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1_12学年上学期“基础”课教学计划

11_12学年上学期“基础”课教学计划

11_12学年上学期“基础”课教学计划
11_12学年上学期“基础”课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上学期云南师范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大纲年级:2011级授课教师:职称:

为做好本学期教学工作,不断取得实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研室制定2011—2012学年上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要求。

一、本门课程的性质

《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

二、教学目的

《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问题、艰苦奋斗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计划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教学1学时)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

第三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2学时,重点内容)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教学1学时)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学2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教学1学时)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学2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1学时)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1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学1学时,重点内容)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作用(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学1学时)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学2学时,重点内容)

第四节格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重点内容)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学生网络辅学1学时)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学1.5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教学1.5学时)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教学2学时,重点内容)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学生网络辅学2学时)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教学1学时)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教学合计3学时)

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教学1学时,重点内容)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学1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生网络辅学2学时)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教学1学时)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教学合计4学时)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教学1学时,重点内容)

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教学3学时,重点内容)

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学生网络辅学3学时)

注意:按规定《基础》课教学应为36课时, 学生网络学习应为18学时,因为新生入学要进行入学教育和军训,教学周数暂定为15周,教师教学28学时(除去国庆长假一周),学生网络学习15学时。

四、教学方式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观念和意识培养,将问题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教学活动,如课堂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法庭、辩论赛等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学生学习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占60%)、网络学习成绩(占30%)与平时成绩(占10%)的总和构成。

①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以客观题为主(占60%)。

②网络学习成绩内容有:其一,教研室统一布置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占10%,任课教师必须逐个批阅和登记分数);其二,教研室统一布置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期中考查作业(占10%,任课教师必须逐个批阅和登记分数);其三,下载学习教学大纲、习题题库、教研室统一上传的自学资料等(占10%,教师要统计登记分数)。

③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分数(占10%,考勤六次并统计登记分数)构成,同时参看学生课堂学习表现。

以上成绩需以百分制数认真记录在教学工作手册上。

六、教学要求

1.注意新生的开学上课时间,准时到位教学。

2.教师教学中要按教学计划进行。

3.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网络学习任务。

4.教师要按时完成网络教学工作。

5. 教学网络是教学平台,非“自由”交流平台。

6. 在学期结束教师将听课表、教学工作手册、学生学习总评成绩和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交教务办。

七、其他事项

网络辅助平台网址是:https://www.docsj.com/doc/524486106.html,。教师登录号为工号前加“0”;学生登录号为学号前加“ysd”(小写字母),初始密码为“000000”,登录后自行修改并牢记。

附: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新生

报到注册、军训、入学教育、选课、上课时间安排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

呈贡校区:

云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 2011年9月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及大纲 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 主编:栾学刚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及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机械维修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机械的功能、动作及使用一般机械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熟悉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 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了解机器的组成; 熟悉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的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1.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掌握机器的组成。 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 了解零件的强度。 了解摩擦和磨损。 2.机械零件的精度 掌握互换性与标准化的术语、定义和相互关系; 掌握孔和轴的概念;尺寸的分类定义; 了解形状公差项目和基准的选用: 3.杆件的静力分析 掌握力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了解力矩、力偶、力向一点平移的结果及应用。 熟悉约束、约束反力和受力图。 掌握平面受力时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平面受力的特殊情形。 4.直杆的基本变形 了解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熟悉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截面法、应力、变形、应变。 了解静载荷下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

了解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 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了解扭转的概念。 了解外力矩的计算和扭转的计算。 熟悉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应切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了解抗扭截面系数的计算。 了解直梁弯曲的概念。 了解弯矩图及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 掌握常用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 熟悉梁的强度计算。 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 了解交变应力及疲劳的概念。 5.工程材料 掌握铸铁、碳素钢及合金钢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掌握钢的热处理及其目的。 了解常用有色金属的分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和用途。 6.连接 了解键联接的功用和分类。 熟悉平键联接的结构和标准,掌握普通平键联接的选用。 了解花键联接的特点和类型。 掌握常用螺纹的特点、类型和应用。 熟悉螺纹联接的基本型式、结构尺寸及螺纹联接件。 了解螺纹联接的防松装置。 了解联轴器的功能、熟悉联轴器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了解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 7.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平面运动副及分类。 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特点和应用。 了解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压力角和死点。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掌握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了解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绘制。 8.机械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和应用。 了解V带的结构和标准;了解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了解V带传动的安装、紧张和维护。 了解链传动。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

xxxx职专中专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xxxx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面向全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保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独立鉴赏文章,掌握疑难字词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有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熟悉各文体的写作特点,能读懂文言文,能独立鉴赏文学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有一颗细腻的心,体会生活中的丝丝温暖养成阅读与写作的好习惯。(这两种方式最有助于释放心灵) 4、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冷漠和理性的社会中感受到“善”静默而巨大的力量。 三、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职业中专的文化课没有过大的应试压力,所以应该把全部的力量放在素质教育上。只有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而语文这门课具有先天的优势——学语文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善他们的气质,让他们善于听、说、读、写,以恰当的方式展现自我。语文课不仅是文化课,它也是一门德育课,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品味生活中淡淡的馨香,让心灵变得多彩、敏感、有活力。这本教材具备以下特色: 1、结构新颖,体现职教特色。 设置“古典诗文诵读”,建立诵读系统,以古汉语精品固其本;设置“现代诗文阅读”,建立阅读系统,以现代汉语精品立其标;设置“实用语文操练”,建立操练

系统,以现代汉语实用交际语言通其用。 2、以学生为主体,“教本”“学本”统一。 (1)结合具体课文,指点学习方法。 (2)提供范例,可旁批可点评。 (3)降低难度,提高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4)适应学习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品诵结合,突出语文感悟。 (1)着力于文本品读,重在出声地读。 (2)着力于语言积累,积累好词好句。 (3)着力于语文操练,形成语文应用能力。 4、练习设计,符合文本学习规律。 为体现职业性强的特点,每篇课文后均设置“主旨把握”、“语言品味”、“义理探究”三个题干并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以树立其职业意识,培养其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提升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 目前,我校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课堂上,学生成了“低头一族”睡觉者居多。常常是老师提问,学生沉默,一个简单的问题要重复很多遍,学生仍是茫然,课堂成为老师的独幕剧,偶尔有少数学生在语文课上玩手机,听歌等与语文不相关的活动,这显然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正常教学背道而驰。 从学生角度来看,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薄弱。学生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积累很少,少数学生还不如小学高年级的的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也较差:从学生的“写”来看,字迹潦草,规范书写的不多;习作时,能按要求表达的不多。在“说”方面,学生能力最差:平常交流用方言,在课堂上发言也常用方言,即使是普通话,也有很浓家乡的方音,这对学生将来面试、外出就业来讲很难与人有效沟通。(2)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是我院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学科的相近性及教学科研的互补性,自1954年沈阳体育学院建校伊始,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就以独立的科室建立,始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教学及科研体系,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做出着重要贡献。 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介绍 运动解剖学是解剖学课的主体,作为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已成为学院各学制、各专业的必修平台课程。近些年来,任课教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教师治学严谨、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制作了大量多媒体教学课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奖励,有多人在学院的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各级先进称号。由于运动解剖学学科的出色成果,运动解剖学学科两次被授予学院重点学科,现为沈阳体育学院及辽宁省精品课程。 二、运动解剖学课程建设及成果 目前解剖学有专用实验室、标本陈列室、标本制作室、多媒体教室等,总面积达700平方米。用于实验、教学的标本、模型陈列于实验室内,包括全身骨骼、关节、肌肉、内脏、神经、心血管等标本及模型。另配有完整的运动解剖学挂图4套。我院的断层标本制作技术和完整的断层标本等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常接待兄弟院校的同行及教辅人员参观,并给予指导和培训。教研室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并有专机上网,随时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 近几年,教学研究及科研活动涉及到多门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基础课程,如: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测量学及人体力学、人体运动学等。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更新内容体系、提倡个性化教育、开展问题式、讨论式、互动教学等方法,并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教研室全体教师重点进行了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课题研究、实验教材建设等。为加强解剖学等课的实验教学工作,体现学科的专业特点,教研室加强了解剖学的实验教材建设,编写了多本实验教材,即《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和《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等,并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发表了大量的教学及科研等相关学术论文。 三、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与规划 (一)主导思想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汇总

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0900010 所属系部:体育系 周学时:5 学时 总学时:85 学时 学分:5 学分 教学对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必修课 教学方式:理论教授与实验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了解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使学生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为正确组织体育教学和指导运动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形式是讲解与实验相结合 课程教材:《人体解剖学》卢义锦、姚士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一版。参考书目:1、《运动解剖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 年。 2 、《组织与胚胎学》成令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8 年。 3、《人体解剖学》于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8 年。 4、《运动解剖学图谱》顾德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年。 编写日期:2006 年8 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讲授纲要 绪论 [教学目标]明确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作用。掌握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讲授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学习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阐明人体的解剖姿势、方位、轴和面。 4、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细胞与细胞间质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掌握细胞的一般结构,了解细胞周期 [讲授内容] 1、阐明细胞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2、重点阐述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第二章基本组织 [教学目标]掌握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分类和主要功能。 [讲授内容] 1、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分类和主要功能。 2、简介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肌肉组织和神经原的再生 第三章骨 [教学目标]掌握骨的结构、功能和理化性质。 [讲授内容] 1、骨的结构、功能、理化性质。 2、骨的发育与生长。 3、人体骨的组成及重要的骨性特点。

机械基础学期总结

北京市丰台职业教育中心校 汽车机械基础2011——2012年第一学期学期总结季米特洛夫说过: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其含义要告诉我们要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更好的进展。教学更是如此,忙碌的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同样要做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以帮助今后的教学更好,更有序的进行,保证学生跟好的学习知识。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下几方面的总结。一、既定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本行业及本专业对学生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学校本学期校教学处对教学的要求,本学科教师依据《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共同商议制定出本学期高一汽车维修专业《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计划。用来指导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本学期的总体目标中涵盖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其中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每次课的讲授、练习以及实际操作已经完成。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还有待完善,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练习和资料查询。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比较重,合作、分享意识欠缺;其次是查阅资料的能力较差,很多同学不愿主动做,存储等、靠、抄的现象。因此真对这种情况需要制定更为系统和细致的教学设计,已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我校根据教学改革要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

每一任务所涉及的学科比较繁杂。因此我们共同认真分析学材,及每一任务给定需要完成的目标,制定出每个任务的重点难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和教学实施的调整,已经完成了各个任务单元的学习任务目标,同时通过技能大赛的形式强化个各任务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掌握。 二、学生方面 由于学生的基础原因,造成同学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和任务情况,技能大赛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每个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非常好,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余的同学属于中等掌握水平。根据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和目标,使优秀的学生比例有提高,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本学科教师备课情况 本学科是由两位老师担任教学任务。一位是王全玉老师,来自企业,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能很好的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位是周娜老师,多年在一线教学,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每次在开展个各教学任务前,两位老师都会进行同头备课,共同探讨各个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进行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同时,针对各个任务中的实操任务,会共同探讨如何进行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结合企业的要求进行练习。 四、其他方面

动画专业教学计划

动画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用于在电影、电视、新媒体等(单位或行业)从事制作及相关工作的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 学生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身心健康。 学生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字动画设计制作技能,掌握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外语应用技能。 二、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Maya》 三维动画Maya是动画专业数字方向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Maya的制作技术和技巧。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Maya的基本制作技能知识,达到可以独立应用所学知识制作三维动画作品的目的。 本课程为288学时,理论课144学时,实践课144学时,16学分。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作品分析》 三维动画作品分析是动画专业数字方向职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欣赏和分析经典动画影片,丰富动画知识,提高动画的欣赏能力。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方面的能力,分析动画影片的综合能力的知识,达到学生能从视听语言、文学、艺术风格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动画影片的目的。 本课程为36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0学时,2学分。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 计算机图形图像是动画专业数字方向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制作技术和技巧。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制作技能及后期合成技术的知识。达到可以独立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图形图像作品,完成影视后期合成目的。 本课程为72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4学分。 课程名称:《动画原理》 动画原理是动画专业数字方向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

中专护理教学计划(详细)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临床护理技能、社区卫生保健知识、富有人文精神精神,能适应临床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家庭,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护理、康复以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对医学科学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护理岗位群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为原则,以素质教育和护理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采用“2+1”培养模式,即二年的校内学习和一年的医院实习,学校和医院两个育人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校内学习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训和见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一年的教学医院顶岗实习中完成专业课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2)具备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及护理知识。 (3)具有基本的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4)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较熟练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对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及一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4)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康复指导和进行卫

机械基础学期教学计划

五河县职教中心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科目:机械基础 班级:12机电、13机电 教师:王广水 2014年2月15日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机电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赵玉奇、陈少斌等主编的《机械基础》第五、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内容,期中十、十一为选学内容。 第五章给学生介绍了金属材料的性能、铁碳合金状态图等内容、是学生可以掌握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灯基本知识。 连接部分主要介绍了键连接和销连接、螺纹连接、弹性连接、联轴器与离合器等。学生学习后对连接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连接现象。 常用机构部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四杆机构及其特性。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明了无论多么复杂的机构都是由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机械传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传动系统。是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况。这对于学生了解传动的原理很有必要。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充分理解传动的原理,细致的领会传动的作用。 作为连接各部件的桥梁部分。连接件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而机械的节能与环保更是当今社会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因而对于节能和环保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三: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机械基础》这门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系统认识;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对这门课的解题方法等还是没有条理,因此更要加强学生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及改进教学措施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注意在实验、学习、生产劳动中积累经验,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拓宽视野。 3、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言传身教,对症下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整体教学目标: 1、强化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正确设定职业生涯规划。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临床和各类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 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配合和抢救配合能力。 7. 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8.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9.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0. 具有良好的医院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2. 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临床护理方向: ●能对各系统疾病病人实施健康评估,并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 ●能运用基本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进行护理。 ●能正确掌握中医用药护理知识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重症监护方向: ●能对重症支持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 ●能进行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除颤器等仪器的操作与具体连接,掌握ICU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能独立完成监护室内各类仪器管道的清洁和养护。 口腔护理方向: ●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基本口腔器械,掌握其消毒的方法。 ●具有配合牙科医生进行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治疗的技能,具备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口腔修复材料的能力。 ●具有进行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的宣传能力。 三、职业范围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的要求,依据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认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能的相互关系;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初步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同时为体育学院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理论》等学科奠定基础,从而为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四)课程编码:20100043 (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68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安排 小计讲授讨论 实验(音像 材料) 实践 绪言 1 1 第一章人体基本构成 3 3 第二章运动系统10 22 34 第二章内脏 6 2 8 第四章脉管系8 2 10 第五章神经系统7 1 8 第六章感觉器官 3 1 4 总计40 28 68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论 知识点: 一、掌握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二、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定位术语。 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 知识点: 一、掌握细胞、细胞间质的概念。 二、掌握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三、熟悉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和功能。 四、了解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组织 知识点: 一、上皮组织 (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特征。 (二)熟悉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了解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二、结缔组织 (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特征。 (二)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肌组织 (一)熟悉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型肌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二)熟悉肌节的概念,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四、神经组织 (一)掌握神经纤维的概念。 (二)熟悉神经元的分类、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三)了解神经末梢及末梢装置。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知识点: 一、骨总论 (一)掌握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年龄特征。 (二)熟悉骨的发生与生长。 (三)了解骨的分类。 (四)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骨连接总论 (一)掌握关节的构造。 (二)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农村医学教学计划与大纲

农村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一、培养目标农村医学专业中等学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疫工作的高素质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毕业后能在乡村医疗机构从事对常见病的防治、卫生保健、防疫及健康教育与咨询等工作。二、培养标准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卫生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2.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能掌握本专业人才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防治多发病、常见病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业务要求1.具有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2.具有农村医学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应用农村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乡村预防、卫生保健工作的能力。3.具有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

年保健、营养指导、健康检查、急救、慢性病的农村社区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工作的能力。4.具有流行病学调查的一般知识和能力。5.具有制定乡村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的能力。6.具有对乡村常见病及危重症的初步诊治能力。三、修学年限修学年限:三年学科门类:医药卫生类总学时: 2864 四、课程设置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由5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毕业实习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拓展模块1(基础课程)、拓展模块2(社科人文课程)、拓展模块3(专业相关课程)。2.学分计算(1)必修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必修课程(毕业实习另计)17学时计1学分。(2)毕业实习1周计1学分,共计48学分。五、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1.德育(136学时,其中理 论教学12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主要内容是职 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

助 产 士 专 业教学计划

助产士专业 教 学 计 划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二00九年十一月

助产士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标准 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三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 1、掌握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 2、掌握遗传、优生优育的有关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3、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观察和规范地处理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能配合医生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 5、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的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进行初步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开展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8、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服务意识。 10、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知识。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12、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专业学制:3年。 3、时间分配:三年共计150周。第1—4学期各为26周,期中入学教育或教学见习1周,教学18周,复习考试一周,寒暑假5周,长假1周;第3年46周,其中毕业实习40周(包括医院及社区实习32周,社会实践8周)长假2周,毕业复习、考试2周,就业教育2周。 4、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为7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课时设置 由5个模块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模块、毕业实习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包括拓展模块1(基础课程)、拓展模块2(社科人为课程)、拓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docx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标题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国地图出版社《无所不在的信息》二、授课类型: 新授课三、教材分析:“无所不在的信息”是中国地图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 第一单元、 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适合 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搜索与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体会信息就 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信息的概念,帮助学生 加深理解信息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特征。四、学 生分析:高一新生是从不同的初中走到一起来的,他们经历过 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他们在读初中的地 理位置、师资力量、硬件配置的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对信息的 概念和认识或不知,或初浅,或略深。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的 第一节课,对于规范学习行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信息 意识、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内化信息伦理提升信息 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五、教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描述、讲解、讲故事等方式,帮 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特征。②例举有关信息实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 平台上互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基础,为以 后的教学搜集信息。 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 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

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学习从多角度 全面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举身边的信息,让学生领悟到信 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信息是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而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八、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 的特征九、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等方面理解身边的信息。然后,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特征。引导 学生列举身边能体现信息某些方面特征的实例,在分析学生列举 的实例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的特征。主要使用的教学 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十、教学过程: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 埃”摘自唐代诗人杜牧《寄远》●“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楼 台”摘自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古人》●“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 息”摘自宋代李清照信息一词不象网络一样是个现代词,早在1000 多年前就 有了。只是那时的信息多指消息,几百里快马急送的也不过是一 个口信、一封家信或一道圣旨。当今,我们已经处在了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更充分的、更深层次的、更广义 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运用信息,要做到这 一点,必须了解信息的含义、作用及其特征。投影显 示“信息的概念”,然后给学生下面的相关概念:(1)信息 的含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 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地内容。提示:现代的信息的含义远比古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 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课程总学时:54 实验总学时:8 实验课性质: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承担实验室(或教研室):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课程实验教学简介 系统解剖学课程在高等中医学院校的中医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其它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系统解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力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针,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及其主要机能; 2.了解人整体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整体性概念; 3.了解人体器官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为其他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四、实验项目名称、性质和学时分配

五、各单项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分组人数要求): (一)实验名称:运动系统 实验内容:全身骨、骨连结、骨骼肌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骨的配布和形态特征;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关节的构成、功能特点和主要运动形式;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肌群的配布、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要求:30人/小班,5人/组。 (二)实验名称:内脏学 实验内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消化管各部的形态特征,各主要消化腺的位置、形态,了解腹膜的分部及其形成结构;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呼吸道各部的形态特征,肺的形态,了解胸膜的分部及其形成结构,熟悉纵隔的概念、分部;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构造特征; 4.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 实验要求:30人/小班,5人/组。 (三)实验名称: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实验内容:心脏、全身动脉、全身静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内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传导系及血管; 2.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掌握人体各部主要动脉及其重要分支、主要静脉及其重要属支; 3.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电脑投影及挂图,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人体各部主要淋巴结的位置及其淋巴引流范围,脾和胸腺的位置、形态,掌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走行及其所收集的淋巴干;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总学时:95 适用对象: _____机械加工专业中专二年级学生 __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联系实践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机械分析能力,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一个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械传动原理、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运动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简单了解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等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基本达到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分析机械的组成、使用维护、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 (2)具有分析常用机构运动特性的能力; (3)初步具有简单设计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4)具有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初步具有把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结构工艺等结合起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有机械设计实验技能 (6)具有对常用机构及通用机构零部件进行维护的能力 综合素质: (1)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能力 (4)培养学生与人协助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 理解V带及带轮、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V带传动的安装维 护及张紧装置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要点: 1. 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2. 机构传动比i 第二节V带传动 要点: 1. 普通V带结构 2. 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3. 普通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4. 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5. 普通V带的标记 第三节同步带传动 要点: 1.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第二章螺旋传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螺纹的代号标注、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2. 了解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3. 理解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螺纹的种类和应用 要点: 1. 螺纹的分类和应用 第二节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要点: 1. 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第三节螺纹的代号标注 要点: 1.普通螺纹的代号标注 2.梯形螺纹的代号标注 3.管螺纹的代号标注 第四节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要点: 1.普通螺旋传动 2.差动螺旋传动

2020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2020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2020中职专业教学计划 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2020中职专业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学院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为更好地突出我院中职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规范我院中职教学计划管理,根据 ___《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XX]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特提出如下意见: 修订和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院中职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要特别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技术发展态势,使修订和完善后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行业特色和中等职业教育特色。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坚持德育为先,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要注重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要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3、坚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的原则 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设置课程。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专门化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