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报告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

赛作品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

2015 年8月15 日

摘要

旋多翼自主飞行器由RL78/G13MCU板(芯片型号R5F100 LEA),STM32单片机模块(加SD卡),CMOS摄像头,A2212/13T新西达电机。STM32单片机输入信号到RL78/G13MCU板,启动飞行器和CMOS摄像模块,RL78/G13MCU飞控模块矫正飞行器在空中的姿态,实现悬停,前进,后退等功能,CMOS模块将拍摄的视频内容存储在STM32模块内置的SD卡里。当飞行到目的地时各模块自动停止工作。

飞行器能一键式启动,并开始航拍,从A点起飞,飞向B区,在B区降落,但不是中心,当飞行结束后,拔掉SD卡,能顺利的通过P0机回放,在飞行过程中,始终在电子示高线H1和H2的区间内。

目录

目录

1. 方案论证与比较

四旋翼算法方案

方案一:采用欧拉角法欧拉角法静止状态,或者总加速度只是稍微大于g 时,由加计算出的值比较准确。

使用欧拉角表示姿态,令Φ,θ和Φ代表ZYX 欧拉角,分别称为偏航角、俯仰角和横滚角 。 载体坐标系下的 加 速 度(axB,ayB,azB)和参考坐标系下的加速度(axN, ayN, azN)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其中 c 和 s 分别代表 cos 和 sin 。axB,ayB,azB 就是mpu 读出来的三个值。

这个矩阵就是三个旋转矩阵相乘得到的,因为矩阵的乘法可以表示旋转。

axB c c c s s axN ayB c s s s c c c s s s s c ayN azB s s c s c s c c s s c c azN θψθψθφψφθψφψφθψφθφψφθψφψφθψφθ-???

?????????=-++????????????+-+?????? (1)

飞行器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参考系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

00xN yN zN a a g a ????????=???????????? (2) 把(2)代入(1)可以解

:

arctg θ= (3)

yB

zB

a arctg a φ??=

?

?? (4)

即为初始俯仰角和横滚角,通过加速度计得到载体坐标系下的加速度即可将其解出,偏航角可以通过电子罗盘求出。

方案二:四元数法(通过处理单位采样时间内的角增量(mpu 的陀螺仪得到的就是角增量),为了避免噪声的微分放大,应该直接用角增量-------抄的书)

本项目采用的是方案一。

STM32控制方案

方案一: 直接激活飞控模块(RL78/G13MCU ),可以很好的与飞控进行协调,实现飞控模块的启动与停止。

方案二:使用STM32直接控制飞行器飞行。在植入的程序里包含对四旋翼的控制算法和自启动和自停止,还有视频模块的处理,但太过复杂。

本项目组结合本题相关要求。对模块之间的协调和信号的传输进行处理,决定采用项目一。

CMOS视频模块方案

通过图像传感器对实时图像的采集,得到道路的信息,对当前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做出判断,从而得到道路的情况,之后通过进一步控制实现循迹功能。

本例程利用OV7620 CMOS 摄像头模块成像 1 米外路径图像(白底一条黑线),将一帧数据转换成“0”“1” 镜像到MCU RL78/G13的RAM中。如图图像二

值化存储示例。

总体方案描述:如图

四旋翼飞行器结构与原理理论

飞行器结构

旋翼对称分布在机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四个旋翼处于同一高度平面,且四个旋翼的结构和半径都相同,四个电机对称的安装在飞行器的支架端,支架中间空间安放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

四旋翼飞行器通过调节四个电机转速来改变旋翼转速,实现升力的变化,从而控制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六自由度的垂直升降机,但只有四个输入力,同时却有六个状态输出,所以它又是一种欠驱动系统。

图飞行器的结构形式

2理论分析与计算

四旋翼飞控算法误析

vx = 2*(q1q3 - q0q2); 试方案

测试仪器

电子示高装置,产生示高线h1,h2,位于同一垂直水平线,飞行器触碰h1,h2线时该装置可产生声光报警。

PC机一台,将拍摄的视频文件借助PC机播放,以验证视频模块能否正常工作。

两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内圆为黑色外圆为白色,直径分别为25CM和75CM。秒表一个,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

测试环境

在空旷的实验室中,确保实验室的长度,高度,宽度均符合条件要求,,并能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要求。

基本要求一:测量飞行器起始的位置与目的地之间的线性距离,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超过题目要求的最小距离,使其从A点出发至B点结束,测试系统工作情况。

基本要求二:测试飞行器从A点出发以飞行高度不低于30CM的要求按逆时针做矩形运动。

基本要求三:要求测试环境有电子示高装置,并可在现场产生激光示高线,其高度可调,调整范围为30CM—120CM。

发挥部分要求一:使用的小铁板M1的重量不得低于规定重量的95%,并为单独实物。

4.测试结果

.基本要求测试数据

飞行器能一键式启动,并开始航拍,从A点起飞,飞向B区,在B区降落,但不是中心,当飞行结束后,拔掉SD卡,能顺利的通过P0机回放,在飞行过程中,始终在电子示高线H1和H2的区间内。

.综合性能分析结论

飞行器在A区能一键式启动,飞行器起飞,沿矩阵CDEF逆时针飞行一圈,并在A区着陆并停机;飞行高度不低于30CM;飞行时间不大于45S..但是各个部件的协调做的不是太好,具体是:有的时候不能正常启动,还有对CMOS摄像模块的控制以及录得文件的存储,并不能更好的工作,希望以后可以继续改进。

心得体会:

通过单片机来控制飞控模块的确是个难题,在代码的设计上出现了很大难题,,我和我的团队更是在单片机与飞控的通信问题上费了好大功夫。

飞控始终是一个大难题,我们团队采用的是欧拉角方法,我们的姿态扭正算法是在万方数据库里的论文找的,千辛万苦始到金。

另一个难题是摄像模块的处理,摄像模块如何与单片机的通信以及如何把所拍摄文件传输到SD卡里并能通过PC机回放,我们在单片机的代码里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得到好的结果。

炎炎夏日,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程,的确对我们的耐力和知识提出了挑战,有团队的合作,有老师的支持是我们参与此次大赛的初始勇气。希望下次我们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第二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2 月

[3]程程,洪龙. 一种实用的红外通信装置设计及实现.电力自动化设备. 第 29 卷第9 期 2009 年 9 月 P26~29

[4]Paul scherz.发明者电子设计宝典.蔡声镇,林佑达,吴允平等译.福建:福建科学出版社.2004 年 1 月

[5]陈永真,陈之勃.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硬件电路设计精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年 5 月

附录一、总体电路原理图

附录二、主要软件程序

#include""

sbit p1=P1^0; //副翼

sbit p2=P1^1; //升降

sbit p3=P1^2; //油门

sbit p4=P1^3; //方向

unsigned char flag=0;//

int init_kk=4000;//激活标志 4000周期为2秒

//int pwm=0;

void delay()

{

int i,j;

for(i=0;i<1850;i++)

for(j=0;j<1000;j++);

}

int mian()

{

EA=1;

TMOD=0x01;

AUXR=0;

ET0=1;

TH0=185/256; //

TL0=185%256;

TR0=1;

while(init_kk)

{

if(flag==200)

flag=0;

if(20>flag)//方向2ms

{

p4=1;

}

else

{

p4=0;

}

if(10>flag)//油门1ms

{

p3=1 ;

}

else

{

p3=0;

}

}

delay();

while(1)

{

if(flag==200)

flag=0;

if(15>=flag) //方向

{

p1=0;

p2=0;

p4=1;

}

else

{

p1=0;

p2=0;

p4=0;

}

if(13>=flag) //油门

{

p3=1;

// if(pwm==6000) // {

// pwm=0;

// i++;

// if(i==20) // i=0; // }

}

else

p3=0;

}

}

void tm() interrupt 1

{

TH0=185/256; //

TL0=185%256;

init_kk--;

flag++;

//pwm++;

TR0=1;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