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8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2018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2018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2018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一课时平面向量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复习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空间向量作准备

二、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向量、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夹角、向量的数量积。(二)、基本运算

1、向量的运算及其性质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21,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

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a =

; 注意)(2

1

OB OA OP +=

,OA OA OP )1(λλ-+=的几何意义 3、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⑴ //a b

的充要条件是: ;(向量表示)

⑵ 若),(),,(2211y x b y x a ==

,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坐标表示)

4、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⑴ a b ⊥

的充要条件是: ;(向量表示)

⑵ 若),(),,(2211y x b y x a ==

,则a b ⊥ 的充要条件是: ;(坐标表示)

(三)、课堂练习

1.O 为平面上的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 -)·(+-2)=0,则?ABC 是( )

A .以A

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B .以B

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 .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 .以B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P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 是△ABC 的( ) A .外心B .内心 C .重心D .垂心

3.在四边形ABCD 中,?→

?AB =?→?DC ,且?→?AC ·?→

?BD =0,则四边形ABCD 是( ) A . 矩形 B . 菱形 C .直角梯形 D .等腰梯形

4.已知||p = ||3q = ,p 、q 的夹角为45?,则以52a p q =+ ,3b p q =-

为邻边的

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A .15

B

C . 14

D .16

5.O 是平面上一定点,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

+λ,

),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四)、作业布置

1.设平面向量=(-2,1),=(λ,

-1),若与的夹角为钝角,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 .),2()2,21(+∞- B .),2(+∞C .),21(+∞- D .)2

1,(--∞ 2.若()(),0,7,4,

3,2=+-==c a b a 方向在则上的投影为。

3.向量(,1),(4,5),(,10)OA k OB OC k ===-

,且A ,B ,C 三点共线,则k =.

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0,1)和点B(-3,4),若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且||=2,则=

5.在ABC ?中,O 为中线AM 上一个动点,若AM =2,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五)、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⒈空间向量;⒉相等的向量;⒊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2、能力目标:(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2)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3)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3、德育目标: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进化的,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教学难点:应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三、教学方法:讨论式.

四、教学过程

(Ⅰ)、复习引入[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什么叫做向量?向量是怎样表示的呢?

[生]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表示方法有: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

[师]数学上所说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也就是说在保持向量的方向、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将向量进行平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向量相等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师]学习了向量的

有关概念以后,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减以及数乘向量运算:

⒈向量的加法:

⒉向量的减法:

⒊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λa |=|λ||a |;(2)当λ>0时,λa 与a 同向;当λ<0时,λa 与a 反向; 当λ=0时,λa =0.

[师]关于向量的以上几种运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运算律呢?

[生]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

[师]今天我们将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类比地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表示方法、相同或向等关系、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以及这三种运算的运算率,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26~P 27.

(Ⅱ)新课探究:[师]如同平面向量的概念,我们把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例如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那么我们怎样表示空间向量呢?相等的向量又是怎样表示的呢?

[生]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也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师]由以上知识可知,向量在空间中是可以平移的.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是共面的.

[师]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各是怎样定义的呢?

[生]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定义与平面向量的运算一样:

+==a +b ,

-=(指向被减向量), =OP λa )(R ∈λ

[师]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向量有哪些运算律呢?请大家验证这些运算律. [生]空间向量加法与数乘向量有如下运算律:

⑴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

⑵加法结合律:(a + b ) + c =a + (b + c );(课件验证) ⑶数乘分配律:λ(a + b )=λa +λb .

[师]空间向量加法的运算律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起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11433221=++++-

因此,求空间若干向量之和时,可通过平移使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 ⑵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零向量.即:

01143322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⑶两个向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

仍然成立.因此,求始点相同的两个向量之和时,可以考虑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例1已知平行六面体''''D C B A ABCD -(如图),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

⑴+

⑵AA ++ '

2

1CC AD AB ++⑶

.⑷)(3

1

AA AD AB ++ 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平移向量a 到A’B’C’D’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平行六面体.记作ABCD —A’B’C’D’.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个面的边叫做平行六面体的棱.解:(见课本P 27)说明:由第2小题可知,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这是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 (Ⅲ)、课堂练习:课本P27练习

(Ⅳ)、课时小结: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将图形上所有点沿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长度”,空间的平移包含平面的平移.关于向量算式的化简,要注意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 (Ⅴ)、课后作业:⒈课本习题2-1A 组中 3、4;B 组中1

⒉预习课本P 92~P 96,预习提纲: ⑴怎样的向量叫做共线向量?⑵两个

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⑶空间中点在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⑷什么叫做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表示式?⑸怎样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⑹向量p 与不共线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什么?⑺空间一点P 在平面MAB 内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五、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二)

一、教学目标:1.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它们的推论;2.掌握空间直线、空间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和线段中点的向量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共线、共面定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2、加减与数乘向量及运算律。 (二)新课探析

1.共线(平行)向量:

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

平行向量。读作:a 平行于b ,记作://a b .

2.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a b b a b ≠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b λ=

(λ唯一). 推论:如果l 为经过已知点A ,且平行于已知向量a

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O ,点P 在直线

l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 ,满足等式OP OA t AB =+ ①,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l 的方向

向量。在l 上取AB a = ,则①式可化为OP OA t AB =+ 或(1)OP t OA tOB =-+

当1

2t =时,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此时1()2

OP OA OB =+ ③

①和②都叫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方程,③是线段AB 的中点公式.

3.向量与平面平行:

已知平面α和向量a

,作OA a = ,如果直线OA 平行于α或在α内,那么我们说向

量a 平行于平面α,记作://a α .

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a

l

P

B

A

O a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4.共面向量定理:

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

p xa yb =+

推论: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MAB 内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

MP xMA yMB

=+ 或对空间任一点O ,有OP OM xMA yMB =++

① 上面①式叫做平面MAB 的向量表达式. (三)例题分析:

例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外任一点,满足条件

122555

OP OA OB OC =++

,试判断:点P 与,,A B C 是否一定共面?

解:由题意:522OP OA OB OC =++ ,∴()2()2()OP OA OB OP OC OP -=-+-

, ∴22AP PB PC =+ ,即22PA PB PC =--

,所以,点P 与,,A B C 共面.

说明:在用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的充要条件进行向量共面判断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充要条件形式,然后对照形式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运算.

【练习】:对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问满足向量式

OP xOA yOB zOC =++

(其中1x y z ++=)的四点,,,P A B C 是否共面? 解:∵(1)OP z y OA yOB zOC =--++ ,

∴()()OP OA y OB OA z OC OA -=-+- , ∴AP yAB zAC =+

,∴点P 与点,,A B C 共面.

例2.已知

ABCD ,从平面AC 外一点O 引向量

,,,OE kOA OF KOB OG kOC OH kOD ==== ,

(1)求证:四点,,,E F G H 共面; (2)平面AC //平面EG .

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AD =+

E

∵EG OG OE =- ,

()()

()k OC k OA k OC OA k AC k AB AD k OB OA OD OA OF OE OH OE EF EH

=?-?=-==+=-+-=-+-=+ ∴,,,E F G H 共面; (2)∵()EF OF OE k OB OA k AB =-=-=?

,又∵EG k AC =? ,

∴//,//EF AB EG AC 所以,平面//AC 平面EG . (四)、课堂练习:课本第31页练习第2、3、4题.

(五)、课堂小结:1.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

2.空间直线、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和线段中点向量公式.

(六)、作业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21,e e 不共线,如果21AB e e =+ ,2128AC e e =+ ,2133AD e e =-

,求证:,,,A B C D 共面.

2.已知324,(1)82a m n p b x m n yp =--=+++ ,0a ≠

,若//a b ,求实数,x y 的

值。

3.如图,,,,E F G H 分别为正方体1AC 的棱11111111,,,A B A D B C D C 的中点,求证:(1)

,,,E F D B 四点共面;(2)平面AEF //平面BDHG .

4.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1)用向量法证明:,,,E F G H 四点共面; (2)用向量法证明://BD 平面EFGH . 五、教后反思:

D 1

C 1

B 1

A 1

H G F

E

D

C

B

A

A

B

C

D

F

E G

H

第四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教学目标:1.运用类比方法,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3.理解空间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二、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二)、探究新课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⑴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⑵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⑶空间的两个向量可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2.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如下(如图)

b a

+=+= b a

-=-=

)(R a OP ∈=λλ

运算律:

O

1

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

=

+

⑵加法结合律:)

(

)

(c

b

a

c

b

a

+

+

=

+

+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

λ

λ

λ+

=

+)

(

3.平行六面体:

平行四边形ABCD平移向量a

到D

C

B

A'

'

'

'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平行六面体,并记作:ABCD-D

C

B

A'

'

'

',它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个面的边叫做平行六面体的棱。4.共线向量

与平面向量一样,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b

a

//.

当我们说向量a

、b

共线(或a

//b

)时,表示a

、b

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

5.共线向量定理及其推论:

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λb

.

推论:如果l为经过已知点A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

的直线,那么对于任意一点O,点P在直线l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满足等式t+

=a

.其中向量a

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

(三)、知识运用

1、例1 如图,在三棱柱

1

1

1

C

B

A

ABC-中,M是

1

BB的中点,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的向量:

(1)

1

BA

+;

(2)

1

2

1

AA

+

+;

(3)CB

AC

AA-

-

1

解:(1)

1

1

CA

BA=

+

(2)AM

AA

CB

AC=

+

+

1

2

1

/

B (3)

1

1

BA

CB

AC

AA=

-

-

2、如图,在长方体/

/

/B

D

CA

OADB-中,1

,2

,4

,3=

=

=

=

=

=OK

OJ

OI

OC

OB

OA,点E,F 分别是/

/

,B

D

DB的中点,设=

=

=,

,,试用向量,

,表示和解:j

i

OE4

2

3

+

=

2

4

2

3

+

+

=

3、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 F

中点,

求证:

1

()

2

EF AB DC

=+

证明:

11

22

EF ED DC CF AD DC CB

=++=++

11

()

22

AB BD DC CB

=+++

11

()

22

AB DC CB BD

=+++

11

22

AB DC CD

=++

1

()

2

AB DC

=+

4、已知2334

x y a b c

+=-++

,385

x y a b c

--=-+

,把向量,x y

用向量,,

a b c

表示解:∵2334

x y a b c

+=-++

,385

x y a b c

--=-+

∴32

x a b c

=-+-

,2

y a b c

=-+

5、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

-中,设AB a

=

,

AD b AA c

'

==

,,E F分别是,

AD BD

'中点,

(1)用向量,,

a b c

表示,

D B EF

'

(2)化简:2

AB BB BC C D D E

''''

++++

解: (1)D B D A A B B B b a c

''''''

=++=-+-

11

22

EF EA AB BF D A a BD

'

=++=++

111

()()()

222

b c a a b a c

=--++-+=-

(四)、课堂练习: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连结,

AC BD,设,

M G分别是,

BC CD的中点,化简下列各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向量:

A

B

C

D

E

F

A

A'

B

B'

C

C'

D

D'

E

F

A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B {|x x x ∈A A = ?=? B A ? A B B ? B {|x x x ∈A A = A ?= B A ?

B B ? ⑷ ⑼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 ∩ A ∪ =U 反演律: (A ∩B)=( A)∪( B) (A ∪B)=( A)∩( B) 第二章函数 §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映射1.映射: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 元 素,在集合B 中都有 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 到 的映射,记作 .2.象与原象:如果f :A →B 是一个A 到B 的映射,那么和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 叫做象, 叫做原象。二、函数1.定义:设A 、B 是 ,f :A →B 是从A 到B 的一个映射,则映射f :A →B 叫做A 到B 的 ,记作 .2.函数的三要素为 、 、 ,两个函数当且仅当 分别相同 .;A B B A A B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A A A U A A U A U Φ =ΦΦ ===.,A A A A A A ==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大全(必修) 2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 必修1 全书目录: 第一章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集合的基本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阅读材料康托与集合论 第二章函数 §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3 函数的单调性 §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5 简单的幂函数 阅读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 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正整数指数函数 §2 指数概念的扩充 §3 指数函数 §4 对数 §5 对数函数 §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阅读材料历史上数学计算方面的三大发明 第四章函数应用 §1 函数与方程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阅读材料函数与中学数学 探究活动同种商品不同型号的价格问题 必修2 全书目录: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 简单几何体 §2 三视图 §3 直观图 §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 平行关系 §6 垂直关系 §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8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 应用 阅读材料蜜蜂是对的 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2 圆与圆的方程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材料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探究活动1 打包问题 探究活动2 追及问题 必修3 全书目录 第一章统计 §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2 从普查到抽样 §3 抽样方法 §4 统计图表 §5 数据的数字特征 §6 用样本估计总体 §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 相关性 §9 最小二乘法 阅读材料统计小史 课题学习调查通俗歌曲的流行 趋势 第二章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3 排序问题 §4 几种基本语句 课题学习确定线段n等分点的 算法 第三章概率 §1 随机事件的概率 §2 古典概型 §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探究活动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 率∏的值 必修4 全书目录: 第一章三角函数 §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2 角的概念的推广 §3 弧度制 §4 正弦函数 §5 余弦函数 §6 正切函数 §7 函数的图像 §8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阅读材料数学与音乐 课题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 究的图像 第二章平面向量 §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4 平面向量的坐标 §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6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7 向量应用举例 阅读材料向量与中学数学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 §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3 半角的三角函数 §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 和差 §5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课题学习摩天轮中的数学问题 探究活动升旗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选修2-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好好记公式,你们是最棒的,加油,老师与你们一起努力!)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准线方程 2a x c =± 2 a y c =± 1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

双曲线方程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 10,0x y a b a b -=>> ()22 22 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

⑼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 ∩uA = A ∪CuA =U uU =u =U 反演律:u (A ∩B)=(u A)∪(u B) u (A ∪B)=(u A)∩(u B) .;A B B A A B B A Y Y I I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Y Y Y Y I I I I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Y I Y I Y I Y I Y I ==,,,A A A U A A U A U Φ=ΦΦ===I U I U .,A A A A A A ==Y I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 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 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 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大全(必修)

北师大版(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大全(含必修和选修) 北师大必修 《数学1(必修)》 全书目录: 第一章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集合的基本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阅读材料康托与集合论 第二章函数 §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3 函数的单调性 §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5 简单的幂函数 阅读材料函数概念的发展 课题学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 正整数指数函数 §2 指数概念的扩充 §3 指数函数 §4 对数 §5 对数函数 §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阅读材料历史上数学计算方面的三大发明 第四章函数应用 §1 函数与方程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阅读材料函数与中学数学 探究活动同种商品不同型号的价格问题

必修2 全书目录: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 简单几何体 §2 三视图 §3 直观图 §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 平行关系 §6 垂直关系 §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8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阅读材料蜜蜂是对的 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2 圆与圆的方程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阅读材料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探究活动1 打包问题 探究活动2 追及问题 必修3 全书目录 第一章统计 §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2 从普查到抽样 §3 抽样方法 §4 统计图表 §5 数据的数字特征 §6 用样本估计总体 §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 相关性 §9 最小二乘法 阅读材料统计小史 课题学习调查通俗歌曲的流行趋势 第二章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4抛物线(教师版)【个性化辅导含答案】范文文稿

抛物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了解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1.抛物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F ?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其数学表达式:|MF |=d (其中d 为点M 到准线的距离).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y 2=2px (p >0) y 2=-2px (p >0) x 2=2py (p >0) x 2 =-2py (p >0) p 的几何意义:焦点F 到准线l 的距离 性 质 顶点 O (0,0) 对称轴 y =0 x =0 焦点 F ? ????p 2,0 F ? ????-p 2,0 F ? ?? ??0,p 2 F ? ?? ??0,-p 2 离心率 e =1 准线方程 x =-p 2 x =p 2 y =-p 2 y =p 2 范围 x ≥0,y ∈R x ≤0,y ∈R y ≥0,x ∈R y ≤0,x ∈R 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例1:过点(0,-2)的直线与抛物线y 2 =8x 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2,则|AB|等于( ) A .217 B .17 C .215 D .15 【解析】设直线方程为y =kx -2,A(x 1,y 1)、B(x 2,y 2). 由? ???? y =kx -2,y 2 =8x ,得k 2x 2 -4(k +2)x +4=0. ∵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 ∴Δ=16(k +2)2 -16k 2 >0,即k>-1. 又x 1+x 22 = 2k +2 k 2 =2,∴k =2或k =-1(舍去).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高中数学教案全套word 1.1集合的概念 ................................................ ...... 1 1.2集合的运算 ................................................ ...... 3 1.3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 6 1.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91.5简易逻辑 ................................................ ...... 12 1.6充要条件 ................................................ ...... 15 1.7数学巩固练习.............................................. 18.1函数的概念 ................................................ .... 21.2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 24.3函数的值域 ................................................ .... 28.4函数的奇偶

性................................................. ...2.5函数的单调性.................................................. 37.6反函数 ................................................ ..........1.7二次函数 ................................................ ........2.8指数式与对数式 ................................................ .2.9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0.1 0函数的图象 ................................................ .....2.11函数的最值 ................................................ .....2.12函数的应用 ................................................ .....1.13数学巩固练习 .. (4) .1数列的有关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3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目录——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 1、集合的基本关系 · 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二章函数 · 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 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 3、函数的单调性 · 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 5、简单的幂函数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 1、正整数指数函数 · 2、指数概念的扩充 · 3、指数函数 · 4、对数 · 5、对数函数 · 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第四章函数应用 · 1、函数与方程 · 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 1、简单几何体 · 2、三视图 · 3、直观图 · 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平行关系 · 6、垂直关系 · 7、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 8、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 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 2、圆与圆的方程 ·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统计 · 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 2、从普查到抽样 · 3、抽样方法 · 4、统计图表 · 5、数据的数字特征

· 6、用样本估计总体 · 7、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相关性 · 9、最小二乘法 ·第二章算法初步 · 1、算法的基本思想 · 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 3、排序问题 · 4、几种基本语句 ·第三章概率 · 1、随机事件的概率 · 2、古典概型 · 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 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 2、角的概念的推广 · 3、弧度制 · 4、正弦函数 · 5、余弦函数 · 6、正切函数 · 7、函数的图像 ·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平面向量 · 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 2、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 4、平面向量的坐标 · 5、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7、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 ·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3、半角的三角函数 · 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 5、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数列 · 1、数列的概念 · 2、数列的函数特性 · 3、等差数列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课本目录(含重难点及课时分布)

高中数学课本内容及其重难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考点的难度不是很大,是高考的必考点) · 1、集合的基本关系 · 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3、集合的基本运算(重点) (2课时) ·第二章函数 · 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 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 3、函数的单调性(重点) · 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重点) · 5、简单的幂函数 (5课时)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 1、正整数指数函数 · 2、指数概念的扩充 · 3、指数函数(重点) · 4、对数 · 5、对数函数(重点) · 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减性(重点) (3课时) ·第四章函数应用 · 1、函数与方程 · 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2课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 1、简单几何体 · 2、三视图(重点) · 3、直观图(1课时) · 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重点) · 5、平行关系(重点)

· 6、垂直关系(重点) · 7、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重点) · 8、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重点、难点)(4课时)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 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 2、圆与圆的方程 · 3、空间直角坐标系 (4课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统计 · 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 2、从普查到抽样 · 3、抽样方法 · 4、统计图表 · 5、数据的数字特征(重点) · 6、用样本估计总体 · 7、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 8、相关性 · 9、最小二乘法 (3课时) ·第二章算法初步 · 1、算法的基本思想 · 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重点) · 3、排序问题(重点) · 4、几种基本语句 (2课时) ·第三章概率 · 1、随机事件的概率(重点) · 2、古典概型(重点) · 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重点、难点) (4课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 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2018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一课时平面向量知识复习 一、教学目标:复习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空间向量作准备 二、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 向量、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相反向量、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夹角、向量的数量积。(二)、基本运算 1、向量的运算及其性质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21,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 只有一对实数21,λλ,使a = ; 注意)(2 1 OB OA OP += ,OA OA OP )1(λλ-+=的几何意义 3、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⑴ //a b 的充要条件是: ;(向量表示) ⑵ 若),(),,(2211y x b y x a == ,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坐标表示) 4、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⑴ a b ⊥ 的充要条件是: ;(向量表示) ⑵ 若),(),,(2211y x b y x a == ,则a b ⊥ 的充要条件是: ;(坐标表示) (三)、课堂练习 1.O 为平面上的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 -)·(+-2)=0,则?ABC 是( ) A .以A 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B .以B 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C .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 .以B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2.P 是△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 是△ABC 的( ) A .外心B .内心 C .重心D .垂心 3.在四边形ABCD 中,?→ ?AB =?→?DC ,且?→?AC ·?→ ?BD =0,则四边形ABCD 是( ) A . 矩形 B . 菱形 C .直角梯形 D .等腰梯形 4.已知||p = ||3q = ,p 、q 的夹角为45?,则以52a p q =+ ,3b p q =- 为邻边的 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

人教版高中数学_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第一章课文目录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结构: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圆台也有侧面、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4)球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为球;

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5)组合体 由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组成的复杂的几何体叫组合体。 几种常凸多面体间的关系 名称棱柱直棱柱正棱柱 图形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 行,而其余每相 邻两个面的交线 都互相平行的多 面体 侧棱垂直于底面 的棱柱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 直棱柱 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侧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全等的矩形对角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的形状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正多 边形 名称棱锥正棱锥棱台正棱台图形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 边形,其余各面 底面是正多边 形,且顶点在底 用一个平行于 棱锥底面的平 由正棱锥截得 的棱台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1】教案全集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 (2)312 >吗? (3)312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 (5)2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 叫做命题的结论. 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 (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 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 巩固练习: 教材 P4 1、2、3 4. (师生共析→学生说出答案→教师点评) ②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1-2全套教案 第一章统计案例 第一课时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一) 教学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线性回归模型与函数模型的差异,了解判断刻画模型拟合效果的方法-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 教学难点:解释残差变量的含义,了解偏差平方和分解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名师出高徒”这句彦语的意思是什么?有名气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吗?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 2. 复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步骤:收集数据→作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方程进行预报.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例1 从某大学中随机选取8名女大学生,其身高和体重数据如下表所示: 体重. (分析思路→教师演示→学生整理)

第一步:作散点图第二步:求回归方程第三步:代值计算 ②提问:身高为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一定是60.316kg吗? 不一定,但一般可以认为她的体重在60.316kg左右. ③解释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事实上,观察上述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女大学生的体重y和身高x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用一次=+来严格刻画(因为所有的样本点不共线,所以线性模型只能近似地刻画身高和体函数y bx a 重的关系). 在数据表中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分别为48kg、57kg和61kg,如果能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体重与身高的关系,那么身高为165cm的3名女在学生的体重应相同. 这就说明体重不仅受身高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这种影响的结果e(即残差变量或随机 =++,其中残差变量e中包含体重变量)引入到线性函数模型中,得到线性回归模型y bx a e 不能由身高的线性函数解释的所有部分. 当残差变量恒等于0时,线性回归模型就变成一次函数模型. 因此,一次函数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殊形式,线性回归模型是一次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 2.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一条直线,这时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这组数据就越好,此时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是有意义. 3. 小结: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步骤、线性回归模型与一次函数的不同.

2017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册别单 元 内 容 版 块 标题课题摘要 一年级上册 前言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中 的 数 数 与 代 数 1、可爱的校园10以内的个数有什么,有多少,数一数 2、快乐的家园数的意义1、2、 3、4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3、玩具5以内的数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 5、文具6—10的认识数一数,写一写,6—10分别可以 表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比 较 统 计 与 概 率 1、动物乐园比多少知道符号>,=,<的意义;会读,会写 2、高矮比高矮谁高谁矮,比一比 3、轻重比轻重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第 三 单 元 加 减 法 ( 一 ) 数 与 代 数 1、有几支铅笔什么是加法认识加号,理解加号的意义,会读 加法算式。 2、有几辆车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3、摘果子什么是减法认识减号,理解减号的意义,会读 减法算式。 4、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依次减,直到减到0为止。 练习一5以内的加减法 5、猜数游戏做加法想减法,做减法想加法 6、跳绳8和9的加减法数一数,算一算 7、可爱的企鹅8、9的应用题 练习二9以内的加减法 8、分苹果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9、操场上求谁多谁少的应用题甲比乙多4→乙比甲少4 10、乘车一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前往后,依次计算 练习三10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一)0—10加减法表 11、大家来锻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 四 单 元 分 类 统 计 与 概 率 1、整理房间大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2、整理书包小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第 五 单 元 位 置 与 顺 序 空 间 与 图 形 1、前后森林运动会,看图说一说 2、上下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3、左右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另一只手是? 4、教室前后左右上下说一说教室里面有什么,是怎样摆 放的?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 (9)

第2课时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会求解弦长问题. 知识点一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思考 直线与圆(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与圆(椭圆)相切,那么,直线与双曲线相切,能用这个方法判断吗? 答案 不能. 梳理 设直线l:y=kx+m(m≠0),① 双曲线C:x2a2-y2b2=1(a>0,b>0),② 把①代入②得(b2-a2k2)x2-2a2mkx-a2m2-a2b2=0. (1)当b2-a2k2=0,即k=±ba时,直线l与双曲线C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 (2)当b2-a2k2≠0,即k≠±ba时,”=(-2a2mk)2-4(b2-a2k2)(-a2m2-a2b2). ”>0?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0?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0?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此时称直线与双曲线相离. 知识点二 弦长公式 若斜率为k(k≠0)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 |AB|= 1+k2[x1+x22-4x1x2]= (1+1k2[y1+y22-4y1y2]. (1)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一点,则直线与双曲线相切.(×)

(2)过点A(1,0)作直线l与双曲线x2-y2=1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可作2条.(×) (3)直线l:y=x与双曲线C:2x2-y2=2有两个公共点.(√) 类型一 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 例1 已知双曲线x2-y2=4,直线l:y=k(x-1),试确定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k的取值范围. (1)直线l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直线l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l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考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点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 联立 {x2-y2=4,y=kx-1,消去y, 得(1-k2)x2+2k2x-k2-4=0.(*) 当1-k2≠0,即k≠±1时, ”=(2k2)2-4(1-k2)(-k2-4)=4×(4-3k2). (1)由{4-3k2>0,1-k2≠0,得-233<k<233且k≠±1,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由{4-3k2=0,1-k2≠0,得k=±233,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 即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当1-k2=0,即k=±1时, 直线l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方程(*)化为2x=5, 故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当k=±233或±1时, 直线与双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由{4-3k2<0,1-k2≠0,得k<-233或k>233, 此时方程(*)无实数解,即直线与双曲线无公共点. 反思与感悟 (1)解决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问题,不仅要考虑判别式,更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为0时,直线与渐近线平行的特殊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