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顶尖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资源引进、选拔和培育机制不断改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为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我市人才队伍及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努力营造激发人才创新激情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人才环境不断改善。一是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人才工作投入不断加大。二是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石家庄市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完善了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明确了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三是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逐步形成。今年4月20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民创业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优惠政

策,通过大力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收到了显著效果。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对杰出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予以重奖,努力培育鼓励竞争、创新的社会“土壤”,在全社会形成了平等竞争、团队协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

2、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一是人才总量快速增长。截止2009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81.5万人,其中重点领域人才为54.2万人,专门人才为48.9万人,重点领域人才占总数66.5%。围绕制造业、生物医药、石油化工、信息技术、新能源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积极组织用人单位赴外地招聘人才,2005年以来引进硕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2625人。大力推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模式,建立了9个引智示范基地,先后聘请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9个国家和地区专家319人次,完成聘请外国专家项目345个。二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4.2万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50多万人。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达到9.3万人。三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梯队初具规模。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2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0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338人。这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3、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博士后流动站效应凸显。我市共建立博士后工作站4个,吸纳了大量的优秀创新人才。二是留学人员创业园初具规模。接待来自美

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留学归国人员120多名,创办企业73家,年产总值达到7000多万元。三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正式启动。今年6月份,“河北省海外留学人员晋州市创业园”和“石家庄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晋州市基地”正式落成。揭牌当日,加拿大籍华人、日本京都大学博士、上海柯林斯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尚慕宏,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英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资深科学家宋福全等3名海外归国博士同晋州签定了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的3个协议。石家庄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晋州市基地的揭牌,标志着我市首批设立的包括海外留学人员石家庄创业园和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三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部正式启动。

4、人才创新效益日益突出。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许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领衔企业研发中心主任,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档次,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石药集团开发的“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成为国际上第一个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多个病理环节的新药;华北制药研发成功“药用辅料级基因重组人血白蛋白”,成为世界第三家实现重组人血白蛋白产业化的企业;河北冀凯集团研发的“全铸无焊接中部槽”为国际首创,预计“十二五”时期能新增产值30亿元。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下,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1亿元,同比增长16.3%;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达到1812.1亿元;全市财政收入增长31.3%,达到268.5亿元。

二、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1、科技投入指数过低,人才吸引竞争力过弱。我市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万计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可是最近十几年不仅上述人才引进的很少,就是我们培养的与原有的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也可能被京津和其他强市引走。

2、创新型人才所占比重亟待增加。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四大新兴产业是新建产业或将要扩大、发展的产业,不仅一般创新型人才短缺,高层次领军人才更少;石油化工、建材工业等两大重型加工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食品等两大轻型加工制造业属于旧产业改造和整合提升的产业,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更是非常紧缺。

3、现有人才结构与所需人才结构不相匹配。“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领域需要各种现代化的专业性人才,如各种生物医药人才、各种信息人才、各种农业科技人才存量都较小;各种新型服务业,类别较多,技术人才数量不均;另外各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现代管理专业人才和日益发展的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三、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

目前,我市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因此,进一步加大创新

力度,努力用科技杠杆撬动结构调整,用自主创新提高效益,已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这一形势下,我市确定了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总体思路: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建立以政策为引导,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高端人才集聚机制。加大对科技项目的资助力度,建立与项目捆绑的财政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形成“人才-团队-项目-基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模式。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超过1000人,能够显著提升我市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超过40个。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网络、现代服务业、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分别建成30个、20个、10个市、省及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一)以提高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培养造就创新领军人才。重点引进和培养以下四类人才:一是掌握我市支撑产业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及其团队。二是在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善于组织科研攻关,具有突出科研成果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三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前景广阔,有意创办企业的自主创业人才及其团队,四是在知名企业重要岗位任职,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及其团队。二是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结合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大力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以提高创新创

业人才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的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和我市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二)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加快创新人才集聚。一是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工程,面向海内外公开引进一批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流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为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撑。引才重点是: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高效生态农业、信息网络、新材料新能源、精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引才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手段,积极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创新人才。用5-10年时间,面向海内外引进100名产业发展高端领军人才。二是鼓励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建立海外留学人才信息系统,畅通留学人才回国信息渠道,加强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情况和国内人才需求等方面的评估分析,为有意回国创业的人员提供参考信息。创新服务形式,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投身创业。积极探索任期聘用、项目承包等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创业新形式,逐步建立留学人员以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模式。以优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环境为重点,实行鼓励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支

持他们以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等国内进行转化、入股,创办企业,并给予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便利。三是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现代化、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建设工程、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建设学科,积极拓宽高层次引智渠道,加强国际人才与智力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定期赴海外招聘留学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服务。四是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在人才竞争上,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利润分成的办法,推行人才租赁、聘用、借用等“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柔性流动”制度。改革现有的封闭式人事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从事兼职咨询和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

(三)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发展各类创新载体,努力打造人才创新的事业发展平台。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省会城市高校集中、人才集聚的优势,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整合资源,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和科技发展重点领域,与省内外高校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发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参与科技攻关、承担重大课题项目。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服务体系,积极打造

园区品牌,使创业园区成为引领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三是加大为支柱产业的服务力度。实施“千名博士企业集聚计划”,以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新兴支柱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在这些领域建立“人才特区”,完善政策,引导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集群,打造主导产业支柱人才高地。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建设“人才强市”为统揽,围绕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人才政策运行、评价认定、考核激励、服务保障等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二是激活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支持他们以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经营和收益粉红,把财产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鼓励他们兼职兼业,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与企业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把知识能量转化为经济能量。引导他们自主创办科技型、中介流通型、外向型企业,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三是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每年投入1000万元,设立“人才开发与发展基金”、“人才活动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资助及重大人才工程建设、人才专项活动。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意识,鼓励用人单位自主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

四是优化人才生活服务环境。在正定新区、产业集聚区、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和大学园区,为高层次人才集中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及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在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制度

创新创业平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升企业的科技竞争优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包括各级财政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公司自筹资金及吸纳社会资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1、管理创新支出:公司实施创新创业计划的模式研究、制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出。 2、技能创新支出:创新技能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的开展及奖励、获得专利发明的资助和奖励。 3、人才创新支出:主要用于公司创新型研发队伍建设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于聘请专家指导公司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或有条件地输送优秀研发人员到外出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支出。 4、创业项目扶持,包括创业资金扶持、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支出。

第四条公司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全年受理,一般于每年3月份和10月份对申报的项目组织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立项和经费资助。 第五条专项资金按照统一规划、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技术研发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组,研发中心、管理、财务、市场、生产、采购各系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公司创新创业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公司创新创业工作整体规划和领导。 2、组织对公司创新创业项目的评审。 3、聘请专家、通过产学研合作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4、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项目。 5、负责对资助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6、组织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先进项目组和个人的评选表彰,以及成果的认定和奖励。 第三章评审管理 第七条创新创业项目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初步设计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初步设计 作者:周凌宇余文华舒铁时间:2016-01-27 浏览:218 话题:教育学习知识经济社会实践商业计划书课程 [摘要]近年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总体而言尚缺乏基础的分析与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尝试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出发,进一步阐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思路及技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 [作者简介]周凌宇(1961- ),男,浙江海宁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及创新研究。(江苏南京2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kt09300)[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80-02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

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 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 【发文字号】京卫组人字[2017]48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6.19 【实施日期】2017.06.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 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京卫组人字[2017]48号) 市医院管理局,各区卫生计生委,委各直属单位: 根据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京人才办发〔2017〕4号,简称《实施办法》),我委制定了《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按照《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本单位“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申报工作。各单位要对申报人资格、条件进行认真的审核把关。《申

报表》一式四份,纸质版请于6月21日前报送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人事处,电子版同时报送邮箱:bjwszzc1314@https://www.docsj.com/doc/3c13992693.html,。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6月19日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方案 为做好“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简称“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遴选支持工作,根据《<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卫生领军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结合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择优选拔 “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依托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简称“215工程”)和市属医院“登峰计划”,按照入选条件相当,培养目标递进的原则,从已完成“215工程”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培养计划及“登峰计划”培养项目的人员中遴选优秀人才,作为“高创计划”卫生领军人才人选。 (二)分步对接

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案

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拟组建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以下简称“青年平台”),组建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立足现有创新资源,遴选出一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为其搭建拓展视野、交流思想、互促合作的学术交流平台,名师带培、项目支持、重点培养的创新支持平台,人才、项目、技术、产业融合的创业服务平台,信息集成与资源共享平台,培养造就一批我省新一代学术、技术和产业带头人,为创新型湖南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二、平台建设内容 重点围绕学术交流、创新支持、创业服务、信息共享四个方面建设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一)学术交流 1、举办沙龙。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或科技前沿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选主题,以学术报告、专家论坛、产学研对接等形式举办沙龙活动。邀请相关院士、知名学者、企业家等参加,省科技厅相关厅领导、处室主要

负责人参加。同时,利用高新园区与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基地、人才活动场所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对接洽谈等活动。 2、研修培训。积极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或知名企业访问交流或进修深造。同时,为培养对象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科研管理、创新创业方法、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专题培训与研讨活动。 (二)创新支持 1、导师带培。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为培养对象选聘院士、知名专家等担任带培导师,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通过参与项目研究、课题指导、顶岗锻炼等形式,提升培养对象的创新能力。培养对象所在单位与带陪导师签订带培协议,明确带培目标与任务,导师聘期为3年,导师聘请费用由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解决。 2、项目支持。建立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给予每位培养对象9万元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培养经费,并在科研岗位、科研项目、实验设备、工作场所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建立培养对象项目库,对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省科技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优先推荐培养对象申报科技奖励。 3、产学研结合创新。对接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计划,积极选派培养对象到企业兼职、挂职,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组织青

2019年西城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方案

2019年西城区 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为了准确把脉西城区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市内和区内创新创业环境的认知和评价,收集西城区双创人才的发展状况及双创人才对区内创新创业环境的认知和评价数据,形成重要的调研数据库。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调查范围为西城区内重点行业企业。调查对象为两类,第一类为有创新行为的企业内符合创新人才标准的人员。创新类人才所在企业的抽样样本确定为西城区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和金融类企业,在研发部门或者负责创新工作(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的人员中进行研究对象的抽取,尽量兼顾不同创新工作配比以及性别的考虑,抽样样本2000人。比较样本的范围是从商业、社科文教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中抽取小规模比较样本,具体调查对象也为企业中负责创新工作的人员,共200人。 第二类为创业人才,调查对象为2014年新注册公司的负责人,抽样样本为200人。共计2400人。 创新类人员与创业类人员不能重合。 三、调查内容 第一部分主题为区域及企业创新条件及创新环境问题,第

二部分为双创人才的个人信息。(具体见问卷) 四、调查时间和有效期限 调查时间为10月25日-11月10日。有效期限申请至2019年12月。 五、调查频率 本项调查为一次性调查。 六、调查方法 本项调查采取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入户访问和网络问卷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参照往期企业创新调查年报中单位的行业分布、创新活动情况、研发投入水平等综合考虑。抽样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企业选择分层抽样,按行业和规模进行分层,个体的抽样为目标人群抽样,聚焦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最终确定抽样样本共计2400人。 七、调查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由西城区统计局负责组织,由第三方机构承担具体调查任务。 八、时间安排 (一)2019年10月20日前完成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调查方案、调查项目审批、问卷印制等。 (二)2019年10月24日前完成对调查员的选聘、调查工作的部署和调查员的培训。 (三)2019年11月30日前完成入户调查。 (四)2019年12月10日前完成调查的数据处理及汇总工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 - 1 -- 1 -

政府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细则模版

xx区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实施细则 xx(2017)1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支持和服务作用,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良好态势,激发创新创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根据《“xx|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xx|区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京通办发〔2017)2号),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是指具有高技术研发水平、先进技术装备、高成长项目、创新创业资源,具备相应的资金、场地、信息和服务等资源条件,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公共研发与服务载体。 第二章支持范围 第三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孵化器。 第四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第五条经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市人力社保局批准设立的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 第六条经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处于初创期的中关村孵化器及入住孵化器的初创科技中小企业。 第七条经国家级、市级认定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第八条建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企事业单位,需注册地在xx区,且符合xx区的产业功能定位。 第三章支持措施 第九条强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产业导向。重点支持符合我区产业功能定位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同时根据我区发布的《xx区人才导向目录》,引进、培养重点领域中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第十条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区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在平台建设、配套设施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优化已建成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的配套设施,形成适宜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软硬件环境。 第十一条针对创新创业平台中的高层次人才,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各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其解决落户、家属就业、住房、子女入学(托)等生活问题,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二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提供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资助;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孵化器,提供最高250万元、200万元的专 项资助;为每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最高300万元、250万元的专项资助。 第十三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提供最高100万元、50万元的专项资助。 第十四条为每个新认定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供20万元专项资助,为批准进站工作的博士后每人提供5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5万元的生活补贴; 为每个新认定的市级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提供20万元专项资助,为经批准进站工作的博士、博士后每人提供5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2万元的生活补贴。 第十五条为每个新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提供一次性30万元的留创园园建设支持经费。 第十六条为处于投资建设中关村孵化器初创阶段的产业园区,提供最高100万 元的一次性资金扶持;为入驻孵化器的每家初创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最高10万元的房租补贴;为经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认定的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型孵化器,提供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扶持。 第十七条为每个新认定的院士专家服务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30万元专项资助,为经批准在站的院士、专家每人提供5-10万元的研发经费和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贴。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工作的宏观统筹;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大学生主要需要。 现状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 还谈什么创新创业? 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 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既然管、教、学三方的积极性都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开展。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表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表

————————————————————————————————作者:————————————————————————————————日期: ?

编号: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推荐表 (样表) 推荐人选: 企业名称: 技术领域: 推荐单位: 填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一四年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二、推荐表封面“技术领域”请从“农业领域”、“能源领域”、“信息领域”、“资源领域”、“环境领域”、“人口与健康领域”、“材料领域”、“先进制造领域”、“其他领域”中选择填写(其他领域指前八个领域不能覆盖的领域)。 三、“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填写。 四、“所在企业意见”要对公示时间、范围和结果情况进行说明。 五、表中栏目没有内容一律填“无”。 六、附件材料按提纲提供齐全,不得缺项漏项。 七、在线打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荐表》和附件材料,签字盖章后报科技部。 ?一、基本信息 (一)推荐人选情况 姓名性别国籍 职务专业技术 职务 学历 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出生日期电话/ 传真 手机电子邮箱

推荐人选类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创办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入选者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入选者 □科技特派员 □其他 学习经历国家院校专业学历/ 学位 起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工作经历国家单位职务起始 时间 结束 时间 (二)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网站地址注册资金 万元 组织机构代码 法定代表人 住所自动生成所在地区X省X市X区通讯地址邮编 成立时间发展阶段 企业性质所属行业 控股股东类型□自然人(□境内□海外) □法人( □投资机构 □上市公司 □外资机构 □其它) 控股比例 % 上市公司参股□是 □否 参股 比例 % 投资机构 参股 □是 □否 参股 比例 %

怀化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附件三: 怀化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助推怀化科学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才在怀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决定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双创计划”)。根据《怀化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中共怀化市委怀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目标 “双创计划”坚持科学发展人才观,遵循按需引进、高端引领、引用并重、以用为本的原则。其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5年时间,在我市各级各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新经济社会组织等引进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能够推动本地本单位业务管理水平较大提升,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0名(其中市本级100名以上)。 二、引进对象 我市教育、卫生、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急需紧缺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我市现代物流、高端服务、旅游、融资、资本运作、文

化产业、网络等行业发展急需紧缺的掌握关键技术,或者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等重大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丰富金融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规划管理经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我市打造能源、食品、森工、材料、生物等五大工业产业基地和强优势杂交稻、柑桔、名优茶、工业原料、油茶、牲猪、肉牛、烟叶、中药材等九大农业产业基地急需紧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的企业高端人才,创(领)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市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超过30%的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支持政策 1、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分别实施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和企业创业资金资助。资助经费由市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和用人单位按照各50%的比例分担,根据项目进度、所获发明专利或省级以上鉴定成果等情况经市“双创办”组织评估后分期支付。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项目主要承担人的国家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给予5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国家级一般项目给予4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省级重点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以上等给予3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省级一般项目给予2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市级重点项目以上给予10万元以内的资助资金。对引进的高层

工作心得: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工作心得: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的实践与启示(最新) 推进创新创业是X市X区与时俱进、释放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抉择,是依靠各方人才力量、采用前沿科技成果来打破传统工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实体经济的一种实践探索。作为X市的创新创业主战场,X区以人才聚集为支撑、以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环境营造为基础,努力将建在X工业集中区腹地的X创业小镇打造成全省一流的“双创”平台,助推X实体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X创业小镇的主题是以“创业成就梦想、创新改变未来”。经过近二年时间的运营,X创业小镇现已成为初具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助推当地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一、在困境中转型突围,从凋敝厂区到双创热土的精彩蝶变 曾经,伴随着传统产业寒冬来临,X工业集中区内四栋已建成的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以及1.4万平方米的配套公寓,面临人去楼空的困境。X区选择在创新中谋生路、找出路,开启了从凋敝厂区到双创热土的精彩蝶变。

蝶变之一:从门可罗雀到创业热土,区域创新平台初具影响力。来自全国各地的61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小镇(成功孵出10余家中小企业)。近一千余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此工作和生活,更多的创业团队正在排队申请入驻。创业小镇已成为除成都、绵阳之外,全省规模最大、入驻团队最多、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区域创新平台。去年己成功申请取得省级科技孵化器称号。 蝶变之二:从传统产业出走到高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发展。创业小镇以深化校地合作为抓手,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密切合作。中国蚕桑院士工作站和川北医学院生物医学产业园成功落户小镇。3D打印、物联网检测、生物医药、再生纤维素、八度阳光太阳能光福、水质在线检测等一批高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功孵化19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新兴产业聚集区正在加速形成(清软海芯3D教育设备已获三千万订单;明德之星激光投影设备已获三百万订单;星荃智元水质在线监测已获三千万订单;德宇智能装备制造已获二千万订单;瀚湄公司已与中信投控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进行深度合作;新安佳公司已在江苏海安县完成短纤维纺丝实验,即将大规模生产;专门从事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治疗与监测相关技术研发的北京豪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装修,即将进驻创业小镇)。

高校教改项目申报书: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

附件2: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经管类人才培养为例主持人: 主持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合作单位: 二○○七年九月制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项目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 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 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 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 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省委从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实 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锻造形 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创 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是要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创新创业与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支持人民创新创业 良性互动的浙江经验,大力弘扬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努力创造继续走在前列的更加辉 煌的发展新篇章。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 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 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 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 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 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 大学生主要需要。

创新创业十三五规划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十三五”规划2015 一、前言切实加强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教育部、江苏省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切实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确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贯彻落实“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

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内挖潜力,外拓资源,完善机制,深化服务,推进校校、校政、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联动,促进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提高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四、基本原则(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在融合中突出创业教育导向。(二)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和创业实践锻炼,从在校学生中培养潜在创业者,培育成功创业项目,以创业项目带动创新创业教育。(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在尊重学生个体禀赋、成才环境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具有不同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分类指导与培训;根据学生成长和创业项目培育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层级的创业教育与咨询指导服务。(四)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及就业拓展相结合。积极围绕职业规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以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来思考、筹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促进学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方案(参考)

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项目评审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办法〉等八个办法的通知》(三办〔2017〕49 号)和市人才办、市科技局《三门峡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扶持资助实施细则》(三人才办〔2018〕1 号)精神,为认真做好候选人才(团队)认定及实施项目评审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候选人才(团队)项目情况 通过初审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XX个,其中产业化项目X个、新型研发平台项目X个、科技合作类项目X个。 二、评审日期及地点 2018年6月X日—X日,时间X天。地点:XXXXXXXXX 三、成立评审委员会 为保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成立评审委员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贾辉任主任,市科技局党组成员、调研员亢保祥、市人才办主任吴刚任副主任,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农牧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等单位分管领导及监督组组长组成。评审委员会下设指导组、资料组、服

务组、会务组和监督组,人员名单和具体分工如下: (一)协调组 组长:亢保祥 副组长:吴刚 成员:杨占江雷清波杨光辉秦雪 主要任务:负责评审工作的指导、管理及协调工作。 (二)资料组 组长:陈小军 成员:郑恒义秦雪宋琳王丽玮梁东星 主要任务:保管、传递申报资料,准备评审表格。 (三)服务组 共16人(含每个县市区1人),每评审组4人,会场内2人、场外联络和维持秩序2人。 主要任务:核对、发放专家评审用材料,组织答辩人入场答辩,播放PPT,合计专家打分,计算平均分等。 (四)会务组 组长:吴文成 成员:杨霖王帝宋张琳宋涌 主要任务:拟定会议通知,通知参会人员,负责会议签到;负责制定会议手册,安排会议室、食宿等;订购专家往返车票,做好专家接送站和报到;制作胸牌(专家、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座签(预备会、评审专家、汇报答辩席)、标识等;发放咨询费;

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参考)

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船舶和海洋运输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符合《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STCW78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与发证规则》(以下简称11规则)要求的“三强四好”(即实践动手能力强、英语应用能力强,自我发展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团结协作好、身心素质好、创新创业好)船舶轮机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 知识要求 (1)公共基础知识: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必备的基础知识,如社会主义科学体系基础知识、德育与法律基本知识、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等人文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掌握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我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规定的海船750KW及以上二三管轮所必备的知识;了解《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我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规定的海船3000总吨及以上大管轮所必备的知识;熟悉船舶相关国际、国内法规和公约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2. 能力要求 (1)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轮机工程基础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其具备船舶安全常识、急救知识、消防技能、救生艇筏操纵技能、船舶保安意识等专项技能,具备一定的车钳焊技能。 (2)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船舶机电设备维护保养、运行管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使其具有船舶安全和防污染意识;具有较强的情景意识;具有熟练的轮机英语听力会话、阅读理解和业务函件编写能力。 (3)岗位适任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使其能胜任独立船舶安全值班工作任务;具有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的意识和能力。 (4)职业拓展能力:贯彻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通过素质教育和拓展训练,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具有海船船员职务晋升能力,具有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和航运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3.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自尊、正直和诚实的品质,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意识、环境意识、效率意识和廉洁意识。 (2)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以满足远洋船舶的工作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长时间远离家庭和朋友,与远洋船舶的其他船员团结协作。 (3)人文艺术素质:具有适应航海需要的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4)创新创业素质:具有认真学习的态度、求索的精神好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的意识、精神和品质。 (5)职业道德素质:遵守遵守国际海事相关公约,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具有较快适应技术、管理岗位需要的科学技术素质;具有较强的服从意识和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三、职业生涯路径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篇 篇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方案 XX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 主持人: XX 主持单位: XX 通讯地址: XX 邮政编码: XX 联系电话: XX 传真: XX 电子邮箱: XXXX 合作单位: XX教育厅 XX年制 一、简表

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研究 项目类别 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 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 是否招标 项目 起止年月20XX.3 - 20XX.3 项目主持人姓名XX 性别男 出生年 月 XX年X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 职务 教授/院长/ 最终学位/授予国 家 博士/中国 所在学校 学校名 称 XX 邮政编 码 XX 电话XXX 通讯地 址 XX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 060702 战略管理本科生32 经济管理学 院

070801 管理学本科生32 经济管理学 院 070802 战略管理 本科生/研 究生32/32 经济管理学 院 080901 管理研究 方法本科生/研 究生 32/32 经济管理学 院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XX年 转型时期农业产业组织的演进机 理及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省科学 技术 二等奖 20XX 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 竞赛 全国银奖;20XX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一等奖 (社科类) 项 目主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 博士 后 博士硕士 参加单位 数 5 5 2

持 单 位 主要成员 不含主持 人姓名 性 别 出生年 月 职称工作单位分工 签 章 胡旭 微 女 1964.1 2 教授XX 理论分 析 项目实 施 彭学 兵 男 1972.1 2 副教 授 XX 理论分 析 项目实 施 吕 品 男 1969.0 5 副教 授 XX 项目实 施 郭爱 芳 女 1977.1 1 副教 授 XX 项目实 施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书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书一、事业描述 (一)创新创业领域 本项目计划书涉及的主要是输配电及定制电力技术领域。重点开发高性能非晶合金矩形绕组变压器。它是新一代电力变压器,目前常规变压器无法在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起到作用,而高性能非晶合金矩形绕组变压器项目是从改善配电变压器运行特性入手,改进变压器的功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是实现电能"绿色变换"的重要技术手段。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沿性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二)重点发展方向 公司将以优势互补,讲究实效为原则,以国家电力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的技术专长,加强对公司现有的常规变压器生产工艺的基础研究工作,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系列产品,替代传统的配电变压器,以达到公司电力变压器节能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主要客户定位 本计划书涉及的新产品晶---非晶合金矩形绕组变压器产品市场处于高成长期,国家对电网和供电系统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主要客户定在国内的新疆特变电工、南京、武汉、西宁等供电局和国外的亚太地区。公司在上海、广州、北京设立办事处。目前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客户群,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争取在项目完成时市场占有率达到10%。 (四)产业发展趋势

在供电系统中,常规的工频配电系统变压器是实现电能传输的最基本部件,其性能优劣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主要是铁心油浸式配电系统变压器,其主要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运行可靠和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主要缺点是体积大、设备笨重,矿物油引起环境污染问题且不易维护,不能维持副方电压恒定,铁心饱和时造成电压电流的波形畸变而产生谐波,负载波动对网侧产生影响,需配备继电保护措施。伴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改善电能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最近几年,相关领域的许多学者一直以实现"绿色变换"为目标,围绕提高网侧功率因数、减小系统输入和输出谐波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由于常规变压器无法在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起到作用,因此实现"绿色变换"的着眼点,都集中在配电系统变压器之后的电能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技术的研发上。但是,从改善配电变压器运行特性入手,改进变压器的功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同样也是实现电能"绿色变换"的重要技术手段。最近几年,国外和国内学者开展的关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就是采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对能量进行转换与控制,用电力电子变压器替代传统的配电变压器,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沿性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计划书中的非晶合金矩形绕组变压器属电力电子变压器,这种变压器是全充油密封型,原理同密封型电力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均用木件夹持,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非晶合金的基础元素是铁、镍、钴、硅、硼、碳等元素组成,是一各向同性的软磁材料,磁化功率小,不存在阻碍磁畴壁移动的结构缺陷,厚度极薄,只有0.027mm,填充系数相应变小,只有0.75-0.8,电阻率很高,是硅钢板的3-6倍,硬度是硅钢板的5倍,非晶合金对应力特别敏感。 (五)公司法律形态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