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教育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教育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教育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教育

摘要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教育书籍浩瀚如烟,蒙学教材不胜枚举,看《三字经》独领风骚。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字经》深入了解,从《三字经》内容的角度着重对其胎教及幼儿教育价值进行分析及其实践研究。

关键词《三字经》幼儿教育价值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离开教育谈文化,或离开文化谈教育都是不可取的。现在社会各界似乎都在尝试重拾传统文化,有个怀宝宝了的朋友,她让我给她推荐一点做胎教的蒙学读物,我推荐有《三字经》,无独有偶,她去给宝宝求经时,长老给她一本《弟子规》。这使我感到欣喜和更多的疑问与好奇。这很多妈妈选择古典音乐进行胎教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选古代蒙学读物进行胎教呢?这是很有趣的迷,我想由我来揭开它。《三字经》是否可以用来丰富胎教及幼教理论呢,对儿童的发展有用吗?这值得深入的探讨。

2 从内容上分析《三字经》胎教及幼儿教育价值

《三字经》的内容很详细,短短的一千多个字,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文章却又是如此的简洁,不愧是“千古第一奇书”如果开篇就讲它的内容有如何的丰富,语言有多简练,和精美等之后在分析其价值,恐怕是只指其壳而无其肉。下面,我讲来逐一分析其价值。①

2.1 胎教、幼儿教育及价值的含义

胎教:是根据胎儿个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②

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是特指幼儿园和其它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专门针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教育

价值:对价值的描述和定义总结起来的说法大概有几百种,简单说来,价值就是某物能满足人需要就可称之为有价值。③

2.2 从内容上它是中国历史事件与文化的结晶,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④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使命,一个国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必须的有自己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与其它民族不同的原因,没有了文化,就无所谓其它,很多人说中国文化的根基断了,但是中国要想真正强大必须要从根本上重视自己的文化,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化的产物,教育是社会的教育但是教育也具有文化性,当前中国教育的文化传承缺失,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正是文化启蒙的阶段。而《三字经》正好既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同时又具有文化启蒙作用的教材之一。并且它自创作以来,就流行与世,它是优秀的历史文化,而它一蒙学读本的出现有其特殊的价值,作为古代最初的蒙学读物之一,可算是最好最全的识字教材。

2.3 其内容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面对今天的道德滑坡来讲,是需要开发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之一,而教育要从小抓起,潜移默化,逐渐晕染,把优秀的符合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自小就润泽人心。《三字经》中“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弟,次见闻”,“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些虽然有的部分打下了封建主义的烙印,但其中的”为人子,方少时”“首孝悌,次见闻”却都是具有时代性的,是可以传承的,而作为某些有封建色彩的语句,是可以让孩子了解过去,认识历史。⑤

2.4 形式上,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三字经》是三言诗,它三子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动听悦耳,儿童喜问乐道;并且它前后句子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

懂,丝毫没有生拼硬凑的痕迹,它的这些特点使它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音乐节奏美的发展。

2.5 它的古韵意味浓重,与古典音乐相配合,可做胎教读物

前面阐述了它的种种特点,它诗句的押韵,符合音乐的和谐美,另外它作为古代蒙学读物的精要,古色古香的意蕴再配上中国古典音乐,让宝宝在舒缓的音乐和母婴互动中感知古典文化的魅力。

3 《三字经》的具体运用

3.1 胎儿期:胎教读本

找到有关《三字经》的音乐,市场上和网络上都有这方面的音乐。经常给宝宝听此音乐,当然《唐诗三百首》这类音乐也是可以共用的,在给宝宝听音乐的时候,要和宝宝多说话,便摸着肚子边说话,让他感觉到外界的有意识的存在,形成条件反射。另外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讲《三字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如“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之类的故事。胎教的过程中,不要过量,一次半个小时就好了,要让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持续直至宝宝降生前几天。

3.2 幼儿期:欣赏

宝宝出生后,胎教的方法还可以照用,只是塑造一个有音乐有经典的环境,不需刻意地让孩子学习,可以在他玩耍的时候播放,也可以在他哭闹的时候播放。

在宝宝幼儿期,我们不需可以让宝宝能背好多唐诗和《三字经》,其实从胎教时不间断的就让宝宝接触一些经典的东西,到了宝宝语言发展迅猛的三至四岁的时候,他们就很多自然而然的就能脱口而出了,童年应该是快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我们不能单纯的诵读,讲解,灌输,而是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学习。

3.3 学前期:识字教材、舞蹈歌曲的编排内容

然而每个阶段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到了学前班的时候,可以在之前学习《三字经》的基础上用它做识字读本。另外也可作为国学教育的基础教材。

另外《三字经》还可以改编成诗歌,加上配音还可以合编成舞蹈,可参考北碚实验幼儿园的的《三字经》表演。以及教育台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的《三字经》表演,在网上关于它的表演节目很多。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纷争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纷争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主的现代教育是教育历史上的两大重要的理论流派,在考试的过程中以关于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常见考试内容的单选选择、填空、简答和辨析题目中,我们讲梳理两个人的相关考点,进行对比比较,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相关考点。 一、传统教育—赫尔巴特 (1)一个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育和德育相结合。 (2)两个基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三个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4)四个阶段: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二、现代教育—杜威 (1)一种方法:从做中学; (2)两个地位: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 (3)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四个“即”: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5)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考题演练】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答案】C。 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注意两位教育家地位的区分。 3.被看作是传统教育代表思想的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3.【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教材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被称为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4.倡导活动中心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4.【答案】D。解析:杜威提出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教育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对当时逐显刻板化的传统教育的改造。 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我想,其部分原因是杜威及该学派人物举起“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旗帜,标榜自己为“现代教育”的革新派而形成的历史观念,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后来者们在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时,夸大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推向极端而带来的种种误解和错误。但是如果我们摒弃这种“非此即彼”对立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教育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就会发现,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并非完全对立、不同的,相反,还有不少共同之处,杜威的教育思想于赫尔巴特学说而言,除了批判,还有继承、包融和发展。下面就让我们试图跳出“对立”的传统模式,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理论、历史地位等方面,深入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内容及异同点,从而加深我们对教育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传统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 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 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 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 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 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 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 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而现代教育派把学生 比做“太阳”,把教师比做围绕太阳转的“地球”。看起来两者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策划书

旅游学院2014年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主题班会 策 划 书 分团委 旅游学院 办公室 学 生 会 二零一四年五月十七日 旅 游学院

目录 活动背景 (3) 活动目的 (3) 活动主题 (3) 活动时间 (3) 活动地点 (3) 活动对象 (3) 主办单位 (3) 活动形式 (3) 活动流程 (4) 活动参考 (5) 活动参考 (5)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 会 一、活动背景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使中华民族异特于其他国家的潜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依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了解的,由此可以提高我院学子对其了解,加强我院的爱国精神,提升我院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 1.加强大学生爱国的基本要求。 2.提高我院综合素质水平。 三、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四、活动时间 二零一四年六月初 五、活动地点 旅游学院各班级 六、活动对象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各班级 七、主办单位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八、活动形式

班级上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学习PPT和策划书。

九、活动流程 1.五月底召开各班级班长会议传达本次主题班会的相关事宜。 2.六月初各班级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届时可邀请新闻部进行活动彩照。 3.六月十号收取个班级的活动PPT和主题班会策划书。 十、活动参考 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篇) 2.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传统美德篇) 3.中国传统工艺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及完整工艺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传统工艺篇)。

论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

论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 【摘要】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学生学习动力中的影响力、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和民族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等进行了探索。指出中国教育将来的蓬勃快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是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发展为什么学习,是每个学生应该思考的永恒的问题。学习要有动力,学习主要有两个动力,一个是爱好热爱,这是主动的更多是天生的原动力,还有一种是学习的目的,这是理性的动力。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接受学习的信仰,有很多的视角,那就是给学生以使命感,这是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学生的历史使命,切入点不仅仅是对学习本身的热爱,而是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使命感,学习是一条通往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 一、学而优则仕思想在学生学习动力中的影响 在中国的国情中教育和人才选拔,人生价值实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隋炀帝,在大业元年即605年正式开始设置进士科,目的只是考核参选者对当时时事的看法,并且按考试成绩来选拔可用之才。科举制度,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终止,

经历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在这1300多年中,科举是和从政紧密相连的,学而优则仕,是主流思想。毫无疑问,这不仅仅是教育,而且是一种选拔机制,立足于基层,代表了一千多年前的当时最平等的选拔机制。研究历史研究教育都必须立足当时的情形和社会伦理社会秩序,不能用1500 年后的思想角度和社会认知匡正1500年前的科举制度。同时期,西方国家上升通道,还是被贵族牢牢把握和垄断。 科举制度解体了,但思想绝不是消逝得无影无踪。科举制度在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学而优则仕,勤奋向上的思想,深入中华文化,植入骨髓,成为教育思想重要的一部分,对今天的教育制度,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更深远的影响是整个民族对知识和学习的信仰。今天的网络,思想激烈撞击,对学习改变命运,学习上升社会层次,学习提升人生价值,等等来源于历史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 历史上很多朝代,严重降低商人地位,商人不能融入主流,不能得到尊重和社会价值认同,本质就是不通过学习,钱不能买来社会价值的成功。这样思想主导之下,学习成了唯一的出路。在很多渠道可以得到社会承认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今天,学而优则仕,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出路。这种现状本质是社会更加平等自由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而优则仕,即使还是主流,也逐步让出了一部分渠道分流给社会其它上升渠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经典文化魅力 ——16秋计算机班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班学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

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3级文艺学 陈盈 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关于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会。在此尚长荣提出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 继承传统,并且要激 活传统,用活传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我们现今并未完全处理好传承并创新这个 工作,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戏剧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包容性一种艺 术。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 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 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 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 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文学 内容、音乐表现、舞台表演、唱腔设定等独特的魅力,构筑了中国艺术最美且又最有价值的 风景。中华民族的戏曲,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是以故事、人 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曲、道白和动作等。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多 样化的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 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 一些地方剧种, 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 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 辉? 看戏是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的人们的最主要的活动。上 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看戏。 中国的戏剧中是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由于当 时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 书籍的传播范围也有限, 通俗易懂的戏曲便成了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的主要工具。可以说,从看戏这一简单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 当代 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就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 现在他也致力于向外传播 “雅”戏剧的代表剧种 ――昆剧。 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是,现在了解戏剧的人却越来越少,喜爱、 并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这又回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了。 现今 的当务之急便是传承这一问题还未做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 牢固根基。现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 社会和百姓 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 无二的艺术。而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存在,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那种“快餐文化”,通俗甚至低俗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戏 剧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霸王别姬》、《桃园三结义》等剧目,人们甚至熟悉到可以 吼几嗓子的程度,而如今我们已对这些剧目完全陌生了。 能够被抑扬顿挫的唱腔所吸引的人 越来越少了。 戏曲艺术影响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华百姓人生观、是非观, 是培养中华儿女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文化食粮。因而,在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上, 我们首先做的就应该是传承,在传承中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 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 就是 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 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 代人手中传丢了。传承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进行大力的宣传, 尽可能多的进行 戏剧的演出巡演,让普通人们易于接触到,才能培养对戏剧的兴趣。 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 我 们只有将戏曲艺术和中国历史、 才能传承好这种属于中国的独一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

.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成本高,投资大。 由于电脑等其他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资金,这对于资金来源不充足的学校来说,短期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手段教学,还是望尘莫及,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讲,更是难以实现。 2.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缺乏心理沟通。 由于授课教师通常要在微机前边讲解边进行微机操作,直接影响到手式、表情和动作的发挥,课堂上很难形成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 3.教学速度过快,学生笔记跟不上、思路跟不上,影响听课效果。 由于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多,当场消化困难。教学过程中,一般强调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作用,但教师授课是微机操作,而学生则是手工记录,这种人、机速度的悬殊性,使得学生的笔记跟不上授课进度,加重了学生的听课负担,并给课后复习增加了难度。 4.信息超量,容易出现“迷航”现象。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不写板书,教师一般都要安排更多的内容在课堂讲授。由于信息量过大且屏幕变换速度快,学生掌握不好难点和重点,或是由于教师讲课速度快,有些学生对重点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理解,且笔记跟不上,又影响了课后复习和对下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解决听课中的问题,学生通常需要在课下查找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完成作业等,这些环节如果没有教师的督促指导以及条件保证也很难顺利进行。 5.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师放松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会约束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其课堂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对教学环境和设施依赖性过强,有失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受客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过大,如停电、网络与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教室光线弱、教师操作技术的欠缺等,都会拖延耽误教学时间,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教学进程。 1 / 1'.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个百年的话题。 一,如何准确定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科学内涵呢? 传统教育派是指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理论主张为代表的教育流派。传统教育的内涵: 对于传统教育,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广义的传统教育,主要指历史上全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这是一个内涵不断获得丰富的范畴,没有确定的时间界限。“任何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形态,本身就会形成一种传统。”今天的现代教育即刻就成为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曾经是过去的现代教育。第二,狭义的传统教育,凡是适应过去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文化体系等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方式、制度和体系都可称为传统教育。这也是多数人比较赞同的。第三,最狭义的传统教育,主要指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由学派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专指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 这一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派是指以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为代表的教育流派。现代教育的内涵: 现代教育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最广义的现代教育。凡是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包含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看,现代教育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第二,广义的现代教育。相对于古代社会而言,现代社会必然相应地产生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主要指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发展迅速变化的教育。这是多数人对现代教育所持有的观点。第三,狭义的现代教育。这主要指当代反映新技术革命形势的教育,亦即当代教育。今天的现代教育主要指在内容上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第四,最狭义的现代教育。这相对于最狭义的传统教育而言,主要专指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在苏联教育学中,也指赞可夫和达维多夫等人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认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本人认为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德育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能更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文化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二十年多前的教育的光辉旗帜,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在俞启定教授的“中国教育传统的成因和嬗变研究”一讲中,他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从成因和嬗变两个角度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考查,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教育自汉代定型后,虽然也有发展和嬗变,但是其基本构架是高度稳定的,内容上以儒家经学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体制上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各方面办学并举,教育与选士制度紧密结合,以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为目的,从而构成了积淀深厚的固有教育传统。

历史研究有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历史研究除了让人掌握历史事实以外,还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现实服务,为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提供指导。本文结合俞启定教授的讲解,试图对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做出思考。 一、中国教育传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 我国为适应时代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下面谈谈中国教育传统可供现代教育改革借鉴的3个问题。 (一)国家办学与民间办学 国家形成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设置教育机构来培养统治人才。中国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受学校教育,因为学校与官府统一,故称“学在官府”。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开始发展时,为了适应社会变革时期平民学习文化的需要,民间私学兴起。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禁私学的事件,最突出的是秦始皇禁私学,再有一次是北魏太武帝禁私学。其他封建统治者吸收禁私学的教训,政策上放开,不禁私学。唐代还提倡民间自由办学,这种做法被以后的朝代所沿续。 私学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私学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服从政府的政令,参照官学的目的和内容培养人才,以选举或科举为政治出路,国家容许私学存在,不用花教育经费而坐收人才选用之利。第二、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官学极少有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依靠私学来解决。私学多层次多类型灵活地培养人才,为社会做出大贡献,特别是皇朝没落、社会长期动乱的年代,官学停顿,只有靠私学来传递文化和培养人才。第三、私学能满足民众学习文化的多种需要。私学分布面广,依靠所在地的群众支持,受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年级1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 传统美德文化.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 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着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 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传统美德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绝对不可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们必须去挖掘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 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 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要正确看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演讲稿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首先我想问一下你们,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刚开始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在没有公司领导和老员工的带领,他们不知道自己主动去做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呢?这就要归结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异。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的差异表现是教育观、知识观。那么要列出具体的差异,首先我们搞清楚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不同的教育观念,就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施教方式。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教学质量观大相径庭 我国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架构与积累,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深浅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这种质量观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办学者、教学者、学习者的思想中,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使考试成绩、升学率成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学生变得只是为了升学而读书。高考大家都清楚是什么样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都顶着很大的压力想考上大学。身边的老师、亲人也一直再身边施压,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父母这么多年的培养,对不起老师这么多年的教育。这样的一个“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是很有问题的,并不是说你不考上大学你就没有出路了,考上大学了你就一定能出人头地了。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大学只上了六个月就辍学了,但他创建了苹果公司,成为了亿万富翁。而大多数人还是以能不能考上大学作为一个学生是否能有出息,能成功作为一个唯一标准就是因为传统教育这么多年以来教育观的一个片面的认识。 现代教育观却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要求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习条件和实践机会,增加对世界认识和理解,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效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教育更需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摒弃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主动与被动——学生主体性差异明显 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式教育,也可以说是“填鸭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只注重教师“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教师照本宣科,传道授业,学生洗耳恭听,亦步亦趋。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成了学习的受体,被动学习,学生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像我们之前说的那些毕业生,他们毕业后踏上社会,进了公司企业,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干些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如何做,做些什么,他们习惯如此了。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是这样的,他们很难很快的投入到工作中,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