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分享

大家可能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名字很奇怪,为什么作者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呢?这个问题,我们后边再说,先和大家分享一段这本书里的一段对话:

小明和大毛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有一天

小明对大毛说:我需要一个电钻

大毛问:为什么?

我想在墙上打个洞

为什么?

我想把一幅画挂在墙上

为什么?

因为这面墙太空旷了,看着不舒服

为什么?

因为太空旷就没有家的感觉,不够温馨

为什么?

你烦不烦啊。。。。

大家听完这段对话,有什么感想?

电钻其实并不是小明真正的需求,他的真实需求只是想让家里看起来更温馨,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给出很多产品来满足小明,比如卖他一套实施方案,带着电钻、油画,上门安装;比如用背面有强力胶的钩子挂画,;比如直接把画粘到墙上;比如直接在墙上画,并且让小明自己画;再比如放一组书架在那里。。。。经过我们的分析得到的解决方案,比起小明说的,可能更省钱、省时间、更温馨等。。。

当然这些并不是我分析出来,而是对话中的大毛,为什么大毛会通过不停的追问为什么,从而挖掘出小明内心的真实需求呢?如果换做是我们,会怎么样?我们能不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呢?其实案例中的大毛就是用了产品经理所特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的。。。。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就是和产品经理有关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作者苏杰,是一名在阿里巴巴工作的普通员工,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这本书不是手册、不是工具书、也不是大全,只是苏杰在这几年成长路上的心得体会,特别通俗易懂,做产品的人,会有切身的体会,即使不做产品的朋友我觉得也可以学习下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的目录是按苏杰成长顺序做的,大概分了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这几个板块来介绍苏杰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只和大家聊一下我比较感兴趣的需求这一章。

人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那是因为生活中存在太多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产生“减少或者消除这个差距”的愿望,这就是所谓的需求。就像是我们前边的对话里小明的需求一样。

(Ps—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案例中小明的需求实际为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

那么怎么样才能满足需求呢??

一般来说,满足需求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改变现状二、降低理想三、转移需求

我用实例来来具体解释下,这三种方式。

举一个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吧,咱们这座大厦的电梯问题,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上下楼是最困难的时候了,有时候得等十来分钟也是很常见的吧,如果有很多人对这个抱怨,向物业投诉,要求解决,而在座的各位,就是这座大厦的物业负责人,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这就可以说是一个需求,那么我们要如何满足这个需求呢?

第一种就是改变现状,是我们最常用的,最直接、最有效,比如说增加电梯数目,或者加快地体运行速度,但成本太高。

第二种,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化说在前边,这类的句子想必大家都经常听到,而在这里呢,我们可以对用户说,咱们这里等十分钟,隔壁的大厦要等半个小时呢~~~这样确实可以降低抱怨,但是,对物业公司本身的信誉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种就是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他就会觉得这个差距没那么可憎了,我们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为,可以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现给他,而让他不在纠结于原来的需求,比方说电梯门上提一些锻炼身体的公益广告,至于内容么,可以是一些爬楼有益身体健康等等。。。部分用户走楼梯去餐厅了,但是刚吃过饭怎么办呢?咱们六楼还好,要是十几层怎么办呢,可以这样,在电梯门旁边安装一面镜子,让等待的人可以整理下仪表,或者搔首弄姿一番,不至于那么无聊~~~,其实目前现在电梯门口的显示器就是一个很好的转移大家注意力的方式,不过我想他的目的更多的是广告~~~

通过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一定是要直接改变现状,而是更应该多思考、想想是否有什么更巧妙的方式解决。当然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轻松一些,跟着感觉走好了,要不然就太理性、太累了。。。。

我记得圣经里有段话说非常好:“请赐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不能接受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好了,需求这块,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下这本书。

另外在战略一章提到的smart原则,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SMART含有漂亮的、整齐的、伶俐的、轻快的等意思,但是在这里是几个单词的缩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概念之一,是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有利于我们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

Smart 原则在很多地方都会应用的到,最典型应该是绩效考核了。。。。

S 代表具体(Specific):[spi'sifik]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比如说我想学习,就不是很明确,学习分很多种,比如学习什么?英语,数学,seo?)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me??r?b?l],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比如提高某个关键词排名,就没法度量,可以改成将某个关键词提高至百度自然搜索第一页)

A 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tein?bl]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 代表现实性(Realistic),:[ri?'listik]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

T 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ps-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1954年出版。根据Drucker的说法,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MBO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战略规划不能仅由几个高管来执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参与进来,这将更有利于战略的执行。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企业要设计有一个完整的绩效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作。由此,可以将目标管理视为Value Based Management(价值管理)的前身。

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这里边的很多想法,很多思路并不是只有产品经理才用的到的,我们了解了需求、了解了smart原则,习惯了产品经理似的的那种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通过需求分析、运用smart原则,制定一个规划,换句话说,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人人都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了。。。。。

读书心得-《少有人走的路》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美·派克 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在书架上躺了快10年时间,我也早已不知道当初拿下它的初衷是什么?是书店的宣传,是扉页上名人的推荐,还是自我虚荣在某一时刻对双眼的蒙蔽……这些早已不重要。后来偶尔翻来阅读,倒也别有一番视界。 这本书的内容很庞杂,作者其实也有不小的野心想把这本书的影响力传播开来。他用他的专长在内容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素材,笔法上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描述,也易懂。 以下,便是我对他所写的“保持平衡”的一小部分内容来进行我个人的理解阐释。 作为社会工作人士,谁都想把工作、家庭、生活乃至个人情绪保持平衡,但其实谁都知道这是比较奢侈的想法。压力方方面面,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有所侧重。 不过作者倒也实在,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药方,那就是“懂得放弃”。 郭德纲在他的相声中曾经说道,“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放弃”!一听一乐倒也不以为然,想想细细想来,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 1、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工作的时间其实占据了半壁江山,由此引起的社交、心理波动、通行时间成本还是个无法定量的数据,所以我们在工作以外的行为方式很多都是工作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比如电话、比如微信群等;

2、在工作外的时间如果长期被工作思维占据,那么就会降低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换言之就是提高了家庭的沟通成本,其实也会导致工作期间心情的压抑,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这里所说的放弃,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弃之不顾,而是在精力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对周边的人事物有侧重点去进行情绪上的照顾和分配。 我也希望能够慢慢践行他的“放弃”理论,从“断舍离”开始,让情绪更加平和、让工作更有效率,让生活更加恬静……

【干货】微信产品原则(大神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干货】微信产品原则(大神分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推出产品经理培训课程,让BAT 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吧! 做产品设计的时候每天都会需要做各种决策,这种决策如果没有一个产品原则指导的话根本做不下去,因为往往两个方案都各有利弊,你的取舍没有依据。对于产品原则的理解,在这次听genie分享有了非常深的感悟,干货和大家一起分享。 Genie是腾讯唯一一个p4(专家级)女产品经理,也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p4产品经理,是从无到有搭建出微信的产品负责人,如果张小龙是上帝,那genie就是为上帝造人的那个人,坊间称之为“天朝第一产品经理”,这是第一次genie 和大家系统的讲述微信的产品原则吧,这要感谢“产品+”这个课程,不仅都是干货,而且都是高品质的精华。 最难的是大概道理我们都懂,但没抽离出来形成自己的产品原则,更难的是,你都知道,但是没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做产品策划的时候还在不断犯这些错误。 废话不说,直接来吧。

对于熟人社交而言,三个价值导向: 越亲密的关系越有价值 越近的消息越有价值(所有最近的消息倒序在最顶上) 越原创的内容越有价值 根据这三条,在创建产品时很多产品逻辑和后台算法就能清晰的做出权重分配排序了。 微信十条产品原则: 1.隐私vs便利:隐私重要性大于便利。案例:常有用户抱怨为什么换一台手机所有聊天记录都没了,为什么登陆网页版每次聊天记录都是从零开始,为什么聊天记录不能每次同步存储,因为一旦换设备/微信网页版每次登陆都显示之前的聊天记录,很可能别人在其他设备登陆你微信,所有记录都看到了,这种隐私泄漏给你带来的风险比聊天记录清零带来的伤害大得多,基于隐私性大于便利性原则,即使聊天记录清零可能带来不便利,依旧优先隐私性。所以微信在手机本地聊天记录不保存,宁可不够便利,也不牺牲隐私体验; 2.发送方vs接收方:你觉得发送方和接收方哪个更重要?保护两端感受,但当两方有冲突时,更保护的是接收方,微信的产品理念认为接收方体验大于发送方。 案例: a.因为这个产品原则,所以微信到现在没做已读体验。而阿里做社交的产品理念认为发送方比接收方重要,所以之前阿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人生苦难重重: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伊甸园开始就有了。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 害羞: 1.害羞是人性的一部分。人都是害羞的,产生自我意识后,害羞就一直陪伴着我们。 2.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 关于痛苦: “唯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富兰克林。 1.大量的人类精神问题,包括吸毒、嗑药等,均源于返回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企图。 2.“第二童年困境”:作为“第一童年”的延续。表现为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学习和成长,拒绝改变而固步自封,牢骚满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人以陈旧而脆弱的成年作掩饰,拒绝成长,心灵仍停留在童年。 3.成熟:关键在于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4.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5.痛苦分为两种: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

神经官能性痛苦:消极,防碍于心智的成熟。 存在性痛苦:积极,适度承受有助于心智的成熟。 对于其他心灵之痛也存在该形式。 6.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随着意识到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 方法: 1.判断: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 2.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3.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 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但我常常欲言又止,因为我太害羞了,害怕被拒绝,担心被人看作傻瓜。

一名产品经理内心的独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一名产品经理内心的独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眼中的产品经理, 细腻而耐人寻味。 关于作者:vac,资深产品经理,做过地图、O2O、房地产等产品。充满文艺气息的小青年,喜欢骑行、旅游,喜欢时刻感受生活所赋予我们的美丽。 一、关于TITLE 对于产品经理是个什么啥?答案请百度,但千万不要因为某些博主把它写的高大上,牛逼哄哄,你就认为是个神一样的职业,如果是这样,那我还是要泼你一缸子冷水。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由于挂了“经理”两个字,那是相当的有面子,同时这个职业大部分公司均无专业和技能的要求,因此对很多毕业生来讲,诱惑力非常大,比如要是你学计算机,但连”hello world”都憋不出来,那你可以应聘产品经理;比如你学中文,但只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普通话,那你可以应聘产品经理;再比如你连挂38科,哭爹喊娘也拿不到学位证,你还是可以应聘产品经理……,更有神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让天下众生无不为此岗位倾倒,看起来这个职位人人都可胜任。但坑爹的是,很多人的TITLE会变异为“产品人员“,最后华丽的进化为“产品狗”。 近几年,国外吹来几阵风,外加爆出企鹅老虎等公司名扬天

下的产品神话,各类公司争相赶时髦设立了产品经理岗位,而门槛又极低,导致了产品岗位的数量在极速膨胀后,整体素质却跟不上来。 曾经很长时间我都认为,这个岗位没有什么硬实力,纯靠一张嘴皮子和一点点正常人都有的逻辑思维,在竞争力上总觉得欠缺很多。但经历了这几年,发现嘴皮子功力和逻辑思维的扩张力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很重要一点的是人际关系处理,这也造就了产品经理素质的参差不齐。牛逼的产品经理周围的环境再恶劣,产品也坏不到哪去;低端的产品经理做出来的东西让人别扭不说,最后还会赖公司赖开发赖测试赖UI,在公司里面的口碑也一落千丈,干什么事情阻力都会很大。 总之,产品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坑,做的好,产品牛逼了,你就有故事可讲,媒体添油加醋之后,又可以获得一大批拥泵;做的不好,在公司里哪都不受人待见。与其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如说人人都是产品评论家,实际能不能担当好这个产品经理则是另外一回事。 二、我的“狗友”们 虽然自贬为dog,一下子把逼格值拉低到负海拔高度,但好歹也是人类的好盆友,萌得一脸好湿。自嘲总好过自大,是吧?!作为花果山装逼指南的忠实践行者,本汪自降逼格,在项目周报上,给其他的岗位都安上了个高大上的英文名,给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由出的读《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这几本书被封存了近一年,书页有些湿润了。但还是没有失去崭新的封面,也没有一点翻动的痕迹。 在这个新年,偶翻出这套书来,共四本,看看有点多,也没想能看完。不知不觉翻动中,却就这样看完了。我想主要原因就是这书值得一看。 第一本是心智成熟的旅程。看着里面的内容,我被吸引了,工作了近一年,心理难免有些趋向,而这书,直指心灵深处,剖析人性。人生苦难无边,而我们应该去承受这些痛苦,逃避痛苦,逃避问题,都将是心理曲化,只有面对痛苦,面对问题,才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正确旅程。然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没有面对,导致这是一个少有人走的路。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生本是痛苦的旅程,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构成的人生,才能正视,才能解决,才能享受。文中讲的规矩,

并不是简单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人生尺度。先苦后甜,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是心理真谛。 第二本勇敢的面对谎言。从案例告知我们面对心理最深的脆弱,直击内心的谎言,我们能否勇敢面对。到这,必经的前提,那是一条爱之路,一条所有心灵末端的真实感知。在第一本后部分探究的就是爱。它让我们深刻领会内心的心智旅程,而不是简单的嘴角语言。谁不说谎?谁能拆穿自己的谎言?读过这本,你将明白怎样去面对自己的谎言,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的不停编制,成就谎言的一生,导致心理阴影,影响自己,家人,孩子。 进入与心灵对话,讲述的各个我们所害怕的一些性格,愤怒,害怕,责备一系列多数人明明不停表现却还毅然否决的心境。在这第三本书,让我们畅享心灵的不愿意。 很快书的完结本是一幅心灵地图,就像你所见的地图那样,有农村的乏味平淡,落后,贫瘠,同样有城市的繁华美丽,先进,富有。高低不平的山脉,就是那时强时弱的心脉,一望无垠的水帘,就是那心灵开阔的视界。只要认真面对心灵,认知这复杂错综的人生,哪里都一样美丽。

少有人走的路

直都没有好好地看完这本书,总是觉得好像书里的文字认识我我却不认识他。但是看过之后有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一本书文字不在于能看多少,在于你理解了认识了多少!其实它里面所谓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不是很理解,但是我唯一看懂了就是面对和勇气。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面对饿,面对困境,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财富,我们当然要捡起来,人生就是积累的过程嘛。期待成长就要面对所谓的生活烦恼,看过这本书,我突然明白了人生就三件事:微笑,面对,然后接受。 作者说过,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而其剧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任何的放弃在一定高度上说都是放弃自我--放弃速度、放弃情感、放弃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甚至个人人生理念,这种痛苦可想而知;但若不经历这种痛苦,我们就无法超越自己、自己的灵魂。可为何要追求这种自我精神的发展呢?作者坦言,“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或许怎样努力,你都与最终的答案无缘。”面对放弃,面对痛苦,其实人生重要的不是行为,重要的是态度。 我能理解的另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勇气,所谓勇者无敌,好多人都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啦。还是懵懂的小孩的时候,心怀大勇,好像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都说青春期叛逆,但是只有在青春期我们才能看到最完整的自己,一陽一光青春然后无畏。 作者首先让我们认识到问题,面对问题,并研究问题的根源,慢慢地教会我们爱的方式,鼓励我们坚定信仰,真正的爱,不是一味的追求,不是执着于痛苦,而是微笑,面对然后接受,树立人生追求,努力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观后感)生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教会我们让心灵成长,让心智成熟。并且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一温一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一温一暖的名字,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读《少有人走的路》不知不觉就想起这样的诗文,做一个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给我们的心涂上幸福的颜色,面对困境,把它融入海一样的胸怀,面对痛苦,把他留在春天一般一温一暖的一陽一光下。 书中反复强调真正的爱,我们每个人对爱的定义不一样,有过爱才能了解爱,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面对,才可以真正无畏。 少有人走的路并不一定是所有成功人士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幸福快乐充满爱的指引人心灵的道路。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之网站篇

人人都应该是产品经理之网站篇 紫狐君 一. 我们的问题 1.大数据时代,再个性化的需求背后也有共性满足的基础,我们开始基于一些有前景和优势的细分市场推出模块化的网站制作,这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每个细分行业针对性不强,没有精细化地去定位用户,网站整体差异化低,在用户小的个性化需求上不能灵活满足,而全定制化的网站收费过高。

2.我们没有大大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以至于很难赢得广泛的市场口碑,急需加快新的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的步伐。 3.服务型企业缺乏服务性:在设计团队层面,我们的网站在banner 设计、搜索引擎友好性、内链安排、关键字优化、内容安排和空间利用、询盘板块、咨询悬浮窗以及设计时跟销售和用户的及时沟通等各方面都有待提升;在销售团队层面,用户需求引导、用户的目标客户定位、栏目设置、内容板块安排和内容设计、整理等各方面都不够对用户用心;在后期服务层面,偏重高消费的合作客户,而没有针对更普遍用户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也没有更完善的托管服务体系。 4.作为大公司、作为互联网公司,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各部门之间不能像藤蔓一样互相传力、借力、共同成长,相互积极、及时、经常性的反馈,一起成就用户、公司和自己,反而像雨滴,看似连在一起,其实是断了的线。设计部门更多从设计和功能本身出发,推出产品时觉得用户需要这样的网站,客户跟进时更多的是围绕设计、功能、价格和客户预算来推进客户。而销售普遍对简单的设计和功能的报价和实质内容不清不楚,以致没有意识、意愿和信心去提升跟进高价值客户的能力。

5.在公司层面对经典用户的打造、宣传和营销没有重视,导致销售拿不出太好的客户案例来推进客户意向。 二. 解决方案 1.精准用户定位、把控用户需求: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对用户的认知,通过与基层销售的沟通,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定制用户的数据反馈,筛选出优质的细分市场,把控每一个细分市场多数用户的共性需求,对用户和用户的消费群体进行精准定位,抓住每一个细分市场用户的痛点和亮点,凸显其有区别的竞争力。 2.产品定制设计、沉淀经典模块: 在对细分市场和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经典功能和设计模块了。 2.1建筑装饰、票务代理、景点运营、酒店餐饮等着重“在线预订及管理”功能的引入、开发和完善。 2.2创意设计、文化传媒、婚庆摄影、房地产等着重符合定位和用户期待的“特效设计”。 2.3生产、销售、贸易类等着重简化实用的“线上支付功能”的实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12级工商管理辅修江凌峰3115503011 四月份,怀着异常激动与好奇的心情读完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虽然课上传授的知识比较有限,有些内容看了也是懵懂,但还是深深地感觉到了产品的力量,受益颇多。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分六章进行讲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产品入门,如产品经理的概念,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一些技能要求,以及怎么入行做产品经理。看完这章,审视了下自己。我,在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适合做产品经理吗?从技能要求来看,自己似乎相差甚远。但是那一句好产品能够改变世界,却让自己深深折服。或许,可以往那个方向去走,路途虽然曲折渺茫看不见方向,但只要能近点,近点就好。在这些方面,需要学的还很多。 第二章主要讲的是需求。产品来源于需求。我们该怎样进行用户研究,怎样去提炼需求,怎样对采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这一章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需求决定产品的高度,做产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需求。在做需求时,我们要分辨出什么才是用户最深层次的需求,怎样把用户需求转化成产品的需求? 第三章讲的是项目。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现在很多公司都以项目的形式对公司活动进行管理。个人觉得,产品与项目最大的区别就是,项目只会进行一次,而产品则有着完整生命周期。这一章还有一个关键词:文档。产品经理真的要写很多的文档,作者苏杰发出了这么一个感叹。 第四章讲了产品、设计、团队、商业运作等等。这一章充分地验证了神一样的产品经理这句话。设计、运营、市场、技术、团队管理等等产品经理都要涉及到。游走于多个不同的部门,拉资源、谈需求,产品经理的沟通能力必须得上去。 第五章主题升华到战略,价值观领域。这一篇看得我有点糊涂。还好也学到了很多分析的方法,如市场PEST分析,自我剖析的SWTO分析等。这些方法,相信无论以后我从事什么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六章是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总结起来就是爱生活,会学习,会思考。爱生活才能爱产品;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才能做好产品。产品来源于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读《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人们总喜欢用“光阴似箭”来形容时间流逝的飞快。时针在滴答滴答地转动,乍一看光阴并不似箭般决绝,只是在回首刹那才惊觉时光的稍纵即逝。转眼之间,一个人、一颗心也到了该成熟的季节。 一个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阅读美国M.斯科特.派克著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仿佛踏上一段心智成熟的路程。若能在此书的字里行间、在这段旅程中找到些许关于成熟的答案怕是最好不过罢。 除去前言和后记,本书共有四大部分,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每一个部分绝不是孤立地存在,同时每一个部分都会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少有人走的路》是本好书,推荐阅读:(1)自律,从推迟满足感开始,比如,干完手上的活再去吃夜宵;(2)爱,是自我完满。坠入爱河、不能自已,皆因自我边界崩溃;(3)宗教是心理疾病之因,也是药,是脏水里的孩子;(4)心灵力量的不断积聚,会带来孤独感。所有走在最前面走的最远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孤独。”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刘润如是说。在我看来,他能够很好地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想从几个部分分别讲一下鄙人收获的一些感悟。 一、自律

什么是人生? 有人说,人生无非是一场心的修行。人生中充满着重重苦难。斯科特说,人生是一连串的问题,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些话过于悲观了,可仔细想想,人生不正是如此吗?一个人之所以乐观是因为悲观。此话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一个人承认并接受了一件事 情中不好的一面,那事情好的那一面还会让他觉得痛苦吗?如此一来,事情于他而言也就可以泰然处之了。我坚信,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若你只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许是你所站的角度不对罢了。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斯科特如是说。 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不能 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在斯科特看来,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而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 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学会自律吧,莫把自己关进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笔下的“单 间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网上流行一篇“人成熟的四个重要标志”,我引用在这里: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 1、”轻视异性” 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能够不把异性当回事,这对于人们、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困难的,唯其难,所以它才成为一种成熟的象征。 这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事,这,这能行吗,这不是太无情了吗,其实,这里说“轻视异性”,主要是指能够用一种平和、健康、冷静的心态理解和交往异性。轻视,不是拒绝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情,而是拒绝见到异性就心惊肉跳骨头软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 少男少女天真单纯,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神秘感,而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一天你会明白男人不过如此,女人也不过如此。我们可以对异性怀有好感,而不必好奇神秘。这神秘感好奇感将导致人们情绪的起起伏伏,为之欢欣鼓舞,为之痛不欲生,为之幸福,为之痛苦。也许恋爱中的人们不能保持应有的清醒,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能常常见到人们在异性面前的种种失态。不把异性当回事,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少一些失望,少一些伤害,以及能够表现得自然和从容。 2、否定自己 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

轻自贱。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只要你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你就会时时地否定自己。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把傲慢当作成熟,把固执当作个性,最后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再加上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你们如何能够不改变,事物在变化,时局在变化,真理也在变化,这就要你们不断在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否定自己曾坚持的东西。 3、学会宽容 宽容不仅象征成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他们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自己却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他们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另外,暴君和强权也从不宽容,他们心胸狭隘、噬血如命、杀人无数,最后,愚蠢只能导致他们的覆灭。 盲目追求抽象的正义,使“敌人”的观念在人们心里得到强化。实际上,没有谁是天生的敌人。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一片落叶不经过全树的允许,是掉落不下来的。同样,一个人所以沦为了罪犯,并不仅仅是个人之过,整个社会都是有责任的。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所以敌人、罪犯都不过是权势强加的人为的定性,而并不是根据正义的标准。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其实,这“不宽容”也是值得宽容的,因为他们的幼稚。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4、重视简单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主题是跟我们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成熟。一个人是否成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是不是具有自律性,二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 一自律的定义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的四个原则: 1 推迟满足感-如果你在吃蛋糕的时候先把上面的奶油全部吃光,那么在做工作的时候就会把最好做的事情先做,不好做的事情就会尽量往后推,一直推到没法再推的时候,就变成一锅粥。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感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因为最困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会去解决。 一个孩子能够耐下心来把课程学好,这就是延迟满足感能力的一种表现。而那些不能够坐下来学习的孩子他分分钟都要求我要去玩,要去最愉快的那部分,所以在他的人生当中总会有困难就绕开走。 一个打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延迟满足感的父母。因为他希望立竿见影,他希望吼一声立

刻就好了,但是事实上喊一声的方法时最糟糕的方法,而一个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一起陪着孩子经历童年的痛苦。 为什么很多孩子延迟满足感那么糟糕,很多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不自律。父母不自律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爱和照顾,所以会孩子就会忽略自我的价值。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浪费时间?那就是因为他认为时间没什么价值。 2 承担责任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得两种病,一种是神经官能症一种是人格失调症。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把一切东西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说我如果怎么怎么样就好了。祥林嫂就是典型的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认为这一切都不是我的问题,他能够找到任何一个理由他就不会责怪自己,他认为都是你们的问题。 这两种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但是只要你不过分就不算病症,但是如果严重到伤害别人或者自己的话,就是严重的病症。 神经官能症让自己痛苦,人格失调症让别人痛苦。父母如果有人格失调症,孩子也会出现,上一代的问题会影响到下一代,一点都不罕见。所以我们要合理的承担责任,既不把责任全部推到外部,也不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交流

浅谈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较为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他一语道破了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是不愿承认的想法和感受,逼迫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从而引导人们走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书中提到一个伟大的真理那就是:人生苦难重重,之所以我们会喋喋不休的抱怨、哀叹无数麻烦,是因为我们没有正视这种苦难,一旦我们理解了、接受了也就不会再对它耿耿于怀。人生的每个阶段中都有问题安静地存在并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学生时代的考试、择校,青年时期的感情、工作,中年时期的家庭、身体等,而在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自律,派克将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推迟满足感,在面对一顿你必须吃完的丰盛大餐时,你是先从喜欢吃的入手还是先将不喜欢的吃完?从这个小问题中可以看出自己是先享受型还是先吃苦型。在一些小事中你可能慢慢开始加入到拖延症候群的行列,拖延的自己扪心自问是不是在逃避问题或者在妄想着什么都不做问题会自动消失呢?推迟满足感就是教我们重新设置一下快乐和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享受更大的快乐。二是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我们能多对自己说这是我自己选择的方式、那是我自行选择的结果,虽然会有痛苦,但同时也会获得自由。在工作的这一年中,我也体会到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与角色,判定该为何人何事负责是很重要的。自律的第三个方面是尊重事实,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当与旧有观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恐惧,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捍卫我们过时的观念,却不去考虑更新地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埋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听话,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只会越发烦恼,与学生的矛盾加深。其实仔细想想,成长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里,现在的学生又怎么可能与当年的学生相提并论呢?与其抱怨,不如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努力,不断修订地图,改变我们的学生观。最后一个原则是保持平衡,是为自己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保持好心态,学会过好当下生活,让快乐多于痛苦。了解了自律只是走向心智成熟的一小步,因为在实践这一原则时会有痛苦的感受,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心灵以及精神上的成长。 作者还提及到自律的原动力:爱。他将其定义为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悟 导读:本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悟 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把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完了。说真的,真正为互联网产品经理写的书很少,写得好的更不多,但这一本算是十分不错的。正如书上说的,很适合1-3岁的产品经理看。 本书从需求的收集开始,到项目的管理,文档的写作,团队管理,到自我修养,把产品经理的神秘世界逐层解开。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颇具指导意义佳作。本书结构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彷佛是一个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你面前生动有趣地给你简述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应该怎么做。他时而严肃,时而风趣幽默,时而轻松俏皮,让你乐在其中却受益匪浅。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论点,而这些例子都是十分契合,恰到好处,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读起来很好理解,甚至感觉十分有趣。感谢作者苏杰,把我们带离迷途。 以下为本人在阅读本书时收集的一些重点的,或带给我灵感的让我触动颇深的段落,供大家浏览,想进一步了解本书的精华,请看原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关于产品经理的意识】 是谁?每次K歌都对着点歌面板评头论足。

是谁?逛超市时总在想“这个商品能解决什么需求?” 是谁?会给自己的个人发展做战略规划。 是谁?一定要在自己的婚礼中讲一个PPT。 是谁?会拿用户调研的方法与亲朋好友交流。 是谁?装修房子的时候抢着当项目经理。 是谁?看电视广告总想在几十秒中提炼出三大卖点。 是谁?会给自己的孩子设计各种“功能点”。 是谁?访问任何网站都能一下子挑出好几个Bug。 …… 这个人就是产品经理。我做了3年,体会到这种做事方法与思路真的很好用,已经忍不住用它来解决任何问题,并且想告诉每一个人,尝试着用产品经理的视角看世界吧,你可以看得更清楚,走得更顺利。 SNS里的抢车位游戏,曾经很流行,也许你考虑的问题是:应该怎样玩才能赚更多的钱?怎样最快地买到想要的车?怎么玩最爽?……而产品经理的视角则是:为什么每个人是4 个车位?如果车位多了会怎么样?不同档次的车为什么停车费是一样的?如果高档车停车费高了,会有什么优缺点?原来,这些都是和商业目标有关的,车位多了,停车费高了,对好友数量的需求就会降低,这意味着用户互动的减少,与商业目标矛盾;而反过来,如果简单粗暴地试图增加互动,用户又会不高兴,也不行。 【关于用户访谈】 在用户访谈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用户“说”和“做”不一致

读书笔记分享——少有人走的路

读书笔记分享——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大畅销书,曾经得到很多学者、明星和读书平台的力荐,并长时间蝉联畅销榜销量前列。偶然得知好友那有一套,便立刻借来阅读。 作者斯科特·派克有近二十年的心理咨询经历。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并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创作了《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丛书,包括《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和《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上次说到,要面对问题、学会自律,以及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自我设限的表现,那么,心智成熟除了爱、自我突破,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自尊自爱 自尊自爱,就受到他人尊重的前提。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在不涉及特定恩怨的前提下,你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人判断怎样对待你、选择与你相处模式的基础。 自尊自爱,是避免受到伤害的方法。毋庸置疑的,我们会承受来自外界的伤害。#比如遇到一个遇到一点小事就夸张放大、莫名其妙的发泄情绪的人,一位忍让、逆来顺受

只会让他人看清你。#如果是外人你大可以直接离开,或者打断他,明确你的底线;如果是家人或者好友,你可以暂时走开,等他平静下来,再去告诉他刚才的行为是不尊重的体现,但是你可以选择尊重自己不被伤害。 自尊自爱,是接受挑战的动力。漠视自由、抹杀个性、逆来顺受、徘徊在自己的舒适圈,宁愿忍受着逃避、拖延等等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不愿意破釜沉舟,实现完整的自我。和被动消极say no,不再墨守成规,而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关于感情 一、持久的情感关系可以让心智越来越成熟。 二、全身心的付出是感情关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频繁遭遇感情失败或者婚姻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童年时期从父母亲人那里没有得到充分的爱,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深度的关系代表着失去的可能。于是他们也不会付出、甚至不会享受他人对自己的爱。他们习惯性的抛弃对方,其实也是放弃自己。不相信感情可以长久,于是先发制人,先抛弃对方。有保留的、目的性强的恋爱,是难以达到投入状态的,自然也就享受不到爱带来的快乐。有时他们会视财如命,他们认为,只有钱才能带来安全感,才不会抛弃自己,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可是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放手争取的人事物。没有必要过多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体会 开卷有益,《少有人走的路》是一套系列书籍,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讲述心理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鼓励我们独立思考,敢于向生命挑战的勇气。最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就像一位真挚真诚的莫逆之交,长者,智者。突破年龄,国籍,时间的界限,平和的坐在你面前和你交谈,拥抱。他并不想和你谈多高深的大道理,他只是还原事物的本质,返璞回真。他由衷的希望你正视现实,发自内心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勇往直前。 书分了三大块,自律、爱、信仰,这本身就是心智成熟的路,此次读这本书,自律是比较浅显可以理解和深度意会的,至于爱和信仰,大约是,笔者阅历尚浅和年纪未达,对它们的感悟还不到火候。 开篇说,人生就是苦难重重的,自律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有某些方面的问题没能解决,就是因为某些方面不够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自律是心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父母的心智不成熟,就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责任的神经官能症,和无条件甩锅的人格失调症,都是心理疾病,也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客观判断自己的责任,辨别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承担责任”: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忠于事实”:达到健康的生活与心智的成熟,杜绝虚假,对事实了解越少,思维越混乱。越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更得心应手。 “保持平衡”:修炼我们的情商:灵活的情绪系统与情绪反馈系统。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做微妙的平衡,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一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时候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放弃“过去的自我”,放弃之后得到新生。 此后两块内容:爱,信仰。笔者简单的认为,他是作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9篇高质量版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一):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忙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人能够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能够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但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但是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用心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职责、尊重事实、持续平衡。 其中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应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例如:我此刻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当我应对现实,放下搞笑的游戏和小说,虽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但是静下心来去写的时候,,心理上却感到很简单下来。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没有了玩乐的简单,当我写完之后,感到情绪舒畅,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而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我们能够直面问题,以用心的态度去解决它,而有时则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过且过。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用心应对,也就是不愿意推迟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此刻就吃也能够。但是如果能够等到明天早晨还没有吃,那么就能够再得到一块糖。然后观察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立刻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坚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并得到了第二块糖。在这之后,实验人员跟踪观察这些孩子,发现那些坚持住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都获得了成功,成为杰出人士。想想就会明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能够应对糖的诱一惑,做到了推迟满

少有人走的路心得体会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心得 近来我读了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所著《少有人走过的路》。看完后感慨良多。全书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里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书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正如们我们的俗语讲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不是用来安慰人接受痛苦现实的话,而是世界本身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作者认为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苦难重重的人生要求人要心智成熟,要以成熟的心智来化解重重苦难,要坚信只要没有毁灭生命一切都是可以承受的。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只有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才会逐渐成熟。斯科特激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 书中指出: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尤其是完整的自律。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包括:推

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些原则背后的原动力是爱。实践这些原则关键在于态度,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逃避问题的人比比皆是:你是领导,你一定会知道你的手下有几人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你是父母,一定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总是躲躲闪闪;你是职员,你一定会知道,面临问题时,你是在积极主动解决,还是在消极回避……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斯科特从自律、爱、成长与宗教以及神奇的力量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了人类心智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责任感是人生很重要的问题,过度承担责任和推卸责任都是人格的病态,而自觉承担适度责任将会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从人的本性里都有逃避责任的倾向,因为承担责任会伴随痛苦。 我的性格偏内向,以前遇事爱往后缩,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弱点,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刻意改正,我不断的告诫自己,权利就是意味着责任,如果不想承担责任就不要参与管理,就不要申请管理的权限,我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让自己走向成熟。

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范文

好句好段摘抄大全《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怎么写好?读书笔记有固定格式吗?好词好句摘抄注意些什么?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人生苦难重重:痛苦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从伊甸园开始就有了。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 害羞: 1.害羞是人性的一部分。人都是害羞的,产生自我意识后,害羞就一直陪伴着我们。 2.害羞让我们拥有了人性。 关于痛苦: “唯有痛苦才能带来教益。”——富兰克林。 1.大量的人类精神问题,包括吸毒、嗑药等,均源于返回无自我意识的状态企图。 2.“第二童年困境”:作为“第一童年”的延续。表现为在生活中早早就停止了学习和成长,拒绝改变而固步自封,牢骚满腹、吹毛求疵、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人以陈旧而脆弱的成年作掩饰,拒绝成长,心灵仍停留在童年。 3.成熟:关键在于是否能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4.逃避痛苦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5.痛苦分为两种:神经官能性痛苦和存在性痛苦。 神经官能性痛苦:消极,防碍于心智的成熟。 存在性痛苦:积极,适度承受有助于心智的成熟。 对于其他心灵之痛也存在该形式。 6.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随着意识到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

方法: 1.判断: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 2.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3.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 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但我常常欲言又止,因为我太害羞了,害怕被拒绝,担心被人看作傻瓜。 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问自己:“你这样害羞,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改善你的生活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了回来。你仔细想一想,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还是在限制你?” 旦我这样自问,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它限制了我的发展。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嗨,斯科特,如果你不是这么害羞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英国女王或美国总统,你会如何表现呢?”答案是清楚的,我会向演讲人走去,说出我要说的话。所以,接下来我告诉自己:“好的,那么,走向前去,按那个方式去表现,假戏真做,像你从不害羞那样去行动。” 勇气: 1.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直接面对。 成熟 “为自己的极限辩护,你就会永远受制于它。“ ——美国著名作家理查德·巴赫 1.不够成熟的人的特征是:他们坐而论道,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他们看来似乎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而别人都幸福美满。这样的人从来就不明白“人生苦难重重”这个真理,他们认为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所以,一旦痛苦来临,他们不是勇敢面对,而是尽力逃避。 意识及康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