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校整体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整体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整体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整体发展五年规划

学校整体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

东莞市常平中学

一、发展背景

1、悠久的办学历史

1946年,以抗日名将蒋光鼐为代表的先贤们倡导创办了常平中学,她就跟知识经济到来的象征——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结伴同行,走过了六十一年的办学历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常平中学高举“平心致远、正道力行”的旗帜,坚持“严、勤、实、活”的校风,从严治校,务实办学,赢得社会广泛的赞誉,为东莞和常平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经过几代常中人的努力,她由一所简陋的农村初中发展成为东莞东部地区颇具规模的完全中学,成为东莞市骨干大校之一。2000年1月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2003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同时还是国家教育部命名的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广东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东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

2、优越的社会环境

常平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区位优势。她位于广深经济走廊中部,是新兴的华南铁路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是东莞市委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东翼支点城市,由于其重要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高度发展优势被誉为京九第一镇。无论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的高度来看,时代都呼唤着常平教育的龙头——常平中学成为一所能与常平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相适应的、上规模、上档次的东莞东部地区的教育“航母”。当前,全球化经济的竞争、整合和调整,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国际竞争的复杂性,还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变革,还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都要求常中人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能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又具有远景发展潜力的办学规划,并为实现规划的蓝图努力奋斗。

二、发展基础

1、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

(1)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观念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我校在今后几年内,全面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坚持端正教育思想,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教和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深化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改革,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达到国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2)办学宗旨:倡导教育公平,办好平民教育,传承先进文化,播撒人类文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为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常平中学坚持实施平民教育的理念,校长要当好平民校长,教师要当好平民教师,学校要办好平民教育,坚持不设尖子班和变相的实验班。学校在办学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还要关注教师终身发展,努力推动学校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倡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和谐共进,让学校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薪火相传。

(3)办学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素质观和质量观,明确学校的办学在根本上就是育人,育人既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综合技能,也包括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把重点对制度和财物的管理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管理上来。坚持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就是要实现教育观念前卫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信息网络化和教育活动规范化。坚持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精细化管理,以强烈的事业心追求教育品质、追求管理创新、追求成就卓越,追求工作高效。

(4)校训:“平心致远、正道力行”。“平心致远”就是要常怀平和心、常干平凡事、常做平实人、平中求真善、平中创奇伟,平中见远大。“正道力行”就是要做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爱国守法,诚信

知礼;堂正向善,尊崇真理;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树立正气,坚走正道;力出正果,健行不息。在校训指引下,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政风。校风:“严、勤、实、活”。政风:“团结、协调、务实、高效”。

2、较强的领导班子

我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15人,拥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0人,老中青结合,具有合理的年龄和专业结构,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合作,管理能力强,效率高。正副校长4人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中学高级教师职称,都通过了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经验,曾获得市、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校长王功学同志从事教育工作35年,是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他曾经在1988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从1980年起,长期担任重点中学的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具有26年丰富的教学行政管理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他辅导学生200多人次先后在国家和省市各类竞赛获奖。近年来主研的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广东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项申报了国家专利。近几年主要荣誉称号有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辅导员、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东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东莞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五一劳动模范。

3、广泛的示范性

我校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管理的实际,抓准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进行校本科研,坚持不懈地完成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优化了学校的管理,推动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的科研成就有:《基于“类标准分”和网络的全员全程动态跟踪网上无纸化操作系统》2003年11月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并在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举行的成果推介会上在全省推广。还有《教师德能勤绩量化考核网上无纸化操作系统》、《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网络学习平台》、《教职工网络可视化考勤系统》和《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平台》等管理软件。

我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全市走在前列,因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省内外许多兄弟学校如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分校、东莞实验中学、光明中学、厚街中学、珠海一中、广东番禺象贤中学、广东禺山高级中学、江门江海中学、中山市小榄镇全部中学、江西赣州三中、江西兴国一中等五十多所学校都使用我校的管理软件。这些管理软件在学校中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省、市领导对我校的校园信息化管理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原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会长王屏山,广东省副省长佟星,东莞市副市长冷晓明,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及市教育局领导等先后来我校视察调研。

三、发展目标

1、办学目标:“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把常平中学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一流名校”。努力把常平中学建成教育思想先进、办学条件优越、校园文化浓郁、办学特色鲜明、教师队伍精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功能完善、教育质量一流、管理科学规范、示范作用明显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学生培育目标:立足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身心健康、崇尚科学、个性鲜明、适应社会、勇于创造、遵纪守法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指标: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6%,后进生转化率达96%,违法犯罪率为0;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50%,高考上本科录取线人数占70%,信息技术课考核合格率达100%,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九级标准;体育合格率、体育锻炼达标率、达标优秀率分别达96%、96%、30%,学生身心健康。)

3、教师培育目标:有崇高的师德和强烈的责任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人才意识,有较高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有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手段,有现代信息技术开

发和应用能力。

(相关指标: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有高级职称、研究生学历者占40%以上;100%的教师参加过各种培训,鼓励部分教师掌握一门外语并积极进行双语教学探索,90%的教师能熟练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80%的教师能熟练制作开发课件,90%教师能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教师违法犯罪率为0。)

四、重点发展领域

1、加快完善各种设施设备

我校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多达13平方米,整体建筑呈欧陆风格,气势恢弘,但教学设备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要争取支持,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各种设施设备。主要是:

(1)完善信息技术设备、设施;

(2)完善图书馆设备、设施;

(3)完善实验室、探究室设备;

(4)完善艺术楼设备;

(5)建设好室内体育馆;

(6)学生宿舍改造;

(7)对新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使之能够充分体现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的振兴靠教师,要创建一流的学校,需要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教师队伍,当前我校教师年龄大都在35岁左右,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利弊互存,迫切需要解决好新老交替的问题,让中青年教师早日成熟,并逐步增强骨干教师的力量。因此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人文底蕴积累和师德修养上都明显提高。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师德修养,积累人文底蕴,展示人民教师崇高品德,为人师表,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层次。

(2)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挑选一批有敬业精神,有帮带能力,有教学实绩,有严谨认真治学态度的教师担任导师。通过导师的传、帮、带,使一批新教师在三、五年内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和科研骨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生力量,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在实施“青蓝工程”的过程中,要切实建立和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帮带制度,双方要签订帮带合同,落实帮带措施。教务处要验收帮带成果。

(3)努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完善“强师”机制。在今后的3-5年内争取使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 %,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在3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在80 %以上。通过引进或培养,出一批在我市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名教师。

(4)鼓励教师“冒尖”,逐步建立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用人机制,创设“成功在常中”的事业软环境。对成绩特别优秀的中、初级教师,职务评聘实行低评高聘。对思想、业务上积极进取并有突出表现的青年教师,以提前转正或破格评聘等方式予以奖励,增强竞争、成才、成功的事业心。

在发挥我校已成立的学术指导委员会作用的同时,还要探讨建立学科带头人领衔制度。要规范骨干教师评聘机制,在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5)抓教学科研。学校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充分发挥其教育教学先导职能,选拔具有科研特长的教师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形成浓厚的校园科研氛围。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将科研工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实行奖励制度。对科研工作有突出成就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予以重奖。每两年汇编一册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常平中学教研论文集》。开设教师学术论坛,引导、鼓励教师交流教学中的心得、感悟、思考,以此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教研水

准,形成广泛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在做好常规建设之外,要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外出考察和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导师带教、课程进修等不同形式培养好青年班主任,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力争三年内培养一批优秀班主任。

3、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继承发扬常平中学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以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目标,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可选择性的结构合理的学校课程体系。立足基础课程,发展拓展课程,突出研究课程,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全面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一轮课改已经全面启动。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新一轮课改。新一轮课改是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为基础的学分制,一是全面改革课程体系,进行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是全面改革课堂授课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加强校本科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以科研促教改,教改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形成学校课程方案。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结合东莞的实际,研究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形成学校课程方案。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提高活动类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课时,确保每学期校本课程开课十几门课程,每学期形成3——5门传统优势课程,力争在两年内达到20门左右,初步建立起学生选修课程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展示个性的舞台。

(3)改革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表现最为顽固的领域,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应探索从教学评价上解放教师,解放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广大教师顺应时代之变,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行为,给学生更多直接体验与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同时积极探索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鉴此,学校要研究如何编制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争取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估方法,推动学校向素质教育转轨。

(4)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是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必修的学习领域,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实践活动又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我们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并加强管理,务求实效。

4、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将切实把德育工作当做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教学寓德、活动育德、实践养德、评价导德、管理促德;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提高德育管理效率,抓好德育工作的落实,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逐步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载体,做到校内外结合、点与面结合、基础与特色结合、常规与重点相结合,使我校成为学生持续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1)健全德育工作网络

成立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处、团委会、学生会、年级组、班主任、班委会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纵向的德育工作格局。横向则以家长委员会为纽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从而形成以学校为主渠道,校育、家育、社会育和自我育相联手的教育网络,真正落实全方位的人人施教、处处育人,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2)拓展社会教育途径

开发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如,聘请法制副校长,建立学校法制教育共建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家讲师团等。组织学生“走出去”参观学习,同时落实好“请进来”。

(3)加强健康教育

以树立大健康教育观为宗旨,力争形成心理健康、体质健康和适应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是德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为此,要做到:配备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系列化、常规化的心理辅导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辅导中心,聘请校外心理专家和本校学有专长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及网络,培养能进行一般心理辅助教育的学生干部,发挥同龄人之间自我开展心理保健的特殊作用。为最终形成我校有特色的健康教育系列奠定基础。

(4)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既是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又是学生自我肯定、自我教育的场所;既能让学生发挥特长,又能让学生学会创造;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主体意识。继续发挥常平中学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满意的社团。学校党政应为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条件,鼓励社团的发展与社团活动的相对独立性。创办一些旨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生存能力的各类社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社团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并逐步形成一至两个全市有影响力的社团。

(5)坚定不移地长期抓好生命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做好防火、防盗、公共交通秩序、社会实践活动等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禁毒、拒毒、打黄等专项法制宣传展览和教育报告会。

(6)做好学生成长跟踪管理工作。构建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完善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使其合理化和规范化,更好发挥它们的功效和价值。加强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跟踪培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注重处理好家长所反馈的问题。

五、发展保障措施

1、政府、社区、家长支持

学校创建规划的落实、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社区及家长的支持。为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展开宣传工作,参与社区活动,以得到政府在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得到社区、家长的帮助、配合。还要广泛吸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注入学校,吸引社会有识之士为学校的创建工作献计献策。通过共同努力,争取实现常平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目标,为我省、更为东莞、常平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2、成立创建发展小组

为了加强对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领导,学校将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发展小组,制定创建发展规划,并按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试行)》的要求,切实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

3、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

我们要把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作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动员和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为创建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4、过程控制与测评

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为基准,做好过程的测量与评价工作,定期对照检查,制订落实措施,立足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测评,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以达整改效果。具体的阶段评价结果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个别反馈、小范围反馈、全校公示或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点评。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规划”付诸实施,共同创建常平中学辉煌的明天。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2016—2020)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增至1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通过改薄项目,新建单体三层教学楼一栋,食堂一座及食堂设施一套,班班通6套,配备单人课桌椅291套,音体美及实验器材各一套,大大改善了我校硬件设施,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学校现有学生290人,其中女143人。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5人。近年来,每位教师参加国培两次以上,且全部合格,获得优秀学员5人次,参加省级培训5人次,县级培训每人至少4次以上。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7篇,国家级指导奖5项,国家级课题一篇,市级优质课一次,县级优秀案例7篇,县级优质课6次。县级优秀学生5人次,县级优秀班集体3个。 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不断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管理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立德、立言、立行,成人、成才、成功”,从而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的人。我们将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学校的信念是:让每一个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育品牌的韵味,让每一个家长享受子女成功的喜悦! 学校将以“安全、文明、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教

学潜力,保证以“和谐、人文、民主、规范、务实”的学校管理,为师生实现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赏、真、愉、乐”的教育理念,为师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和谐、人文、书香”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学校现在的发展水平: (1)学校学、班额设置,达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2)生均占地面积为4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8.7平方米,花草树木等绿化面积6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各为2平方米。 (3)体育场地为3200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地为5.4平方米,有100米直道田径场1个,200米环形跑道1个,有标准硬化篮球场1个,排球场1个,沙坑1个,有单双杠等体育活动场地。 (4)学校建有一个标准的微机室。 (5)我校专任教师为19人,小学高级教师占51%,教师平均年龄为34.4岁,大专学历达标率为90%。 3、教育教学情况: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校始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向。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本,优化育人氛围;减轻负担,提高教育质量;适应需要,提高教师素质;环境育人,陶冶学生情操。”德育为本,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的抗挫折精神和创新精神;减轻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努力方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用需要,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环境育人,就是要加强环境的改善,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2020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6.9-2020.8 ) 一、学校概况 乌额格其牧场学校位于扎鲁特旗东部,背靠巍峨的黄花山, 前面是坦荡如砥的大草原,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59 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占地面积85000 平方米,有12 个教学班,一所中心幼儿园,在校学生500 余人,住宿生287 人。教职工125 人,教师的专业合格率100%。 自2010 年校安工程以来,乌额格其牧场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 学条件得到逐年的改善,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2015 年学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的检阅,以此翻 开了乌额格其牧场学校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始终遵循“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 展”的原则,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以李森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 子的引领下,反复思辨,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提出了以“争创 全旗农村牧区一流学校,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小公民”的办学目 标和“知感恩、讲节俭、学知识、懂礼仪”的育人目标,形成了 “为学生体验健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的办学 理念。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宗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 的精神家园。 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办学优势 1、学校的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尤其是硬件建设得到全面的改善,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得到全面的应用。 2. 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 2. 有爱岗敬业、善思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有本事,能创新,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工作经验丰富,乐于奉献;中青年教师思维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3.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在全旗的抽测考试中成绩优秀。 4. 办学特色逐步凸现。学校的常规管理和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和各类兴趣班等特色项目成果初显。 (二)存在问题 1. 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 2、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基本功水平还有待提升。 3. 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已形成,但还不够鲜明,特色项目不特别强。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为家长着想,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知感恩、讲节俭、会学习、

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方案概述 (4) 2.需求分析 (5) 3.建设目标 (7) 4.总体设计要求 (8) 4.1设计理念 (8) 4.2建设原则 (8) 4.3总体架构 (9) 5.建设内容功能描述 (10) 5.1智慧门户 (10) 5.1.1 e学校云平台 (10) 5.1.2 工作台式用户界面 (11) 5.2智慧化教与学 (12) 5.2.1智慧课堂 (12) 5.2.2教师成长 (15) 5.2.3知识点测评与学习 (16) 5.2.4学生成长 (17) 5.3智慧化管理 (18) 5.3.1人员管理 (19) 5.3.2教务管理 (20) 5.3.3行政管理 (22) 5.3.4资产管理 (23) 5.3.5其他 (23) 5.4智慧化环境 (24) 5.4.1 一卡通系统 (24) 5.4.2校本资源库及管理系统 (25) 5.4.3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系统 (26) 6.建设功能清单 (26) 7.方案特色 (28) 8.实施案例 (29)

1.方案概述 随着国家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在校园内应用的建设,以及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走班制”、“分层教学”等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不仅对校园教学方式产生变革,对校园全方面的管理、服务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才能将繁杂多变的信息汇集起来统一决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建设智慧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高质量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规划方案。本方案坚持“统一规划、软硬并重、突出应用、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智慧化应用服务系统为建设重点,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在环境建设、教学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服务水平,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本地区同类学校中领先的智慧学校。 方案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门户平台,以及以下三个应用子系统:智慧化教与学、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环境。每个子系统与校园门户平台相结合,呈现各种丰富的资源、应用与信息发布,形成包括课堂教学、师生成长、知识点测评与学习、校园管理等多个应用,并可以根据学校应用需求,随时增加和完善相关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遵循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较好兼容我校现有各应用系统,形成统一数据交换与单点登陆等

最新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三年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

西岗镇**小学 创建“新优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2018年) 第一部分学校创建基础 一、规模与环境 西岗镇**小学始建于1952年,为村办完小,位于西岗镇西北田岗村,服务于**八个自然村。学校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7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4人,专任教师14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3人,分别占全体教师的14.3%和21.43%,中共党员3人。学校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6人 二、优势与经验 传承“明德尚礼,勤奋博学”的校训和“求真知,做真人;立壮志,健身心”的校风,学校迈出了稳健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严谨务实,坚持“行为文明,智能合格,身心健康,情趣高雅,技能自立”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9月,学校新领导班子确立了“让学生收获成长的快乐,让教师共享教育的幸福,让学校实现持续的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德立校,质量强校,人和兴校,改革活校”的治校方略,整合资源、发扬优势、提升形象、创建特色的发展策略,立志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创新发展。 三、问题与挑战 1、高素质教师队伍仍需倾力打造。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心。目前我校的高层次人才还是严重不足,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加上学校地处滕州市大西南,距县城30千米,给部分教师带来了交通、生活的不便,造成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扎不了根。近三年先后有多位教师调入中心小学等学校。我们要实现创建品牌学校的办学

目标,还需要培养一批在县、市级较为知名的学科领袖和大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管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办学内涵提升任重而道远。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全校师生面临的重大课题。因为学生来源不理想。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盲区多,带来了德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内涵还不够丰富,如何深化学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发展新的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办学品牌,还需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3、提高教学质量,还需励精图治。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高效课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全体师生要通过不遗余力的共同奋斗,研究对策,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连续保持领先。 4、加强课程建设和教科研工作任务艰巨。 学校教科研的整体状况还不容乐观,相对名校而言,目前我校的课题数量少、层次低,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市级以上独立课题匮乏。今后,如何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开拓教研新思路,探索教研新形式,使校本教研制度不仅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而且能获得经久不衰、持续不断的生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5、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平衡。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相对较少。特别是资源开发、网站维护和建设、办公软件开发投入少。部分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学校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长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电子政务、协同办公水平有待加强。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2)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同小印永春(2017.2.12)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的今天,给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更多,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三年规划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基本情况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来在学校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看到是自己的不足,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进行自我剖析,制定今后三年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大事.鉴于自身情况,特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三、自我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一)个人优势教师是我最热爱的职业,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抱着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心来做好学校交给我的任务。我有很强的亲和力,相信在工作中能很快体现出来,这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热爱学生,更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能够积极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善于学习,能够虚心的向他人请教,并接受善意的批评;有创新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相信会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个人存在问题我还需要在心理发展方面下一番功夫,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弱项。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上有许多不足,尤其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四、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达成目标:争取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评上骨干教师,评上小高,争取每学期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每周写一篇较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一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争取合格率100%,优秀率较高,100%的学生有进步,我将全力以赴。深化课改,落实“生活化、情景化”课堂教学理念,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重视认知过程重情感的培养。第一年(2017年) 1、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 罗 庄 完 小 罗庄完小学校发展规 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学年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罗庄完小创建于1963年。学校占地6393平方米,现有教师13人,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3人。 1.学校历史悠久。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以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学校师资力量较弱。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在岗教师13人,其中代课教师2人,有7个本科生,6个大专生。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一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解一小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3.环境整洁优美。2012年落成使用的主教学楼色彩典雅,校园布局紧凑有致,校园内四季如春,为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 4.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市、县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学校现拥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计算机47台。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图书、阅览等专用教室6个,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5.学校办学质量较高。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在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县规范化学校、市平安和谐校园。 但是,学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敬业精神受到冲击。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品牌特色学校。 四、主要任务 1.办学条件。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要完成“班班通”建设。要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达生均30册标准。要适当添置教学设备,争取每班教室添置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概述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 概述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概述 高校分类 一、高校类型: 普通高校:专科,多科,综合——国家统招、委托代培、干部进修、教师进修、自费。 成人高校继续教育:广播电视、职工大学、函大、夜大、进修班提高班自学考试证书制度。 二、高校类别: 综合; 理工:附属科研生产开发基地; 农林:附属农林、畜牧、实验基地; 医药:附属医院; 师范:附属实验中小学; 语文财经政法; 艺术:附属艺术展示、演出场馆; 体育:附属体育场馆; 其它 高校组织机构 校务委员会:校长,副校长——秘书长,总务长,教务长。 校级机关院系机构 1、各种常设委员会

2、校办、外办、教务、科研、生产、人保、财会、行政、基建、档案: 校刊、学报、编辑部;出版社;设计院;研究所;学院-系-专业-教研室与实验室;技术、劳动服务公司、街道办事处、校医院(医务室)、附中、附小、托幼。 3、继续教育学院 4、研究生院 5、图书馆 高校学制 国家统考,保送推荐。 校园规划的基本依据——事业规划主要内容 一、有关上级部门批文及主要规划依据文件、规范、规定。 二、学校性质(综合、多科、专科、住读、走读)。 三、学校类别(综合、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 四、学制(学习年限:大专、本科、研究生部)。 五、学校规模(折合全日制本科生学生人数、起始规模、长远规模)。 六、学校组织机构(教学、科研、生产、后勤等)。 七、教职员工编制。 八、重要固定资产估算。 九、建设资金来源,基建标准与控制总投资。 十、建设进度计划。

校园规划的广度与深度 一、广度 1.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战略布局。 2.省、市、区、县高校校址选择。 3.校园总体综合规划。 4.校园局部详细规划。 5.老校园的重建、改建与扩建规划。 二、深度 1.规划期限及图纸比例 控制时间图纸比例 近期规划 5年 1 : 500 中期规划 lO年 1 :—1:1000 远期规划 1:10000—1;5000 近期规划:管网设计、竖向设计、单体设计、环境设计。 中期规划:群体布局;道路座标定位、边缘线;分区建筑系数;容积率;建筑层数高度;建筑红线划定。 远期规划:校园主要出入口、道路结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近期、远期) 高校校址选择 一、校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_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3篇

下面是分享的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政策文件,以教研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保教质量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注重保教结合,把幼儿园建成教育思想较先进、管理科学较规范、师资结构较合理、幼儿全面发展的优质园。 二、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 在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实践新《纲要》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落实教育行为,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幼儿园建成师德修养好、保教质量高、幼儿喜欢、家长放心的优质园。 师德修养好——自觉遵守幼儿园师德规范的十条要求,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为人师表,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保教质量高——进一步提高教研水平,以研促教,提高教师保教能力,能及时对应突发问题,善于捕捉幼儿自主生成主体,把握最佳教育时机,适时调整教育计划,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幼儿喜欢——幼儿园环境充满童趣、乐趣,教师与幼儿既是师生关系,也是伙伴关系。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平等、互动的保教环境,幼儿敢于提问、大胆探索、亲身体验、积极学习。 家长放心——树立为孩子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思想,解决家长的后故之忧,对每个幼儿一视同仁,使幼儿在园内能健康活泼的成长。 三、幼儿培养目标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有初步责任感。 健康活泼——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愉快的参加各项运动,动作发展协调,增强体质,有开朗的性格。 好奇探究——愿意动脑筋,有学习兴趣,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或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学习愿望。

学校五年发展计划

学校五年发展计划 (2016—202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定边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奏响“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主旋律,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的方针,牢固确立“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思想,精心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活泼校园,走“出名师、育名生、塑名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力,为实现“五年创市级示范”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透析: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6237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673平方米,主体工程包括教学楼、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多功能厅、体育运动场等,学校部室齐全,并按一类标准配置,集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人性化于一体。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200余人,教职工37人。学校党、政、工领导班子健全,教师队伍

结构良好,中学高级教师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2%。学校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微机室、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成为设施齐备的现代化校园。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好。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平均年龄30岁,大部分教师思想开放,安于工作,乐于奉献,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好,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较强。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教改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管理工作还要加强计划性、主动性和协调性,德育工作还需加大力度,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改进和加强。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遵循“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新人”的办学理念,广聚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办学效益。以创建现代山区优质学校为目标,以形成特色为突破,以全面发展做示范,扎实开展课程改革。把握机遇,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理性审视学校,设计学校,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调控及时、成效显著”的目标管理,以一流的管理彰显办学质量,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一流的师资实现学校的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学生自我教育,教师主动发展,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现代化教育的县级九年一贯制学校,真正置身于时代前进的舞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大学)校园总体规划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大学) 校园总体规划 设计说明 一、现状分析 1.项目背景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高校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情况下,高等学校面临着全面培养对城市发展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全新城市经营思想和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方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和综合人文科学素质的城市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拥有独特个性的大学,具备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大学”的优越条件,随着学校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展开,必将在为天津、以至全国培养城市建设所需各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现状条件分析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外环线外津静公路北侧、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内。规划用地范围东至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与天津农学院之间的规划路、南至津静公路、西至滨渠路、北至大学道延长线,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100,000平方米(约110公顷)。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联合批准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可以满足规划15,000在校

学生的使用要求。 规划用地周围有津静公路、大学道延长线、城市外环线等交通干道,与城市中心和城市外部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校园东、西侧分别与农学院、宝德学院相比邻,西侧与南侧与华苑产业园区(环外)相临,东侧紧邻城市外环绿化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用地范围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650米,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现有老校区位于规划范围的南端,占地约20公顷;本次规划扩大的校园用地位于规划范围的北部,现状为农田和鱼塘、沟渠,进行适当的平整后适于校园建设。校园西侧现有的水渠和校园用地内部的水塘为新校区的水景规划和水系整合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条件。 现有老校区的主要入口位于南侧的津静公路一侧,校园南部为教学、办公区,北部为学生宿舍区,中部为服务设施及水塘、球场等。校园内现状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好,可以满足未来的使用要求,因此在本轮规划中建议保留,并可以对部分建筑进行功能调整。现有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条件较好,建议保留,作为未来南部老校区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 南侧老校区内部的东侧和西侧分别有一条12米和6米宽的现状道路,通过适当的改造后可以与北侧的新校区联系。根据未来整个校园的使用要求,本规划建议对南部老校区的中部、现状保留运动场西侧的道路进行适当的改造、拆除部分建筑,以打通与新校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规划

丁河一中校务办 丁河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规划 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争取校园设施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教育、激励全校师生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为创建省、市文明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四季常绿、四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校园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工作任务: ①对教室、办公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按照“分块整顿,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劳动时段,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保持各公共场所整洁,使室内外物品放置整齐,学习办公用品摆放有序,张扬人文精神,浓郁学术气息,营造“祥和、快乐、健康、幸福”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 ③开展“绿色教室”、“绿色办公室、“图书角”“文明班”“文明寝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本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 工作任务: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标语。 ③修缮、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名人墙、丁河地方特色——高台等。 (二)校风校纪:

学校发展五年规划(2014-2018)

拜什艾日克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5---2019)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抓住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的广阔发展天地,为让学校稳步踏实的向治理薄弱→规范发展→形成特色的发展目标迈进,特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三个面向”,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依法治校,发展、完善办学特色。 二、学校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拜什艾日克镇中心小学建于1934年。位于拜什艾日克镇中心地带。学校辖有昆其宋、上拜什艾日克、上、下塔勒克,下墩克什拉克、恰提卡力等6个行政村学生。校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29平方米;绿化面积9892平方米,硬化面积5224平方米。教职工41名,专职教师38人,其中双语班教师21名,汉语言授课的双语教师16名(4名汉族),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911名,双语班19个.学生832 (二)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 1、汉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缺乏。教研教改能力需加强提高。 2、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有待于加强。

3、校园网络教学还不健全 4、电子备课室的电脑配备不全,没有落实人手一台电脑。 5、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缺乏。 三、办学理念 全体工作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未来为先。 四、学校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双语教育,建成“民族团结的摇篮,双语教学的沃土,和谐文明的大家庭 1、办学目标: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2、核心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设施一流、师资队伍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体制科学化人格化、教育质量名列前茅、家长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强的"教育技术现代化示范学校"、"标准化办学示范校"、“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 3、教师发展目标: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教育理念新、文化底蕴足、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身心健康的教师群体。 4、学生发展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心理品质健康、审美情趣高尚、身体素质强健、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一代新人。 5、办学特色: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以声誉求繁荣。 阶段目标 1、2015年: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使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再上新台阶。建成一座教学楼,创建地区级“德育示范校”。 2、2016年:通过争创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师生的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秉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注重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系统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突出机制创新,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与体系的构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数字资源的建设要根据自身情况突出专业特色、校企合作特色,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兼顾社会服务、优先引入、慎重自建、边建边用、建用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应用服务的建设需要各院校对照部、省、市三级信息化管理要求,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网络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协同构建院校中心机房、服务器、网络、仿真实训系统环境等基础设施,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数字化校园总体规划。 一、建设符合标准的通用应用平台,根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在制订本校数字校园规范时我们将遵循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包括GB/T 20518-2006、JY/T 1005-2012、JY/T 1006-2012、JY/T 0381-2007、JY/T 0383-2007、CELTS-22、CELTS-24和CELTS-3等。该平台提供数字校园应用服务避免信息孤岛,充分利用网络互连和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将来自校外的数字化服务与校本提供的服务相结合,经济高效地为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数字化服务。 1、应用服务的总体要求,院校应统一规划各类应用服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分步构建或引用来自校内外的应用服务;各类应用服务应实现有效集成,避免服务间的“信息孤岛”。应用服务集成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公共数据;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管理信息元数据应遵循JY/T 1006—2012和JY/T 1005—2012的相关规定;各应用服务中使用的数字资源元数据应遵循CELTS-3和CELTS-41.1的相关规定;应用服务应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进行扩展;在用户数量多、使用频繁的情况下,确保应用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服务具有开放性,提供开放接口,便于与其它应用服务进行集成;应用服务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对技术人员依赖程度低。 2、应用服务的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旨在给校园所有业务应用提供全局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等功能,方便数字校园的管理,提高数字校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支持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的管理,对数字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支持用户一次登录后,在有效期间内直接访问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而无须再次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安全要求;通过安全的认证协议,使服务器和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认证,杜绝任何一方身份假冒的可能,提高系统及用户自身的安全性。 3、综合信息门户服务 综合信息门户服务是将各种业务应用、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支持下,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业务应用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支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孙口乡中学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2—2015学年) 孙口乡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9月—2015年9月) 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现状分析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我校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学校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 全校在岗教师7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46人。

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388人。学校虽然拥有一支团结进取、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但整体的专业化水平还不能较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不能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还很欠缺,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2、 学校重点改革方面: (1)新课程的培训及科研工作。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抓课堂教学的监控,不断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研究。 (2)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层次教学之中。 (3) 办学条件方面。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危旧校舍得以改造,新校舍环境良好。 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三、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 1、联合中学办学的宗旨: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上级学校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2、办学理念:依法办学、以人为本 、科研兴校,质量强校。 3、基本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新亮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4、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本校的教育质量优势,建成一所在大安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村中学。 5、办学特色:以生活化德育教会学生做人;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部分:工作目标与实施途径 四、学校发展的项目和措施 (一)、学校管理 目标: 第一学年,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考核的规章制度,加强学校中层管理,理顺学校管理机制,出台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及考核制度,综合评估争当先进学校。 第二学年,强化学校现代管理意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逐步构建起纵贯学校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第三次全教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提升队伍管理水平,提高我校开放教育的办学水平,促进电大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来五年内,我校开放教育的发展战略将确定为:品牌立校,强师兴校。具体工作要在四个方面有明显突破: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在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是:确保开放教育办学稳步发展:以开放教育专科为基础,本科为重点,充分发挥电大远程教育优势,努力提高开放教育办学水平;拓宽办学渠道:加强中职招生、“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力度,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 二、发展目标 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重视非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努力构建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需求互动,谋求可持续发展。强化系统意识,推动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电大系统资源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服务体系,肩负起提高全区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于地

方经济建设的使命。 具体目标: 1、拓宽办学渠道,扩大招生规模: 根据当地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办学实际,确保开放教育生源有序增长。2008年我校在校生为1021人,到2009年末,在校生力争达到1200人,每年以200人的速度递增,每年增幅达到5%-10%。到2010年在校生可望达到1400人;2013年在校生可望达到2000人。与此同时,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力度,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解决我区待业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更好地完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任务。 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为更好地满足开放教育专业学员的学习需求,我校要在现有的“五室两系统,一网一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基础设施,筹建有1个多功能厅,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拟增建网络教室一个,使网络终端计算机增加到150台,实现生机比10:1的目标;拟增建设语音教室一个,更加充分满足外语专业学生学习需求;拟增加多媒体教学设备10套,使每个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拟增加教学用图书2000册,教学光碟1000-1500件,更好地为学习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队伍培训管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及办学水平。目前我校有专职教师26人,兼职教师51人,技术人员3人,随着开放教育的发展,学校在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引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二是从教育系统挑选一批教学能力

关于重点专科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定位要清晰明确。从三方面来看学校的方向和定位:第一,要真正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身心成长教育,培养出人格健全、行为规范、特长明显、学业优良的高中毕业生;第二,学生培养方向要以国内高校为主(一本和二本的应用型大学),并以出国留学为辅;第三,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不断改善办学的软硬件条件,并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开办初中项目,创建一所有自我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私立中学。 二、学校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对于现代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来说,学校制度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套与学校发展规划相对应的管理制度,那么再好的发展规划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正如有一位朋友在一篇博文中写到"制订游戏规则比游戏本身更重要"的那样。这次的制度修订我想应该本着这几个原则:第一,要以"怎么干"为导向,使每个人做什么和怎么去做都能找到依据,而不是都凭着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去做,所有常规的事项都要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要求;第二,要以这些制度和规则为参照,作好例行的各项管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汇总、公示和奖惩;第三,要定期组织各部门和各位员工学习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让每一个人都熟悉制度、掌握制度和执行制度,并能让制度为大家的成长和学校发展服务;第四,从所有制度中提炼出"员工守则"和"学生守则",以便进入东方高中的师生都能提前了解东方的制度和文化,确保认同和遵行我们共同确立的制度和原则。 在所有制度中,薪酬奖惩制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于员工的薪酬制度,大约会有这几个导向:第一,东方高中的整体薪酬水平一定要在同类学校中具有竞争力,但是我们的薪酬结构不会与其它学校相类似,也即我们薪酬福利待遇总额可能是比较高或比别人高,但其中的某些项目很有可能比其它学校为低;第二,除了保证比较稳定而逐年略有上升的基本薪酬水准外,东方高中将加大力度实行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整体或个人的奖励制度,各种奖励的总额度以学校发展目标(主要是办学规模和经营效果)为考量依据,并且奖励重点倾向工作时间比较久的员工和关键岗位员工,从而让更多的教职员工能享受到学校发展的成果;第三,对员工的考核重点是以按制度要求的常规工作完成情况和个人或部门目标完成情况为主,要做好检查和记录,要以考核和激励来促进员工更好地成长。 三、教学工作要以目标为导向大胆创新。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探索将是新的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大概会有这几方面的着眼点:第一,要积极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会有两个方向,一是公共课程,比如身心成长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其中职业规划课程应尽快正式开设;二是专业特长课程,包括已有的美术课程和日语课程,今后会增加艺术修养、实用摄影、视觉设计等课程;第二,首先要在英语和体育学科有较大的变革和创新。体育课程要针对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有特点的项目,同时体育课程要适当结合"劳动"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养成卫生清洁的好习惯;英语课程要从单纯面向考试的生背硬记学习法转变成活学活用型,而国际班的外语课程必须尽快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甚至包括教材和教学手段等都需要全面的更新;第三,其它各主要学科也要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性编制有效的教案,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要积极研究专门的高考教学复习策略,努力提高高考成绩;第五,学生日常测验、作业布置和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