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 以陶寺和二里头为例

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 以陶寺和二里头为例

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 以陶寺和二里头为例
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 以陶寺和二里头为例

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

——以陶寺和二里头为例

张渭莲

(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发生历程

2.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崩溃过程与原因

3.两种不同的早期国家消亡模式

早期国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随着对人类早期政治组织形式研究的逐渐深入,而提出的一个与成熟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克赖森(H. J. M. Claessen)认为,早期国家是介于非国家组织和成熟国家之间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能是调整已被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复杂社会中的各种关系1。哈赞诺夫(Khazanov)对于早期国家的定义与克赖森类似,认为“早期国家是指最早的、真正原始类型的国家,是紧接着原始社会解体之后的国家”2。与成熟国家相比,早期国家虽然拥有强有力的合法政府和已经出现阶层分化的居民,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已经能够支撑国家的运转,但社会和政治结构等方面仍保留了许多先前发展阶段较为原始的特征。

早期国家如同生命一样,亦有着产生、兴盛与衰亡乃至崩解的历程。克赖森曾经对早期国家的消亡进行过综合研究,认为早期国家走向消亡可能存在三种途径:第一种是早期国家发展为成熟国家;第二种是早期国家停滞、衰退或瓦解崩溃;第三种是早期国家被其他大型政治组织占领或吞并,成为附属国或殖民地3。也就是说,除了部分早期国家演变为成熟国家,相当多的早期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消失或者崩溃了。

对于早期国家崩溃的原因,学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如美国考古学家泰恩特(Joseph A. Tainter)指出,当维护一个复杂社会所需的能量越来越大,而所得回报越来越少,二者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便变得极为脆弱4。加拿大考古学家炊格尔(Bruce G. Trigger)则认为人类生存一般采取“最省力”原则安排活动,当一个社会对能量和资源的奢侈浪费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破灭便在所难免5。美国学者科恩(Michael D. Coe)从宗教对社会发展制约的角度,对社会崩溃的原因进行探讨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认为国家内部的虚弱和外来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是造成古代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7。卢威(John W. G. Lowe)对玛雅文明进行研究后认为人口增长

1Henry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ík,“The Early State: Models and Reality”, In Henry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ík, eds.,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 Mouton, 1978, pp.637-650.

2 Anatolii M. Khazanov,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e Study of the Early State”. In Henry J. M. Claessen and Peter Skalník, eds.,The Early State, The Hague: Mouton, 1978, pp.77-92.

3亨利·克赖森著,曲彤丽译:《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28期,2006年3月。

4Joseph A. Tainter, 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8.

5Bruce G. Trigger, “Monumental Architecture: A Thermodynamic Explanation of Symbolic Behavior”. World Archaeology,1990,22(2):119-132.

6Michael D. Coe,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Mesoamerican states”. In Grant D. Jones and Robert Kautz, eds., The Transition to Statehood in the New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157-171.

7《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49-165页。

的压力加之头重脚轻的贵族统治,是导致其突然消失的主要原因8。

近年来中国国内学术界亦有部分学者将早期国家相关理论引进到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当中,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发生、发展与独有特征等问题进行探索,取得了相当令人关注的成果9。然而对于早期国家崩溃的研究却极少有人关注,本文即以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和豫西伊洛河盆地的二里头为例,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崩溃过程进行研究。之所以选择陶寺和二里头,是因为与其它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相比,二者的资料累积较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社会组织发展演变轨迹的缘故。

1.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发生历程

对于陶寺和二里头是否已进入早期国家阶段,长期以来学界有过一些讨论10,但由于种种原因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近年来考古材料的累积及相关资料的发表,尤其是一些重要考古发现的问世,为进一步剖析二者的社会组织演变提供了可能。从现有材料看,已有足够证据表明陶寺和二里头先后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文虽着眼于探讨陶寺和二里头早期国家的覆亡,但若不对其形成历程进行剖析,似难以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其消亡模式,因而本文的研究便由二者早期国家的发生历程入手。

1).陶寺

陶寺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遗址东西长2000、南北宽1500米,面积300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在三次复查之后,于1978-1984年在此发掘出居住址和1000多座墓葬11。

8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488-489页。

9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的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沈长云:《关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2期。

陈恩林、孙晓春:《试论中国早期国家的若干特点》,《古代文明研究》第一辑,文物出版社,2005年.

10关于陶寺讨论的成果主要有: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277、312页。

高炜:《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1997年,131-133页。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69页。

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3月。

何驽:《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174-175页。

关于二里头讨论的成果主要有: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11页。

邹衡:《中国文明的诞生》,《文物》1987年第12期。

李伯谦:《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华夏考古》1995年第4期。

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156-161、174-175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进入21世纪以来相继发现了早期、中期城址和数座大型宫殿基址12。陶寺类型遗存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从相对年代看,早期与庙底沟二期晚期同时,中期相当于王湾三期文化晚期,晚期相当于新砦一期,而早于二里头文化。从绝对年代看,早期约当公元前2300-前2100年,中期约公元前2100-前2000年,晚期约公元前2000-前1900年13。

早期城址位于遗址东北部,大体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14。大型建筑集聚区或可称为宫殿区位于城址的南部边缘15,大型窖穴仓储区位于小城外东南16。墓地位于早期城址的城外东南600米处,发掘出的1000多座墓葬排列整齐,头向一致,可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中大型墓9座,中型墓80座,小型墓610座,分别占整个墓地总数的1.3、11.4和87.3%17。

2000-2002年确定的中期城址是在早期城址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城址由大城和小城两部分组成。其中大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面积为270万平方米;小城平面呈刀状,面积约10万平方米18。宫殿区是在早期原址上修建而成的。普通居址位于城址西北角,手工业作坊区可能在大城西南角,仓储区继续使用19。墓地位于中期小城西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内的墓葬亦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20。2003年在陶寺中期小城内墓地以南发现一座具有特

1980年第1期;《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

12梁星彭、严志斌:《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13何驽:《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14何驽、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8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15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18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3期。

19何驽:《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

殊功用的大型建筑基址21。

将早中期的材料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陶寺遗址由早期到中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址面积突然扩大,由56万一跃扩大为280万平方米,较早期增加了5倍多。

(2)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面积增大。早期最大者不过800平方米,中期已出现1万平方米

的夯土基址。而且有证据表明,中期存在使用陶瓦覆顶、墙面绘有蓝彩、夯筑精良

的高级别建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个别大型建筑中发现有用于奠基的人骨22。

(3)中期已开始铸造铜容器。在位于大城东北部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主体殿堂基础内发

现有铜容器残片,表明中期时已开始铸造和使用铜容器23。

(4)中期墓葬虽然仍与早期一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但集中埋葬于中期小城之内,有

独立的茔域。随葬品一改早期习见的成套木器和石特磬的传统,改而崇尚玉器24。

(5)位于中期小城内由半圆形外环道和半圆形台基组成的兼观天象授时与祭祀功能为

一体的具有特殊功用建筑的修筑。

早期时修建了面积为56万平方米的城址,城址内的大型建筑集聚区内排列有多座大型建筑,位于城外的墓地被分为大中小三个不同的类型,如果说此时的社会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整个社会至少可以分为三个等级,社会形态已相当复杂的话,那么中期这种分化急剧扩大。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筑的修筑,人牲的使用,铜容器的铸造,有独立茔域的墓葬等均显示出与早期相比社会结构极度复杂的状况,而其中顶部使用陶瓦,墙面绘有蓝彩,体量高大,筑造讲究的建筑的使用者当非普通居民,极有可能为统治者住居,而那座由半圆形外环道和半圆形台基组成的特殊建筑应该就是统治者用以祭祀的场所。由此可见,陶寺中期时处于不同地位的居民在住居、埋葬、奢侈品等方面的拥有并不相同,甚至是极为悬殊的。在这种情况下,居于上层的统治者通过控制通向超自然的宗教的途径,不断使自己的地位合法化,于此之时整个社会已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分化和经济分化。如果说早期时陶寺尚处于酋邦阶段的话,显然中期时已跨入早期国家阶段。

2). 二里头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平原东部,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并于60年代开始进行发掘,取

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

王晓毅、严志斌:《山西抢救性发掘陶寺墓地被盗墓葬》,《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9日第1版。

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7期;《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Ⅱ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

24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04.3。

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25。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一系列的发掘成果引人注目26。二里头文化被发现和研究者分做四期,从相对年代看,一期晚于王湾三期,四期早于商代早期。从绝对年代看,约当公元前1900年至前1500年27。

一期时遗址面积较小,约100万平方米,文化遗存仅见于遗址的局部且分布稀疏。但遗存中已有青铜工具、象牙器、绿松石器等规格较高的器物,并发现刻划符号。二期时遗存遍布已发掘区域,文化堆积丰厚。遗址总面积已达到300万平方米,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成为宫殿区。其内发现有垂直交错的道路网、大型建筑基址、中型墓葬和铸铜作坊28。三期时宫殿区周围增筑了夯土城墙,并新建了多座大型建筑基址和绿松石作坊29。四期时宫殿区继续使用,除沿用前期基址外,在宫城以南还发现增筑于此期的大型基址,绿松石作坊和铸铜作坊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第四期30。

2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2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第3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偃师二里头遗址1980-1981年Ⅲ区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7期;《1982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区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2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田野工作的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2003-2004年田野考古新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8期,2004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上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

27仇士华、蔡连珍等:《有关所谓“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2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又见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

许宏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绿松石龙形器》,《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1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81、171、270页。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考古》1983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又见第8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

分析一至四期的材料,可看出一至二期间有着巨大的飞跃。

(1)由遗迹单位总量变化可观察出一二期之间所发生的变化。1980-1990年在二里头共

发现文化堆积单位(包括文化层、墓葬、房基、水井、窖穴、灰坑等)1541个,其

中1期单位22个,占总数的1.4%,二期增至单位310个,达到20.1%。

(2)从遗址面积和遗存分布看,二里头文化一期时面积为100万平方米,二期时突然扩

大至300万平方米,遗存覆盖已发掘区域,且堆积丰厚。

(3)从文化内涵看,二期新出现了规整的道路系统,发现的4条大路分布于宫殿区外围,

呈井字形分布;宫殿区内至少出现2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完整揭露的一座面积在

7500平方米左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宫殿区南出现面积达1万平方米

的铸铜作坊,并发现始建于二期的大型围垣设施31;宫殿区内发现的成组中型墓葬

中出土精美的铜容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和绿松石龙形器等。

所有这些,彰显出此地已非普通聚邑。如果说一期时二里头遗址已是范围逾100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那么二期时此地经历了最显著的人口增长和聚落整合。从居址、墓葬、随葬品等反映出的信息看,居于此地的居民显然已经被分成三到四个层级,位处社会上层的统治者所居住的体量巨大的宫殿建筑与人数众多的中下层居民所居住的半地穴、地穴或狭小地面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拥有精美青铜容器、玉器、绿松石制品的社会上层掌握了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财富,社会内部的贫富分化已极为严重,因而可以说最晚从此时起,二里头国家已经建立。

2. 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崩溃过程与原因

上一部分对于陶寺国家和二里头国家的发生历程进行了剖析。从现有材料可以看出,这两个早期国家并没有延续发展下来,而是相继崩溃了。这两个早期国家是如何崩溃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的崩溃?

首先来看一下陶寺。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中型城址到晚期废弃,城墙被毁。早中期的宫殿区也不复存在。修建和使用于中期的大型夯土基址ⅠFJT3,原地表以上部分的夯土皆于晚期被夷平32。考古工作者2002年在中期时的宫殿核心区清理了一个属于晚期的灰沟,除发掘出大量石坯剥片、骨镞、骨针、骨锥、砺石等与石器、骨器制作有关的物品外,还出土了多具人骨架。经鉴定这些人骨的年龄多为青年。这些人骨架分别被埋在3层堆积之中,其中第1层发现属于31个不同个体的骨骼,以头骨为多,有少量肋骨、肢骨和部分盆骨。第2层出土4个人头骨及部分肢骨。第3层内含有大量狗骨和零散兽骨、人头骨。这些人骨被肢解,许多颅骨有钝刃劈琢痕,最令人惊异的是,竟发现有6个人工劈下的面具式面颅。此外底部发现一成年女性的骨架保存较为完整,但阴部被插入牛角,明显系被暴力残害致死33。可见原本在早中期作为宫殿区的地方,此时已变成石器加工和骨器加工场所了。

特殊建筑也这一时期被毁。建造和使用于中期的ⅡFJT1到晚期被平毁34,ⅡFJT2也被第7期。

31赵海涛等:《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全面揭露一处二里头文化末期大型庭院建筑》,《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1日。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3期。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7期。

削为平地,甚至其东边被削成洼地35。

中期墓葬也遭到破坏。属于中期的大型墓葬M22被一晚期灰坑从北壁中段打破,棺室被毁坏。坑底有随意抛弃的人颅骨5个,在坑底西部斜坡上残留着被拉上来的棺盖版,原随葬于墓内的玉钺、玉饰品和绿松石嵌片被扰乱36。中小型墓葬也难逃厄运。2005年春清理的属于中期的6座中小型墓葬,均受到晚期不同程度的破坏。墓室被捣毁,人骨架被肢解抛弃,个别甚至被砸碎。在晚期扰乱墓葬所形成的地层中,遍布着散乱人头、肢骨、肋骨,以及原本作为随葬品的玉戚、玉石璇玑、红铜环等37。

与中期规模庞大的宫殿基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晚期未发现大型建筑基址。1999-2000在Ⅱ区揭露的10座房址从年代上看属于晚期,平面皆呈圆角方形,除99ⅡF10为地面起墙外,余均半地穴式建筑。门道略呈半圆形,火塘多近方形。这些居址面积最小者仅7.7平方米,最大者不过17平方米38。

晚期亦未发现大中型墓葬,发掘的墓葬皆为小型。1983-1984年在Ⅲ区西南部清理的29座晚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米左右,宽0.5-0.6米。头向以东南居多,极个别头向西北或东北。均为单人葬,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个别为俯身屈肢或侧身屈肢。除极少数随葬石刀等石器外,绝大多数无随葬品。墓葬往往2座、3座至多4座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则排列无序,同组的墓之间则间距很近,且作平行排列,头向较为一致39。

由此可真切地看出,到了晚期,标志着陶寺国家的诸多物化标志比如城址、大型建筑基址、大中型墓葬等几乎同时消失,也就是说陶寺国家到晚期时已不复存在。

二里头的情形与此类似。

始建于三期的1、2、4、7、8号宫殿进入四期偏晚后相继废弃:1号宫殿自三期一直使用至四期,到四期偏晚时废弃;2号宫殿的北廊建成于三期,四期时进行增建,但最晚到二里岗下层时此宫殿废弃40;4号宫殿的东庑在四期偏晚时废弃,主殿台基至少延续使用至四期偏晚41;7、8号宫殿使用至四期晚段42。

修建于二三期之交的宫城城墙延续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城墙使用时期的路土和垫土的时代为二里头三期至四期偏晚阶段,说明其至少使用至四期晚段或稍晚43。

二期时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之南修筑的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围垣设施,虽于四期时进行过加固,但不久便遭废毁44。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

3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Ⅱ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3期。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

40杜金鹏:《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考古学集刊》16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4号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11期。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11期。

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11期。

44赵海涛等:《二里头遗址发现大型围垣作坊区,全面揭露一处二里头文化末期大型庭院建筑》,《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1日。

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废料坑延续使用到二里头文化第四期45,未见四期之后的遗迹。

由此看来,二里头文化第四期之后,大型宫殿、宫城及城墙设施、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相继废弃。

从遗址总体的文化层分布来看,继二里头四期文化之后的二里岗下层和上层早段文化层的分布范围很小,集中分布区的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文化层及小型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叠压或打破宫殿基址,且无高等级的遗物发现46。

尽管二里头文化一期时,二里头遗址所在地仅仅是个有较大规模的聚落,但到二期时遗址范围迅速扩大,建立了二里头国家。经过三期的繁荣和发展,到四期时尽管有没落和衰败的迹象,但仍不失为一个早期国家。然而,到了其后的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址面积迅速缩小,大型建筑基址消失,手工作坊也趋于停业,人口大大减少,显然二里头国家至此时已经消失。

为什么陶寺国家和二里头国家在存在了上百年后突然消失?

与陶寺晚期衰败同时,在塔儿山南麓有两个大的地方中心兴起:东许、南石-方城。二者距离仅十公里左右,因而有学者提出陶寺晚期政治中心移至南石-方城的观点47。

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南石-方城遗址北靠塔儿山,南临滏河。遗址包括南石、古巨、方城和小巨四个自然村,东西连成一片,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试掘和调查所得与陶寺晚期遗存相似,大部分器物形制基本雷同。也就是说南石-方城不仅与陶寺晚期同属同一时期,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48。

东许遗址亦发现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86夏和1995春进行过两次发掘。遗址位于南石-方城遗址之西南,隔滏河与塔儿山北望。遗址分布在东许、靳庄、听城三个自然村之间,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文化面貌与陶寺晚期基本相同,只是相对年代可能略早一些49。

方城北靠塔儿山,南临滏河,和陶寺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约20公里,至今两地仍有便道相通。而东许遗址与方城的直线距离亦不过30公里。所以若说陶寺晚期政治中心转移至南石-方城或东许,是极为可能的事情。

然而为何政治中心会从陶寺迁出?由以上材料的分析已清楚地看出,在晚期时陶寺国家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城墙被推倒,大型建筑被夷平,甚至中期时统治阶层和贵族的墓葬也被捣毁,显然此时发生过剧烈的军事冲突。有学者对陶寺的居址、墓葬、生产工用以及最常见的陶器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说,陶寺早中晚三期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应该是同一文化共同体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50。加之距其不远的南石-方城和东许文化面貌亦与陶寺相同,由此看来,陶寺国家并未受到外来武装势力的入侵,最大的可能是,来自内部与统治者敌对的反叛者率领军队将统治者赶下宝座,在这场冲突中,荣耀一时的陶寺国家黯然覆没。

对于二里头国家破灭的原因,绝大多数学者同意外来人群军事征服的说法。

在二里头遗址走向衰败的同时,距此东北仅仅六公里的地方,属于另一文化的人群建起了面积达190万平方米的偃师商城。城墙均为夯筑而成,墙体基部宽度为18-19米。迄今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5年第7期。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367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考古》2004年11期。

47何驽:《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4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翼城南石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二),245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曲沃县方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4期。

4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县博物馆:《山西曲沃东许遗址调查、发掘报告》,《三晋考古》(二),220页。50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为止已发现城门5处,其中已经过发掘的3处都是单门道,门道两侧筑有木骨夯土墙。城墙外侧有护城壕环绕,城壕宽18-20米。城内外还发现有纵横交错的道路。1997年在城内发现了建造年代早于大城的小城。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方向与大城相同。宫城位于小城南部居中,大体呈方形,宫城内的布局由南往北,可分为宫殿建筑区、祭祀区和池苑区三部分,其中宫殿区占宫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祭祀区位于宫殿区北部,祭祀B、C区东西并列,各有一周夯土围墙。池苑区是由位置?中的大型水池及其东西两侧的排水道和引水道组成的人工引水造景的设施51。宫殿区内至少发现有10座大型建筑基址,这些建筑分别建成和使用于偃师商城第一期、二期和三期,其中年代最早的遗存即偃师商城第一期,约相当于二里岗下层早段,即以二里岗下层H9为代表的时期52。偃师商城的大城与郑州商城始建年代大体相同,不晚于二里岗下层晚段,也不早于二里岗下层早段,即最晚在二里岗下层偏晚时期二者筑成。小城的修筑年代早于大城,与郑州商城北大街宫殿基址的年代大体相同或略有先后53。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偃师商城与二里头近在咫尺,然而其文化面貌却绝然不同。大多数学者同意将其归入二里岗文化系统之中。二里岗文化是年代上早于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晚于以南关外和洛达庙为代表的遗存以及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郑州以及附近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从陶器特征来看,偃师商城与近在咫尺的二里头文化绝然不同,而与几百里之外的二里岗文化极为接近,明显属于同一系统。此外,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和其它重要建筑基址、墓葬的朝向都为南偏东,偃师商城无论城垣还是宫殿朝向都是南偏西,后者与郑州商城、盘龙城等相同。因而大多数学者同意“无论从陶器群所标识的物质文化面貌,还是从建筑朝向所反映的观念来看,都表明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不是同一文化共同体早晚相承的两个发展阶段。换句话说,只能把它们看作两个不同族属的文化遗迹”54。

二里头四期文化的结束与二里头国家的灭亡,与距此不远的属于二里岗文化的偃师商城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事情。这的确不得不引人深思。属于同一个考古学文化的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是修建于二里岗文化早期的两座重要城址。多年来学者们在二者孰为某一王朝都城的问题上争议不休。尽管从年代上看,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大城始建年代大体同时,而且偃师商城的小城与郑州商城内北大街宫殿的始建年代也大体相同或略有先后,但是如果从二者的面积和城市布局上看,二者还是有着相当的差别。郑州商城的内城面积300万平方米,如果加上外城,面积可达1300万平方米55,远远大于偃师商城。再者,郑州商城虽然由外城、内城组成,且在外郭城外十米处挖掘有宽达40米的城壕,偃师商城的防御体系与郑州商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宽厚的城墙的外面一样有护城壕环绕,而城内还筑有小

51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与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

b.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

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城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

年第4期。

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2期;《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1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2期;《河南偃师商城Ⅳ区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2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北部“大灰沟”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7期。

王学荣:《制度革新与文化融合――王朝更替与考古学文化变革关系的个案分析,以二里头和偃师商城遗址为例》,《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52高炜等:《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考古》1998年第10期。

53张渭莲:《商文明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8年,82-83页。

54高炜等:《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考古》1998年第10期。

55袁广阔、曾晓敏:《论郑州商城内城和外郭城的关系》,《考古》2004年第3期;袁广阔:《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关系的考古学观察》,《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城,小城之内尚有宫城,小城和宫城四周均有夯筑的城墙围起,形成由护城壕、大城城墙(小城城墙)、宫城城墙组成的多重的严密的防御系统。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之后为二里岗文化,显然与前四期文化面貌不同,显系不同的人群所遗留。二里头遗址第四期之末,距此不远的地方出现偃师商城,意味着另一种文化占领了该地区。外族入侵,二里头变成了殖民地。所以说可以认为,以二里岗文化为代表的外族入侵是二里头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陶寺和二里头国家一样,在其末期分别受到了来自内部或外部敌对势力的武装冲击,从而导致其灭亡。然而,当我们重新梳理材料时,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不可否认,在这两个早期国家灭亡的过程中,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与此相比,其社会内部政治组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就陶寺而言,整个中期之时,居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层对于玉器、漆器、彩绘陶器等奢侈品的需求从未停止过。2002年考古工作者曾发现一个面积为18平方米左右的墓葬,墓室四壁有五圈宽15厘米左右的手抹草拌泥带。墓葬填土中发现一具被腰斩的青年男子骨架。葬具为由一根整木挖凿而成的船形棺,棺内外均施有红彩。墓室四壁挖掘有11个壁龛。墓内随葬有绿松石饰件、玉钺、玉戚、玉璜、彩绘陶器、骨镞、漆木器、红彩草编物等超过150件随葬品56。相对于普通陶器而言,在陶器外表加饰彩绘需要寻找专门的颜料,需要掌握施彩技术和具有绘画功底的技术工匠。由于原料的限制和专门工匠的缺乏,生产数量受到了限制。而玉器、漆器的制作与彩绘陶器相比,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数倍于后者。这些显然只能是社会的统治阶层在能调动全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方能为之。

与奢侈品的制作相比,陶寺中期时体量巨大的建筑物的修筑亦需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面积270万平方米的大城和10万平方米的小城,平面面积1万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基址ⅠFJT3,由夯土台基和生土台芯组合而成的特殊建筑,以及大中型墓葬的挖掘与装饰,无不需要在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撑下进行。如一个社会在维持统治阶级的日常需要之余,持续进行大规模特殊建筑的修建和奢侈品的制作之时,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便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次武力冲突不断对已处于危倾状态的社会组织提出挑战,最终导致社会组织的崩溃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里头国家的情况亦是如此。早在进入早期国家的二里头二期,统治者便于宫殿区内兴建3、5号大型建筑基址,同时设立铸铜作坊为贵族阶层铸造彰显其身份与地位的青铜容器。三期时至少有1、2、4、7、8、9等总面积超过16000平方米的6座大型基址同时兴建,并在宫殿区周围增筑宫城围墙。四期时增筑6、10、11号大型基址,并于对始建于二期的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围垣进行加固。此外,始建于三期的范围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松石制造作坊仍在使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容器和玉器与三期相比,更为精良,数量亦更为丰富,意味着此期在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大型建筑和高等级墓葬的修筑,青铜容器、玉器、绿松石制品的制作,耗费了整个社会的大量财富。当社会的上层为巩固已有的社会地位,毫无节制地滥用权力,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置众多的下层民众利益于不顾,来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时,社会的动荡便在所难免。

由此看来,无论是陶寺国家,还是二里头国家,在遭受大规模的军事攻击之前,社会内部的矛盾已极度尖锐,国家的政治机构已无法正常动转,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来自内部的反对者或外来势力侵入时,它们已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是坐观大厦倾覆了。

5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第二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第9期。

3. 两种不同的早期国家消亡模式

尽管陶寺和二里头国家在内部社会组织运转出现困难之时,遭遇内部反对者或外来武装势力的攻击,导致国家崩溃。然而二者的消亡模式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别。国家崩溃后仍然留居于陶寺的居民,与其征服者使用同一套生产生活工具,也就是说其文化面貌并未发生突变,只是社会组织重又回到了简单酋邦阶段。而二里岗国家统治下的二里头居民,被迫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转而采用与统治者一致的生产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二里头国家的掘墓者并非其同类,所以在其崩溃之后,自然而然变为征服者的殖民地,其居民被迫接受统治者的文化。而陶寺由于武装进攻者本与其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所以并不存在着文化传统的差异。由于内乱的缘故,在早期国家崩溃后重又回到了落后的状态,即简单酋邦阶段,二里头则成为征服者二里岗国家的殖民地。这大概是陶寺和二里头国家消亡的两种不同模式吧。

这两种模式与克赖森所说的早期国家走向消亡的第二、三种途径大体吻合,即早期国家或者停滞、衰退、崩溃,或者被其它国家占领,成为其殖民地。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二里头国家虽未演变为成熟国家,但它的精华为商国家所吸收,其后周灭商亦重复了这一过程。因此,从中国古代国家发展演变的大视角来看,微观上反映出的是二里头、商、周几个早期国家相互取代,而从宏观上看,三者本为一体,其精髓部分延续发展,直接导致了后来向成熟国家的过渡。这也许正是古代中国社会组织演进过程中有别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独特之处吧。

内容摘要:

在国际学术界关于早期国家崩溃的研究已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但中国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嫌欠缺。本文以晋南临汾盆地的陶寺和豫西伊洛河盆地的二里头为例,对中国早期国家的消亡历程与模式进行探索。

从现有证据看,陶寺中期和二里头二期先后进入了早期国家阶段,但这两个早期国家都没有延续下来。随着陶寺中期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城址、宫殿区、大型建筑和墓葬的毁弃,陶寺国家彻底消失。二里头国家在存在了200多年后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动:宫城城墙和大型宫殿被毁,带有围垣设施的手工业作坊亦被弃,聚落人口锐减。

陶寺和二里头国家之所以走向破灭之路,与统治者毫无节制地修筑大型建筑和过度追求奢侈品的享受有关。当社会内部的矛盾极度激化,国家政治机构的运转出现困难之时,陶寺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发动了武装叛变,二里头国家则受到属于另一文化的外来势力的攻击,从而导致了这两个早期国家的崩溃。

陶寺国家消亡后,社会组织重又回到了简单的酋邦阶段,二里头国家则成为其征服者二里岗国家的殖民地。

关键词:早期国家,酋邦,殖民地,崩溃

The Collapse of Chinese Early States: The Cases of Taosi

and Erlitou

Abstract: The study of early states has become a focus in the foreign academic circle, but it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in our country. The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collapse process and model of Chinese early states by examing tow cases of Taosi[陶寺] and Erlitou[二里头], which lie in the Linfen Basin of Southen Shanxi[山西] Province (for short, Jinnan[晋南]) and the Yiluo River Basin of Western Henan Province (for short, Yuxi[豫西])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evidence now, the mid-term of Taosi Culture and the second term of Erlitou Culture belonged to the stage of early state. But these two early states have not persisted up to the present. The Taosi Sate disappeared completely as the city, palace, huge building and tomb zone of 280,000,000 squared meters became deserted in the mid-term of Taosi Culture. The same happened to the Erlitou state when it had existed for 200 years: the wall of palace and great palace were destructed, the handicraft workshops with surrounding walls were deserted, and the population decreased sharply.

The collapse of Taosi and Erlitou States ar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ir rulers built too many great buildings and made too luxurious livings. When the social conflict became extremely serious and the political machine of state did not work well, the opponents of Taosi State revolted from inside and Erlitou State was attacted from outside, which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two early states.

As far as Taosi was concerned, its social organizaztion degenerated into the simple chiefdom form after its demise. At the same time, Erlitou State became a colony of its suzerain Erligang[二里岗] State which had conquered it.

Key words: early state, chiefdom, colony, collapse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孙晓春 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历史上,东西方国家之所以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早期国家产生之际,他们就已经站在不同的起点上,而且各具特色的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彼此不同的历史走向。只有合乎逻辑地解释一个民族国家产生的过程,才有可能深刻地认识这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本文拟就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以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模式关于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式。即由氏族组织演变为国家的雅典模式,恩格斯说,雅典国家是“一般国家形成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 ;通过部落征服进入国家的德意志模式;由家长制家庭进入国家的罗马模式。实际上,世界各民族国家产生的道路,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恩格斯所讨论的这三种模式。但是,受前苏联理论界的影响,我国史学界在讨论国家起源问题的时候,却机械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把恩格斯所说的一般国家形成的典型的例子,看作是国家形成的唯一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在提及中国早期国家产生这一问题时,都把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类比于雅典人的国家,即经过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手工业与商业三次大分工,同时,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在氏族内部个体家庭确立的基础上,产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常识性的历史教科书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过程的描述,全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我认为,由于地理的、经济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全然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之所以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中国与希腊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不发展,一定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往往决定于原初的地理环境。这里,首先应该澄清一个理论问题,斯大林曾经说过,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只是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其理由是,“社会的变化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快得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愿提到它。” 从此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便成了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斯大林的这一说法对于我国的史学研究影响极大。 事实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历史研究中从来没有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曾详尽地阐述了亚洲的地理环境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7页。

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于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 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生:答后,学生齐声朗读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的出现、王权的神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早期军队与刑法的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形成与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通过学习古代王权、等级制度和维护工具,理解人类早期社会冲突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残酷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怀。 通过对城市等文明标志物的了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意识,认识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能够尝试着比较古代和现代城市在景观上的异同点。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印度种姓制、中国分封制度等现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盖的社会阶级分化本质。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具体资料的方式运用,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君主、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3、知识目标 乌尔、摩亨佐·达罗、二里头等城市遗址;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古埃及的社会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商朝的阶级划分;古代军队,《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王位世袭制、种姓制等抽象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有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后回答:国家。 过渡: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呢?从而导出新课学习。

2、城市开始出现 ①阅读课本,以“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六个关键词为例,并结合图册P10,尝试描述下列城市遗址当时的风貌: 西亚的乌尔城;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夏商的二里头遗址。 ②结合初一所学关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古代城市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点? ③拓展活动:设计并描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城市想象图,并准备一段精彩、精准的导游词,带领同学们超时空旅游你的城市。 3、王权神圣 ①古埃及: a. 埃及国王为什么称“法老”?住大房子、宫殿的人。 b. 他们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人神合一处;死而复生处;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c. 课本图2-12上的面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权威、地位之高。 ②中国夏朝:禹和启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扩大王权?(知识补充:九州、九鼎) ③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古代某一国的君主,你会借用神的权力来辅佐治国吗?这种方法放在今日世界还能行得通吗?会出现何种情形? 4、分化的社会 ①阅读课本,感受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生活和境遇的天壤之别。并思考: a. 古代埃及社会分乘哪几个等级? b. 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叫什么?各等级具体称呼?相互间有什么样的义务和权利? c. 在商朝社会,哪些人是统治阶级?哪些人是被统治阶级? ②拓展思考:有人认为夏商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不如史前时代人们的平等生活好;有人认为夏商社会比史前的氏族部落进步多了。你怎么看这两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5、军队与刑法 ①阅读课本了解古代军队概况,补充介绍古代埃及或夏商战争事例。 ②思考: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维护统治,巩固王权,开疆拓土。 ③拓展活动——模拟法庭:演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场景,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角色,表演课本P34的相关条文。明白法律是为统治服务的工具。 ④结合《汉谟拉比法典》条文和图2-21的商朝刑罚,思考: 古代法律精神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非人性化;不平等性。

早期国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分别说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进而分别归纳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特征,从中认识它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归纳宗法制和分封制间的相互关系,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归纳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从中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政治智慧。 (3)说出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指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 【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构建知识体系 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宏观知识结构。 第二环节分析知识要点 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初步构建本课知识结构。本环节目标达成的表现是:师生共同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并形成本课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形成 根据第一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大致在什么时间? 2、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问题讨论〗:推动中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活动探究〗:收集材料,走近早期政治文明 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要走近早期政治文明应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 知识点二夏商政治文化 根据第二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夏王朝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对后代影响深远? 2、商代政治的两个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根据第三目、第四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请学生自学第三目内容,总结概括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分封哪几类人?被封的诸 侯有什么权利义务? 周王 〖问题讨论〗:如果你是周天子,你选择分封制是因为分封制有哪些有利因素?你考虑过实行分封制在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吗?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三)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王权(三)]的字幕: 在陶寺遗址中发现的大规模城址和宫殿宗庙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形态。上面我们根据陶寺的墓葬材料讲了陶寺的等级分层和社会分层,以及出现的情况。除了墓葬所反映出的社会分层这些现象外,陶寺遗址近年来另有两项重要发现也有助于说明当时的社会性质,这就是发现有大规模的城址和在城内发现有不止一处的宫殿宗庙之类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陶寺遗址龙山时代的城址分为陶寺文化早期城址与中期城址两个时期的城址。陶寺早期城址大体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60米,周长约360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这是陶寺早期的城址。陶寺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在陶寺城内发现有大片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发掘者称之为宫殿区。我们在陶寺的祭祀区发现有大型夯土台基建筑ⅡFJT1,平面呈大半圆形,面向东南,外圈半径22~25米,总面积1400平方米左右,由3道夯土挡土墙即3层台基组成。因其形状奇特,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发掘者认为它是“集观测与祭祀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经过半年多的模拟观测,发掘者认为这是一处观象台遗迹,其主要功能是观测日出方位以判定时节,为制订历法提供天象依据,即所谓“观象授时”。这是很特别的,这么多年来还是首次发现。我们知道,一个庞大的城垣,需要大规模地组织调动大量的劳动力,经过较长时间的劳动才能营建而成;而城垣之内宫殿宗庙之类的大型房屋建筑,也需要动员众多的人力物力的资源,这一切都显示出在它的背后应该有完善的社会协调和支配机制来为其保障和运营,也就是说,龙山时代的城址及其城内的大型建筑并不是为该地域内整个聚落群的人口居住而修建的,它是为贵族中的上层及其附属人口的居住所营建,但却有权调动和支配整个聚落群的劳动力,显然这种支配力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色彩。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权力与当时社会划分为阶层或等级相结合所构成的社会形态,当然是不同于史前的“分层社会”或被称为“酋邦”的社会形态的,根据我关于国家形成的两个标志的划分,这两个标志就是阶层、等级或阶级的存在,这是一个标志。还有强制性权力机构的设立,这是又一个标志。根据这两个标志的划分,陶寺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已进入邦国类型的初始国家社会。我认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也是很有根据的在龙山时代的城址中,古城寨城址内大型宫殿的发现,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知道,龙山时代有众多的城址被发现,但在城内发掘出宫殿基址的却为数不多,除上述陶寺遗址之外,在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内也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个图就是古城寨城址。距今大概在4000年以前,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龙山时代的一个城址。这是它放大的图,然后就是古城寨城址。在这个城址内,也发现有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这个古城寨的城墙至今仍保存着三面城墙,这是它的城墙保存情况。这个城墙也是已经很大了。这是又一面城墙。这是古城寨城墙现存的地面情况。城墙夯土的断面,一层层打起来的城墙,我们从断面看到它的一个情况。这是夯窝情况,一个小圆点。当时夯打的时候留下的夯窝的痕迹。这是夯打的时候在外侧绑捆夯板时候留下的痕迹。这是古城寨几个夯土城墙的情况。这是它的几个局部。这是总体夯土墙的一个断面。这是古城寨里面的宫殿的基址的一个平面图。发掘者把它分为两个基址,实际上有可能是一个基址,连起来一个基址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是夯土建筑的一个大型宫殿基址。这是宫殿基址立柱的时候柱洞的情况。这是古城寨。古城寨的这个遗址也是很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_0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兴衰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是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开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 2、盘庚迁殷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早期国家的形成

早期国家的形成 导入: 我们学习了四大文明古国,回忆古国产生时间发源地(古运埃及——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流域,公元前2070年) 我们学习了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那么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早期国家的形成 新授: 要了解早期国家的形成,首先要了解城市的出现.因为城市是国家典型的外在形式,今天我们就来通过研究三座早期城市:乌尔城、摩享左.达罗、二里头来研究早期城市和国家的出现师:我们知道文物是考察历史的有利证据。(举例:北京人洞穴——灰烬——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山顶洞人——骨针——磨光和钻孔,缝衣服;河姆渡遗存物——种植粮食)说明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生产力逐渐发展。 师:今天我们仍然通过文物考查历史,让我们一起当一回考古专家,我们首先考察摩享左.达罗(展示古印度地理位置图) 师解说:摩享左达罗城位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有一百多座城镇,其中摩享左达罗规模最大,遗址保存最完整,是当时最著名的城市,城市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无前2500年前后。 展示摩享左达罗城市遗址图,并引导学生分析从图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摩享左达罗城四周有城墙——注重防卫,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面积有一平方千米——说明当时城市规模小。 下水道——城市设施功能齐全 粮仓——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 大澡堂——阶级分化、宗教观念强 富人住宅楼、奴隶宿舍——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 角色扮演: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富人和奴隶 富翁:我住的房屋用泥砖砌成的,房屋底层有口井,提供淡水,紧挨着一间浴室,地面用砖铺成以防水,还有排水设施与街上的排水沟相连,我住在楼上,仆人们住在下面,挨着厨房和其他工作区。 奴隶:我住院的房屋阴暗潮湿,简陋,和许多奴隶挤在一起。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有何感想 生:富人居住环境舒适优越,奴隶居住环境恶劣。 师:从居住环境的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私有制、贫富分化。 师:刚才我们考查了摩享左.达罗城的产生时间、地理位置、城市规模布局,下面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作为考古专家奔赴古城遗址考查乌尔城和二里头,并说说考查到的结果。(同样深刻感受到宗教信仰强,阶级,贫富分化的产生)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①三座早期城市与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同——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三座早期城市与早期农业村落都处于大河流域——城市从农村发展起来的(城市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产物) ③从城市景观中,你能深刻的感受到什么——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 师:私有制阶级在原始社会有吗?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平等互助)。是他们的品德高尚吗(不是,是由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的,而一旦生产力提高了,这种关系也就随时之打破。举例:当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提高了,有了剩余发品,氏族长将剩余发品占为已有,出现了私有财产,导致贫富分化,氏族长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产品,剥削压榨氏族成员,阶级国家随之产生,因此,国家的产生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中国历史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代《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起国家的产生。禹在位时,将城池修建在阳城,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子。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1阳城,今河南登封。 2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国家的形成,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促进人类跨入文明的三大标志。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夏朝灭亡原因)

商汤灭夏 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打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商纣王是商朝的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武王伐纣 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商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干部学习课件: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干部学习课件: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张军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中国早期国家,这个名字是一个学术上特定的术语,但是我们究其实质来讲,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因为在一个文明诞生、发展的历程中,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在它自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我们的国家是怎么产生的,这在我们学术界,也是在我们的政治文化史上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命题。国家产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放到中西两大文明体上去比较,就会发现,迥异于西方国家的产生,它的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它的国家的产生有它自身的特点,我觉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特点,基本上决定了我们以后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格局。因此,从发生学的意义来讲,我们追溯到文明之初,我们国家的产生时期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回述我们的历史,就会发现,长达几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中国早期国家的问题。 一、什么是早期国家 (一)从氏族到国家 大家知道,我们的早期国家,在我们的文明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什么是早期国家,早期国家就是国家产生之初,我们传统之中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夏朝,夏朝在它产生之前,我们的人类、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样从原始社会,怎么样从一个前国家时期进入到国家时期,在这样一个具有界碑式的发展历程当中,发生了哪些东西,奠定了我们之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格局。我们要想追述我们的早期国家的历史,实际上就要追述到人类的发展史,人类发展史最初在国家产生之前,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的这样一种架构,它在产生之前,我们现在学术界也有一个名字就叫氏族社会,由氏族社会进入到国家,这样国家产生的界碑式的结点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东西,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中国文明基本的东西。 氏族社会就是人类历史直立行走之后慢慢成了很多种群落,种种群落就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表现形态,谈到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发展也分布了几个特点,它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实际上跟当时的这种人群婚姻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到群落的这种阶段,它的婚姻状态不断地在演化,这种演化反映了人类文明不断进化的历程。。 恩格斯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样的一种原始社会实际上就是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这样的一种原始社会在阶级没有分化,在国家没有产生,在财富大体上基本上人均占有的相同地位,这种社会,我们在儒家的经典里面,把它概括为一种大同社会,就是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时代。 《礼记•礼运》篇里面曾经有一段话来形容这样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这样一个社会。阶级分化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呢?就是因为大家开始占有不同的财富,阶级开始分化,财富的分配也开始趋于分等,这种社会我们称之为小康社会,即阶级社会的开端。 《礼记•礼运》篇里面也曾经谈到小康社会的特点: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所以说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就是儒家经典里面对我们早期,在国家产生之前早期文明两个阶段的概括,这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对它们理想社会的概括,放在宗教里面,就是对天国的设想,而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是把我们这样的理想社会追述到史前社会,追述到原始社会的理想。这是中西文明两个不同的特点。

早期国家的形成

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的出现、王权的神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早期军队与刑法的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形成与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通过学习古代王权、等级制度和维护工具,理解人类早期社会冲突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残酷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怀。 通过对城市等文明标志物的了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意识,认识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能够尝试着比较古代和现代城市在景观上的异同点。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印度种姓制、中国分封制度等现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盖的社会阶级分化本质。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具体资料的方式运用,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君主、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

成时期的作用。 知识目标 乌尔、摩亨佐?达罗、二里头等城市遗址;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古埃及的社会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商朝的阶级划分;古代军队,《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难点:王位世袭制、种姓制等抽象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 提问:有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后回答:国家。 过渡: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呢?从而导出新课学习。 城市开始出现 ①阅读课本,以“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六个关键词为例,并结合图册P10,尝试描述下列城市遗址当时的风貌: 西亚的乌尔城;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夏商的二里头遗址。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时空观念(理清时间线索) 公元前2070年: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土地国有;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人面鱼纹盆】;禅让制) 夏朝(启即位,“传贤”到“传子”,王位世袭制【至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消失】) 商朝(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注意:问神以国家大事】;甲骨文) 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盛行;金文) 东周时期(春秋:井田制逐渐崩溃;铁犁牛耕;百家争鸣;《诗经》。战国: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抑商”政策;《楚辞》)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二、早期国家的制度 1、夏朝:王位世袭制。(从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权力的传承由禅让制变为王位世袭制,统治中心在黄河中游地区。) 【王位世袭制】:王位的传承方式既有父死子即,也有兄终弟即。均注重父系血缘关系,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2、商朝:内外服制度。商王和方国的关系是政治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经济上方国要对商王尽租役义务。 【例题:2019年全国卷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即,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了(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3、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A.整体演进趋势 西周(实行,时间推移,血缘关系淡化,地方势力崛起)——春秋战国(王室衰微、诸侯争雄)——秦朝(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汉武帝(“七国之乱”推恩令)——逐渐消亡 a\创制于西周 b\趋于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 c\废除于秦朝,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 d\延续:汉初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后,诸侯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B、内涵解读 经济基础:井田制 分布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图示) 分封的对象:姬姓贵族(同姓王族)为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体现家国一体”。占据地势险要、经济发展繁荣地区】;功臣【彰显王的功德,拉拢功臣以巩固统治】;先代帝王的后代【安抚作用,强化不同地区、不同族众的融合。“拉拢又防范”】。 分封的内容:土地、人民。 分封的目的:巩固周的统治。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的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在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如若诸侯不履行上述义务,“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与商朝的方国相比,分封制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周王室统治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领土的有效控制。但要牢记:分封制下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

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张军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特点。中国早期国家,这个名字是一个学术上特定的术语,但是我们究其实质来讲,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因为在一个文明诞生、发展的历程中,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中国在它自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我们的国家是怎么产生的,这在我们学术界,也是在我们的政治文化史上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命题。国家产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放到中西两大文明体上去比较,就会发现,迥异于西方国家的产生,它的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特点,中国它的国家的产生有它自身的特点,我觉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特点,基本上决定了我们以后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格局。因此,从发生学的意义来讲,我们追溯到文明之初,我们国家的产生时期自身的一些特点来回述我们的历史,就会发现,长达几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一些基本特征。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中国早期国家的问题。 一、什么是早期国家 (一)从氏族到国家 大家知道,我们的早期国家,在我们的文明研究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什么是早期国家,早期国家就是国家产生之初,我们传统之中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夏朝,夏朝在它产生之前,我们的人类、我们的文明是怎么样从原始社会,怎么样从一个前国家时期进入到国家时期,在这样一个具有界碑式的发展历程当中,发生了哪些东西,奠定了我们之后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一些基本格局。我们要想追述我们的早期国家的历史,实际上就要追述到人类的发展史,人类发展史最初在国家产生之前,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的这样一种架构,它在产生之前,我们现在学术界也有一个名字就叫氏族社会,由氏族社会进入到国家,这样国家产生的界碑式的结点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东西,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中国文明基本的东西。 氏族社会就是人类历史直立行走之后慢慢成了很多种群落,种种群落就是人类文明最初的表现形态,谈到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发展也分布了几个特点,它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实际上跟当时的这种人群婚姻状态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到群落的这种阶段,它的婚姻状态不断地在演化,这种演化反映了人类文明不断进化的历程。 一种婚姻形态的进化模式就是反映了从氏族到国家的历程,人类的文明经历过哪些婚姻形态,首先最初的时候就是杂婚,杂婚是什么?杂婚的时候就是人类社会刚脱离了猿猴时期,脱离了古猿时期,从猿变成人的时候,它自然组成原始群落,这个原始群落刚刚从猿变到人,在这个时期,它的婚姻形态也发生了一种变化,最初的时候,它是一种杂婚,什么叫杂婚,就是不分辈分的乱婚,在一个原始群落当中,在一个原始人群当中所有的异性,就是所有的母性都是雄性的妻子,所有的雄性也是所有女性、母性的丈夫,这个时候只是按性别划分,它没有按照辈分来划分,是一个杂婚状态,杂婚状态反映了人类社会诞生之初一种比较混乱的,一种比较原始的婚姻状态。由杂婚,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技能 1.列表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和末代国王、都城、导致灭亡的事件等内容,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西周更替的史实;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基本掌握) 2.简单解释什么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天下”;运用历史地图简单描述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初步知道) 3.知道夏朝与商朝文化的主要代表——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考古成果。(扩展了解) 过程与方法 1.查找、整理有关夏朝二里头文化、殷墟及夏、商、西周建立与更替的资料。 2.认真阅读教材和资料,科学标记课文中的知识要点,归纳制作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基础知识表格。 3.思考、回答问题,认真、及时做好笔记: (1)为什么说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以此认识什么是“国家”。 (2)简述一下,夏、商、西周的灭亡有什么共同原因?以此理解、认识国家衰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4.模拟绘制一个图示,形象展现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严格的等级制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和夏桀、商纣、周厉王等腐朽残暴的表现,认识国家兴亡与统治者的关系。 2.从夏、商、西周王朝“家天下”的统治观念、西周建立分封制并确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认识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建立的意义。 3.与同学交流学习本课的体会和感受,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中最感兴趣、学习效果最好的内容或活动,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 重点 归纳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简述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难点 理解“家天下”的基本含义;明确贵族等级制度的层级关系。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 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社会形态问题——兼介绍一种关于三代社会性质的提法

而上,艺成而下”,“重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类典型贵族意识都会助益此崇尚政治德义而轻贱经济功利的社会心理形成。所以,绝对政治权力的产生与贵族的社会生活意识存在一定联系。总之,如果论到先秦的社会形态,不妨称之为贵族政治社会。此所谓贵族,是有别于秦汉以下的官僚贵族,可称为早期贵族、传统贵族或曰氏族贵族。其时贵族占据社会统治地位,其思想生活方式强烈地影响与模塑着先秦社会的各方面形态特征,其最可注意的是控制与支配一切的绝对政治权力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2. 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社会形态问题———兼介绍一种关于三代社会性质的提法 沈长云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目前,中国史学界正兴起新一轮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以1999年《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社会形态及其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已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著问世。目前出版的张广志、李学功先生的《三代社会形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及晁福林先生的《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是其中的代表。这是对旧古史分期讨论的命题否定之后引发的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新的理论思考。 同旧古史分期讨论不同的是,参加新一轮讨论的学者大多抛弃了按“五种社会形态”的模式来解释中国古代社会的作法,尤其是否定了中国古代存在过奴隶社会这个“五种社会形态”说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无疑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预示着人们将站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学习,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界定。我们期待着新的理论突破。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理论去代替过去的“五种社会形态”说?是否可以认为,砍掉“五种社会形态”中的某一种或两种社会形态,用其他几种社会形态来解释过往的中国社会就足够了?或者采取过去意大利学者梅洛蒂的“一元多线”说法(梅洛蒂的观点见其所著《马克思与第三世界》,有关此书内容的介绍见《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第17期,1980年1月13日),将原始社会以后直至近代之前的整个中国社会径直归入亚细亚社会形态(或“亚细亚生产方式”)就可以了?我过去是比较倾向于梅洛蒂的理论的,认为也可以用亚细亚生产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解释,但现在看来,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最 主要的问题,是自原始公社制以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不能看做是没有变化并从而可以用一种社会形态对之加以概括的。至少,春秋战国之际,我国社会就曾发生过一次根本性的变革,这前后的社会大概是很难用同一种社会形态来加以概括的。我曾经写过一篇《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及相关历史问题》的文章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只是在战国以后才出现的,那么,战国以前的夏商周三代自然就不好说成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了。 这样,问题就归结到了本文的主题:作为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到底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对之进行界定才更合适?早在古史分期讨论的年代,这个问题就最显分歧,如今参加新一轮古代社会形态讨论的学者对之也莫衷一是。有学者干脆回避这个问题,或者使用“上古”、“中古”之类表示时间远近的词汇来给历史划分阶段,以避开社会形态的论定。这些都不是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仅应当正视社会形态的问题,而且应当一如既往地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考察三代社会性质,从而给人们一个这一阶段历史的总体把握。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看来,所谓社会形态主要还是指的社会经济形态,因为只有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一个社会的性质。从这个立场出发,我也不赞成一些学者使用“古国”、“王国”、 “帝国”这样的术语去对中国古代社会各阶段的历史进行划分。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的现成的有关古代社会形态的术语中,除了奴隶社会之外,还有封建社会(农奴制社会)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现已证明,奴隶社 42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和家天下 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影响: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禹死后,继承父位。影响: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3、夏朝制定的历法称为“”。 4、洛阳平原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他是个暴君。 二、商汤灭夏 6、夏朝后期,起兵伐桀,桀败夏亡。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朝。定都。 7、受战乱和环境变化等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8、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是个暴君,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三、武王伐纣 9、商后期,渭水流域的周部落迅速发展,时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决战,商朝灭亡。建立周朝,定都,史称。10、西周的 A目的:为了; B内容:周天子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 诸侯需要向周王承担纳贡、服从调兵等义务。 C影响: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制度。 1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西周衰落。 周幽王时社会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东迁,史称东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和发展: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年的甘肃遗址出土了铜镜。 以后,青铜器数量、种类逐渐增多,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_____ ___,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2、制作工艺:商周时期的工匠已经掌握了的比例来制造不同用途的青铜器。在铸造 技术上采用“”。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3、典型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4、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 5、影响: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重要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6、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使用、、、等造字方法。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能造出大量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的基本结构,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表现在:农业发展,和的出现;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市场和货币。 二、王室衰微 2、王室衰微的表现:瓦解;地位下降,大的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3、原因:王室控制力减弱;。 4、特点: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以“”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5、著名霸主:(第一个霸主)、、、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长江下游的和也先后北上称霸。 6、春秋争霸的影响: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了。

七年级历史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点人教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 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 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

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