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教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教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教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教学教材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3*8*1.3=32题)

1.心理物理学

2.刺激变量

3.机体变量

4.反应变量

5.自变量

6.因变量

7.额外变量

8.组间设计

9.组内设计

10.安慰剂效应

11.天花板效应

12.地板效应

13.霍桑效应

14.指示语效应

15.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16.重复实验设计

17.混合实验设计

18.交互效应

19.拉丁方实验设计

20.准实验设计

21.时间序列设计

22.感觉阈限

23.最小变化法

24.恒定刺激法

25.平均差误法

26.信号检测论

27.ROC曲线

28.反应时间

29.简单反应时间

30.辨别反应时间

31.选择反应时间

32.加因素实验

33.减法反应时间法

34.开窗实验

35.速度—准确性权衡

36.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37.听觉掩蔽

38.图形掩蔽

39.深度知觉

40.时间知觉

41.系列位置效应

42.部分报告实验

43.内隐记忆

44.概念形成

45.口语报告

二、单选题(15*8*1.3=156题)

1.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A.《定量分析手册》

B.《心理学大纲》

C.《实验心理学》

D.《心理物理学基础》

2.“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的。

A. 1860

B. 1862

C. 1879

D. 1917

3.“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冯特在他的()中首先提出来的。

A.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B. 《心理物理学纲要》

C. 《实验心理学纲要》

D. 《民族心理学》

4.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开始于()。

A. 古希腊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世纪初

5.从()开始,生理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了一些感知范围内的问题。

A. 17世纪中叶

B. 18世纪中叶

C. 19世纪中叶

D. 20世纪初

6.()年,赫尔姆霍兹用反应时间测量了神经传导的速度。

A. 1850

B. 1860

C. 1862

D. 1879

7.对于冯特来说,心理实验就是系统的()。

A. 观察

B. 测量

C. 实验

D. 自我观察

8.在冯特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纯粹的()。

A. 人的心理

B. 人的意识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9.冯特的实验法又称作()。

A. 观察法

B. 直接经验法

C. 间接经验法

D. 内省实验法

10.在实验心理学建立的阶段,实验中提出了()作系统的自我观察的计划。

A. 实验者

B. 被试者

C. 研究者

D. 冯特

11.冯特坚决反对用实验方法研究()。

A. 高级的心理过程

B. 低级的心理过程

C. 感知觉

D. 反应时间

12.20世纪初,华生提出心理学要把研究重点放在()上。

A. 感知觉

B. 意识

C. 客观行为

D. 高级心理过程

13.20世纪50年代出现到70年代成为美国心理学实验研究主要方向和领域的是()

A. 行为主义

B. 完形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14.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随着()的诞生和发展,心理学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 实验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生理心理学

D. 思辩心理学

15.冯特对心理学最深远的贡献是()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明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16.下列哪项描述的是通过权威的方式获得信念?()

A.一个个案被观察到

B.由于经验到的证据,一个人的知识被改变

C.另一个人的话被当作是正确的

D.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量化

17.()信念指人们不经过严密的实验研究就相信的那些看上去似乎合理的一种信念。

A.独裁主义的

B.先验的

C.在此之后的

D.演绎的

18.你的室友问你是否相信日光浴会增加人得皮肤癌的可能,你回答:“当然是这样,因为暴晒于阳光下必然会损害皮肤组织。”这个信念的建立是通过()

A.科学的方法

B.注意凝聚

C.先验

D.权威

19.听完了一个在航天飞机上主持实验研究的宇航员的报告,你现在相信植物可以在太空生长。这个信念的确立是通过()

A.科学的方法

B.注意凝聚

C.先验

D.权威

20.科学方法的性质不包括()

A.自我校正

B.先验性

C.经验性

D.可重复性

21.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先验法

C.相关法

D.权威

22.设计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

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

C.保密原则

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23.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24.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程式是()。

A. R=f(S)

B. R=f(S,O)

C. S=f(R)

D. R=f(O)

25.实验设计中主要要根据()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来选择合适的被试。

A. 实验者的工作精力

B. 实验设备的台套数

C. 实验最终目的

D. 时间限制

26.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A. 越少

B. 越多

C. 尽可能小

D. 无所谓

27.在暗室或隔音室中进行心理实验,是采用了()控制额外变量。

A. 恒定法

B. 平衡法

C. 消除法

D. 匹配法

28.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实验组参加实验,控制组不参加实验

B.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

C. 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控制组接受

D. 控制组无关变量被控制,实验组不控制

29.实验中采用“ABBA”方法编排实验是为了克服()。

A. 实验者效应

B. 被试者效应

C. 系列效应

D. 偶然误差

30.被试参加两个实验A和B的顺序按照“ABBA”进行是利用了()方法控制系列效应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平衡法

D. 匹配法

31.在心理实验中主试对被试最直接的干预就是通过()。

A. 分组

B. 施加自变量

C. 控制无关变量

D. 指示语

32.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控制变量

D.刺激变量

33.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A.统计结论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内部效度

34.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该是()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35.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随机法

D.匹配法

36.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B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37.棒框仪通常用来研究的问题是()

A.注意分配

B.手眼协调

C.知觉—动作学习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38.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39.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要使用的被试数是()

A.6

B.12

C.18

D.24

40.一项实验拟考察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41.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A.匹配法

B.平衡法

C.排除法

D.恒定法

42.在2*3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3.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应

B.练习效应

C.霍桑效应

D.序列效应

44.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是“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反应定势

D.肯定偏向

45.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ABA设计

B.随机化

C.拉丁方设计

D.ABBA设计

46.假设你要研究字体大小对不同年龄人阅读速度的影响,那么该实验需要()自变量。

A.两个组内

B.两个组间

C.至少一个组间

D.至少一个组内

47.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48.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某一个体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心理学史研究心理规律、解释心理现象的科学

49.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为宜,只有

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A.2~3个

B.3~5个

C.5~7个

D.越多越好

50.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

A.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51.一个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个交互作用

A.1

B.2

C.3

D.6

52.假设你在读一篇研究报告,从下面的句子你能得知什么?“语言表达能力受性别和年龄因素的影响。上小学时女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上中学后男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

A.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B.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C.性别、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交互作用显著

D.性别和年龄因素的主效应显著

53.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试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这是指()

A.历史

B.选择

C.成熟

D.亡失

54.下面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

A.被试不具代表性

B.让四年级学生做10以下加减法

C.题目过难

D.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

55.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小狗算算术的表演,聪明的小狗可以通过叫声来告诉大家计算的结果。实际上小狗是通过观察主人的表情来进行表演的,这种心理学效应称作()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实验者效应

D.顺序效应

56.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淀粉片冒充包治百病的“神药”来蒙骗老人,可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受骗的老人在食用这些“神药”后病痛果然减轻了许多,这实际上是一种()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57.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A.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随机选取被试

D.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58.研究者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的是哪种处理的实验是()

A.单盲实验

B.受污染的实验

C.双盲实验

D.无法使用随机化法的实验

59.在实验中要求一半被试先进行A处理,后进行B处理,另外一半被试先进行B处理,后进行A处理,主要是为了克服()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60.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的实验设计方法是()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

D.随机化设计

61.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实验被试组数是()

A. 2

B. 3

C. 5

D. 6

6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中,各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被试人数()

A. 必须相等

B. 不能相等

C. 尽量接近

D. 可以随意安排

63.多因素重复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数()

A. 等于1

B. 等于自变量数

C. 等于自变量的水平数

D. 等于自变量的水平数相乘

64.在心理学实验设计中,下列能够作为组内变量的是()

A. 年龄变量

B. 性别变量

C. 适应性强的刺激变量

D. 适应性很弱的刺激变量

65.在重复实验设计中,下列原因引起的数据变异不能从残差项中分离出来的是()

A. 自变量的主效应

B. 自变量的交互效应

C . 被试间的差异效应 D. 其他随机因素的效应

66.与重复实验设计相比,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所需要的被试一般()

A. 较少

B. 较多

C. 相等

D. 无规律可循

67.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机体变量不能作为()

A. 组间自变量

B. 组内自变量

C. 准自变量

D. 因变量

68.区组实验设计中的区组变量一般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额外变量

D. 时间变量

69.一般来说,在拉丁方实验设计中,除考察的自变量外,研究者还需要对()个额外变量的影响进行平衡。

A. 1

B. 2

C. 3

D. 4

70.一般要求,在区组实验设计中,区组变量与自变量()

A. 对于研究来说,地位相等

B. 具有交互效应

C. 不具有交互效应

D. 水平数相等

71.两个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就是说这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A. 具有相互制约性

B. 具有相等性

C. 具有独立性

D. 具有平行性

72. 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 ) A. 外部效度 B. 内部效度 C. 外部效度和内部效度 D. 学术价值

73. 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

B. 单因素重复实验设计

C.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D. 单组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74. 准实验设计中的被试组一般是使用( )

A. 随机分配的被试组

B. 匹配的组

C. 现成的被试组

D. 对等的组

75.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单组时间序列实验, 其结果的回归线如右图所示,可推断 ( )。

A.处理效应存在时间短

B.数据变化趋势发生改变

C.处理效应滞后

D.处理效应带来显著效应

76.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结果,主要是看( ) A.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平均值的差异 B.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速度的差异 C. 实验处理前后因变量变化趋势的差异 D. 实验处理后因变量的平均水平

77. 下列不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组相等时间取样设计

B. 不等组前侧后测设计

C. 实验组后测设计

D. 不等组时间序列设计

78. 单组准实验设计中,如果出现被试取样偏差,且其与自变量具有交互作用,则其研究的 下降(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

79. 相等时间取样设计中,如果出现了霍桑效应,则其研究的( ) 下降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内部和外部效度 D. 可信度

80. 最符合阈限操作定义含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前述三种方法

81. 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刺激系列应包含( )个刺激值或刺激点。 A.3~5个 B.5~7个 C.5~10个 D.15~20个

02468101

2

3

4

5

6

7

8

82.由()引起的误差是最小变化法所特有的。

A.练习与疲劳

B.期望

C.习惯

D.期望与习惯

83.在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如果递增系列测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测得的阈限值,则说明存在()误差。

A.练习

B.疲劳

C.期望

D.习惯

84.在最小变化法实验中,如果前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大于后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则说明存在()误差。

A.练习

B.疲劳

C.期望

D.习惯

85.恒定刺激法实验中的刺激系列一般包含()个刺激值或刺激点。

A.3~5个

B.5~7个

C.5~10个

D.15~20个

86.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是()。

A.频数分布理论

B.统计决策理论

C.误差分布理论

D.数学分析理论

87.按五级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法信号检测实验,那么它相当于()有无法实验的结果。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88.对数定律一般适合于(B)刺激范围。

A.微弱的

B.中等强度的

C.很强的

D.各种强度的

89.反应时间的最早研究开始于()。

A. 心理学家

B. 生理学家

C. 天文学

D. 物理学家

90.反应时间又称为()。

A. 反应速度

B. 动作速度

C. 动作时距

D. 反应潜伏期

91.反应时间直接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开始于()。

A. 费希纳

B. 韦伯

C. 冯特

D. 卡特尔

92.1868年荷兰生理学家()对选择和辨别的心理过程的时间进行了测量。

A. 韦伯

B. 唐德斯

C. 赫尔姆霍兹

D. 缪勒

93.反应时间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有效措施就是在实验中()。

A. 提醒被试注意

B. 插入“侦察试验”

C. 将过快反应剔除

D. 将过慢反应剔除

94.测定反应时间的装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刺激键、反应键和()。

A. 连接线

B. 显示屏

C. 计时装置

D. 电源开关

95.视网膜的中央窝细胞主要是()细胞。

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

96.视网膜的边缘区细胞主要是()细胞。

A. 视杆

B. 视锥

C.视杆和视锥

D. 非感光

97.()细胞对光非常敏感,但分辨率却较低且对颜色没有反应。

A. 视杆

B. 视锥

C.视觉

D. 网膜

98.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A.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C.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99.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红绿黄

100.颜料混合的三原色是()。

A. 黄青紫

B. 绿蓝黄

C. 红绿蓝

D. 红绿黄

101.颜色混合中,按照()法则混合后的颜色明度均减少。

A. 加法

B. 减法

C. 加减法

D. 随机

102.音高主要是由声波的()决定的。

A. 声强

B. 纯度

C. 频率

D. 振幅

103.决定声音响度的刺激因素有()。

A. 声强

B. 频率

C. 声强和频率

D. 纯度

104.()是指人对于某一特定知觉活动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

A. 感觉

B. 知觉

C. 思维

D. 定势

105.“熟悉性”经验与“良好图形”二者相争时,一般是()占上风。

A. “熟悉性”经验

B. 良好图形

C. 主观因素

D. 刺激因素

106.()是图形形成所需信息的载体。

A. 明度

B. 颜色

C. 轮廓

D. 感知

107.两个图形的轮廓相同,那么其形状()。

A. 一定相同

B. 一定不相同

C. 不一定相同

D. 互补

108.马赫带效应是由于视觉细胞的()引起的。

A. 互相掩蔽

B. 互相加强

C. 互相抑制

D. 互相补充

109.眼睛的调节机能只能在()距离范围内起作用

A. 3米

B. 5米

C. 10米

D. 15米

110.视轴辐合运动只在()范围内的距离知觉起作用。

A. 几米

B. 几十米

C. 几百米

D. 几千米

111.人类能分辨最准确的时间间隔,一般在()范围。

A. 0.1~0.2秒

B. 0.2~2.0秒

C. 2.0~10.0秒

D. 10.0~60.0秒

112.研究表明,在时间间距的估计中,无差别点大致在()左右

A. 0.1秒

B. 0.3秒

C. 0.7秒

D. 1.0秒

113.Ebbinghaus发表的()一书是记忆实验研究的最早专著。

A. 《心理物理学纲要》

B. 《论记忆》

C.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

D. 《动物智慧》

114.运用言语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始于()。

A. 艾宾浩斯

B. 桑代克

C. 詹姆斯

D.冯特

115.首先提出瞬时记忆并用()方法来验证的心理学家是斯波灵。

A. 即时回忆

B. 延迟回忆

C. 全部报告实验

D. 部分报告实验

116.华生把思维看成是()机能。

A. 大脑的

B. 肌肉的

C. 心脏的

D. 运动的

117.华生把思维看成是()。

A. 人的行为

B. 内隐的过程

C. 无声的言语

D. 有声的言语

118.格式塔心理学特别强调思维的()。

A. 理解性

B. 间接性

C. 概括性

D. 整体性

119.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时主要采用的是()。

A. 无结构口语记录法

B. 有结构口语记录法

C. 无结构和有结构口语分析法

D. 行为观察法

120.桑代克于1911年发表《动物智慧》,倡导()。

A. 顿悟说

B. 行为主义

C. 尝试-错误说

D. 认知主义

121.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非言语材料的记忆编码方式是()

A、语义

B、语音

C、视觉形象

D、反响回路

122.人差方程式是()提出的

A、马斯基林

B、布雷德利

C、贝塞尔

D、金尼布克

123.绝大多数被试者在测验中获得满分或接近满分的现象称为()

A、天花板效应

B、地板效应

C、间隔效应

D、绝对效应

124.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在渐增系列中()为差别阈限的下限

A、第一次非正到正

B、第一次负到非负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

125.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在研究方法方面是因为使用了()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测验法

D、临床法

126.Cooper&Shepard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支持了()

A、双重编码理论

B、基本表象理论

C、概念命题理论

D、格式塔理论

127.在研究感受性时,刚刚能够被人觉察到的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A、差别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两点阈D、绝对感觉阈限

128.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时所产生的误差()

A、平均误差

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

D、练习误差

129.下面哪一个属于影响反应时间的机体变量()

A、刺激类型

B、刺激复杂程度

C、刺激强度

D、练习次数

130.下面哪一个不影响实验外部效度()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C、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D、实验程序的不一致性

131.在一项研究中,要求一个自变量用一种设计处理,而另外一个自变量用不同种类的设计处理,这种设计属于()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

D、所罗门设计

132.配对组设计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设计范畴()

A、实验前后设计

B、混合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被试间设计

133.如果被试接受多个自变量情况中的一个,即不同的被试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

A、被试内实验设计

B、被试间实验设计

C、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D、混合设计

134.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其中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

135.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A.匹配法B.拉丁方设计C.双盲法D.ABBA法

136.在一个2×3×2的实验中有( )个交互作用。

A. l

B. 2

C. 3

D. 4

137.( )是实验心理学的三种基本技术。

A.观察、相关和实验B.观察、实验和测量

C.实验、相关和测量D.观察、实验和访谈

138.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该实验是关于()

A.最小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最大阈限

139.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最小变化法D.系列探索法

140.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A 极限法

B 最小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平均差误法

141.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不包括()

A.习惯误差B.疲劳误差C.练习误差D.空间误差

142.最符合阈限操作定义含义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 B 恒定刺激法 C 平均差误法 D 前述三种方法

143.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A.β增大,d′增大B.β减小,d′不变C.β增大,d′减小D.两者均不变

144.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A.RT B > RT A > RT C B.RT C > RT B > RT A

C.RT C > RT A > RT B D.RT B > RT C > RT A

145.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灯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A.简单反应时 B.选择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复杂反应时

146.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A.00B.900C.1800D.2700

147.20世纪70年代初,库柏和谢柏德用( )为心理旋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证据。

A加因素法B开窗实验法C信号检测论D.减法反应时法

148.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颜色适应B.颜色恒常C.颜色对比D.颜色混合

14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A.空气透视B.结构梯度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

150.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前者高于后者B.前者低于后者

C.没有差异D.无法判断

151.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做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如果改变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对系列位置效应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对渐近线和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B.对首因效应和渐近线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C.对首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渐近线和近因效应

D.对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

152.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153.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有()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算法D.逆向搜索

154.在某实验中,被试先学习一组单词,然后完成字谜,比如将EYMORM排列为单词MEMORY,告诉被试学习阶段和测验任务阶段不相关的。结果显示:当答案单词在之前学习的单词表上时,被试解决了更多的字谜。该实验属于()记忆的测量。

A.尝试达标

B.内隐

C.外显

D.直接

155.Theios(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不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

B.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

C.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

D.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

156.具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的是()

A.单被试设计

B.辨别反应时

C.选择反应时

D.简单反应时

157.Cooper等(1973)假设有两个任务,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间角度差所需的时间。

A.反应时之和

B.反应时只差

C.辨别时间之差

D.呈现时距

158.小明完成简单反应时需要250毫秒,完成辨别反应需要400毫秒,完成选择反应需要700毫秒。那么选择过程需要()毫秒。

A.300毫秒

B.150毫秒

C.709毫秒

D.450毫秒

159.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

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反应时

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

160.开窗实验由汉密尔顿和霍克吉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A.Y

B.W

C.T

D.S

三、多选题(10*8*1.3=104题)

1.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BD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2.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可能的解释是(ABCD)

A.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

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

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授课教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

3.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B )

A.统计回归

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

C.零结果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4.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CD)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没有预备实验

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样本缺乏代表性

5.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ABC)

A.直接验证

B.系统验证

C.概念验证

D.内容验证

6.良好的因变量应具备两种主要特征,它不仅应( )也应( )。

A 易于辨别B.易于测量C.有效 D.可靠

7.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BD )

A.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技术

D.ABBA设计

8.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A(三个水平A1、A2、A3)和自变量B(两个水平B1、B2)对某种心理活动的影响,于是抽取3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相等的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

第一组先做A1B1,再做A1B2;

第二组先做A2B1,再做A2B2;

第三组先做A3B1,再做A3B2。

则此实验设计为(D)。

A. 组间设计

B. 组内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 混合实验设计

其中的组间变量为(A )。

A. A

B.B

C. A与B都不是

D. A与B都是

9.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ABCD)

A.恒定法

B.平衡法

C.抵消法

D.随机化法

10.评价实验设计的标准是(ABC)

A.能够恰当地解决所欲解决的问题

B.恰当地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

C.使实验结果有很高的效度

D.使实验结果信度高

这种设计是( B )

A.ABBA设计

B. 混合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 被试间设计

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D )

A.3

B.4

C.5

D.6

12.反应变量应具有的特点有(ABCD)

A.特异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量程恰当

13.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可以(ABC)

A.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

B.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

C.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

D.使问题变得简单

14.对于变量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对于自变量首先要给以清楚的操作定义

B.对于自变量要选择恰当的范围和间距

C.要选择客观、敏感、能够数量化的反应指标

D.对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其他变量进行控制

15.心理实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对各种变量处理的过程,即研究者主动操纵( )控制( ),观察记录( )的过程。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额外变量D刺激变量

16.在“识字量对不同年龄儿童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一文中,自变量是指(AB)

A.识字量

B.年龄

C.阅读理解

D.成绩

17.在大多数实验室实验中,都会将灯光、噪音等作为(CD)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控制变量

18.能够在实验中引起因变量分数误差变异的是(BCD)

A.自变量

B.个体差异

C.额外变量

D.安慰剂效应

19.心理学实验设计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ACD)

A.作业变量

B.主观变量

C.被试变量

D.环境变量

20.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AC)

A.随机化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组设计

D.完全平衡设计

21.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 )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C )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B )。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22.被试的个体差异是每个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哪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被试个体差异问题?(BCD)

【实验心理学】复习题(二)

二、选择题 1. 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2.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 (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3.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 4. 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 (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 5.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6.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7. 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 8.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 以上都对 9. 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 (A) 匹配 (B) 随机化 (C) 拉丁方设计 (D) ABBA设计 10. 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 (A) 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 匹配(D)ABBA设计 11.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 统计回归(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C) 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12.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没有预备实验(C)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 13. 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 (A) 直接验证(B) 系统验证 (C) 概念验证(D) 内容验证 14. 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____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C) 前意识(D) 潜意识 15.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____为指标来进行的. (A) 概率密度(B) 反应时 (C) 正确率(D) 信心评价 16. 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 )定律的发展是基于____的假设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17.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18. 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 (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 19. 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

具有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教学提纲

具有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团队设置特色 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81%;博士11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2%;硕士6人。其中50岁以上3人,占14% ;40-50岁12人,占57% ,40岁以下6人,占28%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有首届百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 (二)专业特色 历史专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毕业生应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和本领。这是考虑到本专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要去农村中学任教,除了胜任历史教学之外,还要适当外延,必要时可以兼任政治、语文、外语、地理等课程的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范围。 (三)课程特色 本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以下原则和特色: A、师范性 既然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学生必须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规律和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之外,还开设了书法、普通话、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体育知识、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以及教育技术等多种类型的专修、辅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具备当好中学历史教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B、理论性 历史学科本身就是理论性极强的科学。如果学生不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就很难掌握史学发展的主体与走向。除了开设政治理论课之外,还要安排分量较重的史学概论课,它重点讲授史学的各个流派、渊源及特征,史学的社会功能,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的基本理论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苏小七)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普通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及知识要点;(2)了解普通心理学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1)掌握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2)具备进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形成较强的研究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问题,因此,在学《普通心理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四、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教学时间为一学年,总学时为102课时,平均每周2-4学时(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每周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共92课时,实验10课时。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1、教师讲授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模块(或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览表(详表)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进而推动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养禽与禽病防治》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

实验心理学试题

题型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全对得2分,多选、错选、 漏选均不得分,共20分)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六、实验设计题(本大题9分) 一、填空题 1. .反应时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 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2. 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即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 传统心理物理法 3. 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 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 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 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4.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 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 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5. 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 6. 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7. 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8. 研究课题的来源通常有四个方面:实际需要,理论需要、个人经验、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 9. 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11. 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掩蔽现象大约有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12.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加工单元。 13. 听觉定位是指利用听觉器官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 14. 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相同,但是我们仍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这一现象被称为形状恒常性。 15. 许多深度线索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刺激物所具有的此类特征称为单眼线索,主要是指:遮挡、、。 16.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着《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着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 17. 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方法,

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 2、课程类别:必修课 3、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 6、总学分:3学分 7、先修课程:预修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二、课程目标 认知心理学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弄清楚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一、减法反应时实验 二、相加因素法实验

三、“开窗”实验 四、出声思考 五、计算机模拟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1.内部原因: 2.外部因素: 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 一、关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 二、关于加工方式 第二章知觉(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知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的研究和存在地问题。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二种对立的知觉理论:假设考验说和刺激物说 三、知觉加工 (一)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二)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四、模式识别 (一)模板说 (二)原型说 (三)特征说 “鬼城”模型 (四)优势效应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XX大学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20 年) 团队名称:《XX》课程教学团队 首席主持: XXX 推荐部门: XX 大学 填报日期: XX大学制

一、团队未来二年建设目标(请列出分年度建设计划,能量化的请量化)(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人员分布、学历层次、运行机制等) 团队结构: 团队成员由教师、企业设计与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组成,高、中、低职称梯队合理,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校内教师与校外工程师相结合,具有丰富的开放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建立一支高效、高能、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运行机制: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系统教授担任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相互之间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打造学习型、创新型课程教学团队是关键因素。通过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力度,让一线教师和负责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人员更多的参加各种有关课程建设的培训,加大经费投入,配合各种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 1、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教学质量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考核、评比、竞赛,使团队建设见成效。 4、师资培训是教学团队快速提高水平的重要手段。力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课程团队最近进修和培训计划: 1、课程专家XXX,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访问学者,2008; 2、课程专家XXX,香港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2010; 3、核心成员XX、XXX,南京数控教师培训班,2010; 4、骨干成员XXX、XXX,今年8月刚完成香港科技大学短期进修,2011;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 2、开窗实验 3、等级排列法 4、视敏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因此,反应 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 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 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 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 量显然是指:()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 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 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 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 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 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 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 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 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 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 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 质量。 4.规划、 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 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 81%;博士 11 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 52%;硕士 6 人。 其中 50 岁以上 3 人,占 14% ;40-50 岁 12 人,占 57% ,40 岁以下 6 人,占 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010073 2.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3.总课时:50 4.总学分:2 5.开课时间:第4学期 6.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 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社会心理学》是高等教育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应用专业课程。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学科。它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学习并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与管理者的理论意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并且结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工作,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社会心理学相关内容与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开设这门课程不仅可以直接增进学生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使学生了解人们行为与社会环境及个人形成的内在社会心理特性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学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促使人们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法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到人的行为,进而提高人们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对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处理、归纳、综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重点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社会化;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社会沟通;社会群体及其行为;社会角色;文化与人格。 本课程属于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都属于心理学科的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该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并对社会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以及哲学有一定的基础。 3.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在教学中,积极推行亲验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创建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在共同目标下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分享知识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课程以基础知识为教学核心,重点在于介绍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问题,同时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难点: 社会心理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经典实验和结论,要求对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有一定了解,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应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并要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与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等。 五、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社会心理学崔丽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参考教材: 1、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版 3、郑全全著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年1版 4、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精华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引导语: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

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工程心理学-教学大纲

《工程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课程编号:06012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Psychology ◆学分/学时:3学分/51学时 ◆课程类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通选课程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科(跨学科)选修课程 ?专业发展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拓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 ◆适用专业(专业类):三年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和应用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涉及工程技术、人机工程、环境工程学、人体测量学、营销学、美学等学科内容。本课程从宜人性角度介绍了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方式、运动系统的机能、作业岗位等特点,讨论了通过对工具、机器、系统、环境、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提高工作的效率、舒适性、有效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问题。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有关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建立系统设计观,树立工业产品设计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能初步通过对工具、机器、作业空间布置、显示与控制装置的合理设计来解决有关工作的效率、舒适性和人-机-环境协调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学习以人机工程学所涉及到的人、机、环境三要素的核心问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适当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若干专题设计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表述能力。本课程强调小组学习,由学生根据教案,自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资料解决问题,以获得最有效率的学习。通过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期刊,网络检索,和他人讨论等途径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对新旧知识结构重新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显示装置的人机学设计;操纵(控制)装置的人机学设计;工作台椅与手握工具的人机学设计;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典型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专题(主题)设计;人机工程学实验。 (二)教学难点 人机工程学中的常用人体测量数据及应用;显示装置的人机学设计;操纵(控制)装置的人机学设计;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典型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专题(主题)设计。

课程教学的团队建设任务书

实用标准文案 XX 大学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20 年) 团队名 《XX》课程教学团队称: 首席主 XXX 持: 推荐部 XX 大学 门: 填报日期:

XX 大学制

填报说明 一、本任务书在《XX 大学课程教学团队申请表》中提出的“团队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论证后填写。任务书着重填写作为课程教学团队,今后二年在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探索远程教与学的规律和基于系统整体运行特色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支持服务能力,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将要开展的工作,不包括立项前团队自行建设的已有成果。 二、本任务书一式二份于20 年月日前交至教育教学部,同时提交任务书的电子版。 三、项目承担部门意见务必加盖公章,任务书中表格可延伸。

一、团队未来二年建设目标(请列出分年度建设计划,能量化的请量化)(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人员分布、学历层次、运行机制等)

二)团队水平的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开发课程资源、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等)

体效果、动态效果。体现其设计、制造、控制、装配过程,电子教材的建设必不可少,是文字教材的有效辅助,课程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资源网站、配套教学光盘,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根据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和使用实际出发,对本课程网站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优化。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信息量大、重点突出、导航清晰,并及时更新信息。学员可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章节内容进行学习,使得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课程资源具体计划: 2011年12 月之前,在学校网站推出精品课程主页,完成主页的各项内容; 2012年6 月底前,充实二级页面内容,完成10 个仿真实验、8 个视频录像等上传; 2012 年12 月起,网站试运行,不断更新课程主页的各项内容。 2013年9 月,完成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做好每学期维护,不少于2 次; 2013 年9 月,完成配套创新教材1 本出版。 3 、.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教学团队以“ 3D ”即由“导学、导做、导研”为三个维度立体构建课程建设模式组织学习活动,每章配有详尽的“导学方案”,采用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感性化”创新教学法,针对学员记不住的特点,课程建设提出开放成人教学的多感官刺激,使他们对教授的知识不易遗忘,用“感性化”创新教学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员融会贯通。创新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会教、巧教,是学会、学通。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6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多重选择器通常用来研究 (分数:2.00) A.注意分配 B.情绪特性 C.思维特征√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解析:解析:多重选择器(或耶克斯选择器)是通过对被试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的概念形成过程的观察来研究思维的仪器。因此本题选C。 3.关于听觉掩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单耳掩蔽作用比双耳要显著 B.无论何种掩蔽,只要掩蔽声强度增加,就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 C.同时掩蔽的最大掩蔽量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 D.掩蔽声和被掩蔽声相距时间很短时,后掩蔽作用大于前掩蔽作用 解析:解析:对于前掩蔽或后掩蔽来说,掩蔽声强度增加,并不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而同时掩蔽的掩蔽声强度增加会产生掩蔽量的相应增加。故本题选B。 4.光谱感受性曲线表明人们 (分数:2.00) A.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对波长较长的光更敏感 B.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白光更敏感 C.与明视觉相比,在暗视觉条件下的感受阈限更低 D.与暗视觉相比,在明视觉条件下对红色的光更敏感√ 解析:解析:暗视觉比明视觉对光谱的蓝端更敏感;而明视觉比暗视觉对光谱的红端更敏感。故本题选择D。 5.在测量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不属于减弱视觉刺激的方法是 (分数:2.00) A.使用光谱波长较短的颜色√ B.减低照明强度 C.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 D.使用边缘视觉 解析:解析:图形识别阈限实验中,减弱视觉刺激强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四种:使用边缘视觉;降低照明强度;缩短刺激呈现的时间;移去刺激使用的图形而以图形的记忆痕迹为基础。所以,本题选择A。 6.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用来研究 (分数:2.00)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选择 C.注意的定向功能√ D.执行控制功能 解析:解析:Posner在1980年使用的空间提示任务(spatial cueing task)是研究注意的定向功能的最著名的任务。故本题选C。

(完整版)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 英文名称:S 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1411011B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了解和说明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是一门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心理学学科。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对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社会心理的探讨,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与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 二、认识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社会心理观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 第二章社会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3、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什么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种类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教师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四、同辈集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工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章自我意识 [目的与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实验心理学试题

实验心理学试题( 99-10 年) 2009-01-14 14:31:55| 分类: 10.1.9 专 4 | 标签: | 字号大中小 订阅 99-10 实验心理学试题 1999 年试卷 一、单项选择 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 ) A 减慢 B 无影响 C 先减慢后加快 D 加快 2 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 ) A 绝对阈限 B 差别阈限 C 绝对差别阈限 D 相对差呷阈限 3 在但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 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 () A 字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潜在自变量 D 因变量 A 粉笔-黑板 B 桌子-椅子 C 男人-女人 三填 空 1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_____ 影响而进食; 胖从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_______ 的影响 进食。 2两维图形的知觉分组原则中有 _____ 、連续性规律、 _____ 、接近性规律。 3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被试会产生 ____ 误差或 ______ 误差。 4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 ______ , 60岁以后反应时间逐渐 ______ ■ 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组内设计是 A 较困难的 B 不可能的 C 较容易的 5 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 A 选择反应 B 简单反应 C 辨别反应 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 ) A 任务中等困难 B 任务过于困难 7 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 B 一样 C 更好 D 无规律 ) D 肯定的 ) D 延缓反应 C 练习交数不 够 ) D 任务过于容易 A 更差 8 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期限将 A 不影响 B 提高 C 降低 D 先提高后降低 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 A 态度 B 血压 C 性别 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 ) A 一致性 B 有效性 二多项选择 1 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 A 内容词 B 轴心词 2 知觉恒常性包括( ) A 嗅适应 B 大小恒常性 D 智力 C 敏感性 C 算符 D 可测量性 D 开放性词 C 视网膜象的恒常性 3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 A 理解 B 死记硬背 C 机械背诵 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额外动机 B 预备时间 C 智力 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 ) D 学会推理 D 年龄 D 颜色恒常性 D 狗-房屋

实验心理学教学大纲

《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本课程力图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及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提高心理实验设计理论水平及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及方法,具备独立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心理学研究及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升学必考科目之一。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及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修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了解实验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认识和理解科学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运用基本实验方法分析实际心理学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实验心理学是一门既广博又精深的学科,需要考生综合已学的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达到体验心理学研究过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1.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科学研究伦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 2.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变量,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实验心理学的经典研究技术及方法,感觉实验,知觉试验,记忆实验等。 3.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对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了实验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际生活中和心理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现象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实验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指导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方法能力:本课程的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给出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及讨论提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