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7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Foreign Eco-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马交国 杨永春

摘要:本文从国外若干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出发,总结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几条成功经验;指出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国外的实践经验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发展现状循序渐进地进行。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五点启示。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ir experi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co-cit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is not surely fit for China.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eco-cities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conclu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co-cities development in China.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中国生态城市

Keywords: Foreign Eco-citie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Chinese Eco-cities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01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BJL033)成果

1 引言

生态城市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1]和伯克利市[2]、德国的埃尔兰根

(Erlangen )[3]

和弗赖堡[4]、印度的班加罗尔[5]、巴西的库里蒂巴[6-7]、澳大利亚的怀阿

拉 [8-9]和阿德莱德[10]、新西兰的Waitakere [11]、丹麦的哥本哈根[12-13]、日本的大阪和千叶新城[14]等,可以说这些案例代表了当今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趋势。本文从上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代表性案例出发,探索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经验,从而获取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有益启示。

2 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

2.1 发展现状

从1971年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一种是以“绿色城市”为目标,增加绿色要素和绿色空间,如英国的密尔顿·凯恩斯市。二是制定生态城市的标准,构建新型的生态城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丹麦、瑞典、日本等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例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和阿德莱德市、印度的班加罗尔、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美国的伯克利、克里夫兰、波特兰大都市区都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和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

2.2 发展经验

2.2.1 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指导原则和发展措施

生态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超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追求治愈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不是一个改良的过程,而是一场生态革命。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生态化”,还包含社会文明“生态化”,同时兼顾不同区域空间、

代际间发展需求的平衡。生态城市的成功只有在人类追求人-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全球协作关系时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

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各国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指导

作者:马交国,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助

理工程师。majg02@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

杨永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副教授。

万方数据

72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原则。

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在该市的“影子规划”(Shadow Plan )中通过6幅规划图,详细表述了该市从1836年到2136年长达300年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6幅规划图分布代表了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设措施[10]。

1993年新西兰 Waitakere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建立可持续的、动态的、公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并依据目标制定了更具体的措施[11],有关目标提出:可持续的环境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可持续性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发展状态,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必须小于其再生量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态的环境要求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公平的环境指每个人都有权享用环境并使生活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要求对商品的生产方式进行巨大变革,如使用可更新资源和能源,减少包装,生产可降解商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重新回收使用垃圾;动态的经济要求经济活动的类型要多样,提供各种服务,以适应经济的各种变化;公平的经济要求实现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可持续的社会要求十分关注环境,重视成员及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使每个人参与工作和决策,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动态的社会要求珍视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要珍视同一性;公平的社会要求保证人们的福利水平不是由其财富所决定,应给予每个人健康服务、教育、休闲机会和合理的住房标准,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给予每个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清楚的阐述。该战略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于解决怀阿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8-9]。这7条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设计并实施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控制,对于新建住宅和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尽量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推进21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开展提倡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以及建立替代能源研究中心。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1997-1999”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试图在城市地区建立一个示范性项目,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包括制定实施办法、环境目标等,项目的内容围绕实现目标而进行[12-13]。

美国的克里夫兰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城市议程,包括空气质量、气候变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基础设施、政府领导、邻里社区、公共健康、精明增长、区域观、交通选择、水质量及滨水区建设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指导原则,其目标是建设成一个大湖沿岸的绿色城市[1]。

日本的千叶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原则上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在城市地区对湖泊、

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与多处市民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14]。

2.2.2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

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世界各国已经承诺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未来城市如何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渴望拥有高效合理的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就是未来人类可持续聚居模式之一,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建设最理想的人居环境。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雷吉斯特认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1975年他创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者”组织,并在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生态城市思想的传播。在他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2]。克里夫兰制定了详细的可持续计划,该计划包括目的、组织的选择、可能的活动、时间安排等方面,这个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细化到具体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使得克里夫兰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具现实性 [1]。

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其堪称典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而享誉全球,另外还由于垃圾循环回收和能源保护项目以及公交导向的交通系统创新分别获奖[6-7]。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市政府认为生态城市首先是可持续的,因此在总体规划中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城市工程,在工程中运用各种适用和可持续技术,比如在城市建设上大量增加绿地面积、推广可更新资源和能源、可持续水利用、可持续建筑技术等[8-9];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 )则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加强风景规划和环境规划,重视森林、河谷等生态区的保护,并且让更多的绿地和绿色廊道遍及整个城市,采用一体化的交通政策以及节约资源、能源等[3];弗赖堡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等[4]。

2.2.3 重视与区域的协调

生态城市的“城市”概念是指包括郊区在内的“城市区域”,因此城市规划和开发必须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美国克里夫兰市的生态城市议程强调区域观(Regionalism )思想,城市政府必须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协调工作,城市面临的许多重大事务必须在区域层面与众多参与者协调,并主张市长必须同俄亥俄的其他市长一起在州和联邦的层面上推进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精明增长等一系列政策[1]。德国埃尔兰根的生态城市规划非常重视与区域的协调,具体体现在该市的风景规划、环境规划以及交通规划上,例如该市的交通规划主张跨区域交通量的增加和全国性的自然土地快速消耗必须得到解决,或者至少在区域、国际乃至欧洲的范围内得到解决[3]。弗赖堡市制定了长

马交国

杨永春

万方数据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73

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局部环境政策,并规定地方环境政策必须与区域发展政策相协调[4]。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生态城规划则在区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能源和资金,寻求降低能源和材料废物,主张材料和组件生产应最大限度取自当地,生态开发的水源应取自区域内的流域,力求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

2.2.4 以强大的科技为后盾

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要求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下系统的和谐,因此必须以强大的科技作为后盾。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世界各国许多城市都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制和推广。如美国、德国、加拿大都重视生态适应技术的研究,重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优良队伍,落实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这些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都非常先进[14]。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建立了能源替代研究中心,研究常规能源保护和能源替代、可持续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利用等[8-9]。美国克里夫兰市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生态可持续研究机构,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化设计、城市交通、城市的精明增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物种多样性、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日本大阪在其 NEXT21生态实验住宅建筑设计中,利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措施来达到生态住宅的理想目标,如太阳能外墙板、中水和雨水的处理再利用设施、封闭式垃圾分类处理及热能转换设施等。尽管由于造价的原因,这样的住宅还无法普及,但这样的实验对那些难以重新规划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改进提供了一个希望,一个在建筑层面实现生态建设的可能[14]。

2.2.5 以政策和资金为支撑

克里夫兰市政府为了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其可持续计划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鼓励在新的城市建设和修复中进行生态化设计、强化循环经济项目和资源再生回收、规划自行车路线和设施等14条政策措施[1];德国的埃尔兰根制定了一体化的交通规划,限制汽车的特权,鼓励和促进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方式,提倡节约能源、水和其他资源,避免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鼓励在商业和家庭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3];1964年,库里蒂巴市政府制定了公交导向的城市开发规划,1970年代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总体规划规定城市沿着几条主要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的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由于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6-7]。

另外国外很多城市都很重视生态城市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启动了专项基金扶持生态适用技术的研究。如怀阿拉市政府资助成立了干旱区城市生态研究中心,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应用研究[8-9];克里夫兰市政府成立了全职的生态城市基金会,启动

了生态城市建设基金,用于生态城市的宣传、信息服务、职业培训、科学研究与推广[1]。此外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为该国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建筑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大量的资金,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国家生态城市的发展[14-17]。

2.2.6 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在这方面,库里蒂巴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而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的环境大学接受有关的教育[6-7]。丹麦的生态城市项目包括建立绿色帐户、设立生态市场交易日、吸引学生参与等内容,这些项目的开展加深了公众对于生态城市的了解[12-13]。1996年6月,怀阿拉生态城市咨询项目由澳大利亚Ecopolis Pty Ltd 公司、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和南澳大利亚大学中标,中标方在各种场合宣传怀阿拉的生态城市项目,频繁在怀阿拉中小学宣传怀阿拉生态城市项目的内容和意义,并开展了由年轻一代参与的短故事竞赛,让他们想象怀阿拉未来生态城市的图景,以便获知年轻人的需要,便于进行生态城市的设计 [8-9]。1997年实施的阿德莱德生态城规划中提出了“以社区为主导”的开发程序,该程序采取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生态开发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创造广泛、多样的社会及社区活动;保持促进文化多样性,将生态意识贯穿到生态社区发展、建设、维护的各个方面;加强对生态开发过程中各方面运作的教育和培训等[14]。这些城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拓宽了广大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渠道,提高了公众的生态意识,促进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 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评述

从上述几个国外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可以看出,国外对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他们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比较具体,结合了各国城市社会的现实问题,强调因地制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但是这些城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城市,而且他们实施的一些措施只是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解决的只是各个城市面临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具体的实践措施不一定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城市发展的现状,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国外的城市规划,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阶段和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

4 国外经验: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目前国际生态城市运动正在世界很多国家展开,试图在一篇文章里要完成对国外所有城市生态建设的有关经验的总结,几乎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万方数据

74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是不可能的。因此,上文的介绍和总结,只能是探索性的。由于国内的生态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可以从上述国外经验中获得如下启示。

4.1 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由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大都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而且非常注重可持续适用技术的开发,因此中国的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之路,不能再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道路,应该寓自然环境保护、社会生态和谐于经济发展之中。因此可以设想,如果中国出现较多的生态城市,不仅生态环境会发生明显好转,而且中国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文明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也必定会显著增强。

4.2 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城乡平等协调发展

国外很多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提醒我们,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仅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平衡的城市概念必须扩大到区域”(芒福德,1961),这就要求我们的“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马丘比丘宪章,1977)。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规划中片面强调城市周围地区的发展,忽视城市与区域的联系,就城市论城市,造成城乡冲突突出,三农问题严重。因此,我们的规划必须由单纯的城市规划向城乡一体化规划转变,应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平等协调发展。

4.3 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是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可以充分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进行跨越式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发展观向生态发展观的转变,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培育发展适合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特色产业、名牌产品,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在人居环境的营造方面,既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优美宜人,又要注重社会环境的文明和谐,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形成本民族本地区的城市特色。总之,把产业生态化、环境生态化作为发展生态城市的有效机制,可以带动中国城市尽快向生态城市的方向转化,逐步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4.4 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政策、技术、资金保障体系

我国应该加强与国外先进城市的交流,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动态,在引进国外人才、资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生态适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科技

人才,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科技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来保证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象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生态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无公害实用技术、干旱地区的节灌技术、集水技术等技术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资金的运转建议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组织,通过咨询机构、咨询人员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向人们提供各类信息、技术资料;其资金来源建议国家设立生态城市研究专项基金,建立有效的生态适用技术研究开发机制。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中国的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5 加强公共教育,加强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引导公民

广泛参与

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教育远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劳动者素质比较低,生活生产方式陈旧,而且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低,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教育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选择。教育还必须培养对待环境和国家利用资源方面积极的行为模式,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途径向所有年龄所有层次的人提供生态教育,普及生态文化,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公民自觉自愿的加入到生态城市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

[2] Ri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thy Future. CA: 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

[3] Dietmar Hahlweg. Case Study Eco-city Erlangen. Germany. Intern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 (Feb-June2003).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proceedings/icibs/ecocity03/papers/hahlweg/index.html

[4] Klaus Hoppe. On the Way to A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Policy in Freiburg.

Intern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 (Feb-June2003).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proceedings/icibs/ecocity03/papers/hoppe/index.html [5]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index.html

[6] Alley T. Curitiba: A Visit to an Ecological City. Urban Ecologist, 1996(4)[7] Lioyd-Jones T. Curitiba: Sustainability by Design. Urban Design Quarterly,

1996, January.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ns-search/ej/udq/57/csd.html [8]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au/whyalla/brief.html [9]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au/enviro/index.htm [10]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au/shadowplans/[11] 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ecocity/

[12] http://www.ecocity.dk/English/project _intro.html [13] http://www.ecocity.dk/english/interim _report.html

[14] 梁咏华. 浅析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由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三

个例子想到的. 小城镇建设, 2004 (7), 88-89

[15] 黄光宇, 陈勇. 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02, 8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万方数据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马交国, 杨永春, MA Jiao-guo, YANG Yong-chun

作者单位:马交国,MA Jiao-guo(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杨永春,YANG Yong-chun(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刊名:

国外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OVERSEAS

年,卷(期):2006,21(2)

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15条)

1.查看详情

2.Ri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thy Future 1987

3.Dietmar Hahlweg Case Study Eco-city Erlangen.Germany.Intem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 2003

4.Klaus Hoppe On the Way to A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Policy in Freiburg.Intemet Conference on Ecocity development 2003

5.查看详情

6.Alley T Curitiba:A Visit to an Ecological City 1996(04)

7.Lioyd-Jones T Curitiba:Sustainability by Design.Urban Design Quarterly 1996

8.查看详情

9.查看详情

10.查看详情

11.查看详情

12.查看详情

13.查看详情

14.梁咏华浅析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由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例子想到的[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04(07)

15.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陆明.郭嵘.齐刚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规划初探[期刊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4)

2.毛锋.朱高洪.MAO Feng.ZHU Gao-hong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

3.牟永铭.MOU Yongming浅析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和评价[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9(10)

4.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城市规划2001(1)

5.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4

6.蒋皋.刘洪彪.陈丽芳.JIANG Gao.LIU Hongbiao.CHEN Lifang生态城市本质新思考和战略发展方向探讨[期刊论文]-国际城市规划2009,24(1)

7.甘瑁琴.邓德胜.GAN Mao-qin.DENG De-sheng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6(11)

8.赵清.张珞平.陈宗团.崔胜辉.ZHAO Qing.ZHANG Luo-ping.CHEN Zong-tuan.CUI Sheng-hui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7(5)

9.杨伟.宗跃光.YANG Wei.ZONG Yue-guang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5)

10.王爱兰.Wang Ailan借鉴国际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期刊论文]-新视野2009(3)

引证文献(15条)

1.薛崯浅谈太原市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10(14)

2.马涛.刘平养崇明生态岛经济发展战略探讨[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10(21)

3.文宗川.崔鑫.任慧.冯银虎呼和浩特生态城市承载力分析及其建设策略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9(1)

4.黄当玲.田巧娣借鉴国外模式推进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13(21)

5.裴雪姣国外城市绿色管理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 2012(11)

6.沈超国外发展生态城市的经验及启示[期刊论文]-广东科技 2010(21)

7.崔晶.曹荣林生态城市视角下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8(16)

8.孙建国.吴克昌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07(2)

9.熊文.付建敏.史善新生态城市投融资模式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期刊论文]-城市 2009(10)

10.马交国.杨永春兰州市旧城区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 2008(2)

11.秦柯.李利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8(19)

12.王明亮.陈德超生态城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东化工 2010(12)

13.肖翊.李洋建设生态城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立足点[期刊论文]-城市 2006(4)

14.赵淑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期刊论文]-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7(5)

15.李晓东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城市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Periodical_gwcsgh200602014.aspx

逃离北上广深 中国十大最宜居二线城市

逃离北上广深中国十大最宜居二线城市 2013年10月29日 09:48 来源:中国企业家 分享到: 0人参与0条评论 三亚 三亚的城市发展,是一条超常规和超越式的发展之旅,这在中国的城市发展中非常少见。三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次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龙头,总投资达180亿元的海南东环铁路计划于2010年第三季度建成,到时三亚至海口只要几十分钟。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三亚的房市已不再是纯粹意义的住宅房地产,而是具有特殊性的旅游房地产。三亚的商品房销售,岛外购房者占到90%,国外购房者占近3%。在三亚买房消暑避冬,也成为全国以至国外一些中高层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的象征。如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亚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成为愿意享受生活和放松心情的人士之选。

天津 对内陆人来说,能闻到海的味儿,能亲近水,又不至于日日领受海风过于热情的吹拂,正是适度。天津有点被天津话带沟里去了的意思,再加一枚狗不理包子,大家就都觉得它土。其实这座城市,正经说来是中国现代化第一城。北洋政府时期,台上的是北京,台后的是天津。私以为,这是天津最大的魅力。租界建筑外头的石头是硬的,里头的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更硬。故天津的宜居,首先宜的是对历史有那么点兴趣的人。 宁波 让甬城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宁波2006年被公众评为“年度首选宜居城市”,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与那些干涩、枯槁、笨拙的无水之城相比,宁波很幸运地拥有了穿过城市的流动之水。但它更以经济发达而闻名于世。2009年,宁波市GDP总量超过

了4200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国第四位。本是以港口而兴的宁波,目前正努力打造立体化的陆、海、空、水交通运输网络,城市的形象与品质也得到全方位提升。 成都 是天下的“盐”。是中国“第四城”。2009年成都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它最新则拟定了建设世界现代化田园城市目标,分三步走:5至8年实现新三最,中西部第一;20年步入世界三级城市比肩休斯顿;30至50年跻身世界二级城市向巴黎看齐。成都的宜居不仅关乎居住问题,而且还在于有良好发展机遇。尽管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成都的楼市依然坚挺,外地人来蓉购房也创了新高。2007年—2009年一季度期间,在成都的购房者中,外地人占四成左右,约三成左右的外地购房者资产在100万元以上。 杭州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经验 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对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及其对城市周围富庶的佛斯河谷底的威胁。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 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市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备,景观优美且丰富多样,这些铸就了温哥华优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也树立了大城市打造宜居的典范。 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在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费心思。 此外,在交通建设方面,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把人才培养与引进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如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讨论会等社区教育来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很多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2.3.1城市发展背景概况 西雅图属纽约州,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也是美国的高科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 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docsj.com/doc/4815869916.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和高速增长,正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和 环境使用模式。在此模式下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纷至沓来,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而生态园林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成立;1986

年我国江西省宜春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这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在江西宜春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试点之后,我国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又先后分四批开展15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生态省2个,生态地、市16个,生态县(市)l29个,其他7个。1996年,威海市提出了“不求规模,但求精美”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并实践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总体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新世纪以来,上海、广州、厦门、宁波、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贵州、山东、吉林、安徽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 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其中,中德两国开展的“扬州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合作研究就是一例。2006年4月,建设部筹划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列人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课题。2006年8月7日,国务院在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表示,要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些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的美好向往,可

中国八大宜居幸福城市

中国八大宜居幸福城市 1、大连 大连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开发了大连,1899年开始称大连。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大连地区进行了侵扰。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大连在近代史上曾遭受两次大的战争劫,沦为俄、日殖民地近半个世纪。 大连环境绝佳,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 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2、威海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1996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为中韩自贸区先行示范城市。201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月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3、昆明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4、莱西 莱西位于胶东半岛中部,是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莱西市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缓岗平原,南部为碟形洼地,境内气候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境内有胶东半岛第一大水库莱西湖,姜山湿地公园,连续举办过两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 2017年11月,莱西市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 5、兰州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支点,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6、西宁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 1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 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具体的项目 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3广泛的群众参与 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 又如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城在建设中,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并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 4突出的重点领域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地面硬化、垃圾污染等问题,集中力量促使一两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美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期,主要是建造一些生态核心场地项目,即这些场地的建筑物均由节能、节水技术建造,后来逐步扩大到水的循环使用、雨水的保持、太阳能供热、城市工业使用再生能源等。 德国南部著名的生态城市弗莱堡,一开始就将生态城市建设重点放在硬化地面的透水改造、屋顶绿化、河道自然景观的恢复上。首先,对城市所有的硬化地面(公路除外)进行彻底拆除,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包括透水砖地、卵石地、孔型砖地、碎石地、有机质屑地等)。这一项改造,给弗莱堡的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善。其次,弗莱堡城市的居民通过庭院自助绿化、墙面立体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让天然植被回归城市等方法,有效地帮助自己居住的这个太阳辐射强的城市减少了热岛效应,使其卫生状况、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第三,弗莱堡城中的河道以模拟自然河床、保持河与岸的自然过渡结构、,而且维护费用少。 5完善的法律、政策和管理上的保障体系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中国生态城市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

35 背景 当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轨道。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Eco-city)的内涵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得到充实与完善。在中国,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国生态城市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刘琰 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合作开展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本项目规划为五年(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自启动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协议,该项目将在5年期内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并依照该指标体系,在中国遴选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大力推广生态城市最佳实践,鼓励和推动城市之间相互进行经验交流、借鉴,同时结合指标体系对案例城市进行评价,完成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由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过程,从而促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节选自《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2010-2011年度报告的部分内容。 ■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效果图

36 The Special Focus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概述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始自江西宜春于1986年提出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此后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蛰伏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喧嚣,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驱使下,中国对于生态城市的关注也从专家学者的理论探索迅速升温至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层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生态城市理念、内涵的深化和具体化,也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既是顺应城市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抉择,同时也是是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除此之外,地方各级政府也表现出对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 上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230个,所占比重为80.1%(如图1所示);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有133个,所占比重为46.3%(如图2所示);综合上述两种建设目标,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59个,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0.2%(如图3所示)。 中国生态城市典型案例的遴选 综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在众多正在开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中,本着兼顾典型性与代表性、差异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课题组2009-2010年度选取了13个案例城市进行跟踪分析(如表1所示)。考虑到案例城市的代表性与典型性,2010-2011年度剔除了4个案例城市:北川新县城、密云县、延庆县和长沙市。同时,根据现有的信息(包括各地已获奖项和荣誉,如联合国人居奖、各部委所颁生态有关奖项等),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建议,并经项目课题组内部多次讨论,2010-2011年度新增5个案例城市(或地区):北京市门头沟区、武汉市、呈贡新城、无锡太湖新城和合肥滨湖新区,最终确定2010-2011年度生态城市典型案例14个(如表2所示)。 中国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由于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1、生态城市建设动机不明晰、概念化问题严重 当前中国各级政府已经普遍对生态城市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需规避三方面误区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需规避三方面误区 2010-10-09 10:20 从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了解到,我国近几年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已经探索出若干别具特色的模式,值得推广。专家同时指出,现有的生态城市理念还需避免口号化,防止成为变相房地产项目,在中外合作的建设中需要注意学习对方的先进理念与技术。 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出三种模式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首先提出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性复合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各地生态城建设进入开发热潮,如与新加坡合作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与芬兰合作的北京门头沟中芬生态谷,与瑞典合作的江苏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在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各方专家对于中国各类生态城市样本进行了剖析,认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走中外绿色技术合作之路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局局长靳美珠说,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于2007签署合作协议,借鉴新加坡城建先进经验,预计在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土地上,用10年时间,在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建成一个国家级生态环保的宜居示范新城。“连续3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都是绿色建筑,采用智能化技术对房屋进行整体设计,

区域内90%以上出行都靠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碳排放。”另外,中新生态城在建设中还整理废弃盐田,净化海水,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 第二,依托绿色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德州模式”。 德州市市长吴翠云说,山东德州在产业发展上是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城,有着“中国太阳城”的美誉。目前,德州已经形成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和地缘热泵五大产业集群。光电相关企业已有120余家,年收入达到220亿元。全市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是北美的两倍多,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太阳能领域相关课题,德州占到了85%。现如今,德州中心城区新建住宅太阳能集热器推广应用率达到95%以上,中心城区的交通信号灯、部分住宅小区、景区均使用太阳能灯累计超过1万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阳城景观。德州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1万吨。 第三,调整传统产业进行旧城改造的“门头沟模式”。 北京门头沟区区委书记刘云广介绍,位于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区是我国五大无烟煤产区之一,区内煤矿储藏面积近700平方公里,占到全区总面积的一半。近年来,门头沟区逐步转向绿色低碳节能经济,254家乡镇煤矿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关闭。在旧城改造基础上,门头沟区与芬兰合作共建“中芬生态谷”,利用采石场挖空的山体,打造一座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低碳生态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分解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