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世界冰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世界冰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世界冰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世界冰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冰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冰球运动源于欧洲的杆球游戏,现代冰球运动则起源于加拿大,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职业发展阶段。从冰球运动的发展特征来看,欧美是当前世界冰球运动发展的主体;冰球竞赛处于项目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组织规范及校园冰球对冰球运动不可或缺。建议:积极向欧美冰球发达国家学习,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冰球运动;大力开展高校冰球运动;一方面夯实人才,一方面打造联赛和球星;充分利用2022年冬奥会这一契机发展我国冰球运动。

关键词:冰球;起源;发展;特征

冰球运动是快节奏、高对抗的冰上集体项目,是最受欢迎的冬奥会项目。国际冰球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 ice hockey federation,iihf,简称国际冰联)是国际冰球事务的正式官方协会组织。其职责主要是组织开展国际冰球竞赛、教育等相关活动,并确定成员国国际冰联世界排名。截止2015年10月,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冰联的成员国有74个,各下属成员国注册的冰球运动员约为1793000人,其中加拿大和美国的注册冰球运动员的总数为1254376人,达到了全世界注册冰球运动员总数的70%,而加拿大又是世界注册冰球运动员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其注册冰球运动员人数为721204人,达到了其人口总数的2.012%,故冰球又称为加拿大的国球。

我国于1963年7月加入国际冰联,目前,全国注册冰球运动员为1225人,室内冰球场地有48块。纵观近20年我国有关冰球运动的相关研究,多为基于我国自身,或仅仅专注于体能、技战术、运动损伤的泛泛研究,而缺乏放眼世界,关注项目自身规律、文化的相关研究,故本研究选取此方面内容,以期为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1冰球运动的起源

冰球运动源于欧洲的杆球游戏,在欧洲,这类杆球游戏包括爱尔兰的投掷游戏,苏格兰的简化曲杆球,以及后来中世纪和荷兰黄金时代流行于低地国家(主要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个国家)的冰上高尔夫(ijscolf)。另据冰岛的一个传说记载,一种类似冰球的游戏(knattleikr)在北欧曾经玩了一千多年。此后这一杆球游戏被传人加拿大和美国,在吸取了一些冬奥会非正式比赛项目的规则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1875年3月3日,世界首次室内冰球比赛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当时比赛所遵循的一些标准,比如球场的长度和冰球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业余冰球联赛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而职业冰球联赛开始于1900年。冰球运动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的时间是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1928年,首届冰球世锦赛举行。

冰球的英文名称――“hockey”一词并没有明确的来源,最早提及这个词专指冰球的是1773年在英格兰出版的李察约翰逊所著的《青少年体育和娱乐》一书中。1573年,爱尔兰高威城的法规里规定禁止进行的一种用杆或杖击打小球的游戏被称为“hokie”,这个词一直被使用到16世纪,但目前已经不再使用。根据奥斯丁曲杆球协会资料,冰球运动使用的器材――冰球一词“puck”来自苏格兰或爱尔兰的地区词语。

2冰球运动的不同发展阶段

依据冰球运动在不同时期的阶段特点,可将冰球运动的发展分为由多种类似活动进行的早期萌芽阶段;项目出现、基本规则制定,竞赛初步开展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及项目不断完善发展的职业化发展阶段。

2.1早期萌芽阶段

有关冰球运动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在1799年一位英国人所写的一封信中对当时的冰球比赛场景进行了描述。而瑞典体育历史学家发掘出土的一件制造于1797年的雕刻作品所展现的就是一个滑冰的人拿着球杆,旁边放着冰球。

英国的士兵和移民将杆球运动带到了加拿大和美国,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冰天雪地的冬季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运动。1825年,约翰富兰克林在北极圈探险时,在大熊湖(加拿大西北地区第一大湖)写下了名为《冰球运动是早晨运动》一文。而一幅绘制于19世纪30年代的水彩画则描绘了当时新不伦瑞克副州长坎贝尔和他的家人与英国士兵脚穿冰鞋在冰上持杆进行运动的场景。另一名英国陆军军官莱文奇于在新不伦瑞克的时候,用文字记述了1839年齐佩瓦河(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河尼亚加拉河的一条支流)冰球活动的情况。1859年的波士顿晚报报道了当年在哈利法克斯进行的早期冰球运动。

19世纪早期,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shinney的曲杆球运动,这一运动被认为是现代冰球运动的早期形式。当时这种主要由儿童参加的非正式曲杆球赛主要在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的圣劳伦斯河地区以及安大略省的金斯敦和渥太华等地开展。时至今日,shinney(由“shin-ty”演化而来)仍然是一种流行于加拿大的非正式曲杆球运动,其可在冰上进行,也可在街头进行。

基于1844年出版的一本个人回忆录的有关内容,有关学者提出了现代冰球是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温莎镇产生的。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冰球起源于在新斯科舍省的达特茅斯和哈利法克斯地区开展的一种游戏。

2.2初期发展阶段

虽然现代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的具体地点无从考证,但蒙特利尔无疑是现代冰球运动的发展中心。1875年3月3日,首次有组织的室内冰球比赛在蒙特利尔的维多利亚冰场举行,比赛在麦克吉尔大学的两支学生队伍间展开,每队上场9人。当时选用的冰球不是球或木塞,而是极具特色的选用了“扁圆形木头”作为冰球,场地尺寸也与今天略有不同。据1876年的相关报道,在蒙特利尔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有组织的冰球比赛,其比赛规则所采用的是英国陆地曲杆球组织的曲杆球规则。1877年,蒙特利尔的一份公报公布了冰球7条规则,其中6条是基于英国曲杆球协会的12条规则,只有轻微的改动;一个附加规则解释了纠纷的解决办法。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冰球俱乐部,是世界上第一个冰球俱乐部,成立于1877年,其次是蒙特利尔维多利亚冰球俱乐部,成立于1881年。随着加拿大冰球队数量的不断增多,1886年,加拿大业余冰球协会(ahac)组织了冬季狂欢节冰球比赛,经过一个赛季的竞赛决出了冠军。

首次非正式记载的欧洲大学冰球比赛是1885年牛津大学冰球俱乐部在瑞士圣莫里兹对阵剑桥大学冰球俱乐部;而有详细资料记载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问的冰球赛事则可以追溯到1895年,这一冰球比赛目前仍在继续,并自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球比赛;类似的说法在安大略女王大学和金士顿皇家军事学院之间的冰球比赛也存在,自1986以来,这种说法已经持续进行了一百年,两个学校球队的获胜者将捧得卡尔哈里斯杯。

1888年,时任加拿大总督――斯坦利,因其首次观看冰球比赛就对其印象深刻,其子女又都是冰球爱好者。遂于1892年购买制作了一个银碗奖杯,授予国家冰球挑战杯(后来被称为斯坦利杯)冠军,在1893年首次颁发给了蒙特利尔冰球俱乐部;此后斯坦利杯每年颁发给全国冰球联赛的冠军队。斯坦利的儿子亚瑟帮助组织成立了安大略曲杆球协会,斯坦利的女儿isobel是最早打冰球的女性之一。

1893年,仅蒙特利尔就有近一百支冰球队,此外,已经开始有横跨加拿大的联赛。温尼伯的冰球运动员开始用新型护具。此外,当时已经发明了弹球射球,也就是今天的抖腕射。1900年,配备球门网成为加拿大业余冰球联盟的一个标准要求。1906,对场地区域进行了新的规定。

美国金融家蔡斯.马尔科姆格林尼被认为是美国冰球之父。1892年,他在参观了尼亚加拉大瀑布时,遇到了一些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不久之后,蔡斯作为队长率领由耶鲁,布朗和哈佛大学的学生组成的冰球队到加拿大进行访问比赛。1893年,耶鲁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举行了全美第一场高校冰球比赛。1896年,在纽约市的人造冰场――圣尼古拉斯冰场开放后不久,美国的第一个冰球联盟――美国业余冰球联盟成立。

斯坦利总督的5个儿子对于冰球现代冰球由加拿大向在欧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组成的冰球队在1895年,在白金汉宫击败了一支英国宫廷冰球队(当时的队员甚至包括爱德华七世);到了1903年,一个由5支球队组成的欧洲冰球联盟成立;国际冰球联盟(the ligue internationale dehockey sur glace名称为法语,简称lihg)成立于1908年,作为当时国际冰球竞赛的官方组织者;1910年,第一届欧洲冰球锦标赛的冠军被英国夺得;冰球运动于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成长,此后进一步成为一项奥运会比赛项目;1954年,国际冰球联盟更名为国际冰球联合会。

2.3职业化发展阶段

职业冰球始于20世纪初,1902年,西宾夕法尼亚冰球联盟首先开始雇佣职业球员。到了1904年,密歇根和安大略的冰球队建立了世界首个职业冰球联盟――国际职业冰球联盟。西宾夕法尼亚冰球联盟和国际职业冰球联盟均雇佣来自加拿大的职业冰球运动员。但此后由于人员问题,国际职业冰球联盟于1907年解散。但当时,其它新兴的职业冰球联盟在加拿大的马尼托巴、安大略和魁北克等地都已经开始建立。

1910年、国家冰球协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立。协会进一步细化了冰球规则:包括坠球的位置;将比赛分为节,每节20min以及大罚和小罚的相关规定。此后国家冰球协会经过重组成为国家冰球联盟(nhl),1917年,联盟扩大到美国,1924年,波士顿棕熊队成为首支nhl美国冰球队。

此后,职业冰球联赛开始在欧洲得到发展,但仍由业余联赛队伍参加全国锦标赛。欧洲第一个职业冰球联赛是瑞士国家冰球联盟,成立于1916。今天,在欧洲的大多数传统冰球强国都已经开展了职业联赛。欧洲顶级冰球联赛包括大陆冰球联盟、捷克、芬兰以及瑞典的冰球联盟。

3冰球运动发展的特征

纵观冰球运动发展的时间演进和发展主线,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3.1欧美主体性特征

整个欧美地区的冰球发展史基本上涵盖了世界冰球发展的最主要内容,北美地区(主要是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欧洲北部和西部地区是当今世界冰球运动发展最好的地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冰球运动的开始也都是由欧美国家直接或间接传人的:亚洲冰球运动整体开展最好的国家――日本,其冰球运动就是于1915年由美国传人的,此后又由日本于1928年传入朝鲜;而非洲和大洋洲冰球运动发展最好的国家――南非和澳大利亚则都曾长期是英国殖民地或移民国家,受其文化影响深厚;我国最早进行冰球运动的也是20世纪初的北京和天津的英美侨民。

欧美国家在冰球运动中的主体化位置是项目经过长期发展所确定的,当世界其他国家冰球运动刚刚进入初期发展阶段时,欧美国家的冰球运动已经开始进入职业化发展阶段,这种发展阶段的差距到目前也是明显的,当然不排除其他国家建立一种不同于欧美的冰球运动发展模式,不过这种新模式目前为止未见任何迹象。

3.2竞赛主导性特征

纵观冰球运动的发展,冰球竞赛始终是处于项目发展的主导位置,从萌芽发展阶段,人们就主要的开展非正式的比赛来进行类冰球运动。而到了初期发展阶段,几乎每次重要的事件都是以某次冰球竞赛为标志,而到了职业化发展的今天,人们提起冰球运动,首先想到的是北美的国家冰球联盟(简称nhl)、欧洲的大陆冰球联赛(简称khl)以及奥运会冰球比赛等大型赛事,同时欧洲冰球发达国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斯洛伐克、瑞典、瑞士、英国等国都有自己的职业冰球联赛及大学冰球比赛,并且这些联赛又与

nhl及khl联系紧密,互为体系,这些国家的优秀运动员有机会进入到这两个联赛,这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冰球运动发展。成熟的联赛运转是欧美冰球发达国家的又一特征。没有一个冰球发达国家不拥有品牌化的高水平职业联赛。 3.3规则、管理组织基础性特征

如同没有现代交通,就没有世界体育大赛。没有冰球项目规则的管理组织的不断发展就没有冰球运动的发展,冰球早期萌芽阶段相比于初期发展阶段,其最主要之一就是没有统一的规则和强有力的管理机构,项目的不断发展必然是规则、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冰球运动到了职业化发展阶段,必然是更为科学、规范的规则,组织体系的建立。加拿大、美国都有为数众多的冰场以及完备的俱乐部训练体系,人们通过相关网站就能够获取到相关信息并预约进行相关活动。亚洲冰球强国日本,其全国冰球协会下设47个地方协会,各个地方协会所在地区均有多个冰球场馆。而反观冰球运动欠发达国家,如北非最大的国家――埃及,组织机构松散,场地情况不佳,虽然在5个省份的5个城市中有10块冰场,但其场地多为大型购物中心的游乐型冰球场,故该国仅为有冰球活动,但远未达到有组织、规范的开展。

3.4校园冰球起点性特征

在冰球发展的萌芽阶段和初期发展阶段以及职业化阶段,校园体育活动扮演了重要角色。校园冰球在项目发展中的起点性作用,一方面是指其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起始作用,如前面提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间的冰球赛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球赛事;美国的冰球运动是由高校冰球开始;日本最早的全国冰球协会组织是大学冰球协会;我国最早的冰球队是南开大学冰球队、燕京大学冰球队、清华大学冰球队等高校冰球队。建国以后我国首次参加国际冰球比赛也是大学生冰球队参加波兰第11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球比赛。另一方面校园冰球的起点作用是指其是高水平冰球运动的底座和基石、是社会冰球文化的基础。在北美,高校冰球运动员是nhl选秀的人才库,并且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冰球活动都有详细层级、组别和梯队,虽然最终只有极少数的校园冰球运动员能够成为nhl球员,大部分学生冰球运动员最高水平只能达到某一层次的学校冰球联盟,但其保证了冰球人口数量的质量。另需要说明的是欧美校园冰球活动的费用主要是由学生家庭个人承担的,家庭的支持和付出是相当可观。但这种付出与支持已经为欧美家庭所接受,那么对这种付出的欣然接受得到必然是其所处社会对冰球运动真正的融入。忽视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发展必将成为无水之源,损害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

4结语

通过冰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可以发现,通过二百多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冰球运动已经进入到了职业化发展阶段,其发展具有欧美地区发展为项目发展主线,竞赛发展处于主导,规则、管理组织为发展基础、校园冰球扮演重要角色等显著特征。同时,这些发展特征也为我国冰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模式参考和发展蓝图。(1)发展冰球运动,首先应对欧美冰球发达国家的冰球文化与传承有正确的认识。在南北地域、经济、气候等差异显著的我国发展冰球运动,首先应拒绝同质化推广模式,充分考虑各地自身特点,确定其冰球运动发展方向和现阶段所处阶段。(2)项目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是制度、组织的完善,冰球人才的发展即包括雄厚的人才储备也包括精英冰球明星的培养产生,欧美冰球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既有为数众多的冰球人口,又有其品牌联赛和当家球星。我国要发展冰球运动一方面要不断夯实冰球人才基础,同时也应打造自己的品牌赛事和明星球员,并且应充分利用欧美冰球发达国家的华裔优秀冰球人才,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3)纵观现代冰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在不同地域的发展,校园冰球,特别是高校冰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现代冰球传人我国的早期也是如此。但目前我国高校冰球运动基本销声匿迹,振兴中国冰球,首先应振兴中国高校冰球,我国高校冰球运动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更在于冰球知识和文化的推广传播以及更大的社会认可度。(4)冬奥会对冬季项

目的促进作用在每一个举办国都十分显著,盐湖城冬奥会使得冰壶运动在美国的参与人数出现了成倍的增加,作为观赏性和发展基础均好于冰壶运动的我国冰球运动,应充分利用好当前我国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以及我国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这一历史契机,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模式,在软硬件各方面齐下功夫,打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冰球文化。

冰球知识普及

冰球介绍 冰球(ice hockey ),亦称“冰上曲棍球”。冰球运动是多变的滑冰技艺和敏捷娴熟的曲棍球技艺相结合,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穿着冰鞋,手拿冰杆滑行拚抢击球。球一般用硬橡胶制成,厚2、54厘米,直径7、62厘米,球重为156-170克。比赛时每队上场六人,前锋三人,后卫两人,守门员一人。运动员用冰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以多者为胜。 冰球历史 冰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1850~1860年代间的加拿大。加拿大的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游戏者足绑冰刀,手持最早的关于冰球的记录见于17世纪荷兰的出版物,绅士们脚穿绑有骨头磨成的刀刃的冰鞋,在结冰的河面上带着一个圆饼滑行。在19世纪初期,开始有记载加拿大的印第安斯(Micmac Indians)在进行一种类似的游戏,他使用的是棍棒和木质的圆饼。 还有一种说法是冰球起源于一种古老的美洲运动——长曲棍球(lacrosse)。然而,最广为流传,也是被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冰球由地面上的曲棍球演变而来,曲棍球发起于北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驻扎在加拿大的英国的士兵把这项运动引入北美。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1855年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者脚上绑着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封的湖面上,追逐打击用圆木片制成的圆球,用两根竖起的木杆作为球门,把球击进球门,参加人数不限。这就是现代冰球、运动的前身。这种比赛游戏当时在新英格兰及北美的其它地方很流行。人们在室外结冰的池塘中进行这种自发的、无严格纪律的游戏,既无固定的场地,出没有特定的器材设备,更无规则。 在加拿大,冰球迅速成为最流行的项目。1885年,第一个业余冰球协会成立,爱好冰球的人都可以参加其中。但有些不合理的是,协会向业余爱好者们征收一定的费用。发展到这个阶段,运动员开始使用更多的护具以保证身体的安全,比如守门员就用上了护腿板,并戴上了面具。之后,冰球运动传到美国及欧洲大陆。1893年加拿大冰球队首次赴美表演。1902年欧洲第一个冰球俱乐部在瑞士的莱萨旺成立。1908年,国际冰球联盟(Ligue Internationale de Hockey sur Glace)在巴黎成立,已改名为the International Ice Hockey Federation (IIHF),总部设在瑞士苏黎士。1910年举行第1届欧洲冰球锦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隶属中国传统儒家。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上却一直是最可信的故地,具有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至此,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在九嶷山举行,悠久的祭舜历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说化作了无可争辩的史实。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的起源 排球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身为热衷于推广体育运动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篮球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棒球、网球以及手球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

冰球 比赛规则

冰球比赛规则 冰球 - 比赛规则 冰球是冰上运动集体竞赛项目。两队运动员足登冰刀,手持球杆,在设有界墙的冰场上争夺一橡胶扁圆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得分。自1920年第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1924年开始,冬、夏季奥运会分开举行,冰球遂成为冬季奥运会的主要项目之一。 国际冰球联合会根据比赛成绩,将所有会员国按冰球运动水平高低划分为A、B、C3组,A组6个队,B组8个队,余为C组。A组可参加奥运会冰球比赛和世界冰球锦标赛。3个组间按每年比赛成绩实行升降级制度,即A组、B组的最后两名翌年分别降入B组、C组;B组、C组的最前两名翌年分别升入A组、B组。冰球比赛在同一组别的两个队间进行。每队20人。比赛时每队上场6人,3名前锋、2名后卫、1名守门员。运动员在被界墙围起来的冰球场内按规则运用滑行、运球、传球、射球、身体阻截等技术,在战术配合下相互攻守,力争用冰球杆将球射入对方球门。比赛进行中可随时换人,运动员犯规要受到离场2、5或10分钟以至更重的处罚。全场比赛分为3局,每局20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最终以射门得分多者为胜。 1)冰球比赛的裁判人员:裁判人员包括两名场上裁判员,两名监门员(球门裁判员)。两名边线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一名记分员。(两位)场上裁判员共同控制整个比赛,各负责一个半场。边线裁判员主要负责当有人越位时打出信号。 2)冰球几种犯规动作: 冰球是一项发生身体接触的比赛。在对方身上犯规的可能性很多,犯规包括:撞人,绊人,用膝顶人,用肘顶人,举杆过肩和用冰球杆戳人等。 3)冰球比赛如何开球:

比赛在争球圈内开球。裁判员站在中圈里,把球落在两个相对而立的中锋之间。

最新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地起源和发展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地。当时,由于在寒冷地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地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地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地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地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地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地篮板和球篮。 最初地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地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地原始规则,目地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地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地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地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地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地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地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地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地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地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地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地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地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地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地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地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地优势,掌握了比赛地主动权。但那时地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地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地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

网球的起源与发展

网球的起源与发展 胡宾宾030120660 (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系) 摘要:网球(tennis)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本文主要介绍网球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网球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对网球历史和在中国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强对网球运动的认可度,从而促进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与进步。关键词:网球发展现状认可度 0引言 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并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所受喜爱的程度可想而知。当我们一起享受这项优雅的运动时一定会希望去了解这项运动的起源、发展、标准性的事件、名将,以及有哪些趣闻。本文主要介绍网球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网球在中国的发展,通过这些了解以增强我们对网球的认知,认可以及我们对网球运动的热爱。 1网球起源 现代网球运动一般包括室内网球和室外网球两种形式。网球运动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后来成为宫廷里的一种室内消遣娱乐活动。也有人认为,网球运动的起源应追溯到“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战争)以前在法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名叫海欧·德·巴乌麦的球类游戏。据说这种游戏是两个人进行的,每人各执一个球拍,球场的周围筑有围墙,球撞到墙上后被弹回去,而后过网。因此,无论从使用的场地和器具上,还是从进行游戏的方法上,它与现代网球运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网球运动的原初形态。起初的网球,只是两个半球填充草、树叶或头发等制成的,后来随着网球的不断发展,球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 2 网球发展 到了14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位诗人把这种球类游戏介绍到法国宫廷中,作为皇室贵族男女的消遣。当时玩这种游戏,场地是宫廷内的大厅,没有网也没有球拍,球是用布卷成圆

冰球运动专业技术知识大全

冰球运动专业技术知识大全 一、赛时: 冰球比赛场赛时60分钟,分为三局,每局争时赛足20分钟,局间休息15分钟。 二、远动员 每队每场可有队员20名,上场比赛的队员6名,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 三、冰球规则: (一)冰球基本规则 由于冰球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快,同时允许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队员进行“合理冲撞”,因而场上争夺激烈,体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一分钟基甚至几十秒就更换一次场上队员。替换的队员既不必等比赛停止,也不必经过裁判员允许,就可以在比赛进行中随意上下,只要下场的队员脱离冰面和比赛区,替换的队员即可上场。 把球用冰球杆射入对方球门内为射中一球,得1分。进攻的一方若将球踢入、扔入、用手打入或用冰球杆以外的东西导入球门,则不算射中。 冰球比赛中,每场比赛在场内有3名裁判员,他们也穿冰球刀和运动员一样滑行。他们均穿黑白条上衣,黑色裤子,其中一名双臂佩戴红袖章的为主裁判员,他主要负责处罚犯规的队员,判进球得分与否,并负责管理全部比赛。另外两名称为边线裁判员,主要负责判定“越位”、“死球”,以及除开球以外的一切争球,并协助裁判员工作。在场外工作的还有计时员1名、记罚员2员、监门员2名、记录名3名、宣告员1名。 (二)冰球竞赛规则简介 ①死球及越位的制定: 死球:场地中间的红线把冰场分成二等份,人数相等或人数多于对方的队,从自己半场射球或打球,使球直接越过对方的球门线,即为死球,要在射球队的守区争球点争球。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判死球,人数少于对方的队打成的死球;如果球在越过球门线之前触及了对方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冰刀或冰球杆;或球在到达球门线之前通过了球门区;或球在到达球门线之前能够接着而故意不努力去接,使球越过球门线时,不判死球。 越位:判定越位是根据冰刀所在的位置而不是冰球杆的位置。当两只冰刀完全越过了决定越位的中线或蓝线时,才能判定越位。 越位有两种: 蓝线越位:攻队队员在球还未进入对方蓝线前就进入了攻区,此时传球或打球入攻区即造成越位。造成蓝线越位时,如果球入攻区明显被守队获得,边线裁判员应举手示意“缓吹”,当攻方队员全部退出攻区或守队将球运、传入中区时解除越位继续比赛。 传球越位:当攻队队员将球从自己守区蓝线后传给先于球越过中区红线的同队队员并被期接得时,判为传越位。 ②犯规的判罚及处罚: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不准用冰球杆打人、杆刃戳人、杆柄杵人、横杆推人、用杆勾人、抱人、绊人、膝或肘顶人、踢人、侮辱对方或干扰对方、干扰裁判等不良行为,此外也不准用手抓球、故意移动球门、故意射球出界、场上人数过多、高杆击球、投扔球杆等,违者根据犯规的性质与程度,分别给予小罚、队小罚、大罚、违反纪律、取消比赛资格、罚任意球等处罚。防守队员可用肩、胸、臂部对控制球的进攻队员进行合冲撞,也要用身体挤贴或阻挡对方,但必须符合规定。 在比赛中,场上若出现犯规情况时,裁判员应首先举手示意。如果球正被非犯规一方控制着,可暂不宣判也不停止比赛,而是执行“缓刑”。此时,非犯规队的球门已得到“保险”,守门员可立即下场,换上一名队员加强攻击力量,出现“六打五”的局面。当球被犯规队获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历史源头是楚文化。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湖湘文化隶属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道州出现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老庄道学、释家佛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三教合流”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是后来出现的“湖湘学派”的思想渊源。 “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安国,曾在衡山山麓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湘潭阴山。 明清之际,湖南衡州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王船山,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大本营,而这一时期在湖湘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中国文化史上湖南却一直是最可信的神农故地,具有最浓厚的炎帝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宋太祖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乾隆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炎帝陵”,至此,湖南炎陵县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史记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海经》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屈原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离骚》,《九歌》,《湘夫人》,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湘夫人》,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唐玄宗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九嶷山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

中国网球发展历程

?世界网球 ?古代网球:网球起源于法国宫廷,起初叫“掌球戏”。其方法是相对的两人用手打过场地中间的一条绳。球用布包裹的草,树叶,头发制成。古代网球场地中间是用一条细绳而后改为绳帘。古代只有室内网球。 ?近代网球:开始于1873年,一位英国人将室内网球改在夏天的草坪上进行,因此有了“草坪网球”的说法,这一时期网球场地的中间阻挡物由绳帘该进成了小方格网子,室内网球也发展到了室外的网球运动,出版了《草地网球》的书籍并得到宣传和推广。近代的网球不在是用手打而是用将拍面的面积放大拍柄加长的羊皮纸板打 ?现代网球:现代网球由原来的布球发展到胶皮球,橡皮球。球拍也也改了富有弹性且轻巧方便的穿细网拍,现代网球在球网及球场的规定和积分方式也有了权威的规定。现代 网球正发展成一项世界普遍的体育项目 ?中国网球 ?很少有一项体育运动像网球这样,记录着中国发展变迁的轨迹:清末侵华英军将其带入中国,传教士将其推广,很长一段时间是“洋人”在遥远的东方排遣寂寞的游戏;此后又成为达官贵人的消遣;后来网球运动逐渐在教会学校中开展起来,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了斯坦豪斯被网球赛,这是中国最早的网球比赛;新中国成立后,网球是运动员的专利;改革开放后,网球成为高收入者的新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网球已褪下“贵族运动” 的外衣,走入寻常百姓家…… ?跟不少运动项目相比,网球在中国开展的时间相当长,但由于新中国建立前,网球只局限在少数人的圈子里,运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网球运动得到迅速推广:1953年,天津举办了首次全国网球表演赛,中国网球协会同年成立;1955年初,在北京东四块玉训练基地成立了网球临时国家队;1956年起,网球被列为每年一度的全国比赛项目,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同年,中国选手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64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反对了保守思想、研究了今后网球运动的发展方向:要求在快速进攻、积极上网、力争主动、狠巧结合、准确的思想指导下努力提高训练质量和技术水平…… ? 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中国。先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之间出现网球活动,后一些教会学校也开展起这项运动,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斯坦豪斯杯赛,这是中国网球史上最早的校内比赛。1906年,北京汇文学校、协和书院、清华学校之间,上海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沪江大学、以及南京、广州、香港的一些学校开始举行校际网球赛,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 在二、三十年代那时的网球运动只有少数人中间流行。从1924~1946年虽6次

竞技运动的起源与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4017703398.html, 竞技运动的起源与功能 作者:陈咏梅 来源:《教育》2014年第12期 竞技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一种存在,发展到现在是指专门的运动训练,在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个人与集体体力、心理、智力等的基础上,以在比赛中创造最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早期人类生活中,便已出现以争取胜利为特点的原始、古朴的体育比赛形式。此后,这种活动形式又经过长期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少项目已略具雏形,为近、现代体育运动打下了基础。竞技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产生较晚。 有关竞技运动产生的不同学说 生产劳动起源说原始人类早期,人们在长期追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明白,能否获取 赖以生存的猎物取决于他们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各种身体素质的培养,于是开始训练各种跑、跳、投以及舞蹈等身体活动,这些活动被人类不断地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 游戏娱乐起源说原始社会的竞技运动具有复杂的多重的功能,与其它文化现象混杂、交 织在一起,浑然并存于原始文化的统一体中,因而除自然发生的娱乐性竞技运动外,明确的竞技运动既是巫术、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又是军事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独立性还很薄弱,竞技运动的娱乐起源说应该是混杂在上面两种说法中的。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竞技运动 古代的竞技运动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半岛建立了一些城邦国家,此 后的世界相继进入了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运动不再把解决生存问题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娱乐性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个人自我展现的欲望不断增强,人们以展现自我的才智而感到自豪,这时期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形成。同时随着价值取向的转移,竞技运动的世俗性日益增强,在宗教活动中的成分逐渐减少,在竞技运动独立性日益增强的过程中,出现了专用的场馆器材,独立的管理组织机构,运动项目和训练方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希腊的竞技会场、罗马的竞技场、古印度的拳击场和中国的蹴鞠场等这些专用的场地相继出现并得到了较好地发展。 近代的竞技运动近代竞技运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确立,以及大工业兴起的产物,它 是作为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新的人格和精神的手段问世的,主要是17世纪40年代到20 世纪初的280年左右。近代的竞技运动在西方发展迅速,世界的竞技运动也主要是以西方的竞技运动为主线。在近代早期,体操(广义的)发展迅速,尤以英国发展最为突出,并迅速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间的壁垒,竞技运动也在此基础上逐渐消除了各民族间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进入了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虽然是以西方的竞技运

冰球比赛规则-冰球运动的好处

冰球比赛规则-冰球运动的好处 2018-01-18 冰球比赛规则-冰球运动的好处 冰球运动的好处 1、可以保持身材。 2、可以锻炼人的灵活性,提高跳跃的能力。 3、可以让人练就团队意识,以及一个团队在各方面能力。 4、改善体型及姿态。 5、促进身体机能。 6、改进心肺功能。 7、改进肌肉力量。 8、改进肌耐力。 9、改进新陈代谢。 10、减低血压。 11、促进身体的生长。 12、减少痴肥的机会。 13、增进体力。 14、培养一个积极的人生观。 冰球的比赛规则 在一场冰球比赛中共有两支球队参加,在全部给定的比赛时间内,每支球队场上队员为6名。当有队员因犯规受罚下场时,每队将不再是6名队员了。 每名队员都配备一支带杆刃的冰球杆来控制场上唯一的一个小而坚硬的扁平黑色圆盘形球,它被叫作冰球。(它之所以坚硬,是为了更好地在冰面上滑动)。冰球比赛的意图尽量比对方更多地把球射入对方球门,同时积极有力地防卫本方球门。

每队都有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以及分为中锋、右边锋和左边锋的3名前锋。除了两队的队员外,允许在场上出现的其他人员只有3名裁判人员:一名裁判和两名边线裁判。 每场比赛分3局进行,每局为20分钟,两局之间有15分钟休息或接受电视采访的时间。除非是平分决胜(或出现平局),否则没有加时赛。比赛中断十分频繁,计时器也会随之停下来,这样就确保了观众观看每局实际比赛的时间为20分钟。 冰球场长60―61米,宽29―30米。高为1.20―1.22米的围绕场地的由厚实的木头或塑料制成的围栏叫作“界墙”,在界墙上装有防震玻璃用来保护付费观看比赛的观众。 比赛开始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基本位置:1)守门员。2)后卫。3)边锋或前锋。4)中锋。 球门宽1.83米,高1.22米,门上覆有一个球门网,如果一个队射门,它可以把球挡在球门内。守门员是防守的最后防线。他可以用球杆控制球,可以抓球、握球、抛球、扑球、踢球、用身体或球杆断球。所以,守门员的装备很沉重,并且有一只比任何人都大的球杆。他还必须带面罩作进一步保护。在球门前的小半圆形被称作球门区,它是防守区域,除非冰球在球门区内,否则对方队员不允许站在球门区内或干扰守门员。当冰球完全穿过与球门杆平齐的红线时即获得一分。 两名后卫通常是并肩作战,他们的位置是在球门和攻区之间,后卫的任务是要试图阻止冰球穿过他守卫的蓝线,如果球一旦过了蓝线,他就要争取阻截冰球并把它传给前锋。后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守,所以后卫绝对不能站错位。 中锋主要是在左右边锋之间的中场上下来回活动。通常是由中锋来争开球开始比赛,然后他把球传给企图进攻射门的一个边锋。中锋要试图自己进攻射门,或者传球给边锋去射门。中锋同样肩负防守的任务,要防卫本方区域并从对方队员杆下阻截球。左右边锋,顾名思义,场上位置是在左右两边,他们运球,并试图与中锋配合,以射门得分来奠定比赛胜局。当球被断走时,他们还必须去阻截对方队员进攻。 说到处罚,是由裁判员判罚那些多次一般性和明星犯规的队员,如杆打人、绊人、打架、向界墙猛烈撞人(过分猛烈地把对方队员撞向界墙)、肘顶人、杆刃刺人(用冰球杆),横杆推阻(遇到对方队员时拿起球杆阻拦)或者延误比赛。处罚的时间分为2分钟、5分钟、10分钟和罚下常比赛中要求宣告员在队员犯规受罚后,立即宣告其犯规判罚的名称及判罚时间。被判罚的队员坐在另一个座席上,通常那个座席是在场地远离队员度的另一侧。 比赛结束时,一队获胜(其中得分多的一队为胜队),两个队的队员列队相互握手,以表示两队间的友好并向胜队祝贺。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或译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会训练体育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1年设计发明的。 奈史密斯博士从当时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而受到启发,综合了其他一些项目的活动特点,设计了按投掷的准确性来计算得分和胜负的一种游戏。因最初使用的是盛桃子的篮子和球,故取名为“篮球游戏”。1891年12月21日,奈史密斯在馆内体育课做了第一次这种游戏比赛的试验。试验进行得非常成功,此后,这种游戏活动在国内得到广泛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发展。至今,全世界拥有约1亿篮球运动员,平均每天在现场观看篮球比赛的观众达1.6千万。 最初的篮球比赛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则,经常出现推、拉、撞人等粗暴动作,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鉴于这种情况,1892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简单的13条比赛规则。 进入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1936年6月18日,由美国等8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篮球运动的发展总是与技、战术的改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攻与守的对抗和竞赛规则的变化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综观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现状,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仍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1、高速度 世界强队比赛给人深刻印象的是运动员体力充沛,动作速率、移动速度、重心调整、攻守衔接、战术意识和技术动作的变化,都在瞬间完成。 快攻仍然是各队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争夺篮板球,还是抢断球,或是后场边线、底线球,都竭力发动快攻,或是以最快速度将球推进至前场。

湖湘文化是啥Word版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但如何确定湖湘文化的内涵,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一种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大部分。第三种认为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湖湘文化应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三个层次中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 关于源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它的直接源头;另一种认为湖湘文化不能与楚文化划等号,一是楚的地域比湖湘要广阔得多;二是楚文化没有理论的哲学体系,这种观点认为湖湘文化是以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为其源头的。第三种认为从广义上说,湖湘文化起源于楚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在的和先秦、秦汉的文化在内;而狭义上的湖湘文化则是个学术概念,形成于宋代,这种狭义的湖湘文化现已消失。关于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宋时期的第一次大融合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二次大融合,使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文化兴盛于一时;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第三次大融合,使湖南省风气大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四次大融合,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时期。有的学者指出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起了重大作用。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 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种表述:第一种从湖湘人物的个性上,认为湖南人政治上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投身政治洪流的献身精神;思想上具有上下探索、敢为人先、富于开拓与创新的意识;行动上具有脚踏实地、刻苦而劳、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行为准则上,刚正不阿、讲求气节、一以贯之。第二种从湖湘学派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一是重视心学;二是反对佛教;三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四是“不定一门,不私不说”,具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第三种从湖湘文学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有五:一是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求实务实,讲究经世致用;三是追求理想;四是革故鼎新的历史观;五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第四种从士习民风的角度,认为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二重性:既继承了古代湖湘士风民气的基本传统,主要是勤劳、勇敢、笃实、俭朴,富于爱国心和奋斗精神,以及闭塞、倔犟的一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明显的变异,表现出特别强烈的爱国情怀、经世务实作风、善变趋新风貌的奋斗牺牲精神,同时也滋长了某些虚骄心理和偏激思想行为。

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篮球课总结报告 一篮球运动的起源以及现状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是啥? 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但如何确定湖湘文化的内涵,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学文化等的总和。一种认为从文化的层次上看,湖湘文化可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方面;从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两大部分。第三种认为科学和广义的划分法,湖湘文化应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社会心理)的三个层次在内的地域文化,三个层次中都含有“雅”和“俗”的内容,也包含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内。 湖湘文化的源流和发展 关于源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湖湘文化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祝融文化和蛮夷文化是它的直接源头;另一种认为湖湘文化不能与楚文化划等号,一是楚的地域比湖湘要广阔得多;二是楚文化没有理论的哲学体系,这种观点认为湖湘文化是以宋代讲究义理之学的湖湘学派为其源头的。第三种认为从广义上说,湖湘文化起源于楚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现在的和先秦、秦汉的文化在内;而狭义上的湖湘文化则是个学术概念,形成于宋代,这种狭义的湖湘文化现已消失。关于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宋时期的第一次大融合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洋务运动时期

的第二次大融合,使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文化兴盛于一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第三次大融合,使湖南省风气大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四次大融合,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时期。有的学者指出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起了重大作用。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 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种表述:第一种从湖湘人物的个性上,认为湖南人政治上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勇于投身政治洪流的献身精神;思想上具有上下探索、敢为人先、富于开拓与创新的意识;行动上具有脚踏实地、刻苦而劳、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行为准则上,刚正不阿、讲求气节、一以贯之。第二种从湖湘学派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一是重视心学;二是反对佛教;三是以民族大义为重;四是“不定一门,不私不说”,具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第三种从湖湘文学的角度,认为湖湘文化的特点有五:一是具有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求实务实,讲究经世致用;三是追求理想;四是革故鼎新的历史观;五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第四种从士习民风的角度,认为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二重性:既继承了古代湖湘士风民气的基本传统,主要是勤劳、勇敢、笃实、俭朴,富于爱国心和奋斗精神,以及闭塞、倔犟的一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明显的变异,表现出特别强烈的爱国情怀、经世务实作风、善变趋新风貌的奋斗牺牲精神,同时也滋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