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校本课程《刻纸》

校本课程《刻纸》

校本课程《刻纸》
校本课程《刻纸》

刻纸画小学高段

目录

刻纸简介 (1)

刻纸的好处 (4)

《刻纸画》--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6)

《刻纸画》——校本课程纲要 (11)

杜来提乡寄宿制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刻纸画》活动内容具体安排 (14)

开学准备 (15)

第一课、福 (16)

第二课、花 (18)

第三课、 (22)

第四课、风景 (24)

第五课、脸谱 (27)

第六课、戏曲人物 (31)

第七课、古装人物(一) (34)

第八课、古装人物(二) (37)

第九课、名人 (40)

第十课、十二生肖 (42)

第十一课、英雄人物 (45)

第十二课、 (48)

刻纸教学的总结 (51)

刻纸作品欣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刻纸简介

浙江乐清细纹刻纸渊源于龙船花,这一精湛的汉族民间传统工艺早在元代大德(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就有记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欣赏,与民同乐。”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乐清先民的民俗风情极具地域特色,每年四季八节非常重视,正月元宵更臻高潮,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刻纸艺术无所不有,如龙船花、窗花等,其中以龙船花为最,它集细纹刻纸大全,各类民间图案、戏剧人物、飞禽花鸟遍布龙灯各部,细巧精致,玲珑剔透,镂空艺术之美尽显其中。

清道光三十年(1850)至民国14年(1925),乐清民间绣花风气盛行,细纹刻纸的需要量随之增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掘、延续和扶植。1954年,浙江美术学院派人来乐清调查刻纸工艺情况,分配刻纸2万张的订货计划,进行扶植。刻纸名艺人陈朝芬为此带头成立剪刻小组,附属于黄杨木雕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乐清细纹刻纸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从业人员有500余人,其中以乐清县艺术雕刻厂剪纸车间为龙头,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当时有一批美术界人士投身剪纸艺术,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美术理论结合起来,形成如今的剪纸风格。

刻纸是剪纸的一种,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刻纸作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

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的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刻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刻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刻纸艺术的制作过程分起稿、剪刻、粘贴、揭离和成品的调整修改。其中刻是重要的一环。刻纸作品要求绘画、构图图案化,形象要概括、变形、简练清晰,讲究虚实对比,线条规整流畅,彩色对比强烈、明快。由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而刻纸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大致可分为简刻与繁刻二类。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属于前者;南方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则属于后者。随着刻纸艺术的广泛交流,各地区的刻纸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

刻纸的分类

1. 形态各异的“刻纸”内容丰富,有多种图案可供选择。刻纸不单单局限于一种事物,可以根据事物本身,使用丰富的材料进行雕刻。

2.刻纸,需要的材料极为简单,所以非常方便。

3.越是复杂的刻纸图案,刻完之后越是可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4.刻纸的纸张,不同,给人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

5.带有光面的红纸,纸质稍厚,好刻,但感觉会有厚重感,而糙面纸,虽然不好刻,容易断裂,但是效果较好

6.印刷丰富的“刻纸”

刻纸的好处

刻纸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无论是学生、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刻纸不仅是种艺术,还是一种锻炼方法。

对学生的好处。学生通过刻纸,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十指连心”,通过动手,开发了大脑,使大脑得到了开发和锻炼,使大脑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刻纸讲究细心,可以培养孩子的细心,刻纸需要耐心,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刻纸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刻纸可以刻出许多东西,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刻纸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是经过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创造而流传下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而且符合孩子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

它能锻炼人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比如学习刻纸需要用眼睛看刻的过程,并在看的同时思考,记住过程;在刻的时候,你要亲自动手,其间遇到问题,还要仔细去想刚才别人是怎么刻的。这样就可以使你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从而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会下降,因此,刻纸所起到的这些作用会更明显,甚至可以让人重新焕发青春。一些老年大学就还有刻纸班。

刻纸还能增进人们的感情,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使人们和睦、和谐相处。刻纸是一个集体活动,因为你需要向别人学习,在学习的过

程中,大家交流经验心得,感情自然会加深。你还可以送一些纸艺作品给别人,这样不仅锻炼了技巧,还增进了友谊,可谓一举两得。此外,用刻纸做成的房间装饰,不仅美观,还非常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刻纸不是玩意,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比如刻一只鸟来说,刻之前要考虑先刻的方法,还要考虑怎样不影响一幅画的的构造,事前要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又如刻人物,看到人物的中心,刻纸者就已计算好刻的分布和重心位臵了。因此刻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也有很多困难和考验。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发现,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刻纸》--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背景:

纸文化艺术在校内外蓬勃发展。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有了纸,刻纸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让社会大众认识刻纸这种中国艺术。我们萌发了开发我校刻纸艺术教育的想法,以本校为基点,扩大刻纸文化在校内外的影响,逐渐推动纸文化的发展。如果只是停留在学生手中摆弄一张纸,我们觉得纸文化仅仅停留在一个浅层次,如何把刻纸艺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我们着实进行了思考,总体来说,分三个方面:

1、刻纸校本课程的开发折纸作为一项普及的艺术进入课堂。我们十分注重刻纸课程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把构建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为体现学生价值、张扬学生个性和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内容。在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校从校本课程的特点、功能、实施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出发,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逐步形成了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具有真正“校本性”特点的折纸课程体系。从课程理论看,

刻纸艺术文化属于学校的隐性课程。它对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所引起的多元智能的增长、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和深刻的影响。刻纸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一种动手动脑的益智手段,而且它能激发一个人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培养和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在折纸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许多学生养成做事有序、有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在折纸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学生兴趣、情感得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在折纸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强。经过研究努力,我们的折纸课程体现了多样性、整体性、渗透性、创新性、层次性。

2、刻纸艺术与拓展课程拓展型课程是为加大“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力度在结构上的突破性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思考与自由创造提供了一片崭新天地。

3、刻纸艺术与体育活动的巧妙结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刻纸特色,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对少先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通过活动,提升他们画、贴、剪、及综合艺术的创作水平,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艺术素养和科技动手能力,推动和促进学校特色教育活动及科艺体教育的新发展刻纸给我们学校带来了生机,并不断给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它让我们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相连,让各项工作不断有新的创新。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教科研单位的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纸艺课

程会成为我校课程中最为亮丽和最富个性色彩的课程,更加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实施目标

1、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灿烂的文化,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2、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名称、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

3、彻底改变教师“应试”教育的旧观念,培养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4、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与管理

1、实施原则

(1)强调主体性,突出个性化。尊重学生的意愿,依据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开设这门课程的出发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2)重视可行性,力求多样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设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引导学生将技能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

(3)加强针对性,注重兴趣化。校本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能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想上的积极性,课程生存就面临危机。只有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校本课程才有开发价值。

2、研究与管理机制

(1)该校本课程开发老师负责课程的研制和设计,负责课程实施的督促和检查,针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适时修正和完善课程方案。

(2)本课程纳入课时计划,原则上每周一节,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校本课程,一、二年级为手工制作入门,三、四年级为较难的艺术品,五、六年级为难一些的艺术品,可对课时进行弹性安排。

(3)本课程实施形式实行课内与课外、讲座与实践、交流与竞争相结合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程更加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高本课程实施实效。

(4)加强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期初组织教师制定本学期课程实施计划,期末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5)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教法,倡导按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伙伴互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快乐。

(6)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针对性等原则选择、组织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课程内容。

3、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1)针对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指导。

(2)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

(3)注重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

(4)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4、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是校长树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意识,全面负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而且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成民主化的状态。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民主决策的过程。

二是学校其他课程管理的机构实行人本管理,并充分发挥学校校务委员会团结全校教职工民主决策的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刻纸》——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手工制作是小学劳动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手工制作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劳动技能和技巧,也可以了解常用材料的某些性能,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每制作完成一件作品,就是一次智慧的闪光,不断地制作,会使学生的才智逐步发展,逐渐产生改革作品的愿望,闪耀出创造的火花。

二、总体目标:

1、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

3、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

4、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5、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利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6、欣赏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从中体会到手工制作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实施原则

1、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主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3、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发展原则。评价不仅要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尽可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2、自主原则。评价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3、过程原则。要努力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进行,尤其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体验。

(二)评价

评价方式:自评小组互评师评

评价标准:

(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展示对手工制作技巧,并掌握的基本知

识。

(2)情感态度:积极参与,并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乐于与同学讨论、合作,完成课堂学习。

(3)参与展示:积极参与各种展览和比赛中能够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说明:1.定量评价等第设优、良、合格三档开展评价。

2.定性评价指对主要问题或突出问题或某些特长写出描述性评语。

(三)评价方法:

1、自评与互评。

2、多种评价方式。

七、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通过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培养,并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同时加强纪律、安全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

3、做好手工作品的收集存放工作。注意巩固和提高,并定时向学生开放展出,让更多的学生能受到艺术的熏陶。

4、抓好手工制作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对学生的态度、操作习惯、作品质量、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并评选优秀给

予彰扬。

杜来提乡寄宿制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刻纸》活动内容具体安排

九月份:

第一周:开学准备(准备活动材料)

第二周:开学准备(对学生进行初步技术训练)

第三周:福

第四周:玫瑰花

十月份:

第一周:风景

第二周:脸谱

第三周:戏曲人物

第四周:古装人物(一)

十一月份:

第一周:古装人物(二)

第二周:名人

第三周:十二生肖

第四周:英雄人物

十二月份:

第一周:动漫卡通(一)

第二周:动漫卡通(二)

第三周:作品评比。

第四周:总结。

开学准备

课题:开学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动员,收集材料

教学目标:本节课里,引导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并了解学习要求,学习基础原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愉快的假期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本学期里,我们将走进生活中去寻找折纸的快乐。(板书:刻纸画)

二、介绍学期主题: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刻纸进行学习与创作,利用普通的纸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课后的材料准备:

1、准备双面胶。注意要买粘性好一点的。

2、准备红色的纸。

3.准备刻刀。

四、制作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内容。五、课后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材料。

六、收拾与整理

请同学们把你的桌面、地面收拾干净,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和齐,养成良好的“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一课、简单的福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福字的来源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艺术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整体的刻出福字,不出现断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新授

四、老师示范,学生跟学。

五、学生先练手,教师指导。

六、作品展示,评价作品:

1、请几位学生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且说一说自己在刻的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2、指名学生评价其他组同学的作品,教师也参与评价,特别表扬作品完整没有毛边的作品。

评析: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直接参与对作品的评价,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解释自己的作品,愿意与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确立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艺术评价标准,提高艺术评价能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年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1、学生兴趣和需求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来借读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75%,生源大多是外地来秦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家长做小买卖的居多,其中有父母离异的,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还有的干脆就花钱寄养在别人家,一周才能见到一次父母。父母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对孩子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他们租住的多是平房或下房,孩子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每天上学的时候,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一到星期天或放假,他们就更可怜了,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还要自己煮饭吃。这群特殊的孩子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地带,家庭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我们在思索:我们的学生最需要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家长最需要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校本课程应补充什么,才能成为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课程。尽管我们的学生也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需求,渴望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思维的养成,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安全健康的成长。 所以我们以安全、质量、发展为学校教育主线,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护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提高生命质量,谋求发展的基石。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确保

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基于这种定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把孩子们最需要的《安全伴我行》作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授课内容。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的通知》的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书籍,从而使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要使校本课程具有生命力,挖掘本土资源的优势是最好的开发途径;要想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于是在校本课程中增设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成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标。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意向调查,陈列了篮球、乒乓球、田径、象棋、围棋、英语、舞蹈、腰鼓、剪纸、声乐、绘画、科技、采访、导游、钢琴、二胡等二十多种不同的科目,交给孩子们去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人数和教师资源情况,确定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兴趣科目。 2、学校现有课程资源 首先我们就校内的教师专业特长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档案、看资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到我校有一批艺术、体育、手工、学科业务专长的教师。为此,学校精选了部分校本开发的理论书籍和文章推荐给老师学习;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学校做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由本校领导做校本课程开发座谈会的主讲人。通过系列措施,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明确的认识,强化了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精品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创建学校特色项目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建设的出现是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对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构建学校自身素质特色的需要。为此,学校必须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不断地总结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校正是基于这样思考和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的人文资源优势,以“象棋教程”课程开发为重点,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 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发特色课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鲜明提出了“以科研为先导,建设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办学理念。如何更加明确地建设这一办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引发了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深思考,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和专业能力,更容易形成校内交流沟通的氛围。于是,学校在调查研究办学传统、师资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后,集思广益,决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契机。在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进行课程改

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主攻方向,来创建学校特色,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青浦区一流的品牌学校。为此,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为一项主要策略来抓,确立了“象棋教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的开发,既体现了学校传统项目特色,又符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学生发展而存在,能对当地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特色课程的构建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成因。 从主观来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是比较成熟的。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包括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意在培养21世纪的多元化人才。我校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飞德·葛德纳的MI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教育特色。即学生都是可发展的,但没有整齐划一的学生也就不能有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因而在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力争全面合格,另一方面着力去发现,促进学生优势智力的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统称为“特色校本课程”——象棋教程。因为创设特色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元创建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两篇 篇一: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张扬个性,展露才华,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4、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提高英语和特长发展的主要活动。要勇于实践、积极思考,要做到手脑口并用,边思边练,增强学习效果,鼓励教师与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5、个性化原则:要适应不同层次教师、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师的培训要因人而异;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借助其在兴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0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校长) 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 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 副组长:学科组长 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 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 组长:***(校长) 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安图三小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我校作为县课改实验校,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面就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背景及课程结构门类 学校地处长白山脚下,拥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学校条件优越,师资力量较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值较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改变过去单一的课程模式,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结合县情和校情,积极向师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特长。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课程开发体系进行了前期认证,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现在已经完成初稿的校本教材有:《可爱的安图》共两册,六十八课;《硬笔书法》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必修课。《经典诵读》共一册,此系列为学生校本课程选修课。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目标,规范课程管理体制。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的实施,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任指导,课题组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网络,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管理,还成立了由校领导、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师培训等。 2.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理清课程开发思路。学校通过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做好教师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理论等,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省、州、县组织的研讨会,定期组织课程开发专题研讨会。通过培训与学习,全体教师掌握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清了课程开发的思路。 3.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明确课程开发方向。2004年3月,我们根据实施方案,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情况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们对校本课程很感兴趣,对校本课程很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山水古诗文赏读》开发方案 一、开发的目的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山水古诗文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将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走进山水古诗文》,并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课程开发过程 校本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篇目,也选取大量外籍名人诗篇。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读到许多虽不知名的优美的诗篇。 我校古诗文教育的宗旨就就是“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来制定校本课程,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因此在总结平时开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可以在每篇诗文之后,根据教材内容,提供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实践活动方案,如安排“请您画一画”、“请您填一填”等。这些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提高诵读的效果。 三、课程内容框架

为适合学生阅读,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共编写低、中、高三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采取按年级、按内容分单元编排,努力做到循序渐进。 1、具体内容 1、《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就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结合通化兴华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要点”、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校本课程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师培训,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形成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强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队伍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教学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利于他们成长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2、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进行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广泛地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4、因地制宜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要体现地域特色。本学期要结合通化山区的特色,从其地域特色、历史与文化及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等方面来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新的学科拓展类课程。 四、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组长:

校本课程规划

-校本课程规划

坎苏小学201 7 -- 2 0 18学年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基本思路 本次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补充,以拓宽教学领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背景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较差,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如何迅速、不断地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但在我们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较强 活动能力的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我校“利用各种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校本课程开发。我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2)已有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我校从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我校之前开发过的校本课程有4门,分别是《硬笔书法相关知识教学》、《经典诵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哈萨克民族知识》、《冬不拉弹唱》、《小小足球队》。但随着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变化,我们对原有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课程门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通过进 步的调查分析,优胜劣汰,并不断开发新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需要并结合我校自身优势,结合上学期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情况,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本学年度,结合以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学校将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 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 老师完成校本课程纲要、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补充或编写教材等,基 本形成能满足实施新课程需要的一套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专多能,有校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3)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积累文化知识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校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长葛市第十四中学校本课程课程 开发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得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得课程资源与人力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得联系。 2、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良好得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得情感,增强对地方与社会发展得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得课程意识,鼓励教师组合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5、通过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得能力,打造系统得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新课程作出正确决策与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与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得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并对教师所实施得校本课程进行督导与评价,适时给出指导性意见。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得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得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得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得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得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得开发要从我校得实际与学生得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得特色,发展学生得个性特长与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得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得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得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得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人。 5、培养学生得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修养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得内容类别: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20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20xx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 20xx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这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框架内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努力发挥家长、社区、网络、校外机构的作用,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开发校本课程并认真实施,在水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构建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多年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同,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篇活动方案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 ②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 ③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④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 二、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1、委员会名单及工作职责 ①委员会名单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员:XXXXXX 执行委员:XXX ②工作职责 (1)策划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委员会成员负责讲座研究学校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计划、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开发方向等。 (2)管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委员会成员负责监督管理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五年级古诗词校本课程活动经验交流 柴艳 一、指导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门既悠久又崭新的课程。将经典诵读进行课程化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阶段,大量的诵读、积累经典的诗词美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师生通过诵读不同年段的文学作品,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让老师获得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相长;让校园氤氲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三、校本课程活动的基本内容

《小学古诗必背80首〉〉、〈〈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古典文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语文组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编撰了符合本年级学习的校本教材。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有一节大校本课。老师们轮流授课。学生们学的津津有味。 四、校本课程活动的要求 1、基本要求:古诗文的背诵要达到“三到”“四多”即: 心要到——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到——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多读、多背、多想、多记。 2、具体要求: ①各年级自定内容、定标准、定指导教师,按规定严格组织学生诵读和积累。 ②要坚持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③要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④诵读乃至能背诵的数量: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 五、校本课程活动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陶冶师生情操,丰富师生校园生活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