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1电荷摩擦起电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1电荷摩擦起电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1电荷摩擦起电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同步学案有答案11.1电荷摩擦起电

第十一章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举例说明静电的应用及如何防止静电的危害。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荷种类的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自主导学案】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塑料尺子或塑料笔杆在头皮上摩擦几下,去靠近碎纸屑,发现什么现象。

总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这就是现象。

视频(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列举你还知道的摩擦起电现象:

[自主学习,完成学案]

一.摩擦起电: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2.性质:带电体具有轻小物体的性质

3.原子结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绕核高速运转的所组成.

4.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的本领不同.有的容易失去,有的容易得到,失去电子的带,得到电子的带。

5.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电荷: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2.人们把用丝绸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用毛皮摩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3.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实验探究)

注意: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物体不一定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的单位是,简称

5.验电器:①作用:检验物体

②原理: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③使用方法: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观察是否张开.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当堂训练】

1.(2018广东省广州)如图5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头发上带同种电荷

2.有些化纤布料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穿着该衣物时,容易发生___________现象,从而__________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

3.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的电荷叫___电荷.若将一带电体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则带电体带____电.

4.下列有关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两个物体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电子

C.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荷

D.两个物体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5.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看到金验电器两

片金属箔张开,说明橡胶棒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是使电荷从一

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

6.如图所示,先用餐巾纸摩擦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

使它带上电荷,这是现象;然后用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

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带有与橡胶棒

(填“相同”或“不同”)的电荷.上述现象说明餐巾纸带填

“正”或“负”)电荷.

7.(2018江苏省盐城市)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

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甲带正电荷,则丙()

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

8.下列叙述中,属于静电危害的是()

A.在建筑物顶上安装避雷针

B.人在地毯上行走后接触金属把手时有触电的感觉

C.在油罐车上连接拖地的铁链

D.静电植绒、静电复印

9.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 )

【当堂达标】

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金国球,发现验电器

的箱片张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电

D.毛皮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

3.(2018淄博)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

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

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 )

A.吸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4.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

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5.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是用很广泛,下列不属于静电应用的是( )

A.利用静电把空气电离,除去烟气中的粉尘

B.利用静电吸附,将涂料微粒均匀地喷涂在金属物体上

C.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进行杀菌

D.运用运油车尾部的铁链将油与油罐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走

6.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核外有2个电子

7.(2018四川绵阳)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8.(2018常州)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

A.原子核质子

B.原子核中子

C.电子原子核

D.电子质子

9.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点击中考】

1.(2019襄阳,13)初秋季节小明搭乘出租车去学校,下车时,他发现化纤质地的校服紧紧地吸附在秋衣上,这是现象。(2019重庆B卷,9)家中电风扇长时间使用后叶片上粘有大量灰尘,是由于叶片与空气摩擦后而吸引轻小物体。

2.(2019.广东3)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C.理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

D.理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

3.(2019贵港,17)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排斥。泡沫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___种电荷相互排斥,由此可知泡沫小球-定带电.

4.(2019北京,24)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

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_____(选“吸引或“排

斥”)而张开。

5.(2019玉林,)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的电荷叫做电荷;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的原理制成的

6.(2019南京,15改)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前者是因为头发带 (选填“同”或“异”)种电荷,(2019遂宁14)将梳子粘上自来水后再梳,头发飘起的现象立刻消失,因为自来水是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能将头发和梳子所带电荷释放;而相互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的性质。

7.(2019云南,9)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在晴朗干燥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因为摩擦让梳子和头发带上___ (选填“同种”异种”)电荷。

8.(2019武威,11) 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乙棒

带电荷(选填“正”或"负”),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9.(2019昆明,10)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_电,验电器是利用了

的规律制作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通过摩擦使电子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 .

10.(2019.鄂州11)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

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11.(2019.深圳25)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

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均只受两个力

参考答案

【当堂训练】

1.D

2.摩擦起电吸引

3.正负

4.A

5.带电转移

6.摩擦起电相同正

7.B

8.B

9.C

【当堂达标】1.D 2.D 3.C 4.B 5.D 6.C 7.B 8.A 9.C

【点击中考】

1.摩擦起电带电

2.B

3.同正

4.同种排斥

5.正排斥

6.同导体吸引轻小

7.两同种

8.负得到

9.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转移 10.C 11.A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 步练习及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_______ ;此轻 小物体 _______ (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 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 电荷,若将此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会互相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3. 小李同学在镜子前梳头,她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摩擦后梳子和头发因带___________电荷而相互吸引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____ 和不带电的 _________组成。 5. 用在干操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_____电。 6.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_____电子而带负电。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 ____________电。 7.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选填“正”或“负”)电,如图将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5题 7题

8. 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的转移;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10.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11.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 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2.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荷》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荷》公开课教学设计 《电荷》的教学设计 xxxx禅城区xx中学xx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初中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

两种电荷练习题 1.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的性质。 3.若用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会,这表明验电器,在这一过程中电荷是如何转移的。4.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草球时,若轻草球被吸引,则该草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不带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5.甲、乙、丙三个小球,在互相靠近时,甲排斥乙,乙吸引丙,若丙带负电,则()A.乙可能带负电B.甲、乙一定都带正电C.乙可能不带电D.甲一定带负电6.当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带电,丝绸带电,这是因为。7.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8.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负电荷 9.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带负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正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乙球上 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乙球上 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甲球上 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甲球上 10.将两个气球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用细线悬起来。结果两气球像闹“矛盾”一样不愿靠在一起,这是因为摩擦后的气球。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的转移,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因( )而带( ) 电,丝绸因( )而带( )电。 12.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且已知D带正电,则A带电荷,B带电荷,C带电荷。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课题:宇宙和微观世界 序号:1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宇宙由__________组成,太阳周围有__________大行星,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__________轨道上公转。天文学上发现的__________现象表明宇宙无限大,一束光穿过银河系要________________时间。 2、物质由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_。 3、固体分子排列__________,作用力,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气体分子间距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

4、状态改变,物体体积改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似,中心是__________,周围有__________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构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6、1nm=__________m,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纳米尺度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二、课堂导学: 1、小明在学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后,猜想:分子是一个挨一个还是彼此有距离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如下实验:先用一只小量筒分别量出50ml水和酒精,然后分别倒入另一只大量筒中测出总体积为94ml。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帮他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改进?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根本原因是当温度改变时,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热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练习题

两种电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球时,若通草球被吸引,则该通草球()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2.甲、乙、丙三个小球,在互相靠近时,甲排斥乙,乙吸引丙,若丙带负电,则()A.乙可能带负电 B.甲、乙一定都带正电 C.乙可能不带电 D.甲一定带负电3.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由于()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了多余的负电荷 4.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带负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正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乙球上 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乙球上 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甲球上 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甲球上 二、填空题: 1.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的性质。 3.若用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会,这表明验电器,在这一过程中电荷是如何转移的。 4.当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带电,丝绸带电,这是因为。 5.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6.将两个气球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用细线悬起来。结果两气球像闹“矛盾”一样不愿靠在一起,这是因为摩擦后的气球。 7.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的转移,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因而带电,丝绸因而带电。 8.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且已知D带正电,则带电荷,带电荷,带电荷。 9.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摩擦后的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习题含答案

两种电荷习题1 出题人;葛老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验电器箔片闭合。小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产生的是正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产生的是负电荷 C.此过程中,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了箔片上 D.此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箔片 2.甲、乙、丙、丁四个轻小物体,已知丁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甲和丙互相排斥,丙和乙互相吸引,而乙和丁也互相排斥,则() A.甲、丙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丙带负电,乙带正电 C.乙、丙带正电,甲带负电D.丙或乙可能不带电 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两两相互吸引,其中一个是带电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丙一定不带电 B.甲一定带负电,乙一定带正电,丙一定不带电 C.三个小球中肯定有一个不带电 D.肯定甲不带电 4.科学家在探究微观粒子的过程中,认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以下粒子带负电的是() 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核 5.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导体 B.导体导电都是靠电子 C.通常情况下,液体都是导体 D.非金属物质一定是绝缘体 6.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蜜蜂(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 8.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3)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电荷。 9.如图是一段细铁丝和饮料吸管做成的静电实验装置,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将一个泡沫小球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自动靠近小球,这说明泡沫小球(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可以用检验小球是否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到吸管自动“躲开”,这说明: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 物质的构成 1、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1、的现象,叫做。 2、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 之间发生。 3、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越高,运动越剧烈。 4、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 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 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 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2、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 ,而是彼此之间。但压缩和 很困难,这是因为。 3、之间既有又有。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 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4、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因此,具有,容易被 5、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 ,运动。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6、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两种电荷》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三)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顺着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总结:摩擦起电,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1摩擦起电 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案

设计制作:陈代富 第十五电流和电 路 第一节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 册 word文档,精心编排整理,均可修改 你的满意,我的安心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 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 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 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 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 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教案)

《两种电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知道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空气干燥时,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小纸片,摩擦过的气球吸引水流和头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播放视频) 3.两种电荷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手捋的塑料绳,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等分别靠近摩擦过的橡胶棒或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伦。 5.验电器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章 电与磁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章电与磁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磁场、地磁场的概念,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会作磁感线的图。 3.知道电流的磁效应,会用安培定则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各自对应哪个磁极。4.知道电磁铁的特点及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5.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以及电磁感应现象,会区分电动机和发电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自主梳理、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电与磁??????????????????? ? ?????????????磁场 ? ?? ? ? ? ? ?? ? ???磁现象???????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北(N )极和南(S )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化:物体在磁场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磁场?????物质性:客观存在于磁体周围,看不见、摸不着,能使小磁针偏转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强弱: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性越强磁感线?????定义:为了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而人为引入的带箭头的曲线疏密: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地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方向: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磁极用安培定则判断应用: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基本构造:转子、定子换向器: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能持续转动作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生活中的电动机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发电机??? ????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基本构造:转子、定子作用: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交流电频率: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交流电 的频率为50 Hz

最新上海市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梳理

概念默写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1、水的密度是千克/米3,它表示。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3、密度结论: (1)同种物质,和成正比。 (2)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是。 (3)同种物质,和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不同种物质,和的比值。 4、“测量物体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都要用到测量工具:________ 和,在实验器材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两个实验都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 5、压力作用效果: (1)通过观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同时,。 6、50帕表示: 7、1张纸的压强是帕,一本物理书60页,压强是帕。 一个成年人站立的压强大约是帕。 8、增大压强的两个方法:,。 减小压强的两个方法:,。 9、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工具是,通过观察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0、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11、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1)计算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2)计算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利用公式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 12、常见的连通器有、、。 13、历史上非常有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是__________。 测量:_____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__厘米汞柱产生压强,其值约为___________Pa。 1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_________,海拔约高,大气压强越 15、利用大气压作用的器具有:、和。 16、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阿基米德原理不只适用于液体还适用于。 17、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 18、浮力: (1)同种液体,,浮力越大。 (2)相同,浸在不同液体中,液体,浮力越大 (3)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浮力,与它所在的深度。 19、当物体漂浮时,= 。 20、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 21、浮力 (1)称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______(可\不可)用于浮体。 (2)浮体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仅适用于_______或悬浮的物体。 (3)阿基米德原理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都通用。 (4)产生原因法: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于任何浸入液体的物体。 22,、 质量的符号是__ __,单位是_ ___ ; 体积的符号是,单位是; 密度的符号,单位是; 压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压强的符号是,单位是_ ___; 浮力的符号是,单位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