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考必备知识点

2.1 空气的成分

一、课堂笔记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反应原理:红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③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①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往往小于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完全反应;b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减小;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过少。

2.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3.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 (1)氮气

特性

用途

①化学性质很稳定,低温、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作保护气(①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用寿命;②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延长食物保质期) ②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氮肥、硝酸、合成染料、制造炸药等

(2)稀有气体

特性

用途

①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作保护气。

①填充灯泡;

②焊接保护气。

②充有稀有气体的放电管,通电时能发

出不同颜色的光。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

氩气→紫蓝色光氙气→特强白光广泛用于电光源。

①用于制作霓虹灯;

②用于激光技术。

③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填充探空气球。

4.混合物和纯净物

(1)概念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一、分子的定义:

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去保持。例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气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三、原子的定义: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镁条是由镁原子构成,铜片是由铜原

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红磷是由磷原子构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去保持。例如:保持镁条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镁

原子,保持铜片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铜原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铁原子,保持红磷

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磷原子。

四、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五、原子与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②分子只能用于构成物质,而原子既可构成物质,也可直接构成分子。

2.联系:①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2.3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由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构成。

3.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4.原子不显电性,其原因是质子所带的正电与电子所带的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

带的电荷互相抵消,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 电子数= 原子序数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7.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存在中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C-12) 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

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 ,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公

(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去不写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

排布的

(1)电子层:用于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 电子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18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原子种类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排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8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 8 个电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达到 8 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有 2 两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在反应中既不易 得 电子,也不易 失

27kg 1

1.6611012kg 12

kg

-=

=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

一个该原子的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电子;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小于 4个,在反应中较易 失 电子,趋

向于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大于等于 4个,在反应中较易

得 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所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的。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一般<4(较少)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较多)不稳定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

8(He为2个)稳定难得失电子,惰性

四、离子

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带电的一种微粒。

2.离子的类型: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上电荷,就变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

3.离子的写法:离子符号

元素符号右上角,电荷的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可以省略。

如:阳离子:Na+、Mg2+、Al3+ 等

阴离子:Cl-、O2- 等

4.离子符号的意义:例如:Mg2+这个符号表示一个镁离子

Mg2+这个符号中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 Mg2+这个符号前面的2表示两个镁离子。

5.常见的原子团:SO4表示一个硫酸根 CO3表示一个碳酸根 NO3表示一个硝酸根OH 表示

一个氢氧根NH4 表示一个铵根MnO4表示一个高锰酸根MnO4

表示一个锰酸根 ClO3表示一个氯酸根

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一个

硝酸根离子表示一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一

个铵根离子表示一个高锰酸根离子表示一个

锰酸根离子表示一个氯酸根离子

6.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①电性不同:离子带电,原子不带电

②性质不同:离子稳定,原子一般不稳定

③结构不同: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大于

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联系:

7.物质由微粒构成

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元素

1.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3.地壳中含量位居前五位的元素:O Si Al Fe Ca

4.一般标签上所标的符号为元素。例如:加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加铁酱油中的铁指铁元素。

5.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6.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7.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宏观:一种元素(2)微观:一个原子

例如:H 表示:(1)氢元素(2)一个氢原子

(2)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再没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如: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氧化物又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4)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5)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组成的单质

(6)稀有气体单质:由稀有气体组成的单质。

(7)金属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除氧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叫做金属氧化物。

(8)非金属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除氧元素以外的另一种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叫做非金属氧化物。

2.5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一、化学式

1.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右下角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宏观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一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2)微观意义: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3.

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的观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分子。

4.化学式的意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表示这种元素(2)表示一个原子(3)表示这种物质

5. 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原子。

6.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单质

某些固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单质

②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如气态或液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及其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如O2、N2、H2、Br2

(3)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读元素的名称。Fe:铁,Al :铝

若是气体在在元素名称后加“ 气 ”。例如: O2:氧气,N2:氮气

二、化合价

1.化合价的含义: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和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价标符号:

+2 -3 +1

Mg PO4 Na

3.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2)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3)在化合物里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2价。

(4)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5)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6)同一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化合价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可能显示相同的化合价,如

NH4NO3。

4.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5.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1)先写元素符号(正前负后)

(2)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正上)

(3)把化合价数值化为最简

(4)把化简后的数字交叉写在

相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1省略不写)

6.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某化某如:CaCl2 MgO

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读为“几氧化几某” 如: P2O5 SO2 金属元素和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某” 如: CaCO 3 CuSO4 NaNO 3

氢原子和原子团组成的物质,读为“某酸”。如:H2CO3 H2SO4

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物质,读为“氢氧化某’’

如: NaOH Ca(OH) 2 Cu(OH) 2 Fe(OH) 2

三、相对分子质量

1.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2.公式: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