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及彩响

摘要:中国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得历史。在古代拥有着緊荣得城市经济与深厚得城市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得特点也异常鲜明,影响深远。文章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与影响做了初步得探索,多元融合得中华文化使城市表现出包容性与丰富得活力,封闭与稳定得社会秩序使城市表现出极强得统一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得一些观念,对当今得城市规划仍有很大得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特征;影响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

(一)中央集权下得“搭齐划一”

我国早期得城市总体形态受到以井田制为代表得早期农耕制度得影响。所谓井田即“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得形成,造就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得特征。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得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得方块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 同时规定,以井田得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得单位。”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得总体空间格局。

以间为房屋得基本单位,几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得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街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得有中轴线得城市,这就就是中国古代城市得特点。

中国古代得城市具有明显得风格统一,整齐划一得特点。其中得原因:一就是该城市规划格局本身得优越性。二就是秦朝以来确立得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 书同文”,城市得格局当然也要按照规定被标准化。

这种城市规划得格局,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得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得脉络清晰。根据这种城市规划得方式,所有城池得规模与形制,都有一定得层次标准。都城都就是最高大坚固得,其下得诸侯、郡县城市则以行政等级得高下来确定规模。就城市本身来说,首先,会选择城市中心得位置,“仰观天象,俯察经纬”, 确定中心后以此为基?点,向四周扩散,进而框定城市得总体范围,该中心在都城往往就是皇宫所在地,在郡县则往往就是钟鼓楼或行政机关所在地。其次,城中普遍都有一条以中心街道或宫殿建筑构成得“中轴线”,城市以此左右对称布局,譬如唐长安城得朱雀大道。再次,中国古代对

街道规划十分重视,作用远较西欧中世纪城市中得街道重要。街道既就是选择中轴线得依据,又就是城内相互沟通,城与城之间相互沟通得纽带,同时还起到城市功能分区得作用。最后,中国古代城市对居民住宅区与商业区也进行方块式区划,本来这两处就是最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现象得,当代城市得很多居民区与商业区就存在种种卫生问题、治安问題、交通问題等,但中国古代历代得城市都对此给予了极大得关注,宋代以前实行封闭得里坊制,管理得效呆不言而喻,宋代以得开放型城市,居民得聚居形态也无实质性得变化,一直就是由街道分割得方块形单元,以街道为基干形成得市场区,位置也相对固定。

(二)儒家“礼制”影响下得森严等级

中国古代就是受礼法约束得等级森严得社会。“礼”就是行为规范,“法”就是行为禁约,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得关系。儒家思想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体现在严整得城市布局、森严得社会等级上。備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就是: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得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得左边(东)就是宗庙,右边(西)就是社複。宫殿前面就是群臣朝拜得地方,面就是市场。市场与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得正方形)。

唐代之前各都城虽也按照此要求布局,但不就是那么严格。汉长安城,开始初步按照此要求布局。之后得唐长安城基本上就是按此要求布局,只就是在些许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其后得元大都,明清得都城,则就是严格按照此要求布局得。原因就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德规范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社会得主宰力量,不可逾越。

城市规划得格局作为一种礼制,就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得一种方式。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就是方形得,并且有一条中轴线。都城都以通过皇城正门至正南门得宽阔笔直得道路作为中轴线,体现了封建社会儒家理念得居正不偏、不正不威、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传统观念,把至高无上得皇权通过建筑氛围烘托得更加威严。

中国古代在社会等级方面,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居民住宅,形式都不就是随业主好恶与财力而定得,而就是受到等级制度得严格约束。以清朝为例,其对不同等级得城市、不同得官衔在房屋建造得规模、用材与颜色上都有一定得规定。就城市言之,都城得城门能开三个,州郡城可开两个,县城就只能开一个;就住宅言之, 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

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民只可用三间,房屋所用油漆也有限定,皇宫,显宦贵邸可用朱,一般官吏可用土红,庶民百姓只能用黑漆。经此处理,城市居民得地位等级,一望便知。而作为城市细胞得中国传统得四合院民居也体现出尊卑秩序:家长居于朝南得正房,长子居于西厢房, 仆人住外院,尊卑有序,内外有别。

上述两点特征使中国古代得城市拥有一种整齐划一得协调与统一性,然而, 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负面影响也就是巨大得。

几千年得封建礼制几乎一成不变,城市得形态大同小异,略显单调。同时字致了经验主更得产生,使城市规划上缺少理论上得创新,经验成为了教条,使得城市规划与建设得约束越来越多而且很难摆脱。另外,传统文化中得“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以及小农经济得传统,使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被归为“匠人”,被归为“三教九流”之类,不受重视,地位较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投身城市规划事业,对城市规划得建设进行创新与总结,这也就是中国得城市规划理论得不到重要发展得内在原因之一。

(三)对天人合一得追求

中国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得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得协调,往往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统一起来,密切结合自然,努力创造宜人得城市生态环境,这点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得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主张人与自然有机结合。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建筑中有讲究阴阳五行得“勘舆”之学,虽然有迷信成分,但其目得不过就是为了依照山水得自然条件,谋取人类居住得最佳地点,实现人与自然得与谐,与儒家与道家思想就是相通得。这种师法自然得观点在中国城市得选址与规划,建筑得结构与造型,尤其就是在风景园林得建造方面,得到了充分得创造性发挥。

在城市选址上,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得与谐一致,着力选择适宜得居住环境。一方面,就是“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另一方面,还要尽得自然之趣,“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许浑)。

在总体布局阶段,中国传统城市大都因地制宜,讲求同自然得调适,努力凭借城市所处得山水环境形成风格独具得城市构图。如苏州就就是利用天然得与人工得水道,建超一套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得交通网络。二千多年来,该城虽屡毁复建, 其基本结构依然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得改变。

在建筑及其群体得组织上,中国传统城市也多抓住山水,着意经营,形成城市建筑与自然相融得良好环境。例如扬州瘦西湖,人们皆沿湖筑园,将人工与自然巧相结合,形成风光无限得秀丽景色。

千百年来,中国人依托大地,顺乎自然,将山水巧为利用,培育出了无数与自然融合协调得城市,这本身就就是一种文化创造,就是中国城市文化传统得基本内容之一。

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些迷信得成分与消极得态度。比如道家理论中得“无为而治”、“随遇而安”、“上天注定,不与天争”得思想,在城市规划方面便成为保守主义,容易使人们不思进取,这些在当代就是应该避免得。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彩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命力强大, 影响深远。

比如,日本故都京都就是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国唐朝得都城长安建造得,不过规模要小很多。此后直到19世纪中期一直就是日本得都城与文化中心。京都城内得民居与寺庙,以及独特别致得园林最具特色。京都城市道路呈棋盘状,贯穿南北得大街朱雀大道将城市分为左京与右京。京都得各个建筑都体现中国隋唐时期与佛教得风格。

又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得里坊制度,其实就就是一种功能分区得简洁手法,对现代得城市规划,仍然有很大得借鉴意义,并且与现在得许多规划方式不谋

而合o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得许多方法与元素仍在现代发扬光大,如1925年由吕彦直先生设计得南京中山陵。采用了传统建筑风格,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创作。中山陵组群所沿用得传统陵墓构成要素 -------------------------- 石牌坊、陵门、碑、亭等,功能上不但能满足新陵墓得适用要求,在空间格局、体量尺度上也比较妥贴,材料、色彩上究出石材得材质美。组群总体上保持着中国建筑离散型布局得基?本特点, 借鉴了传统陵墓密切结合环境,充分突出天人合一得思想,使中山陵组群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了宏伟、疏朗得辽阔气槪与崇高庄重得纪念品格,成为中国历代大型陵寝得压轴巨作。又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等建筑,尤其就是人民大会堂得整个建筑形体巨大,采用两边对称,突出主体部分得严整布局,以浅杏黄色得暖色调为基本色调。整座建筑壮丽、雄伟、朴素,同故宫建筑得威严、豪华、严格得等级规范既相区别

又有联系,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仍在继续弘扬光大。

当代规划理论,源于西方文化体系,这就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得思维方式为基础得文化体系,曾因偏执于机械与人得力量,倡字征服自然,直到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后才幡然悔悟。在这个倡导可持续发展,创建山水城市、宜居城市得今天,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得思想史多么得一致。

然而,中国古代得规划方式中,不免存在糟粕。如太过强调风水直到接近迷信; 又如,高度统一得城市规划方式,使城市布局千篇一律;太过强调礼制,人与人得贵贱尊卑,甚至在建筑上也要明确地体现出来,不适合于当代这种追求人人平等得社会,并且可能助长社会上得攀比之风,官僚主义滋生。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明显得特征,整齐划一,等级森严,单元之间得组合方式丰富,追求天人合一。其影响有积极得,也有消极得。虽然含有一些糟粕,但其合理內涵,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等,终究能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中得谐音, 给人们无穷得启迪。对此,应该客观地去评判,才能更好地传承经典。

〔参考文献〕

[1]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婿,郭海鞍?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得影响?建筑文化.2006(1):15-18.

[3] 吕友仁?周礼译注?郑州:中州古藉出版社,2004.

[4] 董建泓.关于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得一些探讨.城市规划汇刊,1997(5):4-6.

[5 ] 程天明.浅析中国传统建筑得礼制思想.工程与建设,2012, 26(6):753-755.

马继云?论申国古代城市规划得形态特征.2002.

王杰,李晓东?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2013.

倪志娟.中国城市文化得内涵及其特点?2006.

[9]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等?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得文化与特色?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12.

[10]

钱正坤?世界艺术史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董建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赵光剑.中国传统文化性质及现状浅析?唐都学刊,1990(3):

73-78

[13] 孔利,蒋琛,朱旻,李少星.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规划之结合——以孔孟文化轴概念规划为例.2012.

[14] 袁琳.中国传统城市山水秩序构建得历史经验——以古代成都城为例.2013.

[15]周干峙.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城市发展研究,1997(4)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某 单位:某 完成日期:2010-10-30

浅谈交通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交通,让城市更兴旺! 商业风起云涌,全球化不可抗拒之浪潮。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该如何把握住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引言 摘要: 中国的城市发展所经历的是一条与欧洲封建时代城市发展不同的道路。在近代,更偏重于政治军事的中国城市落后于了欧洲工商业充分发展的城市。商业之兴,首要任务是交通。本文浅谈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与欧洲城市化进行对比,强调交通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通、商业、城市 正文: 众所周知,商业的发展使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得以产生。马克思曾指出:“首先引起工商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从马克思的话中,不难理解出:真正的城市不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的。 中国古代城市逐渐从军事堡垒发展到政治、军事中心再到具有经济调节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商品经济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可否认其他的因素,如人口繁衍、政治、军事等等。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城市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扩大,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肯定商业发展在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影响商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人类可以大有作为

的“交通”对商业发展扩大的意义,并通过探讨,以启发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 在影响商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受人影响的一方面。交通的发展与商业的发展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对交通的要求,因而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的兴建又促进了商业发展。纵观中国古代商业大城市,大都是交通发达之地。有的城市更是直接因交通而兴起。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了“车马”、“步辇”、“舟船”等交通工具。战国时期,因为战争需要,有兴修了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中原各国道路交通纵横交错,还在沿途设驿站。水路上不仅利用长江黄河等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灵渠、鸿沟等人工运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车同轨”法令,大修驿道,对过去杂乱的交通路线加以整合,大大促进了沿途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商业发展。汉朝之后,在秦朝原有道路基础上,继续扩展延伸发展交通网,并开辟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水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海上则开辟了沟通世界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海上航线。这又带动的东南沿海的贸易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由于这个阶段交通规模有限,交通对商业进而对城市的发展的贡献也有限。 隋唐时期,我国的水陆交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隋朝时完成了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两条驰道。唐时开辟了新的海上航线,加强了东西方交流和联系,广设馆驿,形成以京都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系统。这使得唐朝京都长安发展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和中心,进而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还有因运河而大兴的扬州等城市,到唐后期,成为水路枢纽,因方便南北运输,大量商人集聚,大大促进人口繁衍,使得商业兴茂,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此上更加可以看出交通通过影响一系列因素进而影响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发展的重要意义。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宋朝已把帆船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出航东南亚、印度洋以至波斯湾。元朝沿海航运事业最发达。元朝除继续开挖运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外,又开辟了以海运为主的漕运路线,从海上最多时年运粮达360 万石。元朝的幅员之大,盛于前代;驿路分布之广,也为前代所不及。在全国水陆通道上,遍设站赤(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通向全国及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日趋衰落。明代造船业的规模最大,出现了造船高峰。这一时期在交通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明朝大航海家郑和,从公元1405 年到1433 年先后七次渡洋远航,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了顶峰。由此也带来了我国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下南洋,从而带动了两地的贸易,进而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发展,中国的许多南方大城市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由此终止,只剩下一小部分的走私贸易。城市的发展也慢慢衰落下去。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纷纷侵入,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和汽车相继兴起,铁路、航线和公路不断开辟,遂使我国以帆船为主要工具的古代水上运输业,以畜力车、人力车为主要工具的古代陆路运输业和以邮驿为主要方式的古代邮政通信业,日趋衰落并逐步废弃。相比发明火车、轮船的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仍然笼罩在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政策下的中国的城市化几乎停滞。 从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交通对商品经济乃至对城市化发展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 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 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 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1中国古代城市总的特点: ①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 ②中国古代虽然统治力量在更换,但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 ③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 不小;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 ④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 ⑤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大类型: 一是从政治军事统治要求出发而新建的城市,一般多有整体规划意图布局规划方正规则; 一是由于经济地位的原因在原地不断发展扩建的城市,布局不太方正规则,有一定的自发性;居住方式为里坊制和街巷制,商业为集中设市和分散的市和商业街。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早期因政治军事需要新建、规则形式的、采用里坊制、集中设市的城市要多一些,后期因经济原因在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不规则的、采用商业街和街巷制的城市要多一些。 1、古代城市具有哪些特征?(1)城市所处位置大都是交通便利之处,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农产品的集散地; (2)手工业匠人在城市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乡村和周围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 (3)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的吸引能力,总体规模较小、数量很少; (4)城市消费规模超过生产规模,城市的消费主要靠农村的地租和税赋来支撑,这时,城乡关系是对立的。古代城市的这些特征使城市功能逐步多样化,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也开始突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开始产生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一部著作,它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市的基本规划思想的城市格局。它提出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之后几乎所有城市的基本格局。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供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城市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在其中暗示着一种社会关系和秩序。高大宏伟的府邸和低矮简陋的普通住宅,时时都提醒着人们统治者的权威;清晰地街坊和宽广笔直的街道暗示着人们要规规矩矩,不能违背’礼‘制。 相比于《周礼考工记》的限制性,在《管子》一书及后世的一些有关风水的理论中则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理性、功能主义的一面,《管子》主张从实际出发,不重形式,不拘一格。要因天时,就地利,不为宗法封建与礼制制度所约束,所以,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即使如此,《管子》也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这些理论对后世风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①。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一夫,一百亩)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 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 Atlasde ShanghaiEspacesecr。presentations de1849anosJours 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 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 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 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 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 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 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 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 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 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 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 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 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 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 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 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 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第一、 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 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 海市中心区计划。第3期与第4期,以 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 面侵入上海为区分。第二、三阶段的区 分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完 全占领租界.将租界纳入进行整体规 划,制定了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个“总体 规划”——《上海城市规划改订案》。第 5期与第6期.则以1945年抗日战争胜 利,国民政府全面接收上海为区分。 2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 老城区改造(1843~1927) 2.1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 18951 1840~1842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中 国5个通商口岸(TreatyPort)之一。 1843年的《虎门条约》又规定英商可在 五口通商,并能在一定地区内租房或建 房长期居住。1843年11月17日,上海 正式开埠通商.标志着上海城市近代化 的开始。 1844年,《望厦条约》(也称《中 美五口贸易章程》)、中法《黄埔条约》 的签订使美国与法国人比英国获得了在 上海的更多特权。1845年11月29日, 因《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划定了英 租界。此后,美租界(1848)、法租界 (1849)也相继建立(图2)。上海的租 界是中国近代所有租界中设立最早.存 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发展 最充分的租界。 图2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扩展示意图 资料来源:孙平主编,上海城市规划志. 1846年12月.由租地外商推选3 名代表组成了“道路码头委员会”( CommitteeonRoadsandJetties).负责 税收和市政T-务建设。1853年前后.租 界形成了“华洋杂居”的局面,并成立 了T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 cil),辟筑道路网,修建码头,增设市 政设施,租界走向繁荣兴盛。T部局的 成立.意味着外国人已经取得了租界的 完全治理权.从此租界的性质从根本上 改变了,成为“国中之国”。 1863年.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 租界”(IntelnationalSettlement).法租 界则脱离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公董 局,管理租界的各项建设事务。由于人 口大幅增长.经贸繁荣,用地紧张,西 方殖民者多次迫使清政府扩张租界,并 不断“越界筑路”。公共租界成立之前, 英美两国在租界外先后修筑了12条马 路(多数马路在1899年扩充英美公共 租界时强行划归租界范围)。 西方人在上海要建设一个适合自己 居住与贸易的世界.作为殖民地.又与 他们在亚非美洲等地的西方殖民地相 似,这实际上就是上海租界建设的原 型。 辟筑道路,修建码头,先港后市, 以港兴市.由港区向陆地推进,成立市 政机构,制订建设法规,进行土地买 卖,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越界筑路,形 成了殖民主义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一般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细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也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考工记》、《管子》等各种不同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两部书虽然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理念。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撰,经考实为后人托名而作,约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内容十分庞杂,城市是其所涉内容之一,对都城的城市规划,《管子〈乘马第五〉》针对当时的礼制制度提出了如下设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这段论述中《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城市规划而言,《管子》的这段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毕竟使我们了解了我国早期城市规划的某些观点。从《管子》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管子》提出的都城规划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着眼点是城市的使用功能,而反对特定的模式。不仅如此,《管子》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与宗法等级也不相同。《考工记》将城分为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城称“国”,采邑称“都”,其划分以礼制等级为准。而《管子》认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应是城市的规模与人口的多少,而不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千室之都”与“万室之国”(《管子·乘马篇》)中的“国”与“都”就是

两种规模不等的城市。《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与《考工记》相比较,显然《管子》更加注重城市的理性发展,而《考工记》所强调的是礼制制度。西周是我国礼制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这种礼制制度在我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城市规划与建筑是体现礼制等级思想极为敏感的地区,所以在以礼教立国的社会中,《考工记》的影响要比《管子》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北京城,它的规划与发展始终与《考工记》有关。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部手工业官书。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春秋至战国时期我国的手工业资料,而且还包括很多手工业的生产制度与规范,从而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史料。正因为它是一部官书,所以书中所反映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关于古代城市规划,《考工记》是我国古代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它所提供的资料比《管子》详细得多,《考工记》的规划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有关都城的城市规划方案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城市毕竟不是模式化的产物,脱离实际的固定模式也肯定是难以行通的,实际上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都没有严格执行《考工记》的具体规定,完全按照《考工记》方案建设的都城并不存在。我国历代的都城规划形制都不相同,说明每一座都城在兴建之际,都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实际需要,对《考工记》的方案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虽然每一座都城的城市布局都不相同,但我们从其规划的模式和手法上仍然可以明显看出《考工记》的潜在影响。在我国古代都城之中,对《考工记》规划思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我国古代地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全版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2、掌握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及结果。 3、掌握历代土地政策、赋税制度以及发展农业的基本措施。 4、概括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5、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 6、了解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标志、特点及意义。 ★学法指导: 1、注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2、采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古代一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学会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4、通过理解或记忆,掌握基本史实。 ★高考展望: 1、注意古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联系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税费制度的改革,注重古代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3、注意梳理古代各时期封建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注意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知识整合: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基础知识 (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①夏商周:农具大多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两汉:犁壁的出现,赵过发明耧车;牛耕法有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法。 ⑤魏晋南北朝:马钧发明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⑥唐朝:创制了曲辕犁、筒车。 (2)农作物的推广 ①夏商周:五谷 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 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外来农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官种植;清朝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土地开发 ①魏晋南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由江东扩展至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到岭南和闽江地区;边疆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 ②隋唐:江南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③明清:外来农作物玉米和甘薯的种植,使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4)农产品商品化 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特别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中期以后征收茶税。 ②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扩展至江北。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5)古代重大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摘要: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建设居住家园的场所。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中国古人侧重于融人居、山水和人类心灵为一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本文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引导,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不同,概述近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1.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所包含人居环境的意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意义是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我们可以从这句诗里面看出所包含的城市建设是让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环境的美丽和悠闲结合起来,使城市居民更容易接近自然、融入自然,体现出“在人境”和“无车马喧”。其次,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不为世俗打扰的境界。在人居城市环境建设中,体现在中国古人人居环境寄情于郡邑和山水,建设在山川形胜与艺文荟萃之中。 2.古代时期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过程 2.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人居环境结构较为简单,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分区。首先在居民点中有了居住地与墓葬地的区分;其次,人们又逐渐倾向于将生活和劳作场所区分开来。这些原始居民点的初夏,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夏朝的城市发展所具有的基本要素缺少,但是,作为区别于普通乡村型的人居环境,城市型人居环境已经初具特征。到了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城市的建设,以商朝都城之一的郑州商城为例,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阶级分化特征在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上有了充分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注意城址的选择,城市的布局要求因地制宜,强调了城市的供水、排水、防洪,体现当时人们对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追求。 2.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作为皇帝及其王朝所服务的环境和工具。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使得突出政治功能的大一统郡县城市体系得以建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秦汉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有考古工作者在秦汉宫殿遗址下发现了陶制的下水管道,而且断面很大,并推测当时城市排水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其次,秦始皇大造宫苑,造六国宫殿,是为了满足其“朕即国家”的政治追求。如秦即开始建设、汉代建成的皇家园林上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皇家庄园,兴盛时“宦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2.3三国志隋唐时期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苏智良文汇报2013-04-08 早在1881年,人们已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从此,“东方巴黎”之誉被世界舆论所认可。 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 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近代以来,上海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形成了一种开放传统,并迅速走向繁荣,不仅超越苏杭,而且卓然成为中国的首位城市。 上海近代化的起点 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到上海去” 的声音在巴黎、纽约及伦敦街头回荡。定期航轮从伦敦、从巴黎、从香港,驶至外滩,上海与世界的联系日益扩大。 英美法侨民首先进入上海;随后是近邻的日本人,最高时达10万以上。20世纪初2万俄国人和3万犹太人陆续抵沪。外国人来到上海后,建立了英租界(1845)、美租界(1848)、

法租界(1849)。租界既是中国受制于帝国主义的耻辱象征,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人学习先进技术的开端。一文不名的犹太人哈同,通过投资房地产业而成为首富。一个前奥匈帝国的士兵邬达克,因缘际会成为了上海最著名的建筑师,这位匈牙利人留下了60幢不同风格的建筑,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吴同文寓所……几乎每幢都是经典。音乐家魏登堡为躲避纳粹的反犹浪潮来沪后,成为国立音乐院的教授,培养了谭抒真、黄贻钧、陈传熙等一批乐坛优秀人才…… 晚清上海的市政建设,已处于亚洲领先水平。1876年,中国第一辆火车从苏州河畔驶向吴淞;1882年在南京路31号,世界第三个发电厂建成;又过了一年,两江总督李鸿章打开黄浦江边的引水闸门,上海进入了自来水时代;1908 年3月5日,第一辆电车从晨钟暮鼓的静安寺开到了熙熙攘攘的外滩。此后上海的商业化水平飞速提升,南京路上出现了先施公司(1917)、永安公司(1918)、19层的新永安大楼(1933)、新新公司(1926)和大新公司(1936),形成繁华的商业环境。金门饭店(1926)、都城饭店(1934)以及被誉为“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1934)等大型豪华高层饭店的诞生,也将人们的生活推向奢华的极致。这一切表明,上海已成为市政现代化程度最高、商业最繁华的城市。 早在1881年,人们已将日新月异的上海与巴黎相提并论。《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如何改良自我的生存环境来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和生产需要。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普遍利用有力地形,建在近水、向阳和避风的有力位置。而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则体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共存关系。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以下就结合具体的朝代做进一步的分析。 夏代( 公园前21世纪)对国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的地方定居,居民点开始出现,并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城市遗迹表明,当时的城市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土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等等。商代盛行占卜术,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的布局。而中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就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则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都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则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周礼》还记载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向着多中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除少数国家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其他很多国家都另辟蹊径。如吴国国都就按照“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术。又如越国的有些小国则按照为《孙子兵法》国都规划选址。 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创造,首先得益于不受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在思想上丰富了城市的创造。《管子、度地篇》中,已经有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其影响深远。另一本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商君法》则更多的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 秦统一中国后,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也曾尝试过统一,并发展了“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一天体星像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夏代“是古代城市开始时期”。“…夏鲧作城?,虽是一种传说,但是揆诸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个传说却是与实际相符合的。”同时还指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周以前的城市还是不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大量兴起,主要是在封建时代。”〔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文明时代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早已存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应该在原始社会后期。”〔2〕 此外,还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城,最初见于早商时代”〔3〕;有的说:“邑在殷末已在成立过程中”〔4〕;有的说中国古代都市“周代始有之”〔5〕;也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兴起,从春秋初年开始”〔6〕。 上述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间为什么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对“城市”概念的理解与认定有较大的出入。事实上,在探讨城市的历史时能否有一个科学、明确而大致相同的概念,是客观地揭示城市起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渐进变化过程。城市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时期。 一般说来,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城市主要是就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言,尤其是指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因此,城市的本质特征既不与“城”相同,绝不是专指城墙建筑;也与“市”相区别,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但从其基本特点来看,它又与“城”和“市”有内在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7〕因此,他还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城市存在本身和那些简单的许多独立家庭当然有所区别,这里全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8〕很明显,马克思所指的“真正的城市”,其标志是通过其特有的不同于乡村的经济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形式,必须基本满足下列四个基本要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即:有环绕居民区能够起防御作用的墙垣设施;有相对集中的非农业人口;有进行经常性的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心作用。在这几个要素中,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城墙对于现代城市来讲,虽然是可有可无,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维护城市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古今城市的本质和特点来看,可以认定: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如果说,这个“城市”概念从其内涵与外延来讲,是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的本质和特点而较客观、科学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