壤形成的三个阶段 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成土作用)自然土壤(人类的耕种熟化作用)农业土壤 2.岩石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 地标裸露的巨大坚硬岩石,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2)物理风化 岩石在物理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破碎分解过程 ①温度作用:层状剥落,球状分化 岩石颗粒颜色不一、吸热不一、体积膨胀不一导致岩石碎裂 ②水的作用:冰的破坏作用、流水的磨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 ③风的作用 (3)化学风化 岩石在水、CO2、O2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破坏,并且改变原来的化学成分,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①水的溶解作用 ②水化作用 ③氧化作用 ④水解作用,是整个风化作用中最重要的方式,只有水解作用可以将岩石矿物彻底破坏(3)生物风化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岩石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包括生物机械破坏和生物化学分解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试题大全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2-16、坡积母质: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动沉积在较低处的沉积物。 2-17、河流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 2-18、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 2-19、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 2-20、浅海沉积母质:堆积于海岸边的沉积物。 2-21、湖泊沉积母质:湖水泛滥时产生的沉积物。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3)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 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 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 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 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 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 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 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 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 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D)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土壤圈 2、土壤具有(A)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 A、肥力 B、有机质 C、矿物质 D、水分 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B)因素起主导作用 A、母质 B、生物 C、地形 D、时间 4、土壤(B)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养分 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D)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A、5% B、10% C、15% D、20% 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C) A、木质素 B、含氮化合物 C、腐殖质 D、纤维素 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C) A、水的淋溶作用 B、酶的水解 C、微生物转化 D、动物转化 8、碳水化合物在(B)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 A、高温通气 B、低温嫌气 C、高温嫌气 D、低温通气 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A) A、58% B、30% C、80% D、55% 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C)差异 A、化学性质 B、带电性 C、溶解性 D、吸附性 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D) A、氧化硅 B、氧化铁 C、粘粒 D、腐殖质 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B) A、水稻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A) A、客土调剂 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C、施用有机肥 D、植树种草 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C)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玉米 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A) A、水稻 B、花生 C、红薯 D、马铃薯 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D) A、块状结构 B、核状结构 C、柱状结构 D、团粒结构 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B)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水分 C、土壤有机质 D、土壤空气 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A、生物固氮 B、化学氮肥 C、大气沉降 D、有机质矿质化 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C) A、粘粒 B、铁铝氧化物 C、腐殖质 D、氧化硅 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B) A、块状结构体 B、团粒结构体 C、柱状结构体 D、核状结构体

森林土壤学试题参考答案下载-四川农业大学精品课程

森林土壤学 试题库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园林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森林土壤学教研组 二OO三年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 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退化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3、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但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4、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相对不可再生性B数量的有限性C质量的可变性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5、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A大气圈B生物圈C岩石圈D土壤圈 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 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具有的作用包括(ABCDE)。 A营养库的作用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C生物的支撑作用 D雨水涵养作用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四、判断改错(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 1、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狭义的土壤肥力一般指肥力因素 2、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 3、肥力高的土壤适合某些植物的生长,但对另一些植物则不适应,因此,对自然土壤的利用就应根据林木的生物学特性所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这就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

《土壤学》试题集--整理版(附答案~)

土壤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 质营养 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v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 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 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 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v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 (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 (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 (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v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 (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 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3)团粒结构粘结性降低。 (4)腐殖质数量;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5)土壤含水量;由干—湿粘结力无——有——最大—小—流体由湿—干粘结力无——有——较大—小—更大 5.简述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和有效性? 答: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部分膜状水和全部毛管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即由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范围内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 6.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土壤通气性;决定于水和孔隙状况,是主要因素。 (2)微生物活动;使土壤空气,土壤溶液中O2减少,从而使Eh下降. (3)易分解有机质含量;耗O2,Eh低。 (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旱田植物耗O2,根系分泌物刺激微生物活动,均使Eh。 水田水稻可将O2分泌土壤中,近根Eh升高。 (5)土壤pH;理论上pH升高1单位,Eh下降59mv。 (6)土壤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多少 7.简述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答:(1)H+,Al3+土壤:代换离子以H+,Al3+为主,相伴离子有Ca2+、Mg2+、K+,很少,酸性,矿质养分缺乏。 (2)Ca2+土壤:土壤代换性离子以Ca2+、Mg2+为主,相伴离子有K+、Na+。 矿质养分丰富,团粒结构好。 (3)Na+土壤:土壤代换性Na+较多,pH高,物理性质差,干时刀枪不入,湿时滴水不漏。 8.简述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 答:(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 (2)土壤胶体作用 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五、论述题:(15分) 详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答: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 1、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 有机质矿化分解后,养分释放出来。使养分完全并促进养分有效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