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润物细无声教泽永长存

润物细无声教泽永长存

润物细无声教泽永长存
润物细无声教泽永长存

润物细无声教泽永长存

——《良史与良师》读后感

杨育萍自小,就很羡慕讲台上的老师,看着他们滔滔不绝的样子,就在心里偷偷地构建着自己的“教师梦”。长大以后才开始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也是如此。犹记得大学实习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学生,他总数落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然后我就问他:你又不是她的儿子,为什么她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苦口婆心地教育你?你总说她坏,有没有想过,如果她真的想要害你,可以把错的东西教授给你,无声无息地对你使坏,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地叫你订正作业?通过这件事,我再一次体会到当老师真的是一种良心活,想不想做好全看自己衡量。

正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平时就比较喜欢看一些名师的著作,来提高自身的素养,恰巧寒假之际,学校有“读书”活动,于是有幸拜读了李埏、李伯重父子的作品《良史与良师》,受益颇多。

本书收入了李埏先生写的六篇文章和李伯重先生写的三篇文章,俱是回忆他们老师的文字。这些老师共有八位,都是20世纪中国学坛上的重要人物。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和爱戴,老师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还能看到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里中国学者的复杂经历,以及他们对生活的

热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

凝神静思,再次体味八位老师的一生事迹,不难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闪光点,值得后人学习,也让我这个平凡人因属于三尺讲台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我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那段由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年代里,有着先进思想和较高觉悟的学者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可能,而原因就是他们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中的一位主角——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正是因为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拍案而起”而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的杀害。但是尽管命悬一线,学者们还是不放弃,继续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毅然决然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

在和平年代,因为没有外国列强的侵略,也没有国内反动统治的迫害,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开始单薄,只有在面临危机时刻才会稍显出来,例如在“钓鱼岛”事件上。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要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骨髓,植入胫骨,如此才能团结一致,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二)热爱生活,无论顺逆。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时代里,时代铸造英雄,时代也毁

灭英雄。书中的吴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是中国现代学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最终却因“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当权者残酷批斗。生活带给他痛苦,但是并没有打败他,他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对于我们也是如此,生活不可能只有喜而没有悲。一时的困难只是对自己的挑战,风雨之后方能见彩虹,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一切困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亦是如此。

(三)孜孜不倦,追求学问。

钱宾四先生只要走上讲台,就会滔滔不绝,以炽热的情感和令人心折的评议,把听者带入到历史环境中。课后,质疑请益的学生也是络绎不绝。一次,李埏向钱先生请教,钱先生的一席话让我记忆犹新。他对李埏说:“你过去念过的书也不能说是白念。以后再念也不是一遍便足。有些书,像史汉通鉴,要反复读,读熟,一两遍是不行的。你现在觉得过去读书是白读,这是一大进境。可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无止境呀!现在你应当着力的,一是立志;二是用功。学者贵自得师。只要能立志,能用功,何患乎无师。我就没有什么师承呀!……”这番教言,真可谓金石良言。

作为一名教师,要乐于追求学问,敢于追求真理,要多看书,多读名著,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

留在保守的教与学上,要终身学习,敢于创新,孜孜不倦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教师”的人。

(四)坚守信念,矢志不渝。

无论是以上所提到的几位教师还是没有提到的张荫麟先生、吴承明先生,他们之所以能心甘情愿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献出力量,甚至生命,正是因为他们具有矢志不渝的信念。

也许很多人认为信念是虚幻的,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于有志之士来说,没有信念的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强大的信念才可以支撑人活下去,才能致使人去做有意义的事。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却不知该如何填满精神生活的空缺,此时信念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只有树立了信念,人们才会去做有意义的事,生活才会有意义。

而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做不到为国家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可以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尽心尽责,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事业、为学校、为学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如今,尽管恩师们与世长辞了,但是他们的高尚品质,他们的言传身教,都化作了一丝丝春雨,播撒在亟待甘霖的祖国大地上,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通过学习他们的为人为学,我们不仅对已经逝去的良史和良师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希望自己能接过他们的事业并发扬光大,薪尽火传,期于永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