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竖琴的演奏与在乐队中的作用

论竖琴的演奏与在乐队中的作用

论竖琴的演奏与在乐队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4e18202291.html,

论竖琴的演奏与在乐队中的作用

作者:陆海媚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1期

摘要:竖琴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弹拨乐器。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

调性有限。现代竖琴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家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出来的,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因为竖琴的声音是柔和而优美,竖琴成为交响乐队以及歌舞剧中特殊的色彩性乐器,主要担任的是和声伴奏以及滑奏式的装饰句,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听众难以忘怀。在室内乐中,竖琴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独奏时能奏出柔和优美的抒情段或华彩乐段,极具感染力。因此,竖琴在乐队就非常重要。

关键词:竖琴踏板音色

一调音

作为一名专业的称职演奏员,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会听、会思考,更要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我先来谈谈弹奏竖琴之难。从音准上来说: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竖琴的音准对弹的人来说有多难,47根弦要按照12平均律调音。用 tuning mention,调出来的音高并不是很准,光用耳朵听,也不行。在乐队里排练,非得比别人早个半小时去,就为了调音,周围还不能有吵杂之声,不然调不准。 open strings总算调完了,可是如果转个调,可能某几个音又不准,这时候就需要演奏者灵敏的耳朵,甚至可能在乐曲演奏的时候都得调音,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乐队里的竖琴音准,一般频率是442,我非得调到443,因为管乐的特性是受了热胀冷缩影响,吹了一会儿就越来越高了,到最后所有的罪过变成了,怎么竖琴越来越低,对这个我已经疲于解释。记得有一次,演出弹莫扎特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开始还好,到了第三乐章我和长笛的音准已经远开八只脚。这是什么问题呢?合作还是需要反省自身,所以我以后有了经验,调443的音高。外国有句话说得好:你们学竖琴的人半辈子都在调音,最后还没调准!

二关于演奏的心得

从乐队来说,竖琴地位是非常高的,最多也就需要两台。在交响乐团中,一般情况下只用一部竖琴,当然也有例外(在遇到大作品或不同乐队编制时)。正因只有一部竖琴,且乐器的位置通常放于第二提琴的最后,离舞台中心和观众较远,因此我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必须在乐队里有一种“穿透力”。通常竖琴都是以刮奏演奏比较多,更显现它的色彩。不过当然也有很多需要竖琴solo的曲子,也就是所谓的困难片段。我觉得专业演奏人员,应该在平时的练习中学会用耳朵听,用心听,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在每一遍练习中,要做到技术与音乐相结合,完美地贯穿全曲,无论是音调或是速度,都务必与整首乐曲相融合。只有在平时练习上严格要求,演出时才能为观众献上最完美的视听享受。每当我们拿到谱子时,都不会急于弹,而是先了解曲子的作者和写作背景以及意境。接着可以听录音,这似乎非常繁琐,但这些准备能让我们更融入背景、贴近作品,从而做到贴近作曲家的本意,为演出带来更多的精彩。在这些准备工作

浅谈乐器中阮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乐器中阮教学的几点看法 琼中思源实验学校陈红花 【摘要】阮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有历史有文化,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陌生,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打开对中阮的兴趣大门,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应教授学生正确规范的弹奏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宽严相济,教学内容应活泼向上,贴近现实,以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同时形成竞争机制,辅以适当物质与精神奖励。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公开比赛,多参加舞台表演,树立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素质,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大师,但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以下是我对中阮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内心听觉 首先,内心听觉有助于提高换把和音准的把握性。换把和音准是弓弦乐器演奏中的技术难点,而内心听觉是帮助换把时改善音准的最佳帮手。在换把时,通常是先有外部的动作,发出声音后,再由听觉系统接收。如果我们把过程反过来进行,先从内心预听,再产生动作的话,效果会大不相同。当一个换把已经完成以后才发现音高了或低了,这时的演奏者处于被动的状态,只能改正错误并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但如果我们在换把前就对换把后的那个音有 "音高预听"的话,那么手臂就会自动估算出预听音与现在音的距离,而手指就会做出更有效的动作来到达"目的地",就算仍会有些微小偏差,也可在极短的、难以察觉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加以调整,使内心听觉与实际音高达到统一。其次,内心听觉有助于改善音色。音色的好坏是识别一个演奏者优劣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像歌者如果拥有一副识别度高的好嗓音,那么,人们就更容易记住他们,因为他们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名片,不可复制。拉琴的人也是如此,耳朵与心灵相连,属于自己独有的、优美的音质往往会常驻听者的心田。比如很多小朋友在学琴初级阶段很长一段时间都发不出优美的乐音。这时老师应作出及时的示范,让学生能够最直观地感受什么样的音色是好的,什么样的音色是不好的;另一方面,学生则需要对他听到的音色作出判断,无论是从老师现场演奏或是通过其他音频资料而获得的声音信息,都要经过大脑分析,树立起正确的内心听觉。树立起这种内心听觉了以后,还要能运用。小孩的内心听觉往往在他们自己拉琴时没有启动,不觉得自己发的音不好听,也没有对音色做出过选择。如果内心对音色时刻有一种期待值:"我需要的就是这种声音!"那么当自己发出的声音与想象出来的声音不相符合时,会积极地想办法修正自己的技术方法。 二、基本功的训练 我接触中阮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觉得要想学好中阮必须基本功要扎实,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我把每次课的前半个小时用来做集体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的脑、嘴、手一起动起来,让手型好的学生轮流到前面给大家做表演、做示范,在不断的曲鼓励比较差和接受比较慢的学生,要更用心去关心他们,要让他们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想不想做而已。在她们出现问题时,要先让学生自己说出错在哪里,然后再说出正确的方法,如果在学生说不出来的情况下,也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正确答案,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就感。记得在一次练习中,有一位同学弹错了,她以为我没有发现所以就一直在滥竽充数,这时我一直用眼睛瞄着她,直到她低头。我问她:你错在哪里啦?"老师,对不起,我错了。""知道错就好,那你再找找哪个音错了?错在第几小节?"于是我再让这位学生从新再来一遍。 三、多参加舞台表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才是她们真正的成绩。说到练琴就等于正式登台演出,用演出所具备的条件约束练琴规范,避免舞台演出时,面对观众心发毛手发抖曲不成调、心发慌的尴尬局面。良好的舞台演奏经验仅靠舞台演出是不够的,要创造条件,模拟舞台表演的

浅谈DJ在乐队中的作用

浅谈DJ在乐队中的作用 目前,在很多乐队中都加入了DJ。拥有DJ的乐队风格 主要有新金属,工业,TRIP-HOP。(还有很多风格,我们只介绍比较熟悉的)现在SCRATCH(搓盘) 已经跨出单一的HIP-HOP 音乐和一些即兴的表演。turntable(唱机)也开始逐渐转变成为一种乐器,而DJ更趋向于一名乐手在乐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DJ在乐队中的作用。 在乐队中DJ主要的工作是,SCRATCH出不同的音效使音乐更有灵性和活力。SCRATCH手法不一定很复杂,但是效果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对于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歌曲,加入合适的效果运用适当的手法,是很考验DJ思想的。 一、新金属。代表乐队“林肯公园”DJ:JOSEPH HAHN 美籍韩国人。 林肯公园是大家很熟悉,也是比较早被中国乐迷所接受的新金属乐队。也正是从林肯公园开始很多人知道了乐队中还可以加入DJ SCRATCH的。HAHN对效果及自己乐队音乐的理解都把握的很到位。运用比较粗糙的效果能将比较重的吉它音色更加强化,对整体音乐的率动也有比较好的辅助作用。

HAHN的在乐队中的搓盘手法并不花俏,但正是简单合理的运用效果才使得林肯公园的音乐更巨欣赏性。对于效果盘上的效果比较单一的原因,在唱机上接了效果器是个很不错的办法。这样能将一些很普通的效果音色通过效果器来进行再修饰。HAHN将吉它效果器GT-5接在唱机上的这种做法是很有想象力的。因为吉他效果器的音色比较多,而且可以自己编辑想要的效果,一组里可以储存4个单一效果,在现场演出时用踏板控制变换音色也是非常方便的。 DJ:JOSEPH HAHN使用设备。 唱机:VESTAX PDX-2000 混音台:VESTAX PRO-0511PRO-06A PRO-071.S.P 唱针:SHURE M44-7 效果器:BOSS GT-5 二、工业死亡。代表乐队“活节”DJ:SID美国人 “活节”一直是以快速凶狠的工业死亡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乐队中共有9名成员。SID是个狂躁的音乐分子,工业死亡的速度又都比较快,所以在他所加入的SCRATCH部份反映出急速的感觉。在“活节”的音乐中SCRATCH效果是经常出现在音乐从一个段落转到另一个段落的衔接处的,在衔接处做出相匹配的SCRATCH效果可以使得音乐很流畅的转

中阮独奏曲 丝路驼铃

中阮独奏曲丝路驼铃 中阮独奏曲《丝路驼铃》是一首旋律优美清雅~乐器配置精致特别~风格纯朴的乐曲。采用新疆民歌的素材创作而成。乐曲的起伏较大~曲调的轮响也比较悬殊。乐曲采用了新疆手鼓和碰铃伴奏~更能鲜明生动的描写出一幅西域风情的画面。 在徐缓的琴声~慢动的手鼓声中~勾画出了这么一幅意境。在古丝绸之路上~黄沙漫漫处~正行走的一支骆驼商队。路漫漫~风潇潇的~驼铃声渐渐的由远而近,商人们牵着骆驼~满载丝绸、瓷器和布匹等~驼铃儿声碎碎的响~随风向迷茫的沙漠里飘着,远处是茫茫的戈壁荒漠~期望中的楼兰古城似乎还遥遥无期。 接下来~优美的轮指声调与空旷的泛音~又描画出沙漠绿洲的迷人之处。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丝绸之路的繁茂与异彩。似乎让人看到了~商人们正缓缓的来到了一条无名的小湖边上小憩~清澈的湖水清澈见底。不远处的绿洲散着几个帐蓬~那是游牧民族的居所呢。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燃起了篝火。当热舞劲动的手鼓声响起的时候~商人们与热情好客的牧民们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只见那舞蹈跳到精彩处~时而优雅迷人~时而狂野粗暴~神秘的异域风情~甜美的美酒与甘泉~热情的异域女郎。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啊。商人们也跟着她们~狂疯的跳了起来~长途跋涉的沉闷与疲乏神态一扫而光。 流畅的琶音与手鼓交替着~把乐曲演示得如此的热烈~映衬着抒情的旋律。仿佛又让人看见了月光下~商人们正在发泄着~整个丝路古道的艰辛与孤寂。夜深了~当篝火逐渐息灭的时候~商人们在帐蓬里~渐渐地进入了梦乡~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在打与带等技巧奏出的空荡而幽雅的琴声中~依稀的在告诉人们~黎明的时候~沙漠绿洲是如此的宁静。商人们整理好行旅~系好驼铃水袋。顶着拂晓的凉风~

京剧乐队阮的定弦法[教学]

京剧乐队阮的定弦法[教学] 京剧乐队阮的定弦法 杜江 阮已经成为京剧乐队中不可缺少的常规伴奏乐器,京剧乐队中的大阮、中阮怎么定弦才能与四大件完美融合,获得最佳伴奏效果,这个课题很多人都在探索。下面是我用阮伴奏京剧唱腔的定弦法。 定弦方法一: 源于民族乐队大阮的固定音高定弦法,空弦音定D A d a。无论遇到哪种调的唱腔都用首调唱名伴奏,用改变空弦音唱名、变换1音位置的方法转调,空弦音名始终不变。这种定弦法需要演奏员熟悉各种调指法,有过硬的演奏技术才能b##完成。这种定弦法的缺点是:为1=E调、E调、F调、B调、C调这些京剧常用调伴奏时空弦音使用率低,指法不顺畅,阮的自然音阶质量不好,空弦音不能与b京胡同步,与四大件的共振合鸣效果差;为1=C、D、F、G、A、B等调伴奏时空弦使用率提高,阮自身音质有所提高,但手指顺序与旋律走向不符,自然音阶中的优质音不易与皮黄腔需要的调式主音相符。固定音高定弦法的优点是演出中转调不用定弦。 定弦方法二: 由于京剧唱腔伴奏的特殊性,为了伴奏效果有时也要重新设计符合京剧唱腔调式需要的空弦音高。设计空弦音高时要综合一场晚会的所有调门合理的设计空弦音高,多调兼顾,演出中尽量不拧轴定弦或尽量降低定弦次数。兼顾阮的自然音阶质量,与四大件的合鸣效果。兼顾琴弦的张力与左手指法的顺畅。下面以大阮伴奏现代京剧,沙家浜,为例设计空弦音高。

b#b 沙家浜剧中1=E调唱腔居多,兼有1=D调、1=F调、1=A等四种调门。除 1=E调外,其他三种调门都只用一次。:沙:剧1=E调西皮唱腔多,二黄唱腔少,就以1=E调西皮唱腔为主设计大阮的空弦音高。 #### 把大阮弦定成C G c g伴奏西皮唱腔比较合适,这样的空弦音比固定音 高定弦低小二度,琴弦的张力仍处于比较好的状态。这种空弦音高能多调兼顾,伴奏1=E西皮唱腔空弦音为6 3 6 3,与京胡西皮弦同步,指法顺畅。用6 3 6 3弦可以伴奏二黄唱腔,指法稍有不顺,音阶质量不高,但毕竟空弦音可以使用。 bb# ,沙,剧第二场老旦唱腔为1=A调(A=G),大阮伴奏老旦唱腔用4 1 4 1 弦,这种弦法上奏出的自然音阶中1、4、5、3(按声音质量排列)音质优秀,2、6、7为孤独音,权衡全剧四种调门,此弦法可以使用。若想提高自然音阶质量,与四大件增进合鸣共振,捋顺指法,可将第二弦临时提升大二度,空弦音为4 1 5 1,即可收到理想的二黄伴奏效果。 bb# ,沙,剧第六场阿庆嫂唱腔:风声紧…:为1=D调(D=C),大阮用1 5 1 5弦 伴奏二黄唱腔:风声紧…:。大阮1 5 1 5弦的音阶质量如何呢?下面用自然音阶音质鉴定方法检验一下。 弦序基音泛音列(弦分二至六段泛音列) 第一弦 5 5 2 5 7 2… 第二弦1 1 5 1 3 5… 第三弦5 5 2 5 7 2… 第四弦1 1 5 1 3 5… 大阮1 5 1 5弦自然音阶音质检验结果: 5音在泛音列中出现十次(含基音),5音音质最好;1音在泛音列中出现六次(含基音),1音音质居第二位;2音在泛音列中出现四次,2音音质居第三位;3、7两音在泛音列中出现二次,3、7两音音质并列第四位;自然音列中的4、6未在泛音列中出现,4、6两音音质不好,是孤独音。

浅析当今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在乐队中的发展前景

浅析当今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在乐队中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阮作为其中一员,理应受到珍视。然而,漫漫历史长河总有那么几颗沧海遗珠,中阮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好在,现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中阮也渐渐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中阮音色独特且变化多样,音域宽广,表现形式丰富,在民族乐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更好地发展这件古老的乐器。 一、中阮概述 阮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它起源于秦代,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十分高雅的乐器,可与古琴相提并论。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将其进一步发展,这也是“阮”这个名字的来历。唐朝时阮的发展最为鼎盛,很多诗人也写诗来赞美,其兴盛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自宋朝之后,至明清时期,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外的一部分文明与我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等等,阮的发展停滞不前,呈式微之势。好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民族传统和优秀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阮乐器这颗历史遗珠也被重新拾起,打磨光亮,逐渐大放异彩。在经历了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阮已经形成了一个四个声部的大家族,分别是:高声部、中声部、次中声部和低音声部,基于此,阮也有了高音阮、大阮、中阮和小阮的区分。其中,我们这次谈论的主角——中阮的应用最为广泛,它在各种民族音乐会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是民族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阮的结构与琵琶类似,主要包括琴头、琴颈、圆形的琴身、琴弦、弦轴等。作为中音乐器,中阮的音色十分恬静、柔和、圆润、甜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带给人十分美好的音乐享受。中阮的音域也十分宽广,这也使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可作为弹拨声部的主奏乐器。总之,这种古老的乐器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我们好好研

讨论中阮曲《山歌》的艺术特点

讨论中阮曲《山歌》的艺术特点 一、阮的起源与历史 阮,属于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人称之为琵琶(原名批把)。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东汉刘熙《释名》卷七中说:批把,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日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古代人们对弹弦类乐器基本没有分类。从参考资料上来看,历史上秦、汉至唐一段时期,琵琶二字曾是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秦汉时期,人们对于所有奏法相似的弹弦乐器一律统称为琵琶,虽然各类乐器在外观形状、材质、弦的数量、横竖弹奏方式、琴杆的长短上存在着差异。当时同时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琵琶。约在公元前214年,我国人民参考鼗鼓的型制,创造出一种柄为直、箱为圆、两面用皮蒙住、用手弹奏的乐器,叫做弦鼗,也叫做琵琶。如东汉傅玄《琵琶赋》序中言:社挚,以为赢之末,百姓弦鼗而鼓之。这种琵琶后来的发展,可能就是现今所用的三弦。此外,还有一种是约公元前105年发现的琵琶,古人参考了筝、箜篌等木质乐器,创造出来的一种木制直柄、圆形音箱,有四根琴弦、十二品位,竖抱演奏,用手指弹奏的乐器,也称之为琵琶。如东汉傅玄《琵琶赋》序中记载闻之故老云;今观其器:中虚外实,盘圆柄直,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后人把这种琵琶称之为秦琵琶,晋人阮咸因演奏此类乐器闻名,后人又称之为阮咸,简称阮。 阮由于有12柱位,每个柱位横贯于定音不同的四根弦之间,为四根弦所共用这样的构造说明,古人对平均律的运用是很有研究的。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变迁及动荡因素的存在,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发展,其外形和功能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在民国初期还曾一度发展乏力走了下坡路,其琴弦数量也由原来的四弦变成了二三根弦。当时的表现手法也极为简单,主要在乐队中弹奏一些单音及长音,为主旋律伴奏。琴线也只是丝线或尼龙线。音量、音色比起现在的阮相差甚远。 二、《山歌》的艺术特点 我的乐曲多以四个字的成语命名。《山歌》的由来,大概是因为此曲的风格与其他乐曲有所不同,是我为数不多、听来较为开朗的作品之一,加以慢板部分似有对句的意思,所以?刘星先生自述乐曲一开始引子部分采用对比的主题材料,通过传统技法上的长轮和捏弦技巧,将点与线鲜明地表现出来,如山歌对唱般柔美抒情,充满民族风情。

中阮演奏方法

中阮演奏方法 中阮演奏方法 刘星 前言: 方法的形成来自演奏中的实践,不是孤立的,是有对应目标的,是演奏者达到目标的手段。目标(演奏标准)越低,对方法的要求也越低。比如侗族的小伙子们拿起小木棍就弹侗琵琶,他们不必考虑如何拿木棍更合理,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唱和跳。再如一些老年乐团,他们的目的是自娱自乐,目标是极简单的小曲,方法对他们来说是不重要的,因为任何方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 同样,目标越高,对方法的要求就越高。本书的目标是本书九段的综合练习曲,其难度比目前出现过的最难的中阮作品要高得多,而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可以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能圆润、能结实、能通透、能细腻、能快速而结实、能高质量的炫技。最终能够游刃有余的表现更多风格、更高难度的乐曲。这是现代音乐的演奏标准,如果把这些标准去掉,那么任何方法都无妨,都是好方法。 总之,对方法的评价不是靠个人意志或个人习惯,也不能就方法本身而论,而是在实际演奏中能够得到检验的真实能力展示,最终由

乐曲的实际表现来决定的。对于中阮这件待完善乐器,目前存在多种差异很大的演奏方法,我不排斥任何与我不同的方法,无论采用琵琶、柳琴、月琴、三弦、古筝或其它乐器,使用什么样的拨片或指甲或小木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来演奏中阮,因为不同方法之间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想要达到的目标之分、表现力与能力的强弱之分。因此:如果你能均匀地奏出ppp~fff、fff~ppp慢速无痕迹渐强与渐弱的弹挑及轮奏;每分钟30次弹挑~每分钟760次(190的速度)无痕迹渐快弹挑至轮奏;每分钟180拍十六分音符ff 力度的清晰演奏;准确的奏出八种基本力度;奏出通透、具穿透力的超强音;能有效的使用三种不同的揉弦法表达韵味;能准确的理解及娴熟演奏各种基本技法及特殊技法。如果你能做到,哪怕你告诉我是用脚弹的,我都会向你致敬。 一、持琴 1.琴杆与身体的角度大约45~55度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低于40度(靠近垂直),人体较自然便于用力的手腕摆动就难与琴弦保持最佳发音角度而影响音质。如果高于60度(琴头向下),也会增加琴体控制、左手按弦难度以及拨片角度过小等影响音质。 1 / 13 中阮演奏方法 * 两肩放平,两小臂抬起,左手高一些,然后用这样的姿势拿琴。不

中阮的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HUANGZHONGDALV 黄钟大吕 中阮的艺术特点及文化价值 ■ 赵 昕 沈阳音乐学院附中 〔摘 要〕中阮是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展现了许多 传统的民族元素和民族音乐精髓,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历史磨练,在许多专业人士及爱 好者的再创造,中阮最终形成的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器乐。 〔关键词〕中阮器乐 艺术特点 现代文化 价值 中阮最早是一门独奏器乐,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它的作用和功能已经多样化,可以和许多器乐共同合作,因此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活力,因此很快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对于中阮器乐的研究和认识,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在现代,每一个中阮学习者在学习作品之前,都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系统训练,才能具备演奏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学习者,必须要明白中阮艺术特点在哪里,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要领。作为一种民族音乐演奏的器乐,中阮在现代传承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一、中阮的历史发展概括简述 中阮,也叫次中音阮。它中国弹弦乐器阮的一种类型。阮包括大阮中阮小阮,中阮基本属于中音阮。它由琴头、琴杆、圆形共鸣箱、琴码和音窗等组成,并且由四根弦组成,一共分为二十四个品格。中阮在音色上面属于中音乐器,表现出来的音色柔美优雅、同时极具美感,中阮既可以伴奏也可以独奏,在伴奏时候,通常演奏旋律,起到衬托的作用。甚至可以演奏和声部分的内容。独奏时候,可以演奏华彩、主旋律,总之表现力很丰富。作为一种弹拨器乐,中阮音色醇正、不高不低,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让人听觉十分享受。在历史上受到了许多名人雅士的高度推崇,例如东晋的阮咸等人就十分重视中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中阮一度失传,建国以后,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中阮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上世纪五十年代首次对阮进行了一些改造,这种改革的后果就是中阮具有了四个声部。包括高、中、低、次中音等。音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音程也丰富了许多,对于半音的演奏也实现了。在吸收了其他民族弹拨器乐的优点之后,1977年研制成功了一种双层共鸣箱的中阮器乐,原理就是在加大的琴箱内增设一张较薄的共振板,把腔体隔成前后两部分。于是中阮的音色变得更加圆润浑厚,音量也加大了不少。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更是有所突破,结合了时代的特点,让中阮变得更加富有时代性。 中阮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它从中亚传入后,经过许多的改良和发展,这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中阮。目前的中阮既可以作为民族乐团的独奏器乐,也可以作为伴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我国民族乐团不可或缺的器乐,正是如此,我们才对这种器乐进行了不断的研究,通过研究它的艺术特点,宗旨是服务现代文化生活,为现代文艺创作更多的作品。 二、中阮器乐的艺术特点之演奏变化丰富 中阮是弹拨器乐,可以用手指弹,也可以用拨片来弹。现代的中阮由于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多变,技巧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密度很高,颗粒感很强,甚至在一首曲子里面,可以只用轮指来完成,极大地丰富了演奏的风格。中阮可以表现许多类的音乐。比如中国的传统五声音阶为主的音乐,也可以表现西方的各种节奏型音乐,比如布鲁斯等等。大和弦色彩明亮,情感外向饱满;小和弦较为忧郁,情感内向含蓄。目前对于和弦的创作运用呈现出复杂混合的局面。许多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方式结合的和弦组合运用,因此表达的情感也丰富多样。现代的中阮是一种富有朝气的器乐,生命力极其顽强,变化多样,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者都可以演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音乐魅力。 另外,中阮由于其独特的音域、音色表现力,还可以演奏一些西方风格的节奏型的音乐,听起来效果很好。比如著名的中阮演奏家冯满天,他曾经在德国汉堡音乐节上,和钢琴家玛雅共同演奏了一首西 43

中阮基本功及技法定义

中阮基本功及技法定义 基本功定义: 1,从每分钟30次弹挑~每分钟760次(190的速度)无痕迹渐快弹挑, 2,ppp~fff的轮奏,节奏均匀,力度均匀。 3,每分钟180拍十六分音符ff力度的清晰演奏。 4,准确的理解及演奏ppp~fff的音质。 5, 有效的使用三种揉弦表达韵味。 6,准确的理解及演奏各种基本技法及特殊技法。 技法定义: 1,基本技法是指:打音、勾音、滑音、揉弦、推拉、捏、压弹等常用技法。 2,特殊技法是指:拨片角度变化,下靠、上靠、击面板等以及各种根据乐曲需要的非常用技法。 我已经按照刘老师的要求练习了一个多月了,很有效。轮奏的密度不比专业院校的老师差,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颗粒清晰、有较好的线性,但由于是按照与琴弦垂直90度得要求练习,手腕儿要翘成45度左右,不能坚持太久时间,长轮时只好将手腕儿放平了,但垂直90度未变。持琴的角度非常有效,很舒服,但与乐队的其他同事就不一致了,但指挥到挺支持我的。刘老师您认为像我们这些中年人,平时练习基本功应该如何炼习才更较科学呢? 右手有这几个角度: 1,手腕摆动线路与琴弦接近90度 2,手腕入弦角度为测下、侧上,比如弹第三弦,以不碰到第四弦为准 3,拨片触弦角度 4,拇指尖至手腕与小臂的角度,约45度 我认为无论是中年或少儿,首先,持琴与左右手的手型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练琴的效率以及未来是否能够可持续进步。 昨晚回家又弹了一会,经过比对,是手腕儿与琴弦的摆动线路为90度左右,拇指尖与小臂形成的自然弯度为45度左右,但因为是本人的腕力不够,才造成长轮不能持久。我在演奏中,如果有较长的轮子时,尤其是三弦时,拇指第二关节的下方、手掌较厚的地方就要轻擦到四弦,但并不影响长轮的进行,而却形成了较稳定的轮奏效果(中阮还可以有一定翘曲度,大阮就要将手掌放的较平了),也较省力。拨片入弦角度基本按照刘老师的要求进行,很有效。 手腕儿弯曲弹奏过弦角度必须逞45度至55度左右,否则影响速度、力度和清晰度(比如独奏曲“流”)。 我在长轮拨片的入弦方向大多为“侧上”,不知是否科学,与刘老师的方法要求一致吗?是这样的,在第三弦进行长轮演奏时(尤其是大阮的轮奏),手腕儿要向胸前弯曲,如果仍然呈45度的话,对于我来说就比较难了,弦太粗,有些支撑不住,这时手腕儿就自然放平了,那么手掌拇指下的肌肉也就轻擦到第四弦了。这样可以有点依赖,较省力,并不影响第三弦de轮奏,效果也可以,只是那块肌肉经常被四弦蹭得发黑,很难看。 刘老师是从小进行练琴,又有正规的系统学习及长时间的刻苦基本功练习,尤其是练习月琴时的童子功,腕力功夫一定非常过硬,非我辈可比(月琴是所有弹拨乐器中最吃腕功的),对我们这些中年后半路出家的人,还是有些难度的。扎实的基本功决不是短时间就可炼成的,灵活、有力的指力与腕力需有刻苦的磨练与时间作代价的。烦请刘老师指正。

中阮和大阮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 可以参考. 中阮和大阮已成为京剧乐队中的常规伴奏乐器。阮的声音柔美、丰厚、音域宽广。在京剧乐队中与四大件结合的很好,既能完整的演奏旋律,又能支持旋律重音。中阮属中音乐器,大阮属低音乐器,中阮和大阮填补了京剧乐队的中音和低音声部。尽管常用随腔齐奏的方法,但也加强了声音厚度和节奏烘托。 上世纪有一段时间中阮的定弦模仿小提琴,自四弦至一弦定为G、d、a、e1;大阮的定弦模仿大提琴自四弦至一弦定为C、G、d、a。这种弦与弦之间均为纯五度音程关系的定弦称为“五、五、五”定弦法。 阮演奏家在实践中发现“五、五、五”定弦法不是阮的最佳定弦法。把中阮定为G、d、g、d1;大阮定为D、A、d、a,让一弦和二弦、三弦和四弦成为相邻的二个八度关系,这种五度、四度、五度音程关系的定弦演奏指法更方便,弹和弦音更快捷。也有把中阮定成A、d、a、d1(四度、五度、四度)的,指法也很科学。现在艺术院校的阮教学多见“五、四、五”定弦和“四、五、四”定弦。这种定弦称为固定音高定弦法。 京剧乐队中的阮可以采用固定音高定弦法。但这种定弦弹奏京剧常用调bE、E调时空弦音用的少,没有开放音,阮的四根弦共振不好,阮与其他乐器的共鸣也不好,指法不顺,演奏技术要求严格。固定音高定弦适用F调、G调、A调、

bB调、C调、D调等。 京剧乐队中阮的最佳定弦法是和京胡同步定弦,伴奏二黄用5 2 5 2弦;伴奏西皮用6 3 6 3 弦。若考虑弦的张力,阮的四根空弦音中至少有两根和京胡一致。和京胡同步定弦,指法就能和京胡指法近似,演奏顺便,能充分发挥器乐性能,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共鸣也好。有时E调二黄和E调西皮相继出现,这时阮的伴奏就不分二黄、西皮了,二黄唱腔所需要的音符在西皮弦上都有。两种唱腔共用一种指法,保证1=E音就可以。随京胡的定弦法能导致演出中因转调经常拧轴调弦。 伴奏京剧的阮演奏员要学会空弦音高设计。一出戏中有D 调、bE调、E调、F调、G调、A调、bB等多种调门出现时,则应该选择固定音高定弦法,靠变换指法转调,演出过程中不用调弦。一出戏中大多数唱腔均为E调,只有少数唱腔为其它调,中阮和大阮的定弦可以根据需要将空弦音名改变,改变的目的是让阮的空弦音和指法向京胡靠拢,以便统一风格,增强共鸣。比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1=E调唱腔居多,兼有1= #G(bA)、1=#C(bD)、1=#F 等调门。中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G #C #g #c(E调的3 6 3 6 弦);大阮可以将空弦音定成#C #G #c #g(E调的6 3 6 3 弦)。1=#G调中阮用1 4 1 4弦,大阮用4 1 4 1弦;1=#C调中阮用5 1 5 1弦,大阮用1 5 1 5弦;1=#F调中阮用2 5 2 5弦,大阮用5 2 5 2

中阮演奏方法

中阮演奏方法 刘星 前言: 方法的形成来自演奏中的实践,不是孤立的,是有对应目标的,是演奏者达到目标的手段。目标(演奏标准)越低,对方法的要求也越低。比如侗族的小伙子们拿起小木棍就弹侗琵琶,他们不必考虑如何拿木棍更合理,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唱和跳。再如一些老年乐团,他们的目的是自娱自乐,目标是极简单的小曲,方法对他们来说是不重要的,因为任何方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 同样,目标越高,对方法的要求就越高。本书的目标是本书九段的综合练习曲,其难度比目前出现过的最难的中阮作品要高得多,而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可以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能圆润、能结实、能通透、能细腻、能快速而结实、能高质量的炫技。最终能够游刃有余的表现更多风格、更高难度的乐曲。这是现代音乐的演奏标准,如果把这些标准去掉,那么任何方法都无妨,都是好方法。 总之,对方法的评价不是靠个人意志或个人习惯,也不能就方法本身而论,而是在实际演奏中能够得到检验的真实能力展示,最终由乐曲的实际表现来决定的。对于中阮这件待完善乐器,目前存在多种差异很大的演奏方法,我不排斥任何与我不同的方法,无论采用琵琶、柳琴、月琴、三弦、古筝或其它乐器,使用什么样的拨片或指甲或小木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来演奏中阮,因为不同方法之间没有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想要达到的目标之分、表现力与能力的强弱之分。因此:如果你能均匀地奏出ppp~fff、fff~ppp慢速无痕迹渐强与渐弱的弹挑及轮奏;每分钟30次弹挑~每分钟760次(190的速度)无痕迹渐快弹挑至轮奏;每分钟180拍十六分音符ff 力度的清晰演奏;准确的奏出八种基本力度;奏出通透、具穿透力的超强音;能有效的使用三种不同的揉弦法表达韵味;能准确的理解及娴熟演奏各种基本技法及特殊技法。如果你能做到,哪怕你告诉我是用脚弹的,我都会向你致敬。 一、持琴 1.琴杆与身体的角度大约45~55度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低于40度(靠近垂直),人体较自然便于用力的手腕摆动就难与琴弦保持最佳发音角度而影响音质。如果高于60度(琴头向下),也会增加琴体控制、左手按弦难度以及拨片角度过小等影响音质。

中阮在京剧中起到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4e18202291.html, 中阮在京剧中起到的作用 作者:郑晶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5期 (宁夏演艺集团京剧院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通常来讲,京剧乐队有三种编制,分别是:一种是以京剧六大件为主、以管弦乐 为辅的乐队编制;一种是中西结合的乐队编制;一种是大型民乐队和小乐队与京剧乐队的编制。其中第一种编制是京剧传统戏伴奏的主要样式,京剧六大件分别为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本文主要介绍中阮的演奏方法和在京剧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阮;京剧;伴奏 京剧乐队最早是由三大件组成的,分别是京胡、月琴、三弦。后由梅兰芳等人引进二胡,通过不断试验,京二胡加入了京剧演奏的队列,变为四大件。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变换,为了丰富京剧乐队的音域范围,中阮替换秦琴。阮的加入使京剧的伴奏变为六大件。 中阮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从汉代开始发展,到唐代的时候兴盛,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中阮的演奏不断发展提高,无论是技巧手法,还是题材内 容,都被越来越广泛的引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京剧乐队后,广泛运用到京剧各行当唱腔之中和乐器伴奏中。由最初的辅助乐器变为专业乐器,现已由专业乐手演奏,变成京剧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一、阮的演变历史 阮,拨奏弦呜乐器。源于中国汉代的琵琶。唐代武则时改称阮咸,宋代简称为阮,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阮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阮在汉时称为秦琵琶,唐时称阮咸,宋时称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京剧伴奏中多用大阮与中阮。中阮比大阮高纯五度。阮有三弦、四弦之分,有品,按十二种平均律装置。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与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声,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为丰满。 二、中软的演奏方法 中阮是一种弹奏乐器,弹奏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固定调和首调。 固定调中阮的四根弦由外至内接五度关系为e1、a、a1、G,二十四个品。每根弦的音域都有两个八度。

中阮演奏方法

中阮演奏方法 前言 方法的形成来自演奏中的实践,不是孤立的,是有对应目标的,是演奏者达到目标的手段。目标(演奏标准)越低,对方法的要求也越低。比如侗族的小伙子们拿起小木棍就弹侗琵琶,他们不必考虑如何拿木棍更合理,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唱和跳。再如一些老年乐团,他们的目的是自娱自乐,目标是极简单的小曲,方法对他们来说是不重要的,因为任何方法都能达到这个目标。 同样,目标越高,对方法的要求就越高。本书的目标是本书九段的综合练习曲,其难度比目前出现过的最难的中阮作品要高得多,而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可以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虚、能圆润、能结实、能通透、能细腻、能快速而结实、能高质量的炫技。最终能够游刃有余的表现更多风格、更高难度的乐曲。这是现代音乐的演奏标准,如果把这些标准去掉,那么任何方法都无妨,都是好方法。 总之,对方法的评价不是靠个人意志或个人习惯,也不能就方法本身而论,而是在实际演奏中能够得到检验的真实能力展示,最终由乐曲的实际表现来决定的。对于中阮这件待完善乐器,目前存在多种差异很大的演奏方法,我不排斥任何与我不同的方法,无论采用琵琶、柳琴、月琴、三弦、古筝或其它乐器,使用什么样的拨片或指甲或小木棍,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任何方法来演奏中阮,因为不同方法之间没有

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想要达到的目标之分、表现力与能力的强弱之分。因此:如果你能均匀地奏出ppp~fff、fff~ppp慢速无痕迹渐强与渐弱的弹挑及轮奏;每分钟30次弹挑~每分钟760次(190的速度)无痕迹渐快弹挑至轮奏;每分钟180拍十六分音符ff力度的清晰演奏;准确的奏出八种基本力度;奏出通透、具穿透力的超强音;能有效的使用三种不同的揉弦法表达韵味;能准确的理解及娴熟演奏各种基本技法及特殊技法。如果你能做到,哪怕你告诉我是用脚弹的,我都会向你致敬。 一、持琴 1、琴杆与身体的角度大约45~55度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低于40度(靠近垂直),人体较自然便于用力的手腕摆动就难与琴弦保持最佳发音角度而影响音质。如果高于60度(琴头向下),也会增加琴体控制、左手按弦难度以及拨片角度过小等影响音质。 * 两肩放平,两小臂抬起,左手高一些,然后用这样的姿势拿琴。不要让左臂向外抬起或其它不拿琴都会累的动作。 2、用身体的两个部位控制住琴:左大腿、右小臂。另两个位置辅助支撑:右大腿、右肩下(是靠住,不是用肩压琴)。 * 琴身置于左腿膝盖与大腿内侧根部之间。在这个位置放防滑垫(图片)。 * 琴体上半部靠在右肩下,不要用肩压琴。

论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丽水学院 毕业设计(论 文) (2017届) 题目论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指导教师 院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〇年月日

目录 一、研究背景 (10) 二、文献综述 (10) (一)架子鼓的构成 (10) (二)架子鼓的发展历史 (11) (三)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12) 三、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地位 (13) (一)电声乐队的构成 (13) (二)电声乐队发展历史 (13) (三)电声乐队中各个乐器的作用 (14) (四)在电子乐队演奏中架子鼓的地位 (15) 四、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作用 (15) (一)统领节奏的作用 (16) (二)旋律承接的作用 (16) (三)情感渲染的作用 (17) (四)表演带动的作用 (17) 五、总结 (18) 六、致谢 (19) 七、参考文献 (19)

丽水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2017届) 题目论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指导教师 院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〇年月日

一、选题的意义 架子鼓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架子鼓的出现,让音乐变得更加丰富饱满,架子鼓作为现代西洋乐器,也是电声乐队的核心乐器,其功能作用和演奏技巧尤为重要,尤其是其功能在电声乐队中是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一个好的鼓段编配,能够让音乐本身更具感染力,更加充满力量,再加上架子鼓本身可以以独奏的形式表现音乐,所以就音乐而言,架子鼓是一种越来越不可忽略的器乐之一,研究其在电声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架子鼓的源头是Jazz乐队中的爵士鼓,爵士鼓(JAZZDRUMS)起源于美国,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由一人演奏始时专为爵士乐伴奏。“爵士”二字,并非指英国皇室的勋位,而是一名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名字,全名为爵士波·布朗。爵士鼓从外观上看去就像一排架子上挂着很多鼓,鼓手演奏起来十分神气、显眼,抑扬顿挫的立体鼓点铿锵动听,并且“Jazz”的音译为“架子”,所以Jazz鼓在我国就被称为“架子鼓”,鼓手的演奏俗称“打架子鼓”。 爵士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舞台乐队鼓手抛开传统的鼓谱,而用自由表达的节奏表现其节奏感,现代节奏的萌芽始于此时。1910年至1920年为“拉格泰姆”(Ragtime)时代,其特征为左手演奏“进行曲”节奏的低音,而右手则演奏以切分音为主的旋律。左右手形成此起彼落的节奏重音。虽然当时的鼓手们喜欢自由表现,不依鼓谱,但他们能看懂鼓谱,也了解音乐的句法,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把鼓的演奏带入舞台扮演重要角色。1920年是“爵士”(Jazz)乐风盛行的高峰,年轻的鼓手们以鼓手独奏(DrumSolo)为其新的特色,他们在节奏上、技巧上各自创新,争出风头。在众多鼓手中,需懂得“振琴”(Vibes)、“钟琴”(Bells)、“排钟”(Chimes)、“定音鼓”(Timpani)等打击乐器,才配称为一流的鼓手。1935年后,鼓手的声名达到顶点,鼓艺广泛流行于民众当中,到处可听到、见到鼓的演奏。任何的舞台表演都有一番精彩的爵士鼓独奏。一些出名的鼓手甚至拥有自己的乐队。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不断地、迅速地改变,许多墨守成规者被淘汰。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

交响乐队中各组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复习过程

交响乐队中各组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论文

交响乐队中各组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 作者:赵小娟经济09-08班学号20091600 关键词: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 交响乐队共有四大声部: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其中弦乐声部人数最多,占乐队的三分之二。 一、弦乐乐器:因为它是用弓毛触弦发音,人们称之为弓弦乐器。弦乐声部由提琴家族组成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 1、小提琴: 古代东方弦乐器在欧洲长期演变而成,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后期逐渐定型。小提琴处在高音声部,木制,分琴颈和琴身两部分,全长约六百毫米,有弦四根,音域约四个八度。琴身玲珑精巧,音色优美,演奏技巧难,能演奏任何速度和形式的、包括带和弦的乐句,表演力丰富,在乐队里为佼佼者,并起主导作用,所以人们又誉它为“乐器皇后”。 2、中提琴: 形状、构造及演奏法与小提琴相似,琴身比较大,全长约六百六十毫米。 中提琴音色柔和、丰满,有时如女中音低吟,有时又象男高音高亢宏亮。它和小提琴在乐队中的比例是第一小提琴10到12个谱台,第而小提琴8到10个谱台,中提琴6到8个谱台。 3、大提琴: 形状、构造与小提琴相似,但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音域约为四个八度。 它音色温暖、深沉、浑厚、坚实。它的音响在乐队中常常感人至深, 是继小提琴、钢琴之后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4、低音大提琴:

17世纪出现时是五根弦乐器,18世纪改为四根弦,它是提琴家族中唯一保留古提琴式的乐器,体积也最大,音域最低 者。 二、木管乐器:木管乐器成为交响乐队中固定成员是在海顿时期。它们形体结构各异,吹奏方式不同,其音色非常丰富、音域宽广。它们是交响乐队中重要的一组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以及它们的变型乐器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 1、长笛: 它的高音明亮透澈,中音富于歌唱,低音深沉而温柔,是木管乐器家族中 唯一不用簧片吹奏的乐器,装有杠杆式音键。发音很圆润、自然。作曲家们常常用它演奏灵巧 的华彩乐曲。 2短笛是长笛的变形乐器,是木管声部中音最高,它的构造与长笛相同,体长仅及长笛一 半。发音高八度,声音穿透力强,在乐队中起特殊效果。 3、双簧管: 顾名思义它是用两个簧片吹奏而得名。由嘴子、管身、和喇叭口三部分组成。 在演奏中它不如长笛那样擅于演奏技巧很难的乐曲,但在 音色的表现、变化上十分委婉如歌、温馨动人。 4、英国管: 是双簧管的一种(即中音双簧管),它比前者体形大,结构和演奏法与双簧管类似,但管 身较大,喇叭口呈梨形,有一弯曲金属小管连接嘴子和管身。它的音域宽广,也低五度。在双

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摘要:低音提琴(double bass)也称倍大提琴,属弓弦类乐器。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决定了和声的性质,也是基本节奏的基础。在西方交响乐队中,低音提琴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乐队中最为深沉的低声部,它浑厚低沉的音色深化了乐队旋律的对比,也丰富了作品乐章的情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与感染力。本文希望从多重角度来探讨低音提琴在西洋交响乐队中的各方面作用,体现低音提琴在乐队中所散发出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低音提琴交响乐队对比节奏情感表达作用 在西洋交响乐队中共有弦乐、管乐和打击乐三大声部构成,它们在音域、旋律方面的相互协作共同创造出了最为美轮美奂的交响乐作品。如果按照音响效果来划分交响乐队,又可以分为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三大声部。低音提琴就属于低声部,它为整个交响乐队起到主导、节奏变化和过渡等作用,所以说,在交响乐队中低音提琴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一、低音提琴的起源 德国音乐家米卡埃尔?普列托利乌斯认为,如今低音提

琴的前身正是产于1620年的巨型提琴“维奥隆内”,也叫做“倍低音古提琴”。而在18世纪后期,科列特所著的《低音提琴教程》中也曾证实,低音提琴较比15世纪产的古提琴在音域上低一个八度,但与当时的十六吹管风琴却在音响上完全相符。可以见得,低音提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 古老的“倍低音古提琴”有巨型提琴之称号,但即使进化到现在,低音提琴也是所有乐器中体积最为庞大的,标准的低音提琴高度约为180~220cm,绝对是乐器世界的庞然大物。也正是如此,低音提琴天生就拥有最为低沉的音响效果,是弦乐器中的“低音之王”。17世纪上半叶,低音提琴已发展到五根弦,后来又根据琴的把位与指法将弦数改为四根,采用四度定弦。再配合制弦材料从羊肠到金属,低音提琴的进化使得它在发挥低音效果时变得更加自如,其特有的坚定浑厚的特质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而金属弦则让低音提琴更具个性张力,特别是在音域与音色的强弱控制过程中表现力更加明快,也提升了它在交响乐队中的价值。 二、低音提琴定位的演变 1.低音提琴的早期作用 在16-18世纪的欧洲,低音提琴为信仰而生,它是欧洲各大教堂中的主流乐器,为圣歌团伴奏。那时的低音提琴主要负责演奏根音,为歌曲营造回音效果,让圣歌团的人声合唱更加立体化,体现基督教的神圣感。所以在西方人看来,

阮初级演奏与合奏教学 教案

三水区乐平中心小学卢志毅老师 教学内容:大中小阮的简单合奏 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稳定的节拍进行演奏,感受乐器合奏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学习民族乐器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稳定的节奏演奏自己的声部,学会中阮大阮的伴奏声部。 教学难点:能根据老师指挥的节奏进行合奏。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简谱视唱,并掌握了阮基本的右手弹跳演奏,左手的上把位音阶,因此可以较快地学会一段简单的旋律。但乐器的合奏并未开始接触,训练乐曲的合奏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大中小阮若干台、指挥棒、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弹奏上一课乐曲《三只小鸭》。提问学生齐奏歌曲的旋律是否觉得有 点单调?有什么方法可以丰富乐曲?引出合奏方式,播放弹拨乐合奏视 频,让学生分辨不同的乐器并回答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是否相同。让学 生谈谈齐奏与合奏的区别。提问学生想进行一次小合奏吗?于是引出课 题——《三只小鸭》合奏。 二、乐曲教学。 1、出示大中小阮的合奏谱。讲解合奏谱的演奏法,指挥棒的指挥法。 2、让学生看着指挥分别演唱自己的旋律。 3、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所演奏的乐谱进行自由练习,学会自己所弹的声部。 4、分别让大中小阮各齐奏一遍,同时要求其他不需演奏的学生注意聆听其 他两个声部的旋律,然后老师指出演奏的优点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 改进练习。 三、合奏教学。结合多媒体音频软件,示范各种合奏形式。 1、由老师挥动指挥棒,先让大、小阮按照节奏慢速合奏,指出优点与不足 之处,再细化练习。 2、熟练后,再由大、中阮按照指挥的节奏,慢速合奏。最后大中小阮三类 一起慢速合奏,熟练后渐渐加快速度演奏。 3、使用录音机对学生的合奏进行录音,让学生自己听听自己弹的效果如何, 应该怎么改正,再进行细化训练。 四、让演奏得好的学生上台示范。指出优缺点。全班再一次合奏。 五、学生总结、老师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