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教案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教案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教案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教案

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青岛二十八中陈暄

教学设计思路:

《西南情韵》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但是在有限的一两节课内,不可能把西南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讲得面面俱到,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重新整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如本节课我以歌唱教学为重点,又以西南的歌、舞、乐的欣赏为辅,多方位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培养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欣赏舞蹈《雀之灵》录像片段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课件]

(二)提问:片中舞蹈造型模仿的是什么动物?杨丽萍跳的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

(三)导入课题《西南风情》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国土上星罗棋布地分布了30多个兄弟民族,从而构成了这一地区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课件——西南情韵]

二、欣赏:

(一)简介侗族大歌

首先,我们走进贵州的黔东南,侗族居住的地方来看一看。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这个,也正是今天我今天要让大家认识的。

在侗家山寨里,到处可见这样千年的古榕。这些倔强的生命所造就的离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中体会到这个民族别样的风情吧。让我们来听听姑娘们的歌声吧[课件]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演唱方法是什么?[初听]学生:原生态质朴纯朴整齐高昂明亮

老师:对,不要小看了侗族大歌,这是侗族大歌的特点,也是侗族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是当今世上唯一无文字、无乐谱、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

然和声。

为什么侗族会创造出这样的民间艺术?

长期以来,西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至于一直远离工业文明,几乎与世隔绝,也因此使他们创造了诸多独特的原始文化,为人类留下不少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就是其中之一。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音乐的活化石”。

老师:侗族大歌是这样的珍贵,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体会这里面的玄机吧。[问题] 1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歌手们是如何开始起唱的?

2 领唱的声音出现的时候,合唱部分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复听]

学生:……

[老师]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老师: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

如今,它已飞出山寨,飞出国门,成了侗家人展示给外界的一道“原生态文化美餐”。同时,侗族大歌也多次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参加世界上的各种比赛,从来也是站在最高的领奖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侗族大歌参加重大活动和比赛的几个精彩瞬间:[课件]

三.苗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接下来看到的这个民族在表演时,却时时离不开乐器。

[问题]:这是哪个民族呢?手里的乐器叫什么名字?[课件]

从他们的动作、神态和表情来看,大家猜得到此刻他们的心情吧?一定是愉悦的,高兴得!那么,猜猜他们在干吗?————跳芦笙舞,过芦笙节。

苗族人民最喜欢吹芦笙,他们在过芦笙节呢。[课件]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芦笙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舞形式,舞蹈者也是芦笙的演奏者,自吹自舞,技艺很高。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船节”

舞蹈主要就是喜庆时的集体舞蹈,以群舞为主,芦笙伴奏,

一种是芦笙舞,由芦笙手边吹边舞。

苗族民歌丰富多彩,可分为情歌、酒歌、婚俗歌、劳动生产歌等。

苗族音乐分为两大类:民歌和器乐。今天,我们来感受一首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第一遍聆听)

1.歌曲适合在什么地方演唱?

回答:只在山岗野林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结构短小——

这种民歌的节奏和旋律是非常有特点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分辨一下。(第二遍聆听)

[出示课件] 选择正确答案

节奏:宽广自由——规整划一

旋律:悠扬起伏——活泼轻巧

引出“飞歌”的定义。[出示课件]

2.苗族的飞歌多是青年男女游方道别后隔山对唱,或是劳作间隙隔河对唱,第一乐句最具这种特点。让我们来听一听,唱一唱

3.歌曲的第一句是全曲的主题,也是最具苗族飞歌特点的一句。让我们单独听一听,注意最后的甩腔[课件]

在谱子里有一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这个记号就是延长音记号。正是这个记号,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时可以自由发挥。[课件]

老师:这个第一乐句共出现了四次,每次又做了微妙细致的变化,后面的三句和这一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

老师:出示旋律线……[课件]

总结:为什么会只有一句发展而来?

因为民歌都是口头创作,一传十,十传百,流传下来的。

苗族飞歌形成的原因:

回答:与他居住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4.歌舞:这首普通的苗族民歌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了央视1998年的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大家想不想欣赏啊?[课件]

四.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苗家秀优美的自然风光一直吸引着众多前去采风的作曲家们,从而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一首器乐作品《苗岭的早晨》[课件]

1.请问乐曲的引子你熟悉吗?我们在哪里听过?

2.音乐创作与民歌的关系:[课件]

五彩缤纷的民歌是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的浓缩,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艺术瑰宝,民歌是我们的母语,民歌是我们的乡音,民歌是音乐的源头活水。

结束: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只能欣赏其中之一,更多的还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领会与感受。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奥林匹克号角》,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与风格,分辨两个音乐主题,认识每个主题的主奏乐器. 2体验其特有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通过对比法的教学方法,分辨乐曲的结构.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来源,介绍一些奥运会的知识. 2介绍乐曲的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二、乐曲欣赏. (一)《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奥林匹克号角》 教师提问:感受乐曲的情绪,乐曲分几段?(学生回答问题) 2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师: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乐段雄壮有力. 师:嘹亮的号角从音调a开始,情绪感人,仿佛宣告:奥林匹克运动会拉开了大幕.

3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师:请听b段,感受乐曲的情绪. 生:b段的节奏舒展、深情婉转. 师:我们隐约听到铜管乐器演奏的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 4模唱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跟录音哼唱,感受b段的旋律特征. 5.听辨《奥林匹克号角》全曲. 教学要求:分辨a段b段,听辨当a\b再次交替出现时,力度有所增强,配以小军鼓奏出的节奏,乐曲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们对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sj.com/doc/483384840.html,奥林匹克英雄的盼望之情,最后主题经过几次调性的转换,在几个高亢的长音中结束乐曲. 三、体验与感受. 请同学们随乐曲做动作: 1乐曲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学生双手举过头顶摆手) 2当乐曲节奏舒展、深情婉转.(学生手挽手晃动身体,号召学生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 3.乐曲情绪高涨,力度增强.(学生可以配合行进的步伐,表现我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青少年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决心.) 四、课堂小结. 《奥林匹克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奥运加油,为运动员喝彩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一、要求 1、有表情地演唱河北《茉莉花》,并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歌与人民生活、地理背景的关系。 2、欣赏歌曲《好花红》、《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 3、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古琴及古琴音乐的风格。 4、为散文《二月兰》选配音乐并朗诵。 5、通过为陕西民歌《对花》编配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录音带、VD机(盘)、投影仪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 1、文字、图片材料 有关花卉题材的诗词、散文、图片以及古琴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家画像。 三、教材分析 1、意图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进行创作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本单元以"百卉含英"为主题,用国让学生聆听、演唱花卉的艺术作品,使他们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结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体验。通过学生创编歌词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2、重点与难点 (1)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要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使其能充分体会歌曲的旋律美。 (2)指导学生从风格、调式、音阶、旋法、语言上比较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结合所产生的美感。

第1课时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 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 教学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 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执教:陈国庆 时间:周二第四节课 班级:初一(4)班 课题:江苏民歌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等 教学目的: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 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 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听两首歌的录音。 b、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 八、小结课堂。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 (人教课标版初中音乐教案八年级下册) 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嗓音向全世界唱出了这首民歌。你们知道它吗?” 2、学生讨论、回答、并请个别同学为大家唱上两句。 歌唱 1、教师介绍歌曲所讲述的内容。(《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谈感受 3、学生跟教师的钢琴轻声学唱歌曲 讨论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风格特点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声部旋律请大家演唱第一声部;然后学唱第二声部,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学生看谱试着唱第二声部。 观看合唱录象《茉莉花》,交流讨论“合唱《茉莉花》”的艺术魅力,鼓励学生唱好歌曲的信心。

两声部合唱河北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注意旋律的起伏和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三、鉴赏 1、师:“《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欢听也爱唱的歌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有不同旋律风格的茉莉花,刚才我们听唱的是河北的,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首,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吗?”——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 2、提问河北与江苏《茉莉花》在风格上、旋律上有何不同? 3、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体验。 4、通过鉴赏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文化所表现出不同风格的民歌,了解了民歌在我国的发展和具有的基本特点。 四、拓展 1、师:“说起了民歌,同学们应该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少数民族的歌曲也是色彩芬呈,同样赞美花儿的歌曲有哪些呢?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布依族的一首民歌《好花红》。”——聆听《好花红》 2、学生说说歌曲的旋律和风格特点,与前面的两首《茉莉花》对比,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并指出歌曲句首的装饰音体现了布依族民歌的特色。 3、提问:《茉莉花》和《好花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do,re,mi,sol,la),但它们的结束音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4、教师简要讲解民族五声调式的知识,并带领同学齐唱熟悉的民歌《小白菜》、《我的家乡日喀则》、《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体会民族五声调式风格。

最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樱花》教案.doc

《樱花》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来家早上好我是来自08级4班的刘璋,我今天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教唱课《樱花》,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教材分析 《樱花》是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8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歌曲采用日本的传统的“都节调式”,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的单乐段曲式。歌曲《樱花》是一首古老的日本民歌,它用通俗而简练的语言,表现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阳春三月结伴前往山陵园圃欣赏樱花的愉悦心情。 二、学情分析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我将从生理和心里两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生理方面:8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的保护。 心理方面:学生的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所以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三、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和新课标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 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和艺术魅力,增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愿望和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完整的聆听、体验、感受和模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 在演唱和欣赏的歌曲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自然流畅的背唱歌曲;尝试用日文演唱《樱花》,体会其独特的音调特征 四、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然流畅的背唱歌曲;尝试用日文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日本的传统的“都节调式” 五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第一,导入 我运用问题导入法,提问:学生对日本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再由老师总结:同学们看待事情要从多方面看,日本对中国是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的优秀文化音乐传统接下了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熟悉的日本民歌 第二,新课教学 a.欣赏歌曲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樱花让学生聆听,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随后进行讨论 b.学唱歌曲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学生跟着轻声唱谱,用“啦”代词模唱,然后填词演唱,最后自然流畅的背唱歌曲 c.日文学唱运用多媒体播放日文版本《樱花》的歌曲视频,再带音调的朗诵歌词,最后尝试连贯的演唱 d.都节调式音阶由mi,fa,la ,si,do`,mi`组成又称“都市传统音乐”具有特殊的日本风格。 第三,拓展延伸 通过多媒体播放《划船曲》、《咿呀呀欧雷欧》、《小伙伴》、《飞驰的雄鹰》这些

初中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第一篇: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江河万古流》 一、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以情带声。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并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江河万古流》,歌唱要有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特殊节奏型——切分音,并通过音乐活动巩固。 3、通过学唱《江河万古流》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达到有感情地背唱的目的。 难点:唱谱练习,以听唱为主,视唱为辅,重点掌握乐谱中的切分音节奏。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过程 1、播放《江河万古流》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

的情绪,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简单介绍歌曲及歌曲作者。 (1)歌曲介绍:《江河万古流》,电视片《九州方圆》主题歌,全曲是带再现的二段式结构,两乐段音乐风格基本一致,第二乐段开始处,旋律多次处在高音位置,造成音乐高潮,随后再现第一乐段的音调,与前面音调形成统一,全曲结构简洁短小,音调精炼,伴吟伴唱、充满激情地对长江黄河的万古源流予以无限的慨叹,对中华雄魂情思悠悠予以深情的赞颂。 (2)歌曲作者介绍 王立平,作曲家,满族,国家一级作曲,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73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1979年调入中国电影乐团,2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作品。主要作品有《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江河万古流》、《枉凝眉》、《说聊斋》等。 3、引导学生听录音范唱,同时提示学生在听录音时应注意思考速度、节拍及其特点、乐曲情绪等几个问题,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做出积极回答。 4、引导学生唱乐谱,注意要以听唱乐谱为主,而非视唱乐谱,要求教师自弹自唱,学生跟唱,直到唱熟为止。 5、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节奏型——切分音,鼓励学生针对该节奏型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其概念

人教版初中音乐红旗颂(教案)

《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的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了解管弦乐曲。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所表达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资料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作品的相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欣赏《红旗颂》,抒发学生们对祖国以及“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2、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红旗颂》,先让学生们伴随着上课铃声和《红旗颂》一起进入课堂。 一、导入:介绍各国的国旗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红旗颂》。 二、新课教授:让学生完整听一遍红旗颂,听完之后回答问题,说出感想。

1创作背景:红旗颂是由中国大陆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2介绍作品曲作者: 吕其明(1930.5—) ,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开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3作品体裁: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交响诗只有一个乐章,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4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管弦乐队。 弦乐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木管乐器组:单簧管、双簧管、大管、长笛; 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军鼓。 乐队的编排形式:乐队编排是多种多样的。按惯例,交响乐团根据不同种类乐器的声音微妙程度和演奏的难度来排列乐器组。弦乐器身居高位,木管乐器随后,铜管乐器其次,打击乐器则排在最后。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学唱《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

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音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 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 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 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反复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

:《xx的旋律》教案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xx 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钢 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 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xx 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记: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2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乐曲《青年友谊

初中音乐课教案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第二节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 第二节 课题听赏歌曲 授课时间第四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型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欣赏体验:学生通过自身的聆听和感受,自由展开联想,想像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音乐美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速度、音色等变化,所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引发具有个性色彩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难点在欣赏感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一段简单音乐剧 要求表情动作形体与音乐要接近最好吻合。 课后自我分析: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及参与作品的演唱、 演奏等艺术创造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逐步具备开朗性格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大有益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一、起始准备 发声练习: 二、音乐兴趣活动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划拍视唱 2、击拍数数 3、听辨填空 4、律动表演 三、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1、第一遍练唱时:学生随着伴奏、指挥,用饱满 伴奏和指挥,在学生中挑选有有力的、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能力有特长的学生担任。 2、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站成合唱队的形式演唱 老师做观众 3、小结歌曲的演唱,给你鼓励 四、精选几个短小片段听赏体验:学生简记听每个小片段时所想 1、柔和婉转的旋律:(体验宁静的感觉) 起的任何词汇和感受。 2、简洁明快的旋律:(体验欣喜欢快 的感觉) 3、流畅清脆的琶音(感觉是潺潺流水 的小溪还是奔腾的江河) 4、雄浑的音响和跌宕起伏的旋律: (预示的是一场暴风雪还是一片 艳阳天?) 五、听赏: 自我激励能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是任何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1、《义勇军进行曲》学生听赏 发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 怒吼,至今仍鼓励着亿万中华儿女,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他的声音, 心中仍会升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 骄傲的感觉。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学生敞开心扉,写出听后感表达 战火纷飞的年代,民不聊生,饥饿、自己的感受 寒冷侵袭者人们、、、、、 两军对峙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3、小结学生的听后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六、拓展:用音乐治病 1、选择有消除悲哀、忧郁、苦闷、《春江花月夜》、《蓝色多

最新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茉莉花》教案设计 课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河北民歌《茉莉花》。 2、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歌曲学唱 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以及有感情的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老师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沂蒙山小调》(民歌) 教师:对,民歌.中国的民歌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浩如烟海的民歌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同学们,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片断,你听一听都是属于什么体裁? (放录音) 1、《太阳出来喜洋洋》 2、《放马山歌》》 3、《川江船夫号子》》 4、《无锡景》 学生回答。 板书——民歌的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5、听一听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放录音)《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三、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选择: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选择: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学生回答)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歌曲教唱 老师用钢琴伴奏分声部教唱 (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5、声部配合,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四、欣赏(放录音) 1、《茉莉花》—江苏民歌。与河北民歌作以比较,看看两者旋律有何不同?风格有何不同? 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片断(合唱版、爵士版、器乐版) (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其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第二单元梨园撷英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1)《亚洲之声》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2、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 同的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唱日本民歌《樱花》以及了解日本的民俗风情日本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难点:总结音乐特征。 教学方法:视听与语言介绍及歌唱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采用提问导入新课 师:就世界范围来讲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 生:亚洲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一同来了解我们亚洲的民俗风情及其亚洲的音乐特点,首先让我们到日本来看看吧。(放映有关日本民俗风情的幻灯片) 师:介绍《樱花》,从花名,名花,日本国花,介绍日本赏樱的民俗(樱花节)以及讲述樱花节的由来,展示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师:欣赏一次歌曲,分析歌曲写作的特点(一字一音为主) 二、学唱《樱花》欣赏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 师:播放歌曲,并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活动。 师:学生小声哼唱,注意句未长音的长度。 师: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师:采用集体演唱,小组唱,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日本民歌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生:好的,它的主要特征是:1、运用了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2、歌词与乐音的关系大多为一字一音。 1 师:现在有个游戏请同学们来做一做,就是将“3、4、6、7、i”这个都节调式的五声音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来现场创作音乐。 生:好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具有非常好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掌声鼓励。 师:下面让同学们欣赏一首日本传统音乐《春之海》,它是一首尺八与筝的二重奏,该曲作家是日本民间音乐名家。尺八是中国传入日本的竖吹乐器,是日本重要的传统吹奏乐器。筝也是日本重要的传统乐器。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 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兴趣 2、聆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通过外延加 深感受:(1)掌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初中八年级上音乐教案

初中八年级上音乐教案 初中八年级上音乐教案篇一:2013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 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三、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四、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 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歌曲欣赏:作品介绍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三)教学活动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力度弱表

八年级音乐教案

《举杯xx》教案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2、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难点:歌曲中典型节奏的演唱与演奏。 教学用具:电脑、钢琴、手鼓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严格按照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来设计教学环节,去掉一切“花架子”上一堂小学音乐“常态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1、学生听《举杯祝福》伴奏进教室为课前听赏、做好铺垫。2、通过师生互动《拍手歌》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出本课难点,为解决难点打好基础。3、在学习歌曲这一环节上,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的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围绕音乐,运用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用欢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从而达到唱会歌。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并拓展学生知识面,从而达到会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举杯祝福》伴奏进教室 (设计意图:课前听赏、做好铺垫) 2、xx问好! 二: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师生互动:《假如幸福就拍拍手吧》-----引出本课难点节奏。(为解决难点打好基础) 2、导入课题: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们每学期都有一个关于少数民族的单元,大家还记得这个单元的名字吗? 生:(五十六朵花) 师: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这朵花是哪个少数民族呢?你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吗? 三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活的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①、一听歌曲录音:(要求:这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1、生:(学生可能回答出是新疆的民歌,但很难答出是乌孜别克族的歌曲) 2、师: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等。这是一首乌孜别克族的民歌!《举杯祝福》原名叫《一杯酒》(板书) ②、二听歌曲录音:(要求: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仔细看歌谱,找出新疆民歌的典型节奏?XXX XX 1、学生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疆各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打击乐器是什么 吗?(用手鼓拍打节奏) ③、三听师范唱:学生用刚才所拍的典型节奏为音乐伴奏(只在每句的最后一小节,老师示范一句) 师:同学们拍的非常好!这是新疆民歌的典型节奏。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个节奏。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八年级音乐《回忆》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回忆》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教材分析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剧情,表演,音乐,舞蹈是构成音乐剧的四大要素。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我们常听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该剧作曲家是英国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其中一曲《记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生:有唱歌、边唱边跳。 2、揭示课题。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ery)。 1、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教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第二单元《西南情韵》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思路: 《西南情韵》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但是在有限的一两节课内,不可能把西南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讲得面面俱到,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内容在备课时应该重新整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教学。如本节课我以歌唱教学为重点,又以西南的歌、舞、乐的欣赏为辅,多方位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多角度地感受绚丽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培养学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欣赏舞蹈《雀之灵》录像片段 讲课之前,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课件] (二)提问:片中舞蹈造型模仿的是什么动物?杨丽萍跳的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代表性舞蹈?…… (三)导入课题《西南风情》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国土上星罗棋布地分布了30多个兄弟民族,从而构成了这一地区五彩斑斓,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旅行,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课件——西南情韵] 二、欣赏: (一)简介侗族大歌 首先,我们走进贵州的黔东南,侗族居住的地方来看一看。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这个,也正是今天我今天要让大家认识的。

在侗家山寨里,到处可见这样千年的古榕。这些倔强的生命所造就的离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中体会到这个民族别样的风情吧。让我们来听听姑娘们的歌声吧[课件]你最初的感受是什么?演唱方法是什么?[初听]学生:原生态质朴纯朴整齐高昂明亮 老师:对,不要小看了侗族大歌,这是侗族大歌的特点,也是侗族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是当今世上唯一无文字、无乐谱、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自 然和声。 为什么侗族会创造出这样的民间艺术? 长期以来,西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至于一直远离工业文明,几乎与世隔绝,也因此使他们创造了诸多独特的原始文化,为人类留下不少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就是其中之一。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音乐的活化石”。 老师:侗族大歌是这样的珍贵,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体会这里面的玄机吧。[问题] 1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歌手们是如何开始起唱的? 2 领唱的声音出现的时候,合唱部分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复听] 学生:…… [老师]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老师: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 如今,它已飞出山寨,飞出国门,成了侗家人展示给外界的一道“原生态文化美餐”。同时,侗族大歌也多次代表中国的民间艺术,参加世界上的各种比赛,从来也是站在最高的领奖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侗族大歌参加重大活动和比赛的几个精彩瞬间:[课件] 三.苗族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接下来看到的这个民族在表演时,却时时离不开乐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