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近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

近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

近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此时对中国外交进行一个评估可以说适得其时。

中国外交思想现状与理论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恪守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外交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后,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地阐释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强调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构建和谐世界,就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全球公共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解决。“和谐世界”这个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由一个概念逐步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并在世界上得到一定影响的中国外交新理论。“和谐世界”既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又是对中国现实外交行动的指导方针,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中国外交结构现状与实践创新。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外交开始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结构和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在积极融入全球体系的同时努力改变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所处的被动地位,提高自身的制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举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和亚运会、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都是中国制造国际热点议题的有益尝试;积极解决朝核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参与全球治理等都是中国参与国际热点议题的具体实践;G20峰会上中国提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六项主张,中国围绕铁矿石定价问题进行的谈判等,都显示了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要求和决心。虽然中国的议题外交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外交开始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结构和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在积极融入全球体系的同时努力改变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所处的被动地位,提高自身的制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举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和亚运会、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都是中国制造国际热点议题的有益尝试;积极解决朝核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参与全球治理等都是中国参与国际热点议题的具体实践;G20峰会上中国提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六项主张,中国围绕铁矿石定价问题进行的谈判等,都显示了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要求和决心。虽然中国的议题外交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创建多边合作机制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又一大特点。中国文化强调“内修而外治”,独善其身然后兼济天下。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中国无法做到以一己之力定天下,但借众人之力则可以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目标。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外资本优势开始显现,追求共同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清晰。无论是周边外交,还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中国都倡导以我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中国首先推动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以我的优势带动全球和地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的外交作为并不是挑战西方霸权,而是重点维护好自己

的利益。在策略上强调软硬兼施,用强力手段坚决维护领土领空安全,并用经济手段加强与周边及地区的发展利益,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更加重视公共外交的重要作用。中国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加强人大、政协、地方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2013年,中国面向周边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一年多来,习近平先后访问了周边国家中的13个国家,足迹遍及中亚、东南亚、东北亚、南亚等周边次区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周边特色。为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中国倡议。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推进对外合作的总体构想。“一带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得到沿线近60个国家的积极响应,为欧亚大陆的振兴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新理念,呼吁各国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习近平同志倡导建立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亚太梦想,推动各方一致同意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在亚太合作进程中留下深刻历史印记。

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和发展了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正在指导中国外交转型和升级。“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同时,带来外交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创新,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指引中国外交胸怀伟大梦想并为其实现而保驾护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应运而生,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强调“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铸就“和平发展”加强版;注重与各方联手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全面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的辩证统一观,力求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核安全观、信息主权观与网络空间秩序观、海洋合作观等,为弥补“安全短板”迈出有力步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坚持内政与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科学研判国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加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外交战略新思想,推动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积极进取,不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新思想主要包括:以中国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引和提振新时期中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策略运筹和统筹协调;丰富和深化和平发展战略思想,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共赢”升至外交旗帜高度,通过“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筑牢边海边防铜墙铁壁;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弘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用“亲、诚、惠、容”理念经略和塑造周边,让命运共同体在周边落地生根;推动建设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力避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以正确义利观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金砖国家形成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