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本次考试结果

第1题(回答正确)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世界观

第2题(回答正确)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第3题(回答正确)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可知性

D广延性

第4题(回答正确)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5题(回答正确)

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远大前途

B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第6题(回答正确)

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B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第7题(回答正确)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第8题(回答正确)

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仓储设备

B运输设备

C维修工具

√D生产工具

第9题(回答正确)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第10题(回答正确)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商品的交换方式

第11题(回答正确)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D

第12题(回答正确)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13题(回答正确)

A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它是B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14题(回答正确)

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

A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

D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

第15题(回答正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

√A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B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C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D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统一

第16题(回答正确)

“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17题(回答正确)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18题(回答正确)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

第19题(回答正确)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第20题(回答正确)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21题(回答正确)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B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第22题(回答正确)

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第23题(回答正确)

概念、判断、推理是()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第24题(回答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B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第25题(回答正确)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26题(回答正确)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D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第27题(回答正确)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C维护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D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

第28题(回答正确)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合

第29题(回答正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

A奴隶社会以后

B任何历史时代

C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D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

第30题(回答正确)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

A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第31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A原始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第32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有()√A《物理学》

B《红楼梦》

√C《本草纲目》

√D《汉语语法》

第33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

A阶级和国家的关系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C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34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长堤潰蚁穴,君子慎其微

第35题(回答正确)

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有()

√A警察追捕逃犯

√B工人在工厂织布

C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D教师在教室讲课

第36题(回答正确)

如果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定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导致()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思想僵化

第37题(回答正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之中

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第38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第39题(回答错误)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自然科学

√B文学艺术

√C语言学

√D政治法律思想

第40题(回答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A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B黑格尔的辩证法

C康德的认识论

√D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第41题(回答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实现了()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第42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思想的有()√A世界具有统一性

B世界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独立的本原

√C世界统一于物质

√D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第43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联系的有()

√A人口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

√B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影响气候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D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第44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的斗争性表现的有()

√A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冲突

√B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人民内部的意见分歧

第45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沉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第46题(回答正确)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第47题(回答正确)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第48题(回答正确)

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工具

B劳动者

√C劳动对象

√D运输设备

第49题(回答正确)

与旧的氏族组织比较,国家的显著特征有()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B按地域划分居民

√C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

D维护社会秩序

第50题(回答正确)

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B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交往是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D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务员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四个部分: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相信和依靠群众。 一、唯物论 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万物皆在吾心中”“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我一起同归于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叔本华“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2、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的“道” 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 上帝、真主、玉皇大帝等宗教 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金木水火土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为世界的本源。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注定

了,人没有主观能动性。 3、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人能认知世界;人能改造世界。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存在根本形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二、辩证法 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全面。 1、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 2、发展: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状态:量变到一定阶段发生质变。坚持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 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矛盾的不平衡性: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论和两点论) 三、认识论 1、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认识:认识的两个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 识到实践 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面吊考试题目及答案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正面吊考试题目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操纵前驾驶员应精神状态良好,穿戴整齐,严禁 ( )或( )工作。 2 作业人员必须保持(),严禁 ()。 3 空车时速不超过(),重车不超过 (),进出车间及库房等存在危险地段时不 超过() 4作业准备:检查()是否缺气和损坏,() 有无松动。检查并补充()、燃油、()、变 速箱油和()。 5 车辆油温和水温达到()度,方可出车工作 6 机器有任何( )时,禁止启动发动机,必须查清 报警原因,解除报警方可启动发动机。 7 熄火前应运行(),防止损坏() 8 离开驾驶室之前,一定要将驻车制动置于 “( )”位置。 9 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启动前可按一下预热按钮,然 后再启动,时间为()秒。 10车辆行驶()、( )、( )前,必须连 按三声以上喇叭以警示周边人员。 二判断 1将处于载荷范围内空集装箱从火车车皮上卸到高 位站台上() 2车辆油温和水温达到50-60度,方可出车工作。() 3和机车人员沟通后,操作正面吊,将处于载荷范围 内载重集装箱装上火车车皮。() 4正面吊在场地运行时,速度一般不大于十五公里每 小时。 ( ) 5按喇叭起步,严禁用1档起步,前进档和倒档变换 时,必须先回到低速档,待车停稳后再进行换档( ) 6严禁在车未停稳前换档,以免损坏齿圈,冷车起步 时应低速档起步。() 7注意选择路面避免颠簸,根据情况及时换档,应低 速档高速吊带着箱子行走。() 8集中精力,看清转锁开闭指示灯,看清箱位,余光 了望,起升平稳,下降轻、准。() 三单选 1发动机起前,起动时间不得大于5秒,需连续启动, 每次间隔()秒后再起动,连续三次不能启动 时要停车检查。 A10-20 B20-30 C 30-40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 分) 1. 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一种 ( B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5.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1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考试题目及答案要点

一、单选题 1、在PowerPoint 2003软件中,可以为文本、图形等对象设置动画效果,以突出重点或增加演示文稿的趣味性。设置动画效果可采用______菜单的自定义动画命令。 A:格式 B:幻灯片放映 C:工具 D:视图 答案:B 2、在幻灯片放映时,用户可以利用绘图笔在幻灯片上写字或画画,这些内容______。 A:自动保存在演示文稿中 B:可以保存在演示文稿中 C:在本次演示中不可擦除 D:在本次演示中可以擦除 答案:D 3、PowerPoint 2003中放映幻灯片有多种方法,在缺省状态下,以下______可以不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 A:幻灯片放映菜单下观看放映命令项 B:视图按钮栏上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C:视图菜单下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项 D:在资源管理器中,鼠标右击演示文稿文件,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显示命令 答案:B 4、在PowerPoint 2003中,为了在切换幻灯片时添加声音,可以使用______菜单的幻灯片切换命令。 A:幻灯片放映

B:工具 C:插入 D:编辑 答案:A 5、PowerPoint 2003可以用彩色、灰度或黑白打印演示文稿的幻灯片、大纲、备注和______。:讲义 A. B:所有图片 C:所有表格 D:所有动画设置情况 答案:A 6、在PowerPoint 2003中,如果有超出文本占位符的文本,则PowerPoint会______。 A:不调整文本的大小,也不显示超出部分 B:自动调整文本的大小使其适合占位符 C:不调整文本的大小,超出部分自动移至下一幻灯片 D:不调整文本的大小,但可以在幻灯片放映时用滚动条显示文本 答案:B 7、PowerPoint 2003运行于______环境下。 A:Windows B:DOS C:Macintosh D:UNIX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机械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机械设计》课程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B 】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C 】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 3.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B 】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 4.下列四种螺纹,自锁性能最好的是【D】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5.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C】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 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6.在圆柱形螺旋拉伸(压缩)弹簧中,弹簧指数C是指【D 】A.弹簧外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B.弹簧内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C.弹簧自由高度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D.弹簧中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B 】A.90° B. 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D 】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 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D 】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0.滚子链传动中,链节数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这主要是因为采用过渡链节后【D 】A.制造困难 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 C.不便于装配 D.链板要产生附加的弯曲应力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 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B)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B)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C)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D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A)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A)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D)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D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C)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C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B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B)A.社区 B.群体 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 (B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B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ABCDE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正面吊考试复习题

正面吊考试复习题 正面吊司机考试复习题(理论) 一、填空题: 、集装箱正面吊的操作司机,必须经过公司组织或委托的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1 格后经三个月以上的岗位实习,取得装卸机械司机驾驶证,方准独立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驾驶。 2、装卸火车、汽车时,应设定作业警戒区,明确正面吊作业范围,通道或作业区两侧应设置不小于15米的安全警戒线。汽车驾乘人员不得下车,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作业区,杜绝混岗作业。司机作业过程中,吊起的集装箱禁止从人员或汽车上方通过。 3、班前必须保证充足睡眠,班前和班中严禁饮酒。 4、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具有反光警示的头盔和黄马夹。 5、正面吊需跨作业区行走时,信号人员与正面吊应保持15米以上距离,吊起的集装箱和吊具应调整到不影响运行前方视线的位置,正面吊应将伸缩臂完全缩回,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5公里。 6、司机必须做到十不准:?司机没接到作业单或作业单不明确时不准动车;?安全警戒线未设置或设置不清时不准动车;?作业禁区有闲杂人员或未站到安全警戒线以外时,不准动车;?吊运重箱时,不准跨箱位作业;?不准以伸缩的方式加大跨距装车;?不准超负荷作业;?作业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准超过15公里;?行驶转弯及倒车时每小时不准超过5公里;?操纵机械时不准突然变换前进、后退档位;?行驶时不准使用手制动停车。 二、问答题: 1、装卸双层集装箱班列时,平板车两端严禁站人。在集装箱装卸,机械离开后,作业人员方准上车或撤除集装箱连接锁头。

2、机械交接与检查。交接班司机必须落实现场检查交接要求,共同确认机械状态,内容包括:燃油、机油、液压油、冷却水、轮胎气压、各部螺栓紧固及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音响照明系统、转向起落、制动及各工作机构运行情况,并认真填记交接班记录,发现异常应向值班领导报告,并及时处理。 3、从事集装箱装卸、搬运作业时,起步前、调头、转弯、倒车,司机必须观察吊车四 周及道路情况,注意避让人员和障碍物。倒车行驶时,必须观察倒车摄像显示器及倒车雷达,不准臆测动车。 4、《安技规》第92条规定。在机械作业线路范围内,其它单位的设备、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作业。机械作业场地、行驶通路或轨道要畅通,随时清除杂物和其它妨碍物。轨道两侧堆放货物要留有安全间距,保证作业人员和机械走行安全。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焊工考试题目以及答案

焊工试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一共80分) 1.优质碳素钢的牌号采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以()计。 A、百分之几 B、千分之几 C、万分之几 D、十分之几 2.专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中,()表示桥梁用钢。 A、HP B、g C、H D、q 3.合金结构钢牌号16MnR中,“Mn”表示()。 A、锰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等于% B、锰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小于% C、锰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小于% D、锰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小于% 4.常用的16Mn钢是牌号为()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A、Q235 B、Q345 C、Q390 D、Q420 5.产品使用了低合金结构钢并不能大大地()。 A、减轻重量 B、提高产品质量 C、提高使用寿命 D、提高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6.16Mn钢是我国生产最早,也是目前焊接生产上用量最大的()。 A、普通低碳钢 B、奥氏体不锈钢 C、珠光体耐热钢 D、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 7.低温钢必须保证在相应的低温下具有(),而对强度并无要求。 A、很高的低温塑性 B、足够的低温塑性 C、足够的低温韧性 D、较低的低温韧性 8.如果电流方向不变而大小随时间变化,就是()。 A、直流电 B、恒定直流电流 C、交流电 D、脉动直流电流 9.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值()各并联的电阻值,并联的电阻越多,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10.为扩大交流电流表的量程,要配用()。 A、电压分流器 B、电流分流器 C、电压互感器 D、电流互感器 11.为扩大交流电压表量程,应配用()。

A、电流分流器 B、电压分流器 C、电流互感器 D、电压互感器 12.()叫做阴离子。 A、带正电荷的质子 B、带正电荷的离子 C、带负电荷的分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13.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有电击、电伤及()。 A、弧光辐射 B、噪声 C、射线 D、电磁场生理伤害 14.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由()造成的。 A、电伤 B、电磁场 C、电弧光 D、电击 15.因为从手到脚电流通过(),所以电击危险性最大。 A、肝脏、胃部、血液系统 B、脾脏、肾脏、消化系统 C、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 D、心脏、肺部、中枢神经系统 16.()是焊接过程中污染环境的化学有害因素。 A、热辐射 B、噪声 C、焊接弧光 D、焊接烟尘 17.在可能触电的焊接场所工作时,焊工所用的防护手套应经耐电压()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A、220V B、380V C、1000V D、3000V 18.焊工防护鞋的橡胶鞋底,经耐电压()耐压试验,合格(不击穿)后方能使用。 A、220V B、380V C、3000V D、5000V 19.作业面积应不小于()平方米,才能满足焊工安全作业要求。 A、4 B、5 C、6 D、7 20.焊前应将()范围内的各类可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 A、10m B、12m C、15m D、20m 21.电焊钳的()是应该检查的。 A、导磁性 B、热膨胀性 C、夹持焊条的牢固性 D、塑性 22.焊接照明行灯的电压应低于()伏。 A、36 B、48 C、220 D、380 23.补焊机床床面,焊后需加工,应选用()冷焊铸铁焊条。

劳动社会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辨析题 1、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错误。(1分)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2分)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分) 2、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 答:错误。(1分)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2分)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2分) 3、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导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 量增加。 答:错误。(1分)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多少;二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2分)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商品价值量不变。(2分)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5、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答: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为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为矛盾的个性,是指不同一事物的矛盾过程、阶段各有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普遍性作为事物的共同本质是不能离开矛盾特殊性的。(3)由于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特殊本质,虽然与普遍性相联系,但是它表现出来的事物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却不可能都在矛盾共性中存在,因此,矛盾特殊性不寓于矛盾普遍性中。 6、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是回到出发 点的运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塔吊指挥考试题与答案1

塔吊指挥考试题与答案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8分,共4 0分) 1.塔吊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由专职指挥工持证指挥。 2.塔吊司机必须按要求做防雷接地并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合格。 3.塔吊的各种限位开关必须齐全有效,其供电电缆应完好无损。 4.每次附着开关后必须按规定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使用。 5.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作业。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熟知本工种的操作规范,操作时,必须按规范操作,严禁违章作。(√) 2、塔机在每天工作前不必对各种开关限位进行空载检查。(×) 3、塔机在没有得到指挥信号,工程急需用料的情况下,可进行直接操作。(×) 4、工作完毕所有控制器必须扳到停止位置并拉下电源总开关,工作休息或下班时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5、按规定对塔机应进行经常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维修记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建筑业的“五大伤害”是什么? 答:①高空坠落②触电⑦物体打击@坍塌⑦机械伤害 3、什么是文明工地? 答:文明工地指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施工人员遵守纪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护等达到优良等级,现场整洁卫生的工地。 4、什么是起重吊装“十不吊”? 答:①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②物体重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③斜拉物体不吊;④重物上部人或有浮置物不吊;⑤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⑥工件埋在地下不吊;⑦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⑧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垫衬不吊;⑨吊索具达到报废标准或安全装置不灵不吊;⑩六级以上大风不吊。 四、你应该怎么样在本工程中搞好文明施工? 答:遵守项目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干好本职工作,不违章作业,积极参加项目部各项安全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社会学考试题答案

社会学月考试题答案(2016-11) 一、名词解释 1. 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2. 社会团体:是一群拥有类似规范、价值观及期望,并且彼此有规律地互动的一些人。 3. 自我: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 4. 角色冲突:当同一个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位置,而这些角色的预期互不相容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5. 帕森斯“模式变量”:一种类型学的工具。任何行动者在其他行动者进行互动时,必然要面对五种类型的选择,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6. 扩散:代表一个文化项目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社会传播到另一个社会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家庭、邻里、伙伴群体都属于(初级)群体 2. 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 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概念化以获得对社会整体的了解,这一理论视角是(互动论),代表人物有(库利)和(米德) 4.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论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是(印象管理) 5. 行为者之间为共同目标展开的较量、争夺的互动形式是(竞争) 6. 初级群体规模一般在(0~20)人 三、判断题(只给出正确说法) 1. 相距365厘米以上距离属于公众距离 2. “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创造性 3. 要把社会问题的防治放在全球环境下考察这体现了全球性思想 4. “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么吃才是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习得性

5.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0~20人 6. 伦斯基的社会结构理论被成为文化演进论 7. 上代人对下代人到底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正向社会化 8. 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类标准是成员的心理归属 四、简答题 1.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第二,培养角色意识 第三,时间角色规范和表现角色行为 2. 什么是社会? 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应包含有如下含义: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3. 继续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2)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面临只是增长与更新的需求。 (3)积累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基于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4. 中西方新时期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1)进入了全球化的新时代(2)文化交流主体从西方转向我国(3)文化交流媒介从商贸、书信往来、图书电影译介到卫星电视、互联网(4)文化交流的内容从政治扩展到经济、文化、日常生活。(5)文化交流的范围与社会参与程度大大扩展。(6)仍以吸收“西方文化”为主要表现(7)呈现中国文化逆差现象5. 科层制理想型的主要特征。 (1)劳动分工(2)权威等级(3)成文法规(4)非人性化(5)因才任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