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诸人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诸人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诸人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诸人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1927年9月及其以后,湘鄂赣边界10多个县的农民举行起义,组成几支游击队,从此开始了湘鄂赣边地区的游击战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真正始创于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等领导的平江起义。同年7月24日,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平江起义的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经过深入的土地革命,1929年9月,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别委员会决定,红军支队编入由湘赣边转战到湘鄂赣边地区的红五军。之后,红军分兵展开活动,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扩大根据地。简介编辑

1929年冬,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已扩展到十几个县。至1930年6月,湘东北的平江、浏阳,赣西北的修水、铜鼓、万载,以及鄂东南的大冶、阳新、通山、通城、崇阳这一广大地区内,除部分城镇外,都已成为革命根据地。1930年3月18日,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等县的40万革命群众为纪念巴黎公社59周年举行大示威。随后,即以红五军为主力,在边境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的配合下,举行边境红五月总暴动,先后攻占了平江、修水、万载、浏阳等县城。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正式成立,李宗白任省委书记。此时,湘鄂赣省已有20余县建立了党组织,党员发展到4万人。9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赖汝樵任主席。这时,根据地在反对国民党军“清

剿”、“围剿”的斗争中,得到了发展。湘鄂赣根据地扩展到湘东北、鄂东南、赣西北的广大地区,其中属于江西境内的主要有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宜丰、宜春、奉新、高安、萍乡、瑞昌、上高、靖安、安义、永修等县苏区或游击区。11月,红五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留下的一部红军编为红军支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从1933年9月开始,红军和地方武装在国民党军的反复围攻下,遭受严重损失。至1934年8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军及游击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继续坚持游击战争。(1932年至1934年8月前,湘鄂赣省的省级机关主要活动在修水、万载、铜鼓等地。)[1]

规模编辑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建立了大大小小13块革命根据地,其中较大的有六块,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就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它南抵株萍铁路,北抵长江,西至粤汉铁路,东至南浔铁路,位于赣西北、湘东北、鄂东南地区,东西300公里,南北近500公里,人口300万左右。包括修水、铜鼓、万载、平江、浏阳、阳新、通山、大冶等20余县,鼎盛时期达40多个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十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湘鄂赣人民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影响编辑

重大贡献

大革命失败后,湘鄂赣边人民从血泊中爬起来,开展了反抗国民党的

武装斗争,相继举行了鄂南秋收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等,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的苏区运动渐呈燎原之势,形成和发展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1、湘鄂赣边是我党领导下的重要红色割据区域

(1)湘鄂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首次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尽管大革命遭到了失败,但大革命时期所打下的农运基础,直接促成了秋收起义在修铜平浏的爆发。这里是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秋收起义之前,修铜平浏的党组织早已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农民运动,为秋收起义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崇通农民自卫军及修水农民自卫军等革命军队云集修水、铜鼓,在党的领导下,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了“镰刀斧头”旗帜。秋收起义部队在修铜平浏的革命活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首创意义。正如曾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1958年在中央党校的演讲中所述的:“从此,在中国,在东方,就有了红旗和白旗的对立,有了红军和白军的对立,在后来有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白色政权的对立,这就是修水整编的意义。”

(2)攻克省会城市长沙,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

进入1930年,湘鄂赣苏区步入鼎盛时期,老百姓称之为“庚午大红”。得到了土地的农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热情空前高涨。1930年3月18日边区党组织领导的纪念巴黎公社59周年“三一八”武

装大示威,湘鄂赣边人民共有三十万人参加;随后不久组织了红五月大暴动,红色五月周参加的群众达八十余万之多;“五卅”运动则动员了100余万的群众。特别是7月22日,湘鄂赣边翻身群众云集平江县城,纪念平江起义两周年纪念大会,会后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克了长沙城。当时以红三军团为主力,形成了20万武装农民包围长沙的大好形势,充分展示了湘鄂赣人民的伟大力量。战斗期间,各苏区总动员,赤卫军、游击队在前线参战,跟随红军主力冲锋陷阵,后方群众抬担架、运粮草、送军火,支前大军从各苏区至长沙的路上,不分日夜,络绎于途,长沙战役成了以后攻占大城市的一次预演,几十万农民支前,为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等大战役的支前动员工作积累了经验。长沙之役,令国民党痛惜不已:“故此后赤匪之屡犯重要城邑者,实因犯长之得手,而国人对于赤匪共起注意者,亦自长沙被陷始。”攻克长沙后,建立了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李立三为主席,因未到职,由王一芬代理,彭德怀、李宗白、杨幼麟等十三人为委员。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省苏维埃政府《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无论是攻克长沙,还是建立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都是土地革命时期震惊全国的重大事件。

(3)湘鄂赣特区委建立,湘鄂赣苏区成为全国六大苏区之一

平江起义后,红五军在湘鄂赣边界盘旋游击,播撒革命火种,恢复成立了湘鄂赣特委,并确定了特委所属各县工作的中心区域,以便有计划地推进各边县的工作。特委以平、修、铜三县毗连的台庄为中心。平江县以恩溪为中心,修水暂以朱溪厂为中心,铜鼓以幽居为中心。

特委恢复成立不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这个当中修水的西乡在苏维埃领导之下的农民已有六、七万了,浏阳的党亦有起色,平江除城市外,已普遍的组织苏维埃,党员已达七万五千……”

1929年的“九二”扩大会议后,随着红五军重返湘鄂赣边,湘鄂赣边人民在湘鄂赣特委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整个边境地区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根据地扩展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宜春、通城、通山、阳新、大冶、崇阳等许多县份,县、区、乡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武装力量有了很大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农委会、赤色职工会、共青团、妇女会、少先队、童子团等,也都组织起来了。以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为内容的“五抗”运动继续开展,造成了较大的政治影响。并在平浏修铜武万等县苏区进一步开展了土地革命,得到土地的农民斗志昂扬。这时,边区有了统一的党组织,统一的苏维埃政权,统一的革命武装,割据区域比较稳定,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北的联系又已沟通。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为开创更新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全国所有红色区域,划分为赣西南、湘鄂赣、赣东北、鄂豫皖、湘鄂边(即湘鄂西)、闽粤赣等特区,并要求各特区都要成立中共特区委,以领导各特区的斗争。1931年3月,中共中央巡视员滕代远来到湘鄂赣根据地,在江西修水上衫召集湘东、湘北、鄂东、鄂南、赣北等特委负责人共40人参加的会议,宣布撤销了中共湘委办事处,建立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员会,以李宗白为书记,代行省委职权,统一领导湘鄂赣苏特区的工作。根据中共中

央指示,调整特区范围,将原先独立发展的鄂东、鄂南地区,除长江以北的黄梅、广济、蕲春、蕲水4县外,其余全部划归湘鄂赣特区。上衫会议首次明确了湘鄂赣苏区的版土范围,改变了鄂东南苏区领导关系,鄂东南苏区自此成为湘鄂赣省苏区成员之一,这是湘鄂赣苏区统一领导最重要之一环。这样湘鄂赣特区的范围北抵长江南岸,南至湘赣边区。这时的苏区有近30个县,有20多个县委或相当于县委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共党员约4万名以上。上衫会议后,同年7月湘鄂赣特区委于浏阳东门楚东山召开会议,成立了湘鄂赣省委,同年9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召开,并于10月4日在修水上衫胜利闭幕,成立第一届省苏维埃政府。此时的湘鄂赣苏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六大苏区之一。

(4)三年游击战争的顽强坚持,湘鄂赣边成为坚持最久的根据地之一

湘鄂赣的革命活动可上溯到大革命时期。“八七”会议后,这里是首先举行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在这里爆发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苏区运动星火燎原,革命烽火愈燃愈烈,各级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红军长征后,湘鄂赣边人民与中央和其他根据地人民失去了联系,在与敌孤军作战的情况下,仍然“高举红旗,坚持斗争”,顽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到国共合作时止,仍保存了一支可观的力量。经过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湘鄂赣边区最后还保存下来近五百名党员,三百九十名战士,共约九百人,改编为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

游击支队,下设三个大队。1938年1月,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同时,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从平江嘉义出发,开赴抗日前线。部队已扩大到1100人,210多支步枪,3挺轻机枪,730把马刀,成为新四军的一支劲旅。湘鄂赣边十年间坚持革命,战斗不止,是当时坚持革命最久的根据地,为我党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功不可没。

2、湘鄂赣边是红军的重要诞生地。

湘鄂赣边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创建了许多铁的红军,湘鄂赣边因此成为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参加长征的三路主力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中,都有很多湘鄂赣的子弟兵,这是其他根据地所罕有的。湘鄂赣边的优秀子弟跟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萧克、徐向前、陈毅等转战大江南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红一方面军于湘鄂赣边组建

1930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来到湘鄂赣边,与红三军团胜利会师,在浏阳永和市成立红一方面军。这样红军史上最重要的一支红军部队红一方面军在湘鄂赣边组建。而且当时红一方面军的两个军团红一军团、红三军团都与湘鄂赣边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支红军部队中有着成千上万的湘鄂赣子弟。红一军团的前身之一就是从修铜平浏走出去的秋收起义部队;红三军团所属的红5军、红8军、红16军均在湘鄂赣边成立,湘鄂赣边子弟占据了大多数。

(2)从湘鄂赣边走出的红十八军(师)成为红二方面军的重要力量1932年3月湘鄂赣边独立红一师在浏阳建立;同年4月湘鄂赣边独

立红二师在修水渣津成立。1933年3月,湘鄂赣边独立第一、二师扩编为红18军,同年7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18军缩编为红18师,调入湘赣革命根据地,编入红六军团,1934年7月率先进行了长征。在长征路上,当国民党30万大军“围剿”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危急时刻,红18师以自己巨大的牺牲牵制住十倍于己的敌人,担负起掩护红六军团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被萧克、王震称之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英雄部队。”

(3)红十五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支劲旅

1930年8月,长江局的蔡升熙受中央派遣到达阳新,带领由湘鄂赣边子弟组成的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渡过长江,进入广济、黄梅、蕲春等县,与当地的革命武装结合,于10月在黄梅成立了红15军,蔡升熙任军长,陈奇任政委。鄂豫皖因此又多了一支来自湘鄂赣边的劲旅,后来这支部队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保卫万源作出了重要贡献。后又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后来担任红31军参谋长的龚炳章和解放后担任湖北省军区独立团团长的熊家林就是从这支部队走出去的。(4)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十六师是新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16军是红军史上一支有影响的红军部队。1930年8月湘鄂赣独立师改编为红16军,属红三军团建制,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红三军团东渡赣江后,脱离红三军团建制,成为保卫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一苏”大会召开时,战斗在湘鄂赣苏区的红16军正好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大会还授予了红16军“坚强苦战”的锦旗,“坚强苦战”成为红16军的军歌。

1933年7月,红16军改为红16师,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三落三起,是坚持革命斗争时间最长的红军部队之一。国共合作时,这支部队扩大到1100人,实力在13支坚持下来的游击队伍中居第二,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老一团),成为新四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支援中国革命

由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位于“三线一江”之间的特殊战略位置,居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卧塌之侧”,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威胁着长沙、南昌、武汉、九江等国民党统治中心区的安全。正如中央指示信所指出的,“必须认清湘鄂赣是处在中央苏区的左翼,处在三条铁路、一条大江、三个省会的中间,有举足轻重的形势。”由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湘鄂赣边革命力量的长期存在,牵制了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有力地支援了全国革命。

1、直接支援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秋收起义的爆发,直接促成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从湘鄂赣边的修铜平浏走出的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了井冈之路,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仅此首功,湘鄂赣边人民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巨。

湘鄂赣边愈演愈烈的工农运动,支持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秋收起义部队尽管离开了湘鄂赣边,但湘鄂赣边并没有停止革命活动,而是呈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平江起义后,湘鄂赣人民的革命斗争与红四军

的斗争遥相配合,使湖南长沙的敌人处在南北夹击之中,打乱了国民党“清乡”、“剿共”的部署,牵制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有力支援了井冈山的斗争。

红五军两次南下井冈山,直接支援了井冈山的革命。井冈山由于受湘赣两省敌人的会剿,处境极为困难,红五军的南下无疑是雪中送炭。红五军南下井冈山,敌人设法阻止两支部队的汇合,牵制了敌人的力量,减轻了对井冈山的压力。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后,特别是红五军代替红四军守卫井冈山,更是对井冈山的莫大支持,“四军这时的困难,言之痛心,念之酸鼻,经济的困难,物资的缺乏(每日三分钱的伙食尚难接济,单衣无全套),有刻不容缓的须向外游击,但以赣西十数县之经济破产,都不愿意留守宁冈一带工作,后经前委多次讨论,乃决定第五军留守为宜,第四军即脱离宁冈向赣南进展……四军离宁冈两天,湘赣会剿军就将牛岗山铁桶式的包围好了,五军与之激战四天,实因寡难敌众(我军只有步枪六百枝,敌约十八团),致被攻破。”红五军以自身的牺牲为红四军顺利转战赣南、闽西,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和最终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支援了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发展

湘鄂赣边红色割据区域的存在,直接威胁着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湘鄂赣苏区一直成为国民党重兵围剿的区域,牵制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其他根据地的压力。当时的档案资料记录了国民党重兵驻剿湘鄂赣苏区的情况,如1933年5月24日的《江西民国日报》记载“五省剿匪军西路总司令何键,

以所辖三纵队司令,业已委就,并规定每纵队,直辖五个师,已分令各该司令,即日成立纵队司令部,对其驻扎地点,现经何总司令指定第一纵队司令部,设于莲花,第二纵队司令部,设于万载,第三纵队司令部,设于修水,总司令部则设于萍乡,昨已派张副官铁湘赴萍安为布置云”。由此可知,驻赣西北修水、万载等地的军队竟然有十个师之多。

积极配合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初,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湘赣红军红17师北上和红16师共同承担破坏南浔铁路,截断敌人向中央苏区进攻运输线的军事行动的重任。敌人调遣大量重兵,四面八方进行围追堵截,他们有彭位仁的16师、朱耀华的18师,李觉的19师,郭汝栋的26师、岳森的50师、陶广的62师和罗霖的77师等部队。包括国民党地方武装和保安团,足足调动了国民党军队46个团的兵力,有力配合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这次支持中央苏区的行动,湘鄂赣苏区也因此付出惨重了代价,遭到了重大损失,不久,湘鄂赣苏区提前三个月进入三年游击战争。

3、有力支援了红军长征和其他游击区的坚持

湘鄂赣游击区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游击区,游击区的存在,牵制了敌人的力量,减轻了长征的压力,支援了其他游击区的坚持和发展。1935年初,是红军长征非常艰苦的时期之一,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毛泽东正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勇渡大渡河,任弼时、贺龙等率领红二、六军团正转战在湘鄂川黔。此时的湘鄂赣红16师已

兵强马壮,“有46团、47团、48团,还有侦察连、特务连、重机枪连、通讯排,有轻重机枪50余挺,手枪40余支,步枪2000余支,战斗人员有4000人左右,这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强硬红军。”并接连取得大源桥、虹桥大捷,吸引了敌人的大批力量,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当时国民党调集了大量的军队云集湘鄂赣,共计有60余团的兵力,妄图一举消灭湘鄂赣红军。湘鄂赣省委动员湘鄂赣军民粉碎敌人的进攻,“现敌人九七、九八等师利用进攻中央苏区的经验,在苏区周围建筑很密的土围子,省委已向全党及全体同志、红色战士、工农群众提出‘拿我们的总进攻打败蒋介石新派来的任何军队,粉碎敌人的新进攻’,‘配合二、六军团主力红军夺取贵州、四川’的口号,坚决动员群众争取这一更大的残酷决战的胜利。”红16的军事行动支援了各路红军长征。

1936年,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尚在长征途中,1935年遭到敌人重兵围剿损失惨重的红16师,经过一年的恢复,又得到了发展,成长到1000余人,尽管人数不是很多,但由于调整了战略战术,灵活机动,战斗力很强,1936年冬,还一举奇袭了瑞昌县城,创造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神话。正如敌18师的“剿匪”报告中所描述的:“湘鄂赣边境自二十四年伪十六师徐彦刚股匪歼灭后,残余匪徒分匿湘鄂赣边境之黄金洞,鄂赣边境之九宫山、太阳山等处者,共计不过百余枪。自二十五年国军他调,匪复蜂起,尤其在赣西各处,实力猛涨,我中央为肃清该匪起见,特设湘鄂赣边区主任公署,调派军队从事清剿……”敌人调动11个师、三省保安团和11个别动队,分兵、分期、

分区地向湘鄂赣苏区进行“清剿”,他们推行碉堡政策,层层封锁;实行三光政策,残酷杀戮;强迫移民并村,进行经济封锁;推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还利用叛徒进行“招抚”。妄图将湘鄂赣苏区扼杀。1936年红16师的积极行动,湘鄂赣苏区军事力量的存在,支持了历经长征的三路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

湘鄂赣苏区精神

湘鄂赣苏区由于其特殊的斗争环境,与全国各苏区的革命斗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特点,湘鄂赣苏区人民所表现的革命精神,丰富了苏区精神。湘鄂赣边人民突出表现了以下几种精神。

1、敢于牺牲的斗争精神。

湘鄂赣边的战争环境是异常艰苦和极端残酷的,湘鄂赣历任的五位省委书记:李宗白、林瑞笙、陈寿昌、傅秋涛、涂正坤,建国后仅剩傅秋涛评为上将,其余均英勇牺牲,这是其他根据地所罕见的。但湘鄂赣边人民敢于斗争,勇于牺牲。无论是面对强敌,攻打长沙,还是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湘鄂赣人民都有“捶直啄钩就造反”的勇气。革命低潮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鄂赣边人民不怕承担“通匪”、“济匪”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仍踊跃送亲人当游击队和红军,帮助提供情报、运送物资,支援红军游击队。湘鄂赣主力红军红16师被打掉后,湘鄂赣边人民又义无反顾地送自己的亲人参加红16师。当年担任扩红突击总队长的江渭清回忆起这段往事,仍充满着感情:“当年湘鄂赣边区五月扩红的生动情景,真是令人难以忘怀。许多地方出现了‘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

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的动人场面……”九江史志办的扶贫单位在修水县复原乡坑口村,是修水最边远的乡村之一,但就是在这大山深处,却高耸着一座烈士碑,镌刻着300余名烈士的英名,给我们以震撼。村民们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的故事:将这些英烈迁葬一处时,一些烈士的遗骸身上还残留着当时捆绑着的绳子,一些烈士已没有了头颅。正因为有无数敢于牺牲的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才有了湘鄂赣边坚持十年之久的红色苏区。

2、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湘鄂赣边临近省城,周边布满了强敌,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与湘鄂赣人民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面对强敌,湘鄂赣人民创造了很多制胜的法宝。平江起义后,国民党调集十余个团,配合地主武装,进行“会剿”,但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总结了“打圈子”,避强敌、打弱敌以及正规军、地方军和群众性武装相结合等一套战略战术原则,在湘鄂赣边界游刃有余。地方游击队面对强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总结了一套对付敌人的方法:“敌有水机关,我有茅草山,敌有迫击炮,我过了几只坳。”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主力红军已经长征,湘鄂赣红军孤军作战,采取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1936年红16师第三次恢复后,进一步调整对敌斗争策略,提出不打硬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敌情不明之仗,自己无准备也不打,不攻敌人雕堡和工事,运用长跑战术在敌区行动,遇着保安团、弱的敌人迅速消灭之,遇着强大敌军迅速撤退,避免战斗,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以袭击战、埋伏战、化装战为主要的战术等。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

下,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围剿湘鄂赣红军多年的国民党十八师在其总结中慨叹:“剿赤匪比正式临大战困难数倍,盖临大战而敌有方向,剿匪则匪徒出没无常,且不分昼夜,可以四面八方,肆行扰乱......”

3、牺牲局部的全局意识

湘鄂赣边红军为了全局利益,数次作出了牺牲。以湘鄂赣边子弟为主,在湘鄂赣边组建的红三军团,为了全局利益,毅然离开熟悉的湘鄂赣苏区东渡赣江,与红一军团共同行动,湘鄂赣苏区只留下了组建不久的红16军保卫苏区。为了支援中央苏区的军事行动,湘鄂赣省委省军区多次实行了“向东南发展”政策,通过逼近南昌,牵制敌人,以局部的牺牲支持中央苏区的发展。1932年2月在修水上衫召开的第一届省委第二次执委会上提出:“苏区根据地不应机械的确定平浏,而应转变到赣北,赣北(修水)应成为省委工作的中心。”放弃硬打平浏,确定以修水为中心,无疑是正确的,且以修水为中心,与鄂东南邻近,在当时(1932年初)“赣北与鄂东只隔三十里以上的白区,通城、蒲圻只有七十里路的白区。”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驻扎修水上衫,处于湘鄂赣苏区的中心位置,对于与鄂东南连成一片,巩固苏区具有重要意义。但为了支援中央苏区和湘赣苏区,积极向南发展,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离开了湘鄂赣苏区的中心区域,将省委省苏驻地迁驻远离鄂东南的万载小源。省级机构南迁至万载,对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支持是很大的,但自身却遭到了重大损失,此后不久,湘鄂赣苏区重镇渣津失守,修水苏区被分割为河东苏区和河西苏区,而且

修水苏区与鄂东南苏区红白相间的现象一直得不到解决,不便于湘鄂赣省委的统一领导;1934年初,湘鄂赣省委省军区到达铜鼓幽居,这里的位置与修水上衫一样,也居湘鄂赣苏区居中的位置,适宜作为指挥中心,但仍然是为了支援中央苏区,以为“幽居不可居”,要向东南发展,在修铜宜奉交界处开辟新的苏区,结果导致了“六七月事件”的发生。在“六七月事变”后,湘鄂赣已自顾不暇,但仍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主动承担支持中央红军和其他苏区红军的斗争。1935年,得知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后,红16师开展了系列策应红军长征的军事行动,“此时,即知道中央西方军西进到湘南,六军团与二军团会合于川湘鄂边,但湘鄂赣敌情仍无大的变化,然而帮助西进军的行动遂成了四十六团的主要任务,当即在政治上提出向西南发展的任务,帮助主力夺取四川、湖南政权。”尽管向东南发展和向西南发展都是错误的决策,结果是失败的,但湘鄂赣边人民的这种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对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发展,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4、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中央派来的主要领导相继牺牲,电台被打掉,完全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无法得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湘鄂赣边党组织凭自己坚强的党性顽强坚持。特别是“六七月事变”后,红军遭到了重大损失,“事变的结果,红十六师损失只剩一营兵力,苏区受到敌人的蹂躏和摧残,分隔成为十一块,最大的为平江黄金洞,横直二、三十里,小块只几里宽。然而湘鄂赣工农群众领导者——共产党,

在此坚决困难的奋斗中,表现了最英勇壮烈的牺牲精神。”在湘鄂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由于湘鄂赣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红16师数次得到恢复,并发展壮大。

同时,湘鄂赣省委积极寻找党中央,千方百计得到中央的指示。“只要是有一主力红军在某方动作的消息,我们总是要设法去配合他……”先后九次派出干部寻找党中央,最先派出的原省委书记、军区政治部主任林瑞笙,在江西莲花牺牲了,接着派黎申庚、陈龙彪、赵构丰继续赴湘赣和上海找,均落了空。接着又派赵构丰到永顺终于找到了任弼时,但很快又失去了联系。又派赵德兴、李楚民赴延安相继遭到失败。到了第八次、第九次才得以成功,派罗其南、李楚民、邓洪、李明秋到了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并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湘鄂赣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在同中央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为革命保卫了苏区,保存了力量。”无论是独立坚持,还是坚持不懈地寻找党组织,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做不到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确保了湘鄂赣红旗不倒。

(来源:九江史志网)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编辑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平江县博物馆),在湘阴县东黄金洞乡盖板洞。1934年,国民党政府派军队对湘鄂赣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湘鄂赣省级机关被迫从江西万载小源撤出,于1934年7月转移到这里。旧址为一栋普通土木结构民房,1956年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湖南省民政厅拨款对旧址进行维修。地处平

江县城三犊源花果山,占地11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殿出面积1040平方米,是我县一处新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靓丽的人文景观。该馆为琉璃翘檐回廊仿古式结构,馆舍分别由主馆、门楼、广场、台阶、草坪等构成。馆内景观别具一格,环境优雅、庄严肃穆、宏伟壮观。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服务站) 康复工作内容 一、全面掌握了解辖区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规范完整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服务记录档案。做到一年一次,实行动态记载和管理(并输入电脑)。对康复效果明显的残疾人要单独登记造册,包括年度内实施重点康复项目的残疾人(如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助听器安装、用品用具配置等)。 二、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以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1、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麻风畸残、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里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患精神病者,及时转送当地有精神疾病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对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预防服药,监护随访病人,对复发病及时转诊。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争取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支持。

3、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复明手术;对低视力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并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发现的疑似聋儿,应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听力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相关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5、开展社区儿童生长发育检测。对发现的脑瘫儿、弱智儿及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和康复机构进行智力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对三残儿童(脑瘫儿、聋儿、弱智儿)要实施抢救性康复,及早动员家长及亲属转介到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和医院进行专门训练和治疗。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健康教育范围。为辖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和康复知识读物(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根据残疾人对辅助用品的康复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等服务。 五、帮助指导残疾人对康复健身器材和其它辅助用品的使用和训练,尽快使残疾人掌握训练要领,并能持之以恒,使功能训练早出成效。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 和人的解放观 【摘要】《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赞赏鲍威尔的文章,认为“他把这一切都做得大胆、尖锐、机智、透彻,而且文笔贴切、洗练和雄健有力”;另一方面,也针对其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阐述了他自己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人的解放 布鲁诺·鲍威尔在1843年出版的《犹太人问题》,以及在1843年6月发表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中阐述了他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纯粹就是一个宗教问题,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界限,由此引起了马克思对他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于1844年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对什么是“政治解放”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批驳鲍威尔有关人的宗教解放观点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人的解放,不论是宗教解放,还是公民解放,不论是犹太人解放,还是德国人解放,都与国家有直接的关系,实质性的解放就是政治解放,而最终的解放是人类的共同解放。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宗教问题。 犹太人问题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是德国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者,日益形成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社会阶层,他们受到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德意志国家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而犹太人要求与基督徒享有同等的权利,要求宗教平等﹑族平等和政治平等。这种要求与日俱增,愈演愈烈,成为德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犹太人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当时社会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 鲍威尔一方面把宗教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认为宗教解放只能通过政治解放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 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天涯文章)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 关于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历史背景,可以粗略地概括为,19世纪欧洲,反犹太主义的欧洲和犹太人群体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这两者的现实矛盾呈激化趋势,布鲁诺鲍威尔以《犹太人问题》一文打响了德国理论派,貌似中立的反犹太主义的第一枪,力图使犹太人的现实权利主张虚无化,马克思以《论犹太人问题》对其反驳。该文写于1843年,发表于1844年的《德法年鉴》。此文并不尖锐,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其实正论色彩大于驳论色彩,而后者的副标题就已经有了火药味——(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论犹太人问题》对于专业研究马克思理论的人很重要,但对于只是试图了解和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人并不重要。因为这是马克思思想转折时期的一环,要想有效率地学习马克思理论,先读《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序言,更好一点。从学习效率而言,显然先学通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再去理解牛顿力学,要效率高得多。 说实话,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很有难度,文章中仅人名索引就能出几卷,引用的历史文献更是数不胜数。T生时常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那些写马恩列传的人,怀疑他们的阅读量。事实也是在看过几本后,就放弃了从他们那里找学习效率的捷径。这也是现实教育我,能力提高没有捷径的许多经验之一。 《论犹太人问题》很容易读,比《神圣家族》容易得多。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德国的犹太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 鲍威尔先生对此做出了回答, 一、德国所有人都没有获得解放,犹太人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这是利己主义者。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那么德国人也就没必要关心犹太人的解放。 二、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德国)中和基督徒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就要承认基督教,换言之犹太人不放弃犹太教的“特权”,就应该甘于忍受基督徒们的特权。 三、只要国家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犹太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怎么样?逻辑强大吧?如果哪位还能想到,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在,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工人还是工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的逻辑,那么就会发现鲍威尔并不是一个妄人,实际上他向马克思(只是泛指)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解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花了马克思一生的精力。 还是回到原文,鲍威尔先生在一口堵死了犹太人群体寻求自己权利的现实可能性后,提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解决办法:消灭宗教,从而消灭宗教国家,从而消灭由宗教对立引起的政治压迫,每个人都获得了解放,那么犹太人也就获得了解放。依然逻辑很强大,看似很美丽。160年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样虚无缥缈的解读,只是解读者们将这种东西强加在了马克思身上,比如马克思要求消灭人性私是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私有制是另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资本也是一说。

职业经理人十大管理技能课程(doc 8页)

职业经理人十项管理技能必修课 如何成为一个能够分享企业经营理念,并带领下属实现企业远景目标的高绩效职业经理人?日前,英国剑桥国际培训导师、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副主任、首席培训专家章哲先生就职业经理必备的技能与工作技巧,为国内各大企业中高层人员作了精彩讲演。 !CEO为什么会失败呢?20%是CEO自己错了,因为他的战略错了!80%还是CEO错了,因为他的执行层错了!ABB公司名誉主席巴尼维克甚至说,成功是5%的战略加95%的执行。任何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取得持续的生存发展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是拥有一支合格的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要想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胜任职业经理工作的相应管理技能。 章哲先生认为,全球职业经理人,因行业、地区、规模的不同,对于素质的要求也不同。但是,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只要你是一名经理,无论是高层经理,还是中层经理都要接受十项管理技能训练。十项管理技能训练是:角色认知、时间管理、沟通、目标管理、激励技能、绩效评估、领导力、教练技能、授权、团队发展。这十项管理技能就像电焊工、钳工的上岗训练一样,是全球每位经理人的管理上岗必修课。 管理技能训练一:角色认知 如果在足球场上,后卫老打前锋的位置,前锋老打后卫的位置,这支球队能赢吗?章哲认为,现代企业队伍中,像这样角色错位、角色缺位的事并不少见。 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他必须扮演三种角色:下属、同事和上司。章哲说,作为下属的职业经理,应当是经营者的替身,职权的基础是上司的任命和委托,只在职权范围内做事并对上司负责。而作为同事的职业经理,应当互为内部客户,如果公司的全体经理都能将对方的满意视为自己职责履行好坏的标准,对待对方像对待客户那样周到、宽容,那么,这将是一个不可战胜的高绩效的团队。最后,作为上司的职业经理,应当是管理者、领导者、教练游戏规则的指定者和维护者。 管理技能训练二:时间管理 一项国际调查表明:一位糟糕的经理与一位高效的经理工作效率相差可达10倍以

论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对B.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本书所作的评论。写于1843年秋,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作者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解放,人类解放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粉粹了加在市民社会头上的政治桎梏,解放了市民个人,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进而消灭宗教本身,实现人类解放。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

判。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内容简介: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在谈到犹太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时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关于政治解放主要是指向旧的封建社会,他说“政治解放同时也是人民所排斥的那种国家制度即专制权力所依靠的旧社会的解体。” 马克思在对鲍威尔的一一批判中,冲破了自我意识的哲学思辨,看到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社会境况。他指出“既然犹太人的现实本质在市民社会得到了普遍的真正的实现,得到了普遍是世俗的体现,那么市民社会就不能使犹太人相信他们那种只是通过观念来表现实际需要的宗教本质的非现实性。”他最后的结论是:“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人中会的解放。”

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Xxx社区服务中心 Xx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推进我镇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根据县xxxx号“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基础工作意见的通知,xxxx海盐县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局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实际,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为全面提升我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使广大残疾人就近得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从而使我镇残疾人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现将xxxx具体开展的几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xxxx,我们全面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康复工作,现已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x个,残疾人规范化康复站x个,康复服务站x个,主要做到了五个抓:抓宣传发动,抓组织网络,抓队伍培训,抓资源整合,抓康复训练。实现六个有: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医生,有服务内容,有训练器具,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记录。确保了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xxxx年前,我们联合各行政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过调查摸底,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xx人,残疾人总数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人,听力残疾x人,精神残疾x人。持有残疾证x人,占调查摸底数的x%.并对这xxx残疾人建立健全健康康复档案(精神残疾按精神防治专项管理服务),做到每人一册、按要求进行随访、每年不少于x次、对重点对象随访不少于x次的要求。并把每次随访的结果记录在康复手册中。xxxx年我们在x月份前完成了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做到了一人一册台帐的建立,同时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现持有二代残疾人证有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x人,听力残疾xx人,听力语言残疾xx人精神残疾xx人、第二代残疾人比第一代减少xx人。xxxx新增残疾人xx人。我们对第一、第二代持证残疾人做好衔接工作,同时对x个重点康复对象进行重点康复服务,并且建立助残结对训练服务。xxx 年,我镇累计康复需求服务xxx人,康复医疗服务xxx人次,训练指导服务xxx人次,心理支持xx人人次,知识普及xx人次,用品用具服务xx人次,达到了规定要求。 三、康复人员培训。我镇现有康复员xx名,康复调查员x名,均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中心对康复员先后进行了x次培训指导。 四、开展康复训练服务。中心从xxxx年x月开始,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康复中心对残疾人开放,并安排康复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现已有xx名残疾人接受了康复训练活动服务。 以上几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如康复服务记录内容不详,在服务中存在不实现象。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掌握街道残疾人康复总体情况,根据十几年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元月初残疾人专项调查数据及平日工作中个别残疾人的调查走访,基本摸清了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X街道残疾人概况 截止目前,X街道持有二代残疾证XXX人,其中肢体残疾人XXX人,精神残疾人XX人,视力残疾人XX人,多重残疾XX人,听力残疾人XX人,智力残疾人XX人,言语残疾X 人。以上数据表明,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人所占街道残疾的比例最大,仅九零五社区的精神残疾人就XX人,占整个街道精神残疾人的XX%,鉴于此,如何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残疾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各类残疾人康复业务专项内容要求情况 不同的残疾类别需要开展的康复工作也不尽相同:

(一)肢体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的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预防吸入性肺炎;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坐训练;作为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移动训练。 全盲的康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配戴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白内障康复主要是通过手术解决。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步骤是明确诊断,祛除病因,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的概念是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的教育康复主要有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残疾的概念是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精神病防治康复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看出,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细致、复杂、长期的工作。面对的康复对象是多种类的,要想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就必须针对每一类残疾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和方法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读《论犹太人问题》有感 《论犹太人问题》一书是马克思思想转折时期的一环,要想了解马克思理论,这会是很好的读物。要了解一部书,了解其写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19世纪40年代,由于产业 本命的影响,各主要生产部门都以机器工业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川,形成了工厂制度,当时的英国是全世界工业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号称“世界工厂”。继英国之 后,法国电子19世纪开始了产业本命,特别是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产业革命迅速发展,机器生产大最增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德国,也在1820年开始产业革命,在1834年月立关税同盟之后,大工业生产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被大量应用,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无情地取代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并且使农民破产,资本主义造成了庞大的、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队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断地被抛入到这个穷困潦倒、备受各种深被剥削的人的行列。社会经济结构的资本主义化,使无产阶级的苦难越来越成为当时欧洲显著的社会事实。随着经济的变革引发了政治上对“人权”的 革新,而这种革新表现为整个社会到处是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普遍关心,虽然不同的阶级对这个问题有根本不同的理解,表述起来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思想家眼里,这个问题是没有进行区分的一个问题,因此,探讨人的现实命运和历史前途问题,是马克思开始他理论创新所面的新问题。 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德国的犹太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 鲍威尔先生对此做出的回答: 一、德国所有人都没有获得解放,犹太人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这是利己主义者,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那么德国人也就没必要关心犹太人的解放。 二、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德国)中和基督徒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就要承认基督教,换言之犹太人不放弃犹太教的"特权”就应该甘于忍受基督徒们的特权。 三、只要国家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犹太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马克思对其观点提出了反驳:鲍威尔先生提出了问题,但溢出了边界,回答了问题,也溢出了边界,这个边界是什么?马克思当时也没有总结,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知道,这个边界是现实,是历史局限性。没有主动意识到这个抽象总结,不等于马克思当时就不会使用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局限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现象。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约束来说明他们的宗教约束,我们并不宣称他们必须消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才能消除他们的世俗限制。我们宜称他们一旦消除了世俗限制,就能清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宗教是由社会现实的异化而来的,迷信也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则宗教问题的解决要从社会现实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政治解放实质是将国家从家教中解放出来,它并不意味着,以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为前提。人的宗教局限性可以依然保留在私人领域,而公共领域的因家获得新生,从而使政治权利失去伽锁,这一思想直指现代政治已经彰现的社会事实国家的政教分离和公民宗教信仰向由鲍威尔先生的"政治自山"虽然有着人类解放的幌子,但在现实中是靠压制所有公民宗教信仰不自由实现的,也是虚心飘渺的!而马克思所述的因家政教分离的、公域和私域相分开的政治自由却是在每个人宗教信仰内由的前提下实现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了现实。就如同“当国家废除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那么"国家作为国家就废除了私有财产",”既然无产者已经成了有产者的立法者,私有财产(在国家)观念上不就被废除

职业经理人10大管理知识

职业经理人10大生涯规划工具 在职业生涯中升华,是职业经理人不断追求的目标。能否升华,却取决于工具的使用。本文提供十个价值性能比较强的加速器性质的工具供经理人选择。规划本身确实是一个利器,为每个经理人所必备,教练技术作为外在的推力也为经理人所钟爱,还有领导力,薪酬治理,猎头等等,只有综合使用才会使经理人内外兼修。 1 企业教练技术 企业教练是一种新兴的治理技术,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体育界教练训练运动员的方式移植到企业治理上,让职员建立正面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提高企业生产力。 与传统的治理方式相比,企业教练强调以人为本,着重于激发个人潜能,发挥积极性,查找最适合自身进展的工作方式,从而有效快捷地达到目标。 因此关于一个经理人来讲,企业教练实质上是其打造其团队核心竞争力

的工具,通过团队的提升,最终达到自我职业生涯的提升的工具. 关心职员实现理想。美国教练名言:“你愈关心运动员实现理想,运动员就愈会把你当作理想的领导者来拥戴。”经理人不能只满足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要把关心职员实现他们的理想作为目标,从而达成团队的成就。培养职员良好心态。美国网球教练高维曾经许诺在20分钟之内,让一个从来可不能打网球的人学会网球。他解释讲:“我并没用教她打网球的技术,我真正做到的是帮她克服了自己不能打网球的固有意识。” 把道理讲给职员听。企业教练为了让职员同心同德,必须要不厌其烦地跟职员讲解“做什么”、“什么缘故要做”、“如何做”,以理服人,职员只有在真正理解情况的前因后果,才能尽心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做给职员看。经理人要学习教练亲自示范的做法,手把手的教职员如何去做。假如你要新进营销员去做新客户的访问,你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或实地访问来告诉职员如何掌握工作要领,直观的效果最容易让职员模仿,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篇一: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Xxx社区服务中心 Xx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推进我镇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根据县xxxx 号“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基础工作意见的通知,xxxx海盐县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局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实际,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为全面提升我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使广大残疾人就近得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从而使我镇残疾人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现将xxxx具体开展的几项工作总结如下。一、xxxx,我们全面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康复工作,现已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x个,残疾人规范化康复站x个,康复服务站x个,主要做到了五个抓:抓宣传发动,抓组织网络,抓队伍培训,抓资源整合,抓康复训练。实现六个有: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医生,有服务内容,有训练器具,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记录。确保了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xxxx年前,我们联合各行政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过调查摸底,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x个行政

村、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xx人,残疾人总数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人,听力残疾x人,精神残疾x人。持有残疾证x人,占调查摸底数的x%.并对这xxx残疾人建立健全健康康复档案(精神残疾按精神防治专项管理服务),做到每人一册、按要求进行随访、每年不少于x次、对重点对象随访不少于x次的要求。并把每次随访的结果记录在康复手册中。xxxx年我们在x月份前完成了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做到了一人一册台帐的建立,同时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现持有二代残疾人证有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x 人,听力残疾xx人,听力语言残疾xx人精神残疾xx人、第二代残疾人比第一代减少xx人。xxxx新增残疾人xx人。我们对第一、第二代持证残疾人做好衔接工作,同时对x个重点康复对象进行重点康复服务,并且建立助残结对训练服务。xxx年,我镇累计康复需求服务xxx人,康复医疗服务xxx人次,训练指导服务xxx人次,心理支持xx人人次,知识普及xx人次,用品用具服务xx人次,达到了规定要求。 三、康复人员培训。我镇现有康复员xx名,康复调查员x名,均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中心对康复员先后进行了x次培训指导。 四、开展康复训练服务。中心从xxxx年x月开始,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康复中心对残疾人开放,并安排康复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现已有xx名残疾人接受了康复训练活动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读书笔记: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了一些。以前学习政治总是在课本上学到很多关于他的理论问题。那是因为单纯的为应付高考,老师也只是让我们机械的背诵一些需要强制记忆的理论原文,尽管当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背了,因为要考试原因。现在回过头来仔细读一下他的一些文章,便会觉得好多原来学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思想,现在觉得有些慢慢地读懂他的思想的线索了。 读完这边论犹太人问题的文章之后,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先说一下我自己对这边文章的理解,虽然可能不是完全正确。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解放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世俗社会的问题。 首先关于第一个解放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地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释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了,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解放,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在此引出宗教解放的问题。在此,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这不是仅仅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的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和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后来还是出现了。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到: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利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的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应该是国家从这些宗教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时,才以自己的形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然后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中间的中介者。接着作者讨论了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个部分和上面部分到底有着如何紧密的联系,我至今还是不大清楚,所以此部分掠过不提。然后提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等,谈到“公人”和“私人”的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指出宗教信徒和公民的差别就是个人和公民身份的人的差别,是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问题。然后提出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等进行比较。后来他指出所谓基督教国家就是不完善的国家,而且基督教就是它的不完善性的补充和神圣化。因此宗教对于基督教国家来说必然成为手段。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确切地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在民主制国家就出现这种情形。这种国家的基础不是基督教,而是基督教的人的基础。然后再文中作者又提到了很多关于人权公民权的例子和想法观点,在此也不一一表述了。 我们直接跳到后面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关于世俗社会中犹太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对待钱的态度的问题。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然后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写作背景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同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列宁认为这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著。是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文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并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可能性问题。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有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列宁认为该文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作者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解放,人类解放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粉粹了加在市民社会头上的政治桎梏,解放了市民个人,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进而消灭宗教本身,实现人类解放 《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1845年2 月在法兰克福出版单行本,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于1844年9月—11月写成。主要表达的思想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全称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写作过程 1843年12月,B.鲍威尔及其伙伴创办了《文学总汇报》,鼓吹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宣称世界历史进程中唯一积极因素是他们的理论活动。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论犹太人问题》读书笔记 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来一些。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说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的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述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的说明自己的观点。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自由,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在此,引出宗教解放问题。在这里,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道: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力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应该是国家从这些宗教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时,才以自己的形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然后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中间的中介人。接着作者讨论了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个部分和上面部分到底有着如何紧密的联系。然后提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等,谈到“公人”和“私人”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指出宗教信徒和公民的差别就是个人和公民身份的差别,是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问题。然后提出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等进行比较。后来他指出所谓基督教国家就是不完善的国家,而且基督教就是它的不完善性的补充和神圣化。因此宗教对于基督教国家来说必然成为了手段。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确切的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在民主制国家就出现这种情形。这种国家的基础不是基督教。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世俗社会中犹太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对待钱的态度问题。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然后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是毫无价值的,若犹太人从这种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便可以真正的得到人的解放,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视金钱如一切的人类,具有普遍的意义。进而指出犹太人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得到解放。然后作者举了些他们对金钱的态度问题的例子,比如他们是实名就是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在北美,作者指出,这种犹太精神对基督教世界的世纪统治已经达到明确的,正常的表现。在许多人眼中神职只是一个赚钱的行业。犹太人的神也被世俗化了,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神了。再此,作者大加批判之辞。然后指出由于这种精神的指引,在犹太宗教中,自然界虽然存在,却也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他们想象中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犹太人的焦化手段就是自私自利的世界对统治者和它的法律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说基督教太高尚了,其实骨子里却又实际需要的粗俗性,,所以要维持表面的光鲜,就是压抑甚至消灭犹太教。最后作者指出,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

职业经理人十大规划决策

在职业生涯中升华,是职业经理人不断追求的目标。能否升华,却取决于工具的使用。这里提供十个性价比较强的加速器性质的工具供经理人选择。不论职业规划、教练技术还是薪酬管理、猎头等,这些工具,只有综合使用才会使经理人内外兼修。 1.企业教练技术 企业教练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由体育界教练训练运动员的方式移植到企业管理上,让员工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企业教练强调以人为本,着重于激发个人潜能,发挥积极性,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方式,从而有效快捷地达到目标。 ——帮助员工实现理想 ——培养员工良好心态 ——把道理说给员工听 ——做给员工看 ——放手让员工试做 ——及时给予员工指导 2.职业规划 良好且成功的职业规划是经理人管理企业、经营自我的利器。通过职业规划,经理人可以: 明确自我职业定位。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的机遇、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规划本身就对经理人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那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呢? 步骤一,自我剖析:“我能干什么”。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认识。 步骤二,生涯机会评估:“什么可以干”。分析内外环境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的机遇和阻碍。 步骤三,职业生涯策略:“我怎么干”。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一般较具体,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构建人际关系网、参加组织培训计划、跳槽等。生涯策略还包含一些前瞻性的准备,包括参加进修班学习,掌握一些额外的技能或专业知识(如获得律师证、攻读工商管理学位等)。

步骤四,反馈与修正:“干得怎么样”“应该怎么干”。每过一段时间,经理人要审视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既定的生涯规划。 3.沟通力 一个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沟通的不成功或者是不去沟通造成的。 首先,沟通力的实现必须以人为中心,以相互平等、民主为基础。 其次,思路决定出路,要成功沟通就必须是沟通人之间的双赢或多赢。 再次,表达力是在态度和思维方式要素下的具体运用能力,它直接决定沟通力的强弱。 未来沟通力工具的运用要把目光放在对沟通背景的塑造上。未来的人类在电子媒介的塑造下将会更有独立自我观念、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这种环境将对沟通的成功与否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可不察。 4.领导力 "领导"(leadership),是影响他人行为与思想的过程,领导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做出努力和贡献去实现组织目标。"领导力"则是激发他人跟随你一起工作,以获取共同目标的能力,其本质就是影响力。如今,领导力被视作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提升领导力已成为经理人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培养领导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个优秀领导者的领导力来自于长期的积累。在这个积累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社交技能"等情感智力。其次,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沟通技能、情景领导等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感;二是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三是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地为他人做出贡献,以达成业绩目标。 5.薪酬管理 所谓薪酬管理,就是通过对影响经理人获得薪酬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不断地提高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度。影响薪酬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经理人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也就是自身所拥有技能的不可替代性;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个人品牌。 薪酬管理应该采取如下步骤: 1.评估自身的技能与个人品牌。 2.注重两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