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Word版

1、社会保障制度可分为五种模式: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

型和自助型。P4

2、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四个部分组成的。P7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P16-17

①1984年中国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国务院颁

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该文件规定:

A养老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B覆盖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所有企业及企业必须履行缴纳义务。

C企业缴20%左右,个人8%。

D企业缴纳的一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计入个人账户。

E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为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20%)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可以继承)组成。

F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②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的决定》,即国发【2005】38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A完善制度主要思想和主要任务;

B确保按时足额发放;C扩大覆盖范围;D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E加强征缴与监管;F改革计发办法;G建立正常调整机制;

H加快提高统筹层次;I发展企业年金;

J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K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等。

4、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三大流派:新老自主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

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P25

5、

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P46

6、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形式表:P55-56

7、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型有三大类:P60

①DB型现收现付制;②DC型完全积累制;

③各种不同形式的混合模式。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

8、

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P74-75

9、社会保险的内容:P75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

③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

10、社会保险的特征:P75-76

①保障性;②法定性;③互济性;④福利性;⑤普遍性。

11、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P76

①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在一定时期只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实

行,它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社会保障是在全社会范围实行,

经济发展决定其保障水准高低,它是以全体国民为保障对象,无论

其是否参加过社会劳动。

②职责不同。社会保险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推动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承担

生活保障责任;社会保障不但包括所有国民一切可能遇到的普遍危

险、困难和损失的保障责任,还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

③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分配和劳动者对保险基金的

贡献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分配在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或社会对国民的

单方面援助,它保障的是最低生活需要。

总之,社会保险是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在劳动危险损失前提下发挥作用的保障制度;而社会保障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在任

何危险损失以及满足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12、社会保险具有的五大功能:P77

①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②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③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④为社会、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⑤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3、社会保险的意义:P77

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②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③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

置。

14、社会保险产生的主客观条件:P79-82

①社会保险行为产生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保险需求意识

的产生和不断转变与深化。

A人们对既定社会经济环境依赖的心理的转变;

B人们对劳动为限可能造成的寂静收入损失所持的侥幸心理的转变;

C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比较选择结果的不同。

②社会保险的客观条件:

A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表现在:由于生理原因、意外事故、劳动环境、劳动资源与生产资料配置失衡等因素所导致的劳动能力(机会)丧失和经济收入损失。

B社会经济发展是事先保险的经济基础。表现在: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国家和社会因此有能力全面承担广大劳动者的保障职责。

b社会分工细密使协作更加具有连锁反应关系,因此人们充分理由实行互助互济。

c商品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化下获得蓬勃发展,商品交换无所不在。

d家庭功能的变化,生产从家庭工厂走向社会,劳动危险损失的责任转为社会的责任。

e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决定了分配也必须是高度社会化的。

15、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P83-85

①初创阶段。建国后至1957年期间;

②发展阶段。在1958-1966年期间,主要是完善保险项目,加强管理;

③停滞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制度被撤销;

④改革创新阶段。1977年至今,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制度的不足和

弊端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6、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P85-88

①区别:A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差异。

B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

C经营原则与实施的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强制实施,以补偿性和公平性为原则;商业保险以营利性为原则,自愿、协商成立)。

D保险覆盖面不同。

E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以保障最基本生活为目的,较低水平的保障;商业保险保障水平比社会保险高)。

F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社会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保费来自三方;商业保险按概率,等价交换和权利义务对等)。

G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劳动法调整范畴,属社会立法范畴;商业保险属经济法调整范围)。

②同一性:

A二者的同一性:a历史的、天然的联系;

b保障功能的同一性。

B二者的关系:

a二者同属于保险,但具有不可替代性;

b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c矛盾性。

17、社会保险模式:P89-90

①投保资助型;②国家统筹型;

③全民福利型;④强制储蓄型。

18、

P95

第五章养老保险

19、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P98

20、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P99-100

①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原则。具体形式:

A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

B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等的原则;

C享受养老金待遇与工作共享相联系的原则。

②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调整方式:

A养老金随物价上涨自动提高;

B养老见随物价上涨不定期调整。

③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理由在于:

A老年人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做出过贡献,他们已经尽了劳动的义务,承担了社会责任;

B社会发展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

21、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P102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的(即满足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归纳有几种:

①年龄与投保期限;②年龄和工龄;

③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④年龄和居住期限。

22、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P103

①绝对金额制。将被保险人及供养的直系亲属,按不同标准划分为若

干种类,每一种类的人按同一绝对额发给养老金;

②薪金比例制。以被保险人退休前某段时期内的平均工资或最高工资

金额为基数,根据是否与投保年限有关,按一定比例计算养老金额。

23、退休条件的规定:P104

①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②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

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24、我国养老保险层次构成:P106

①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

②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

③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25、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P107

①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②养老保障的目标是广度而不是力度;

③在某些情况下职工有可能发生损失。

第六章失业保险

26、国务院1999年1月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

行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失业保险条例》对原制度框架进行了关键性的修改,主要体现在:P115-117

①将制度正式命名为“失业保险”,将“待业保险”正式改为“失业

保险金”;

②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

③调整了事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确定了单位与个人的保险费的分担

机制;

④将事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与最低生活保障线挂钩;

⑤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7、失业保险的类型:P118

①按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

和非强制性保险;

②按照失业者获得失业保险金的不同依据可分为:权利型失业保险和

调查型失业保险;

③按照失业保险制度层次上的不同安排可分为:单层次失业保险和多

层次失业保险。

28、失业保险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类型:P119

①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②由企业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

③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共同负担;④由企业全部负担;

⑤由政府全部负担;⑥由个人全部负担。

29、失业保险基金的享受条件:P119-120

①失业者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之类;

②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性的失业;

③失业者必须已参加失业保险;

④失业者必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第七章医疗保险

30、医疗社会保险的三个基本特征:P137

①强制性;②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③保障性。

31、

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P136

3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关系:P138-139

①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关系

A从保障范围来说,可以互为补充;

B从保障方式来说,二者是互助关系,不是对立关系;

C从社会发展需要看,二者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D从给付的标准看,社会医疗保险首先考虑的是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是由社会医疗保险的既定职能和普遍性原则

决定的。

②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

A从事业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C保障性不同;

B覆盖对象有区别;D运行机制不同。

33

、为部分收入较高的行业或单位维持较高的医疗需求而建立的医疗保险形式。P140

34、补充医疗保险的特点与医疗社会保险的关系:

①参保方可以选择补充医疗保险的具体形式。

②相对的自愿性。③福利性与非福利性并存。

④保障性。P140-141

35、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P142-144

①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筹集原则:

根据社会共同责任原则,医疗社会保险即健康投资,由三方共同承担。

个人和单位是其主要来源。医疗社会保险具有独特的筹集模式在

于:

A法律规定其筹资目的和筹集渠道;

B它按收入而不是按风险筹资,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只与其支付能力有关,而与其身体健康状况和供养的家庭人口无关;

C它通过筹资实现风险分担,所有被保险人不管缴纳多少保险费,都有权享受同等的医疗待遇。

②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原则。

医疗社会保险资金总额取决于下列变量:

A保险项目的范围和性质;B医疗保险的组织机构;

C计算保险费的收入水平;D政府的财政支持;

E与医疗服务有关的经济市场情况等。

③医疗社会保险给付原则。

A公正原则;B适当原则;C连续性原则。

④医疗社会保险费用支付原则。P140-141

36、医疗保险的特点:P144-145

①医疗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

②医疗社会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③医疗社会保险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

④医疗社会保险涉及面广,更具复杂性。

37、医疗社会保险的类型:P146

①国家保险类型。②公共保险类型。③储蓄保险类型。

38、医疗社会保险费用分组形式:(次重点)P149

①定额自付;②按比例自付;

③扣除保险;④最高自付限额。

第八章工伤保险

39

、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或由于劳动条件、作业环境所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病的总称。P167

40、

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P167

41、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P177-180

①工伤认定;②工伤保险待遇问题;

③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

42、工伤保险的功能:P167-168

①工伤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

任,也是劳动者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②工伤保险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及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

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后顾之忧,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职

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③建立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

生产,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43、工伤保险制度的方式:P168

①雇主责任保险;②工伤社会保险。

44、工伤社会保险中的公平性原则包括:①补偿不究过失原则。②差别费

率原则。③完整补偿原则。P169

45、

减少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创造有利于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P180

46、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P183-186

①存在的问题:

A从覆盖面上看,远未覆盖所有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B从费率机制上看,缺乏科学完善的费率系统;

C从补偿水平上看,工伤医疗费用支出过高而各项保险待遇支出偏低,可能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失衡。

D从资金筹集上看,尚未建立规范、科学的收缴制度。

E从管理制度上看,工作人员过少,素质上良莠不齐,导致工伤保险工作管理粗糙,系统性、连续性差。

F从职业康复和工伤预防上看,现行工作保险制度只偏重于待遇的处理,工作保险机构对工伤的预防和康复尚未全予足够重视。

G在职业病方面,职业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个别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②完善对策:

A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

B加强工伤保险的制度管理;

C重视职业康复工作;

D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第九章生育保险

47、

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P187

48、生育保险的具体内容:P187

①生育津贴;②医疗护理;③生育补助;④生育休假。

49、生育保险制度与女工劳动保护制度、妇女就业保障制度的关系:P189

三者有重合之处,主要是对孕产妇的劳动保护项目:

①产前产后工时津贴;②孕期工作量减免;

③母婴保护设施;④女性就业保障。

50、生育保险的特点:P190

①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仅限于女性。

②给付项目多。③标准高。

④生育期间医疗服务主要是以保健、咨询、检查为主,与医疗保险提

供的医疗服务以治疗为主有所不同。

⑤生育保险实行“产前与产后都应享有的原则”。

⑥无论女职工妊娠结果如何,均可以按照规定得到补偿。

51、国外生育保险的特点:P191-192

①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障合并立法并实施;

②覆盖面范围较广;③待遇标准较优待;

④实物给付与相关服务丰富多样。

52、各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比较:P192-193

①享受条件的差异比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A投保时间和受雇时间;

B已缴纳社会保险费,并达到规定的最低期限;

C在居住权,并在国内居信时间达到最低限度;

D不规定具体条件。

②享受待遇的差异比较。主要有:

A产假时间(芬兰、德国、意大利为30周以上);

B生育津贴等(补偿标准为原工资的100%)。

第十章住房保障

53

、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族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族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

P201

54、住房保障的形式及其特点:P201-202

①住房保障的形式:明贴和暗贴。(了解两者的利弊)

②暗贴是指政府对住房保障的非现金补贴,又可以分为侧重于住房供

给的生产者补贴和侧重于住房消费的消费者补贴。(了解两者的利

弊)

55、美国是居住水平很高的国家,实行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

度较高,私人拥有住房比例大。P208

第十一章福利制度

56、

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和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P221

57、社会福利内容包括:P221

①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

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

②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

(残疾人企业,敬老院,孤儿院等)

③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型补贴。(如为城镇居民发放的副食品

价格补贴等)

58、社会福利的特征及意义:P221-222

①特征:A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

B社会福利具有更明显的公平性;

C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具有单向性。

②意义:A有利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需要。

B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

C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9、社会福利的对象:P221

可认为其与社会保障的对象是重叠的,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有两个层次:①经济收入保障的层次②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生活保障层次。社会福利既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又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

60、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P223-227

①主要包括内容:

A国民医疗卫生制度;B社会服务;C社会保障。

②政府从五个方面对公民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保障。

(国民保险、国民保健、个人社会福利、住房援助、教育补贴)

③存在的问题:首先,福利增长过快,财政不堪负重。其次,过分追

求公平,经济缺乏效率。最后,政府干涉过多,经济深受其害。

第十二章社会优抚

61、

它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家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P243

62、社会优抚的内容:P244

①死亡抚恤;②伤残抚恤;③社会优待;

④退役安置;⑤社会褒奖。

第十三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63

、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P262

64、贫困包括的两层意思:P262

①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社会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②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6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P263

①保障最低生活需求;②普遍性;

③法制性;④维护个人尊严。

6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P265

根据国务院1999年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镇居民作为救济对象,具体有以下四类:

①“三无”对象,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的居民。

②家庭中虽有在职人员,但因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所在单位经济效

益差,收入降低,生活困难的居民。

③失业保险期满不能就业而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居民。

④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其他居民。

6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P265-

①标准的确定。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A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B与物价水平挂钩。

②标准的测算。国际上度量贫困线的4种常用方法:

A市场菜篮法;B恩格尔系数法;

C国际贫困标准;D生活形态法。

68、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P270-271

①出现新贫困群体的主要原因:

A经济体制转型形成了城市居民新的贫困人口。

B物价上涨使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尤其是最低收入居民生活发生困难。

C我国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滞后。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

A现实社会生活的矛盾呼唤着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B它是保证改革发展所需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需要。

C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

D它是促进企业转换机制的配套措施。

69、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P272-277

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原则:

A全面覆盖原则;B政府保障原则;

C最低生活保障原则;D法制化原则。

②最低生活保障金基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预算支出。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活水平而制定的社会救济标准。

在制定保障标准时,应遵循公正、科学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

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体制:

A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与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在管理上存在政出多门、政事不分、法制缺乏等不足。

B新的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顺了关系,变多头的管理模式为统一的管理模式,做到宏观管理上统一集中,具体执行上

分级分类,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第十四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70、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必要性:P292-293

①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

面小康社会战略,而战略的实质和关键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②可以缓解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和挑战。

③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④能够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

⑤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71、合理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P293-295

①定量方法;②定性方法;

③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基础上,由国家根据政策需要划定保障范

围。

④采用参与式贫富排序方法甄别农村低保对象。

7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P304-306

①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A制度上不稳定;B制度设置滞后;

C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分散;

D制度保障力度太小。

②基金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A正常管理中的基金流失;

B农村养老保险机构挤占基金;

C非法手段造成基金流失。

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A覆盖面不广,共济性差;

B社会统筹层次范围不统一、缺乏可转移性;

C资金增值保值难,缺口难测算;

D行政管理缺乏应有的指导和监督;

E监管技术低,监管不力。

73、当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P314

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

②农村卫生体制难以适应保证收入水平差距极大的农民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的要求;

③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74、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P315

目前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的思路大体上可以有三种考虑:

①借鉴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有的经验,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新型

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由参保农民缴纳一点,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补助一点,政府再支持一点,“三个一点”共同形成农村合作医

疗保险基金;

②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相应保障水平的农村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

③将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

75、建立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原则:P316

①国家支持的原则。政府的作用:

A建立明确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政策导向;

B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

C提供组织监督。

②因地制这且的原则;

③保重大疾病的原则;

④循序渐进,协调一致的原则。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三-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三--50627国开(重庆)-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第1题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最初萌芽,是以1601年()颁布《伊利莎济贫法》为标志的。 a. 法国 b. 瑞典 c. 英国 d. 德国 参考答案是:英国 第2题社会保障是以()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a. 团体 b. 国家 c. 企业 d. 机关 参考答案是:国家 第3题社会保障的外延一般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优抚 d. 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是:社会保险 第4题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因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收入时必须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或物质帮助。 a.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b. 稳定 c. 补偿 d. 调节 参考答案是:补偿 第5题我国()明确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a. 劳动法 b. 民法 c. 宪法 d. 经济法 参考答案是:宪法 第6题社会保障的()体现为社会保障基金“取之于己,部分用之于人;或部分取之于人,用之于己”。 a. 保证性 b. 公平性 c. 互济性

d. 普遍性 参考答案是:互济性 第7题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原则。 a. 责任分担原则 b. 公平原则 c.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d.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参考答案是: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第8题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是以价值或货币形式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以及社会给予他的消费品份额的尺度。 a. 价格补贴 b. 个人储蓄 c. 社会保险 d. 工资 参考答案是:工资 第9题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 a. 伊丽莎白《济贫法》 b. 新《济贫法》 c. 《疾病社会保险法》 d. 《工伤事故保险法》 参考答案是:伊丽莎白《济贫法》 第10题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实现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互助 参考答案是:社会救助 第11题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社会科学,涉及到()等多门学科。 a. 经济学 b. 社会学 c. 政治学 d. 伦理学 e. 管理学 参考答案是: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 管理学 第12题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 a. 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 b.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建立福利国家模式 d. 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e.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 参考答案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13题社会保障的四大基本原则包括()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含答案

《社会保障学》 期末考试试卷一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 )中世纪的济贫立法。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智利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就是(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工伤保险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 )。 A.无过失补偿原则 B.个人不缴费原则 C.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 D.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4、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5、从各国实践来瞧,最为普遍的养老保险费用的分摊方式为( )。 A.由雇主、雇员与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B.由雇主与雇员双方分担 C.由雇主与国家分担 D.完全由雇员个人负担 6.工伤鉴定就是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 )。 A.特殊条件 B.前提条件 C.重要条件 D.唯一条件 7、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C.个人缴费 D.企业缴费 8.社会救助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成员的( )。 A.最高生活需要 B.最低生活需要 C.基本生活需要 D.一般生活需要 9、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就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军人保障 10.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救助者与受助者的地位( )。 A.就是完全平等的 B.就是不完全平等的 C.救助者地位更高 D.受助者地位更高

二、多选: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就是( ABCD )。 A.调节功能 B.互助功能 C.稳定功能 D.促进发展功能 E.资本积累功能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 ABCDE )。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原则 E.互济性与法制性原则 3.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包括( ABCDE )。 A.性质上就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B.保障水平就是极端低下型 C.保障效果就是不良型 D.保障项目就是极端有限型 E.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共性包括( ABCDE )。 A.都就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B.都进行风险转移 C.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D.充足的基金就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E.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5.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 ABCD )。 A.国家财政拨款 B.雇主与个人缴费 C.发行福利彩票与社会捐赠 D.基金运营收益 三、判断: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优抚三大部分。( ×) 2.社会保障的总目标就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3.所有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筹集均采取国家、企业与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 X ) 4、我国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缴纳,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2%缴纳。( √ ) 5.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保障项目众多,待遇标准也较高。( √ )

社会保障学论文-医保问题

摘要: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的一环,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雇员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本文从经济发展、立法、发展医疗水平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等方面做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字: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现状,问题,改进措施 一.引言 医疗保险是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具有涉及面广而复杂,短期而经常性,补偿形式为医疗给付,不确定性和被动性及发生平率高、难以控制费用的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各个国家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应对模式:英国、加拿大等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德国领衔全球流行最广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自由至上的美国采用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还有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储蓄医疗保险模式。而我国作为独一无二有着悠久的古代史、复杂的近代史、独特的社会体制、沉重的人口负担微妙的城—农关系、广阔的地域和文化差别等等不能复制的特点的国家,别国的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难以给于我们最重要的帮助。我国的医疗保险,不断沿革、不断摸索、至今仍在进行、永远为舆论所关注、现状永远都在变动。二、医疗保险现状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运行平稳 1、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77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2702万人。全国城镇医保基金总收入、总

最新《社会保障学-07484》复习资料--12月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一、识记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2.标志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是19世纪末在德国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 3.西欧、北欧福利国家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许多观点和主张。 4.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等体现了基金的共担性。 5.社会统筹模式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6.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是《疾病保险法》。 7.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贯彻普遍性原则。 8.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 9.智利的养老保险基金由企业和国家负担改由个人全部负担。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保险金水平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11.《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可领取最长期限为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2.1978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召开的有关初级医疗服务的国际会议呼吁改进医疗社会保险,以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 13.实行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以新加坡国家最为典型。 14.工伤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与工伤事故责任归属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对工伤事故实行绝对责任或实行无过失补偿原则。 15.工伤的认定,主要是看负伤、残疾或死亡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因为工作或他人、社会的利益造成的。具体标准是由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16.在我国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正式登记结婚,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女职工生育。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2014年5月25日第一单元(1、2、3、4章,5章1、2节)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D )学科。 A.经济 B.基础 C.管理 D.社会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A.经济因素 B.道德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4.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1601年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伊丽莎白济贫法》 B.《济贫法修正案》 C.《日志》 D.《基督慈善的典范》 5.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 B.英 C.法 D.美 6.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国家保障制 B.国家——单位保障制 C.城镇单位保障制 D.农村集体保障制 7.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亚当·斯密 B.萨缪尔森 C.帕累托 D.庇古 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经济学 B.政治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 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10.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D.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11.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 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是( B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小微企业、困难行业及困难企业社会保险政策调整范围及对象123

关于小微企业、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 社会保险政策调整范围及对象 一、政策调整范围及对象 (一)小微企业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小微企业,可按本方案规定享受社会保险缴费费率调整: 1.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标准,在我区注册经营; 2.按规定在我区参加社会保险(不含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企业); 3.招用城乡劳动力(不含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二)困难行业 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矿山采掘、餐饮业、物业管理、批发和零售企业(以下简称“困难行业”)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按本方案规定享受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 1.按规定在我区参加社会保险; 2.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

3.招用城乡劳动力(不含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为其办理参保并如实申报员工工资基数。 (三)其他行业困难企业 其他行业企业确属经营困难的,除需满足上述困难行业企业标准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有亏损或连续一个季度以上利润指标同比下降30%以上。 二、社保缴费调整标准 (一)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调整标准 小微企业及其职工参加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单位缴费部分按缴费基数的12%缴纳。 (二)困难行业和其他行业困难企业社保缴费调整标准 与我市困难行业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不含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单位缴费部分可据实核定,但最低缴费基数不低于每人每月1500元;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不变,仍按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确定。审批通过的单位可按相关规定据实重新申报缴费基数。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保障学概论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2、社会保障的含义。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社会立法 3、社会保障的特点。 ?社会性强制性普遍性公平性互助性储蓄性 4、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 ?社会保障的公平功能(即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节投融资功能 平衡需求功能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5、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6、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2、美国: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章社会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社会救助的概念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

社会保障学习题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学同步练习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考核要求] 本章的考核的重点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 A、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B、国民收入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C、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D、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3、属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的保险是() A、失业和医疗保险 B、养老和医疗保险 C、养老和工伤保险 D、养老和生育保险 4、属于完全统筹项目的保险是() A、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 B、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 C、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 D、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5、中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时间是() A、1979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8年 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最长可领取多少年的基本生活费()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7、世界上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健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采取了() A、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B、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C、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D、积累、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 9、社会保障概念的首次公开使用是() A、1935年英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B、1935年法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C、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D、1935年德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10、国际劳工大会哪年发表《费城宣言》,标志着国际组织开始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 A、1944年第26届 B、1945年第26届 C、1946年第26届 D、1947年第26届 二、多项选择题 1、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5 )。 A、救助型 B、保险型 C、福利型 D、国家保障型 E、自助型 2、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由那些制度组成(4 )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和安置 E、社会经济 3、《贝弗里奇报告》中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基本原则是(4 ) A、普遍性原则。 B、满足最低需求原则。 C、充分就业原则。 D、福利性原则 E、费用共担原则。 4、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那些国家实行(3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国 E、泰国 5、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所在是( 3 )。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E、失业保险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剖析

A .征收社会保险税 B .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第一单元( 1、2、3、4章,5 章 1、2节) 一、单选: 1. 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 D )学 科。 2.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3.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4. 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 1601 年 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 《伊丽莎白济贫法》 B ?《济贫法修正案》 C. 《日志》 D .《基督慈善的典范》 5. 19 世纪 80 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 德 B .英 C .法 D .美 6.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 国家保障制 B .国家一一单位保障制 C. 城镇单位保障制 D .农村集体保障制 7. 1920 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 ,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 .亚当?斯密 B .萨缪尔森 C .帕累托 D .庇古 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 .经济学 B .政治学 C .社会学 D .管理学 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 普遍保障。 2019年12月 22 日 A .经济 B .基础 C .管理 D .社会 A .公平性 B .福利性 C .储蓄性 D .多样性 A .经济因素 B ?道德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10. A .初次分配 B .再分配 C .第三次分配 D .第四次分配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 .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不以营利为目的 11. 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电大社会保障学机考题库

电大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选择题: 1、我国得保险互助组织最早产生于(B)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东 2、最早出现得社会保障模式就是:( A ) 投保资助型B、福利国家型C、国家保险型D、储蓄保险型 3、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得就是:( C )A 、法国B、德国C、英国D、瑞典 4、具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得就是:( D) 新加坡B、德国C、英国D、瑞典 5、保障社会安全得最后一道防线就是:( B) B、社会救济 6、社会保障得最高层次就是( C ) 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 7、国家统筹得保险模式最早就是在( B )建立 中国B、前苏联C、英国D、德国8、投保资助型得养老保险模式最典型得国家 就是( C )C、美国 9、实行自我保障模式最典型得国家就是( B) 瑞典B、新加坡C、英国D、中国 10、( D )颁布得失业社会保险立法,标志 着世界上强制性失业社会保险制度得诞生 法国B、德国C、瑞典D、英国 11、目前采用最多得失业保障模式就是( C ) A、非强制性得失业保障模式B、失业救济 制度C、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得失业社会保险. 12、50年代初期,工业国家规定得失业津贴等 待期多数就是( B )天 A、6 B、7 C、8 D、9 1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得,给付期最长 (C)月.A、12B、18C、24D、30 14、我国于(B)年起,开始推行合同制, 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定》,标志着我国就业保障制度开始与市场经 济国家接轨。 A、1985 B、1986C、1987D、1988 15、1883年,( B )政府颁布《疾病保险 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 度得诞生。B、德国 16、( A )于1920年首创了全民卫生服务, 即由政府负责向全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且主要 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匈牙利B、瑞典C、芬兰D、挪威 17、美国老年医疗保险中采取得一种新得医疗 服务费用支付方法就是( D ) 工资制B、定额付费C、按病种分类付费D、 RBRVS支付制 18、HMOS四种形式中最普遍得就是( A) 有医疗服务提供者发起并组织管理 由私人医疗料保险公司发起 有大中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发起 有社区团体组织发起 19、医疗保险制度中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 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得(C)倍左右 A、2B、3C、4D、5 20、(B )实行储蓄保险型医疗保险制度,还实 行了健保双全与MEDI计划 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21、按基金筹集与费用分担方式,社会保险模 式可分为() 投保资助型B、国家保险型C、福利国家型D、 储蓄保险型 22、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 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D、社会 优抚 23、社会福利得内容( ) 未成年人福利B、老人福利C、残疾人福利D、 劳动者福利 24、社会保险基金得特点() 强制性B、补偿性C、储蓄性D、互济性 25、社保基金得来源渠道( ) 企业缴纳B、劳动者个人缴纳C、国家财政基 金D、基金投资收益 26、我国长期实行( )得就业政策 高就业B、低工资C、高工资D、高福利 27、老年保险制度得三种基本模式() 国家统筹得保险模式B、投保资助型C、自我 保障型D、福利国家型 28、职业教育与培训分为三个层次()

社会保障学概论简答题

社会保障概论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及其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2.社保制度特征:公平性、社会化、强制性、福利性、多样性、刚性。 3.社保制度功能:保障、稳定、调节。 原则:公平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4.现代社保制度萌芽于19世纪的英国,正式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全世界形成了以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个人储蓄型、国家保险型四大类社会保障模式。思想基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国家干预主义思想。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构成:A国家财政支持项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B国家法律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险。C商业保险有益补充:单位投保、个人投保、互助保险。 三支柱:国家、企业、个人。 6.财政体制的变迁。健全→功能财政(资源、收入、经济,职能是配置、分配、稳定) 财政支出的变迁:①购买性支出②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经济发展支出下降,国防支出下降,科教文卫支出上升,社会性支出上升,以及其他支出。首要原则是公平。7.税收包括A微观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B宏观效应:调节、税收乘数即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8.财政政策的变化:扩张型、中性型、紧缩型。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执行时期:亚洲经济危机、2008年至今。 9.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①社保制度完善,则社会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②经济增长,能够使社会保障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10.社保制度对储蓄的影响:①挤出效应(良好的社保制度下)②挤入效应,导致提前退休。两种效应是并存的,主要看其力量大小。 11.社保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有助于保证劳动力的质量,刺激劳动力生产的积极性,容易增加劳动力的惰性,降低劳动供给。②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增加了劳动力需求,质量得到提高,需求下降,则成本增加。③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诱导流动,但容易导致循环累积。12.社保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①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丰富和健全了资本市场的内容,同时也刺激了资本的运行,增大了资本存量,健全和夯实了资本市场的基础,丰富了大家的投资选择。②资本市场对社保基金的英系那个: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为其保值增值提供了载体。 二、养老保险制度 1.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2.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政策,强制实施的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一层。 3.特征: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积累、管理复杂。 4.筹资模式:①现收现付制。特点:以支定收,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校而费率较低,以后则会随着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高,实质上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优点:短平快,成本低,缺点:没有积累经济储蓄费率波动大,劳动者代际之间矛盾激化。②完全积累制。特点:强调长期平衡,费率较为稳定,能够积累起养老保险基金。优点:预防老龄化冲击,使资金收取与企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劳动者权利义务关系紧密。缺点:固定的费率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个体养老责任凸显。③部分积累制。(我国的创举)特点:费率具有弹性,可根据养老金支出的需求分阶段地调整费率。优点:满足一定时期养老保险金支出,又有资金积累,既不会超过企业与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因阶梯实践不太长而易预测,面临的保值增值压力亦不会太大。 5.企业年金制度 特征:一是由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制,二是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三是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内,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四是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效应,金融创新突破。 6.我国养老保险资源框架:核心是基本养老保险,补充是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个人储蓄、财政补贴、养老救助体系。 7.工龄:从事有毒有害工作工龄为常人的1.3-1.6倍。缴费年限为15年,未满15年需要①补缴②将缴纳的钱一次性偿还给员工续保,达到15年以后,每多缴一年,政府多补贴1% 养老金=个人+企业+政府(地方、中央)+养老基金分红 基数:缴费截止期上一年度职工日/年平均工资 养老金=基数*2% 专题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思路 1.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使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或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的社会发展过程。特征:地域化和地区化。 老龄化测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总人口>10%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总人口>7% 2.月计薪日21.75天,月工作日20.83天 3.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规模庞大,发展速度快,经济基础薄弱,地区 发展不均衡,高龄化特征显著。 4.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保体系的挑战:①对养老方式的挑战②对医疗保险的 挑战,总体养老金水平偏低(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在职工资)③养老金支 付能力的挑战 5.应对思路: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完善退休制度,大力发展 老龄产业。 专题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评析 1.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分析:单方负责,封闭运行,先收现付,制 度分立。 2.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成就:单位化向社会化发展,单一的责任制向责任共担 发展,单一层次保障到多层次保障发展,覆盖面持续扩大。 问题:分散决策与分割管理,转制成本的控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配套措施不足。 总结:包含问题很多且复杂,养老保险折射出的社会问题,通过自己的专业 视角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三、医疗保险制度 1.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 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2.特点①普遍性②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③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 长④涉及关系非常复杂⑤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稳定性和被动型。 3.相关概念 A疾病风险具有典型的群体性和社会性 B基本医疗保险△! 定义: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根据经济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等综 合因素,在国家或地区基本健康保障范围内,为全体参保人员提供基础性, 必不可少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C社会医疗保险特征:直接成本补偿 D统账结合 4.世界各国现行医保模式简析 (一)国家或政府型英、俄 优点:保障水平高,可从宏观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缺点:财政压力大, 相关医疗机构缺乏活力 (二)社会保险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优:强制缴费,责任明确,互助效果显著。缺:减少公民现实支出,受外界 经济波动影响,强制缴费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 (三)市场或私营型美国橱窗保障 优:灵活,效率水平高,保障模式透明。缺:公平不足,效率有余,医疗成 本支付压力大。 (四)储蓄型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账户联通体系。 优:家庭为单位强制储蓄,避免社会相关风气的代际转移。缺:对相关社会 成员的排斥作用明显。 5.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累积制、混合制。 支付方式:按人头支付,按单元支付,总额预付制,按病种支付,按以 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偿付,按服务项目付费。 6.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程分析: ①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②医疗保障救助标准提升③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建立 ④药品采购,降低药品流通价格⑤基层医疗设施得到改善⑥公共卫生均等化 程度显著提升齐公立试点改革初见成效。 7.中国特色医保道路解析“七个一” 一个本质,公益化;一个方向,为人民服务;一个方针,三方面工作,预防 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一个体制,医药要分开,盈利和非盈利 分开;一个保障,强化财政扶持,加大投入;一个重点,基本医疗保险;一 个目标,方便,有效,共享。 框架:一个本质,公益化;四大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体系,保障 体系,药品流通体系;八个环节,管理,投资,运营,监管,人才,信息, 法律,价格形式。 8.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从后付制向预付制,管理型医疗服务模式的兴 起:健康维护组织,优先医疗提供组织,定点服务计划。 四、失业保险制度基本理论 1.失业:在市场经济下,在劳动年龄内,由劳动能力并有求职要求的劳动之 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特征:劳动年龄人口16周岁——退休,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有积极的就业意 愿,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任何工作(一周工作累计不超过7个小时),非 本人意愿。 类型:摩擦性: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周期性: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 下行期;技术性:科技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季节性:自然环境影响; 结构性:复合型失业,经济社会结构紊乱。 2.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 是,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 度。 类型:强制性失业保险,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失业补助制度,双重性的失业 保险制度。 原则:强制性,统一性,公平与效率兼顾,适时调整,适当积累,适度。 目标:(一)与失业者个人有直接关系的目标:对非自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提 供现金补偿,维持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水平,为失业者提供寻找工作的时间。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目标:争取实现反经济循环的效果,改变失业 的社会成本的分布,改变劳动力的使用,保留熟练工人,鼓励雇主稳定雇用。 功能:维持劳动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为劳动者既有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 了条件,为提高劳动力素质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下岗与失业的区别:劳动合同是否保留;管理单位不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下岗职工坐在单位的托管机构;待遇水平不同,失业保险,下岗职工有托管 单位办理社会保险 体面就业:稳定的收入和保障;社会尊重和社会认同;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 社会福利制度 内容:职业福利、津贴 历史演变:剩余型福利、制度性福利、发展型福利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特征分析:典型的混合制度、典型的就业关联制度、典型 的城镇福利制度、典型的收入补差制度 改革趋势(一个转型三个结合):补差型到适度普查型、居民社区结合福利机 构、政府主导结合社会参与、法制化加专业化加标准化 对象:是否具有生活来源、特殊人群与弱势群体、贫困地区 弱势群体 特征(三低一高)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低下、政治影响力低下、心里敏感 性高 代表性人群:贫困者、失业者、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 社会扶助:强化政府职能、强化非政府组织的辅助功能、强化社区只能 低保制度 基础认识: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选择性救助制度、动态化管 理体系、低水平收入补差制度、权力与义务相结合 延伸认识:积极效应(覆盖面广。救助水平逐年攀升。与其他制度协调不断 上升)存在问题(标签效应、稳定语气和制度依赖、获取稀缺资源的投机行 为、强制执行与变通操作、成本扩张) 社区功能:社会整合(调整协调不同因素的矛盾纠纷以形成凝聚力)、社会控 制(运用社会力量对乘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社会化(掌握技能学习知识) 社区管理模式:自治性管理模式、行政导向性管理模式、混合型管理模式 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结合:社区扶助/、非营利性组织形成主体、社区教育、 财政基础、社区文化 贫困特点:贫困人口在持续增加、贫困状况在持续恶化、贫困差距持续扩大、 贫困全球化趋势 我国贫困测评指标:生存环境、生存质量、生存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A 1、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 )。 A、社会保险型 B、强制性储蓄型 C、福利国家型 D、国家保险型 B 2、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 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A 3、社会救助是() 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务 B、社会个人和团体的援助 C、慈善事业的一种 D、社会保险的核心 A 4、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最重要的部分是() A、现金援助 B、实物援助 C、劳务服务 D、以工代赈 A 5、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被认为是()。 A、绝对贫困 B、小康水平 C、勉强度日 D、富裕 A 6、社会保障之所以被称为“减震器”,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A、稳定功能 B、调节功能 C、促进发展功能 D、互助功能 C 7、狭义的社会福利包括() A、教育事业 B、医疗卫生事 C、残疾人福利 D、城市住房事业 D 8、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D 9、()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德国 C 10、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有() A、德国 B、瑞典 C、中国 D、新加坡 C 11、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A 12、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一般为( )。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B.低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电大 行政管理学本科 社会保障学-是否题小抄(按首字母排序,快速查询,已排版)

三、是非题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 × )改错: 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 改为 法律规定 1. “父育假”只属于父亲,假期是在母亲产假期间。(√) 2.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法律上明确表明了我国工伤保 险劳动者个人不缴费的原则。(√) 3. 1998年,国务院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划入新成立的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实行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 ( √ ) 2001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工作的重点从以县级瞄准转向村级瞄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目标的精准性和扶贫的效果。 ( √ ) 4.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 × )80年代 改为 六七十年代 5. 按照社会福利的受益对象来划分,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全 民性社会福利与选择性社会福利。 ( √ ) 6. 被誉为“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士等北欧福利国家,均为高 福利.全民福利国家。( × )瑞士 改为 瑞典 7. 德国和美国是实行政府和公法机构共同管理模式的典型代 表。( × )美国 改为 法国 8. 对职业病进行工伤认定时,只要确定该疾病是因职工的职 业活动引起的就可以了。(X)只要确定该疾病是因职工 的职业活动引起的就可以了 改为 首先要确定职工所患疾病是否在《职业病目录》中所列的,否则就不是职业病9. 儿童福利的目标取向应从过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 态化向人性化和多样化过渡。( × )多样化 改为 社会化 10. 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社会保险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 管理更有利于发挥风险分担的功能。( × )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 改为 中央集中管理 11. 工伤和公伤是两个相同的概念。(X)相同 改为 相近但 又不同的两个 12. 广义贫困主要集中于物质的貧乏,通常是指没有足够的收 入维持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 × )广义 改为 狭义13. 国家明确规定:“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略高于当地的 平均生活水平”。(×) 略高于 改为 不低于

19春东财《社会保障概论B》在线作业三(随机)

(单选题)1: 认为劳动力市场会自动均衡,即使出现偏离也是暂时的,因此失业是暂时的失业理论是() A: 马克思主义的失业理论 B: 阿瑟奥肯的失业法则 C: 古典学派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 D: 凯恩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标准解题: (单选题)2: ()是西方福利的代表,将社会保障概括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英国 标准解题: (单选题)3: 工伤保险待遇要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 A: 优厚 B: 补偿少 C: 相当 D: 条件苛刻 标准解题: (单选题)4: 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范围一般为() A: 全体国民 B: 全体劳动者 C: 部分劳动者 D: 上市公司职工 标准解题: (单选题)5: 尽管各国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标准不一,但都与当地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是遵循了()原则 A: 生存权保障原则 B: 普遍性原则 C: “保底”原则 D: 法制化原则 标准解题: (单选题)6: 工伤鉴定主要是鉴定() A: 劳动者是否具有待遇享受资格 B: 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C: 工伤事故责任归属 D: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标准解题:

(单选题)7: 社会保险制度在()最先产生。 A: 德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标准解题: (单选题)8: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第二阶段的开始标志为() A: 1986年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暂行规定》 B: 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C: 1993年《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D: 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标准解题: (单选题)9: 在保障水平上,养老保险遵循()设计原则 A: 积极援助 B: 广覆盖 C: 适应经济发展和刚性增常规律相协调 D: 权利义务结合 标准解题: (单选题)10: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筹资方式在部分国家开始复兴。 A: 现收现付 B: 积累制 C: 征税方式 D: 征费方式 标准解题: (多选题)11: 医疗保险具有的特征为() A: 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B: 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 C: 医疗保险因涉及面广而更具复杂性 D: 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机制来实现的 E: 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 标准解题: (多选题)12: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包括() A: 责任分担原则 B: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C: 公平原则 D: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标准解题:

社会保障学考试提纲精华

社会保障学考试提纲精华

《社会保障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德国,最先采用社会保障一词的国家是美国。 2.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社会保障专业应用理论和社会保障管理理论.。3.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 4.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5.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 6、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有两种,即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7、社会保障法律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安全性、强制性、普遍性、平等性、鼓励性。 8、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征税方式、征费方式与自由筹资方式三大类。 9、待遇给付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最终环节,是国民保障权益实现的标志。 10、养老保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普遍性、重要性、长期积累性和复杂性。 11、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 12、中国失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向积极的就业保障机制发展。 13、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14、工伤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个人不缴费原则。 15、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一般有三种,即:人身能力丧失、职业能力丧失和一般劳动能力丧失。 16、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帮助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17、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是缓解贫困问题。 18、贫困标准是测量贫困的工具,也是整个贫困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基础。 19、申请者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必须经过申请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两道程序。 20、根据救灾活动的对象,可以将灾害救助内容分为对灾区灾民和灾区社会的救助两大部分。 21、中国老年人福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物质生活福利、医疗保健服务及其他服务。 22、企业年金计划被视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23、住房公积金计划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令所建立起来的一项由国家建立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缴费责任的强制性住房储蓄计划。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决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生活困难而发生的经济扶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社会保障体系 指现代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涵而构建起来的保障国民有生活安定感和社会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 3、最低生活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4、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5、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