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重点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集、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道地”又有真实,真正的意思。“道地药材”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举世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佳,疗效好的优质药材。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药的采集(基础理解,记特殊)

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

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紫苏、荆芥等。以带跟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如忍冬藤、夜交藤,其采收原则与全草相同。

2、叶类: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采集。如艾叶、枇杷叶、大青叶、荷叶等。

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需在深秋火初冬经霜后采集。

3、花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因花朵次第开放,故要分词采集,如菊花、

旋覆花;有的花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红花宜在花冠由黄色变成红色时采。蒲黄等以花粉入药的,则需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4、果实和种子类:此类药材,多数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大枣、五味子、枸杞。

有的以未成熟的幼果入药,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不能待成熟后采收。有的浆果容易变质,如枸杞、女贞子,最好是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以种子入药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后采收。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

5、根和根茎类:一般以春初或秋末采收为佳,“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此时采收质量好,

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但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6、树皮和根皮类:一般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树木枝干内浆

汁丰富,质量较佳,树皮易于剥离树皮,如黄柏、厚朴、杜仲。而肉桂多在十月,含油多时剥离。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

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以随时采收

中药的炮制

目的:

1、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2、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巴豆制霜,应保留脂肪油在18%~20%左右;

马钱子砂烫其士的宁生物碱含量应在8%左右。

3、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保质量。

5、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炮制的方法:

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

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水火共制:煮、蒸、氵單(dan三声)、淬。

其他制法:

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类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如巴豆霜、西瓜霜。发酵: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如神曲、淡豆豉。

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

中药的作用:指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基本作用是:1、祛邪除阴。2、扶正固本。3、协调脏腑经络机能。

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功效:对因治疗功效和对症治疗功效。前者属治本后者属治标。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使用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药性理论的核心。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自身客观存在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等,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本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涩属阴。

辛:能散、能通、表示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表示补虚扶弱、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等作用。

酸:能收能固,表示收敛固涩的作用,所以收敛药大都有酸味。

苦:能泄、能燥,表示通泄、降泄、清泄、燥湿等作用。

咸:能软,表示软坚散结的作用。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涩:能止、具有止血、止泻等作用。

升降沉浮:是用以概括药物在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浮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沉降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泄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清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归经: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则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性能,反映药物作用对机体的选择性。

中药的配伍: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用药法度,有选择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

使用。

药物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用药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芜花、海藻;乌头反半夏、贝母、瓜萎、白及、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诀: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畏与七情相恶之意吻合。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乌头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石脂。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瞬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一遇便相欺。

用药剂量与用法

1、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至优者药力充足,用量不宜过大;至劣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些。

药材质地:(均指无毒药物)质重者用量宜大些,质轻者用量宜小些。

药物性能:有毒、药性峻猛者量宜小。尤其有毒药更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无毒、药性和缓者量可大些。

2、应用方面:

配伍目的:主药量宜大,辅药量宜小;单方量宜大,复方量宜小。

药物剂型:汤剂用量可大些;丸、散剂用量可小些。

3、患者方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年龄大小:青壮年患者量可大;幼老年患者量宜小。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量宜重;体质虚弱者量宜轻。

病程长短: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重;久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大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

性别: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药量宜小。

中药特殊煎法:

1、打碎先煎:对介类、矿石类等质重而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材,应打碎先煎,煮沸后十

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石决明、牡蛎、龙骨、生石膏、代赭石、磁石等。

2、后下:对气味芳香和久煎有效成分易糟破坏的药材宜后下。如木香、沉香、青蒿、钩藤、

大黄等。

3、包煎:对煎煮后易使药液混浊而产生对消化道、咽喉有不良刺激的药材,应用纱布包煎。

如旋复花、车前子、赤石脂等。

4、另炖或另煎:对贵重药材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与其它同时煎熬其有效成分被

其他药渣吸附。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5、熔化(烊化):对胶质类、性黏易沉底焦化又易于溶化的药物,将其置于煎好去渣的药

液中趁热熔化。如阿胶、龟胶、饴糖等。

6、冲服:对于散剂、丹剂、小丸、自然汁不需要再煎的药。如珍珠末、牛黄末、朱砂末、

玄明粉、田七粉、紫雪丹、生姜汁、生地汁、竹沥、银花露等。

7、煎汤如水:如灶心土。

服药方法:病在上焦宜饭后,病在下焦宜空腹。急病不拘时间,慢性病应有定时。吃药反胃

的患者,口含生姜再服。

一、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

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主要是用于感受外邪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浮脉等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两类。

麻黄:

【性能特点】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本品质地轻扬,性温辛散,重在宣肺。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药力较强,为发汗峻品,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而平喘。是治疗肺实咳喘的良药。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配伍】麻黄配桂枝: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表、助阳通脉。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杏仁苦温润降,功善平喘止咳,又兼解肌。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麻黄配生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生石膏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桂枝:

【性能特点】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桂枝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可行里达表,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通血脉的功效。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善治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痛经经闭,以及阳气不振或不得流通所致的胸痹作痛、痰湿水饮、水肿等证。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配伍】桂枝配白芍:桂枝辛甘性温,功能发表助阳、温通经脉;白芍酸甘微寒,功能养血敛阴止汗。两药相合,收散并举,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既散肺经风寒,又善理脾胃气滞而止呕、安胎。尤宜治疗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散风寒发汗解表之力虽弱,但善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且能温肺散寒而化痰止咳。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本品性较平和,善散风邪祛风发表,治外感表征,无论风寒、风热均宜;又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其性升散,善行全身,以祛风为主,为治风通用之药,且能胜湿。故常用于外感风寒、风热以及风湿痹痛。还治破伤风证。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本品辛温苦燥,升浮发散,偏上偏表,药力较强。善发散表邪,以治外感风寒夹湿表证见头痛身疼者疗效最佳。又长于祛风湿,善治腰以上风湿痹痛,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上达,外散风寒而解表,上通鼻窍而解痛。为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牙痛之要药。又能燥湿散寒而止带,走肌肤消肿排脓而疗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既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又善疏泄肝气而解郁结,为治肝气郁结证的要药。且可升举清

阳之气而举陷,并具良好的疏散退热之功。

二、清热药:以清洁里热为主要作用。一般将其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类。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本品生用清泄与透达并俱,既善清泄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又解肌透热,热去则烦除津生渴止,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首选要药。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本品苦寒清热,甘润滋阴,清热之力虽不及石膏,但善于滋阴润燥。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止渴,下能滋肾阴降火。长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为治疗气分实热的要药。

石膏配知母:石膏生用辛甘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苦甘而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两药相合,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更强,既治热病气分高热症,又治肺胃火热伤津证。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味甘性寒,性不滋腻,生津不恋邪。故凡温热病见津伤口渴者用之皆宜。又善清泄肺胃之热而止咳、止呕,祛痰排脓,为治肺痈所常用。

编制说明及授课计划书写说明

编制说明及授课计划书写说明 一、编制说明书写说明 1. “本学期大纲要求学时数”栏 按照教学任务书中的该门科目单班课时数填写。 2.“教学大纲”栏: (1)护理专业课程: 名称: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 版本:第1版 文号:I S B N:9787117086820 (2)药剂专业课程: 名称:药剂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 版本:第1版 文号:I S B N:9787117086929 (3)医学影像专业: 名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汇编) 版本:第1版 文号:I S B N:9787117086936 3. “本学期教学周数”栏 统一填写“16”。 4. “本课程周学时数”栏 根据该门课程在教学进度表中的每周时数进行填写。若各班进度不同,如生理学基础15级护理1、2班是6节,15级护理3班是8节,则周时数则填“6~8”。 5. “本课程学期总时数”栏 按照教学任务书中的该门科目单班课时数填写。 6.“其中”栏 (1)讲授:按教学任务书中填写理论课时。 (2)实验、实训:教学任务书中填写实验(训)课时。 (3)节假日占用:统一填“0”。 (4)机动:统一填“0”。 (5)考核:统一填“2”。 (6)其他:统一填“0”。 备注: ●实验和实训的区别: 实验:这是普通学校在一些专门课程上设定的名词,是掌握知识必须的部分。比如学物理,除了理论知识以外,需要实际操作来观察具体的物理现象。 实训:是高职中用来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实际训练的一种说法,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是去企业参加工作,作为职业化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类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实训的说法由此而来。 实习:指去企业中以学生身份具体参加工作实践。 ●除体育及计算机课程的课程:讲授+实验(或实训)+复习+机动=本课程学期总时数 ●体育及计算机课程:讲授+实验(或实训)+复习+考核+机动=本课程学期总时数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最新汇编)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阴阳: 2、气机: 3、津液: 4、解表药: 5、七情: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 1、麻黄: 2、石膏: 3、茯苓: 4、人参: 5、川芎: 三、(学科教研组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填空题 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之

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茵陈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______________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_____________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类。 9、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引火下行”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有“舟楫之剂”之称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即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司呼吸 B、主血脉 C、主疏泄 D、主升发 E、主纳气 2、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 A、润下 B、稼穑 C、炎上 D、从革 E、曲直 3、藏象学说的内容包含() A、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B、内在组织器官的各种表象 C、五脏、六腑 D、五脏、六腑与经络 E、五脏的各种形象 4、脏与脏之间主要体现了“精血同源”关系是() A、心与肺 B、心与脾 C、肝与肾 D、脾与肾 E、心与肾 5、发病的最基本原理是() A、正胜邪负 B、正胜邪退 C、正邪相搏 D、邪胜正负 E、邪正相持 6、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 A、辨病求因 B、辨症求因 C、问诊求因 D、相对性 E、直观性 7、主升清功能的脏腑是() A、肝 B、脾 C、肾 D、心 E、肺 8、和肾相为表里的是() A、大肠 B、膀胱B、三焦D、胆E、小肠 9、归属内伤病因是() A、劳逸 B、医过 C、外伤 D、六淫 E、水湿痰饮 10、以下哪些是杏仁的主要功效() A、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B、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C、发汗解表、温通阳气 D、发汗解表、行气和中 E、发汗解表、祛暑化湿 11、利水渗湿药主要适应的病证是() A、湿阻中焦 B、湿温初起 C、痰饮伏肺 D、水湿内停 E、风湿痹痛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 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 ③阴阳互根互用; 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 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1详解

遵义医学院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一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的医家是 A、张子和 B、刘完素 C、朱丹溪 D、李东垣 2、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A、孙思邈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4、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的是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5、被后世医家称为“药圣”的是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6、被世后医家称为“药王”的是 A、孙思邈 B、张仲景 C、王焘 D、李时珍 7、下列哪位医家不属于“金元四大家” A、张元素 B、刘完素 C、朱丹溪 D、李东垣 8、倡“火热论”,擅长用寒凉药物治病的医家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朱丹溪 D、李东垣 9、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新修本草》 C、《千金要方》 D、《神农本草经》 10、我国第一部药典是 A、《新修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千金要方》 1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葛洪 B、钱乙 C、巢元方 D、陈自明 12、《妇人大全良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王焘 C、巢元方 D、陈自明 13、被后世称为“养阴派”的医家是 A、李东垣 B、朱丹溪 C、刘完素 D、张从正 14、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成书于 A、春秋 B、战国 C、宋代 D、唐代 15、周代对医学分科不包括 A、食医 B、疾医 C、疡医 D、骨医 E、兽医 16、整体观念的内容不包括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C、因人制宜 D、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E、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相互协调 17、证的内容不包括 A、病因 B、病位 C、病性 D、病情 E、邪正关系 18、温病学四大家不包括 A、叶天士 B、吴鞠通 C、吴又可 D、薛生白 E、王孟英

2020年整合中医药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 金钱草:A A. 治黄疸 B. 治石淋 C. 治乳痈 D. 治肺痈 2. 善能清泻胃肠湿热的药是:D A. 黄连 B. 黄芩 C. 黄柏 D. 龙胆草 3. 两种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后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其配伍关系称为:B A. 相畏 B. 相使 C. 相反 D. 相须 4. 能平肝息风,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药物是:B A. 夏枯草 B. 羚羊角 C. 牛黄 D. 地龙 5. 独活可主治的病证是:B A. 水肿 B. 风寒表证 C. 虚热证 D. 胎动不安 6.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全书共收载药物:C A. 1700种 B. 1980种 C. 365种 D. 300种 7. 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B A. 甘草与西洋参 B. 白术与黄芪 C. 黄芪与甘草 D. 甘草与白术 8. 川芎除活血行气外,还能:A A. 祛风止痛 B. 利水消肿 C. 引火(血)下行 D. 解毒消痈 9. 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D

A. 款冬花 B. 紫菀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0. 授乳期不宜选用的药物是:C A. 山楂 B. 神曲 C. 麦芽 D. 鸡内金 11. 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该:C A. 后下 B. 布包煎 C. 单煎2h以上 D. 先煎 12. 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A A. 石膏配知母 B. 石膏配栀子 C. 知母配黄柏 D. 知母配龙胆草 13. 桔梗具有的功效是:C A. 祛痰止呕. B. 祛痰排脓 C. 祛痰温胃 D. 祛痰行气 14. 治血虚、血瘀、妇科经产诸证的要药是:B A. 白芍 B. 当归 C. 阿胶 D. 熟地 15. 能利水消肿的药是:D A. 桑白皮 B. 葶苈子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16. 薤白的功效是:C A. 理气调中,利水消肿 B. 疏肝解郁,化痰止咳 C. 理气宽胸,行气导滞 D.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7. 辛味药的作用是:A A. 发散行气 B. 软坚泻下 C. 燥湿通泄 D. 利水渗湿 18. 三七能主治的病证是:B A. 虚寒性痛经 B. 血热性出血 C. 收敛止血 D. 跌打损伤 19. 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A A. 目赤肿痛 B. 目暗昏花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非 20. 大黄酒制的目的是:(D)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 1?中药四气五味及中药功效的一般关系 含义: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一般来讲,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酸: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作用 苦:有泄、燥湿、坚阴的作用。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2.中药配伍的作用及七情: 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的目的:①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②对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选择有的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③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 单行:药物的单独应用 相须:药物的性能功效相似,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 相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配伍。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 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3.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 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净制:1去除非药用部位,利于临床剂量准确巴韩天除木心 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防止混药麻黄根茎分离 加工切制:1利于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2利于临床调剂制剂 加热制:1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杀酶保苷、醒脾开胃)2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马钱子砂烫乌头煮制3缓和或改变药性,扩大临床应用血余煅炭白帆明煅 辅料制:1中间传热体,提高疗效砂炒影响药材质地2协同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蜜炙麻黄、姜炙半夏3纠正药物偏性,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麸炒苍术 4.炮制对四气五味归经的影响: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4.

遵义医学院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四 平时作业(一 )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2、属于阳的症状是: ( 3、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 6、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温煦,生化作用的是: 7、 冲脉为气血之要冲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亦称为 ( ) A 阴经之海 B 阳脉之海 C 水谷之海 D 血海 8、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 神农本草 B 内经 C 针灸甲乙经 D 本草纲目 9、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症称为( ) A 寒因寒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10、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 ) A 治病求本 B 扶正祛邪 C 防止传变 11、用寒性药物治疗假寒症状的疾病应称为( ) 12、治疗气分热证,症见壮热、烦渴、脉洪大等最佳的药物是: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A 声低息微 B 少言沉静 C 便秘溲黄 D 舌质淡嫩 阳盛格阴 B 阴盛格阳 C 阴盛 D 阳虚 4、 以下那种说法不妥 ?( A 心主血 B 肾主水 C 肝主气 D 脾统血 5、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由于: A 心为君主之官 B 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神明 D 心者,生之本 A 元气 B 宗气 C 心气 D 肾阳 D 通因通用 D 不治已病治未病 A 寒因寒用 B 热因热用 C 通因通用 D 塞因塞用

C 、黄苓 D 、苦参 C 邪气正气虚 D 病表现为大汗淋漓 3.中药学是研究 ________ ______ 的科学 4 .四诊是指 _ __ 、 _ ___ 、 ___ _ 、 __ __ 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5.治法包括 __ _ 、 ___ 、 __ _ 、 __ _ 、 _ __ 、 ___ 、 _ ___ 、 _ ___ 八种。 6.肝的生理功能包括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 ___ __ _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辨证论治 2.气机 3.反治 4.六淫 5.经络 四、简答题( 30 分) 1、气的生理功能? A 五至 B 四至 C C 六至 D 八至 15、胃热患者的口气为( ) A 酸臭 B 臭秽 C 腐臭 D 烂苹果味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20 分) 1.中医学是研究人体 __ __ __ 、 ______________ _ 以及疾病的 _ __ _ 和 14、数脉是指一息( ) 2.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的一门传统医学。 A 、人参 B 、天花粉 13、虚症是指( ) A 邪气虚 B 正气虚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 一、问答题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3.简述五行的特性。 4.简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特性。6.中医学中的精的内涵包括哪些?7.如何理解气的基本运动变化形式?8.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9.简述津液的功能。 10.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中医药学概论作业 2 一、问答题1.举例说明六淫的概念及六淫共同致病特点。2.简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3.举例说明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4.简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5.简述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6.简述防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7.简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的症状特征。8.简述中医病因学中发病的基本原理。

9.如何理解三因制宜?10.举例说明中医治病的治疗原则。中医药学概论作业 3 一、问答题1.简述望神的概念和重点。2.简述神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4.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5.简述望苔色的内容。6.什么是青紫舌?有何临床意义。7.简述正常脉象的特征是什么?8.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9.简述八纲辩证的临床意义。10.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药学概论作业4 一、问答题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2.简述四气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 义。3.简述中药汤剂基本煎服方法。4.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5.如何理解程氏“八法”?6.举例说明方剂运 用变化及其与主治的关系 7.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8.简述气机异常与脏腑的关系。举例说明理气剂组方的原则。 9.简述桑菊饮、小柴胡汤、归脾丸、朱砂安神丸的功效主治。 10.比较麻黄汤与桂枝汤、理中汤与小建中汤、六味地黄丸与 肾气丸在组成、功效和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四气:指寒、热、温、凉4种药性 2、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 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6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八纲辨证: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纲领辨别疾病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的辩证方法 5、疫疠:又称瘟疫、疫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6、七情:即喜、怒、哀、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 7、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的全身情况、局部表现、排出物以及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 8、闻诊:是指医生运用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声音和气味变化的诊病方法。 9、问诊:是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以及现在症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查疾病的方法。10、切诊:是医生运用手指切按病人脉搏以探测脉象、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11、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特点。 12、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

13、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二、问答题: 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 1、心:主血脉;主神态 2、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4、肝:主疏泄;主藏血 5、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六腑: 1、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传化糟粕 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三、案例辨析(处方组成、辩证分析、治病机理、功能主治) 1、四物汤 熟地黄12g 当归白芍各9g 川芎6g 方中熟地甘温味厚,其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为君药。当归补血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学习资料 提示:本套试卷可能与您的试卷出题顺序不一致,请用快捷方式Crtl+F查找比对每一道 题答案,并确保本科目是您需要的材料!! 一、单选题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项.雷敩 B项.张仲景 C项.李时珍 D项.孙思邈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C 2.咸味药的作用是: A项.发散行气 B项.收敛固涩 C项.软坚泻下 D项.燥湿通泄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C 3.大黄酒制的目的是: A项.去除杂质 B项.防止生虫变质 C项.祛除恶臭 D项.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D 4.芒硝内服的用法是: A项.包煎 B项.冲服 C项.先煎 D项.后下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B 5.治疗湿痰的要药是: A项.前胡 B项.半夏

C项.天南星 D项.贝母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B 6.附子回阳救逆常配伍: A项.桂枝 B项.吴茱萸 C项.干姜 D项.生姜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 7.善平补肾阴肾阳,治肺虚喘嗽兼有补虚扶弱作用的药是:A项.枸杞子 B项.巴戟天 C项.杜仲 D项.冬虫夏草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 8.哪项不是黄芪、白术的主要功效: A项.补脾益气 B项.利水消肿 C项.安神益智 D项.固表止汗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C 9.长于解暑热、退虚热的药物是: A项.大青叶 B项.板蓝根 C项.地骨皮 D项.青蒿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D 10.心悸失眠兼自汗、盗汗宜首选: A项.酸枣仁 B项.远志 C项.朱砂 D项.夜交藤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请认真复习课程,完成上述题目【参考答案】:A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doc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题 1.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2.四气:指药物具冇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它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耍概念Z-o 3.津液:是机体一切止常水液的总称,包扌舌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止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O 4.屮医治疗的八法: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八种基本治疗大法的总称。它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5.方剂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古人用“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加以概描,用以说明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 6.阴阳:屮国古代文明屮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索。 7.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8.脏腑: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现象、征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具相互关系的学说。包括构成人体的基本机制一一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9.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0.中药配伍的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卷2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 真题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五脏中称为“后天之本”的是哪一脏: A.肺 B.心 C.肾 D. 肝 E. 脾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火的“所不胜”之行为: A.木 B.火 C.金 D.水 E.土 3、具有“灌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是 A. 卫气 B. 经气 C. 元气 D. 营气 E. 宗气 4、“受纳、腐熟水谷”是哪一腑的功能: A. 膀胱 B.胃 C. 胆 D.小肠 E. 大肠 5、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脉经》 E.《诸病源候论》 6、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作用的气是: A.肺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元气 7、激发人体生长发育,津液的生成、输布有赖于气的()作用: 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 8、在五体中主脉的脏是: A. 脾 B. 肾 C.肝 D. 肺 E.心 9、五行中“火”的特性为: A. 炎上 B.曲直 C. 从革 D.稼穑 E. 润下 10、肝的功能是: A.主神志 B.主生长发育 C.主运化 D.主水液输布 E.主疏泄 11、肾在体合: A.骨 B.肉 C.皮 D.脉 E.筋 12、具有善行数变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火邪 D. 风邪 E. 燥邪

13、具有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特性的邪气是: A. 湿邪 B.寒邪 C.燥邪 D. 风邪 E.火邪 14、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因是: A.六淫 B. 饮食不节 C.疫疠 D. 七情 E.劳逸 1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行是: A. 火 B. 木 C. 土 D.水 E. 金 1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和剂局方》 17、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和剂局方》 18、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的药是 A.麻黄 B.桂枝 C.薄荷 D.石膏 E.知母 19、属于发散风热药的是: A.麻黄 B.桂枝 C.薄荷 D.石膏 E.知母 20、中药的四气是: A.气血阴阳 B.酸苦甘辛 C.寒热温凉 D.升降沉浮 E.有毒无毒 21、中药处方中针对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A.君 B.臣 C.佐 D.使 E.淡 22、中药配伍禁忌中“乌头”反: A.半夏 B.大戟 C.苦参 D.芫花 E.甘遂 23、具有“实而不满”特点的是: A.肝 B.脾 C.膀胱 D.心 E.肺 24、其华在唇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脾, D. 肺, E. 肾 25、主通降作用的腑是: A.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胆 E.胃 26、主藏精,其华在发的脏是: A.肺 B.脾 C.肝 D.肾 E.心

中医药学概论-总复习-考试重点1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③用于疾病的诊断; 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脉 五液 五神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弦 泪 魂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洪 汗 神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缓 涎 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忧 浮 涕 魄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沉 唾 志

20、什么是痰饮?什么是瘀血? 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泛指体有血液停滞。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都称为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21、什么是四诊? 答: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22、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绛舌主热证; 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 青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 24、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材料概论试题

1.何为材料,为何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要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2.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是什么?请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与成分、性质、合成与制备、用途与性能 3. 复合材料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达到功能复合,能保留原组成原料的特性,并通过复合效应得到原来所不具有的更为优越的新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大飞机;轮胎是由橡胶、碳黑、帘子线等材料构成的。 4. 从燕子造窝到人用草拌泥造房、再到我们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大飞机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这些复合材料的制备都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大飞机虽然使用了一贯的复合思想,但相比之下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如今我们创造新的复合材料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完全依靠试错法,而有相关的理论指导,所以我们在探索新领域时可以从一些已有的思想中获取灵感,再用理论化地手段将其转化为材料科学。 5.绿色建筑的基本涵义?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 6.建筑生态环境材料的基本涵义? 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7.看《终结者2》推测那个人材料的性能与特点,并推测由什么方法合成。(描述电影中未来人材料的特点和性能,并设想可由什么方式合成? 终结者2中的机器人由液态金属构成,具有流动性和高强度性,韧性好,可再组合。 合成方法: 合金合成法,置于电解液中的镓基液态合金在和铝合金结合后,能长期高速运转。 8.试说明金属材料在民航飞机中的应用情况 铝合金用作承力件,钛合金用于具有一定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的板材结构件,高强度结构钢,用于前后起落架;不锈钢,用于发动机的一些装置。高温合金用于耐高温的板材结构件和螺栓,螺母等固件和排气孔的蜂窝结构 9.说明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燃料范围广,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超低污染、运行噪声低、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 10.说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特性 a.可低温运行。 b.比能量和比功率高;c.结构紧凑、质量小,水易排出。 d.采用固态电解质不会出现变形、迁移或从燃料电池中气化,无电解液流失。 e.可靠性高,寿命长。 f.因唯一的液体是水,本质上可避免腐蚀。 11.什么是有机半导体? 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有机材料,即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 12.导电机理是什么,为什么有机物能导电? 含有共轭基团的有机分子之间形成连续共轭的大结构,用来传导电子和空穴,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可以沿聚合物链作定向运动,从而使高分子材料导电 13.有机导体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成膜技术更多、器件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有机物易于获得、柔韧性好,质量轻、可修饰性强。缺点:电阻率的变化受杂质含量的影响极大.电阻率受外界条件(如热、光等)的影响很大 14.有机导体有哪些应用方向? 光盘、有机发光二极管、传感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15.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及其主要性能特征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阴阳: 2、气机: 3、津液: 4、解表药: 5、七情: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 1、麻黄: 2、石膏: 3、茯苓: 4、人参: 5、川芎: 三、填空题 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单项选择题

略 五、问答题 1、试述五味的定义及其具体作用 2、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的运动。 3、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 1、发汗,平喘,利水。 2、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填空题 1、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腑,脏。 2、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 3、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4、顺着病位、逆着病势。 5、升、降、出、入。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四、单项选择题 略 五、问答题 1、五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辛:能散、能宣、能通。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虚扶弱、缓急和中、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某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 性考核作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1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请举例说明。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防治 3.简述五行的特性。 4.简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5.简述心的主要生理特性。 6.中医学中的精的内涵包括哪些 7.如何理解气的基本运动变化形式 8.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关 9.简述津液的功能。 10.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2 一、问答题 1.举例说明六淫的概念及六淫共同致病特点。2.简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 3.举例说明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简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5.简述痰饮的概念和致病特点。 6.简述防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7.简述瘀血的概念及其致病的症状特征。 8.简述中医病因学中发病的基本原理。

9.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10.举例说明中医治病的治疗原则。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3 一、问答题 1.简述望神的概念和重点。 2.简述神的表现类型及临床意义。 3.简述五色主病的内容。 4.简述问饮食口味异常的内容和临床意义。5.简述望苔色的内容。 6.什么是青紫舌有何临床意义。 7.简述正常脉象的特征是什么 8.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 9.简述八纲辩证的临床意义。 10.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中医药学概论作业4 一、问答题 1.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2.简述四气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 3.简述中药汤剂基本煎服方法。 4.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5.如何理解程氏“八法” 6.举例说明方剂运用变化及其与主治的关系。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 上篇中医基础理论(30%) 一,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二,气血精津液 气的含义:1,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 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 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 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 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二、血为气母。(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三,五脏六腑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 ①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窍为舌,在体合脉,在腑合小肠。 ②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隆,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 宣发,既宣布发散,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发散的作用。肃降:既清肃下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治节:既治理调节,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 ③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窍为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在腑合胃,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④肝主疏泄,主藏血。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窍为目,在体合筋,在腑合胆,与春气相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