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严蔚冰易筋经导引术全集)百科全说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严蔚冰易筋经导引术全集)百科全说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严蔚冰易筋经导引术全集)百科全说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严蔚冰易筋经导引术全集)百科全说

生活中,鼻呼吸还是用口呼吸更养生?筋骨到底跟我们身体健康有何密切关系?《易筋经》哪些动作学了对身体有好处,请听《易筋经》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老师为你一一道来。

嘉宾:严蔚冰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代表性传承人

古人疏通经络法——“导引”

中医有五大技术:针砭、按摩、艾炙、毒药、导引。

“易筋经”是导引术的一种,易是改变的意思,经就是经典,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关。《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人体在内,通五脏的叫经络,是无形的,在外的的就叫筋经,是有形的。所以,把经络比作是筋经的影子。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筋弛则病,筋弱则懈。

筋缩则亡,筋壮则强。

筋舒则长,筋和则康。

“易筋经”主要是发掘人体的本能。自我按摩足尖和手指尖也是一种导引。

排浊气方法——咳

早晨咳5~7次可预防咳嗽、提阳气,“吐故纳新”呼吸法最好在早晨进行。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吐故纳新”。那么,人体是如何进行吐故纳新的呢? 吐故纳新是通过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完成的。简单地说,它是依靠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共同完成的。原来,人体中有一个专门负责吐故纳新的器官,它就是肺脏。当氧气从鼻孔被吸入后,便进入到气管,气管笔直向下,然后分为左右两根支气管,埋藏在左右两肺之中。支气管会不断细分,产生无数极细微的分支,每根细支气管末端都连接着几个肺泡。肺脏就是由重重叠叠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肺泡就像一个个葡萄似的,表面布满了毛细血管。吸进的新鲜氧气就在这儿扩散到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的循环,把氧气输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中,供应它们的代谢需要。同时再由血液循环把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泡里。然后再从支气管汇集到气管里,最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人体的吐故纳新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着。

手太阴经筋与肺有关联:

经常导引手太阴经筋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呼吸道疾病。

韦陀献杵第一势:

两手向上提吸气,推出去呼气。

两手打开吸气,两手合拢呼气。

最好在早上太阳刚出来时做,有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1.韦驮献杵第一势

(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

①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心平气和,神能安详,洗心涤滤,心澄貌恭。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无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②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此时要求沉肩坠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2.韦驮献杵第二势

(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二)动作姿势

①接上势,翻转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在体前缓缓下接至小腹前,同时引气下导。两掌左右分开,翻转掌心朝上,缓慢上抬呈侧平举意念在无限远处。两手微高于肩,两眼平视前方,极目远眺,舌尖放下平铺,松腰松胯,两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状,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摒弃诸缘。

3.韦驮献杵第三势

(一)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二)动作姿势

①掌托天门目上举:接上势,两臂上举,掌心相对,翻转掌心向上,十指相对,舌抵上腭,仰面观天,眼看九天之外,脚跟提起,足尖着地。

②俯掌贯气:两掌心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眼平视前方,舌尖放下,两身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神意自九天之外收回,自头顶白会穴透入,径咽喉,脊髓至尾闾,沿两腿直达涌泉。下导时,足跟随之着地。

“握固”

方法:握四指抱住大拇指。

作用:有利于安神。

手少阳经筋——三焦经

上焦对应肺部,中焦对应脾胃,下焦对应肠胃气化。

三焦起到通调水道的作用,对身体的健康很重要。

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的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上边这段文言是汉代华佗所写《中藏经》中的一段话,此书文字古奥,但对三焦的这段阐述倒是通俗易懂。先不说此语是不是真的出自华佗之口,但三焦在五脏六腑当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那三焦具体说来有哪些作用呢?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

一、通调水道。《灵枢经》上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二、运化水谷。正如明代医家吴勉学在《医学发明》中所说:“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焦”字通“燋”乃引火之物,以火才可腐熟食物。古人遣词命名皆有深意。

从养生角度来说,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的时候很重要。早上起床之前要咬牙、吸气、两手握拳等到四肢有力后再起来。晚上睡觉前要先坐于床,关灯冥想后再以放松的状态再入睡。适用于失眠人群的“数吸法”:数自己的呼吸。

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横膈,下络小肠。

“心系”向上之脉:挟着食道上行,系于目(指眼球与脑相联系的脉络)。

“心系”直行之脉:上行于肺部,横出于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内侧,沿前臂内侧后缘、尺侧腕屈肌腱之侧,到掌后豌豆骨部,入掌,经小指桡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心、胸、神志病证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摘星换斗势

练习此势,可疏导人体的手少阴经筋(心经)如:记忆力衰退,胸闷气短,背痛,心情不好等。

原文: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收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伴。

姿势:立正。1.右足向前跨半步(两足间隔约一拳),成前丁后八式,同时左手握空拳,靠于腰部,右手垂于右大腿内侧;2.左腿弯曲下蹲,右足尖着地,足跟提起,离地约2寸,不可前倾后仰;3.右手五指微握如钩状,屈腕沿胸向上举起,至头部右侧,离右额一拳;4.指端向右略偏,头同时略向右侧抬起,双目注于掌心。

要点:单手高举,五指微微捏齐,曲腕如钩状,离开发际约一拳。肘向胸前,指端向外,头微偏,松肩,两目注掌心,舌抵上腭,口微开,呼吸调匀,臀微收。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有虚。换步时,前足向后退半步,动作左右相同。练时应神志注一,气沉丹田,以意运气,以气随意,使气血畅通,勿使肌肉紧张。身体各部保持充分的潜伏力。练时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

初练2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7分钟后,每两周增加1分钟,至10分钟后,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般到15分钟左右。

足少阳胆经

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伸侧尺、桡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采购员上臂外侧三角肌后缘,上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上直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到额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疏导此筋分为两势:

第一势:出爪亮翅势。

原文: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慢回处,功须七次全。

姿势:立正,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放于两腰侧。1.两拳上提至胸变掌,拇指外侧着力,掌心朝上,向前推出,掌侧相距2寸,高与肩平;2.两掌缓缓旋腕翻掌,拇指相按,四指并拢,肩、肘、掌、背要平;3.两手十指用力外分,力贯于指端,两目平视,头如顶物;4.两手十指用力上翘外分,肘直腕曲,两目视指端,上身挺胸勿后仰,足踏实,膝含蓄,气欲沉,握拳七次用力收回。

要点:握拳护腰,平掌前推,拇指外侧着力,高与肩平。旋腕翻掌,肩、肘、掌、背要平。肘直腕曲,目视指端,上身挺胸,足要踏实,膝要含蓄,运气下沉,用力收回,收拳要吸气,推出要呼气,往返进行七次。另一种是足之前掌着地,足跟提起练法。练时运气,使劲由肩臂循肘腕贯于指端,以达指坚臂实,是锻炼两臂和十指的主要功夫。

初练1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7分钟后酌情增加,以增至15分钟即可。

第二势:熊势。

练习熊走路,对胆经有好处。疏通胆经对心、脑、肾有帮助。

老年人学不了熊法走路,可练习龟息法,像乌龟一样的呼吸。对预防老年痴呆有帮助。

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入上齿龈,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内承浆穴(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发际至额(头维),与督脉会于神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会大椎,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胃,络于脾脏。

缺盆部直行之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入小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首腹里向下到气冲处与前脉会合,再由此向下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膑,沿着胫骨前嵴外侧,下经足背,进入足第2趾外侧端(厉兑)。

经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上(冲阳)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齿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

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推荐保养胃的方法:白米粥

白米粥的做法:先把水煮开,然后再放米,等到闻到米香了以后调成小火再煮,煮成粥以后再用大火煮一下。

白米粥有推陈出新功效,可以排宿食、宿便

倒拽九牛尾势

练习倒拽九牛尾势可疏导足阳明经筋,达到增强脾胃的功能。

原文:两胁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姿势:立正。1.身向右转;2.右足向前跨出一大步(距离可根据人体长短决定取其自然)呈弓步,身微下沉,上身正直,膝不过足尖;3.两手握空拳,前后冲出,两肘微屈,掌心向上,前拳高不过眉,后拳向后离臀部约四寸,前后对称;4.两拳用力收回,拳心向面,肘不过膝,膝不过足,成半圆形,头微向左侧,双目注拳,前后两拳成绞绳状(称为螺旋劲),胸略内涵,藏气于少腹。

要点:前肘拳微屈,似半弧形,高不过眉,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后肘微曲拳向内旋。两肩松开蓄劲用力内收,如绞绳状,双目注于拳峰,上身微向前俯,重心下沉,口微开,舌抵上腭,鼻息调匀,少腹藏气含蓄,运气归纳丹田。换步时,向后转,左右相同。练时要思想集中,神志合一,内外相应,能增强两臂潜力。

初练3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8分钟后,可视具体情况决定,一般增至10分钟左右。

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向上进入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健之间的凹陷中,沿前臂背面桡侧缘,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会于督脉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扶突),经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口唇,交叉于水沟,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旁(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宿便容易导致皮肤粗糙,有色斑。大肠经是人体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坐对姿势可以通大肠经。坐的地方太软会导致脊椎问题,座位不能太软。筋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其实腰椎、颈椎出问题,不是在骨头上,而是在筋上。冬不坐石头,夏不坐木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九鬼拔马刀势

原文:侧身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姿势:立正。1.右手上举过头,掌心朝天,指端向左;左手下按,掌心向地,指端朝前;2.右手旋腕向下屈肘,抱住颈项,头略前俯;左手翻掌,反背;3.颈部用力上抬,使头后仰,右手掌用力下按,使两力相争,两目向左平视,背后五指欲紧按。

要点:上举下按,肘部欲直,上举之掌,指端向左,掌心朝天,下按之掌,指端朝前,掌心向地,左掌后背,指端朝右,旋腕翻掌,抱项用力下按,头前俯,用力上抬与掌相争,目须左视,背后五指掌心向背欲紧按,左右轮换,身直气静。此法为锻炼肩背、颈项、掌指的基础功。

初练为1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5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

练习此势可疏导手阳明经筋(大肠经),达到调节脊椎问题,增强肠道动力的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

1.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隔,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正中,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到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证。如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痛、癫狂、昏迷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多锻炼手指可以强化手厥阴经筋,起到锻炼大脑作用。

三盘落地势

练习此势可疏导手厥阴经筋(心包经),达到保护心脏外围,增强心脑功能的功效。

原文: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孥,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预备姿势:立正,左足向左横开一步,宽与肩平。足尖微向内收。动作:1.屈膝,臀部下蹲;2.两掌心朝上如托物,沿胸徐徐上托与肩平,高不过眉,两手相距1尺2寸;3.两掌反转掌心朝下,慢慢下按,五指自然分开,虎口朝内,悬空于膝盖上部,上身稍向前俯;4.上身转为正直,前胸微挺,后背如弓,两肩松开,两肘向里收,两目直视,口微开,牙关微闪开。

要点:前胸微挺,后背如弓,两肘略向内旋,头如顶物,两目直视,舌抵上腭,口微开,鼻息调匀,重心处在两脚。本势两种练法:一为骑马式,不用凳子,另一种为蹬裆式,用一低方凳,高约1尺2寸,练习用尾骶骨正中坐于凳上边缘。锻炼中使神贯于顶,气注丹田,全身血周流不息。能使两臂沉静,腹力充沛,臂紧腰实。

坐凳初练3分钟,以后每周加1分钟,至15分钟左右。不用凳子,初练2分钟,一周后,每周增加1分钟,至5分钟后每2周增加1分钟,至10分钟即可。

补要讲究是时机,什么时机最好呢?冬至最好,冬至正好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冬藏,它要把东西藏起来,所以它可以受补.。实际上我们现在的人是不缺少营养的。大可不必大补,哪么最补的是什么?一个就是大枣、莲心、桂圆。大枣对胃、血、肝有帮助。莲心它是补心。桂圆补气,桂圆不要买肉,最好有核的哪种,但是核不要吃下去。

冬季养生——煮红枣莲心桂圆

煮红枣莲心桂圆——材料:大红枣1斤、莲子带红皮绿心.1斤、桂圆带核.1斤。

做法:将所有食材用水泡4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煮1小时即可。煮食材时不要开油烟机,也不要关上厨房门,要闻气味,气味是第一味药。

从冬至开始吃,每天每样吃两粒。胃不好的人,吃红枣为主。有感觉心脏不大好,以吃莲心为主。气虚的人,以吃桂圆为主。从冬至开始吃。

练习“易经筋”注意事项:

练习从第一势连续至第十二势,中间不可跳跃或者减小,须循序渐进。练完易经筋,半个小时以后再吃饭。刚吃完饭,不要练,还有睡觉以前不要练。最好是上午练,练完以后一天精力充沛。做完整套“易筋经”后,要做闭目养神。

足太阳经筋——膀胱经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循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头项、五官病证、热病、神志疾患及本经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疏通膀胱经的动作——青龙探抓势

“易筋经”的每一势都是以做七次为基础,然后再做七的倍数。时间一般是上午比较好一点。

【基本动作】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宽约与肩等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拳仍作仰拳护腰势。目视于掌,两足踏实勿移。

3.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仰拳护腰势。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动作要领】两手握拳紧护腰,左手从右侧探出、右手从左侧探出,探出同时拳化掌;松肩直肘,仰掌时,目视向上摊平的掌心;身体约转45度,俯身下推时尽可能触及地面,而膝关节伸直,足跟勿离地面。

足厥阴经筋——肝经

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伸侧尺、桡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采购员上臂外侧三角肌后缘,上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上直项部,沿耳后直上,出于耳上到额角,在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与肝经有关的症状:比如说脸上会有青春痘,早上眼睛经,有眼屎,火气特别重,口臭。冬天的时候容易口裂开等等。一般讲的阴虚也跟肝有关系。

疏通肝经的动作——卧虎扑食势

【基本动作】

1.左足向左跨出一大步,右足稍向左偏斜,前弓后箭成左弓步。

2.两手向前,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后足跟略微提起,头向上抬。

3.前足收回,足背放于后足跟之上,胸腹微收,抬头。

4.全身后收,臀部突起,两肘挺直,头昂起,向前运行,约离地2寸。此时两肘弯曲,右足尖着地,全身向前,然后臀部突出,成波浪形往返运动,势如饿虎扑食。

5.随呼吸徐徐起立。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动作要领】练功时,以五指指端或指腹着地;头上抬时,不可过高或过低;两肘和两膝必须伸直,但不可硬挺,应蓄力待发,而不可用力过猛; 吸气时,全身向后收缩,臀部向后上方突出,胸腹内收,保持一定的柔和的悬力,呼气时,将身体平衡地向前推送,随呼吸往返运动,切勿屏气。

经常练习卧虎扑食势,就可以调节与肝经相关的症状。可以把脸上的火气直接地挤出去。青春痘实质上是人的火气到了脸部以后他没有力量了,散发不出去,没有办法穿透,所以停留在脸部了。做这个动作可以由内而外产生一种推力,很快就可以消掉。经常做就不容易长青春痘。

每天早上起来,面对着东方找一棵树,然后用右脚抵住这个树根,慢慢向上导引,然后向下疏通。疏通的时候吸气,这一吸一呼,一升一降。也可以疏通我们的肝经。

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调节好足少阴肾经,可助小孩长高。

疏通足少阴肾经的动作——打躬势

原文: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前,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姿势:立正。左足向左横开一步,宽与肩同,足尖内扣。1.两手抱头,十指相握,肘弯着劲与头争力;2.先向左转侧,再向右转侧,往返七次,肘部着力,两脚勿移,膝不可曲;3.屈膝,两腿下蹲,上身欲挺,肘与项争;4.上身前俯,两肘用力,力求使头向胯靠,两膝勿挺,身不可屈。

要点:两手抱头,十指相握,肘与项争,左右转侧往返七次,两足勿移,膝不可屈。两腿下蹲,上身欲挺,肘与项争,掌欲运动,打躬前俯,使头向胯,两膝勿挺,力在肘弯,舌抵上腭,气不可屏。另有三种练法,一为并步势,一为八字势,一为蹲裆势。练时要肘弯着劲与项相争。完成第4后,须数息20-30次即回复第3,复数息20-30次后再行第4。此主要锻炼腰腿、项臂的基础功。初练往返一次,后每周增加1次,至5次后根据情况增加。

练习打躬势,夹耳可有助于减少耳鸣。做此动作前咬牙可助练习时打通经络。假牙的咬牙也是有效果的,咬假牙可以预防牙龈收缩。

上厕所时咬牙、睁开眼,可固肾。

手太阳经筋——小肠经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沿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循上臂外侧后缘出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入盆络于心脏,沿食管过横膈,过胃属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头项、五官病证、热病、神志疾患及本经部位的病变。

3.常用腧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小肠与心脏它是表里关系,经常地咬牙,吸气,提肛,揉小腹,这些都是关爱心脏,小肠的方法。

疏通手太阳经筋的动作——工尾势

练习此势,可保护心脑,提高心脑供血量。它就可以把人的气血,迅速地运到我们的心脑。

工尾势(掉尾势)。“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壹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脾经——后天之本

记忆力减退,就是脾出现了问题。一天到晚丢三拉四,就是脾虚造成的。治疗老年痴呆很难,但预防老年痴呆很容易,所以要防病于未然。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半圆骨,上行至内踝前,再上腿肚,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经之前,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的支脉: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3.常用腧穴: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疏通脾经的动作“调理脾胃须单举”

做这个动作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可以消除四肢疲劳。

一、要学练好“调理脾胃须单举”一势,首先是保证正确的导引动作。要求做到“力在掌根,上撑下按,舒胸展练,拔长腰脊”。就是说,当两膝伸直,随之一掌外旋,转内旋举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掌心向上,要力达掌根;同时另一掌微上托,随之掌内旋下按至髋旁,肘关节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要力达掌根。此动作要做到扩胸展体,拔长腰脊,达到功法技术规范。当两掌收回,松腰沉髋,身体重心下降,两膝关节微屈,两臂屈肘外旋,落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动作要柔和舒缓,轻松自然,体态安详。在练习中,其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健身效果。正确的动作是,肩部伸展,可以舒展胸腔,使脏腑器官得到相应的伸拉;肩部沉按,可以增加胸肋的压力;如此反复的伸拉和按压,对人体内脏起到有效的按摩保健作用。相反,错误的动作,如两臂伸直,肩关节上撑下按用力不充分,可导致两肩与胸廓的伸拉、按压不舒展,使健身作用局限于上肢关节功能的改善,抑制和削弱了对脏腑的保健作用。因此,在习练中要注意克服两臂直肘和肩关节上撑下按用力不充分的错误,关键是在完成导引动作中,要充分舒展胸廓,以肩力带动两掌上举下按的发挥,而肘关节始终保持自然弯曲。

在形体动作中,还要注意展现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意气相随的原则,习练者要用心体会,切实把握,以获得较好的健身效果。当两掌缓缓向上托起时,则表现为手动身静;当手臂外旋、转内旋上撑下按用力时,则表现为连贯的拉动;当舒胸展体、拔长腰脊,目视前方时,则表现为静止的状态,但内在的肌肉仍处在牵拉当中。当身体重心下沉,两臂外旋,两掌落于腹前,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时,则表现为全身自然放松。运动中肢体的动是连绵不断的,静是相对的,内动外静是互为转化的,以此体现刚柔相济,松紧结合。同时,在动作过程中,必须做到意气相随,即呼吸配合动作,采取逆腹式呼吸方法,当两掌上撑下按时,要配合吸气,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当两掌收回,重心下沉,身体放松时,要配合呼气,松腹松肛,膈肌下降。在进入练功状态时,用意要轻微,意想集中在动作的重点部位,上举托天,下按连地,投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要深刻认识“调理脾胃须单举”的保健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脾与胃都是消化饮食的主要脏器。脾统血、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气以升为顺,胃气以降为和,二者经脉互相络属。脾与胃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互为协调,以维持人体饮食消化吸收的功能活动。如果脾胃升降失调,其发病症候同时并见,如胃气不降的呕吐,常伴有脾气不升的腹泻;脾气不升的腹泻,也常伴有胃气不降的胱痞与干噫食臭等症。所以在治疗中应采取健脾、和胃,醒脾、开胃等方法。坚持习练“调理脾胃须单举”,可收到保健脾胃的功效。

通过“须单举”运动,上撑下按,充分牵拉腹腔,可刺激脾脏经络,达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如果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气血,就会出现胃胀腹满、心胸烦闷等。足太阴脾经主要循行在胸、腹部,是脾脏外在的反应线,通过“须单举”运动导引,反复刺激脾经,疏通经络,增强脾统血、主运化功能,把吸收食物中的精华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通过心肺送至全身脏腑组织,以供人体生命活动之需要,就能防治因脾运化失常而带来的疾病。

通过“须单举”运动,反复对拉腹腔,对胃经起到按摩、调理作用。胃气将受纳的水谷及时传送到肠中,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使受纳消化正常,气血才能充沛,故胃气主降,以下行为和。如果胃气不降,就会出现食停胃脘的胃脘胀满、胃痛等症;如果胃气上逆,就会见到呃逆、呕吐等症;如果胃功能失常,津液不足,或胃火过猛,则胃肠干燥而不得润降,形成结滞,就会见到大肠秘结、腹胀、腹痛等症状。通过“须单举”运动,反复刺激胸腹部的足阳明胃经,从而疏通经络,充实胃经的经气,使其联系的脏腑气血充盛,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还可以从中切断胃病发展的通路,预防胃病的发生。

通过“须单举”运动,还可以使脊柱内各椎骨间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有利于防治肩、颈、腰脊病症发生。在动作的导引下,以肩力带动两掌的上举下按、扩胸展腹、拔长腰脊,可刺激督脉经络,督脉主髓、通脑,行脊入里,通过反复牵拉磨合,疏通肩颈脊柱内经络,小关节、小肌肉气血充实,达到滑利关节,增强肩颈脊柱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防治肩颈和腰脊综合疾病的发生。

总之,人体后天营养的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协调功能。因此必须重视脾胃的盛衰,无论何种疾病,如果胃气不衰,则身体安康;反之,则身体多为不良。所以要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保健原则,除了正常的食疗、药疗外,还必须加强保健后天脾胃的运动锻炼,“须单举”运动确是一剂保健脾胃的良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