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5第三章4.2、4.3简单线性规划及其应用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5第三章4.2、4.3简单线性规划及其应用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5第三章4.2、4.3简单线性规划及其应用作业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5第三章4.2、4.3简单线性规划及其应用作业

[学业水平训练]

1.设x ,y 满足????

?2x +y ≥4,x -y ≥-1,x -2y ≤2,则z =x +y ( )

A .有最小值2,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 .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 .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解析:选B.由图像可知z =x +y 在点A 处取最小值,即z m in =2,无最大值.

2.设变量x ,y 满足????

?x -y ≤10,0≤x +y ≤20,0≤y ≤15,则2x +3y 的最大值为( )

A .20

B .35

C .45

D .55

解析:选D.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令z =2x +3y ,则y =-23x +13z ,要使z 取得最大值,则需求直线y =-23x +1

3z 在y 轴上

的截距的最大值,移动直线l 0:y =-2

3x ,可知当l 0过点C (5,15)时,z 取最大值,且z m ax

=2×5+3×15=55,于是2x +3y 的最大值为55.故选D.

3.(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Ⅱ)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y +1≥0,x +y -1≥0,x ≤3,

则z =2x -3y 的最小

值是()

A.-7 B.-6

C.-5 D.-3

解析:选B.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

易知直线z=2x-3y过点C时,z取得最小值.

??

?

??x=3,

x-y+1=0,

??

?

??x=3,

y=4,

∴z m in=2×3-3×4=-6,故选B.

4.直线2x+y=10与不等式组

??

?

??x≥0

y≥0

x-y≥-2

4x+3y≤20,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点有()

A.0个B.1个

C.2个D.无数个

解析:

选B.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直线过(5,0)点,故只有1个公共点(5,0).

5.已知实数x,y满足

??

?

??

y≥1,

y≤2x-1,

x+y≤m.

如果目标函数z=x-y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m等

于()

A.7 B.5

C.4 D.3

解析:选B.画出x ,y 满足的可行域,可得直线y =2x -1与直线x +y =m 的交点使目标

函数z =x -y 取得最小值,解?????y =2x -1,

x +y =m

得x =m +13,y =2m -13,代入x -y =-1,得

m +13

-2m -1

3

=-1,解得m =5.

6.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条件????

?x +y ≤4,y ≥x ,x ≥1,点O 为坐标原点,那么|PO |的最小值等于

________,最大值等于________.

解析: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PO |表示可行域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从而使|PO |取得最小值的最优解为点A (1,1);使|PO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为B (1,3),∴|PO |m in =2,|PO |m ax =10.

答案:2

10

7.(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0,x +3y ≥4,3x +y ≤4,则z =-x +y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

解析:由不等式组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包括边界),

且A (1,1),B (0,4),C (0,4

3).由数形结合知,直线y =x +z 过点A (1,1)时,z m in =-

1+1=0.

答案:0

8.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每吨甲产品要用A 原料3吨、B 原料2吨;

生产每吨乙产品要用A原料1吨、B原料3吨.销售每吨甲产品可获得利润5万元、每吨乙产品可获得利润3万元.该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消耗A原料不超过13吨、B原料不超过18吨,那么该企业可获得最大利润是________.

解析:设该企业生产甲产品为x吨,乙产品为y吨,

则该企业可获得利润为

z=5x+3y,且

?

?

?x≥0,

y≥0,

3x+y≤13,

2x+3y≤18,

联立

??

?

??3x+y=13,

2x+3y=18,

解得

??

?

??x=3,

y=4.

由图可知,最优解为P(3,4).

故z的最大值为z=5×3+3×4=27(万元).

答案:27万元

9.已知x,y满足条件

??

?

??

y≤x,

x+2y≤4,

y≥-2,

r2=(x+1)2+(y-1)2(r>0),求r的最小值.

解:作出不等式

?

?

?y≤x,

x+2y≤4,

y≥-2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

依据上图和r的几何意义可知:r的最小值是定点P(-1,1)到直线y=x的距离,

即r m in=

|1+1|

2

= 2.

10.某工厂制造A种仪器45台,B种仪器55台,现需用薄钢板给每台仪器配一个外壳.已

知钢板有甲、乙两种规格:甲种钢板每张面积2 m2,每张可作A种仪器外壳3个和B种仪器外壳5个.乙种钢板每张面积3 m2,每张可作A种仪器外壳6个和B种仪器外壳6个,问甲、乙两种钢板各用多少张才能用料最省?(“用料最省”是指所用钢板的总面积最小)

解:设用甲种钢板x张,乙种钢板y张,依题意

??

?

??x,y∈N,

3x+6y≥45,

5x+6y≥55,

钢板总面积z=2x+3y.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中阴影部分的整点.

由图可知当直线z=2x+3y过点P时,z最小.

由方程组

??

?

??3x+6y=45,

5x+6y=55

??

?

??x=5,

y=5.

所以甲、乙两种钢板各用5张用料最省.

[高考水平训练]

1.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

??

?

??

y≥0

x-y≤4

2x-y-2≥0

,则w=

y-1

x+1

的取值范围是() A.[-1,

1

3] B.[-

1

2,

1

3]

C.[-

1

2,2) D.[-

1

2,+∞)

解析:选C.把w=

y-1

x+1

理解为一动点P(x,y)与定点

Q(-1,1)连线斜率的取值范围,可知当x=1,y=0时,w m in=-

1

2,且w<2.

2.若实数x、y满足

??

?

??

x-y+1≥0,

x+y≥0,

x≤0.

则z=3x+2y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由不等式组,得可行域是以A (0,0),B (0,1),C (-0.5,0.5)为顶点的三角形,易知当x =0,y =0时,z ′=x +2y 取最小值0.∴z =3x +2y 的最小值为1.

答案:1 3.某营养师要为某个儿童预订午餐和晚餐,已知1个单位的午餐含12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6个单位的维生素C ;1个单位的晚餐含8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6个单位的蛋白质和10个单位的维生素C.另外,该儿童这两餐需要的营养中至少含64个单位的碳水化合物,42个单位的蛋白质和54个单位的维生素C.如果1个单位的午餐、晚餐的费用分别是2.5元和4元,那么要满足上述的营养要求,并且花费最少,应当为该儿童分别预订多少个单位的午餐和晚餐?

解:法一:设需要预订满足要求的午餐和晚餐分别为x 个单位和y 个单位,所花的费用为z 元,则依题意,得z =2.5x +4y ,且x ,y 满足

?????x ≥0,y ≥0,12x +8y ≥64,6x +6y ≥42,6x +10y ≥54,即?????x ≥0,y ≥0,

3x +2y ≥16,

x +y ≥7,3x +5y ≥27.

作出可行域如图,则z 在可行域的四个顶点A (9,0),B (4,3),C (2,5),D (0,8)处的值分别是

z A =2.5×9+4×0=22.5, z B =2.5×4+4×3=22, z C =2.5×2+4×5=25, z D =2.5×0+4×8=32.

比较之,z B 最小,因此,应当为该儿童预订4个单位的午餐和3个单位的晚餐,就可满足要求.

法二:设需要预订满足要求的午餐和晚餐分别为x个单位和y个单位,所花的费用为z 元,则依题意,得z=2.5x+4y,且x,y满足

??

?

??x≥0,y≥0,

12x+8y≥64,

6x+6y≥42,

6x+10y≥54,

??

?

??x≥0,y≥0,

3x+2y≥16,

x+y≥7,

3x+5y≥27.

作出可行域如图,让目标函数表示的直线2.5x+4y=z在可行域上平移,由此可知z=2.5x+4y在B(4,3)处取得最小值.

因此,应当为该儿童预订4个单位的午餐和3个单位的晚餐,就可满足要求.

4.已知实数x、y满足

??

?

??

x+y-3≥0,

x-y+1≥0,

x≤2,

(1)若z=2x+y,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z=x2+y2,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若z=

y

x,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不等式组

?

?

?x+y-3≥0,

x-y+1≥0,

x≤2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由?????x +y -3=0,x -y +1=0,得?????x =1,y =2,∴A (1,2); 由?

????x =2,x -y +1=0,得?????x =2,y =3,∴M (2,3); 由?????x =2,x +y -3=0,得?????x =2,y =1,

∴B (2,1). (1)∵z =2x +y ,∴y =-2x +z ,

当直线y =-2x +z 经过可行域内点M (2,3)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z 也最大,此时z m ax =2×2+3=7.

当直线y =-2x +z 经过可行域内点A (1,2)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z 也最小,此时z m in =2×1+2=4.

∴z 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4.

(2)过原点(0,0)作直线l 垂直于直线x +y -3=0,垂足为N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x .

由?????y =x ,x +y -3=0,得?

??x =32

,y =32

∴N ????

32,32. 点N ????

32,32在线段AB 上,也在可行域内.此时可行域内点M 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N 到原点的距离最小.

又|OM |=13,|ON |=92

, 即

9

2

≤x 2+y 2≤13,∴9

2

≤x 2+y 2≤13,

∴z 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9

2.

(3)∵k OA =2,k OB =12,∴12≤y

x ≤2,

∴z 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2

.

必修五简单线性规划典型例题

1. “平面区域”型考题 1.不等式组?? ? ??-≥≤+<31y y x x y ,表示的区域为D ,点P 1(0,-2),P 2(0,0),则 ( ) A .D P D P ??21且 B .D P D P ∈?21且 C . D P D P ?∈21且D .D P D P ∈∈21且 2.已知点P (x 0,y 0)和点A (1,2)在直线0823:=-+y x l 的异侧,则 ( ) A .02300>+y x B .<+0023y x 0 C .82300<+y x D .82300>+y x 3.已知点P (1,-2)及其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均在不等式012>+-b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2. “平面区域的面积”型考题 1.设平面点集,则所表示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已知平面区域{(,)|1,A x y x y =+≤且0,0}x y ≥≥,则平面区域 {(,)|(,)}B x y x y x y A =+-∈的面积为 ( )A .2 B .1 C .12 D .1 4 3、若A 为不等式组0 02x y y x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 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 y a +=扫 过A 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 4、 若不等式组0 3434 x x y 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43y kx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A ) 73 (B ) 37 (C )43 (D ) 34 高 5、若0,0≥≥b a ,且当?? ? ??≤+≥≥1,0,0y x y x 时,恒有1≤+by ax ,则以a ,b 为坐标点(,)P a b 所形成的平面 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3. “求约束条件中的参数”型考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2,则的值为 A. - 5 B. 1 C. 2 D. 3 2、若直线上存在点满足约束条件,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 . B .1 C . D .2 3、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190802140x y x y 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使函数(01)x y a a a =>≠,的图 象过区域M 的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2,10] C .[2,9] D .[10,9] 4.设m 为实数,若{250(,)300x y x y x mx y -+≥??-≥??+≥? }22 {(,)|25}x y x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4. “截距”型考题 1. 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2.设变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为A .20 B .35 C .45 D .55 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4.设函数,是由轴和曲线及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则在上的最大值为 . 5 . “距离”型考题 1. 设不等式组x 1x-2y+30y x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1Ω,平面区域是2Ω与1Ω关于直线3490x y --=对 称,对于1Ω中的任意一点A 与2Ω中的任意一点B, ||AB 的最小值等于()A. 285 C. 12 5 2.设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A B C D 3、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 ???≥-≤-+≥+-012020 22y y x y x 上,点O 在曲线的那么上||,1)2(2 2PQ y x =++最小值为 (A) 23 (B) 15 4- (C)122- (D)12- 6. “斜率”型考题 1.足10,0 x y x -+≤?? >?则y x 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1 C.(1,+∞) D.[)1,+∞ 2.已知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7. “求目标函数中的参数”型考题 1.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仅在点(1,0)处取得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高中数学必修五线性规划

高中数学必修五:线性规划 1. 设变量,x y 满足-10 0+20015x y x y y ≤?? ≤≤??≤≤? ,则2+3x y 的最大值为( ) A .20 B .35 C .45 D .55 2..若直线x y 2=上存在点),(y x 满足约束条件?? ? ??≥≤--≤-+m x y x y x 0 320 3,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 A .2 1 B .1 C .2 3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10 1010x y x ax y +-≥?? -≤??-+≥? (α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 等于2,则a 的值为( ) A. -5 B. 1 C. 2 D. 3 4.已知O 为直角坐标系原点,P ,Q 的坐标均满足不等式组43250 22010x y x y x +-≤??-+≤? ?-≥? ,则c o s P O Q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1 5 .当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 ? ??≤+≥≥220 y x y x 时,恒有3ax y +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 ≤ B .0a ≥ C .02a ≤≤ D .3a ≤ 6 .已知实数?? ?? ?≤+-≤≥.,13, 1,m y x x y y y x 满足如果目标函数y x z 45-=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m=( ) A .3 B .2 C .4 D .3 11 7.若A 为不等式组0 02x y y x ≤?? ≥??-≤? 所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 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 +y=a 扫过 A 中的那部分区域面积为( )A .2 B .1 C .34 D .74 8.设实数 ,x y 满足约束条件: 360200,0x y x y x y --≤?? -+≥??≥≥? ,若目标函数(0,0)z ax by a b =+>>的最大值为 12,则2294a b + 的最小值为( )A .12 B .1325 C .1 D .2 9.设y x ,满足约束条件?? ???≤+≥≥,1434,, 0y x x y x 则2 1++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6 17,21[ B .]4 3,21[ C .]6 17,43[ D .) ,2 1[+∞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 222a b c +<,则90C >. 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

北师版数学高二-必修5章末检测 第三章 不等式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 1.设a ,b ,c ,d ∈R ,且a >b ,c >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c >bd B .a -c >b -d C .a +c >b +d D.a d >b c 答案 C 解析 ∵a >b ,c >d ,∴a +c >b +d . 2.不等式1x <12 的解集是( ) A .(-∞,2) B .(2,+∞) C .(0,2) D.(-∞,0)∪(2,+∞) 答案 D 解析 由1x <12,得1x -12=2-x 2x <0, 即x (2-x )<0,解得x >2或x <0,故选D. 3.设M =2a (a -2),N =(a +1)(a -3),则( ) A .M >N B .M ≥N C .M 0.∴M >N . 4.已知点P (x 0,y 0)和点A (1,2)在直线l :3x +2y -8=0的异侧,则( ) A .3x 0+2y 0>0 B .3x 0+2y 0<0 C .3x 0+2y 0<8 D .3x 0+2y 0>8 答案 D 解析 设f (x ,y )=3x +2y -8,则由题意,得f (x 0,y 0)·f (1,2)<0,得3x 0+2y 0-8>0. 5.不等式x 2-ax -12a 2<0(其中a <0)的解集为( ) A .(-3a,4a ) B .(4a ,-3a ) C .(-3,4) D .(2a,6a ) 答案 B

高二数学必修5全套教案(人教版)

1.1.1正弦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 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思考1: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1)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2)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自己推导) 思考2:还有其方法吗?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C A B B C A

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复习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2.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的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的概念; 3.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掌握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课堂教学】 (一)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1.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y x ,可以看成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于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可以看成直角坐标系内的点构成的集合。 2. 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判定方法是:以线定界(包括边界,画实线;不包括边界,画虚线),以点定域(以0>++C By Ax 为例):(1)画边界:即画出直线0=++C By Ax 。 (2)定区域:在直线0=++C By Ax 的一侧取一个特殊点()00,y x 作为测试点代入式子C By Ax ++,由C By Ax ++00的符号判定0>++C By Ax 表示的是直线0=++C By Ax 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当 0≠C ,常选取()0,0作为测试点;当0=C ,常选取()0,1或()1,0作为测试点。 (3)求交集(公共部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温故而知新】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t A ,2-在直线042=+-y x 的上方,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 点()2,1与点()4,3-在直线0=++a y x 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3. 画出不等式(组)?? ???≤≥+≥+-3005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并求其面积。 (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高二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知识点解析

高二数学必修五第三章知识点解析 【不等关系及不等式】 一、不等关系及不等式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有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有a-baa-b=0a-ba0,则有a/baa/b=1a/ba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a (3)可加性:aa+cb+c,ab,ca+c (4)可乘性:ab,cacb0,c0bd; (5)可乘方:a0bn(nN,n (6)可开方:a0 (nN,n2). 注意: 一个技巧 作差法变形的技巧:作差法中变形是关键,常实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一种方法 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标式,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标 式的范围.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知识梳理★ 一.解不等式的相关理论 (1)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则称它们是同解不等式; (2)一个不等式变形为另一个不等式时,若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 等式,这种变形称为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3)解不等式时应实行同解变形; (4)解不等式的结果,原则上要用集合表示。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三.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1)整理系数,使次项的系数为正数; (2)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3)计算 (4)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写出解集。 四.高次不等式解法: 尽可能实行因式分解,分解成一次因式后,再利用数轴标根法求 解 (注意每个因式的次项的系数要求为正数)

必修五 简单线性规划典型例题

1. “平面区域”型考题 1.不等式组?? ? ??-≥≤+<31y y x x y ,表示的区域为D ,点P 1(0,-2),P 2(0,0),则 ( ) A .D P D P ??21且 B .D P D P ∈?21且 C . D P D P ?∈21且D .D P D P ∈∈21且 2.已知点P (x 0,y 0)和点A (1,2)在直线0823:=-+y x l 的异侧,则 ( ) A .02300>+y x B .<+0023y x 0 C .82300<+y x D .82300>+y x 3.已知点P (1,-2)及其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均在不等式012>+-b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2. “平面区域的面积”型考题 1.设平面点集{} 221 (,)()()0,(,)(1)(1)1A x y y x y B x y x y x ??=--≥=-+-≤??? ? ,则A B 所表示的平 面图形的面积为 A 34π B 35π C 47π D 2 π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已知平面区域{(,)|1,A x y x y =+≤且0,0}x y ≥≥,则平面区域 {(,)|(,)}B x y x y x y A =+-∈的面积为 ( )A .2 B .1 C .12 D .1 4 3、若A 为不等式组002x y y x ≤?? ≥??-≤? 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 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 y a +=扫 过A 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 4、 若不等式组0 3434 x x y 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43y kx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A ) 73 (B ) 37 (C )43 (D ) 34 高 5、若0,0≥≥b a ,且当?? ? ??≤+≥≥1,0, 0y x y x 时,恒有1≤+by ax ,则以a ,b 为坐标点(,)P a b 所形成的平面 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3. “求约束条件中的参数”型考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10 1010x y x ax y +-≥?? -≤??-+≥? (α为常数)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面积等于2, 则a 的值为 A. -5 B. 1 C. 2 D. 3 2、若直线x y 2=上存在点),(y x 满足约束条件?? ???≥≤--≤-+m x y x y x 03203,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 A . 21 B .1 C .2 3 D .2 3、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190802140x y x y x y ?+-? -+??+-?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使函数(01)x y a a a =>≠,的图 象过区域M 的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2,10] C .[2,9] D .[10,9] 4.设m 为实数,若{250 (,)300x y x y x mx y -+≥??-≥??+≥? }22 {(,)|25}x y x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4. “截距”型考题 1. ,x y 满足约束条件241y x y x y ≤?? +≥??-≤? ,则3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2()B 11 ()C 3()D -1 2.设变量,x y 满足-100+20015x y x y y ≤?? ≤≤??≤≤? ,则2+3x y 的最大值为A .20 B .35 C .45 D .55 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1030330 x y x y x y -+≥??? +-≤??+-≥??,则3z x y =-的最小值为 。 4.设函数ln ,0 ()21,0 x x f x x x >?=?--≤?,D 是由x 轴和曲线()y f x =及该曲线在点(1,0)处的切线所围成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n a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 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C .a n = n 21 D .a n =1+log 2n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设a ,b ,c ∈R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a >b ?a -c >b -c B.a >b ?ac >bc C.a >b ?a 2>b 2 D. a >b ?ac 2>bc 2 2.不等式02<-+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20x y +-=的(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 .左下方 3.不等式5x +4>-x 2的解集是( ) A .{x |x >-1,或x <-4} B.{x |-4<x <-1} C.{x |x >4,或x <1} D. {x |1<x <4} 4.设集合{}20<≤=x x M ,集合{ } 0322 <--=x x x N ,则集合N M ?等于( )。 A.{}10≤≤x x B .{}20<≤x x C.{}10<≤x x D. {} 20≤≤x x 5.函数2 41x y -= 的定义域是( ) A .{x |-2<x <2} B.{x |-2≤x ≤2} C.{x |x >2,或x <-2} D. {x |x ≥2,或x ≤-2} 6.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的条件是( ). A .00a >???>? B .00a >???? D .00a --x x 的解集是( ) A.{}32>0,若x + 81 x 的值最小,则x 为( ). A . 81 B . 9 C . 3 D .18 10.已知2 2 π π αβ- ≤<≤ ,则 2 αβ -的范围是( ). A .(,0)2π- B .[,0]2π- C .(,0]2π- D .[,0)2 π - 11.在直角坐标系中,满足不等式x 2-y 2 ≥0的点(x,y )的集合(用阴影部分来表示)是( )B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五学案(全套)

加油吧,少年,拼一次,无怨无悔! 高二数学必修五全套学案 §1.1.1 正弦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试验: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 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 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ABC中,设BC=a, 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从而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导学案

§1.1.1 正弦定理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 会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CB 及∠B ,使边AC 绕着 顶点C 转动.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 .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 ?ABC 中,设BC =a ,AC =b ,AB =c ,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 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从而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C . sin sin a B b A = D .cos cos a B b A = (2)已知△ABC 中,a =4,b =8,∠A =30°,则∠B 等于 . [理解定理] (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 使sin a k A =, ,sin c k C =; (2)sin sin a b A B =sin c C =等价于 ,sin sin c b C B =,sin a A =sin c C . (3)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 sin b A a B =; b = .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 如sin sin a A B b =;sin C = . (4)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它 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 典型例题 例1. 在ABC ?中, 已知45A =,60B =,42a =cm ,解三角形.

数学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知识梳理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比较实数a ,b 的大小 (1)文字叙述 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a >b ; 如果a -b 等于0,那么a =b ; 如果a -b 是负数,那么a 0?a >b ; a -b =0?a =b ; a -b <0?a b ?b b ,b >c ?a >c (传递性); (3)a >b ?a +c >b +c (可加性); (4)a >b ,c >0?ac >bc ;a >b ,c <0?ac b ,c >d ?a +c >b +d ; (6)a >b >0,c >d >0?ac >bd ; (7)a >b >0,n ∈N ,n ≥2?a n >b n ; (8)a >b >0,n ∈N ,n ≥2? 1.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a -b >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0)的形式. (1)若a >0,解集为??? ? ??x |x >b a ; (2)若a <0,解集为??? ? ??x |x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五公式方法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变形:2sin (sin )22sin (sin )22sin (sin )2a a R A A R b b R B B R c c R C C R ? ==?? ? ==?? ? ==?? 推论:::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二.余弦定理: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ABC S bc A ac B ab C ?= == 第二章 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a n+1-a n =d (常数) 2.通项公式:()n 1 n 1d a a =+-或()n m n m d a a =+- 3.求和公式:()()d n n n n a a a S n n 2 12 11-+ =+=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 m,2m,32m m m S S S S S --仍成等差数列 二.等比数列:1.定义: )0(1 ≠=+q q a a n n 2.通项公式:q a a n n 1 1 -?=或q a a m n m n -?= 3.求和公式: n 1S na ,q 1== n 11n n a (1q )a a q S ,q 11q 1q --==≠-- 4.重要性质(1)a a a a q p n m q p n m =?+=+ 222222 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222 222 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 c a b c C ab +-=+-=+-=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课题: §1.1.1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 义 , 有 sin a A =, sin b B =,又s i n 1 c C ==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sin sin sin a b c = = C a B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测试题.doc

一. 选择题 1. 若 a < 0, b > 0,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 1 1 B .a b C . a 2 b 2 D . a b a b 2. 设 x 、 y R + ,且 x+y=1则 ( 1 4 ) 的最小值为( ) x y A .15 B . 12 C .9 D . 6 3. 若 a >b >0,c <d <0,则一定有 ( ) a b a b a b a b A . c >d B . c c D . d 0, ) | x |<1 的解集为 ( A . { x | - 2< x <- 1} B . { x | - 1< x < 0} C . { x |0 < x < 1} D . { x | x >1} 9. 若不等式 x 2 ax 1 0 对一切 x (0, 1 ] 成立,则 a 的最小值为( ) 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 姓名: 班级: .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40分) 1.目标函数z =3x ?y ,将其看成直线方程时,z 的意义是 () A.该直线的截距 B.该直线的纵截距 C.该直线的纵截距的相反数 D.该直线的横截距 2.完成一项装修工程,请木工需要付工资每人50元,请瓦工需要付工资每人40元,现有工人工资2000元,设木工x 人,瓦工y 人,则所请工人的约束条件是 () A.5x +4y <200 B.5x +4y ≥200 C.5x +4y =200 D.5x +4y ≤200 3.不在3x +2y <6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点是( ) A.(0,0) B.(1,1) C.(0,2) D.(2,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x +y ?2≤0 x ?y +2≥0y ≥0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 A.4√2 B.4 C.2√2 D.2 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 x +y ≥1,3x ?y ≤3, 则目标函数z =4x +y 的最大值为 () A.4 B.11 C.12 D.14

6.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x ?y ?2≤0, x ?2y +2≥0,x +y ?1≥0,则S =y+1 x+1 的取值范围是( ) A.[1,3 2] B.[1 2 ,1] C.[1,2] D.[1 2 ,2] 7.给出平面区域(包括边界)如图所示,若使目标函数z =ax +y (a >0)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则a 的值为 () A.1 4 B.3 5 C.4 D.5 3 8.已知点P 在平面区域{x ?1≤0 3x +4y ≥4y ?2≤0上,点Q 在曲线(x +2)2+y 2=1上, 那么∣PQ ∣的最小值是 () A.1 B.2 C.-1 D.1 2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9.约束条件{x ≥0, y ≥0,x +y ≤2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10.已知点A (3,1)和点B (?4,6)在直线3x ?2y +a =0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1, y ≤2,2x +y ?2≥0, 则目标函数z =√x 2+y 2的最小值为 . 12.不等式{x ≥0 y ≥0y ≤?kx +4k (k >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M 的面积为S ,则kS k?1 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3.将图中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用不等式表示出来. 14.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吨的乙 型卡车.某天需送往A 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需满载且只能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需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车需配1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问该公司如何合理计划当天派用两类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并求出最大利润.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 1.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其中a ,b ,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 ,B ,C 为其对角,R 为外接圆半径. 变式: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二、余弦定理 1.定理 a 2= b 2+ c 2-2bc cos A 、b 2=a 2+c 2-2ac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变形:222cos 2b c a A bc +-=、222cos 2a c b B ac +-=、222 cos 2a b c C ab +-= 2.可解决的问题 ①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②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 ③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 (1)111 222 a b c S ah bh ch ?===. 其中h a ,h b ,h c 为a ,b ,c 三边对应的高. (3)如果一个数列已给出前几项,并给出后面任一项与前面的项之间关系式,这种给出数列的方法叫做递推法,其中的关系式称为递推公式. (4)一个重要公式:对任何数列,总有 111, (2). n n n a S a S S n -??? ??==-≥ 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要注意数列与函数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等差数列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数列的公差. (2)递推公式:a n +1=a n +d . (3)通项公式:a n =a 1+(n -1)d . (4)求和公式:11()(1).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5)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