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217-22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441424416.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sj.com/doc/441424416.html,/10.12677/ap.2014.42033

The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The Moderating Model

Chunxiang Hu1, Yangang Nie1,2*

1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2The Research Center of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Guangzhou, Guangzhou

Email: *niezi66@https://www.docsj.com/doc/441424416.html,

Received: Jan. 16th, 2014; revised: Jan. 18th, 2014; accepted: Jan. 2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sj.com/doc/44142441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try to explain the influence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a variety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self-control, but it does not indicate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of the influence, and it lacks consideration of the role of neural mechanisms and re-sources which is the manipulated variabl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more systematically, we put forward the moderating model of self- 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dual systems of self-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self-control resource, which is that: if the resource of self-control is not depleted, individuals can maintain the person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be-cause they have sufficient self-control resource, and demonstrate the honest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their personal standards; Conversely, if the self-control resource of individual is depleted, which will be used to maintain the person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in-dividuals a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individual standards in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impulses in the subconscious level will make the individual's self-control failure, and show bad faith conduct. Future research could use the methods of dynamic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affecting the honest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derating between double systems of self-control and self-control re-source.

Keywords

Dual Systems of Self-Control; Self-Control Resource; Honest Behavior; Moderating Model

*通讯作者。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机制:调节作用模型

胡春香1,聂衍刚1,2*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2广州人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广州

Email: *niezi66@https://www.docsj.com/doc/441424416.html,

收稿日期:2014年1月16日;修回日期:2014年1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1月21日

摘要

尽管以往研究从多种自我控制理论的角度解释自我控制对诚信行为的影响,但却没有指出具体的影响机制,以及缺乏考虑神经机制和自我控制资源调节变量在其中的作用。为了更系统地解释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作用机制,我们从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的视角,提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该模型认为:如果自我控制资源没有受到损耗,即个体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资源,那么个体可以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从而表现出与个人标准相符合的诚信行为;相反,如果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使个体用于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的资源减少,导致个体无法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潜意识层面的冲动就会使个体的自我控制失效,从而导致个体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的视角,采用动态的认知神经研究方法,探讨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关键词

自我控制双系统;自我控制资源;诚信行为;调节模型

1. 引言

诚信行为既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诚信的概念加以界定:吴继霞(2009)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将诚信界定为:个体在一定关系中所表出的以诚实、信用、信任为核心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另有研究者从诚信结构的角度对诚信行为进行探讨,赵子真等(2009)依据词汇学假设,通过人格词评定的研究手段得出诚信人格结构:由4个正性取向(实干重义、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和忠实可靠)和4个负性取向(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虚伪不实)的维度构成;吴继霞等(2012)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得出诚信结构:由诚实、信用、信任和责任心四因素构成。宋玲等(2009)从心理学的视角,将诚信定义为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其中存在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各因素交互综合作用。此外,赵爱玲(2004)认为诚信由“诚”和“信”组成,“诚”即诚实、诚恳,指在无人监督或不受舆论谴责的情况下,尊重事实真相的品德,它包含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对待别人的双重内涵。“信”即守信用,是指遵守诺言的品德。基于此,我们认为诚信行为(honest behavior)是一种个体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表现出来的尊重规范和信守承诺的道德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是否做出诚信行为受到个人因素(如人格特质、自我意识和心理理论)、家庭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对诚信行为的使用动机)和社会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社会支持)等的影

响(McLeod & Genereux,2008;聂衍刚,黎建斌,林小彤,周虹,2011;曾敏霞,2012;徐芬,王卫星,张文静,2005;Steinberg, Lamborn, Darling, Mounts, & Dombusch, 1994;蒋奖,2004;Heyman, Hsu, Fu, & Lee, 2012;Mattews & Gallo, 2010;叶婷,吴慧婷,2012;刘霞,范兴华,申继亮,2007)。

关于诚信行为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做出非诚信行为(如说谎)的时候,P300波幅显著增高(Peter Ro-senfeld et al., 1987;Vahid, 2009;周亮等,1999;周亮,杨文俊,2000);另外,Fang等人(2003)关于个体作出非诚信行为决定(如说谎决定)的ERP研究结果表明,非诚信行为(如说谎)反应前会产生CNV (Contigent Negative Variation),即认知负荷波,并且与做出诚信行为反应相比显著的负同偏转。崔茜等人(2009)的研究发现,P300和CNV可能放映不同的非诚信行为心理过程(如欺骗)。个体在做出诚信行为和非诚信行为时涉及的脑电成分包括P300、P540及CNV,而诚信行为本身是由若干认知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从自我控制的视角研究青少年的诚信行为是必要的。

另外,自我控制在个体做出诚信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人类一种主动控制不合理思想、情绪和行为,以使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的重要心理机能(黎建斌,聂衍刚,曾敏霞,窦凯,2012)。和其他道德行为一样,诚信行为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一方面在于维护人际间的相互信任,另一方面在于提升自我的形象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群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曾敏霞,黎建斌,聂衍刚,2012)。然而,个体的诚信行为并不一定给其自身带来好处。例如,一些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办事的人可能会让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来欺骗自己而使自身的经济、名声等受到损失。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祖先偏好那些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的行为与特质并通过基因将这些特质和行为模式留传下来,因此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带有自私的基因的,这些基因的作用在于提高个体的生存和繁衍价值(Dawkin, 1976)。从这个角度来看,个体是否产生诚信行为实质上是存在动机冲突的,即个体内部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系统(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及潜意识层面的冲动系统),并且这种冲突会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进而表现出相应的自我控制结果(如诚信行为或非诚信行为)。

以往对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理论基础,而是更多地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因此目前所得的研究结果十分零散。作为人类的一种复杂行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必定具有其作用机制,可目前对自我控制影响行为的心理机制还十分稀少,这并不利于对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做出更深入的认识。为此,我们认为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的视角,提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有必要的。

2. 诚信行为的理论解释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人格特质理论、道德双面模型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诚信行为。

首先,人格特质理论认为诚信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特质,个体的诚信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由其内在的诚信人格特质所指引的,如果诚信特质水平较高,那么个体则更可能一致地表现出较多的诚信行为;如果特质诚信水平较低,那么个体则更可能表现出诚信缺失行为。国外研究者在“大五人格”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诚信这一人格特质,并组成一个HEXACO人格特质模型(Ashton et al., 2004; Ashton & Lee, 2005)。国内研究显示,诚信特质同样适用于中国人群体。例如,陈劲(2007)的研究发现现代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的诚信心理是由严谨性、宜人性、友善性和公正性几个特质构成的高阶人格特质;消极的诚信心理是由虚假、自私、世故和钻营几个特质构成的高阶特质。另一项国内的研究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探索出中国人的诚信人格结构包括正性取向(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忠实可靠)以及负性取向(虚伪不实、自私欺人、多谋寡信)两个方面(赵子真,吴继霞,吕倩倩,李世娟,2009)。

其次,道德双面模型认为诚信与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密切相联,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是两

个区分的概念,两者的发展过程是平衡的和独立的,当面对实际的诚信情景时个体需要将已有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情感运用到解决实际的诚信问题才能产生诚信行为(Lind, 2000;吴慧红,2005)。基于道德双面模型,我们可知个体表现出良好的诚信行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发展了较高水平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且能够成功地将两者运用到解决实际的诚信问题;而个体表现出非诚信行为的原因则可能是由于没有发展出较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还有可能是没有将两者成功地运用到解决实际的诚信问题。

最后,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诚信行为与其他人类的行为一样,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非诚信行为同样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Bandura, 1977)。该理论认为,一种行为的习得并不需要个体亲自经历才能形成,个体只需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能够形成该行为的脚本,个体会在头脑中模拟该习得的行为脚本并在一定的情境中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例如,如果个体看到同桌因为作弊而获得好成绩且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没有被发现,那么他在下一次考试中也可能通过作弊这种方法来获取好成绩(曾敏霞,黎建斌,聂衍刚,2012)。

总的来说,诚信行为是青少年的一种典型的良好道德行为,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这种行为的产生和转化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同时,一些个人的以及人际间的心理因素对诚信行为的产生具有预测作用。因此,从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的视角,提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理论模型,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是必要的。

3. 从自我控制视角解释诚信行为的基本理论

从自我控制视角解释诚信行为主要从自我控制的相关理论及神经机制方面进行,有以下5个方面:首先,反馈环理论(feedback-loop model)认为自我控制是一个由不同阶段构成的反馈过程。个体在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会把当前行为与个人标准进行比较,一旦发现两者不统一即会进行自我调节,直至当前行为与个人的标准相符合(Carver & Scheier, 1990)。个体做出诚信行为的过程也是一个反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我控制的不断反馈和调节。

其次,有限资源理论(limited strength model)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的能量资源,个体在进行自我控制时需要运用自我控制资源;当这种资源一旦出现暂时性的枯竭后,人们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表现出各种与自我控制失败相关的不良行为(Baumeister, Vohs, & Tice, 2007)。据此,我们认为个体作出诚信行为实际上是需要自我控制资源加以调节的,一旦自我控制资源受到损耗或枯竭,导致自我控制失效,进而影响个体做出良好诚信行为的可能性。

再次,人格特质理论(trait theory)认为自我控制是在个体气质的基础上,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特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特质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的个体会表现出较多的自我控制行为(Friese & Hofmann, 2009; Tangney, Baumeister, & Boone, 2004)。个体是否表现出诚信行为,还与个体自身的特质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如果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的话,那么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而更有可能表现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诚信行为。

另外,双系统理论(dual-system of self-control)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结果受到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以及潜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两个系统的影响,即控制系统和冲动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会主导自我控制并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控制结果;但当个体不能维持个人标准时,潜意识层面的冲动就会使个体的自我控制失效(Hofmann, Friese, & Strack, 2011)。个体的诚信行为并不一定给其自身带来好处,反而更多时候会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这个角度来看,个体是否产生诚信行为实质上是存在动机冲突的,个体一方面需要表现出良好的诚信行为来提高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个体又需要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利益最大化来提高自身的权力和地位。即个体内部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系统(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及潜意识层面的冲动系统),并且这种冲突会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进而表现出相应的自我控制结果(如诚信行为或非诚信行为)。

最后,整合模型理论(integrated model)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执行控制和前额叶皮层作为中介产生作用的,当自我控制资源受损后,个体的执行控制功能受到弱化,从而导致更多不良的行为后果(Hofmann, Schmeichel, & Baddley, 2012;黎建斌,2013)。自我控制对诚信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执行控制和前额叶皮层的中介产生作用。

4. 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拟从自我控制双系统理论和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的视角,提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该模型假设,如果自我控制资源没有受到损耗,即个体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资源,那么个体可以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从而表现出与个人标准相符合的诚信行为;相反,如果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使个体用于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的资源减少,导致个体无法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潜意识层面的冲动就会使个体的自我控制失效,从而导致个体表现出不诚信的行为。自我控制的双系统,即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自我控制资源的调节作用下,两种系统的主导作用不断进行转换,自我控制资源的调节作用影响着个体会在何种系统主导下作出行为,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诚信行为后果(见图1)。

我们认为,如果个体要表现出良好的诚信行为,那么前提是他要克服潜意识层面的自私、贪婪等负面的冲动,维持意识层面的个人标准,而自我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则起到重要的作用。自我控制具有克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冲动并使个体的自身行为表现符合个人和社会标准的作用(Baumeister et al., 2007;黎建斌,聂衍刚,曾敏霞,窦凯,2012)。为了进一步探讨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作用机制,我们从自我控制双系统及自我控制资源理论的视角,提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5. 小结与展望

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更系统地阐释自我控制双系统和自我控制资源理论对诚信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回顾相关文献后,笔者认为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涉及两种系统,即控制系统和冲动系统,并且这种作用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具体来说,个体进行的自我控制资源受到损耗后,会消耗一定的能量,而个体在做出诚信行为时需要意识层面的控制系统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又会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模型。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更系统地阐释了自我控制影响诚信行为的调节作用机制,一方面为日后关于自我控制及诚信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自我控制对诚信行为的影响提供更系统的解释。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自我控制是一种人格表现和人格过程,而诚信行为则属于人类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为人格与行为关系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

Figure 1. Moderating model

图1.调节作用模型

致谢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BA090067)、广州市属高校“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培养项目(12A010S)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12A001)资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劲(2007). 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 博士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崔茜, 张庆林, 邱江, 刘强, 杜秀敏, 阮小林(2009). P300和CNV在GKT的延时反应范式中测谎效果的分离. 心理学报, 4期, 316-328.

蒋奖(2004).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1期, 72-74.

黎建斌(2013). 自我控制资源与认知资源相互影响的机制: 整合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期, 235-242.

黎建斌, 聂衍刚, 曾敏霞, 窦凯(2012). 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因素、神经表达及交互作用刍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期, 44-50.

刘霞, 范兴华, 申继亮(2007).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期, 98-102.

聂衍刚, 黎建斌, 林小彤, 周虹(2011). 中职学生自我意识与诚信态度的关系. 教育研究与实验, 1期, 87-91.

宋玲, 吴继霞(2009). 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期, 111-113.

吴继霞, 黄希庭(2012). 诚信结构初探. 心理学报, 3期, 354-367.

吴继霞(2009). 诚信品格的养成.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0, 37, 74 76, 285, 319.

吴慧红(2005). 道德研究新视角: 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硕士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徐芬, 王卫星, 张文静(2005). 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 心理学报, 1期, 73-78.

叶婷, 吴慧婷(2012).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心理学探新, 1期, 61- 66.

曾敏霞(2012). 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与诚信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硕士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

曾敏霞, 黎建斌, 聂衍刚(2012). 诚信行为: 心理学的解释. 心理学进展, 2期, 65-71.

赵爱玲(2004). 国内诚信研究综述. 道德与文明, 1期, 68-71 .

周亮, 杨文俊, 廖四照, 邹海强(1999). P300用于模拟盗窃测谎的实验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期, 34-36.

周亮, 杨文俊, 廖四照, 邹海强(2000). 模拟盗窃者与熟悉现场者在测谎实验中事件相关电位的比较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期, 86-88.

赵子真, 吴继霞, 吕倩倩, 李世娟(2009). 诚信人格特质初探. 心理科学, 3期, 626-629.

Ashton, M.C., & Lee, K. (2005). Honesty humility, the big five, and the five factors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 1321- 1353.

Ashton, M.C., Lee, K., Perugini, M., Szarota, P., De Vries, R.E., Di Blas, L., Boies, K., & De Raad, B. (2004). A six-factor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descriptive adjectives: Solutions from psycholexical studies in seven langua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356-366.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Baumeister, B.F., Vohs, K.D., & Tice, D.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351-356.

Carver, C.S., & Scheier, M.F. (1990). Origins and func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A control-process view. Psy-chological Review, 97, 19-35.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se, M., & Hofmann, W. (2009). Control me or I will control you: Impulse, trait self-control, and the guidance of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 795-805.

Fang, F., Yitao, L., & Zheng, S. (2003). Lie detection with 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50, 247-255.

Heyman, G.D., Hsu, A.S., Fu, G., & Lee, K. (2012). Instrumental lying by parents in the US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on line publication first.

Hofmann, W., Friese, M., & Strack, F. (2011).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162-176.

Hofmann, W., Schmeichel, B.J., & Baddeley, D. (2012).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self-regul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16, 174-180.

Li, J.B., Nie, Y.G., Zeng, M.X., Huntoon, M., & Smith, J.L. (In press). Too exhausted to remember: Ego depletion under-mines subsequent 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on line publication first.

Lind, G. (2000). The importance of role-taking opportunities for self-sustaining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 9-15.

Matthews, K.A., & Gallo, L.C. (2010).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athways link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 501-530.

McLeod, B.A., & Genereux, R.L. (2008). Predicting the acceptability and likelihood of lying: 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lity with type of li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591-596.

Rosenfeld, J.P., Nasman, V.T., Whalen, R., Canrwell, B., & Mazzeri, L. (1987). Late vertex positivity 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as a guilty knowledge indicator: A new method of lie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4, 125- 129.

Steinberg, L., Lamborn, S.D., Darling, N., Mounts, N.S., & Dombusch, S.M. (1994). Over-time changes in adjustment and competence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5, 754-770.

Tangney, J.P., Baumeister, R.F., & Boone, A.L. (2004).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 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271-322.

Vahid, A., Mohammad, H.M., & Mohammad, A.K. (2009). A new approach for EEG feature extraction in P300-based lie detection.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94, 48-57.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模版)范文

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X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 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 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 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 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 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 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认定 (一)控制环境 公司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有关 监管部门的要求及《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什么是市场机制 2

什么是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定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功能。 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市场机制的构成 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市场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构成。 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 间的有机联系的运动。它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另外,价格机制还可以促进竞争和激励,决定和调节收入分配等。 供求机制是指通过商品、劳务和各种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运动来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一种机制。它通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在不平衡状态时形成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价格、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等市场信号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需求,最终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供求机制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性市场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 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为着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和影响。它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它能够形成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促进生产,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 风险机制是市场活动同企业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制,在产权清晰的条件下,风险机制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 撇开市场的社会属性,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作为市场一种特有的自我调节方式,自市场产生以来,它始 终存在并发生作用,只是由于市场性质的变更及各种外在制约因素的不同,其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在不同时期是有区别的。为了更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机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市场机制是市场三大基本要素互相结合、互相制约的一个循环运动过程。 马克思曾深刻论述过构成市场的物质内容是供求。即商品供应与商品需求。商品供求是互相对立、统一和运动着的。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特有的调节方式、调节功能和特殊的运动过程,首先离不开供求这个基本要素。但供求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其运动局势和双方的变化直接受市场价格及市场竞争状况的制约。因此,构成市场机制运动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价格、供求、竞争,不论市场性质、规模、范围如何,这三大直接要素不会变。这三大要素的组合及交互运动正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共同作用于市场的结果。市场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转化形态和实现形式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它与价值不是机械的等量,相反在供求、竞争等直接要素的制约下,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在时间、程度、方向上与价值有一定背离。价格直接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市场价格总是首先摆在市场活动参与者的面前,微观单位的市场经济行为一般先都要考虑价格。正因为如此,有的人仅看到这一点就片面地认为市场机制“就是价格机制。” 价格牵动着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但由于供求的变化,价格或一时高于价值,或一时低于价值,商品价值正是这忽高忽低的干劲十足,趋向自我平衡的现实。这种现象,就是市场机制要素交互运动的奥妙所在。由于价格受供求的变动,市场活动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买者与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卖者之间又根据市场价格状况的变化,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展开了多形式的竞争,竞争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三个要素互相组合、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的一种循环过程。即价值规律通过市场竞争强行得到贯彻,并继而调节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变动又反过来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这就是一般意义上市场机制运动过程。价格是这种循环的标志,价格的变化既是上一次市场机制要素循环运转的结束标志,又是下一次新的循环运转的开始,如此周期循环,实现着市场运动的

长城军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公司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及时性原则。自我评价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或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价。 第四条内控评价范围包括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子公司主要经

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最终责任者,负责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基本管理制度和规章,决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批准涉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意见以及决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检查工作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等。 第六条公司董事会授权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议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 (二)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审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意见; (四)领导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以下称审计监察部)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五)协调公司管理层推进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和缺陷整改工作。 第七条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八条公司管理层负责协助、支持和配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按要求整改内部控制缺陷。 第九条公司审计监察部负责落实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要求,负责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最新版】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一、综述 20XX 年度内,在公司推行“基础管理年”、全面推进战略导向管理体系的背景下,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调整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改进了内部控制体系。 (1)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公司已设立较为完善的组织控制架构,并制定了各层级之间的控制程序,保证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能够被严格执行。明确界定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了相应的制衡和监督机制,确保其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能。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 公司已建立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招标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投资管理、药品质量管理、内部审计、关联交易管理、行政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采购供应管理、担保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计算机及网络管理等专门管理制度。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 20XX 年,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公司正式设立审计部,使内部审计职能从原董事会秘书处的职能中独立出来,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作为公司的战略监控工具,审计部除了开展内部控制、经济效益、经济责任以及财务状况审计外,还介入招投标管理、二级企业资本性支出、投资兼并前的尽职调查业预算完成情况等事项。目前审计部共六人,部长一人,审计师两人,审计员三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4)20XX 年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重要活动、工作及成效 20XX 年6 月,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开始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汇报工作,为公司保证内部控制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公司修订了《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招标管理制度》、《三九医药内部审计制度》,制定了《三九医药下属企业内部审计条例》、《三九医药下属企业管理办法》、《三九医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商标管理制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制度》、《公文管理制度》等制度。20XX年,随着资产债务重组的完成,逐步加强对二级公司的管理控制,健全二级公司董事会等治理机构,通过业务指导、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内部审计等工具来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普康视”)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完整word版)第二章: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机制 主讲:许旭红 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离开市场,商品经济无法运行。 但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有市场经济萌芽。从最初的市场经济萌芽,经过发育、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才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其一,生产要素市场化。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 其二,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不仅有商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存在要素市场,通过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是一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的,只有当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全社会,整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总体经济而不是局部经济受市场调节,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机制时,这种经济才能称为市场经济。 二、资源及其配置问题 (一)资源的经济学定义 资源是指人们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是稀缺的,而社会对资源的需求却是无限的。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社会。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社会必须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根据资源的不同用途在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即资源配置。 (二)资源配置及其目标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使用。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问题,由此而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共有的规律。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一个客观规律,是自发地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还是自觉地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不过是这一客观规律借以实现的不同形式。 马克思将经济资源资源配置包括宏观资源配置与微观资源配置两个层次。宏观资源配置是指社会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分配和使用;微观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企业内部的配置。 资源配置具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或最有效率,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地进行财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工程项目部等。 第四条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或补充规定,并报公司备案。 第五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类业务的决策、审批、实施、反馈、处理和监督程序;明确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严密的授权与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因违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各单位应建立对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评估评价制度,定期进行评估评价。 第八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九条本制度所称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包括存入商业银行的存款、存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存入系统内部结算中心的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

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在途货币资金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 第十条各单位的货币资金应当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各类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应当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其他部门未经财务部门授权和委托,不得办理任何收付款业务或出具收付款单据。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对货币资金实行预算管理。由单位负责人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提出年度预算要求,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本部门支出预算,经财务部门审核、综合平衡后,报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下达执行。 在预算内的支出,可以根据使用范围,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使用;超过预算的支出,应由业务部门提出追加预算,按预算批准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出纳人员是负责保管和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会计人员。设置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的单位,必须配备出纳人员,禁止其他人员代行出纳人员职责。 选配出纳人员,必须对其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进行全面考察。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曾因经济问题受过处分或调离会计、出纳岗位的人员,均不得担任出纳工作。严禁临时外聘出纳人员。 财务部门负责人要随时掌握出纳人员和其他经管货币资金业务人员的情况。对有赌博恶习、缺乏责任感以及法纪观念淡薄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岗位。 第十三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禁止会计(指出纳岗位以外的其他会计岗位,下同)出纳一人兼。出纳岗位业务量较少时,在不影响办理出纳业务的前提下,出纳人员可兼任除上述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 第十四条出纳人员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必须以会计人员填制或经会计人员审核签字的合法凭证为依据。无会计人员填制或审核签字的合法凭证,出纳人员不得擅自办理收付款业务。收付款凭证、收据、借据等货币资金收付凭证应当由会计人员保管和填制,出纳人员不得代为保管或填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新

事业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为规范学校管理,控制风险,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单位的所处行业、资产结构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自我评价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 (一)内部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学校纪律与架构,并影响教职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学校近年来不断改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 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目前,学校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明确学校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着高速度发展步伐。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表现,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师德师风专题活动,教职工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做小事、做细事、做具体事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教职工中不断涌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人力资源政策 我校不断的培训促进了教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员工的考核、晋升与奖惩使得教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我校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对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强化了学校的管理意识,确实保障了学校的发展。 4、内部审计机制 我校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 我校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我校经费使用安全。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通过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及风险排除等方法,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存在经济风险的业务,也积极分析,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三)控制措施。 学校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工作要求,实施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日常运转正常有序,这些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 具体工作中,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别分管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具体分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分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调配和共同完成工作。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 CSA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其持续有效的执行,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达到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公司需要定期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所称的公司包括下设全资子公司。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统一原则。评价范围应覆盖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所有部门和岗位;评价的准则、程序和方法应保持一致。 (二)独立性原则。评价应由公司及各控股、参股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进行。 (三)公正性原则。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四)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五)及时性原则。评价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组织体系 第四条董事会认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并审定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意见,对在督促整改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协调,并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总经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负责人,审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案,听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六条审计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评价实施时可以从各部门抽调具有相应胜任能力人员组建评价检查组,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第七条各单位部门结合日常掌握的业务情况,开展本部门的内控自查、测试和评价工作,提出本部门自评重点关注的业务或事项。 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发现的问题或报告的缺陷,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第三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容 第八条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贯穿于重要的营运环节及经营活动,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控制要素,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第九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 第四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十条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一)审计部制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根据公司内部监督和管理要求,分析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确定检查评价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评价工作方案应当明确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 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 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 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 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 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 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认定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1、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处环境,制订内部控制制度。 (1)公司组织机构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本部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共分为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会计系统、预算等)的内部控制、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行政管理的内部控制、人事管理的内部控制、党群工作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对外担保的内

部控制、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募集资金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等十二大部分。 此外,公司的子公司、分支机构均结合其自身经营特点,对各自的主要业务建立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涉及电力销售、采购、生产、存货等方面。 (3)审计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监事会监督情况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提议或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内审与外审间的沟通、负责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披露、检查公司内控制度、领导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等。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了5次会议,形成10项审查意见。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均设监事会和预算委员会,监事会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年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是根据公司《章程》检查公司高管履行职责情况、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核财务预算方案、预算调整方案、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审核预算外重大资金支出项目。 (4)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及人员配备情况 公司本部设立了独立审计室,配备了2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各子公司设置专职(或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公司审计室在2009年度主要完成了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自我评价、云南分公司财务收支审计、广东粤电安信电力检修安装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子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负责对其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价,并配合本公司审计室开展审计项目。 (5)报告期内公司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重要活动、工作及成效公司聘请了国际知名专业咨询机构与公司审计室共同组成自评工作核心小组,对公司报告期内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该小组由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及相关子公司有关人员组成。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的内控评价指引为指导,建立了适合公司自身的内控自评体系,并利用该自评体系,对报告内公司及重要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实施了评估测试,对其他子公司主要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审阅,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的方向。上述工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贯彻执行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等方面制定并完善了适应现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1、公司的控制环境 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确保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操作规范、运作有效,维护了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 目前,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为: 1)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确保所有股东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或提交股东大会

审议。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监督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政策和方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董事会下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处理董事会日常事务。 3)公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行为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通过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行使经营管理权力,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生产经营业务,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2、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人事部、财务部、经理部、企业发展部、科技质量部、审计室、证券部、党群办、物业服务部、系统集成部及进出口部等职能部门,同时还投资了多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业务管理程序、管理办法和有关说明,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各行其责,人员配置合理,形成了有效的分层级管理机制。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既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也是保证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自我评价报告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自我评价报告 自控股经营以来,公司特别重视运作的规范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公司各系统、各专业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省、集团公司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办事,并组织人员制定下发了公司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由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分管领导等定期对各系统、各专业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执行情况、检查结果与评优、晋升、薪酬相挂钩,从而使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使公司稳健规范运行,有效防范了灾害事故、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提高了公司运作的效率。 一、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准则》、《潞安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 1.健全了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构架 见次页。 2.完善了公司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财务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公司章程》、《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部审计制度》、《财务收支审批权限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制度》等等,明确了相关职责权限,供应、生产和销售,财务部门和实物部门权责明确,实行了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构成了公司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煤业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 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 公司认识到,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贯彻执行,第一,使好的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白白消耗了制度制定成本;第二,会形成坏的风气,使得政令不畅,公司执行力下降。为确保制度的执行、落实和生效,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保障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

(一)检查汇报机制 1.内部检查 定期或专门对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进行检查。由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分管领导等组成检查组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分管领导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或根据情况临时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述职 由各部门领导和关键岗位对本部门、本人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的作为述职汇报,半年一次。 3.外部检查 财务管理方面,集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地方政府、税务部门等要进行大量的检查,有效督促了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二)奖惩整改机制 执行情况、检查结果与评优、晋升、薪酬相挂钩;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会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二次检查。 三、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在建设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整改计划 1.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目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基本框架已经搭建,但由于整合期工作艰巨复杂,时间较短,各系统、各部门、各工种、各岗位还需使相关

关于价格机制及价格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

关于价格机制及价格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控作用,为什么不同流派有产生争论与分歧?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争论与分歧的关键在哪里?你更赞成哪派观点?你有不同于他们的观点吗?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它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价格机制在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即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商品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 我认为由于各流派学说对到底应采取市场调节还是政府干预存在不同理解和主张,有的认为应坚持市场自由调节,有的认为应进行政府干预经济,还有的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此外,不同学派的假设中市场是否是完全竞争的也会影响其对价格机制的看法。 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关键性分歧在于对待价格确定行为上。 新古典主义支持自由巿场经济,个人理性选择,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总之,他们十分强调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认为经济发展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均衡发展。 新凯恩斯主义: 与价格接受者(他是新古典模型的主角)形成对照,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制定价格的是垄断企业,而非假定是完全竞争企业。新凯恩斯主义是认为经济中有一定垄断力的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菜单成本的存在阻碍了厂商调整价格。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名义价格水平有了粘性。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当总需求冲击使得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水平时,只要存在着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企业就可能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并且这种价格刚性还将导致远比菜单成本大的多的社会福利损失,经济中就会出现大的波动。在此作用下,货币不再是中性的,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波动,政府应采用矫正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 我赞成新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因为这与现实情况比较相符,多数情况下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信息也经常不对称,因而垄断厂商常常是价格的决定者,价格是粘性的,调整是缓慢的,易导致较大的社会福利损失,所以政府应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证其平稳运行。而不像新古典主义所说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虽然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任其发展也会导致很多问题,所以国家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王琳s13252007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组织体系 第三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容 第四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五章:内部控制缺陷分类 第六章: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第七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八章: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程序 第九章:内部控制文档记录与保管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保证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其持续有效的执行,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达到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公司需要定期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指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中所称的公司包括下设全资子公司。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 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统一原则。评价范围应覆盖公司内部控制活动 的全过 程,涉及所有部门和岗位;评价的准则、程序和方法应保持 一致。 (二)独立性原则。评价应由公司及各控股、参股公司内 部审计 机构、内部审计人员独立进行。 (三)公正性原则。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 准则,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四)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 关注重 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五) 及时性原则。评价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组织体系第四条董事会认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并审定重大缺陷 和重要缺 陷的整改意见,对在督促整改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协调,并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总经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负责人,审定 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方案,听取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第六条审计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评价实施 时可以从各部门抽调具有相应胜任能力人员组建评价检查组,也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第七条各单位部门结合日常掌握的业务情况,开展本部 门的内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0 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内控诊断评价工作,同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提前组织改善提升中国远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有计划地逐步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 2011 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打下基础。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0 模版》,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企业内部制评价指引》为基础,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公司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公司、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于 2010 年 12 月9 日在总部和参与评价的下属公司召开了内部控制建设启动会,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同时参与评价的各下属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分别在总部及下属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研讨和培训,下发了内控评价调问卷,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形成了内部控制评价诊断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内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存在任何虚假、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完整。 一、公司基本情况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3月的厦门三维丝环保工业有限公司(“三维丝有限”),2009年3月三维丝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经营范围: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空气过滤材料、液体过滤材料、袋式除尘器配件和环保器材;环保工程技术研发、服务和咨询;生产、批发、零售工业用纺织品;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二)公司主营产品:袋式除尘器所需的高性能高温滤料,包括滤毡系列和滤袋系列。 (三)产品应用领域:火力发电、水泥、钢铁冶炼、垃圾焚烧、化工等行业。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100号文核准,公司于2010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1,300万股,2011年6月增发普通股(A股)股票49.6万股,发行后总股本5,249.60万股。2012年3月因权益分派(10转8派1),公司总股本增至9449.28万股。2012年7月因回购并注销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89.28万股,公司总股本减少至9,360万股。 公司股票于2010年2月26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码:300056。 二、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在董事会、经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且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从公司治理层面到各业务流程层面均建立了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了合理保障。 2012年度,公司参照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坚持以风险导向为原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及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的要求。公司进一步加强覆盖总公司、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自我评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各单位对内控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独立评价。 三、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自我评估情况 (一)内部环境 1、组织架构 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了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公司组织结构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