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与领导干部谈素养 系列

与领导干部谈素养 系列

学点哲学,洞察大势——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①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提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七一”前夕,中央组织部创办共产党员微信,在这个党员教育新平台上,除了“党建要闻”“群众路线”等栏目,也有“国学经典”“历史人文”等内容,正显示对党员干部素养的重视。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深水区,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洞察大势、开阔视野、锤炼思维、涵养底蕴?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编者今日中国,各种思潮竞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观点纷纭,乱花渐欲迷人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作为领导干部,要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正需要学一点哲学。

“往何处?为什么?怎么走?这就是哲学的一切。”一位古罗马哲学家曾如此定义。哲学不仅回答人生的命题,也在不断发现决定历史与社会走向的河床。既有本体论的思考,也有认识论的探讨,更有方法论的总结,至大无外的哲学,一言以蔽之,正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维武器。思考人生价值、把握社会脉动、寻求永恒真理,学哲学、用哲学,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处身当前,学点哲学的意义更为昭彰。很少有哪个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一样,主流与支流如此纠结,现象和本质如此复杂,特殊与普遍又如此微妙,领导干部可说时时事事都面临哲学的考题。比如,“邻避效应”看似普通,却有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碰撞;“钉子户”诉求表面简单,也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辨析。改革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群众的教育、医疗、养老,还是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无不有主有次、有源有流、有点有面,如果没有哲学的系统论、过程论、矛盾论思维,怎么胸怀全局、洞察大势,主持好一个领域的工作,领导好一个地方的发展?

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思想力,正如西谚所说,“在亚历山大胜利的根源里,人们总能找到亚里士多德”。一个问题怎么看、一件事如何处理,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就能全面把握、准确判断、抓住本质,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所以,有的人不为表面现象所惑、次要矛盾所扰,切中要害、久久为功——如山西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一张蓝图、一个目标,让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而有的人则模糊了人生价值、迷失了工作方向,急功近利者有之、胡乱作为者有之、得过且过者有之。可以说,哲学的素养决定了你的认识,而你的认识决定了你的方向、你的行动,决定了你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遗憾的是,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说起哲学,要么认为是虚无缥缈的“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遑论带来什么好处,因而轻视了哲学;要么认为哲学就是模棱两可的“心灵鸡汤”,找点浅显的人生道理,求点暧昧的心理安慰,因而误读了哲学;甚至看重的是脸厚心黑的“官场秘笈”,热衷于总结诡辩之术、成功权谋,因而扭曲了哲学。这样的认识,不仅让个人言语乏味、观点陈旧,更可能患得患失、目光短浅,最终碌碌无为甚至误入歧途。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学哲学的要求。学点哲学,因视野宏大而观照全局,因反思自省而清醒深刻,为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学点哲学,因逻辑分析而条理清晰,因辩证思考而头脑灵活,为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学点哲学,因坚守初心而果断坚毅,因憧憬理想而满怀信仰,为领导干部的人格素质提供人生观的基础。王国维曾撰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如果说哲学有一种“无用之用”,那么这正是让你不会偏离航向、陷入偏执、囿于狭隘的力量。

关于哲学,黑格尔有一个诗化的比喻:“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总是在黄昏时起飞。”的确,哲学是经验的升华、是实践的结晶。学点哲学,领受这“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的活的灵魂”,领导干部会有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更精彩的人生。

读点历史,开阔视野(人民观点)——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②

读史需要情怀,学史折射境界。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历史素养的真谛所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五千年文明史、百余年近代史阐述“中国梦”,以“徙木立信”论八项规定的作用,借“霸王别姬”说不良作风之害,引“治大国若烹小鲜”思为政之道,重申二战教训明世界和平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展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读史以明智、知古而鉴今,不断增强历史素养,同样是修身励志、谋事创业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一切有为的治理者都明白“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的道理,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更是把通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史为鉴开辟未来作为政治自觉。对领导者而言,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必然要求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是必修课。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领导干部都应该读点历史,才能开阔视野、加强修养、提升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仅鉴照过往,也拷问当下。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以求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但也有一些人读历史,总跳不出帝王将相的“宫斗”、才子佳人的情仇,或是把历史视为权谋术、厚黑学、潜规则等的大杂烩,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等逻辑中越陷越深。对历史的误读误用,其为害之烈,甚至比轻视历史更甚。

正如一部红楼梦,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各异,历史也是这样。然而,如果不相信“人心向背定兴亡”的铁律,何以透过风云变幻通古今之变?如果囿于个人私利的一亩三分地,又怎能理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所谓“留取丹心照汗青”,读史需要情怀,学史折射境界。通过历史来寻求内心信仰、明确前行方向,正是历史素养的真谛所在。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越是剖析骄奢淫逸而败政的教训,就越能疾感今天反“四风”的迫切;越是反思苏共长期停滞僵化的历史,就越能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越是看清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长远危害,就越能理解“三严三实”的要求。不管是涉猎历史知识,还是把握历史规律,只有秉持一颗公心、怀着一片赤忱,领导干部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担当、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读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

历史不是尘封的记忆,也不是埋没于故纸堆的故事。毛泽东同志说过,“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重在以史资政、古为今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比如,不追求一时显绩,多下打基础、利长远的苦功;不依赖个人主观,多做察实情、汇民智的工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读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要不读死书、经世致用,才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的大变革中,从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落实,到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考验,再到破解种种现实问题矛盾,各级领导干部格外需要镜鉴启迪,格外需要从历史这部教科书中汲取继往开来的力量。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不断提升历史素养、增厚历史底蕴,我们就能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写下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的雄浑篇章。

懂点科学,锤炼思维——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③

对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

微信悄然流行,改变即时通信格局;智能手机异军突起,让移动互联更加精彩;嫦娥携玉兔登月,激发人们对天上宫阙的无尽遐思……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科学以如此贴近生活的姿态,深刻地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走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思想启蒙大旗,自从现代科学随着西风东渐传入中国,我们就对科学技术饱含热情。犹记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及至今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仍心存疑虑:专业的科学知识,与日常工作究竟有何关联?领导干部真的需要懂点科学吗?

的确,落实民生政策、改善基层治理、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乍一看都无需太多现代科技的专业知识。于是乎,在一些人那里,科学变成了“物”的哲学,而社会管理者则只是致力于“人”的学问。这种直线式的思维、功利化的视角,看似有理有据,实则谬以千里。

从转基因食品到环境安全,从“垃圾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到对二甲苯(PX)化工项目辗转各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代社会的很多矛盾都与专业性的科学问题产生关联。就拿屡屡发生的对二甲苯项目冲突来说,信息公开不足、官民互动缺失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科学常识匮乏、科普工作不够也是重要背景。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充足的科学知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何最终获得信任、求得共识?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确有其专业边界,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又岂受范围限制?尤其对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科学思维不仅是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实心灵、塑造品格、坚定信念的精神资源。一些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迷信,不问苍生问鬼神,痴迷于烧香拜佛,热衷于堪舆风水,被王林之类“大师”弄得迷迷糊糊、神魂颠倒,导致信仰失坠、信念动摇、道德滑坡,不能不说与缺少科学思维大有干系。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这个“科技改变世界”的时代,学习科学知识、锤炼科学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懂点环境知识,应对“环境敏感期”的挑战就能多一份从容不迫、少一点慌不择路;关注技术前沿,促进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就会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把科学思维融入工作流程,就会多一些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少一些拍脑袋的随意、一言堂的傲慢,从而切实提高科学执政和科学决策的水平。事实上,掌握科学知识,也是回归常识、敬畏自然的过程;运用科学思维,也会体现为尊重程序、遵守制度。而这,不正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吗?

更应看到,科学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我们常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但如果社会的管理者对科学一窍不通,整个社会也不能形成尊重科学的心理基础,那么学有专攻的专业人士如何独善其身,科技创新又如何能破浪前行?“党是全社会的表率,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领导干部带头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就能将科学精神遍洒社会,在全社会涵养学习科学知识、崇尚科学精神、锤炼科学思维的文化土壤——只有这样的土壤,才能孕育科技创新的兴旺生长。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曾这样慨叹科学技术的伟力。回望历史,正是科学开辟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蓝海,开启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今天,在改革攻坚的深水区,我们闯关夺隘不能没有科学知识,更不能缺少科学思维,学科学、用科学,正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

看点国学,涵养底蕴——与领导干部谈素养④

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韩国访问时信手拈来引用古诗,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阐释友邻之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生动自然,又深刻有力,引发媒体聚焦解读。实际上,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此前习近平同志许多讲话都会融会经典、不落痕迹,不仅给人思考启迪、让人印象深刻,也以厚重的国学根底,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领导人的文化修养。

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著名学者季羡林应邀为北大学生讲讲“国学”,一个在当时颇显冷僻的题目。季羡林劝同学们找一个小教室,以免人太少,“面子不好看”。出人意料的是,能容下400人的报告厅,连台阶上都挤满了人。在当时“商品经济”刚刚兴起的中国社会,这让季羡林热泪盈眶,认为大家对国学的热爱“顺乎人心,应乎潮流”。的确,作为中华文明的观念载体,国学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花开满树,标示着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之后的“精神还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很少再有人视国学为“封建糟粕”。在很多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都摆放着成排的古典名著,然而,摆了不等于读了,更不等于懂了。一些领导干部学历不可谓不高,能力不可谓不强,但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修养,少了分厚度。一些领导干部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当别人侃侃而谈荷马、西塞罗等他们传统中的“国学”时,竟腹中空空不知何以应对。以这样的素养,如何成为文明的担纲者,又如何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

国学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中华文化就已是欧洲宫廷中的时尚,文化巨匠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出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

演后轰动一时。时下“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也展示着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份宝贵的遗产,更应该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砥砺情操、促进人格修养的宝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正如学者所说,中国传统需要“创造性转化”。领导干部学国学,应该用知古鉴今的学习立场、多元开放的文化心灵,汲取传统经典中奔腾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并用之于当代社会。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在他看来,“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和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实际上,古代经典处理的都是当时的时代问题,以“删诗讲易作春秋”而奠基国学的孔子,思考的就是如何在变革社会重塑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在捧读典籍的时候,领导干部也应该带着强烈的现实感。比如,如何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变动不居的社会格局和观念冲突中,重新阐发传统中仁与信、和合与大同等理念,使之成为当代的文化态度?

领导干部多看点国学,不只是提高自身素养,更将为推动国学走进普通民众做出表率。钱穆有言: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略有所知,并怀有“温情与敬意”。国学中蕴含着中国人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世界观,涵括了一个独特而温润的精神世界,而我们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也应该由此生发。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重要标准就是看其如何面对自己的传统,这应该由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看点国学,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的智慧和我们的使命,返本开新,从文化复兴和文明再造的高度,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