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宋代钱币的特征

宋代钱币的特征

宋代钱币的特征
宋代钱币的特征

两宋的钱币制度,仍是以钱为主。但这时白银已大大地重要起来,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是该朝币制最大的特点。

两宋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它不仅是币材多样,而且流通受地方限制,钱币面额又多,钱名称也多。宋代最流行年号钱,两宋的铁钱是长期的币制,四川一带就是专用铁钱的。北宋九个皇帝就改了三十五次年号,铸了二十七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宋元、圣宋、皇宋);南宋七帝,改二十次年号,铸了十八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大宋、宋圣、皇宋)。

在北宋,大约开封府、荆湖南路、京西路、江北路、淮南路、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西两路等十三路用铜钱;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专用铁钱;陕府路和河东路则铜铁钱都用。在南宋,铜钱限于东南,四川用铁钱。但实际上那时各地用纸币的很多,因为金属货币根本不够。这就在货币经济方面造成了割据局面。宋钱币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大小五种,南宋又往往有当百钱,又有临安铜钱牌。南宋的宝文很杂,嘉定铁钱宝文最杂,在中国钱币宝文中是最多的,至于钱文书法,就有多种多样,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楷书及宋体,大观、崇宁钱就是宋徽宗的御笔瘦金体。铸造精良的瘦金体宋币,常常使伪品立即暴露。

宋钱的版别也特别多,比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背文把纪地、纪值都区分开了,普通宋钱,无人伪造。但象靖康通宝之类价值千元以上的古币就有伪造的了。

宋朝的钱制,南北宋大不相同。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小平钱为主,南宋则以折二钱为主。

宋太祖在建隆元年铸宋元通宝。这是赵宋第一种钱,这不是年号钱。宋太祖在位没有铸过年号钱。乾德钱是十国钱,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所铸。太宗铸太平通宝。这是宋朝第一种年号钱,背面有星月,牌别比宋元钱少。淳化五年铸淳化元宝。宋元钱和太平钱都用的是隶书,到了淳化时发生了变化,正式确立了宋朝多种书体裁的钱制。淳化钱也有真、行、草三种书体。淳化钱也有铁钱,但流传后世的极少。

北宋钱币大全

宋代钱币大全 北宋1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详细介绍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8元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 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 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 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

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 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 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 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这时也早早地出现于流通领域,侧身于早期中国货币史的记载之中,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金,便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宋朝古钱币论文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高峰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绘画、书法、雕塑、印刷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作为与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与艺术风尚相统一的钱币,在此时也呈现出多样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钱币种类、数量、质量是古代造币史上的一个顶峰,从钱币文字的艺术风格上还体现出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人的思想观念。宋代钱币上的文字是研究中国书法、文字和社会风俗不可多得的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宋钱文化和不可多得的钱文书法是中国货币文化中的瑰宝,对后世的货币流通及钱币文化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钱币作为沟通商品交换的媒介,对发展商品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历朝钱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铸造技术、工艺美术、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等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经济、科学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宋代是我国古代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时期,开国之初,政府即治坑矿,组织茶盐开发,因而使大量的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创造了空前财富与繁荣。宋太祖鼓励民间“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神宗则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这些政策导向,使得商贸高度发达,钱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宋神宗时,全国铸币600余万贯,大大高于唐代“开元盛世”32万贯的年铸币量。两宋时期,在全民的商业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以铜币为主流,兼用金、银、谷帛、铁钱和纸币的多元化货币制度。 宋代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创造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之最:其一,最早发行了纪年钱。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起,钱背文字开始纪年。淳熙元宝背面标有“七”字,表明此钱铸于淳熙七年(1180),比欧洲纪年钱早了300年。其二,最早

北宋各版钱币精选

北宋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45000元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1000元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45000元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2000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20000元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12000元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3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500元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10000元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1700元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5000元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20000元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1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2800元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2800元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40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4500元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4500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15000元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50000元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4000元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0.5元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4000元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12000元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10000元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850元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元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000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8000元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15000元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

宋钱的特点与版别划分

宋钱的特点与版别划分 内容提要:宋代钱币,无论钱名数量、钱币艺术,还是钱币种类,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总结了宋代钱币的7大特点:年号钱、多书体、对钱、铁钱、配料合理、数量巨大、钱监多。同时论述了宋代钱币版别的形成与划分的原理,即不同的钱监、不同的书体产生了版别。 版别划分主要是实践活动,每一种划分方法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同时,版别划分是一门科学,与研究者的身份、国籍没关系。最后指出单纯的宋钱图谱往往使初学者无法入门,需要对图谱进行必要的注解。 提起宋代,人们会用“积贫积弱”来形容。其实,在两宋320年的时间里,从军事上,最后没有打败辽、金、元,但在经济文化领域,是超过汉唐的。从钱币方面看,无论钱名数量、钱币艺术,还是钱币种类,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年号为文、书体多样、铜铁并用、纸币出现、银铤定型,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特点。 一、宋代钱币的特点: 1.年号钱: 从成汉李寿铸“汉兴”(338)开始,年号钱不时出现过。到了宋代,年号钱几乎成了定制。两宋建国共320年,历18帝,改元57次。48个年号铸有新钱,9个年号没有铸钱;48种新钱中,43种年号钱,5种非年号钱。 没有铸钱的9个年号是: 太祖的乾德、开宝, 太宗的雍熙、端拱, 真宗的乾兴, 仁宗的皇祐, 前幼帝的德祐, 端宗的景炎, 后幼帝的祥兴。 现在所见到的皇祐钱皆伪,祥兴钱为安南所铸。

五种非年号钱是: 太祖建隆年间的宋元通宝, 仁宗宝元年间的皇宋通宝, 徽宗建中靖国年间的圣宋元宝、通宝和建国通宝, 宁宗嘉定年间的圣宋重宝, 理宗宝庆年间的大宋元宝、通宝, 理宗宝祐年间的皇宋元宝。皇宋、圣宋南北宋相重,因此只有5种。 2.多书体:中国钱币只有文字,没有图案。所以中国钱币的艺术主要表现在钱文书法上。宋代钱币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书体有真、草、隶、篆、行,并且有瘦金体、宋体、九叠篆等新出现的书体。 宋钱书法艺术可分为三个时期: (1):从建隆元年到淳化四年(960—993)为仿古期。宋元通宝和太平通宝,直接仿周元通宝、汉元通宝,间接仿唐代开元通宝。钱文均为隶书体。 (2):从淳化五年到淳熙六年(994—1179)为鼎盛期。宋太宗御书三体“淳化元宝”首开宋钱书法多种书体之先河,继之各种书体均在钱币上进行了展示。苏轼“元丰”、司马光“元祐”、蔡京“崇宁”均为钱文书法增光,宋徽宗的瘦金体把钱文艺术推向了高潮。 (3):从淳熙七年到咸淳八年(1180—1272)为衰落期。钱文均为宋体字,只有极个别的例外。 3.对钱:对钱是宋钱的一大特色,也是宋钱书法艺术的集中体现。宋钱书体大部分是二体或更多,对钱就是在钱币大小、厚薄、缘廓、穿孔方面均相同,只有文字书体不同的两枚钱币。宋代对钱集中在天圣元年至淳熙六年(1023—1179)的157年之间。 主要对钱书体如下: 仁宗天圣至神宗熙宁:篆书、真书 神宗元丰至徽宗建中靖国:篆书、行书 徽宗崇宁、大观:无对钱 徽宗政和至钦宗靖康:篆书、隶书 高宗至孝宗:篆书、真书

北宋古钱价格参考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8元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180元

古钱币(铜钱)版别常用术语(图文并茂)

古钱币版别术语解析 ————斜月单星转自{corcol 发表于《古泉园地宋-辽-金-西夏钱讨论欣赏区》} 古钱币的版别划分(尤其宋钱),主要是根据钱体文字差异或铸造特征区分的,故版别名称本身就是其特征的所在。宋版相对来说研究得已相当深入,从日本人编纂的以《古泉大全》《符合泉志》和《新订符合泉志》为代表的版别分类泉谱,到国人自己总结出版的以《北宋铜钱谱》为代表的版别分类谱,其版名的划分大多都沿袭了下来,有一些仍采用日本泉届的叫法,正所谓泉无国界。 一、正样 要了解宋版中其他术语的含义,首先要知道正样。什么是正样,其实也很难说清楚。不同的版的正样也常常各有各的特点。粗浅的理解,可以把它看成是四个文字的位置端正,穿孔大小适中,穿郭和外缘均适中。例如,我们把下面这个样子的叫正样: 二、进 所谓“进”,就是指某个文字比正样的文字位置更偏左,一般用于上、下的两个文字,左右的两个文字很少会用到。在日本的泉谱中也叫“右”。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个叫“进元”

三、退 所谓“退”,就是指某个文字比正样的文字位置更偏右,同样地,一般用于上、下的两个文字,左右的两个文字很少会用到。在日本的泉谱中也叫“左”,例如《符合泉志》里嘉祐的“左元”,就是《铜钱谱》中的“退元”。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 个叫“退元” 四、仰 所谓“仰”,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个文字相对正样的文字位置左侧抬高,或者说左高右低,可用于上、下、左、右的四个文字。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个叫“仰元”

五、俯 所谓“俯”,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个文字相对正样的文字位置右侧抬高,或者说左低右高,可用于上、下、左、右的四个文字。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个叫“俯元” 六、昂 所谓“昂”,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个文字相对正样的文字位置整体升高,或者说与其他文字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可用于上、下、左、右的四个文字。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个叫“昂通” 七、降 所谓“降”,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个文字相对正样的文字位置整体降低,或者说与其他文字的相对位置降低了,可用于上、下、左、右的四个文字。例如,可以把下面的这个叫“降通”

北宋大观通宝钱的版别与价格 带图详解

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1110年)所铸行的大观通宝钱,大观通宝虽然仅仅铸行了4年,计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折十等数十种版式。折十钱文最为美观,小平中也有俊美之品。但唯折五大观钱式却文献记载不明,着墨不多,历代钱币学着作只言及北宋大观年间蔡京更铸当五夹锡钱。大观通宝行用钱中,还有折二、折三、折十等传世。其中,大观通宝折十数量最多,折三其次,折二最少最为名贵的为特大型与折五大观钱。大观通宝折十可以称为北宋大钱中之最精美者,其为瘦金体直读,共有五种版式,均多见。分别是大字、大字降宝、俯大、狭俯大、狭通、降通。大观通宝折十钱每年在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都有出土,而且出土数量不小。但是由于大观通宝折十钱具有高额的面值和高超的书法造诣而成为宋徽宗钱币的代表,因此受到很多爱好者的追捧,近年来其价格也一直走高,从70元涨到140元,现在美品的价格更是猛涨到了400至500元, 行书体“大观通宝”当时用铜铁两种材质铸造,铁钱曾在山西、陕西陆续发现过,但因容易氧化,极难留存,故存世不多。铜质的行书“大观通宝”是铁质行书“大观通宝”的母钱,俗称“铁母”。因当时铜质“铁母”只是用来翻铸铁钱,所以其发行数量极少,到现在更是寥若晨星。 大观通宝版别中还有一些非常珍稀的版别,其存世绝少,廖若星辰。其大致也可以分为美制类和普通类。其中,美制类以“大宝”最为精致,其直径达到26mm,比普通大观通宝大1-2mm,字体银钩铁划,笔笔见功力,四字和谐,尤其是“宝”字异常大,使人过目而不忘。此版存世量约在20枚左右,是大观小平中的珍品,应为试铸样钱,其价格在3万元左右。另有一些版别数量极少,但是铸工相比“大宝”差一些,仍然不失为珍品。例如“仰大”版,其“大”字向右边倾斜,好像仰身一般。还有“仰通”版,特点是“通”字极短,“大”字十分拘谨。日本着名钱币收藏家吉田昭二藏有一枚孤品“仰头通”版,其“观”字写法十分怪异。另有“短尾通”“狭宝宽字隔轮”“斜通狭观”“昂通广大”“广穿”等版别,其存量一般在数枚至十余枚之内,是可遇而不可求之者,颇可宝玩。其价值随行就市,一般没有定数,应在5000至5万元之间。 大观铜母样钱一般不会得到公认与小平版别不易区分, 大家要谨慎购买.

宋代的货币

宋代的货币 铜钱、铁钱 宋代的金属货币主要是铜钱,部分地区使用铁钱或铜、铁钱兼用。北宋时,川蜀地区产生并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铁钱、铜钱兼行;南宋时,东南广大地区则是纸币“会子”与铜钱、铁钱兼行。 铜钱作为宋代最主要的货币,每一百文“因(后)汉制,其输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诸州私用犹各随俗,至有以四十八钱为百者”。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诏所在悉用七十七为百”,通常称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实数一百钱的称为“足陌”或“足”。但是“悉用七十七为百”,至少到北宋后期只是“官用”的标准。北宋末年东京开封的情况:“都市钱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到南宋末年,已是“元都市钱陌用七十七陌,近来民间减作五十陌行市通使”③,大体上反映了宋代铜钱流通区内的普遍情况,铁钱的情况也大体相同。 宋平诸国,通常仍听用旧钱,蜀地原是铜、铁钱兼用,后蜀所铸铁钱精好,每一千铁钱相当于铜钱四百,但自宋灭后蜀,大量铜钱作为“上供”被运往首都开封,而“增铸铁钱易民铜钱”,并禁止铜钱入蜀,后虽不禁止铜钱入蜀,而铁钱只许在蜀地使用,又“令民输租及榷利,每铁钱十纳铜钱一”,商人争相运铜钱入蜀,铜钱一可得铁钱十四。宋朝廷曾采取多种措施在蜀推行铜钱,提高铁钱币值,但由于铜钱缺

乏而无效,遂定以铜钱一当小铁钱十使用。 南唐亦铸铁钱,铜、铁钱兼用。宋自太平兴国二年起采取“于昇(今江苏南京)、鄂(今湖北武汉武昌)、饶(今江西波阳)等州产铜之地大铸铜钱”,及禁止铜钱渡江,待江南地区铜钱日多而“铁钱自当不用,悉熔铸为农器什物”④,江南不久即不再使用铁钱。太平兴国八年又曾一度令福建铸大铁钱,与铜钱并行,每一千铁钱当铜钱七百七十。不久即停铸铁钱,官私所铸铁钱10 万贯,限于本地区使用。 康定元年(1040)宋夏战起,宋朝从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运送西蜀小铁钱至陕西作军费,原只使用铜钱的陕西路开始兼用铁钱。庆历元年(1041)在河东路产铁州、军铸大铁钱,晋州(今山西临汾)积铁铸小铁钱;次年又于晋州、泽州(今晋城)铸大铁钱;差不多同时,在江南的江州(今江西九江)、池州(今安徽贵池)、饶州铸造小铁钱,全部运往陕西。陕西的仪州(今甘肃华亭)、虢州(今河南灵宝)也铸造小铁钱。都以大铁钱一当小铁钱十。庆历五年,河东路的晋州、泽州、石州(今山西离石)、威胜军(今沁县)铸造小铁钱,则使用于本路。次年以小铁钱二当小铜钱一,后改为小铁钱三或五当小铜钱一;以后陕西、河东统一为小铁钱三当小铜钱一。 铜钱、铁钱都是大钱一当小钱十,民间盗熔小钱改铸大钱以取暴利,大钱贬值,改以大钱一当小钱三,盗铸犹能获利,嘉祐四年(1052)又改以大钱一当小钱二,称为当二钱、折二钱,小钱也称小平钱。 ③《宋会要辑稿》食货64 之66、69。 ④《真文忠公文集》卷7《申御史台并户部照会罢黄镇行铺状》

各朝代古钱币的基本特征简述

各朝代古钱币的基本特征简述 先秦时代的刀币和布币,币形虽大,但币身很薄,如翻砂铸造后的伪钱,由于模具会干后收缩,所以币身必然较厚;同时,在浇铸成型时有浇进铜汁的浇口,刀币的浇口在环上,布币的浇口在首端,浇口外常有留在范外的余铜,因此浇口的铜面不平整,呈未经琢磨状态。伪铸者不了解当时的工艺过程,或将浇口磨平。或浇口不在规定位置,应疑其为伪。另外,刀、布币埋入土中已二千余年,经长期腐蚀,必然表面不十分平整,币的重量也轻,呈久经沧桑侵蚀的形态,如刀、布币币身很厚,平整光亮,即可疑其为伪。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铸币铸造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每一皇帝均有几个年号(除个别外),每改元一次就铸年号钱,每种年号钱又有大小、不同地区铸造的多种版别。宋钱数量巨大,质精样多,千奇争艳,琳琅满目。北宋初铸宋元通宝,后又铸宋元通宝铁钱。太宗时铸太平、淳化、至道三币,淳化元宝为太宗亲书,分真、行、草三体。以上宋初四钱钱文由彷开元钱而发展为一钱多体,宋钱面深背浅的特点已形成,多数背有星月及竖划。真宗铸咸平、景德、祥符、天穗四币,钱文均楷书,大小轻重不齐,咸平、样符二币有大型宽缘钱,祥符的小平钱背有星月,余皆光背。仁宗铸天圣、明道、景右、皇宋、康定、庆历、至和,嘉佑八币。其中康

定元宝只有铁钱小平,庆历只有铜、铁的重宝,皇宋通宝有九叠篆文者,其余几种以小平为主,大钱罕见。英宗只铸治平元宝、通宝,神宗铸熙宁、元丰两币,数量极多,最多时年铸500多万贯,版别极复杂,但熙宁通宝、元丰重宝存世仅以枚计。哲宗铸有元右、绍圣、元符三币,绍圣币多小平、广穿,哲宗后期铁钱极多。徽宗时铸钱工艺和钱文艺术均达到高峰,有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币。圣宋元宝篆文铸造精美,而圣宋通宝发现极少。崇宁通宝为徽宗手书,瘦金体钱文飘逸劲拔,小平钱不多,折十钱有通宝、重宝二种,铸量大,后改折三使用。大观钱仅通宝一种,亦徽宗手书。近年来关中出土大批大观通宝铁钱,数十枚中无二枚相同者,版别之多可见。政和币有通宝、重宝,重宝铁钱近年亦有出上。重和改元仅一年,重和通宝仅见篆隶对品一种版别。宣和币有元宝、通宝二种,均篆隶成对,通宝文字奇丽,制作精美。政和,宣和币还铸有白铜小平钱。钦宗铸靖康通室、元宝,数量极少而版别多,伪品较多,伪钱数已超过了真钱数。钱文亦为钦宗手书。 南宋钱币总的特点和北宋一样,但铸钱的规模和数量不及北宋。高宗时铸建炎、绍兴二币,建炎币有元宝、重宝、通宝,绍兴币有元宝、通宝,绍兴钱较多而小平钱罕见,有折五、折十环读大钱。孝宗时铸有隆兴、乾道、纯熙、淳熙四币,前二种未铸小平钱,自淳熙七年起背有纪年数字。光宗时铸

宋代钱币的特征

两宋的钱币制度,仍是以钱为主。但这时白银已大大地重要起来,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是该朝币制最大的特点。 两宋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它不仅是币材多样,而且流通受地方限制,钱币面额又多,钱名称也多。宋代最流行年号钱,两宋的铁钱是长期的币制,四川一带就是专用铁钱的。北宋九个皇帝就改了三十五次年号,铸了二十七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宋元、圣宋、皇宋);南宋七帝,改二十次年号,铸了十八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大宋、宋圣、皇宋)。 在北宋,大约开封府、荆湖南路、京西路、江北路、淮南路、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西两路等十三路用铜钱;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专用铁钱;陕府路和河东路则铜铁钱都用。在南宋,铜钱限于东南,四川用铁钱。但实际上那时各地用纸币的很多,因为金属货币根本不够。这就在货币经济方面造成了割据局面。宋钱币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大小五种,南宋又往往有当百钱,又有临安铜钱牌。南宋的宝文很杂,嘉定铁钱宝文最杂,在中国钱币宝文中是最多的,至于钱文书法,就有多种多样,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楷书及宋体,大观、崇宁钱就是宋徽宗的御笔瘦金体。铸造精良的瘦金体宋币,常常使伪品立即暴露。 宋钱的版别也特别多,比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背文把纪地、纪值都区分开了,普通宋钱,无人伪造。但象靖康通宝之类价值千元以上的古币就有伪造的了。 宋朝的钱制,南北宋大不相同。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小平钱为主,南宋则以折二钱为主。 宋太祖在建隆元年铸宋元通宝。这是赵宋第一种钱,这不是年号钱。宋太祖在位没有铸过年号钱。乾德钱是十国钱,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所铸。太宗铸太平通宝。这是宋朝第一种年号钱,背面有星月,牌别比宋元钱少。淳化五年铸淳化元宝。宋元钱和太平钱都用的是隶书,到了淳化时发生了变化,正式确立了宋朝多种书体裁的钱制。淳化钱也有真、行、草三种书体。淳化钱也有铁钱,但流传后世的极少。

宋代货币与财政的关系

宋代货币与财政的关系一财政收支带动的周期循环货币是因商业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但货币在其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又同国家财政相联系。这是由于国家税收中有一部分是货币,财政支出中也有一部分是货币,此外,货币的制造发行往往是由国家垄断的。但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不同,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货币同国家财政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相差很大的。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如前所述,宋朝是中国古代靠俸禄为生的人数最多的一个朝代,霏幸禄的人的生沽需要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俸禄中有一定比例的货币。国家要筹集这么多人的俸禄,并严格按规定数额分配给这些人,较便捷的办法是掌握较多的货币,因为货币变转为实物比一种实物转变为另一种实物更方便,而且运输货币一般也比运输实物容易。所以,靠俸禄生活的人多就势必导致财政收入中货币所占比重增加。同时,宋代的税收不同于现代税收,它里面包含有较大的超经济剥削的成分,因而其数额在社会总财赋额中所占比重也就大大高于现代税收所占的比重,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居地位也远较现代税收重要。据统计,北宋前期(宋神宗即位以前)每年财政收支的铜、铁钱(金、银不计在内)共约2000万一4000万贯,北宋神宗时期,财政收支中的货币比重增加,每年财政收支中的铜、铁钱增为约6000万贯;南宋时期铜铁钱贬值、纸币因数量激增而严重贬值,税收征钱比例加大,这都导致财政收支数额增加。宋代每年的财政收支货币都有数千万贯,有时甚至上亿贯,这样,每年就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货币在封建国家和百姓之间往返运动。这就是说,在宋代,随财政收支往复运行的货币数量是异乎寻常的大的。就宋代特殊社会背景而言,财政收支推动的货币循环,还会裹挟另一部分货币随之运行。例如纳税者筹钱时总要比实际纳税多置办一些,用于支付手续费(縻费钱)及贿赂收税官吏。由于有些人要借债纳税,到下一年,这些借债者在还债的同时,还要偿付利息。即是说,还债与纳税往往相伴而行,这也增加了货币循环的数额。当然,实际上,货币随财政收支往返运动并不是直来直去的,因为向国家缴纳货币者往往并不能直接从官方得到同样多的货币,官方支出的货币往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回到缴纳货币者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官方收入货币和支出货币在地域上也存在不平衡性,特别是税收最多是东南地区,而军费支出最多的却是西北地区,这种不平衡性更增加了货币循环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也扩大了货币循环的数量和规模。二财政对货币经济的促进既然宋代财政负担沉重,既然宋代国家管理和财政管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那么为了有效实施管理,防止有人乘机贪污作弊,就必须实行量化管理。我们可以看到,宋朝财政上的许多定额都精细到一文钱、一两丝、一合米(甚至更细)。但是实际操作上却遇到困难,粮食有秤量不准确的误差,在运贮过程中又会有水分等的损耗;布帛有长宽重量精粗的差异,又会出现退色变质的损耗;其他实物大抵都有类似问题,这给贪污作弊者

北宋钱币宣和通宝小平分类略说隶书篆书

北宋钱币宣和通宝小平分类略说隶书篆书 如果说北宋钱是我国钱币铸造及钱文艺术的高峰,那么徽宗钱就是其中的“顶峰”,而徽宗最后一个年号所铸宣和通宝,又是北宋钱之集大成者。无论对钱艺术、精良铸工及版式变化,均可作为此时期的代表。宣和通宝的版式虽不如皇宋、元丰、崇宁等繁多,但钱文富于变化,不同版式间区别明显,铸造精良,常见白铜钱,这也是吸引众多爱好者的原因。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又可将风格类似版别归作一类,本文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宣和通宝小平铜钱的 版式特点、稀少程度及市场价格等(背陕类铁钱式暂不讨论),以期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朋友加入宣和钱的收藏、研究当中。“美制”顾名思义,指制作精美,多种北宋钱均有美制版,宣 和小平美制类是包含美制在内几种版别的集合,下面分述:美制隶书、篆书对钱(《北宋铜钱》3467、3468号)这是 宣和的基础版,即使不玩宋版的朋友可能对此也不陌生,钱文纤细规范、铸造精整、背郭较肥,令人印象深刻。此版存世较多,铜钱谱定为七级,目前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隶书极美品在华夏古泉网有700多元的成交记录(华夏图库109202号)。美制隶书华夏古泉2014-08-04 RMB 546 美制篆书华夏古泉2015-07-07 RMB 259此版直径在24.8~25mm,超过25mm者可称做美制大样,应该属于

初铸品或母钱,《北宋铜钱》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版别(3472号),似有不妥。美制阔缘隶书、篆书对钱(《北宋铜钱》3469、3470号)此版直径在24.8~25mm,超过25mm者可称做美制大样,应该属于初铸品或母钱,《北宋铜钱》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版别(3472号),似有不妥。美制阔缘对钱另外美制阔缘隶书背内郭左上角微决,所见真品几乎都有此特征,应该是来自母钱的“遗传基因”。此版式有安南仿铸者,铸工粗劣,收藏意义不大。乍看与美制非常接近,降一指“宣”字下方的“一”较美制版更贴近内郭,但若仅靠这一特点并不容易区分。实际上与美制相比,降一版四字都大(之前此版叫“美制大字”,个人感觉更贴切些),背郭较细,另外通字走之的写法也有明显区别。美制降一对钱此版铜钱谱隶书定为二级,篆书三级,从实际存世来看,隶书定级有些偏高,三级似乎更合适,属少见版别,可能与美制版太像了,直到近些年才被发现。目前市场价格1000元左右,白铜极美品对钱网上有过近4000元的成交价格。宣和名誉版之一,与美制最明显的区别是“通”字写法,通头第一笔较长,类“象鼻通”,另外隶书“和”字的第一笔也较长。美制通异对钱(华夏图库17036号)此版存世较稀见(明显少于美制降一),铜钱谱定为二级,目前美品市场价格在2500元左右。以上四种是美制类主要版别,均成对,文字系一人所书,应出自同一钱局。近年还发现一种美制广穿隶书(《北宋铜钱》3471

宋代之前的钱币大全(图)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先秦钱币] (一) 先秦时期经济 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1 贝币

各朝代钱币的基本特征

各朝代钱币的基本特征 在商朝已有了贝壳的使用,虽然这并不能证明它已发展成为十足的货币,但至少已接近货币了,而由农器进化到刀币和布币,的确需要很长时间。 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 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大家在交换时就将刀、铲、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最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从农业工具演化而来的货币,到了战国时就形成三大体系;布币、刀币、环币钱。 布币: 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鎛,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鎛,由于"鎛"、"布"同音,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很象鎛的钱币叫做布币了。布币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就是铲形阶段,这是第一个阶段,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为空首布。第二个阶段,布首已不空,变成平实,所以又叫平首布。空首布也有很多种类,最早的空首布特别粗大,科就是农具铲。这大概是由正式农具演变成货币的过渡形态,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布币。还有一种空首尖足布也是大型的,而布的两面大都没有文字。普通的空首布就要小型些,布上也有文字了。这种又可以分为平肩和斜肩,它的底部成一种弧形。布上的文字有一字的,也有多字的。空首布中有些比较小型的,上面有两个字,如济釿、艴、釿、东周、同是、武安等等,大概是地名,另外也有四个字的。到了战国时期,布币的形制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空首变为平首、由大变小;这时的布大致在可分为四类: 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和杂形布。这些布的流通地区不同。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两个字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晋阳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赵国与魏国流通。 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种布,形状比尖足布小,铜质比尖足布坚韧,普通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纹。圆足布的种类和数量都少。它的特点是圆肩圆足裤裆。铸造的地方有晋阳、大阴等。一般圆足布首是没有竖纹的,而晋阳、离石、大阴铸的圆足布有两道竖纹。圆足布以?字布为最多。圆足布有在布首和两足上各

北宋钱币介绍

北宋钱币 您可以把我加入到收藏夹现代钱币收藏网http: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铸币业极为发达的时期,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是继新莽之后的又一高峰。从北宋开始年号钱才真正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对子钱起源于南唐,但发展起来却是在宋朝,自宋仁宗天圣年后,差不多每个年号都有对钱,此外宋钱铸工精良,书法优美,艺术价值很高,钱文真、草、隶、篆各体兼备,且多出自帝王、名家之手。 北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行的“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钱币,形制、文字仿“周元通宝”;宋太宗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至道和淳化钱均为太宗御书,是最早的御书钱;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嘉祐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宋英宗铸有“治平元宝、通宝”;宋神宗铸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宋哲宗铸有“元祐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宋徽宗先后铸钱11种,“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所铸钱钱文多出其手,文字挺拔秀美、铸工绝佳,为宋钱之冠。宋钦宗铸有“靖康通宝、元宝”,钦宗在位不足两年,宋便亡于金人,所以靖康钱传世很少。 此外北宋初年四川发生王小波、李顺起义,曾铸“应运元宝”、“应感通宝”两种铜钱,都极为珍贵。 北宋纸币 由于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出门带太多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创造了纸币“会子”。这也是表示北宋经济繁荣的象征。 宋代钱币一般是每换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其铸量、种类、版别之多,居历朝之首。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光明日报/2011年/3月/24日/第011版 理论?史学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芳 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在信用形式、信用主体、信用工具方面,还是在制度保障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开创了古代传统金融的新篇章。具体而言,宋代信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信用与民间信用共同发展 在宋代,国家信用集中表现为朝廷的官方信用,通常借助政权的力量来经营金融机构以体现之。史料记载的宋代官方金融机构有榷货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抵当库、便钱务、交子务等,因职责不同发挥信用功能的路径各异。榷货务主要职责是“掌鹾、茗、香、矾钞引之政令,以通商贾,佐国用”(《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掌折博斛斗、金帛之属”(《宋会要辑稿?职官》)、“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二二),相当于政府财政金融管理机构。它除了对政府禁榷物品进行专卖管理外,还可以通过便钱和兑付交引等信用证券的活动发挥信用功能。市易务基于市易法设立,“凡货之可市及滞于民而不售者,平其价市之,愿以易官物者听”(《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九》),可见,其主要职责是平抑物价、以通货财。除此之外,市易务也可召人抵当借钱出息,提供信用。检校库类似今日的信托机构,代管户绝没官财产和官员的孤幼应获之父母遗产,收益供被检校户的孤幼享用。抵当所、抵当库同属官营借贷机构,在北宋神宗、哲宗时多称抵当所,而徽宗以后至南宋末多称抵当库,其主要职责是“掌以官钱听民质取而济其缓急”(《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便钱务是在京都设置的钱币汇兑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商人在京师的入钱,简化入钱手续,提高效率。交子务是负责纸币流通印制的机构,后改称钱引务。宋代国家信用的提供,既有皇权保障、调控市场、增加收入、稳定社会、提高效率的积极一面,也有衙门作风、违背经济规律、欺压百姓的弊端。与此同时,宋代民间信用继续发展,私营高利贷业务、民间赊买赊卖、以物质钱、货币兑换等活动非常普遍,一方面满足了相关主体自身获得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信用的不足也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信用形式趋于多样化 在宋代,信用形式表现为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预付款等多元形式。借贷无外乎货币借贷和财物借贷两大类,进一步有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之分。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通过紧急情况下贷给民户口粮或种粮的方式,助其度过困境,保证民众按时耕作,以保社会稳定。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借助以“库户”、“钱民”为中心的高利贷网络输出货币资金,解决由于社会的分化和“钱荒”的影响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燃眉之急和特殊支付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