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代汉语下字词

古代汉语下字词

古代汉语下字词
古代汉语下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第一,表隶属,领有;第二,表修饰,限制;第三,变主谓结构为词组。

二、特殊用字:

通假:冥通溟;邪通耶;辩通辨;有通又;辩通变古今字:志志;反返;知智;

同源字:飡餐;垂陲

连绵字:夭阏三、掌握本文中“而”的几个特殊用法:顺承连词:而后乃今;三餐而返;

转折连词:誉之而不加劝;

假设连词:举世而誉之

名词:而征一国者(能力)

不龟手之药《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重难点

(一)、字: 1、通假字:龟(皲) 2、异体字:絖(纩)

(二)、词: 1、词尾:然(呺然)

2、多义词辨析:以:介词:世世以洴澼絖事;连词:客得之,以说吴王。

(三)、语法:

1、词类活用:坚(形—名)一(数—形)

2、双宾句: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3、兼语句:吴王使之将。

4、惯用句式:无所……、何不、所(用)

《不龟手之药》:

一、掌握下列词义:

贻:送给;掊:打破;洴ping2:浮;鬻:卖;难:乱事,指军事行动;将:统率;裂:分出;

二、词类的特殊用法:

通假:龟通皲;

异体:絖纩(丝絮)、

连绵字:瓠落(廓大的样子);

活用:坚:形用如动:坚固的程度;

三、理解文中“以为……”和“无所……”的用法及“或……或”中“或”的词性意义。

以(介)为(动):把……作为;如本文中的“剖之以为瓢”。

以(连)为(动):如:《孟子·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毛编织的衣服,做鞋织草席用来作为谋生)

以为然:认为对(二字当动词用)。《史记·陈涉世家》“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4、有所……,无所……:“所”字指代的是行为处所,“无所”相当于说“没有……的地方”如:《齐恒公伐楚》:“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本文中“则瓠落无所容”。

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5、或……或:无定代词,有的人。

读《庖丁解牛》

二、解释文中的介词“于”。

1、引进动作对象或有关的人或事物:

桑林之舞。(于:跟,引进有关的事物。)

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于:对于)

2、表示动作起自: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于:从)

3、表示动作归趋:每至于族。(于:到)

4、表示比较,差比:进乎技矣。(乎:“于”,比)

三、除了“于”和“之”,这篇短文还出现了哪些介词,请举例说明其用法。

1、以:(1)表示行为的工具、凭借。“用、拿”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

(2)表示原因。“因为”: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为:(1)表示对象。“给、替”: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表示原因。“因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为之踌躇满志。

《庖丁解牛》:

一、掌握下列词义:

倚:靠;履:踩;奏:进;中音:合于音节;会:节奏;道:道理;神:精神;遇:会合;官知:视觉;批:击;窾:空;因:顺着;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i4:筋肉聚结处;軱:大骨;族(庖):众;折:砍断;硎:磨刀石;节:骨节;厚:厚度;(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戒:警惕;微:轻;委:堆积;善:拭;

二、词的不同用法:

通假:向通响;盖通盍;

同源:譆嘻;

三、从课文中找出判断句句式(两个句式)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由果说因)

2、臣之所好者,道也。

四、掌握课文中介词“于”“乎”“为”的用法。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近,除作语气词外,还作介词,用法基本上同“于(于)

常用词“为”(P425),此三字的区别,在通论(十三)中的详细的介绍。P459-461。

胠箧(节录)《庄子·外篇·胠箧》

二、重难点

(一)、文字:

通假字:乡(向)朴(樸)擿(掷)古今字:匮匱(櫃柜)、知(智)

(二)、词语:

1、词类活用:重(形—使动)、信(名—动)、殚残(形—使动)

乱(动—使动)、散(形——使动)

2、多义词辨析:以:(1)介词(2)连词:为之斗斛以量之。

与:(1)连词(2)介词: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与(之)议论。

3、人名注释:龙逢——夏桀时的贤人,为夏桀杀害。

比干——殷纣王的庶出叔叔,力谏纣王,被纣王剖心。

苌弘——周灵王时的贤臣。被剖开肚腹掏出肠子。

瞽旷——即师旷。因其眼瞎,所以又叫他“瞽旷”,春秋晋平公时的著名乐师,相传他最会审音辩律。

离朱——又名离娄,相传是古代眼力最好的人。

工倕——相传是古代的能工巧匠。

曾参——有孝行。孔子学生。杨朱、墨翟——先秦大思想家,善于辩论。

史鰌——字史鱼,又称史鱼,是卫灵公时的直臣。卫灵公宠小人弥自瑕而远贤臣蘧(jù)伯玉,史鱼劝谏不听,史鱼死,以尸谏,孔子称赞他说:“直哉史鱼。”

4、词与非词:然则、是非(代词、否定副词)

“所以”:(非所以明天下也——表示工具、依据)、

“所”字结构:法之所无用也。(注意“所”字结构表示原因)

(三)、语法:

1、双宾句:为之斗斛

2、判断句:法之所无用也。(注意“所”字结构表示原因)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圣人之过也。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复杂的逻辑关系)

《胠箧》

一、掌握下列词义:

胠:从旁边开;探:掏;发:打开、拆毁;摄:勒紧;揭:抬;趋:跑;积:聚积;矫:纠正;劝:鼓励;明:显示;掊:打破;擢:拔掉;铄:销毁;含:保藏;聪:耳力;胶:粘

住;明:眼力;攦:折断;攘:排除;玄同:混同;累:忧患;惑:困惑;爚:炫耀。

二、特殊用字:

古今字:匮柜;知智;

通假:乡通向,先前;擿通掷;朴通朴,朴实;

使动用法:固:使结实;重:使……重要;殚(残):使……尽(残);乱:使……乱;散:使……分离;

名词用如动词:信:立信用;

三、特殊句式:

不乃……也不就是……吗

第五讲:荀子《劝学》

二、重难点

(一)、文字:通假字:无(毋)、靖(静)、柱(祝)、畴(俦)、蟺(鳝)

古今字:共(供)异体字:檝(楫)、蜹(蚋)、蹞(跬)、螾(蚓)

一、掌握下列词义:

劝:鼓励;青:靛青;挺:直;砺:磨刀石(硎);参:检验;省:检查;谿(溪):谷;

二、掌握词的特殊用法:

通假: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无通毋;靖通静;生通性;柱通祝,断;畴通俦,同类;蟺通鳝

异体:同暴;檝同楫;蹞同跬;螾同蚓;蜹同蚋。

古今:知智;共供;

活用:水:名用如动词,泅水;

三、特殊句式:

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在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和它的宾语可以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如“以羽为巢”;也可以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如“编之以发”。“之”均指巢。

2、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所”是代词,“以”是介词,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或手段)”,与现代因果连词的凝固结构“所以”的语法意义不同。

第六讲:察传

三、文字、词汇、语法重点:

1、词类活用:过、平、闻

2、判断句:夔一足非一足夫乐,天地之精也

3、虚词:求闻之若此:之闻而审:而

4、省略

《察传》

一、掌握下列词义:

察:审察;传:传闻;过:犯错误;熟:深透;节:关键;精:精华;溉:灌注;汲:从井中打水;之:去;类:像;经:界线;缘:循着,顺着;

二、词类活用:

过:名作动:犯错误;平(天下):使动用法:使……安定;闻(之于宋君):使动,使……传到。

三、辨别课文中“以”字的词性和用法:(第三册P1082)

第七讲:五蠹

一、文字方面

1、古今字

⑴“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悦感到喜悦。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采——棌栎木。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庸——傭雇工

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士——仕做官

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蜯——蚌

⑵“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饟——饷供给食物

3、通假字

⑴“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脩——修学习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翦——剪修剪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窦——渎水沟

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橐——託投靠,依附

⑸“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上——尚崇尚

二、词汇方面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承受得起,经得起。

2、“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作:起来,兴起。搆:架起,搭起。

3、“民食果蓏蜯蛤。”果蓏:木本植物结的果叫果,草本植物结的果叫蓏。

4、“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臭:气味。恶臭:难闻的气味。

5、“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化:改变,消除。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决:疏通水道。

7、“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期:期望,要求。法;效法。常可:指永久不变的办法。可:相宜,适用。

8、“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论:考虑,研究。事;情事,情况。备:措施。

9、“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株:树桩。走:跑。

10、“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释:放下。冀:希望。

11、“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事力:使用劳力。养:给养,生活资料。

1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厚:重。行:施行。

13、“而民自治。”治:治理得好,政治上安定,与“乱”相对。

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大父:祖父。

15、“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茅茨:盖房子的茅草、芦苇。采椽:栎木做的椽子。斲:砍削,这里指加工整理。

16、“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监门:看门的人。服:穿的。养:给养,这里指吃的东西。亏:减损,少。

17、“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身:亲自。先:动词,带头,做出表率。

18、“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去:离开。脱离。臣虏:同义词连用,都指奴隶。

19、“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饑岁:荒年。

20、“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易:轻视。

21、“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贪鄙。

22、“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诛:惩罚。戾:暴虐。称俗:适应习俗。

23、“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厚:多,充分。行武:使用武力。

24、“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修教:整治德教。干:盾。戚:斧。

25、“子言非不辩也。”辩:言辞动听。

26、“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去:距离,离开。门:指鲁国都门。

27、“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持:保有,保卫。

28、“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

息:止,废弃。循:依照,凭借。敌:抵御。万乘:拥有万辆兵车,用来代替武装力量强大的国家。

29、“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得:能够。行:施行。

30、“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句中的“政治”为两个词的临时连用,“政”是名词,指先王的政治措施,“治”为动词,治理。

3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丈夫”,复合词,成年男子的通称。

32、“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

“地方”,为两个词连用,“地”,土地,名词,做主语;“方”是“……见方”的意思。

33、“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在这里表示行为的方法、依据。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做王,统治。

(2)“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大水”为名词性词语活用为一般动词,发大水。

(3)“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美”,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美。

(4)“禽兽之皮足衣也。”“衣”,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穿。

(5)“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6)“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多”,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多,即称赞的意思。

(7)“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重”,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重,看重。

(8)“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

“山”、“谷”名词做状语,表示处所。

(9)“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泽”,名词做状语,表示处所。

(10)“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食”,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

(11)“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前“重”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 (12)“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附。“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作王。 2、宾语前置句式

(1)“是以仁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是以”,代词“是”做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是以”,代词“是”做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五蠹》:

一、掌握下列词义:

蠹:蛀虫;(誉之则害)功:农耕; 报(而罪之):判决; (父之)暴(子也):不孝;

举(而上之):举荐;兼举?匹夫之行:称赞; 拔(城者):攻陷; 服事者简?

其业:怠慢; 必轨?

于法:遵循; 承敌国之衅?

:破绽; 奸(财货贾):邪恶;

而二?

人主之心:使……不专一; 修治苦?

窳之器:粗劣

二、词类用法: 通假:

离通罹:触犯;趣通取:肯定;以通已:已经;厉通砺,磨。荐通搢,插;距通拒,抵抗; 被通披;捍同扞,干犯;畜通蓄,储备;承通乘,趁;从通纵,合纵;衡通横,连横;趣通 趋,归向;籍通藉,凭借;为通伪,虚构。侔通牟,谋取。 活用:

人主兼礼?

之:名用如动,礼待。 举而上?

之:名用如动:使……上。

楚奸不上闻??

:上名用状语,向上;闻:使动。 高?

慈惠之行:意动,以……为高。 坚?

甲厉兵:使动,使……坚固。 美?

荐绅之饰:意动,以……为美。 必轨?

于法:名用如动,遵循。 动作者归?

之于功:使动,使……回来。 则起兵而敌?

大矣:意动,以……为敌。

以寡趣本务而趋?

末作,“趋”当作“外”,排斥。 而二?

人主之心:使动,使……不专一。 尽?

货赂:形如动,搜刮尽。 退?

汗马之功:使动,使……消失。 削?

减之朝:表被动,被削(减)。

三、理解文中“衍文”的地方。

1、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

矣。 2、救小未?

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

3、以寡?

趣本务而趋末作。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人们在交往中,遣词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在经常变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 一、整体驾驭 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 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音、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义关系的复杂性。 (一)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 ①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③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东方未明》) ④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⑤(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⑦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 ⑧(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⑦)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与表对象的介词“以”(和第二分句的“与”相同),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②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③的“衣”指“上衣”,“裳”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④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⑤的“聪”指“耳聪”,即“听力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牢固。”例⑥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⑦的“通”意思是“透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透彻地了解他们

古代汉语 词汇 很重要!

解釋括弧中詞的用法意義 制,(岩)险要邑也,虢叔死(焉)于是,(佗)同“他”邑唯命。 百姓皆以王為(愛)吝惜也,臣(固)知王(之)主谓之间不忍也。 賢者與民(並)一起耕而食,(饔飧)熟食,早饭饔飧而治。 後稷教民(稼穡)农业上种叫稼,收叫穑。这里泛指农事,樹(藝)种植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春日(載)开始陽,(有)动词词头鳴倉庚。 左並轡,右援(枹)鼓槌而鼓,馬(逸)狂奔不能止,師從之。 惟天為大,(惟)只有堯(則)效法之。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遭罪。 三之日(于)动词词头耜,四之日舉(趾)足。 人無故而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 其徒數十人,皆衣(褐)粗布衣服,(捆)编屨、織席以為食。 女執(懿)深的筐,(遵)循,沿着…走彼微(行)路,爰求柔桑。 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於(筦鍵)钥匙,(攝衽)撩起衣襟抱幾,視膳於堂下。夫子喟然歎曰:“吾(與)赞同點也。” 臣恐(見)被欺于王而負趙。 江國愈千里,山城(僅)百層。 我(決)迅速的样子起而飛,(槍)触,碰上榆枋,時(則)连词,连接状语“时”和谓语“不至”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向若而歎曰。 世以鮑焦無(從容)心胸宽大而死者,皆非也。 無(以)停下,則王乎? 君若以德(綏)安抚諸侯,誰敢不服? 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虽然这样,未聞道也。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 自始合,苟有(險)险要的地方,这里指难走的路,餘必下推車。子豈(識)知道之?然子(病)伤势很重矣。 禹(疏)去掉阻塞使通畅九河,(瀹)疏导濟漯而(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諸海。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看出,显现出来其二子焉。

古代汉语:词汇讲稿

第二章詞彙 第一節古今漢語詞彙的異同 一、古漢語的字和詞 對於古漢語詞彙的學習,一個首要的問題是分清楚字和詞。字是用來記錄詞的。漢字雖然有音有義,但音義是有聲的語言賦予它的,它本身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已。脫離了漢語,漢字便失去了文字的性質。例如“日”,對於不懂漢語的人來說,絕對不會把它讀作rì,也不會跟空中的太陽聯繫起來。 但是由於上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爲主,單音詞書寫時,一個詞就寫成一個漢字。再加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往往與詞義有關係,所以,古人一般把一個字當成一個詞,用“字”稱呼詞,用“字義”指詞義。這樣一來,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仿佛漢字是直接記錄概念的,不自覺地將字和詞混同了起來。例如《顔氏家訓·書證》: 《禮》云:“定猶豫,決嫌疑。”《離騷》曰:“心猶豫而狐疑。”先儒未有釋者。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 “猶豫”本來是一個聯綿詞,“猶”、“豫”只是記錄兩個音節。但《顔氏家訓》中過分注重字形,混同字詞,把聯綿詞“猶

豫”中的“猶”和“豫”看作兩個詞來解釋,這是不正確的。對此,清代學者黃生批評說: 猶豫猶容與也。容與者,閒適之貌;猶豫者,遲疑之情。 字本無義,以聲取之爾。俗人妄生解說,謂獸性多疑,此何異以蹲鴟爲怪鳥哉。考諸傳記,惟《文帝紀》作“猶豫未定”,《楊敞傳》(“猶與無決”)、《陳湯傳》(“將卒猶與”)、《後漢來歙伏隆傳》皆作“尤與未決”。蓋以聲狀意,初無一定之字,妄解獸名者,眼縫自未開爾。(《義府》卷下) 在古代文獻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記錄的就是一個詞,字和詞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並非所有字和詞都是一對一地對應。在不少情況下,古代漢語的字,不等同於詞。具體表現爲: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同一個詞用不同字形記錄。這就是“同字異詞”和“同詞異字”。 (一)同字異詞 造成同一個字形記錄不同的詞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幾種: 1.假借 (1)本無其字的假借。例如: 夫——夫1(成年男子)、夫2(指示代詞)、夫3(語氣詞)“夫”字本爲表示“成年男子”的這個詞造的字。例如《詩經·秦風·黃鳥》:“維此奄息,百夫之特。”(特:傑岀者)即其例。漢語中表示“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詞,本無其字,但人們並沒給它們造字,而借用表“成年男子”的“夫1”記錄。例如《戰國策·齊策四》:“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此爲夫2(指示代詞)。《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爲夫3

古汉语中表示走路的词语

行:行走;在堂上小步走。唐韩愈《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步:在堂下举足慢慢走;徒步,行走。《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垓下之围) 趋:跑,快走。明方苞《左忠毅公轶事》:“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奔向,趋向。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在门外快步走。(《尔雅释宫》) 走:跑,逃跑。唐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奔向,趋向。唐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在中厅疾行。(《尔雅释宫》) 踱:漫步行走。《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奔:急走,跑。《聊斋志异狼三则》:“屠乃奔倚其下。” 在大路上疾行。(《尔雅释宫》) 跋:翻山越岭,在草丛山林中走。《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涉:徒步渡水,在水中走。《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渡深过膝的水。(《尔雅释水》) 厉:渡深过腰的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揭:提起衣服渡过潜水(不脱衣服涉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跄:有节奏的走动。《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 跕:托着鞋走路。《史记货殖列传》:“女子则鼓鸣瑟,跕履游媚富贵。” 跑:急走,奔逃。唐马戴《边将》:“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 蹽(liao):迅速地走;偷偷地走开。 过:走过,经过。《孟子梁惠王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齐桓晋文之事》)迈:行,前进。《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后引申为跨步或大踏步走。) 徙:步行。《易经贲》:“舍车而徙。”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晃的样子。唐皮日休《上贞观》:“天禄(兽名)行蹒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汉书外戚传》:“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徙涉:光着脚涉水过河。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大军徙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邋遢:行走的样子。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一折:“眼见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鞭瘦马。”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行走。宋曾巩《墨池记》:“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乎此邪?”;宋苏轼《武昌九曲亭记》:“相携徜徉而上。”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漢語題庫詞匯部分 一、填空 1.古今詞義的演變在詞義範圍上有__、__、__、__几種情況。 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中“塘”的本義是__,這裏用的__義。 3.詞的本義是__;引申義是以__引申出來的,更正確地說,是以__發展出來的;假借義,假借的意義和本義是__的,用朱駿聲的話說,即所謂“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4.從其與本義的關係看,引申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__,一類叫__。 5.古漢語同源詞是指 ____ 。 二、選擇 1.“兵”的本義是__。 a 士兵; b 兵器; c 戰爭; d 軍事2.“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齊發”中“書”的意義是__。 a 書籍; b 書信; c 書寫; d 文字 3.“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句中,“過”的意義是__。 a 錯誤 b 責備; c 過失; d 超過 4.“故中禦而從齊侯”中“從”的意義是__。 a 跟隨; b 聽從; c 追趕; d 隨從 三、解釋下列各組詞,並標出各項意義之間的引申關係 1.發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暮見火舉而俱發。 雷乃發聲。 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 2.舉 後刺史蔣榮,舉臣秀才。 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于魏也。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也。 獲諸侯之師,舉地千里。 3.理 有理人之制,而不要郡邑。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

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4.書 秦昭王聞之,遺趙王書。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昔者倉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 5.封 封王子比干墓。 宿不敢封殖此樹。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6.報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我報路長嗟日暮。 7.誠 是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 今陛下矜憫愚誠。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8.當 今人主之於言也,悅其辯而不求其當焉。 當食不歎。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9.信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公不見信於人。 10.益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熱。 雖殺之無益。 雍水暴益,荊人弗知

古代汉语句子语法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制,是险要的封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封邑我唯命是听。 ?不如早为之所:不如早点给他准备个地方。 ?无生民心:不要让老百姓滋生坏主意。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属于己: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既属于庄公,也属于自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太叔又把两个边邑收为己有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庄公告诉他事情的缘故,也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送食,可就我独自一人没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掘地到有泉水之处,然后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那样。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孝子的孝顺没有穷尽,永久把它给予你的同类。”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郑伯克段于鄢》句法——宾语前置 ?宾语+之/是+动词”格式 何厌之有。 ?“是+动词”格式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疑问代词+动词”格式 吾谁欺?欺天乎! ?“否定词+代词+动词”格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齐桓公伐楚》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種情況就好比公馬和母牛了發情也不會相誘一樣,是互不相干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沒想到您的軍隊進入我國地界。 五侯九伯,女實征之:所有的諸侯,你都有權征討。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你們本該進貢包茅,但是沒有進貢,周王的祭祀用品供應不足,沒有東西可以滲酒。昭王之不復,君其問之于水濱 周昭王南巡而不歸,您還是去到水濱去問問河神吧! 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難道是爲了我,只是爲了繼承兩國先君的友好關係罷了。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承蒙您向我國社稷之神求福。 君若以德綏諸侯 您如果以恩德安撫諸侯。 總結出《齊桓公伐楚》一文中的敬詞和謙詞。 惠敢辱敝寡

古汉语词汇学

小议“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读《古汉语词义论》有感 文学院对外汉语系10级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都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古代汉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生,古代汉语是专业必修课程,又因为自己对于古典文学始终偏爱有加,所以在这门功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没能学精,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而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更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汉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虽始终没有出现断代,但时光还是给了它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涵盖了方方面面,如字形、语法、词汇系统、语音等等。那些古代典籍,如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理解,同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没有偏差。而正确理解古代典籍,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是必要的功底。 《古汉语词义论》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对古汉语词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我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的便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下面我就自己的收获谈谈对词类活用的认识。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要掌握词类活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同词类活用常会一同出现的词有“转化”、“兼类”、“引申”等。很多人都混淆了这几个概念,下面我就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谈谈这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其中“转化”和“引申”的关系较为亲近,它们同是字或词从旧义产生新义的途径,但不尽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引申是通过语义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通过义素的增减变化而产生新义。如果是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总有共同的义素,但一般说来不会是旧义的全部义素整个的进入新义;如果是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义素。由引申产生的新义,可以与旧义属于不同的词类,也可以和旧义属于同一词类。“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是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此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有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我师师于刍扬。”

古代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都会有独立或成类的变化,3,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4,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5,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二,复音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合成词三类,其中,合成词中又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动补式、附加式等几种。 汉语词汇复音化,是指汉语原来词汇以单音形式为主,转变为大量采用复音词。汉语词汇复音化三种方式:1单音词加附缀,2同义的单音连用,3新造同义复音词。 贰,古代汉语的词义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词汇 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除此之外,后有学者认为,词义发展的途径还有相因生义、虚化、语法影响、修辞影响、简缩。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到底何为词义引申,引申的类型,引申后对词义的影响等等,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立场。我就自己通过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程所学到的几位学者对此的看法和研究,简单的论述一下词义引申。其中会就自己较为了解和认同的蒋绍愚先生的观点做出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词义发展,引申,方式,规律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单是文字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而语言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有很多词汇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历经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词汇的意义大多都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一个意义发展为多个意义。但词的众多含义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词的最初意义为本义,余下的都为引申义。对于这一点,众家学者的看法大抵是相同的,没有本质上的歧义和分歧。例如: “道”,本指实实在在的“路”,后引申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规律;又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在“规律”一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后产生的含义。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可见其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或减,或

古代汉语语法简要归纳

古代汉语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 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 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 孰:指事,指人 何:何事。敢问何谓也(指的是什么) 安:指地方。沛公安在(在哪) 回答问题步骤:解释加点字 1)词性;2)功能(用法)3)今译 例:之:助词。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以:介词,宾语省略,可译成“把”。 (2)都有介词用法的虚词 以以介词用法为主: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助词,译作“凭借”。和“五十步”组成介宾

古汉语词汇词义的引申

古汉语词汇词义的引申 词义的引申 文学院对外汉语八班赵锦颖 【内容摘要】:古汉语词汇中,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众所周知,词在产生初期只具有一个义项,即本义。之后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为多个义项。通常认为,词的发展途径有引申和假借两种途径。除此之外, “牧:,《说文解字》中:“牧,养牛人也。”这是因为“牧”字从“牛”的缘故。但在先秦文献中,既可以说“牧牛”,也可以说“牧羊”、“牧马”、“牧猪”。可见其 本义是泛指放牧牲畜。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有改变了一部分(或增,

或减,或变化),就引申出一个新的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例如“信”有这样几个意义: ①语言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对人真诚,有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相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④的确,确实。《韩非子·难一》:“舜其信仁乎?” ⑤凭证。《史记·外戚世家》:“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问:《说文》:“讯也。” ①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②伯牛有疾,子问之。(论语·庸也)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战国策·燕策) ③淑问如皋陶。(《诗经·鲁颂·泮水》)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⑤既而羁寄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⑥恣所为不问。(柳宗元《童区寄传》) 其关系如下: 问”的引申脉络可图示如下: ②问候、慰问 ③审问 ①询问④责问、追究 ⑤音讯 植根于丰富的古汉语书面材料中,结合预言世界反映了韩民族语言的特点,没有系统的阐述引申的规律。但从传统的训诂学材料中,我们可以将其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知识。如传统训诂学认为引申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理性的引申,指词义之间因本民族共同的理性认识而发联系,从而产生引申;二是形似的引申,它反映事物之间玩不得、偶然的形似;三是礼俗的引申,是由于汉民族古代礼制和习俗上的原因,或者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而产生的特异的民族心理,使

100个古汉语词汇整理

100个古汉语词汇整理 zhìpū 【踬仆】 【释义】跌倒。 【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zhuózhuó 【濯濯】 【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lǐ 【醴】 【释义】一种甜酒。 【例句】《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guītà 【闺闼】 【释义】指家门、家庭。

【例句】《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 bēi zōu 【卑陬】 【释义】惭愧的样子。 【例句】《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tuān lài 【湍濑】 【释义】水流疾速 【例句】曹植《洛神赋》: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bùhuáng 【不遑】 【释义】无暇,没有闲暇。 【例句】《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cǎn lǐn 【憯懔】 【释义】又忧又惧

【例句】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 yániè 【芽蘖】 【释义】植物刚长出的枝芽。 【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hàn dàn 【菡萏】 【释义】荷花 【例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qīchí 【栖迟】 【释义】漂泊失意。 【例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miǎn shì 【眄视】 【释义】斜着眼看

【例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bǐkāng 【秕糠】 【释义】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指没有价值的东西。 【例句】元·萨都剌《雪米》:风流灞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说秕糠。 yán chī 【妍蚩】 【释义】美好和丑陋 【例句】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mào 【眊】 【释义】视力暗弱,眼睛昏花。 【例句】宋·曾巩《高松》: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 biāo chén 【飙尘】 【释义】狂风吹起的尘土,比喻行止无常。

古汉语词汇学大纲

《古代汉语词汇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一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选修) 学时学分:18学时1学分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古代汉语词汇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初步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词汇的各种规律,了解古今汉语词汇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古汉语学习和未来从事古文教学中所遇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古代汉语》的后继课、提高课。该课程以《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为基础,是对这些课程的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绪论古代汉语词汇概说(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古代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古代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讲授要求:结合实际语料讲授,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有直观的理解。

讲授要点: 一、古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 二、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其演变和发展。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 (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系。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反义、同源关系,以及音同义无关的同音关系。 三、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三)对比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4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古文字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汉字的形体演变的规律,并能主动利用规律 去分析部分汉字的演变情况。 教学重点:汉字演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形体。 讲授要求:讲解突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个案分析深入浅出地讲清演变规律。 讲授要点: 第一节字和词 (一)字和词的区别 (二)字和词的联系 第二节单音词 (一)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的原因 1.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的方块汉字作为表达意义的符号,而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为单音词的产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社会条件的限制。 3.与书面语和口语的分离有关。 (二)古汉语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 2.灵活性 3.词义关系的复杂性 第三节复音词 (一)复音词的分类

古汉语语法全解析

第三章语法(上) 第一节语法概说 每一种自然语言都有一定的语言的组合法则,人们只有按照一定的组合法则把语法单位组合起来,才能构成语言,才能表达和交流思想。语言中的这种组合法则就是语法。人们对于自然语言中的组合法则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就是语法学,或叫理论语法,亦简称语法。目前语法学界将语法单位一般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各级语法单位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特点而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类别,例如词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又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短语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和复句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这语言的三要素当中,古今语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也是相当大的,而只有语法是比较稳定的。尽管语法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又网络,并且处在变动之中,然而就其基本结构来看,古今语法仍然具有一致性。当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语法毕竟有它的显著特点。譬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类的数目大致相同,一般分为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然而在语法功能方面它们之间还是有所不同,例如:现代汉语里一般把代词划归实词,而古代汉语里则划归虚词,这是根据古今汉语里代词的不同特点而划分的。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实词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里也有词类活用,但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从词性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从用法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还有为动用法,等等。 古代汉语里数词和量词跟现代汉语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古代汉语里量词不发达。先秦的物量词主要是随着度量衡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汉代之后物量词有所发展,由普通名词而演变出了一些物量词。动量词更不发达。先秦没有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到唐代才逐渐多起来,但是古代书面语中还是很少使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数目字常常不是用来表示实际的数量,

100个古汉语词汇

100个古汉语词汇 zhìpū 【踬仆】 【释义】跌倒。 【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zhuózhuó 【濯濯】 【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lǐ 【醴】 【释义】一种甜酒。 【例句】《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guītà 【闺闼】 【释义】指家门、家庭。 【例句】《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

bēi zōu 【卑陬】 【释义】惭愧的样子。 【例句】《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tuān lài 【湍濑】 【释义】水流疾速 【例句】曹植《洛神赋》: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bùhuáng 【不遑】 【释义】无暇,没有闲暇。 【例句】《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cǎn lǐn 【憯懔】 【释义】又忧又惧 【例句】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

yániè 【芽蘖】 【释义】植物刚长出的枝芽。 【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hàn dàn 【菡萏】 【释义】荷花 【例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qīchí 【栖迟】 【释义】漂泊失意。 【例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miǎn shì 【眄视】 【释义】斜着眼看 【例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bǐkāng 【秕糠】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第一节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词的总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因此,其词汇的构成情况并不相同。在本节里,我们就谈谈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一、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1 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要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构成特点,首先要搞清古汉语中语素、词和字的关系。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表义单位。一个语素最少有一个音节,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语素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组合成词,才能独立运用。词则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它由语素组成。一个词最少有一个语素(单纯词),也可以有两个语素(合成词)。语素和词都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字则不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只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语素、词和字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a、、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个音节的汉字,既表示一个语素,也表示一个词。 b、如果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而这个语素有两个或几个音节,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两个或几个汉字,只有合在一起才表示一个语素、一个词;如果把这两个或几个汉字拆开来,则每个汉字既不代表原语素,也不代表原词。 c、如果一个词由两个语素构成,根据古汉语的实际情况,它通常是一个双音词,也就是说,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的;那么,记录这两个音节的汉字,分别代表一个语素。 2 划分古汉语词的结构的标准 对古汉语词的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用两个标准进行划分:音节数和语素数。 以音节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如“天”、“地”、“人”)、双音词(如“社稷”、“窈窕”、“足下”)和多音词(如“赤条条”)。 以语素数为标准,古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只含一个语素的单纯词(如“刀”、“口”、“参差”)和包含两个语素的合成词(如“天下”、“寡人”、“爪牙”)。 将以上两种标准结合起来,我们发现: a、、单音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成,必定是单纯词; 、双音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语素构成;前者叫“单纯双音词”,后者叫“合成双音词”。(古汉语中三音节词极为罕见,这儿不讨论。)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词汇 单音词和复音词 知识回顾 1、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及特点 2、单音词的弱点 (1)单音词多义造成的语义模糊性 (2)单音词又容易形成同音词 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 为了使语言按自身的规律向表达日趋精密的方向发展——复音词越来越多了。 汉代以前(较慢)→魏晋六朝之后,(加快步伐)→五代十国之后(突飞猛进)。 一、单音词 (一)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这类词我们称之为附音词) 如: 爷——阿爷一——第一夏——有夏 母—阿母欣——欣然燕——燕子石——石头率—率尔 2、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 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如: 艰——艰难恐——恐惧 知——知道 将——将军

洪——洪水减——减少 道、路—道路朋、友—朋友 3、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如: 途——道路伐——攻打 好——漂亮师—军队 息——呼吸御——抵挡 池——护城河亡—丢失、逃跑 (二)在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进程中,偏正式构词法始终占据首要位置。 有人抽样调查,古今汉语复音词中,偏正式合成词占到二分之一左右。如“后”可构成:后人、后代、后辈、后妈、后门、后院、后路、后台;后备、后悔、后怕、后退、后卫、后防、后来;背后、幕后、今后、日后、午后、事后;过后、产后、售后;尔后、然后,等等。 (三)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双音词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词的组合,有些表面上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但二者所指不同,不能以今释古。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②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④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