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_十七年文学_研究的分歧_陷阱与重建_张均

_十七年文学_研究的分歧_陷阱与重建_张均

_十七年文学_研究的分歧_陷阱与重建_张均
_十七年文学_研究的分歧_陷阱与重建_张均

时间进入21世纪,“十七年文学”也从“重写文学史”“再解读”带来的数番震荡中稳定下来———稳定为某种对峙、板结的格局。对峙表现在该研究领域“聚讼纷纭”,“(往往)讨论尚未开始,剑拔弩张

的阵势已一字排开。”(1)

这种“剑拔弩张”也是知识

界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激烈冲突的重要部分。板结则表现在,在相互的质疑与否定中,“左”“右”两种“十七年文学”研究路向都遭遇了相似的理论陷阱,不同程度地陷入重复、无所作为的状态,以致钱理群早就指出的“二十年来我们思想界最重大的一个失误”(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没有

经过认真的清理和研究”)

(2)

在文学研究领域未能得到有力的纠正。那么,

怎样激活已经逐渐板结、凝固的“十七年文学”研究并打开新的问题空间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先对该领域的立场分歧、理论陷阱予以必要的辨析。

目前居于主流位置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路

向,是以陈思和、丁帆、王彬彬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其中又略可分为两脉:一是丁帆、王彬彬等以“人的文学”为根据对“十七年文学”的斩钉截铁地否定,如认为该时期文学“漠视个人命运和情感创伤”,“对现实不具有批判精神”,“与‘五四’精神

背道而驰”,(3)

甚至认为《红旗谱》“在任何一个方面

都是拙劣的”“根本就没有再谈论的价值”。(4)另一脉则表现为陈思和等的“潜在写作”“民间写作”研究。后者力图从“十七年文学”中离析、重构出某些异质因素,而对此类异质性的肯定实际上构成了对“十七年文学”更深刻的否定,迂回地落实了陈思和对“十七年文学”作为“伪现实主义”的“图解

政策的宣传品”

(5)

的认定。近20年出版的“十七年文学”研究著作,多数出自新自由主义解释体系。相对声势稍弱但也获得部分肯定的,是宽泛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论述(其中部分学者被贬称为“新左派”)。其中,李杨、蔡翔贡献最著。李杨认为,社会主义文学始终如一的是一场反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文学实验,“非西方国家要反抗西方,就必须组织起‘我们’的性质,即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

本栏目面向海内外,面向所有关心大中华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者,每期采取由相关学者组稿、并以研究专辑的形式陆续推出。栏目前将署上组稿教授的名字,以示对其辛勤工作的尊重和感谢。显而易见,这种试图将当代文学史研究“学问化”的尝试肯定问题不少,难题不少,敬请各位同行给予指导。

本期推出的是“十七年文学研究专辑一”。

组稿:中山大学中文系张均教授

张均

张均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分歧、陷阱与重建“十七年文学”研究的

分歧、陷阱与重建

国家。而一个现代国家的组织过程,又完全是一种认同西方的过程。非西方国家对自己的人民只能采取西方式的手段,使国家成为主体,国家承认每个人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性的确又是以国家作为主体的普遍性为目的的。”(6)这一观点与唐小兵关于延安文艺是“一场反现代的现代先锋派文化运动”(7)的论述和后来汪晖有关“反现代的现代性理论”的解释体系相互激荡,一度激活了久遭贬弃的“十七年文学”,文化研究也代替社会历史批评为该领域开辟了新的问题空间。蔡翔的《革命/叙述》以对劳动、技术、地方、性等表述空间的分析,成为该领域创见迭出而又争议纷纭的最新成果。

迄今为止,以上两种路向都已取得扎实成果,然而双方的相互否定、难以相容,也构成了学界难以弥合的“伤痕”。其中,具有“天然”合法性的新自由主义的“人的文学”的观念,在两个层面遭到质疑。其一,“人的文学”或“纯文学”观念被认为具有与政治权力重组合谋的背景,如《伤痕》《班主任》等被批评“是作为政治象征出现的”,“在其‘人道主义’和‘文学性’的面罩下面,实际上隐含着特殊的界限和排他性。”(8)以“人的文学”为核心概念的“新启蒙”也被批评位于“发展主义的话语框架之内”,“它们生产的知识基本上是为‘新时期’重新定义现代性(虽然当时没有用现代性这个词),为发展市场经济做理论的、意识形态的准备。”(9)其二,“人的文学”观念还被质疑存在历史错位。程光炜认为,资深的现代文学研究者们“认为当代文学史研究与‘十七年’牵扯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政治性’关系,所以必须拿‘五四’‘自我’‘个性解放’‘自由’‘文学性’等知识来拯救当代文学史研究”,于是“现代文学关于‘自我’‘个性解放’‘自由’‘文学性’等知识便流进了当代文学史研究,它们很巧妙地被置换为当代文学史研究对‘十七年’的看法”,在此“新启蒙编码”下,“‘十七年’变成了非人性和非文学性的文学年代”,然而“五四知识”真的是“比‘社会主义知识’更具有时代进步性,因此也就是等级更高的一种知识结构”(10)吗?与这些质疑相呼应,一线研究者明确怀疑“人的文学”的实践意义:“以个人主体性的标准审视十七年文学,在照亮了一些东西的同时,也遮蔽了大量的东西”,“与十七年文学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11)甚至,一些新自由主义资深学者也开始反思这一立

场,如洪子诚坦承“启蒙主义”对“当代文学”其实只是“外部”观察,有“它的限度和弱点”,譬如“过分信任所确立的理论、法则的绝对普遍性”,“对对象的‘独立存在’缺乏足够的意识。”(12)应该说,新自由主义在当前“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垄断地位已出现松动。

不过,民族国家论述遭受的质疑更加猛烈,也更“致命”,几乎有彻底丧失信誉的危险。那就是,无论李杨、旷新年等怎样强调“十七年文学”在民族、国家等“想象的共同体”方面具有特殊的叙事效果,但他们实在难以有力回应批评者以“人”的名义发出的尖锐质问。因为历史无法回避:“毛泽东时代”政治运动频仍,“反胡风”“反右”“文革”无不造成累累人生惨剧,更兼骇人听闻的三年大饥荒,这种现实使任何希望正面清理“十七年文学”遗产的努力,都难以直面巨大的道德压力。郜元宝的批评即由此长驱直入:

一种莫测高深的理论竟然像瘟疫一般迅速散布开来,就是认为在路翎们受难的年代,在无数可怜的被控制被掠夺被欺诈被恐吓的灵魂在颤抖在扭曲在变形在备受折磨而终于灭顶的年代,中国的各项物质生产“硬指标”急速上升……呜呼!……姑且不论那些“硬指标”是否属实……就说对文学家路翎长达二十年进行的持久而精心的修理,就足以抵消所有“当惊世界殊”的“硬指标”了。(13)

这样沉痛的质问,简直无从辩护!这也是王彬彬“烂苹果”论不胫而走的原因,甚至也是长期研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李杨始终不愿正面肯定“十七年文学”(当然更不否定)的原因。

两种路向之间的彼此对峙和相互否定,引起的现实效果并不等同。民族国家论述借用福柯权力理论展开的对“人的文学”的谱系主义分析,有力地促进了部分研究者的方法论转变,但对一般读书界基本上未产生影响。相反,新自由主义以“人”、生命、尊严为名义发出的尖锐质问,却赢得了广泛同情。不过,舆论中的优势或劣势实际上同样导致了板结与停滞。民族国家论述的停滞不难想象。但这并不意味“政治正确”的新自由主义就能大展身手。相反,由于总是抽象地而不是具体地在历史、社会环境中展开讨论,由于“总觉得自己

2015/02·文艺争鸣·当代文学六十年

掌握真理”,“不能在一个新的理论视野中来认识中国当代文学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经验”,(14)也由于总是把“社会主义”看成漆黑一团、缺乏内在脉络和差异的“他者”,新自由主义研究进入新世纪以后成就平平。《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陈思和编)以后大量的新出成果实际上已陷入大面积重复。诸多研究,无论是研究报刊还是讨论体制,无论是分析文本还是考察作家,结论总不外乎“非人化”“公式化”“概念化”。这类观点自然有识见,但20年如一日地重复就不免失掉“研究”本义。可能是对此早有预感却又无法接受民族国家论述,郜元宝竟提出暂不研究“十七年文学”,“听凭‘空白’说继续流行为妙”。(15)显然,新自由主义已不能提供新的问题空间。

“左”“右”两种研究路向不同程度地板结化,与某种共享的理论陷阱有关。是何陷阱呢?此即引领学界的“人的文学”观念。其实,不仅新自由主义执执于此,就是民族国家论者内心也是认同的——

—作为“五四”后继者,“反现代性的现代性”论者心里就不再尊重自由、生命了吗?显然不是!这些“自由左派”(甘阳语)同样对“路翎们”的悲剧有深的痛惜。而这,也构成了他们的理论“软胁”,使他们在对垒中时时被动,甚至被加上“新左派”污名。那么,“人的文学”为何会成“陷阱”呢?这是由“左”“右”两派对“人”的共同认识盲区所致。试以两部“十七年”小说《暴风骤雨》《保卫延安》为例略作探讨。

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定式分析,两作都可以说是对某种理论、某项政策的图解和阐释,甚至是“面对人类不幸而无动于衷的冷文学”,(16)但它们和“人”“人类”真的没有关系吗?《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在珠河县元宝镇蹲点土改的产物。据现有资料看,该镇宗族、道门、帮匪等社会关系甚是复杂,致使该镇解放后而群众并未“解放”。如该镇有一恶霸,当地漂亮女性很少能逃脱被他强暴的命运,“谁家敢反抗他,那家姑娘的老爹,媳妇的丈夫一定会倒霉。轻者抓劳工,重者抓到宪兵队屈打成招被杀头。”(17)如此罪大恶极之人,“解放”后却由于当地党政负责人的庇护而成为农民自卫队员。周

立波知道后怒不可遏,坚持审判、枪决了该恶霸(其罪行及批斗场景后来被移植到小说中的韩老六身上)。显然,周立波创作小说时对此类恶霸没有给予爱和温暖,但他是不是就没有人性的考量呢?不是!那些被强暴的女性、那些穷得一家只有一条裤子的农民,才是他要关心的“人”。的确,作家认同土改政策,但在他看来,土改正是下层农民反抗官绅暴政、获得基本生存的必经之途。即是说,作家对政策的认同与对“人”的关切是合二为一的。杜鹏程同样如此。在其日记(《保卫延安》据200万字战争日记写成)中,全文收录了西北野战军战士傅景禄母亲的家信:

娘是参加农会的头一个,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会员。与恶霸武迁训讲了理,咱们的地也要回来了。区里和农会对咱们很照顾,区里马上要发优待粮,村里过新年时还给咱们送来光荣灯挂在门上……儿呀好好在前方干吧!现在天下是咱们老百姓的天下,从前咱们穷人有谁看得起,现在老百姓当了主人啦,这是毛主席领导得好,你千万听毛主席的话。娘给你说:“不打倒蒋介石,我不让你进我的门。”……咱家的事,不用挂在心上。(18)

这样的“听毛主席的话”的娘和儿子不免与“个人独立、个性自主等现代化目标”“南辕北辙、适得其反”,(19)但农民是因为革命符合其生存、尊严的需要才认同革命的!这也是杜鹏程等作家的思路。《保卫延安》忠诚革命,《创业史》认同合作化,并非如许多学者所认为的为了取媚政策,更主要的是作家相信政策能够改变“穷苦人”命运。即是说,不少作家先有对“受苦人”深切的爱,然后才有对他们认为“好”的政策、运动的追随,其间复杂性非“图解政策”可以概括。遗憾的是,“左”“右”两脉学者对此都缺乏必要的认识。

那么,

“十七年文学”与“人”是否有关呢?答案十分肯定。不过,周立波、杜鹏程等关注的“人”和新自由主义者谈论的“人”颇不相同。前者关注的是“受苦人”,其“人”的诉求集中于生存权之上,新自由主义者不同。从公开表述看,新自由主义者关注所有人,但细究其对“人”的理解,则主要集中在思想自由、反对政府干预之上。故可推测,其所理解的“人”主要是精英阶层(尤其知识精英)。甚至,

张均·“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分歧、陷阱与重建

知识分子的感情和利益也被他们当成了判断文学的主要根据。这意味着,关注“穷苦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今日精英本位的主导文化之间存在根本差异。这的确可以理解为威权和民主的制度差异,但客观上也有利益立场逆转的成分。对后者,王晓明指出:“中国的整个现代思想,一开始它的主流就是从一个被压迫者的立场看问题”,但“80年代中期以后”“持续向‘右’转,变成一个对于弱势群体特别严酷的社会。”(20)不难想象,以“穷苦人”的伤痛历史和现实奋斗为主要关怀的“十七年文学”,一旦与当下精英(强者)本位的价值体系相遭遇,它能激发起研究者共鸣的概率非常之低:它们对有利底层的政策的支持被解读为缺乏独立性,他们对官、绅、资的局部排斥被放大为整体的“非人性”。

显然,“十七年文学”之所以沦为“非人”文学,与“人的文学”的观念陷阱有关。“左”“右”学者实际上都将知识分子式的“人性”普遍化为“全中国人”或“全人类”的“人性”了。那么,怎样“跳出”这种陷阱呢?

关键在于通过纳入历史性与差异性重建“人的文学”观念。历史性是指人性具有随个体具体处境、历史具体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差异性则指不同阶级、性别、种族的人对人性的理解可能存在歧义。兼具历史性与差异性的“人的文学”观念无疑是高度兼容的。以中国而言,“人”的历史性可能表现为不同历史阶段,“人”的主导诉求是流动的,差异性则表现在无论是“十七年”还是今天,不同人群的人性诉求仍大不相同。理论上讲,这不同的“人”并无高下之别,但具体考量时新自由主义者往往遗忘了这一点。他们对汉娜·阿伦特的说法应有同感:“人权转化为无套裤汉的权利,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是接下来所有的革命的转折点。”(21)阿伦特显然认为自由(“人权”)高于面包(“无套裤汉的权利”)、精神高于物质。这也是新自由主义者将知识分子的独立诉求普遍化为所有人的“人权”的自然根据。然而,这中间显然存在误解——

—“面包”真的只是物质问题么?倘若一个男青年因为贫穷而不得不放弃理想而成为伙计,倘若一个长工因为贫穷而被人(譬如军阀、乡绅等)夺去爱情(参见秦牧小说《黄金海岸》,1955),那“面包”就必然包含内心的风暴。所以,面包、自由各自

承载着不同的人生处境与精神纵深,不可以相互取代或覆盖。而兼容了二者的“人的文学”,才能达成对“十七年文学”的全面认识。

以此兼容眼光观之,“十七年文学”是并不比“五四”狭窄的“人的文学”:它的同情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因此,蔡翔直接以“弱者的反抗”命名革命,并表示“没有理由把这一现代化的‘造反行为’解释成为一种非正当的政治诉求。”(22)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事实——

—作为文化的“弱者的武器”,它是整个中国下层阶级反抗事业的有机部分。虽然1949年后此种文学服务新政权的合法性论证功能日益凸显,但其“从被压迫者的立场看问题”的特质直到样板戏仍强势存在。无疑,这种“人的文学”和“五四文学”、古典文学一样,也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成规”。其一,它们必须主要讲述被压迫者的历史,重建其“‘遗失的’(lost)历史事实,甚或被刻意压抑了的历史事实”,(23)有此历史,反抗才能获得合法性。其二,它们还必须塑造下层阶级的“正面英雄”,以凝聚人心。其三,“少数者的文学一定是集体性的”,(24)它们必然要抑制私人奋斗、性、争权夺利等个人主义性质的日常生活。所以如此,既有必须抑制个性、通过集体之路对抗强势集团的现实原因,也有弱者过去遭受否定叙述的历史原因:

少数话语团结在一起的天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少数中的个体,总是被看作一类人,被强迫体验作为一类人的普遍经验。被压迫的个体被强迫进入一个否定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主体位置,他会将其变成肯定性的集体位置。(25)

显然,这种集体性逆转也是第三世界“弱者的反抗”的共同选择。因此,“十七年文学”作为立足于“被压迫者”的“人的文学”却又合理地产生了并不乐观的效果,譬如新的排斥与界限的产生。遗憾的是,新自由主义研究只见到后者,看不到或拒绝承认前者。

那么,获得兼容性视野以后,又该如何重建“十七年文学”研究呢?这涉及方法、对象和问题空

2015/02·文艺争鸣·当代文学六十年

间等多个层面。

就方法而言,两派学者都亟须调整。民族国家论者需要重建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他们强调新中国的“硬指标”、强调“十七年文学”对于“想象的共同体”的贡献,但无法回应对手以“人”的名义发出的批评。其实,“硬指标”并非只是数据,它内含的沉甸甸的生命重量远远不会像郜元宝所批评的那样被一个路翎的悲剧“抵消所有”。(26)据我2014年2月在故乡医院的观察,病房里半数以上的病人都是农村老人。这在实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十几年前,这些老人若生重病,不是活活拖死,就是“主动”自杀。这中间包含多少人身的痛苦与绝望!应该说,合作医疗政策让以亿计的农村老人获得了基本的生命尊严。以此类推,半世纪前的土改与解放也一定让以亿计的佃农、长工、无业游民、妓女、农奴等“受苦人”强烈感受过不被官绅奸杀、获得起码尊严的喜悦与温暖。有关这些尊严和温暖的记载,或是欠缺(学者们在关注路翎时很难想及那些自杀或住院的农村老人),或被论证为“虚伪”(如新自由主义之于“十七年文学”),但这并不意味有现实思想力的学者发现不了国家与个人的双重关系——

—除了压制,国家也可能促成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这是我们重新考量“十七年文学”的起点。对于新自由主义者来说,除此之外,另有两点需要调整。其一,破除官方/民间、主流/异端、一体/多元等二元对立思维,呈现“主流”“异端”内在的差异性,二元之外交错博弈的多重文学观念和文学利益。其二,破除抽象阐释,重返历史语境,“开放式地将它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去审察,关注这些形象、情感、审美及其文体、样式的产生演化的情景和条件”,(27)即以“同情之了解”呈现对象自身的内在逻辑。以上方法调整,可以“重新打开和释放文学‘史’的空间,释放被当前霸权的‘文学’观念所压抑和排斥的文学观念”,“重新发现它复杂的层次。”(28)

“重新打开”意味着研究对象的重组与激活。其实,当前“十七年文学”研究大体仍未走出“翻案”的“旧轨”,不过是把过去颠倒的再颠倒过来。这使之对“十七年”有着深刻的“路径依赖”——

—我们看到的仍是当年评论家所看到的。倘若学者真能放弃主流/异端、官方/民间等“认识装置”,重回具体的历史环境,一定会迎面撞上许多鲜活的

对象与问题:我们会发现所谓“政治”不仅是压制,可能还包含下层阶级现实的生存欲求和最低限度的“人的生活”;会发现被批判的俞平伯与胡乔木等“新朝”权要关系特殊以致冯雪峰对他都不免惮让三分;会发现南京文联机关刊物《文艺》对《讲话》兴味淡漠,而《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似乎专门攻击延安小说家;会发现“旧诗”一度围攻“新诗”,而中央的刊物普及化方针屡屡遭到《文艺报》“讨论”终至折戟沉沙……此外,丰村、孙谦、王啸平、管桦、谷峪、立高、李伯钊、白刃、朱定、王林、叶君健、刘真、王淑明、碧野、马加、竹可羽、刘澍德等一长串名字也会一起涌来。无疑,“十七年文学”还有比预想大得多的研究空间。这意味着研究对象还需要做“加法”。而这,又要求新的问题空间的打开。这涉及两个方面:文学性研究和文化性研究。

其一,文学性研究。什么是“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性”呢,是灵魂的纵深呈现,还是情境创造、语言驱遣、心理刻画、细节再现?遗憾的是,这些研究都较少开展。为什么呢?不少研究者觉得,在一个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年代,有何“文学性”可谈?这种新自由主义式的武断值得反思。一则如前所论,“政治”不可简单等同于压制、非人性,它也可能是普通民众尊严与权利的反映,二则即使“政治”如同“忠孝”一般狭窄,但类似《三国演义》的杰作完全可能从中产生。也就是说,“写得怎样”和“写什么”并非一回事:

无论“写什么”、无论“怎么写”,要写得好,才能使作品获得文学价值……“写什么”,是有可能或拥一个主义,或树一面旗帜,或发布行政指令,或制造媒体效应,用一年半载就能做起来的。“怎么写”,是有可能或立一个名号,或认一位师傅,或成帮结派,或三两同道,用一年半载也能做起来的。而“写得怎样”——

—“写得好”则肯定不容易。(29)

“写得怎样”,才更值得研究!正是在此意义上,刘纳高度评价所谓“伪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柳青“以沉甸甸的笔触实现饱满的表达”,“他的描述底气充沛,形成了独特的深沉的表达力量”,“他追求形象的能见度,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声调、每一个念头、每一缕心绪,都不苟且带过”。(30)事实

张均·“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分歧、陷阱与重建

上,“写得怎样”正是柳青这代作家极为重视而今天研究者颇为疏忽的问题。

其二,文化性研究。文学可能是私密的灵魂的表达,但更可能是叙事性的文化生产,它“要叙述一个‘故事’”,“创造一套价值、一种意义”,从而塑造伦理认同,“给心灵以家园,给社会以秩序”。(31)对此华莱士·马丁亦有谈及:“世界的新闻以从不同视点讲述的‘故事’的形式来到我们面前”,“在这些不同观点的每一个的后面都有一部历史,以及一个对于未来的希望”,“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什么,以及我们被引向何方”。(32)在此意义上,文学也是一种实践叙事学,它涉及“‘政党实践’阶段不可避免的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33)对此,黄子平、李杨、蔡翔等都有所涉及,但将之作为系统的实践叙事学的研究,尚有待展开。这将是颇具生长力的研究。从理论上讲,它可包括四个层面。1.叙事动力研究。对此,黄子平的“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34)的观点屡被引述,但显然,这是“用‘集权专制’底下的意识形态的附属品的文学来给予定位,这对那个时期的人是不公平的”,(35)而“十七年文学”与“弱者的反抗”的关系,甚至与“人的文学”的关系,都还有待在具体文学史实中被挖掘。2.叙事策略研究。哪些人、事件和环境能够叙述,又有哪些“不可叙述”,无疑牵涉到文本内外的话语角力。其中,阶级有最多机会充当“主导概念”,但它与中国社会中其他话语(如宗族、邻里、江湖等)之间又达成了怎样的妥协、平衡与互动,同样有待深入剖析。3.叙述机制研究。“合法”的人、事件、环境被组织为完整“故事”,涉及怎样在经验事实中“埋设”特殊因果机制的问题,这其中隐藏着大的“秘密”。4.意识形态效果研究。叙述与价值、文本与现实、作家与时代,这三层互动关系可形成分析“十七年文学”意识形态建构的有效方法。而前述四个层面可合成系统的实践叙事学研究。

通过文学性和文化性的研究,“十七年文学”有可能被重新激活。新的研究或各有进路,但有两点判断是可以提前做出的:其一,作为人生经验的再现,“十七年文学”有其自身的叙事成规和美学魅力,亦需通过它自己的“眼光”来呈现自己;其二,作为文化生产的叙事实践,它也有自身叙述的

策略和机制,并构建着自身与现实的特殊关系。而这两层,都和文学史上其他类型的文学并无本质的差异,都存在着内在的建构与排斥,肯定与否定。它之所以在研究史上呈现出迥异的“面孔”,更多是因于不同时代研究者立场、视野和问题空间的差异。

注释:

(1)董之林:《无法还原的历史——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症结》,《学术月刊》2007年6期。

(2)王晓明等:《“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市场”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w w w.cul-st https://www.docsj.com/doc/3717230547.html,。

(3)王彬彬:《关于“十七年文学”的评价问题》,《北京文学》2010年2期。

(4)王彬彬:《<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3期。

(5)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2期。

(6)李杨:《抗争宿命之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9页。

(7)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再解读——

—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8)李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文艺研究》2005年1期。

(9)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3期。

(10)程光炜:《我们如何整理历史——

—十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潜含的问题》,《文艺研究》2010年10期。

(11)武新军:《“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三个误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

(12)洪子诚:《近年的当代文学史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2期。

(13)(26)郜元宝:《读<路翎传>想到的》,《南方都市报》2006年7月26日。

(14)陈晓明:《再论“当代文学评价”问题——

—回应肖鹰王彬彬的批评》,《文艺争鸣》2010年7期。

(15)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

—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年3期。

(16)刘再复、林岗:《中国现代小说的政治化写作——

—从<春蚕>到<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二十一世纪》1992年6期。

(17)郭长兴:《我和<暴风骤雨>——

—回忆半个世纪来郭全海伴我走过的路》,《从光腚屯到亿元村》(内部发行),哈尔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哈尔滨科学印刷厂2004年印,第111页。

(18)杜鹏程:《杜鹏程文集》第4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40页。

2015/02·文艺争鸣·当代文学六十年

(19)赵园等:《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2期。

(20)王晓明、杨庆祥:《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南方文坛》2009年3期。

(21)[德]汉娜·阿伦特:《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2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23)[英]理查德·艾文思:《捍卫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

(24)(25)[美]阿卜杜勒·詹·穆罕默德、戴维·洛依德:《走向少数者话语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7)(33)吴秀明:《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学术月刊》2007年6期。

(28)旷新年:《从文学史出发,重新理解<讲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4期。

(29)(30)刘纳:《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文学评论》2005年4期。

(31)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3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34)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5)陈晓明:《对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评价》,《北京文学》2010年1期。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责任编辑:王双龙)

张均·“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分歧、陷阱与重建

【摘要】从2010年代开始,“左”“右”两种研究路向及其纷争,导致“十七年文学”研究呈现

出对峙、板结的格局。在相互的质疑与否定中,“左”“右”两种“十七年文学”研究路向都遭遇了相

似的理论陷阱,不同程度地陷入重复、无所作为的状态。这一理论陷阱与“人的文学”的观念陷阱

—“左”“右”两种研究路向实际上都将知识分子式的“人性”普遍化为“全中国人”或“全人

有关——

类”的“人性”了。破解这一陷阱的关键在于通过纳入历史性与差异性重建“人的文学”观念,通过

文学性和文化性的研究,重建“十七年文学”的研究格局。

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材论/方长安陈澜

【摘要】本文考察了1951—1965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译介情况,认为编译人员在诗

歌类作品选材过程中,通过对创作主体和内容主题有倾向性的选择,通过所译诗歌,完成了刊物

所承载的塑造新旧两个中国形象的使命。诗歌选材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但部分编译人

员仍从自身的审美趣味和揣摩读者阅读心理的角度选译作品,为提升刊物的审美品位做了积极

的努力。

改霞的问题:回看《创业史》/王大可

【摘要】改霞作为《创业史》中的正面人物,寄托着柳青所认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在一个结构性背景下,即便是对改霞这样早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的农村青年,叙述者无

法像书写梁生宝那样,给予改霞这个人物以无条件的肯定。因此,柳青的文本叙述中存在着某种

自我解构的危险,在改霞这个人物身上,意义和历史发生了“分裂”。柳青通过重复、延宕的叙事

策略,试图重新厘清意义和历史的关系,重新将改霞们的行为“纳入”历史的轨道。

当代文学六十年

主持人:程光炜

主持人语:2005年以来,我们曾经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南方文坛》等重要杂志上开辟了“重返八十年代”的栏目,对80年代文学研究的问题、边界和方法做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这项工作,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前奏和铺垫。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在80年代的兴起,逐渐成为一个相对成熟和高水平的学科方向,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古典文学化”。也就是,不单把现代文学看作是一种活动的历史,同时也把它看成是一个可以稳定下来的历史现象,按照研究古典文学的方式,对之进行长时期的资料收集和积累,进行大量和丰富的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现代文学变成一种有历史来路、前后传承和看得清楚(吴福辉教授语)的文学史现象。在我们看来,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在进行初步的问题、边界和方法的探讨之后,应该向着“现代文学化”的目标前行。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具有自身历史的独特性,但是不可能脱离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的血脉联系而存在。在漫长的历史链条上,当代文学也许只是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是无尽止的中国文学历史道路的一个小小的驿站。重建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之间的历史关联,在学理上逐步完成相对完整的叙述,使当代文学不仅是一个可批评的对象,同时也是一门历史脉络和看得清楚的学问,这一长期、烦琐和细致的研究工作,需要当代文学史同仁的

共同努力。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 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说到人物崇拜——英雄——在当时,"题材的重要与否决定作品的价值大小"这一创作判断标准要求作家只能选择"重要题材"来表现,即只能表现光明的东西。其中只有那些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才能成为作者和读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焦点。如:和平英雄:阶级英雄,政治道德英雄,生产英雄等等。《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就是这样的阶级英雄,从第二次被捕到一二九运动,林道静依然由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狱中,她经受住毒刑拷打,用坚定地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痛苦。她就是一个坚定地英雄,不屈,坚强,向着革命,向着党。当然,除了林道静外,还有很多这样的阶级英雄,政治英雄人物,像卢嘉川,林红。林红对林道静无疑是对林道静产生重要影响的,她在狱中的言传身教,她的共产党人的爱心和坚韧的人格力量,感召着林道静,使他最终完成了人

2017秋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综合题59.60题答案

2017秋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综合题59.60题答案 59题 一、填空题 1.新月社在新文学发展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验。 2.川岛是语丝社社团的代表作家。 3.成仿吾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创造社的代表作家。 4.《弃妇》的作者是李金发。 5.《罗大斗的一生》的作者是路翎。 6.《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也是一部不像小说的小说。 7.“开电车人开电车”是张爱玲小说《封锁》中的主题句。8.《小说月报》是新月派的文学会刊。 9. 文学史上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戴望舒。 10.绿原属于七月诗派诗派作家。 11.闻一多的诗集《红烛》还是由自由体向现代格律诗过渡的一种“半格律体”,到了诗集《死水》就几乎全是严整的现代格律诗。 12. 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3. 以“土地”和“太阳”为诗歌中心意象的诗人是艾 青,他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二、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答:五四时期流行问题小说。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顾名思义,即是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鲁迅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他只是把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以小说的形式向读者提出一些问题。但问题小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问题小说,是指那些在明确的创作目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人生问题而自觉创作的小说。至于这里所说的问题小说,是专指文学研究会作家在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指导下,以小说形式表现新时代到来之际的种种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2.新诗戏剧化 答:新诗戏剧化:九叶诗人反对诗歌的宣传说教和浅露的感伤,提出诗歌不仅是满足抒情功能,还应像戏剧那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和情感张力,能够显示出心灵深层的运动与变化。诗的戏剧化要求主观体验转化为客观性和间接性,即对诗歌说理和抒情进行控制与规范,使意志和情感转化为诗的经验,使诗歌取得抒情的客观化效果,实现“思想知觉化”。 3.新感觉派

十七年文学时期

十七年文学时期 (一)、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小说 1、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1在十七年时期,左倾思潮还没有发展演变到极致,它还没有像文革那样给文艺造成全面的破坏性伤害,这样就使得五四新文学的一些传统和精神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小说和其他体裁比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的创作需要长期的体验、构思和思考,因此受政治的干扰要比其他体裁少。 2、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两个繁荣时期 在体裁上,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最兴盛的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薄弱。○150年代初期,以短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2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以长篇小说的丰收为标志。 3、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 (1)从题材上看,选取革命斗争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1历史题材:a解放战争: 长篇代表作: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代表作: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b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长篇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短篇代表作: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孙犁《山地回忆》c抗美援朝战争:长篇代表作: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短篇代表作: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2现实题材:a.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长篇代表作: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短篇代表作: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西戎《赖大嫂》b.反映工业建设的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中篇小说: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c.干预现实,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李准《灰色的帆蓬》d敢于突破禁区的作品: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2)从人物塑造上看,为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批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3)大胆地试验和开拓,从多方面探索文学表现的新领域,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4、十七年时期小说发展的教训 ○1十七年时期,文学受政治的干扰比较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批判了一批不该批判的作家、作品。文学在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段等方面制定了一些不应有的公式。○2十七年时期,文学界中篇小说的文体意识上还不强,作家和理论界对于中篇小说艺术技巧、文体形式上的研究和探索都不够充分。这些都影响了中篇小说艺术上的发展,也限制了本时期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3就题材而言,范围狭窄,呈现出畸形的发展态势。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得到特别的发展,其他题材则极度萧条。○4在表现方法上,本时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单一狭隘的特点。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本时期小说创作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也限制了作家们对于生活的深层思考。○5普遍充斥着廉价的乐观主义气息。 5、建国初期军事题材小说的特点 ○1作家不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立场和视角去描写战争,而是全心全意地赞美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060 学年学季:20182 单项选择题 1、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 .艾青 .田间 .袁水拍 .田汉 2、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 .“国防文学”和“革命文学” .“国防文学”和“抗日救亡文学”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抗日救亡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3、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 .创造社 .沉钟社 .未名社 .文学研究会 4、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陈独秀 .梁启超 .黄遵宪

.裘廷梁 5、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 .从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 .从现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 .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6、属于“革命文学”作家蒋光慈的作品是 .《短裤党》 .《二月》 .《孩儿塔》 .《为奴隶的母亲》 7、“汉园三诗人”是指 .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 .何其芳、丰子恺、卞之琳 .李广田、卞之琳、丰子恺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8、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 .茅盾、沙汀、艾芜、废名等 .萧军、吴组缃、端木蕻良、穆时英等 .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 .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李辉英等 9、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

.《春蚕》、《秋收》、《残冬》 .《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幻灭》、《动摇》、《追求》 .《幻灭》、《动摇》、《腐蚀》 10、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 .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 .从《分》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的 .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分》等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到11、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 .冯雪峰 .冯至 .徐志摩 .戴望舒 12、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 .朱自清 .周作人 .陆蠡 .苏雪林 13、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民诗人”的诗人是 .刘半农 .艾青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1.1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规模宏大、时间长久、影响深远。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里,文学史中概称这12年的文学为“第三个十年”。在中共领导和影响的文学中,以鲜明的政治性反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揭露黑暗统治,歌颂解放战争和对新中国发出呼唤,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文学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文学,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在1942年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规定下,使文学朝着描写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发展。 1.2解放区文学的文学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解放区文学思潮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解放区文学思潮之所以规模巨大、时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着这一鲜明的标志。 第三,在处理诸多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最后,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形态,往往是突破了文学框架的运动式的推进。它既有区域性、历史性、政治性,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范畴的一种,并有着所有文学共性的东西。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创新精神。可以说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1.3解放区文学代表人物: 解放区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孙犁、赵树理、周立波、丁玲、柳青、艾青、何其芳、周扬、臧克家等等。 孙犁,这位作家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塑造了崭新的农村年轻妇女的形象,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这种农村妇女的形象在以前的文学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她们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全新的人物。 还有赵树理。这位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成名的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起来的作家,被树为解放区文学和文学工农兵方向的代表。他以农民所能理解的艺术形式,塑造出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他在新的历史、地域条件下表现了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赵树理的创作侧重表现的是农民精神、心理状态和他们的种种人伦关系的变化,以这个过程来表现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他并没有一味地歌颂什么,更没有去神话什么农民英雄;他并没有无视农村民主改革中新政权的不纯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相反给予深入的批判。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一)概述 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 1、建国前夕在北平召开 2、内容:成立了“文联”(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确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为 工农兵服务为总任务 3、意义: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胜利会师的盛会。标志着在经历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文艺工作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当代文学由此开端。 4、不足:对新形势和环境估计不足,简单照搬解放区的经验和做法,产生了简 单化的趋向;对毛泽东《讲话》作了教条式的理解;对国统区的文艺成就评价欠公正,造成两种文艺的裂痕。 二、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开始了政治过多干预文学的局面)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三、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1956年毛泽东提出 2、内容:不同的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讨论 3、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 作和科研部门工作领域的表现 4、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其影响下,一批敢 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或真实描写人性、人情的作品冲破“禁区”应运而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也摆脱教条,产生了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钟惦棐《电影的锣鼓》等有一定独立见解的文章。 四、第二次文代会 1、1953年在北京召开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定为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1958年,毛泽东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六、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七、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18春西南大学[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作业答案

1、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 1.“国防文学”和“革命文学” 2.“国防文学”和“抗日救亡文学” 3.“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4.“抗日救亡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2、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 1.创造社 2.沉钟社 3.未名社 4.文学研究会 3、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 1.陈独秀 2.梁启超 3.黄遵宪 4.裘廷梁 4、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 1.从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 2.从现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 3.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 4.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5、“汉园三诗人”是指 1.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 2.何其芳、丰子恺、卞之琳 3.李广田、卞之琳、丰子恺 4.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6、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 1.茅盾、沙汀、艾芜、废名等 2.萧军、吴组缃、端木蕻良、穆时英等 3.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 4.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李辉英等 7、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

1.《春蚕》、《秋收》、《残冬》 2.《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3.《幻灭》、《动摇》、《追求》 4.《幻灭》、《动摇》、《腐蚀》 8、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1.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 2.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 3.从《分》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的 4.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分》等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到9、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 1.冯雪峰 2.冯至 3.徐志摩 4.戴望舒 10、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 1.朱自清 2.周作人 3.陆蠡 4.苏雪林 11、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民诗人”的诗人是 1.刘半农 2.艾青 3.臧克家 4.何其芳 12、七月诗派的主要特色是 1.主张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 2.主张诗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3.主张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形式 4.主张诗歌远离政治,否定文学的阶级性 13、与“左联”进行论争的“第三种人”指的是 1.胡秋原 2.沈从文

十七年文学的人文情怀

论“十七年”文学中遗失的人文关怀 摘要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言论更加开放、自由的国度,因此,我们对具有争议的历史会有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但很多文学评论者仍时常会犯孩童般的错误,喜欢用自己的喜恶或当下的价值观点来定义过去的一些文学现象。时至今日,仍有人会全面否定“十七年”文学,认为“十七年”文学是政治铁链下的囚徒,没有文学层面的美学价值,总是将其与民国时期的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作比较,认为其地位与后二者相差甚远。对于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费尽心思定义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为当代文学背后的一些历史,现在的我们还没有看清,正如唐弢先生所说,当代文学不宜写史。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最适宜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当时的背景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急于进行盖棺定论。“十七年”文学便是这种文化环境中极为复杂的一种文学现象,文学对人性的关怀在这里几乎零存在,那么,“十七年”文学的人文关怀遗失在了什么地方呢? 关键字:“十七年”文学政治色彩人文关怀 早在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为社会主义文学指明了方向。讲话指出其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革命一词在这里反复出现,这也说明了讲话的内容是针对当时特定的环境,外有侵略,内有饥荒,只有所有工作围绕革命展开斗争,才能使中国摆脱厄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活动也进入了新的时期,社会环境由分裂走向统一,文学任务由战时斗争走向维护和平。但在1949年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这也就意味着即将开始的当代文学不可避免的与政治捆绑在一起,就像各个朝代刚刚建立之时,文学总是要完全服从于政治,以达到统一文化思想、维持社会安定的目的。 “十七年”文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变化的,之所以用变化一词,而不用发展,是因为发展是一个褒义词,是指事物往好的方向前进,但“十七年”文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发展,它始终没有摆脱政治的桎梏。这个时期的文学很少有寓含文人思想的自然意象,而是直接、浅露的人文意象,毫无含蓄之意,贯穿始终的便是英雄这一格式化、缺失人文关怀的单一主题。“十七年”文学沿袭的是解放区的文学,是战争年代的思想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实需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风和工作热情,而无论是作家还是底层群众,都对给他们带来光明的共产党无限崇拜。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人们的这种心态也极大地体现在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作业1-6次答案全

第一次作业: 1.小说《缀网劳蛛》的作者是(B) B:许地山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是五四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刺刺猬博报 (A) A:《文学改良刍议》 3. “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这一呼唤出自(C) C:《沉沦》 4. 下列属于京派成员的是(A) A:沈从文 5.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D) D:周作人 6.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A) A、《呐喊》 7. 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C) C:《热风》 8.执着地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小说作家是。(C) C:郁达夫 9. 巴金的《家》、《春》、《秋》被合称为(A) A:激流三部曲 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 B:1930 第二次作业: 1.下列作家中属于"京派”的作家是(B) B:萧乾 2.茅盾的作品中,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的黑暗统治的作品是(D) D:《腐蚀》 3. 下列诗人中属于现代派的诗人是(D) D:戴望舒 4. 1921年成立于北京,"文学革命”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C) C:文学研究会 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的作品是(B) B:《虹》 6.下面说法不符合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是(C) C:讽刺笔调 7.具有国民性批判内涵的作品是(A) A:《四世同堂》 8.下面属于闻一多创作的诗集是(B) B:《红烛》 9.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倡导"文学革命”的是(C)

C:陈独秀 10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象征诗派的是(A) A:李金发 第三次作业 1.散文集《绿天》的作者是(D) D:苏雪林 2.文学革命后在"爱美剧”口号中发展起来的爱美剧是一种(A) A: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化戏剧 3.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B) B:冯至 4. 与"左联”进行论争的"第三种人”指的是(C) C:苏汶 5.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论争中围绕"问题与主义”进行论争的双方是(C) C:胡适与李大钊 6. 《礼拜六》是哪一个派别的主要刊物(B) B:鸳鸯蝴蝶派 7.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有(A) A:穆木天、蒲风等 8. 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论著《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C) C:胡适 9.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民诗人”的诗人是(A) A:刘半农 10.七月诗派的主要特色是(C) C:主张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形式 第四次作业: 1.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D) D:裘廷梁 2.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D) D:文学研究会 3. 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 A:艾青 4.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C) C: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 5. 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B) B: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6.“汉园三诗人”是指(D) D: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7.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C) C:《幻灭》、《动摇》、《追求》 8. 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D)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 政治色彩浓烈。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 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长篇小说题材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小说的性质。50年代至70年代的小说一般分为两类,即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两大题材占有绝对地位。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 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讲述革命如何起源,如何经历曲折后走向胜利。为新的国家的合法性做出证明,为转折期的人民提供新道路选择方向,和思想上应作的准备是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等都是这类写作题材。杨沫的《青春之歌》和梁斌的《红旗谱》以个人成长故事为主体叙事,《青春之歌》讲述的是知识分子,《红旗谱》讲述的是农民在战争环境中,成长成为坚强革命战士的历程。《红旗谱》中朱老忠等人的“成长”充分揭示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才能摧毁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深刻意旨,为新中国的合法性做出证明,同时向每位展示在中国共关党领导下的光明美好前途。《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将人本生命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中,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农村现实题材小说:不同于一般乡土小说 与现代乡土小说的不同,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立场被要求与农民的完全一致,作品中强调政治运动和斗争,描述 "农业合作化运动"等乡村变革,描绘各类农民生活。以"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等为题材。比如柳青的《创业史》写互助合作“带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西南大学《新文学思潮与流派》部分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诗戏剧化 2.文学研究会 3.主观战斗精神 二、简答题 1.简论《边城》的思想主题。 2.简述九叶诗派的平衡美学主张。 三、论述题 1.鸳鸯蝴蝶派主张“游戏”、“金钱”、“消遣”文学观念,请谈谈您的看法。 2.《女神》是新诗的代表作,以它为例,分析自由诗的贡献和局限。 本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诗戏剧化:九叶诗人反对诗歌的宣传说教和浅露的感伤,提出诗歌不仅是满足抒情功能,还应像戏剧那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和情感张力,能够显示出心灵深层的运动与变化。诗的戏剧化要求主观体验转化为客观性和间接性,即对诗歌说理和抒情进行控制与规范,使意志和情感转化为诗的经验,使诗歌取得抒情的客观化效果,实现“思想知觉化”。 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机关刊物是经过改造后的《小说月报》,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文学成就是叶绍钧、王统照、冰心、许地山的小说,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和冰心、周作人的诗。文学研究会还翻译了西方文学著述,参与过“国故”的整理工作。 3、主观战斗精神:它是胡风现实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的“搏斗”和“抗争”,是一场发生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战斗。现实主义就是现实与主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战斗和统一的结果。因此,有人也把胡风的现实主义称为主观现实主义。该主张曾受到现代文学界的误读和批判,事实证明,它不失为20世纪中国文论中的一个很有个性色彩和理论价值的主张。 二、简答题 1、它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经典之一。它借助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翠翠与祖父的相依为命表现了生命的坚毅和世事的无常,敞露了湘西“边城”世界风俗的独特和生命的悲剧。它是一首艺术的牧歌,有纯美的抒情、精致的语言和自然的结构。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十七年文学的成就与局限

十七年文学的成就与局限 “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从1949年到1966年建国后期到文革前期的文学。 有句诗曾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放到这个时期也是比较合适的。这一时期的文学有很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较为纪实,真实反映革命斗争和生活。例如“干预生活”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尤其在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氛围里,政治和文化形式逐渐趋于宽松,这种创作潮流也被发扬了起来。这一时期的文章,塑造了较为真实和新鲜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真实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关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广阔而深刻地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革命道路和建设历程。 还有,例如革命历史小说,承担了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冯雪峰在评价《保卫延安》时说:“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题材,它们在表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时,就会比其他题材的小说更具有震撼力和崇高感。 然而,时代的特性总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让这些文学的创作都标上了时代的痕迹。所以,这个时期文学的局限性就体现在政治性有意无意地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有人说,这个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充当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模式化写作的痕迹较重,过多受政治的影响和束缚,导致较为缺乏艺术性,很难凸显崇高的艺术价值。同样例如“干预生活”小说,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问题。由于作家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革命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审视,都不可能进入一个更深刻、更丰富的层面。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和狭隘。也有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出现,超越了社会现实。在题材方面,也是畸形发展的,只有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现实题材较为繁荣,其它题材则较为萧条。并且在60年代,“左”倾思潮的急剧膨胀给文学的创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批判了一些不该批判的作家和作品。 事实上,无论怎样,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具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和局限,让文学艺术茁壮发展。

《新文学思潮与流派》59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新月社在新文学发展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验。 2.川岛是语丝社社团的代表作家。 3.成仿吾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创造社的代表作家。 4.《弃妇》的作者是李金发。 5.《罗大斗的一生》的作者是路翎。 6.《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寓言小说,也是一部不像小说的小说。 7.“开电车人开电车”是张爱玲小说《封锁》中的主题句。 8.《小说月报》是新月派的文学会刊。 9. 文学史上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戴望舒。 10.绿原属于七月诗派诗派作家。 11.闻一多的诗集《红烛》还是由自由体向现代格律诗过渡的一种“半 格律体”,到了诗集《死水》就几乎全是严整的现代格律诗。 12. 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3. 以“土地”和“太阳”为诗歌中心意象的诗人是艾青,他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它主要活跃于20年代,代表作家有冰心、王统照等,主要集中探讨社会、家庭中的命运、爱情、婚姻等人生问题。在创作中善发议论,结构简单,人物单纯。 2.新诗戏剧化 九叶诗人反对诗歌的宣传说教和浅露的感伤,提出诗歌不仅是满足抒情功能,还应像戏剧那样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和情感张力,能够显示出心灵深层的运动与变化。诗的戏剧化要求主观体验转化为客观性和间接性,即对诗歌说理和抒情进行控制与规范,使意志和情感转化为诗的经验,使诗歌取得抒情的客观化效果,实现“思想知觉化”。 3.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的得名来源于1924年10月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人创办《文艺时代》杂志,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于同年11月在此刊物上发表了《新感觉派的诞生》,“新感觉派”由此而得名。中国的新感觉派则是一个深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兴起于上海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者以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最为有名,他们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技巧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的小说流派,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三、简答题 1.简论《边城》的思想主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