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基、中诊、中药、针灸

中基、中诊、中药、针灸

中基、中诊、中药、针灸
中基、中诊、中药、针灸

二、其它

(一)中基:

1、五音五味五色五气五官形体五华五液五声变动情志

角酸青风目筋爪泪呼握怒

徵苦赤暑舌脉面汗笑忧喜

宫甘黄湿口肉唇涎歌哕思

商辛白燥鼻皮毛涕哭咳悲(忧)

羽咸黑寒耳骨发唾呻栗恐(惊)

2、五脏之功能:

(1)心脏主血含生行,主脉心气血液通,藏神亦靠血化养,脉面舌汗喜志生。

①主血脉;②藏神

(2)肺气呼吸一身气,行水百脉治节理,华盖娇脏宣肃降,皮毛忧悲鼻与涕。

①主气司呼吸;②主行水;③朝百脉,主治节

(3)脾主运化与统血,升清举脏恶湿邪,口唇涎思通长夏,在体合肉四肢诀。

①主运化;②主统血

(4)肝脏畅志血津液,脾胃男女为疏泄,肝气血量经血源,濡养肝筋防出血。

①主疏泄;②主藏血

(5)肾脏藏精和主水,纳气主蛰和守位,生长发育与生殖,脏腑气化龙火髓。

①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②主水;③主纳气

3、六腑之功能:

藏泄胆汁主决断,中清之腑谓之胆。胃主受纳与腐熟,喜润恶燥主通降。

小肠受化泌清浊,大肠主津传糟粕。膀胱贮存排尿液,三焦腑证部位多。

4、脑、女子胞之功能:

脑主生活为髓海,感觉运动神识在。子处血脏女子胞,主持月经兼孕胎。

①主宰生命活动;②主感觉运动;③主精神意识

5、气、血、津液之功能:

(1)气可推动和调控,防御固摄中介用,温煦凉润另宗气,先天呼吸血气行。(2)血能濡养与化神,津液充脉濡滋润,气血气津关系同,生行摄养载并存。

6、津、液之区别:

津稀易流散体表,皮肤肌肉脉孔窍。液稠流小能濡养,骨节脏腑髓与脑。

7、六淫之致病特点:

风性阳扬袭阳位,善行主动百病随。寒阴伤阳凝收引,燥性干涩津液肺。

湿亦伤阳遏气机,浊滞趋下袭阴位。火上扰津风血痈,暑炎散神津挟水。

风:①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寒: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燥: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湿: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火:①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②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暑: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

8、五神脏:

意念智慧脾营意,肺司运动舍魄气。

肝主知觉血舍魂,精神思维心脉神。

意志坚定和记忆,五神脏中归属肾。

9、《难经》七冲门:唇飞齿户会厌吸,贲幽阑魄为下极。

10、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①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②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2.任脉: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②任主胞胎。

3.冲脉:①调节十二经气血;

②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4.带脉:①约束纵行诸经;

②主司妇女带下。

5.跷脉:①主司下肢运动;

②司眼睑开合。

6.维脉:维系全身经脉。

(二)中诊:

1、明·张景岳《十问篇》,清·陈修园改为《十问歌》: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2、真脏色:

肝色枯草肺枯骨,脾如枳实和黄土,

心色衃血及赫石,肾见锅底之炲如。

3、《灵枢·大惑论》之五轮学说:

两眦心血睑脾肉,白睛肺气精内守,

黑睛肝风筋之精,瞳仁肾水骨精构。

4、面部分候脏腑:

(1)《灵枢·五色》→内伤杂病:

鼻根鼻柱鼻翼旁,布有心肝与小肠。

鼻尖鼻翼鼻柱旁,还有脾胃与胆囊。

额颊颧骨下人中,面肾大肠子膀胱。

眉心又加眉心上,肺与咽喉《五色》长。

(2)《素问·刺热》→外感热病:

额心鼻脾颏部肾,左肝右肺颊候准。

(3)《灵枢·五色》面部部位古今名对应:

额庭眉阙鼻明堂,鼻尖准头与面王。

鼻根下极与山根,耳蔽颊藩壁基往。

5、五色主病(五色诊):

青主疼痛兼寒证,气滞血瘀与惊风。

赤热戴阳黄脾湿,气血阳虚白寒生。

白亦失血黑亦寒,肾虚水饮瘀剧疼。

6、清·汪宏《望诊遵经》之望色十法:

清浊阴阳表浮沉,散抟新旧虚微甚,泽夭轻重辨生死,《望诊遵经》面色诊。

7、五迟:立、行、发、齿、语迟。

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软。

8、辨证:八纲脏腑与病性,卫气营血经三经。

9、脉诊:

(1)正常脉象:

常脉根基胃神气,沉取不绝尺脉力,不疾不徐从和缓,柔和有力脉律齐。

夏钩即洪秋毛浮,冬石沉脉非时逆。六阴六阳看体质,斜飞反关位变异。(2)浮(散、芤、革):

浮脉位浅主表证,散脉无根无定踪。散主元气离散时,脏腑衰败极危重。

芤脉失血伤阴软,浮大中空如按葱。革脉半产精血亡,中空外坚鼓皮硬。(3)沉(伏、牢);涩:

沉如投石证属里,伏主邪闭厥痛极。伏隐筋下附骨上,牢脉深居坚不移。

弦沉大实长合牢,阴寒内盛癓疝气。涩主气滞痰食停,精伤血少迟而细。(4)迟(缓);数(疾);虚;实:

邪热结聚迟主寒,常人湿病脾虚缓。疾七元脱阴阳竭,数热里虚七不满。

三部三候空无力,气血两虚虚脉验。实脉有力来去盛,实证常人脉管宽。(5)洪(大、长):

洪脉宽大若波涛,来盛去衰位浅表。阳明气分热盛证,外感热病正邪交。

大脉宽大无涛势,常人病进皆易找。长则气治阳实热,首尾端直本位超。(6)细(濡→软、弱、微、短):

细脉湿邪细如线,气血两虚应指显。濡主虚证与湿困,位浮形细势即软。

弱脉位沉阳气虚,气血俱虚亦可见。微脉欲绝极虚衰,气病虚郁首尾短。(7)滑(动);弦(紧):

关部短滑数豆动,无头无尾主惊痛。青壮孕脉余阴滑,痰湿食积实热证。

弦肝胆疼痰老人,胃气衰败弓刀重。疼痛食积与实寒,牵绳转索急紧绷。(8)结(代、促):

结缓促数皆无定,代有定数久方行。阴盛气结血瘀结,气血虚衰寒痰凝。

脏气衰微代疼痛,跌仆损伤恐与惊。阳盛实热脏气败,促脉气血痰食停。(9)真脏脉:

虚浮迟数六脉纲,败绝死怪即真脏。偃刀弹石与转豆,无胃之脉正气亡。

无神脾胃肾阳败,雀啄屋漏解索状。无根釜沸阳热极,鱼翔吓游浮虚阳。

11、舌诊:

望舌主望舌质、苔,舌色形态与络脉。

脏腑虚实知正气,气血津液之盛衰。

舌苔色质应病邪,邪正消长胃气在。

胃气心气候淡红,火藏金内见薄白。

(1)舌色:

淡红血足胃气旺,多属病轻或正常。

红主实热与阴虚,青紫即主血不畅。

气血两虚淡白瘦,阳虚湿停舌嫩胖。

几无血色为枯白,脱血夺气无充养。

绛属湿热入营血,内热炽盛腑与脏。

里热亢盛阴虚火,绛而光亮胃阴亡。

(2)舌形(瘦裂老痕刺):

胖大湿停毒上侵,瘦薄两虚阴火淫。

裂纹热盛阴液亏,脾虚湿侵血不润。

苍老邪滞见实证,气血阳气虚娇嫩。

脾虚水湿内盛证,齿压舌缘见齿痕。

芒刺红点或红星,热盛脏腑或血分。

(3)舌态(短强歪,吐痿颤):

短缩气血热寒痰,歪斜喑痱中风见。

强硬热入心包证,高热伤津或风痰。

吐弄皆属心脾热,小儿智力发不全。

痿软伤阴气血虚,肝风内动舌动颤。

(4)苔色:

白苔表寒湿热证,积粉瘟疫或内痈。

黄苔主热兼主里,灰黑阴寒里热盛。

(5)苔质(腻真燥,偏落厚):

腻腐痰浊与食积,主测湿浊及阳气。

脓腐之苔主内痈,形如豆渣与油腻。

真苔有根假无根,轻重预后辨病易。

润燥甚则滑糙苔,津液盈亏输布及。

偏处脏腑邪气聚,舌苔分布之病理。

全苔常主邪气散,多为湿痰阻滞机。

剥落胃之气阴亏,气血两虚全身虚。

薄厚邪正及邪气,又称见底不见底。

(6)危重舌象:

火柿之舌内脏坏,猪腰镜面胃将败。

晄白血亏阳气脱,干荔砂皮津不在。

囊缩厥阴赭黑肾,胃气有否看根苔。

舌神主要在舌体,色泽运动是否衰。

1、五味之用:

辛行气血且发散,甘味补和兼能缓,

酸味收涩同涩味,苦能泄燥阴能坚,

咸可软坚加泻下,淡又渗湿利小便,

芳香辟秽悦解表,湿气醒神止痛全。

2、《素问·至真要大论》: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3、头痛引经药:

葛根白芷入阳明,太阳羌活藁本芎,

少阳柴胡芎黄芩,厥吴藁少独细辛。

(太阴→苍术)

4、张子和《儒门事亲》: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半(半夏)蒌(瓜蒌、天花粉)贝(贝母)蔹(白蔹)及(白及)攻乌(川乌、草乌、乌头、附子);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俱战草(甘草);诸参(人参、党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太子参、西洋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叛藜芦。

5、明·刘纯《医经小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6、妊娠用药禁忌歌:

蚖斑水蛭与虻虫,乌头附子及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鳖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7、李时珍《本草纲目·序列上》:

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

相须、相使者,提高药效;相畏、相杀者,保证用药安全;

相恶者,破坏功效;相反者,产生剧毒。

1、六十六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骨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注:

五输穴:⑴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

⑵阴井木,阳井金。

⑶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⑷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⑸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阴经以输代原,阳经在输之后另置一原。(阴3阳4)

2.十五络穴歌:

大肠偏历肺列缺,脾胃公孙丰隆穴,

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钟确,

三焦外关包内关,肝胆蠡沟光明且,

督络长强任鸠尾,脾之大络大包歇。

(胃之大络,命曰虚里)

注: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之腧穴。

(十二经脉之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十六郗穴歌:

郗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列,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郗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注:郗穴→经气深聚之部位。

4、十二腹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注:腹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5、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注: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6、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悬钟筋阳陵;

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7、六腑下合穴:

上下巨虚大小肠,委中膀胱三委阳;

胃足三里胆阳陵,六腑下合穴位定。

注: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胃、胆、膀胱者位于本经,大、小肠者位于胃经,三焦者位于膀胱经)8、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胁肋支沟取,心胸内关谋。两臂曲池妙,两足肩井搜。

9、十二经循行交接歌:

肺食大肠鼻旁胃,足内脾心心中会。

心小小肠内眦膀,足小肾包胸中随。

包无三焦外眦胆,足外肝肺肺内兑。

10、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1)手三阴经:肺经肺喉病,心包心胃灵。

双心治神志,三经胸部宁。

(2)手三阳经:大肠前头鼻口齿,三焦侧头胁肋施。

三小耳目三咽热,小肠后头肩胛志。

(3)足三阴经:脾经脾胃肝经肝,肾经肾肺咽喉选。

三经同治排先后,前阴、妇科在最前。

(4)足三阳经:胃肠前头口齿咽,胆耳侧头胁肋探。

膀胱后头背腰病,三者眼热神志全。

(5)任督二脉:任回固脱显强壮,督脉中风昏迷当。

督亦热病头面病,二妇神志与腑脏。

11、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腧穴:

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仔细寻,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分,

十九膀胱廿中膂,廿一椎旁白环生。

12、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腧穴:

重上夹脊开三寸,二三附分魄户当,

四椎膏肓神堂五,六七噫嘻膈关藏,

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二胃仓,

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胞肓廿一秩。

13、十二经脉循行----《灵枢·经脉》:

(1)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

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手阳明大肠经: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

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

右之左,上夹鼻孔。

(3)足阳明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

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足太阴脾经: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

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

寸,布胸胁)。

(5)手少阴心经: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

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

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手太阳小肠经: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7)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

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

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

——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8)足少阴肾经: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9)手厥阴心包经: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

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10)手少阳三焦经: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

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

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11)足少阳胆经: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

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

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

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

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

三毛。

(12)足厥阴肝经: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

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13)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胞宫),以上毛际,循腹里,

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14)督脉----《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长强穴),并于脊里,上

至风府,入属于脑。(上颠,循额,至鼻柱)

(15)阴跷脉:起于内踝之下照海穴,直上腿之内侧,经前阴,沿腹胸,入缺盆,出于人

迎穴之前,经鼻旁,至内眦,合于阳跷、太阳经。

(16)阳跷脉:起于外踝之下申脉穴,直上腿之外侧,经腹、胸侧面及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达内眦,合于阴跷、太阳经,再上入发际,下达耳后,与足少阳

合于项后。

(17)阴维脉:起于筑宾穴,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与足太阴同行,至胁合于足厥阴,上至咽喉,会任脉。

(18)阳维脉:起于外踝之下金门穴,并行足少阳,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及耳后,前行至额,布于头侧及项后,合于督脉。

针灸配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针灸中药治疗糖尿病 金昌市人民医院针灸科王凤玲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常易并发多种急、慢性合并症。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我国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成书于公元前5-4世纪的《黄帝内经》中。 总之,其发病原因有时是单一的因素,有时是数种因素的综合。 1.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 2.饮食不节,积热伤津; 3.情志失调,郁火伤阴; 4. 房劳过度,肾精亏损; 5. 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 6. 其它因素。 糖尿病中医药的治疗 一、针刺治疗 主穴: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 辨证分型配穴:1、气阴两虚型:少府、心俞、太渊、肺俞、鱼际。2、胃热阴虚型:胃俞、内庭。3、肾阴亏损型:肾俞、太溪、肝俞、太冲。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 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5日。 二、拔罐治疗 取穴:背俞穴(肺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令患者俯卧位,玻璃罐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5 分钟起罐,(注:

留罐时间一定短)。隔日治疗1 次,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一般须治疗3 个疗程。 三、灸法选穴。 灸法治疗糖尿病常用穴位有:关元、气海。 灸法:雀啄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十次一疗程。注意:不可烫伤。 四、耳穴贴压 选穴:胰、内分泌、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胆、肾、脾、肺、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三焦。隔5天,交替另一侧耳朵。两月一疗程。 五、中药治疗 1. 胃热阴虚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而瘦,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 治则:清热和胃,养阴生津。 用药:花粉,麦冬、玄参、玉竹,生地、生石膏,川黄连,石斛、葛根、丹皮、知母。 若大便干燥加大黄、黄芩;口渴烦饮加北沙参,枇杷叶;心热烦躁者加石莲子。 2.气阴两虚型 症状:口渴多饮,五心烦热,小便频数,尿如脂膏,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用药:花粉、生地、山萸肉、黄芪、淮山药,麦冬、天冬,知母,泽泻、丹皮、茯苓、鸡内金、萆薢、蛤蚧,黄柏。若口渴加生石膏;五心烦热加地骨皮、玄参。 3.肾阴亏损型 症状: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小便频数,尿浑如膏,腰膝疲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则:滋阴补肾。 用药;熟地,人参、杞果、山萸肉、天门冬、花粉、生黄芪。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六、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有 胸痹胸痛(心血管病、冠心病);

牵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

牵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取牵引配合中药方法对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6例,好转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牵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农村一种常见多发病,以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1]。笔者运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该病7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40.5岁;病程最短7 d,最长5个月,平均1.5个月;病变部位L4~L5有22例,L5~S1有43例,L3~L4有10例,其中左侧40例,右侧30例,中央型5例。 1.2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2]:(1)病史:腰部扭伤史或腰部损伤史;(2)症状:腰及下肢疼痛麻木或放射性疼痛;(3)体征:腰部活动受限或行动困难,脊柱侧弯,直腿抬高实验阳性,下肢感觉异常,肌肉萎缩,肌力减弱;(4)影像检查:X线摄片、CT、MRI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相符。 1.3治疗方法 1.3.1牵引治疗期间需卧硬板床休息,禁止从事重体力活动,避免不正确的弯腰动作,就餐及大小便可以下床,并要求做腰围固定。牵引均采用腰椎牵引床纵行牵引,牵引重量视患者体重而定,首次牵引一般是患者体重的1/2或者先轻后重,体质虚弱或女性可适当减轻重量,牵引后需在牵引床上休息2~5 min。1次/d,每次持续牵引30 min,15 d为一疗程。 1.3.2辨证治疗(1)血瘀气滞型:有明显腰部外伤史,腰痛并放射至下肢,麻木疼痛,腰腿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脉弦、舌质红或有瘀点。治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药用红花10 g、地龙15 g、秦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鸡血藤30 g、续断15 g、骨碎补15 g、威灵仙15 g、乳香10 g、没药10 g、香附15 g。1剂/2 d,日服3次,每服150~200 ml,15 d为一疗程; (2)外邪侵袭型:有腰部外伤史,伤后失治或感受风寒湿邪,腰腿痛点广泛,遇冷加重,得热减轻,伸腰困难,舌淡苔白。治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用桂枝15 g、赤芍15 g、秦归15 g、鸡血藤30 g、伸筋草15 g、续断15 g、附片15 g、防己15 g、木瓜15 g。1剂/2 d,日服3次,每服150~200 ml,15 d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生冷豆类食物;(3)肝肾虚损型:平素体虚精亏,又因腰部外伤而至,腰痛以酸痛为主,肢体屈伸不利,下肢无力,伴有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滋肝补肾,活血通络。药用熟地30 g、肉桂10 g、骨碎补15 g、牛膝15 g、鹿胶15 g、麻黄5 g、丹参15 g、威灵仙15 g、白芥子15 g、炮姜炭15 g、甘草10 g,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肾阴虚者加寄生15 g、枸杞15 g。1剂/2 d,日服3次,每服150~200 ml,15 d为一疗程。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能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腰腿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