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1、2讲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1、2讲

第一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一——消极、积极

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的静修营正式进入主题讲座阶段,从五大要素的修学来说,主题讲座主要是要帮助我们树立一种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同时还有对世界的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建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呢,我想在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对佛教没有误解,我们愿意去接受佛法。因为长时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包括,社会的因素,教育的因素,使得我们很多人对佛教有很多的误解。

有的人会觉得佛教是悲观的,消极的,或者说,认为佛教是出世的,也有人认为佛教不太关心现实人生,更关心死亡,是更关心死亡的佛教,也有人认为佛教,学佛的人是无情的,什么亲情,感情,爱情,什么情都不要等等,我想,因为这种种误解,影响到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在差不多十年前,我就做过样的一个系列讲座,题目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对佛教的存在的误解,提供一种正确的认识,这个系列的讲座,包括哪一些内容呢,比如说佛教是消极的还是积极,佛教是悲观,还是乐观,佛教是禁欲还是纵欲,佛教是重生还是生死,佛教是无情是多情,等等一共列了七八个问题,那我想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所以过了这么将近十年的时间,我再把他找出来,重新做了深入的思考,静修营我就把它提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消极还是积极,消极和积极代表着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当我们说道消极的时候,我们会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消极“厌世”,消极这两个字,他本身应该是属于一个中性词,在古文里面,其实它无所谓褒贬。但是,如果把消极和厌世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消极就会变成一个贬义词。

消极,积极是什么意思呢?消极——多半指的是不求进取,不努力,不作为,就是人你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上你停止了,不往前走,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与消极的表现相对的就是积极进取,有为,努力,这就是积极的表现,我们刚才讲过消极和积极,事实上它蕴含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的态度。

如果就这个词的本身来说,消极积极其实是无所谓的褒贬,如果和具体的事情连接以后,消极积极就会有褒贬的含义。比如:我们对于一些,积极的正向的有价值的事情,我们不努力地去追求,不积极的去进取,那么这种消极,它就是一种负面的表现。反过来说,我们对于正向的,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愿意努力的去进取,那就是积极的表现。

那问题在哪里呢?在于什么是正向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其实这里面它会牵涉到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但是这个价值观不一样,所以这个消极和积极,它的评判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儒家的思想比较讲究“有为”,道家的思想是比较“无为”,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觉得儒家是比较积极的,甚至我们觉得道家的无为是消极的。但是道家的无为就是消极的吗,就像我们今天的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有为,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经济发展,恨不得把我们五千年文明,以及我们在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的资源,都变成物质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这些努力,所有的这些追求,我觉得今天的人,确实是非常的“有为”,这个有为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在我们贫穷的时代,我们可能觉得这个有为是非常的好,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人的内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慢慢意识到这个有为也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对消极和积极就是它的褒和贬,事实上是跟具体的事件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对消极

和积极它的褒贬会作出不同的评判。

消极和积极这样一种态度的产生,在现实生活中,它会有什么样的原因?我想有几个因素,首先跟悲观和乐观是有关系的,这个题目呢,我们下面还会说道,所谓悲观,简单地说,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看到这个世界没有意义,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样的人会对世界产生一种消极,这样一种悲观,这种认识是对人生有过深层的思考,看到现实人生,财富,地位,名利的虚幻和生命的短暂,所以就会引发他的一种悲观的情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产生乐观,通常就是把这个世界看得很真实,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如果他的人生事事都非常的顺利,这种人就比较容易产生乐观。

刚才讲的两种认识,一种是把人生看得非常的虚无,还有一种就是把人生看的非常真实,实在!这两种在佛教里面,是被批判的两种思想,在佛教里经常出现的,一种叫断见,一种叫做常见,断见就是把人生看得很虚无,常见就是把人生看得很实在,永恒,以为一切都是可以天长地久,那么根据两种错误观点,就会建立人生的这种悲观和乐观的两种认识,然后建立起消极的人生和积极的人生,消极,甚至就会消极厌世,这个就会真正消极,因为找不到意义,他就会觉得活得没意思,甚至有的人活不下去,至于那些乐观的人,他会把人生看得很真实,会很积极去追求名利,地位,感情。它是和悲观和乐观是有关系的。第二种情况,它跟我们人生的经历有关系,有的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事事都不顺利,处处碰壁,这种人看问题的时候会偏负面的认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有的人会偏正面,积极,一个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事事不顺,所以他看问题就是会比较偏负面,这种人就比较容易出现消极,看问题也比较消极,在他人生经历中,事情很顺利,他的人生一路都很顺,所以他看问题就会偏积极,正向,那么这样的一种态度,跟人生的经历是有关系的。

但是人生的这种消极和积极也没有一定的,也可能在你的人生事事顺利的时候,你会很积极,但过一段时间不顺利,你又变得消极了。也有可能有的人,他的人生事事不顺利的时候,他很消极,然后什么都顺利了之后,他又变得积极了,这样的积极和消极事实上它是属于一种比较肤浅的。它是来自于个人一种经验,一种经历。我们的经历,经验,它总是随着我们在世间的生活,它是变化不定,所以我们人生的这种消极和积极往往也会变的变化不定。

我们了解到社会上的人,对消极和积极的这种原因,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佛教,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种看法呢,我想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从出家的制度引起的,就是出家人要放弃这种世俗的生活,要有出世的味道,比如放弃对世间上的这种感情的追求,财富的追求,地位的追求,出家就是放弃对世俗的占有,追求和执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容易给人产生一种消极的感觉。因为积极,从世俗人的标准来看,所谓积极的人生,就是应该要积极去追求感情的生活。积极的追求财富,积极的追求地位。但是现在出家人要放弃这一切,也就是在这些事情上不再积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间人认为出家人是消极的。从世间的标准来看对不对呢,我看也是对的,不是不对的。

其次,就是从生活的方式上引起误解。生活方式就是吃喝玩乐,要积极地去,尤其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整个社会都不断地在鼓动消费,要去积极地追求享受,积极地追求吃的,要吃好;要积极地去追求穿的,要穿各种各样的衣服,各种各样的名牌;积极地去追求住,要追求这些奢华的房子、汽车、生活用品,积极地去追求和享受这种世俗生活。但是学佛,尤其是出家人,他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

生活,朴素的生活,甚至是素食、独身,所以从生活方式上,也很容易给世间上的人造成一种消极的感觉。那从世俗的标准来看对不对?我觉得也是对的。

第三,是从为人处世的态度引起的误解。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尤其我们接受了达尔文的理论,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整个社会就在不断地这种占有、攀比、竞争,从竞争到斗争。那么出家人他是不与这个世间争,尤其在我们佛教的修行里,其中有一个法门叫做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跟我们世间上的人所理解的也不一样。忍辱,事实上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心理力量。忍,事实上它是一种接纳能力,你要学会去接纳现实生活中的好的,不好的。接纳了之后,然后我们需要做出一种智慧的选择。

我们跟这个世界相处的过程中,一般的人我们会有我执,当我们有强烈的自我,有强烈的我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跟这个世界制造对立,每一个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去生活,所以就会使得这个世界充满着冲突。家庭和家庭的冲突,个人和个人的冲突,社会和社会的冲突。佛教它讲究的就是要修忍辱。忍,其实就是一种不对立、接纳。不对立、接纳,但并不是说不解决问题,其实不是的,当你接纳了之后,你才能够在不对立的情况下,你才能更智慧地,更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因为忍的这样一种不竞争、不斗争这样的一种处事方式,也能容易引起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一种消极的印象,因为你不积极地去竞争,因为你不积极地去斗争,所以是消极的。对不对啊?也还是对的。

使世俗上的人认为佛教是消极这样的一个看法,其实不是没有道理。错在哪里呢?错在他们的标准有问题,结论是对的,标准是错的,所以这个结论自然也是错的,想都不用想。

那应该怎么样正确地来了解佛教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我想,首先我们说到这个“消极”,消极其实就是没有作为,是厌世,这是消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学佛的人是不是厌世,没有作为?其实不是的!真正学佛的人,他是非常的有作为。因为他有着更高的一种人生追求!就像我们经常在讲到现在的人因为缺少精神追求,他就会把物质的追求当做是人生的一切。当他把物质追求当做人生的一切,那么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如何才能够不择手段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会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和一切。可是当我们有了精神追求,我们认识到一个人良好的心态,一个人高尚的人格,一个人高尚的生命品质,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命,它是多么重要的时候,那么我们对物质的这样一份追求和执著自然也就会看淡。物质世界的变化,对我们自然也就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也就是说,我们对物质的追求,也就不再会那么百分之百的积极了!因为我们有了精神追求。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它所建立的就是一种精神追求。

首先佛教徒是有目标的,他是有目标的,不是没有目标的,像儒家讲究要立志,佛教讲发愿,就是愿力。我们看到每一个菩萨,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佛陀?他们在因地上都发了非常崇高的愿望。比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有十二大愿,像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当然我们平常大家都很熟悉的,我们经常念的四弘誓愿,就是我们经常受皈依,受戒,我们都会念到这四种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具备这样四种愿望的人,能不能说他是消极的?这个愿望实在是太大了!要把无边的众生,都要引领他们从迷惑走向觉醒,无边的烦恼都要断除。不仅仅要断除自己生命内在的烦恼,还要帮助一切众生也能断除一切烦恼。在学习上,法门无量誓愿学,在大乘佛教讲究要从五明处学。印度人把世间的学问归纳为五种,有关于因明、声明、内明等等。也就是说,你真正

要做好一个菩萨,你要利益一切众生,你什么都要学。当然先要从三级修学开始。你什么都要学,你学了之后,你才能够更好地去帮助众生,所以观音菩萨是普门无尽,大悲周遍。普门无尽就是千百亿化身,学习各种各样的法门,帮助一切众生,最终还要佛道无上誓愿成,还要成就无上佛道,以十方三世诸佛为榜样,要成就无上菩萨,无上的觉醒,无上的慈悲,无上的智慧,作为我们生活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佛教徒,真正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佛教徒,成为一个大乘的佛教徒,都必须要具备这四种宏愿!然后再尽未来际的生命中,遵循着这四种宏愿不懈地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去说佛教是消极的。

其次,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我们要积极地去研究宗教,积极地去研究经教、佛教的经纶,通过在研究经教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开始人生的智慧,了悟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什么?那就是文化的传承。我们学习佛法,我们要追求觉醒,要追求解脱,我们要解决人生的困惑。可是,是不是说就我们这些人有这些问题?我们这些人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吗?就我们这些人需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吗?就我们这些人需要断除烦恼,别人不需要断除烦恼吗?其实我发现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有困惑,都有烦恼。都有困惑,这个困惑,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生活永恒的困惑。比如说,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为什么活着?这叫做生命的永恒的困惑。每一个生命都有这些困惑。如果我们不接受一种智慧的文化,其实我们是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困惑的。西方的哲学,包括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都是不容易。

那我们每一个生命,我们需要建立精神追求,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生命品质,这离不开我们对每一个生命,对心性的认识,对生命自身的认识,就是认识你自己。如何才能认识你自己?这需要有一种智慧的文化,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很多烦恼,我们很多人都会深陷在烦恼的泥潭中,现在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是内心的困惑和烦恼特别多。如何才能走出烦恼的泥潭,这是需要有智慧的。所以我们不论是从基于自身的需要出发,还是基于这个世界芸芸众生的需要出发,我们都需要去传承一种觉醒的文化,去传承一种智慧的文化,我们只有传承这样一种智慧的文化,才能够完成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我们需要向古圣先贤,比如说有多少高僧大德,他们为法忘躯,从印度到中国来传法,像玄奘,法显他们到印度去求法,九死一生。像鉴真到日本,六次东渡,两眼失明,为了传播佛法的智慧。那么他们这样的一种精神,为了传播真理,为了人类能够走出生命迷惑的泥潭,走向觉醒,他们是消极吗?那简直真是再积极不过了。

另外,作为一个佛教徒,他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他还需要努力地去修行,因为他通过佛法的学习,他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内在有很多的迷惑,有很多的烦恼,这些迷惑和烦恼如果不断除的话,它将会让我们饱受无尽轮回的痛苦。其实每一个生命,它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其实它痛苦的根源是在我们的内心,那就是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所以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如何去平息自己内心迷惑和烦恼的过程。像解脱道的修行里有关于要持戒,要修定,要开智慧,就是戒、定、慧的修行。菩萨道德修行里,你要做好一个菩萨,你的修行就会有六个项目,这六个项目就是六度,六度包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每个项目都要努力地去修行,在努力修行的过程中,才能一方面完成我们生命内在的这种迷惑和烦恼的降服。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帮助我们如何去开显我们生命内在正向的力量。因为每个生命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迷惑的层面,一个是

觉醒的层面。迷惑的层面就是会制造种种烦恼,种种痛苦,甚至种种犯罪的行为。觉醒的层面,它蕴含着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法门,我们需要去战胜自己。战胜我执,战胜贪婪,战胜仇恨,战胜愚痴,不断要战胜,而且我们需要通过修行去消除内心这些负面的因素。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这种正向的力量,所以修行绝不是消极可以做到的。修行就像一个人跟一万个人打架一样,它要战胜我们无始以来的串习,所以佛教讲精进,要精进。在六度里讲到精进,其中有一种叫做披甲精进。披甲,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我们要面对的敌人,这个敌人来自我们内心,也来自我们的世界。当然最根源还是在我们的内心,所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需要战胜我们的心魔,我们才能够从这个迷惑的生命中走出来,走向觉醒。所以从以上的若干个方面,足以说明佛教是非常的积极,而不是消极。普通的人对佛教的认识,为什么会认为佛教比较消极,原因是因为他们以他们这样的一个标准来衡量,所以他得出消极的结论。事实上他并不知道佛教徒的追求,佛教对我们这个世间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真正的佛教徒,他是非常积极的,而非消极。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一——悲观、乐观

这是代表着关于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在现实的人生中,我们知道有的人比较悲观,有的人比较乐观,甚至在哲学上有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像叔本华·尼采就是属于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他有一句话:生命是一潭欲望,欲望不满足的时候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这句话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蛮有道理的,因为人的欲望很多,所以多数人其实不断在忙碌。就是在追求自己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很辛苦,满足了又无聊,再去制造欲望,然后不断制造欲望,又不断辛苦,所有人生就一直在辛苦和无聊之间,他觉得这个生命就是除了这种痛苦以外没有别的,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和希望,那么这些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们对人生是有深层的思考,是有深度的,像他的哲学多少受到佛教的影响,所以世人就认为佛教就是悲观的,佛教一定就是消极的,但事实上叔本华,他对佛教的认识是肤浅的,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这是悲观!

乐观的人通常会把人生看得比较实在,会落入一种常见的状态,有两种情况,有的人,他的人生处境比较顺利,所以他会比较乐观!这种乐观其实是肤浅的,麻木的,这种乐观一旦遇到挫折,马上变成悲观,这种乐观是靠不住。还有一种智慧的乐观,他有两个方面,有消极的心理学,有积极的心理学,积极的心理学,它看问题,都能从积极的方面去看,那么从积极的方面去看问题,看到好的一面,那么就是一种比较有智慧的乐观,它并不是不知道事物有另外一面,它只不过乐意选择去看事物的这种正向的一面,积极的这一面,那么我觉得这样的一种乐观主义,这个乐观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鼓励的。

我们讲悲观和乐观,其实都可以有深和浅的两个层面,深度就是深层的这个层面的悲观,事实是来自于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因为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找不到生命的价值,看到人生,他看到更多的就是一种苦难,除了苦难以外,他看不到这个生命还有生命快乐,还有什么希望,那么这是属于一种比较深层的这种悲观主义,这种悲观是来自于骨头里的,不论遇到什么再好的事情,他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他看到现实的人生。

像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他们也能看到现实的这种人生,它是充满着荒谬和虚幻,人死了之后,如果他不信仰宗教的话,人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人死了

什么都没有了,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生命就是毫无价值;所以我们前两天还转了一句名言,德国的一个谚语说:人生如果只活一次,那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完就完了,你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一万年很快过去了,恐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亿五千万年,在六千万年前消失了,可是我们今天要去找它的骨头都很难找到,不知道哪一只恐龙曾经在这个地球上,统治这个地球,统治着几千万只、几亿只恐龙,不知道有没有谁能把它考证出来,我想是没有人能够把它考证出来的。那我们今天的人类,不管是比尔盖茨也好,还是多高的权利、还是多大的事业,如果说人生只活一次,那几十年的光景过去了之后,最后整个生命就会进入到一片沉寂的状态,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的生命,它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看我们这个世界,有的人是需要有意义才能活着,也有的人不需要意义也能活着,有的人,这个意义很好打发,有的人要找到一个意义很不容易,普通的人对人生没有生命思考的人,要找到一个活着的理由很容易,生个孩子、做个小事业,就欢天喜地了,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有思想的人,他很容易看透这些东西的短暂性和虚幻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去找到一种,活着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找不到,不容易找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就容易产生一种悲观的情绪。

像叔本华,我们刚才讲到,他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人生是苦的,但是人生是苦,其实这也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因为人生是苦,它是立足于我们现在这种凡夫的生命,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从本质上来说是痛苦的,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从本质上来说是痛苦的(强调),这个本质是什么?这个本质是迷惑和烦恼,迷惑和烦恼就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像叔本华说的,人在这种欲望和欲望被满足,在欲望和空虚之间,其实多少也是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但是生命还有一个层面,我记得我上一次在北师大,做了一个从心理学视角看佛学世界,我在做这个讲座之前,我就写过一条这样的微博,讲的是生命本质其实是自由和快乐的,因为迷惑、烦恼,所以我们才有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摆脱了迷惑和烦恼,生命就会回归到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那么这两种说法,好像是不是矛盾?其实不是,因为生命就是有两个层面,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我们看到天空也有两个层面,有云彩、云层,这是一个层面,然后虚空,这是一个层面,从迷惑和烦恼这个层面来说,生命是痛苦的,从觉醒的这个层面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自由而快乐的,所以世间上的人对佛法的认识,多半是偏向于佛教所说的否定的这一面,就是对我们生命中,这种负面力量否定的这一面,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

那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到悲观、乐观,这个跟我们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关系的,很多人他认为佛教是悲观,为什么会认为佛教是悲观呢?我觉得他的理由是什么呢?首先也是跟出家的制度有关系,因为很多人认为出家人看破红尘,也不结婚,也不生孩子,也不在这个世界上追逐名利,他对这个世俗,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出家就是一种消极厌世,他们认为这种世俗的生活,他们看不到这种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就放弃这种世俗的生活,追求一种出家,可是为什么要出家呢?出家难道仅仅就是因为一种消极避世吗?还是因为他有更高的追求,这个道理我们很多人,他是没有认识到,其实出家他是有更高的追求,因为他看到了这样一种世俗生活的虚幻性、无常性,以及看到每一个生命内在隐含着迷惑和烦恼,而这种迷惑和烦恼如果没有解决的话,生命是不得安宁,不得自在,我们追求短暂的世俗的生活,但是这种世俗的生活,虽然也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快

乐,但是这种快乐的背后,其实是隐含着无限的痛苦、迷惑和烦恼,所以从出家的制度来看,认为出家人是悲观的,我觉得当然这首先是一种误解。

另外,佛教的教义里,尤其是声闻乘的教义,主要讲的是空、苦、无常,也就是说佛教的这个教义,它是偏向于一种否定,比如说我们这个世间上的人追求的是永恒,我们对爱情、事业,我们都充满着一种永恒的期待,但是佛教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我们觉得这个世俗生活里有很多很多的快乐,事业的快乐,感情的快乐,有各种各样的快乐,但是佛教告诉我们有漏的生命就是苦的,有漏的生命,什么叫有漏的生命?就是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以迷惑和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是痛苦的。(蕴含着迷惑和烦恼的生命)

佛教还将就涅槃解脱,很多人对涅槃解脱他也是有误解的,涅槃就是要平息,要停止,我们这样一种充满着迷惑和烦恼的生命,解脱就是要摆脱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其实这个过程,我觉得它蕴含着两个方面,蕴含着一方面,佛教的理论,它是要纠正我们对世界的一种错误认识,比如说我们会把世界看得很恒常,可是世间又不断地出现无常的现象,而这种无常的现象,这种无常的事实会不断地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对这个世间上有很多这种快乐的期待,可是事实上,因为我们得生命,如果我们没有摆脱迷惑,没有摆脱烦恼,那所有的快乐终究都不是永恒的,所以佛教事实上它是要帮助我们寻找,我们生命痛苦的根源究竟在哪里?这个痛苦的根源,一方面就是来自于我们对生命,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还有一方面,就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声闻乘的佛教,一方面它要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另外一方面,涅槃和解脱,事实上就是摆脱我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解脱就是从迷惑和烦恼里走出来,走出来之后怎么样,走出来之后,我们才能够去开启我们内在的这种觉醒的生命,智慧的生命,所以佛教的否定,其实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去面对我们人生的现实。

那么另外一方面,尤其是大乘佛法,这个大乘佛法它是要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悲愿无尽的人生,大乘佛法一方面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内在都有觉悟的本性,都有觉醒的内涵,那么另外一方面,大乘佛法讲究的是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大乘的菩萨道,就是要对众生生起无限的慈悲和愿力,所以这是大乘佛法,它绝不是悲观的,它是对人生,它会采取一种非常如实的,智慧的态度。

所以佛教事实上,应该说佛教既不是悲观也不是乐观,有人问佛教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其实佛教既不是悲观也不是乐观,悲观和乐观事实上都隐藏着一种对人生的一种片面认识,乐观的人,我们刚才前面讲,乐观的人,很多时候他对人生的认识有可能是肤浅的,也有可能是片面的;悲观的人,有可能也是肤浅的,有可能也是片面的,佛法的智慧,它所要做的是什么呢?它所要做的是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建立一种如实的智慧,如实,这两个字非常的重要,如实,那就是你的认识要跟这个世界的真相相吻合,也就是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我们要摆脱这种常见和断见,不要落入到一种永恒的见解。你认为这个世界有永恒,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永恒的幻想,生命天长地久、生命海枯石烂,那么这是一种永恒的幻想,对这个世界也不要陷入到一种虚无,虚无是很可怕的,虚无比永恒还要可怕得多,因为永恒你是有一个期待,你为了期待这个永恒你会去做很多努力,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产生一种虚无,那简直就是没有希望了,活都活不下去了,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所以佛法它给我们的是一个缘起的智慧,缘起的智慧就是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生命,正确地认识人生。

首先,我们刚才讲到佛教不是悲观的,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然后我们再讲佛教为什么不是乐观的,佛教不是悲观的有几个方面,第一个,佛教虽然讲到人生是虚幻,就是一切有为法,因为佛教以缘起来看世界,缘起,因缘因果,我们这个世界它就是一个。。。佛教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就是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因缘和因果,世界就是因缘和因果的延续,然后在这个因缘和因果构成的世界里,你找不到一个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实体,我们过去认为,比如说唯物论,它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不可分割的物质,作为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由这个物质然后把它累积起来的,整个累积起来的,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存在,但是这样一个物质基础,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不变的,不可分割的实体,佛教以这个缘起的理论来看,这个世界是没有这样一个不变和不可分割的实体,所以佛教认为世界的存在,它就是一个条件、关系、变化的假相,但是在这样的一种假相中,虽然不是恒常的,但他也不是断灭的,一切事物之间它会隐藏着因缘因果,就像我们得生命,一道河流,这道河流,它是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生命的延续它是不会断灭的,所以我觉得佛教的理论,如果你不了解轮回的理论,你的生命是没有长度的,你不了解心性的理论,你的生命是没有深度的,那么没有长度,没有深度的生命是渺小、短暂。

那佛法除了在缘起的现象,因为在西方哲学也在讨论这个世界的本质问题,但这个本质的问题,西方哲学他们是通过理性来探讨,来认识这个世界本质,但事实上用理性是没有办法抵达本质的层面,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你是没有办法用理性来征得空性的,理性、空性,你要征得空性那是要超越你的理性,你只有超越你的理性,你要去开发你生命内在的这种无限的智慧,当你开发出生命内在的这种无限的智慧,你才能够通达空性,所以世界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虚幻的,世界蕴含着一种无尽的因果,然后我们对这个因果的现象,如果能够如实地认识了之后,我们就能够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开启智慧,所以我们能够通达空性,我们就能够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所以我们不需要悲观。

那么第二个方面,佛教一方面虽然讲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迷惑和烦恼,这个烦恼,众生有多少烦恼,八万四千烦恼,真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什么。。。地方流啊?众生有无量无边的烦恼,各种各样的烦恼,除了烦恼以外,人类对自身的这种迷惑,生命的迷惑包括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比如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为什么活着、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包括世界有边无边、有限无限,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等等这些问题,人类有很多的困惑,因为这些困惑,我们看不清楚,所以我们就会制造很多的烦恼,人就会活在自己制造的烦恼中走不出来,就像一只大象掉到泥潭里一样,老象溺泥不能自拔,所以每一个生命,都会被自己内心的这些负面情绪、烦恼所包围,生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生命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学了佛教,我们同时也还发现,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们不需要靠外在的力量,我们得生命有迷惑、有烦恼,同时我们也有佛性,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们具有自救的能力,我们只要通过学习佛法,去开发我们生命内在的觉性,我们就能够从迷惑和烦恼的泥潭中走出来,所以我们不悲观,我们不需要悲观,我们得生命是有希望的,我们是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第三点就是,一方面我们看到生命的这种荒谬,荒谬性、虚幻性、迷惑性、烦恼性,但是佛法在这个迷惑的生命中,同时也为我们开辟一条觉醒之道,解脱之道,我觉得很多哲学家为什么想不清楚,这个生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想不清楚,想不清楚的原因,是因为他走不出生命的这样一个迷惑的层面,走不

出这个理性的层面,跳不出理性的层面,跳不出生命意识的层面,他跳不出这个意识的层面,所以他的生命是没有办法找到出路的,但佛法,佛陀他看到了,我们得生命在迷惑的背后还有觉醒的力量,所以佛陀,他为我们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觉醒之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他说我发现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把它称为是古仙人道,就是过去的诸佛,都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从这个生命走向觉醒,那我现在,我找到了这条道路,我也是顺着这样的一条道路走向觉醒,所以他在他四十五年说法的过程中,施设无数的法门,就是引领着我们走向觉醒,这条道路不是没有人走过,过去已经有着千千万万的诸佛菩萨走过了这条道路,在佛教的历史上,也有千千万万的祖师大德们走过这条道路,所以当我们找到这条道路的时候,我们得生命不再悲观,因为我们看到了典范,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法,同时,当我们在走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得生命,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得生命也不断地在完成觉醒和解脱,所以这让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会充满着一种信心,不再悲观。

这个是我要说的,佛教它不是悲观的,同时,佛教也不是乐观的,我们不要听了这个之后,我们就很乐观了,很乐观了,就可以睡大觉了,这个问题实在不是这么简单,为什么不是乐观的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得生命时时还要面临着死亡,死是一定的,什么时间死是没有一定的,大家记住这两句话,死是一定的,什么时间死是没有一定的,可是我们死了会到哪里去呢?搞不清楚。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好死亡的准备,所以西方哲学家说,哲学就是为了你做好死亡的准备,学习哲学就是帮助你做好死亡的准备,那我们学佛,当然我们下面会讲到这个问题,重生还是重死,但是我们得修行,我们还没有能够做到自己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我们得生命还充满着迷惑和烦恼,我们得修行还没有成就,我们今天有这样一个闻法的因缘学习佛法,我们得到了人身,可是如果我们现在就死了,我们会到哪里去,我们有把握吗?我们是没有把握的,所以死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修行没有成就之前,其实我们是乐观不起来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造了很多的不善业,我们生命的处境会到哪里去,还是离不开六道,我们有可能继续得人身,也可能不小心还会掉入到三恶道里去,这都是没有一定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乐观。

那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我们自己的修行已经很有成就了,我们已经可以预知时至,我们已经可以生死自在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乐观了?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你还需要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他们还是深陷在迷惑和烦恼的泥潭中,他们还需要在无尽的轮回中饱受痛苦,他们需要等着我们去帮助,我们每一个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我们身上都承担着自觉觉他的这样一个使命和责任,我们看到这么多的众生,在轮回中受苦、受难,所以我们乐观不起来,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众生也是很难度的,要帮助别人也是不容易的,它会有种种障碍,所以不是说你想度众生你就能度众生了,你想帮助别人你就能帮助别人,做好事也是不容易的,所以从种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不乐观,不悲观,那就是需要中观,所以学佛的人就是要中观,中观,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种。

所谓中观,就是要客观地,如实地看自己和看世界,我们需要客观,如实地看到生命存在的困扰,过患,我们同时也要客观,如实地看到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内在都蕴藏着自我拯救的能力,我们要看到生命的希望,也要看到生命的缺陷,我们需要在看到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需要积极地去努力,精进。所以佛法跟中观有关系的一个名词叫中道,佛教讲究中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

他就提出了八正道,八正道事实上就是一种中道的理论,中道,首先在生活上,就是不去过一种放纵欲望的生活,也不追求一种禁欲的生活,然后在认识上就是要远离常见和断见,就是远离错误的见解,建立一种对世界的如实的认识,所以通过这种如实的正见,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中观的智慧,通过这种中观的智慧,中观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所以智慧的开启要有中观的认识和中观的修行,这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问题,佛教是悲观还是乐观?都不是,佛教是中观。

首先婚姻是不是幸福的?不是的,是常人世俗的标准,而且大部分人带有一些断灭的态度来看待所谓幸福的婚姻,执著,占有,越想抓的紧越容易失去!所以,婚姻不容乐观。

其次婚姻是不幸福的吗?也不是的,偶尔也有短暂的幸福与快乐!所以也不需要悲观。

最后,婚姻是什么?一个名相,世俗的认定的观点,幸福也不是本质性的,哪有婚姻呀,是有缘份的人聚在了一起,这一世是我的父母,以后不知道是谁的父母,我过去世不知道有过多少父母。这一世是我的儿女,以后不知道是谁的儿女,这一世是我的爱人,以后也不知道是谁的,然后一纸证书,以为只属于对方,却不知随业流转生生死死转过多少世了。所以如实的来看待生命,以恭敬心,感恩心,慈悲心,呵护身边的善所缘!培植福田!多结良缘!如果这一世修成了,以后宏法的时候用的着,呵呵!中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