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朱时清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朱时清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朱时清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朱时清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2006-09-11????

朱清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国经济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一流创新素质的人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培养出的大量学生到美国等西方国家读学位或工作,一般地说,在上课和考试中,中国学生往往好过美国学生,到作研究和进一步办产业时,情况正相反,暴露出了中国学生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在国内,情况就更突出了。近年来,中国的SCI 论文数已居世界前八名,但其中原始创新的极少。中国的发明专利就更少,而中国所拥有的高新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则几乎是空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人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世界第一(1998年是623万,2005年已有2300万),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居首位,不缺一般人才,关键在于我国未能培养出大批具有一流创新素质的人才。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除了需要在我国发展出适合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和教育体系和制度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内在的创新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国高教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从1957年上初中至今,我认识了许多学生,他们中不少人念书的成绩都很好,但在毕业后独立工作时,要么一遇困难就束手无策,要么跟着别人作,总是打不开新局面,换言之就是缺乏创新能力。为什么在校时的好学生毕业后会这样呢?这使我思考我们的教育系统(从小学到大学研究生院)究竟有什么不足。

半个多世纪中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最近十年从事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的一大问题是片面性,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培养他们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忽视了创新人才所必需的其它素质。这里我专门讲它们,希望同学们能早些认识到这些,重视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今后在你们中出现更多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这里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

?

一.好奇心和兴趣

?

好奇心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科学上最重大的原始创新大都是由好奇心推动的。众所周知,核物理学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放射性的发现,就是因为年轻的居里夫人被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选择了探索贝克勒尔射线的秘密作为论文课题。她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在一个破旧的棚房中坚忍不拔地重复着繁重而又枯燥的工作,终于找到了新元素镭和钋。

爱因斯坦对传记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麽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又对一位物理学家说:“空间时间是什麽,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就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他的这段极为朴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试想一下:你是否对自然现象感到过好奇?自然现象分两类,一类是人们未曾经历过的异常现象,如火山爆发,对这类自然现象感兴趣的人很多,但能把这种兴趣持久下去的人就不多了;第二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如空间时间是什麽?对这类问题感兴趣的,或能够思考这类问题的人不多,其中绝

大多数人只满足于一些简单的回答,能像爱因斯坦那样深入思考下去的人就仅是凤毛麟角了。

在爱因斯坦七十岁生日时,着名物理学家拉比致词说:“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没有人这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拉比的话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但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是人类中极少数能够深入思考这类人类最本能的观念的人,因而他对这类问题的好奇心可以持续下去。正巧他又生逢其时:科学的发展刚刚为解决此问题准备好了一切必要条件,能力和机遇的完美结合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或兴趣呢?

第一是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到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和亲手作实验。

前面讲过居里夫人的例子,她的好奇心是在她看到胶片被一种神奇的物质暴光引起的。爱因斯坦也是这样,他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 ...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关于这种对科学的兴趣。他又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唯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象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敬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正是他对科学的这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的兴趣,使他在晚年拒绝了作以色列总统的邀请。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科普活动,科学博物馆等

科普设施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好的学校都重视教学实验课和实验设施。这些正是我国目前最缺的,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第二,教学方法也很重要。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回忆说,他在上小学时,他的老师说:“想像一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奋力顶住它,把它放在房顶上,他做功的能量没有消失。多少年以后,也许有一天,石头掉下来砸了某人的头。”这个解释能量守衡定理的例子使儿童时代的普朗克终生难忘,就像他被那个落下的石头砸着那样。它使普朗克对支配着物质世界的物理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并且从此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故事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它说明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被引发,而且决定他的一生。因此,课堂教学永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应该让最好的教师讲课。好的教师不仅对所将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而且也善于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象普朗克终生难忘的老师那样。

?

二.直觉或洞察力

?

从上中学至今,我认识许多学生,他们念书时都很好,但毕业后工作能力相差悬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直觉和洞察力不同。

什麽是人的直觉和洞察力?简而言之,它们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时,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一个好的领导人,靠直觉和洞察力可以马上找到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和解决办法。科学家也一样。一位英国科学家在同我谈到我们都认识的一位美国青年教授时说,这是一位好科学家,因为

他对科学有很好的直觉。类似的话我听过许多,有经验的科学家都知道,好的直觉是优秀科学家的必要素质。

爱因斯坦曾现身说法地解释过:“(学生时代)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不能决定自己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自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它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些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在这里爱因斯坦强调了直觉在选择研究课题上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很年轻时就懂得直觉的重要,又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物理学。因此他能找到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取得突破的条件又已成熟,因而可以大发展的课题方向。

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是创新能力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这些能力是不能靠上一门课或读一些书(类似“小说写法”之类)获得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因此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气氛,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成长。特别是它们都有许多学术大师,学生有机会与大师直接交流。这些交流容易产生火花,让学生领悟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

因此,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大师或经常请到一流的大师来校讲课或作报告,让学生能经常与他们直接交流,观察他们,模仿他们,悟出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近年来,中国科大每年都邀请国内外的大师来校给师生作报告。有人不理解,认为花许多钱请这些人来作一二小时的报告实效不大,因为他们讲的,要么书上已有,要么大多数人听不懂。这些话有片面性,因为当面听讲与读书本不一样,不仅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不同,而且大师们的表情、动作,特别是他们在回答听众问题时,如何迅速寻找答案,这些可能让一些人悟出什么是直觉和洞察力。

?

三.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

?

数学家华罗庚常说一句名言“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他还说过:“在中学时,别人花一小时,我就花两小时。而到工作时,别人花一小时解决的问题,我有时就可能用更少的时间去解决了。”他还带出了优秀学生,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科学家对基础知识下的功夫很深,像老工人熟悉机器零件一样熟悉它们,因此也可以像老工人把零件装成机器那样熟练地用它们写出新定理,组装出新反应,完成新实验。当你看精彩的杂技表演时,就可以生动地感受到这个道理。杂技演员几年、几十年的练习一些基本动作,直到如此炉火纯青,以至使普通人认为这是天才作出的奇迹。科学研究和杂技在这个意义上是相似的。陈景润说过:“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着一条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点,就满足了。可我

常常要试9-10条山路,然后比较哪条山路爬得最高。凡是别人走过的路,我都试过了,所以我知道每条路能爬多高。”这句话揭示出了陈景润何以能超过别人达到顶点的秘密。

然而,勤奋刻苦必须以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科学史上思想深邃的巨人都特别能集中注意力。牛顿曾在思考时误把怀表当作鸡蛋放进水里煮。奥托弗里希回忆说“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中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这句话很精彩,它清楚地揭示出了优秀科学家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因此,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华罗庚和陈景润就是这样的天才。事实上,他们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他有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他具有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具有后一点,他才能作出别人作不到的事,也才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而舍弃正常人的生活,愉快地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工作上。?? 学校不仅应该让学生具备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应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原因。生理因素包含先天和后天两类,许多事实均说明先天因素的重要,但是其中的科学原理尚待脑科学家们作深入研究。后天因素则比较明显,例如充分休息和适当运动之后,脑部供氧充足时,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又如科学研究已确定:血液中铅含量较高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缺失等。因此,足够的休息、适当的运动和恰当的营养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好的学校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

境,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好的休息环境和体育活动场所。

心理和社会的原因则比较复杂。例如,做自己很有兴趣的事最容易集中注意力;又如古人说的“宁静致远”,现在不少学校的校园里有很浓的商业气氛,青年人边读书边经商。这样一来,学生就难以静下心来,更谈不上集中注意力了。

?

四.创新型人才还要善于抓住机遇

?

??? 人的创新能力是由两类素质构成的,一是上面讲的那些素质,第二方面的素质是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是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在南阳卧龙岗隐居时,诸葛亮肯定已具有非凡智力,然而若他未遇刘备,并抓住这个机遇毅然出山,他也不会创造出那段精彩的历史,被传颂至今。

创新型人才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过去几十年中我见过许多学生,他们都具备了很好的个人素质,后来的成就却千差万别,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是否善于抓住机遇。

韩信是历史上最会用兵的人之一,他帮助刘邦以弱胜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如果萧何未追上,韩信就只有回家种田了,因为他已经在项羽和刘邦那里都试过,被拒了。那样一来,韩信的抱负和才能就无机会展现,他也就成为历史上失传的芸芸众生之一。这件事说明机遇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就自然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人的一生中小机遇不断。对于这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大的机遇是历

史和社会造成的,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与这类大机遇有关。如果牛顿不是生在他那个时代,他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能够发现相对论也是如此。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已困扰人们很多年了,他生逢其时,非欧几何已经建立,发现光速不变的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刚完成,这些使发明相对论成为可能。不过他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也很多,他执着地考虑这个问题,有超人的天才,成功地抓住了这个重大机遇。物理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逢发现“金矿”-出现大机遇的时代。要想在科研上有大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那里有“金矿”。不能怪父母把你生得不是时候,没有遇到机遇。

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在我30岁左右的时候,我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比我们大的一代,在五六十年代精力充沛,然而当时国内“运动”不断,他们根本无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干。在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已经老了,不能像我们这样,到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去工作,去增长阅历。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造成的。现在的青年学生的机遇比我们更好了。现在有真才实学的人,国家是非常重视、非常需要的。但是,现在的青年学生是否一定比我们成功?不一定。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抓住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呢?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因此,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等机遇来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随时做好准备,包括从年青时代开始就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博的知识,要尽可能锻炼自己

的创新素质,在机遇来到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抓住它。

我一生经历的两个机遇终身难忘。

一次是在1978年,我国突然举行一次全国英语统考,考及格的人都公派出国了。那时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我记得那次英语考试题目其实极为简单。由于我无论当工人还是做别的工作,业余时间一直在自学英语,十年不断,所以考得不错。在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中有一个也考得不错,他也被分配到一个工厂当工人,不久又去附中当教师,多年一直在自学英语,他也考得好,不久就去欧州读博士。还有好多人参加考试,考不好,后悔也来不及了。机遇出现就是这样突然,只有准备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第二个例子,是我1974年在青海西宁当工人,突然听说科学院要搞一些重大项目,有一个是“激光分离同位素”,被青海盐湖所承担了。青海盐湖所是专门研究盐湖的综合利用的。它有的人才都是搞无机化学和化工的,没有从事激光分离同位素的这种专业人才。怎么办?他们到处找人才。我是学核物理的,激光分离同位素虽然不是本专业,但却与它相通。而且我在工厂五年,业余生活都在学习。调到盐湖所搞激光分离同位素后,我很快就适应了科研,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事情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只有准备得好的、平时坚持学习的人能够抓住机遇。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由于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只有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人,才不会失去机遇。

第三,一旦机遇出现了,就要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

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说过一句格言“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就是他在打世界冠军时说的。他们的冠亚军决赛,打赢了就是世界冠军。这种机会并不多,所以人生能有几回搏,他是拼了,他得到了世界冠军。他的这句话对中国乒乓球队影响很大,实际上,我们学术界也一样,人生能够有几回搏?

我的一项科研成果是发现硅烷分子的局域模振动。那是在大连化物所做的。有很多人都想得出这种光谱,都没有得到。因为这种光谱极弱,实验装置要调得恰到好处,每一个环节都要最佳才能做出来,就像交响乐队,要奏出最好的交响乐,每一个人、每台仪器、每一个音都要准,都要演奏出最佳状态,这种交响乐才最佳。那个局域模振动光谱正是这样,仪器的每一部分都要调到最佳,才能做出来。那天,仪器突然调好了,做得很漂亮,不能停,停了之后第二天再来的话,一切都又要重头来,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调好。于是就赶快找来一床席子和一床被子就在实验室里守着那个机器,不断把数据存起来。在晚上,因为所有人都不用电了,电是最稳定的,光谱质量最高的,连续在实验室睡了三个晚上,得到硅烷的局域模振动光谱。这个光谱发表后在国际上影响很好。总之,“人生能有几回搏”,当你意识到出现机遇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不要掉以轻心。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

过去二十多年中我认识许多研究生,他们念书时都很好,但后来的成就相差悬殊。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他们是否能发现机遇。前面已讲过科学家的直觉和洞察力问题,这里不再重复。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更容易得到机遇和抓住机遇。例如,做人要诚实守信。这一点,是许多当代青年学生应该重视的问题。有一些年青人,为了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

就造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最终结果还是害了自己。市场经济要求人诚信。社会是不接受一个不诚信的人的。又如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这是一个人得到机遇和抓住机遇的重要素质。

最后我讲一个我个人的故事。我于1963年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刚在北京读了三年书,文革就开始,全部停课了。1968年毕业分配,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当时我们班(近代物理系核电子专业)的分配是由工宣队的两个工人(一男一女)负责的。我回校参加分配已是临近结束之时,是最后谈话的几个人之一。那时已知道,我们班有11个人分到国防科委和二机部,他们都是出身好,来自工人或贫下中农家庭,本人也表现出色。其它同学都很羡慕他们,不仅由于他们可以学以致用-从事与核武器有关的工作,而且更因为他们受到国家的信任和重用。我们这些剩下的同学都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心里都有因家庭出身有问题的自卑。其它分配方案是:四个到天津(先到塘沽盐场劳动),五个到一机部的工厂(在辽阳,宣化,南京,贵阳,西宁)当工人,还有的是到一些省再分配。谈话时告诉我计划分我去天津,又问我如果去西宁的山川机床铸造厂行不行。当时的我对当工人十分向往,加之少年时代喜欢诗歌,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西北地区有种好奇心,我就马上回答,服从组织分配,如果需要,我愿意到西宁。第二天就正式宣布我班的分配方案,我被分配到青海西宁当一个铸造工人。

1994年底,我收到一位同班同学的来信,写道:

“你好!自一九六八年分配至今已有二十六年。全班同学各自东西,现有联

系的寥寥无几。当初毕业时留下的通信录现在几乎都已失效。二十六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咱们两人还有一个特殊缘分。当初分配时,本人应该分配到西宁(我在工宣队的记录本上亲眼所见),后来不知为什么又换成了你,把我分到了天津。也许就是这点缘分使我在二十六年后又找到你了。”

至此,我才完整地知道了毕业分配的真实情节:由于我的表态,工宣队在最后时刻把我和这位同学的分配方案对换了。

青海在古人眼中是常覆三军、马革裹尸的战场,在近代人心目中是劳改犯人去的地方。而且我是去当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人。所以在大家的心目中,我是分得最差的同学之一。当时没有一个人想到,今天我真心感谢工宣队作的这个对换,因为它给我带来了一生中最大的机遇。

1974年,中国科学院的领导是胡耀邦和方毅,他们想开展一些重大的项目,去追赶世界上的一些重大科技发展。青海盐湖所虽然条件不好,又是以无机化工为主业的单位,但是因为中科院在内地的其它研究所都瘫痪了,它也争取到了一项重大项目“激光分离同位素”。要做了,才发现缺少人才。于是从文革中分到青海的大学生中找。我得知这个消息,就自己争取从工厂调去作这个项目,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改革开放后,大家开始重视科研和学习了,我同时代的人方才发现,我已经早干了五年,走在他们前头。不仅如此,在那个地方作科研,在我们的前面没有权威,大家都从零开始,真正平等竞争,我很快就成了这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可以把自己的全部才能都发挥出来。我与同事们合作,把这个项目作得很好,因

此早在1979年,我就被科学院选拔出国进修和工作,先后到了美国的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回国到青海盐湖所后转到大连化物所工作十年。这期间我又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法国格林罗勃大学、第戎大学和巴黎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工作。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我45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两个院士之一。一些记者采访,都问我何以有这样突出的成绩。他们的问题使我认真地回首这段时光,我才认识到当年被分到青海当工人给了我一生中一个很大的机遇。我能得到这个机遇,是因为在毕业分配时没有斤斤计较眼前的个人得失。

总之, 如何把年青人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今天讲这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供大家参考。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摘要: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辟途径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发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创新途径形式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有的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的企业却由强变弱、由大变小,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创新。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没有创新精神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学校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一手抓,以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计算机掌握较好的老师负责各个兴趣小组,每周举行一次活动,让学生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限制,引领他们大胆畅想,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 二、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学校建立了配套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器材室,使学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动手操作,做到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对实验进行创新。我校有5名学生获得省实验创新奖。我们建成了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个远程教育室和一个电子备课室等信息化功能室,班班配备了多媒体,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的创作,并且在网上参加各种比赛,在这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建立科技展览室和参观科技巡展活动 我们把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室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由科技辅导老师对每项展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巡展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各种展品。通过亲身体验、共同探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创新的实际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加强科技创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织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都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电脑动画、绘画、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等方面的技巧,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了创新思路,及时、不断地学习和传播新的科技教育信息。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比赛获得省级名次的,给予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奖金,保障科技教师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

金山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体会,以与同仁共勉。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新课标指出:“中学数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独立完成定理的证明,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中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在新事物面前有采取对势的能力,体现为善于联想,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也就是善于探索、突破、综合、创新,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尚未发现或尚未解决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能开放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它的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能够开启智慧,挖掘深层信息,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以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让学生任意地去想去说的教学活动,这是对创新教育的错误认识。其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合理的新发现,从事物的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等等都是创新,评价解决一个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其关键是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新颖,对这个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与时俱进,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充分让学生参加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班集体集思广益的作用,让学生相互之间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求欲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师如何诱发学生的创造的动机,激活其思维,让学生在精神愉快的状态下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朝活跃、变通、寻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探究过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一、为孩子营造充满创新意识的家庭氛围 孩子出生后到幼儿期,家庭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并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做事态度和方法。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创新的形象,同时,还要给孩子传达乐于创新的态度。 当孩子要玩新游戏时,父母如果说:“别玩那个,危险。”或者说:“你现在还玩不了那个。”孩子想了解新鲜事物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无法尝试新游戏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就会压抑和打击孩子的主动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父母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父母,采用开明的管教方式,遇到事情多从几个新视角分析和解决,帮助孩子解答难题也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这样,孩子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积极的学习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孩子尝试有难度的游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旦发现孩子的天赋,就要积极鼓励和培养,让孩子的创造性天赋得到发展。 二、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创新能力的内驱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动力,它可以唤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创

造性活动中去。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许多发明和创作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性思维得出来的。 孩子只有对客观世界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改进和改变的方面,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好奇心越强,掌握的现实材料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出新的成绩。 刚刚的爸爸很喜欢养花,家里的花很多。一天,刚刚突发奇想地剪下了几枝月季花和太阳花,悄悄地埋到了泥土中,还煞有介事地为它们浇水。过了两天,他看到月季花都蔫了,但是太阳花却开花了,还冒出了几个新芽。孩子很纳闷,因为两种花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种的,可却是不同的结果。他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找爸爸。爸爸看见自己的花被孩子破坏了,心里很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啊。于是,爸爸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了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他相信,鼓励孩子的每一点新想法,对孩子会是莫大的帮助。 孩子的头脑通常是开放式的,对外界新鲜事物往往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会以好奇的心态向父母提问,这些问题是孩子了解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嫌弃孩子,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和热情。 父母要珍视并且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创造环境,点燃孩子学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的核心创新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出发,以自身力量为主体,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创新,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1. 全身心投入 第一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地去发展你的创新能力。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设定目标,争取别人的帮助,每天花点时间发展你的创新技能。 2. 变成一个专家 发展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成为服装摄影、品牌推广、品牌战略、影视广告、建站系统、画册印刷、品牌加盟、网站建设这一领域的专家。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你将能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新颖的或者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奖励你的好奇 发展创新能力的一个常见障碍是:感觉好奇是一种胡思乱想。当你对某事感到好奇时,不要斥责自己,而是要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探索新的课题。 4. 认识到有时创新本身就是奖赏 奖励自己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内在的动力。有时,创新的真正奖励在于其过程本身,而不是产品。 5. 乐于冒险 当开始发展你的创新技能时,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必须愿意承担风险。你的努力可能不会每次都最终成功,但依然会

增强你的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用的技能。 6. 记创新日记 开始写日记,记录你的创新过程,跟踪你的创意。日记是反思你已完成工作并寻求其它可能解决办法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日记可用于保存想法,以便以后可能成为未来的启示。 7. 为创新投入时间 如果你不为创新投时间,你将无法发展自己的创新才能。每周安排一些时间,集中花在某些类型的创意项目上。 8. 克服阻碍创新的消极态度 根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200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你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据这项研究报告的首要作者亚当.安德森博士说,“如果你正在做需要有创意的工作,或者在一个智囊团,你会想在一个有好心情的地方。”着重消除那些可能会损害您发展创新能力的消极想法或自我批评。 9. 克服失败的恐惧 担心你可能会犯错或者你的努力将会失败,这会阻碍你的进步。每当你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感觉,提醒自己:错误只是过程的一部分。虽然你可能偶尔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跌倒,但是你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10. 激发新思路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个在学术界和专业领域常用的技术,但它也可以作为开发你的创新能力的强有力工具。首先把你的判断力和自我批评放一边,然后开始写下相关的想法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目标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接下来,重点明确和细化自己的想法以达成最佳的选择。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创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就是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就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创新意识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就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就就是求佳意识。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就是人格,而不就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就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就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创新能力一般就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就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与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只就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就是单一的与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与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提高创新能力的20种方法

按照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的说法,创新可大致定义为“......创造既新颖又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2003年)。创新其实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和将要处理情形的新途径。这不是仅限于艺术家、音乐家或作家的一种技能,它是一种对各行各业都有用的技能。如果你曾想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下 面这些技巧可以给予你帮助。 1. 全身心投入 第一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地去发展你的创新能力。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设定目标,争取别人的帮助,每天花点时间发展你的创新技能。 2. 变成一个专家

发展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你将能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新颖的或者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奖励你的好奇

发展创新能力的一个常见障碍是:感觉好奇是一种胡思乱想。当你对某事感到好奇时,不要斥责自己,而是要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探索新的课 题。 4. 认识到有时创新本身就是奖赏 奖励自己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内在的动力。有时,创新的真正奖励 在于其过程本身,而不是产品。 5. 乐于冒险

当开始发展你的创新技能时,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必须愿意承担风险。你的努力可能不会每次都最终成功,但依然会增强你的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 用的技能。 6. 建立自信

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会抑制你的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建立自信是如此重要。记录下你已经取得的进展,表扬自己做出的努力,并且总是设法来奖励你的 创意。 7. 为创新投入时间

如果你不为创新投入时间,你将无法发展自己的创新才能。每周安排一些时间,集中花在某些类型的创意项目上。 8. 克服阻碍创新的消极态度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吴国栋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

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四种创新能力

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四种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人才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当前,创新 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高中阶段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基于此,以高中政治为例,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运用发现教学法,培养学生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运用任务设计法,培养学生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主办的“创新人才?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指出,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已经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

特殊意义。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四种能力的创新人才,这四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捕捉和判断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国际对话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知识性、能力性、思想性、政治性、社会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可以连接自然、社会、思维、生活等方方面面,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认识各种现象,更利于渗透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立足课堂,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 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袁振国先生认为:“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万条,起点一个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要巧妙地设计问题,使问题与学生的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课教学方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2年第2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2,201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课教学方法 胡先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阐述了创新的意义,叙述了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教材;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 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12)02-0037-03 收稿日期:2012-04-19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No.2010tjk108). 作者简介:胡先志(1953-),男,湖北武汉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光纤通信. 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 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使学生对老师惟命是从,淡化了学生追求真理的意识.以角逐名利为中心的中国应试教育,大部分教师就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何应对考试,没有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从来没有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树立追求真理的理想. 应试教育弊病既严重地伤害了学生求知欲望,又给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带来了不少的难度.现在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1)只看教材,不读参考文献;(2)仅上课听讲,不会提问;(3)只顾自学,少有讨论;(4)只会死记硬背,不会分析归纳;(5)只有模仿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等. 大学要想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解决上述问题.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技术创新是强国之本,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技术创新意识,让学生享受学习和创新过程的快乐.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由教育部《2007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招生资格 的高等学校名单》获悉,我国普通本科学校共有742所.又据2012年4月13日黄秀清在《科学网》的博文报道,2011年高考人数为933万,录取人数是675万,录取率为72.3%.如此众多的学校和庞大的学生数量充分说明,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教学质量是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基本保证.衡量一所大学的好坏尺度是看她培养出多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辞海》对创新的解释是,抛开陈的,创新新的.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自觉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能够充分挖掘自身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科技腾飞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组成.创新知识包括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人文修养.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实践等能力.创新人格是由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科学态度和高度历史责任感组成.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者有机统一于大学培育创新人才的全过程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鼓励创新的正面影响.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言警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存在负面影响.如“师之所传,弟之所授,一字毋敢出入”.师道尊严只要求学生的机械记忆,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使得他们缺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另外,“学而优则仕”的功利读书、以分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案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①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②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 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 DNA重组实验开始了人类控制遗传和生命的过程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 计算机开创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 互联网技术推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变革 李开复—“创新工场” 创新工场是一种新的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的整合 创新工场是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前言: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书共十章 第一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篇 第二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素质篇 第三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技能篇 第一章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 本章要点 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创新的概念、模式和过程 创新能力的概念和构成 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节创新驱动的时代

一、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二、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1.创新可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2.创新可以提升工艺能力,打造先进的制造优势 3.创新可以提升服务能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4.创新可以提升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构筑战略发展优势第二节创新的内涵 1 创新的基本概念: (1)创新的概念: 创新的经济学概念: 第二节创新的内涵 (2)创新的类型 类型: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 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 (3)创新的模式: a 线性 研发——生产——市场 市场——生产——研发 b 同步耦合 c 相互作用 第二节创新的内涵 (4)创新的过程: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知识,寻找或超越常规或产生新凝而独特的具有应用价值新事物或思想活动。它是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动力,如何拥有创新思维和体现开拓精神呢! 笔者认为:应从强化到创新意识开始,竞争是活力的源泉,所谓推陈出新正是应有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这需要科学的用脑和善于运用方法,从寻找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到揭示问题的过程中,从形式→内容→本质逐一分析,找到未能清晰或相关联的线索,放到工作中观察和评鉴。因此,创新能力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进行: 1.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从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多吸取前瞻性知识。 2.确立用脑思维:找到联想的桥梁和勇于自我否定;从日常工作中发掘和提炼主题及相关信息。 3.善于运用方法:多玩数理游戏,尝试把灵感写下来;与不同年龄的人交往,从事例中寻找因由和出处。 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宽凭鱼跃。从个人角度,固然应在充分认识自我基础上找到表扬长避短或如何取长补短的方法,从知识吸取与职业活动中,去培养创新意识。但就企业来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作为管理人员应更多地让属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打造活跃的沟通平台,比如合理化建议提案、刊报投稿、定期职业调研和工作恳谈会等方式。 在个人修养方面,尝试以学会静心→拥有信心→培养恒心→做事专心的程式来训练自己,预留一些时间专门用于“想入非非”,让奇妙的心境和思维进入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的境界。 笔者的顾问心得和分享是: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从思路构想到提供建议、从设计方案到充分评估后的具体实施,应注重以下两点: 第一点,单是“敢想敢做”不完全对,敢想是以现实为基础,以相关联的因素与联想;最终应建立在可行适用或能够创造条件,应为“会做”,比如,一个好想法让大家参与讨论,并考虑可行的方式是否与现行的有抵触,若应用时有什么问题?效果如何等等。在充分评估后从建议到实施方案便可应运而生。 第二点,先人一步,赢得时间;被动面对,将耗用资源,比如,许多企业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种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种方法 历史进入21世纪后,人类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青年一代肩负着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因此每个中学生都应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大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那么青年学生怎样在化学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呢? 我想应在学习中努力做到下面四点: 一、培养自学能力。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总是依靠老师讲.好像知识非要经教师上课讲授才能学进去。其实现行的中学化学课本语言明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只要自己边看边认真思索,完全可以阅读和理解。而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极有好处,并终生受益不尽,所以学生应在教师讲解前,先尽量进行自学,学着独立思考。即使有的地方看不懂.也可以形成问题,到听课时更有重点地加强注意力,从而迅速学懂弄通。这样培养起来的独立自学能力和习惯,还有助于多读参考书,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新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提问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已有的知识,更要积极思考这些知识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会是这样?还有什么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去捕捉各种问题。思维心理学指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要把学习引向深入,就要对熟悉的知识进行全新的思考,以敏锐的目光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和发问,即使它们是前人已证明过的结论也应这样。因为新的创造总是在否定旧有的结论中成长的,正如拉瓦锡否定燃素学说。同时提问本身就要思考。经验证明,往往常提出问题的学生都学习主动刻苦,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智力创新思维探索创造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是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学习一个重要定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尤其数学知识中丰富的有关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这大量的智力因素,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我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根据。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摘要: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辟途径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发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创新途径形式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有的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的企业却由强变弱、由大变小,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创新。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没有创新精神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学校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一手抓,以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计算机掌握较好的老师负责各个兴趣小组,每周举行一次活动,让学生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限制,引领他们大胆畅想,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 二、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学校建立了配套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器材室,使学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动手操作,做到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对实验进行创新。我校有5名学生获得省实验创新奖。我们建成了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个远程教育室和一个电子备课室等信息化功能室,班班配备了多媒体,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的创作,并且在网上参加各种比赛,在这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建立科技展览室和参观科技巡展活动 我们把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室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由科技辅导老师对每项展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巡展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各种展品。通过亲身体验、共同探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创新的实际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加强科技创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织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都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电脑动画、绘画、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等方面的技巧,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了创新思路,及时、不断地学习和传播新的科技教育信息。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比赛获得省级名次的,给予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奖金,保障科技教师和辅导员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给他们创造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五、邀请科学家进校园 我们邀请中科院的科学家来我校做报告,科学家运用幻灯片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关于航母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向同学们解说了我国辽宁舰的情况,每个同学屏气聆听,个别学生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询问了专家……此次活动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认识到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创新的向往,认识了在国际形势下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六、举办科技实践活动 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比如学生针对《合理使用汽车远光灯》的问题走访了社区、医院、图书馆、档案局、交管所等单位,对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走访调查,不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使学生们更加自立自强,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们从课堂走向社会,真正意识到作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11-09-23T09:50:55.50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王小南 [导读]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小南 (张家口市桥东区二十一中学,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46-01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关注的课题。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教改意识;学法指导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的要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有句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另外,教师还应该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会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感到新鲜而富有兴趣,增强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助挂图、彩图、表格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可以举行一个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三、要创造问题、倡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同时,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争论中引发思考。此时,教师再给予精心点拨、肯定、鼓励,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七年级在学习“性格”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聊聊你所知道的性格”,通过“描述性格——猜猜是谁”、“谈谈名著中的鲜活人物”等活动激活学生对“性格”的已有经验,并对已有经验进行强化,使思想政治课脱去说教的外衣,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思维活跃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创造发明的起点,更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信息。它适合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适合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勇于穷根刨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是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一思多问,一问多思,培养学生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即使思考同一问题时,力求不遵循和固守同一思路,采用同一种方法。例如,九年级在分析有些热点材料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历史、政治知识来思考等。实践证明,求异质疑是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想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在质疑、论疑、争疑、析疑、释疑、再生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所教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交流”、“探究”、“活动”等,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有可能地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习惯造就成功”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2.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五、更新教学方法,优化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某节课的教法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屡见不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教学方法要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