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练习2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自主学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碳变红D.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木炭层产生一氧化碳

答案:A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C.制纯碱D.制尿素

答案:B

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主要成分都可用CaCO3来表示的是( )

A.生石灰,石灰石B.石灰浆,石灰石

C.生石灰,石灰水D.石灰石,大理石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焦炭B.灼热的氧化铜 C.石蕊试液 D.石灰水

答案:B

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的是( )

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氮气

答案:C

6.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是( )

A.淡蓝色B.蓝色 C.黄色D.苍白色

答案:B

7.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O2B.CO C.H2D.C

答案:C

8.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石灰水会变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浑浊二氧化碳

CO2+Ca(OH)2= CaCO3↓+ H2O

基础巩固

9.如图6-10,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蜡烛由上至下依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在化学性质方面,CO有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一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气或空气,点火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点燃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没有难可燃性还原性发生爆炸检验纯度

11.燃烧正旺的煤炉中由下至上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点燃

CO2(2)CO2+C点燃2CO

(3)2CO+O2点燃2CO2

12.根据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是用排水法收集好,还是用排空气法收集好?为什么? 答案:用排水法收集好,因为CO密度与空气接近,不易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且CO有毒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13.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CO通过硬质玻璃管,一部分与CuO发生了反应,其余部分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又逸出.如果逸出的CO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势必造成空气污染.你能设计出哪些可防止CO污染空气的实验装置?

答案:将尾气用酒精灯直接点燃(或将尾气净化后点燃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装置).

能力提高

14.下列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体的呼吸C.木炭燃烧D.煅烧石灰石

答案:A

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二氧化碳充当氧化剂的是( )

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CO2在高压低温下变成雪状固体D.CO2通入赤热的炭变成CO

答案:D

16.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B

1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D 去除杂质应着重考虑除杂试剂和实验方法.除杂试剂的选择一般应注意以下三点;(1)专一性,即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2)试剂能将杂质转化成被提纯物质,(3)不引入新的杂质或生成的新杂质易于分离除去,因此除去CO2中的CO有两种途径:(1)让CO与某种物质反应,吸收掉CO,但不能吸收掉CO2,也不能生成其他气体;(2)将CO转化成CO2.注意:能将CO转化为CO2的途径有在氧中燃烧和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除去CO2中的CO时,为什么不选前者?

18.木炭粉、一氧化碳分别还原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则所需木炭粉、一氧化碳二者的质量比是( )

A.1∶1 B.3;7 C.3∶14 D.3∶1

答案:B

19.用CO还原CuO,当mgCuO部分变红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停止通CO,此时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ng,实验共用去wgCO,生成ag CO2,则最终得到Cu的质量为( )

A.4(m-n)g B.16w/7 g C.16a/11 g D.4m/5 g

答案:AC 解本题时,应注意三点:(1)“实验共用去wgCO”中“用去”不仅指参加反应,而且指作保护气的那部分CO,而不是实际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2)mg的CuO“部分变红”意味着mg的CuO并非全部参加了反应.(3)要用反应完全的物质或生成物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20.关于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H2→H2O;CO→CO2;C→CO2,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和单质反应实现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的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B

图6—11

21.某同学在家里做了图6-11所示的小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此性质确定的一个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一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

(见图B).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1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B中实验能否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为什么?

答案:(1)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蜡烛熄灭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2)石灰水变浑浊CO2+ Ca(OH)2= CaCO3↓+ H2O 不能,因为蜡烛燃烧也可以产生二氧化碳22.为了使鸡蛋保鲜时间更长,有人提出了四种方法:①放入冰箱中;②放入食盐水中;③放入石灰水中;

④煮熟了保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

23.现将N2、CO和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澄清石灰水;②灼热的氧化铜;③澄清的石灰水;④浓硫酸(干燥剂).则第一次通过石灰水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经过浓硫酸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和CO N2

2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6-12进行实验,请回答: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实验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紫花不变色紫花变红色(2)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水不能(3)证明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产生酸(4)CO2+ H2O= H2CO3 25.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装置如图6—13所示.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产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如表6-6).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6-6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

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图6-13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

的总质量为52.24g

答案:参加反应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不为3∶8(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表:铁架台(带铁夹) 试管排尽试管内空气炭粉与氧化铁发生反应

图6—14

26.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沉淀后,若继续通入CO2,会发生另外的反应,方程式为:CO2+ H2O+CaCO3=Ca(HCO3)2.若向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的质量(纵坐标)与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横坐标)有如图6-14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OA段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氢氧化钙全部转变为碳酸钙(2)碳酸钙全部转变为碳酸氢钙(3)b=2a (4)CO2+Ca(OH)2=CaCO3↓+ H2O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浑浊消失,因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溶解生成的CaCO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 Ca(OH)2= CaCO3↓+ H2O,CaCO3+ H2O+CO2=Ca(HCO3)2,在解题时,不仅要考虑第一个反应,还要考虑第二个反应.从反应CO2+ Ca(OH)2= CaCO3↓+ H2O可知,参加反应的CO2与Ca(OH)2的质量比为44∶74,因为本题中CO2过量,计算沉淀质量时还要考虑第二个反应即将第一个反应中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减去第二个反应中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27.集满CO2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立桌面,片刻后移去玻璃片,将燃着的木条放至瓶口,会看到什么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木条继续燃烧;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短时间内不会从瓶口迅速溢出.

28.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64%,将该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使其充分反应.求:(1)共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2)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

答案:(1)13.2 g (2)16 g

可根据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含氧百分率分别求出其中含有的CO、CO2的质量,然后分别求出CO与CuO反应时生成CCh的质量和消耗CuO的质量,从而得出要求的结果.另外,此题还可以利用反应前后C、O两种元素的质量守恒进行简便计算.

29.碳酸钙与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25%.在高温条件下煅烧此混合物,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称得石灰水的质量增重35.2g,试计算: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到0.01)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答案:(1)39.89(2)79.91%

30.某工厂用含氧化铁75%(质量分数)的赤铁矿石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在炼铁过程中,为了使赤铁矿石充分反应,通入了过量的一氧化碳.这些过量的一氧化碳也可看成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若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氧化铁(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该炼铁过程中所用原料赤铁矿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

(3)为了得到生铁,炼铁过程需要除去矿石中的部分杂质.如果不除去杂质,反应后所得到的产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将会是多少?(结果可用分式表示)

答案:(1)160 (2)80∶73 (3)32.3%(或10/31)

中考链接

31.(2010,厦门)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是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制定的国际公约.某研究小组为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用50mL注射器吸取红色含酚酞的稀氨水(氨水是一种碱,具有碱的性质)10 mL并密封,然后在下列地点分别抽取空气到50mL刻度处,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荡后,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溶液的红色褪去。记录数椐如表6-7。

表6-7

取样地点平均抽气次数(n) 气体CO2的体积分数

空旷的操场上30 0.030%

在刚下课的教室里20 ①

汽车流量转较大的车站旁15 ②

的含量(体积)成反比,请计算并填写上表的①②两个空格.

(1)已知抽气次数与CO

2

(2)这个实验中使红色褪去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提出一个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0.045%;②0.060%.

(2)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至接近中性时,使酚酞褪色

(3)答案举例: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类:使用H2等新能源;控制汽车增长等

②增加二氧化碳消耗类;植树造林;设法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等.

图6—15

32.(2010,厦门)市场充气包装的食品如图6-15所示,它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

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并说明你猜想的依据,填入表6-8.

表6-8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我对气体的猜想是

我猜想的依据是

(2)请设计实验,检验上述三种猜想的正确性.填写表6-9的实验报告:

表6-9

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3)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答案举例(如表D6-2):

表D6-2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猜想空气二氧化碳(CO2)氮气(N2)

依据防止挤压变形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防止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

(2)答案举例(如表D6-3):

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①用针筒将包装袋内气体取出,将其压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包装袋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②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再将包装袋内的气体用针铜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气瓶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燃烧情况若木条正常燃烧,则包装袋内气体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包装袋内气体是氮气

(3)空气

33.(2010,黑龙江)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提议?请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一:可用手电筒来照明.深洞内可能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引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着火或爆炸,用手电筒照明比较安全.参考答案二:可用火把照明.深洞内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通过火把燃烧情况,判断二氧化碳的含

量,避免发生危险.

第6单元知识网络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知识点及练习题

课题3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 ⑶能溶于水;(设计实验证明,参看课本P114实验6-5) ⑷CO2固体叫“干冰”。 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3实验6-4) 更不能供给呼吸(解释“屠狗洞”现象)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探究:参看课本P114实验6-6)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3沉淀。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CaCO3↓+ H2O ①CO2气体的检验 ②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此反应的应用③刚抹过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④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⑤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O2+ C 2CO (注: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考点2 一氧化碳的性质 ⒈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 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⒉化学性质 ⑴可燃性:2CO + O2点燃 =====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①CO和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方法与H2一样) ②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但: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是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⑵还原性:CO + CuO Cu + CO2 ——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操作顺序实验时,先通CO,后加热;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直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教学内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考点清单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3. 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 4. 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3.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4.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在通常情况下,CO 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塑料瓶变瘪;鸡蛋进入瓶内。 2. 与水反应:3222CO H O H CO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 H CO CO H 223 2+↑=。 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因: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CaCO 3沉淀。 化学方程式:CO 2 + Ca (OH )2== CaCO 3↓+ H 2O 此反应的应用? ? ???????

4. 不支持呼吸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CO2用途利用的性质 灭火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制冷剂、 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制啤酒、汽水等碳酸饮料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3 2 2 2 CO H O H CO= +;生成的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 H CO CO H 2 2 3 2 + ↑ = 气体肥料绿色植物利用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四)温室效应 1.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的现象。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2. 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气候变暖,这样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 防治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典型例题】 例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发展和利用太阳能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人和动物的呼吸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解析】二氧化碳的循环使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相对稳定,对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对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由题中图示显示,A处应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C、D都符合这一要求。 【答案】A 例2:常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是 A. 它是一种能溶解于水的气体 B. 降温加压下它可以变成固体“干冰” C. 通常状况下,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D. 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但是氮气也能灭火(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为什么不常用氮气来灭火呢?由于在通常状况下,氮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练习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习题精选(一) 1.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是黑色固体,乙、丙为五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2.下图的漫画反映了一氧化碳具有( ) A.还原性 B.剧毒性 C.可燃性 D.氧化性 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产化肥 B.用来灭火 C.生产纯碱 D.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 4.把w克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x克。若先将w克CO2经过:CO2→CO→CO2变化(假定无损耗),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为y克。则x与y 的关系是( ) A.x=y B.x>y C.x

情况,说明原因)。(1) ;(2) 。 6.“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2002年5月22日《东方时空》中一个节目的标 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森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大自 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 面使用纸张和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温室效应的事情。 7.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空隙呼出二氧化碳,为了停止 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 8.简答题, (1)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跟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会产生什么现象?此试液加热煮沸后,会发生什么变 化?冷却后向上述试液投入活性炭并振荡,又发生什么变化? (3)为什么干冰可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4)为什么用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几天后就变硬了? (5)为什么有时人走进菜窖会突然晕倒?进入菜窖前应怎样检验并避免发生这种事故? 9.石灰石是我国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的CO2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考试要求: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水的反应 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到常见气体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考点一)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 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考点二):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 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 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完成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2、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 4、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2、辨证观点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CAI多媒体课件、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纸花、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导管、试管、烧杯、铁架台、玻璃管、阶梯蜡烛、酒精灯、单双孔塞、火柴等、学生分组(四人一小组)。 2.学生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镊子、白铁皮阶梯架、软塑料瓶、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 (幻灯片)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 [教师讲述] 1.是二氧化碳所致;2.二氧化碳。 [引言] 认识一种物质主要是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着手,以便我们更好地使用它。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探究一下。 授新课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 [学生活动] 制取并收集三个集气瓶和一个软塑料瓶的CO 2 活动与探究一: (幻灯片)⑴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 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2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一、一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能源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体系迫在眉睫。由天然气或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 2 ),合成气再催化转化合成低碳醇等清洁燃料成为国内外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合成气选择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是当前C1化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CO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过程通常伴随着甲醇、烃类和CO 2等副产物的生成,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并具有优良稳定性的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是低碳醇合成技术的关键。 目前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的催化剂体系主要有改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Cu-Co 基以及

MoS 2 基催化剂体系等。 催化剂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活性中心的最佳匹配、构效关系及合成低碳醇的选择性规律等方面,旨在提高低碳醇合成过程的单程转化率、C 2+ OH 选择性和醇产率等。 1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对甲醇合成催化剂Zn-Cr、Cu-Zn 通过添加碱金属助剂改性可获得低碳混合醇。其中改性的Zn-Cr 催化剂操作条件苛刻,要求在高温(350~450 ℃)、高压(12~16 MPa)下进行,具有最大异丁醇选择性。而改进的Cu-Zn 则为低温低压下碱金属促进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对合成气转化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关于改性的Zn-Cr 催化剂,主要是K 或Cs 促进的Zn/Cr 尖晶石结构催化剂,碱金属K、Cs 的添加,尤其是Cs 助剂可显著提高目标产物的生成速率。 催化剂的研究通常发生在气固相间,通过对超临界流体中Zn-Cr-K 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发现超临界相的存在有利于提高CO 转化率,促进碳链增长,提高C 2+OH含量,且催化剂对生成醇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缓慢。 碱金属的添加也可促使Cu-Zn甲醇合成催化剂上生成低碳醇,其中Cs 是最好的助剂,Rb 和K 次之,但K 价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新人教版)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新人教版)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Q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Q固体叫“干冰”); 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 第四朵 小花变红;⑤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 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 说 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 CQ+HO=HCQ和H2CQ=H2O+CE 【注意事项】 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Q 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
主讲:黄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舒宝生 总结回顾: 一、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可燃性
C+O2
CO2
2C+O2
2CO
3、还原性
C+2CuO
2Cu+CO2↑
3C+2Fe2O3
4Fe+3CO2↑
2C+Fe3O4
3Fe+2CO2↑
二、CO2 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3、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吸收 CO2:CO2+2NaOH=Na2CO3+H2O 4、氧化性
1 / 11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CO2+C
2CO
三、CO 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CO+O2
2CO2
2、还原性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4CO+Fe3O4 3、毒性
3Fe+4CO2
四、CO2 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2、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五、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2 / 11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例 1、A~J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 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已知 A、C、F 均为单质,其中 F 为亮红色固体,其他 为化合物,其中 J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H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C+E:__________。 答案: (1)CO ; CaO ; H2O (2)H2+CuO Cu+H2O 例 2、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分离出空气 中的 CO2,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将 CO2和 H2反应合成汽油、甲醇等有机物。请回 答以下问题: (1)如下图,实验室中可选用制取氢气的装置__________。
3 / 1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练习2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自主学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石蕊试液遇二氧化碳变红D.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木炭层产生一氧化碳 答案:A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C.制纯碱D.制尿素 答案:B 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主要成分都可用CaCO3来表示的是( ) A.生石灰,石灰石B.石灰浆,石灰石 C.生石灰,石灰水D.石灰石,大理石 答案:D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焦炭B.灼热的氧化铜 C.石蕊试液 D.石灰水 答案:B 5.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的是( ) 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氮气 答案:C 6.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是( ) A.淡蓝色B.蓝色 C.黄色D.苍白色 答案:B 7.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O2B.CO C.H2D.C 答案:C 8.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石灰水会变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浑浊二氧化碳 CO2+Ca(OH)2= CaCO3↓+ H2O 基础巩固 9.如图6-10,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蜡烛由上至下依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气体;在化学性质方面,CO有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一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气或空气,点火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点燃前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没有难可燃性还原性发生爆炸检验纯度 11.燃烧正旺的煤炉中由下至上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点燃 CO2(2)CO2+C点燃2CO (3)2CO+O2点燃2CO2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异同点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同属无机化合物。 不同点: 一、化合价:一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化合价。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同:一氧化碳中含氧质量分数为,二氧化碳中含氧质量分数为 二、物理性质: 1、一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熔点-207℃,沸点-191.5℃。密度空气密度。 2、二氧化碳: 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一体积水可溶解,压强增大溶解能力;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二氧化碳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三、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 a、可燃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燃烧时发出色的,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遇火极易,点燃前必需。 b、还原性:高温时能将许多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的冶炼。如:将色的氧化铜还原成色的金属铜。化学方程式 在炼铁炉炼铁原料为焦炭、铁矿石(Fe2O3)、含氧较多的空气等,条件是高温。你认为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⑴ ⑵ ⑶ ⑷ ⑸ ⑹ c、毒性:吸入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2、二氧化碳: a、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b、不能供给呼吸。 c、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方程式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物质是; 碳酸易分解重新释放出二氧化碳,方程式是,d、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方程式是 e、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方程式是 3、炉火里的反应:在炉火中由下至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⑴ ⑵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五种方法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五种方法: 一是根据密度不同,分别将它们充入气球; 二是根据水溶性不同,分别将它们通入石蕊试液中; 三是根据可燃性不同; 四是根据还原性不同,分别将它们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 五是根据是否与碱溶液反应,分别将它们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 【将带火星的木条不能检验二者,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不支持燃烧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是正确的。】 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是正确的?谢谢... 回答 因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在纯氧中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 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 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课题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掌 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及还原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对一氧化碳全面认识,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 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 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 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 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材料,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 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的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 保的能力。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还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分 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 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教学用品] 仪器:烧杯,尖嘴玻璃导管,硬质玻璃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试管。 药品:氧化铜,一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导入:1944年3月3日凌晨,行使在意大利南部亚平宁山区的一辆旅客列车上,512 名旅客和乘务员在几分钟内神秘死亡,酿成世界铁路史上一个最悲惨的事 故,那么凶手是谁呢?是那种气体在作祟呢?他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人死亡 呢?其实这种气体就是一氧化碳,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内 容“一氧化碳”。 (板书)在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提问:那位同学给我们说一下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回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畏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是灰水等反应。 [提问]那么,一氧化碳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这里有一瓶在实验室收集的一氧化碳气体,大家仔细观察并且我请一位同学闻一闻一氧化碳有什么气味?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一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 [板书]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的平均相对质量是29,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这就说明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这就是是它的第二点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还有一条重要的性质就是它难溶于水。 [提问]那么二氧化碳气体是如何收集的?一氧化碳能否也这样收集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氧化碳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一氧化碳不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一氧化碳的密度与 空气的密度很接近,应用排水发收集。 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化学性质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下面我们就 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演示实验,探究一下他有什么性质?大家要注意观察并分析他的现象。 [点燃一氧化碳的演示实验] 好,实验我们作完了,[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氧化碳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点燃后发出蓝色火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作者: ————————————————————————————————日期: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下列事实证明二氧化碳存在的是( ) A、集气瓶正方在桌子上,瓶中没颜色 B、往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变红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2.(2013年十堰)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 3.(2013.泉州市)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干 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4.(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5、(2012年浙江嘉兴)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 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应在 漏斗下端套上一支小试管(如图乙)。 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 氧化碳的理由是。C 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 出的问题吗?。 6.(2011.南充市)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 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 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 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人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 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④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从容说课】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最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用途。教材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1.CO 与水的反应。 2 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CO 2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 (1)投影仪、充有一氧化碳的贮气瓶、导管、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单双孔塞; (2)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 学生用具:

(1)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集气瓶、烧杯、酒精灯、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软塑料瓶; (2)石灰石、稀盐酸、木条、蜡烛、石蕊溶液、花、稀醋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CO 2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CO 2 的性质。 [学生活动]制取CO 2 并收集到三个集气瓶、一个软塑料瓶中。 [活动与探究]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 集气瓶中的CO 2 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 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介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

中考化学专题回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石灰浆抹的墙基本干燥时,主人又会变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 A.墙壁中有水渗出 B.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里 C.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中有水 D.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2.2002年5月31是第15个世界无烟日,其主题是“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本届世界杯足球赛也因此定于2002年5月31日开幕。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许多种有毒物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毒气体均为气味 B.香烟烟雾是一种纯净物 C.尼古丁[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0:14:2 D.一氧化碳能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3.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对人类不利。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1.鉴别CO、O2、CO2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测定这三种气体是溶解性 B.测定这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三种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草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瓶气体中 2.下列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法又是收集每种气体的最佳方法一组是( ) A.H2、CO、CO2 B.H2、O2、CO C.H2、Cl2、CO D.O2、Cl2、CO 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 ) A.组成元素不同 B.分子构成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碳元素含量不同 4.下列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①二氧化碳②臭氧③甲烷④氟氯代烷⑤氮气⑥氧气 A.⑤⑥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生的变化是( ) A.CO2→O2 B.CO→CO2 C.N2→CO2 D.O2→CO2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紫色石蕊溶液里通入CO2,溶液变蓝 B.在温室中施CO2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空气里CO2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D.CO2是气体,不能像液体一样以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7.除去CO中混入的少量CO2,可采用的方法是( );除去CO2中少量CO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沸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②禁止生产含氟冰箱③大量植树造林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⑤用大量石灰水吸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某气体完全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中( ) A.一定含有碳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D.可能含有碳元素 10.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烧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改良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假想与验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变吗?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 主讲:黄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舒 宝生 总结回顾: 一、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可燃性 C+O2 CO2 2C+O2 2CO 3、还原性 C+2CuO 2Cu+CO2↑ 3C+2Fe2O3 4Fe+3CO2↑ 2C+Fe3O4 3Fe+2CO2↑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CO2+H2O=H2CO3 3、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吸收CO2:CO2+2NaOH=N2 CaO3+H2O 4、氧化性

CO2+C 2CO 三、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CO+O2 2CO2 2、还原性 CO+CuO Cu+CO2 3CO+Fe2O32Fe+3CO2 4CO+Fe3O4 3Fe+4CO2 3、毒性 四、CO2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2、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五、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例1、A~J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已知A、C、F均为单质,其中F 为亮红色固体,其他为化合物,其中J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___ 、H ________ 、G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C+E:_ 。 答案: 1) CO ;CaO ;H2O 2) H2+CuO Cu+H2O 例2、CO2 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科学家正在研究分离出空气中的CO2,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将CO2和H2反应合成汽油、甲醇等有机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下图,实验室中可选用制取氢气的装置__ (2)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分离CO2和CO。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所得纯净气体从导管 c 逸出(假设完全反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示范中学王秀梅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目标: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能力: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两点论”教育,关注温室效应,体会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烧杯、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毛玻璃片、软塑料瓶。 药品:石灰石、稀盐酸、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四朵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的小花、稀醋酸。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1.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又叫干冰 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将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 D. 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供给人们呼吸

2.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填空 (1) 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因是(化学方程式) ,; (2)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呈色,加热以后又变成紫色,这是因为(方程式) , 4.(1)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 B. 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供给人们呼吸 C.一般二氧化碳能灭火,因为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D.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可以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2)下列CO2的用途仅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仅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于制干冰 B. 用来灭火 C. 用来制纯碱 D. 用于储藏粮食、蔬菜、水果 E.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F. 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二氧化碳对学生并不陌生,利用前面的知识引入正题,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及环境的影响,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了解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既增加了学生的科普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效较好。

二氧化碳C2O2和一氧化碳CO的区别与联系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区别与联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三、教学准备: 1集气瓶CO2气体(用于检验CO2);1矿泉水瓶(充满CO2);2个模拟地窖(一瓶空气,一瓶CO2);铁架台;纸袋。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教程 [教师提问]请问1×104 L空气中含多少CO2?为什么几亿年来空气中CO2的含量(即体积分数0.03%)一直没有太大的增减?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空气中没有了CO2,会不会对自然界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回答。 [教师活动]放投影、碳循环图解,并总结。 [讲解]如果没有CO2,生命活动将停止,因此CO2很重要,而且它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气体,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CO2的性质,了解

C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 [学生活动]观察CO2 {教师活动] [演示向矿泉水瓶(充满CO2)中倒入近半瓶水。 [学生活动]叙述现象,并解释原因。 [教师提问]在实验室内,大家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比较一下C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我选用一种类似于天平的简易装置,做实验,大家观察。 [学生活动]观察、体会CO2能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板书]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温室效应”、“干冰”。 [学生活动]描述所知道的温室效应:干冰的知识。 [板书] 4.干冰——固态CO2 易升华 [教师提问]大家能不能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叙述一下CO2的组成。 [讲解]了解物质的组成,有助于大家掌握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