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策

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策

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策
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策

边疆地区的社会救助

一.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及现状: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向那些因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自己无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各种形式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救助的项目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①社会救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城镇中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严重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儿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精简退职老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中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城镇中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问题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中的失业和下岗人员以及城镇中的困难家庭给予了特殊的救助,规定了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另一方面,以2003年"孙志刚"案件②为契机,国务院废止了多年来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审查办法》,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于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从抓、堵的管理模式转变了社会救助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救助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合作化,农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体经济组织来给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户"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障,但是总体生活水平并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数政策措施目前还在实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1985年,为了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确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为贫困线。当时,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25亿人。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人。1991年,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将贫困线提高到300元,按这样的口径统计,当时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6000万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贫攻关

计划时,又再次将贫困线提高到400元。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8065万人。在整个计划实施期间,扶贫攻关成效卓著,199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6000万人,到1998年又减少到5000万人,到1999年底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多万人。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伟大的脱贫运动"。

二、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总体进展较快,取得突出成效,但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面临着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一部社会救助基本法律,难以对社会救助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和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1999年公布施行,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发展的需要;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工作目前主要依据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不同程度存在着效力层次偏低、适用范围较窄、实施机制薄弱等问题。在核批社会救助对象时,由于《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有限制条件,民政部门无法及时查询救助申请家庭财产等经济状况信息,再加上资格条件不够完备、审核审批程序不够严密、个别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一些地区出现社会救助对象认定不准确以及“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

(二)制度发展不够平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虽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一些困难群众和特殊情况难以纳入救助范围,制度体系需要进

一步健全完善。一些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而生活必需性支出较大的“支出型”贫困家庭难以获得救助;户籍不在本地的常住人口偶遇困难,也面临着在居住地难以享受救助的问题。临时救助等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城市救灾需要努力推进。就救助水平和服务能力而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

(三)救助供给仍然不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前的救助水平、救助内容和救助方式等与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与困难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相当数量的地区没有实现农村五保“按标施保”,中央财政税费改革补助资金中的五保补助资金在有些地区没有得到有效使用;一些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的保障政策尚未落实;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重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迫切需要的日常照料、心理咨询、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欠缺;因安置供养机构不足,一些查找不到户籍或监护人的流浪乞讨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挤占了有限的救助资源。

(四)制度衔接有待加强。近年来,国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政策比较多,涉及养老、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多个方面。虽然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扶贫办等部门出台了一些制度衔接政策,但从总体上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衔接配套、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整体推进的民生保障格局。同时,在制度执行中,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程度不高,协作力度

尚需进一步加大。

(五)基层能力较为薄弱。近年来,社会救助对象不断增加,救助内容不断拓展,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建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主要依靠县及县以下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但当前基层普遍存在工作力量薄弱、工作经费短缺、工作条件落后、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社会救助工作健康发展。③

三、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分化日益严重,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已经接近警戒线,社会上出现了在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的"社会弱势群体"。要充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就必须要从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出发,通过动员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投入社会救助工程,来解决社会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各种基本生活需要,尤其是改变他们的基本人权状况。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一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暂时性困难;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健全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中央和地方

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保障五保供养对象权益。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移民扶贫力度。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

二是完善教育救助制度。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今年将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国家将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继续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在试点的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三是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都要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研究探索医疗救助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有效形式。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强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贫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医疗救助。

四是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2008年年底前,所有市、县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

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这方面投入。还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五是进一步加强救灾减灾工作。据统计,我国一般年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重灾之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为严重。要把救灾减灾工作摆到社会应急建设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2008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对灾区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要抓紧灾后恢复和重建,同时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六是完善落实优抚政策。要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统筹解决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健全抚恤补助、生活待遇自然增长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政策照顾和大病救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体现优待优惠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多方面帮助退役士兵实现就业。

七是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要完善和落实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慈善类民间组织,探索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评估机制,促进慈善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要推动社会捐助活动大众化、经常化、规范化。大力培养公众慈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团结

互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平等友爱的社会风尚。

最后,还要在社会救助领域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职业岗位开发,积极应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和人性化水平。此外,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出台征收遗产税方面的法律或政策,通过调节社会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来缓解社会贫困人口的贫困生活状况。建立个人所得税返还制度,防止职工因退休陷入生活贫困状态。以社会救助事业为线索,建立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助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文献资料及来源:

①《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来源:陕西省民政厅

②《2003年6月23日:孙志刚死亡真相》来源:新浪网新闻中心

③《国务院关于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来源:2012年10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的五个阶段

(一)论文题目 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的四个阶段(二)论文提纲 1.选题依据(100字) 2.框架设计:(150字) 3.指导教师指导意见:

论文等级评定 (三)论文正文 摘要: 本篇论文记录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边疆问题,并将其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起始阶段(1949-1965年)、挫折阶段(1966-1976年)、初步发展阶段(1977-1987年)、深入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我们所经历的边疆问题以及我们所采取的自卫行动或者是解决措施。并对边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 边疆、近代、侵略、少数民族 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其发展到清朝前期的时候,我国辽阔的疆域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据资料显示,我国疆域东面到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我国广袤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陆,也有边疆地区。我国的边疆包括陆疆与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一定宽度的地区,其要求一是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具有自然、历史、人文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我国的边疆地区十分的辽阔,居住着汉族和众多的少数民族,气候和地貌与中原内陆也有很大的不同。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后,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开始压在中国身上,中国大片边疆的领土被割占。随着边疆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以此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而关于近代边疆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在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中国近代士林风气的变化和爱国知识分子要求发愤图强的强烈愿望。这些讨论激发了当代人们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是存是亡的关心, 使人们更加关注边疆,更加迫切的去了解我国所经历的历史和现在的现状,去找寻富国强兵、维护国家统一的方式。 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幅员辽阔的边疆地区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以及民族团结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解决好边疆地区的问题是从古到今国民所面对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来,受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学术发展的影响,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1949-1965年)、挫折阶段(1966-1976年)、初步发展阶段(1977-1987年)、深入发展阶段(1988至今)。[1] 一、起始阶段(1949-1965年)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一直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而边疆地

社会政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 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社会政策: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 的各种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3.社会政策主体:社会政策的主体是指发起或参与社会政策行动过程的行动者。 4.社会政策对象:社会政策对象是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可以分为一般性对象和专门 对象,以及普遍性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 5.社会政策资源: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包括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 性资源。 6.社会政策运行机制:指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包括社会政策主体的组织方式、资源调动机制、受益者选择机制、以及社会服务传递机制等各个方面。 6.价值:价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出不同点界定和划分,包括效用论价值和本质论 价值。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 7.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 看法。价值观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体。 8.社会政策执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执行:某项社会政策、方案、决议、意见等 的具体贯彻、推行和实施。广义的执行:是指执行者为贯彻、落实社会政策指令,实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9.社会政策评估: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应用特定的方法,对社会政策的科学性、可 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以此作为决定社会政策继续、调整或终结依据的一种管理行为。 10.社会政策效果:指由社会政策的实施所引起的社会政策目标团体和社会环境所达到的状 态。 11.社会政策调整:指社会政策制定者依据评估结论反馈的信息,对社会政策的内容和形式 予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行为。 12.社会政策终结:指经过由政府组织或社会自发的政策评估之后,社会政策决策者或制定 者采取一定措施,将过时的、无效的或多余的政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或结束的一种行为。 13.社会政策周期:指社会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完整 的运行过程。 14.社会政策效力:指一项社会政策在运作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强调(1) 客观性(2)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法律效力(3)社会政策效力不同于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包括正效力与负效力。 简答题 1.社会政策基本特征: 一、社会政策是由政治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治措施。 二、社会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 1)社会政策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60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 从历史分期来看,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转折点,把新中国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旧时代饥贫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后一个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全国上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们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条主线看,这两段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脉相承的整体。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这个进程是主动现代化进程,采取了社会主义的方式,而不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启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的。中国自近代以来,内忧外患不断。内外矛盾的巨大冲突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长期斗争,一直到我们建立新中国,这个斗争历经了一百多年。伴随着人民革命斗争,西方资本技术包括商品的大量输入,我国沿海口岸在不平等条约下被动对西方开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南京条约》首先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接着沿线遍地开花。这是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击下,我们被动开放。这种被动开放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开始从几千年来封闭的农业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经济社会缓慢演进的进程。 从1840年开始,经过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我们经历了不同代表人物所领导的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一些最主要的特征和标志来看,如近代大机器工业、铁路、邮电、银行、内外贸易、商业服务业和有一定规模的近代工商城市,比较突出的是上海。上海是最早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而且位于中国沿海腹心之地,逐渐形成了带有国际性的金融贸易中心。在近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建制市也诞生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蒋介石统治时期,公共交通、上下水道、电力电话、医院、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治安警察、街区派出所、卫生防疫、救济机构等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初步建立了。在国家管理层面,建立了各级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在孙中山时期有考试机构、现代文官系统、军政军工机构,还有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等机构。这些在近代意义上的城市所必备的因素已经基本成型。但从整个社会经济的构成来看,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农村是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小农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城市人口不到10%。除了少数交通便利的一些地区以外,全国农产品的商品水平很低,用于市场交易的不超过1/3,商品经济很不发展。所以,旧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刚刚起步,处在一种初级形态。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才能为国家工业化和推进现代化扫清根本障碍。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基本上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两大基本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的建国纲领是新民主主义建国论,不是直接去搞社会主义,因为条件不成熟,经济技术很落后,所以建国初期,首先实行的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经济转变。毛泽东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深刻分析了基本国情:现代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10%,其余的90%都是分散、落后的个体生产方式,不能作为建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 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经济持续发 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政策挑战转型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中国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阶段向低收入中等发达国家转变。在全 球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上,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兴起的 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 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 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21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 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 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21 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21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 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 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 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边疆

现在国外媒体一直惊呼中国崛起了现在国外媒体一直惊呼中国崛起了!! 但是他们一边叫喊却是一边在无耻的啮噬着中国的领土耻的啮噬着中国的领土!!找张中国地图看看吧中国地图看看吧!!边疆千疮百孔边疆千疮百孔!! 今天在此清点一下中国边疆的失地.。 一、中国未收复领土 台湾台湾((中国内政中国内政)):中国固有领土,却碍于美国、日本迟 迟不得收复!失去台湾中国将失去一半海洋国土。 二、主权在中国却被他国占据 1. 东海钓鱼岛东海钓鱼岛:: 钓鱼岛是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早在15世纪就已归中国管辖,这已为大量历史文献所证明。而日方却强词夺理,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的小岛屿。根据当年归还冲绳协定而属于日本,是日本固有领土。日本一些人所谓在1895年已将该岛“编入日本领土”的说法,实际上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将其窃取的。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按波茨坦公告,钓鱼岛与台湾已一并归还中国,理所当然

是中国领土。1996年7 月14日,日本政府单方面采取措施,加速钓鱼岛等岛屿的日本国土化。东京都内的一个政治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了灯塔。 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 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获得15万吨以上的渔业资源,攫取中国东海海底油气资源的一半多。妄图在军事上实现“千海里防卫”的设想。据此,将其防卫范围由冲绳向西推远300 多公里,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舰、机抵近侦察和监视。而且还可以削弱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大大不利于我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我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 2. 中印边界 中印边界: 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坚持不合理的领 土要求。目前,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 议地区有8 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 段9 万平方公里、中段2 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 制,西段3.3 平方公里为我方控制。 印度1947年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者 侵占中国的部分领土,还进一步扩大占领范围。 到1951年前后,印度军队先后侵占了中印边界东 段传统习惯线以北、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 南约9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段2000平方公 里以及西段的巴里加斯,并企图侵占西段的3.3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印度政府还私自改画地图,把已占领和想占领的中印边界东段、中段、西段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版图。 : 3. 南海南沙群岛 南海南沙群岛:

中国的边疆问题

中国的边疆问题 一、台湾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三国时吴国曾经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3)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从此台湾正式归中央管辖。 (4)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郑成功与1662年收复台湾。 (5)清朝初期,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在《马关条约》中割台湾给日本。(1895年) (7)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8)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败退台湾,(今天的台湾问题和此事有关)(今天的台湾问题,是在解放战争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干涉台湾问题就属于干涉中国内政。) 二、香港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在《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在《北京条约》中割九龙给英国 (3)1898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 (4)新中国成立后,1997年收复香港。 三、澳门 (1)明朝末年,葡萄牙占领澳门。 (2)新中国成立后,1999年收复澳门。 四、西藏(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1)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朱丹。 加强了汉藏联系。 (2)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中央管辖。 (3)清朝时:1、中央政府册封历代“达赖和班禅” 2、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 同管理西藏。 3、乾隆帝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4)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在西藏设立民族区域自治,“一 五”期间修通了青藏公路,2006年修通了青藏铁路,实施西部 大开发,进一步发展西藏经济。 五、新疆问题 (1)西汉时:与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 (2)清朝初期:评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 (3)清朝后期:1:左宗棠收复新疆,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新疆经济。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设计二范文整理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设计(二) 二、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的爆发 师:早在中法战争爆发前一百年,法国的侵略触角,就伸到了越南。1787年,法国传教士百多禄就曾奏请法国国王,建议在越南建立一块殖民地。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延缓了百多禄计划的实施。而法国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最终发动了侵越战争。之后,法国一步步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在中越边境。同学们想过没有,法国为什么在经历了一个世纪后仍念念不忘侵略越南呢? 生: 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理解,我给大家介绍两份材料。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 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 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 地的人。'.

生: 师:一是与列强争霸,一是建立侵华基地,这便是法国侵略越南的目的。 生: 师:19世纪70年代,法国军队大举进攻越南北部,河内失陷。在越南政府的要求下,活跃在中越边境一带的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南下抗法。1883年,清军也应邀进驻越南北部。同年,黑旗军在越南军队配合下,在河内附近的纸桥设下埋伏,痛歼法军,阵斩法军统帅李威利,取得纸桥大捷。 生: 师:1883年,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请同学们边阅读教材边思考,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反映出什么问题? 生: 师:反映了清政府及军队已腐败透顶。面对法军的进攻,清军将则以不谙战阵者为之,兵则以吸食洋烟者充之,军无纪律,遂至不战而溃。就在清政府一心一意等待美国调停之时,法国精心筹划的进攻中国的大海战就要开始了。 .马尾海战 师:1884年7月,法海军以游历为名,在孤拔的率领下,强行驶入马尾军港。马尾军港是福建水师的基础。中法两国正处在战争状态,敌对双方的战舰共泊一港,相对而视,这.

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策

边疆地区的社会救助 一.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及现状: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向那些因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原因导致基本物质生活陷入困境、自己无力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各种形式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救助的项目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①社会救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城镇中无法定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严重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孤儿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精简退职老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中的贫困人口,特别是城镇中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救助问题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城镇中的失业和下岗人员以及城镇中的困难家庭给予了特殊的救助,规定了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另一方面,以2003年"孙志刚"案件②为契机,国务院废止了多年来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审查办法》,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于城市中的流浪乞讨人员从抓、堵的管理模式转变了社会救助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救助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合作化,农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体经济组织来给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户"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障,但是总体生活水平并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数政策措施目前还在实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1985年,为了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确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为贫困线。当时,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25亿人。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人。1991年,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将贫困线提高到300元,按这样的口径统计,当时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6000万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贫攻关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社会保护: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各种保护性的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弱某些社会群体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益损害。 3、公共政策:政府或者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4、伊丽莎白济贫法:1602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社会福利法案,该法在实行过程中建议应对不同类型的贫民采用不同的救济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体力健全的贫民需要送入劳动工厂,对不能工作的贫民送入救济院或者施以院外救济,为失依儿童安排学徒训练机会。 5、福利国家:是一种工业国家的国家形态,它不只是社会保险或公费医疗,也不只是家庭福利或社会救助计划,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而是它们的综合。 6、公积金法案:是新加坡的一种社会制度法案,为了改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的状况。 7、剩余型模型:剩余型模型假定家庭和市场经济是满足个人需求的两个“自然”渠道和优先性的福利供给结构,当这些制度不能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制度才发挥作用,是一种补救性的制度,当正常渠道重新发会适当作用后,它就应当撤离出来。 8、制度型模型:制度型模型把社会福利看作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帮助个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个适当的合法的功能。 9、社会需要:是指社会整体的需要,也即社会整体生存、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10、民间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非营利组织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其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向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提供福利性服务。 11、就业组织(雇主):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一些个体雇主,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向其雇主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12、普惠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没满足的需要。 13、选择型福利模式:是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给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14、社会政策受损者: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或群体。 15、弱势群体:①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中能力低下的群体。 ②弱势群体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群体。 ③弱势群体的概念是按照人群的某种外部特征来划分类别,它往泛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 16、社会支出:政府社会支出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作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 17、准市场模式:主要是指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18、社会政策议程:一般特指政府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而安排的制定社会政策的计划。 19、社会政策评估:一是指对政策方案的评估;二是对社会政策具体行动及其效果的评估。 二、简答(书后习题) 1、什么是政策、公共政策、社会政策? 答:⑴政策:是指政府或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 ⑵公共政策: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⑶社会政策: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

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魏亚萍魏亚丽 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 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这样社会上也

《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专题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选修课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 一、课程意义和目标 开课意义: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可以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类别,是进行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我国边疆地区具有较内地更加复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环境,历史地理学的基础性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对象是边疆学的硕士研究生,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地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学习跨学科方法和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并能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运用于边疆学的研究当中。 二、教学内容 1、介绍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学习历史地理学常用技术手段,如GIS空间分析、地图绘制等。 3、以研究专题为例,讲授多学科方法和多技术手段综合应用的实践。 三、教学大纲 专题一:历史自然地理学概论(4学时) 一、历史气候的变迁(2学时) 二、历史植被、水系和海岸线的变迁(2学时) 专题二:历史时期疆域政区的演变(8学时) 一、历代疆域的演变(2学时)

二、历史行政区域的演变(2学时) 三、西南边疆国界的形成与演变(4学时) 专题三: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4学时) 一、历代人口的迁移(2学时) 二、历代人口数量的增长(2学时) 专题四:历代边疆民族演变与开发(4学时) 一、历代边疆民族分布与演变(2学时) 二、历代边疆开发(2学时) 专题五:近代以来西南边疆的政治与社会(4学时) 一、土司制度与地方社会(2学时) 二、国外势力与西南边疆(2学时) 专题六:技术手段的运用与边疆学研究(8学时) 一、地图绘制与学术研究(2学时) 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入门(2学时) 三、社会网络分析入门(2学时) 四、数字方法与田野调查(2学时) 专题七: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手段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4学时) 一、历史时期西南山地开发研究(2学时) 二、近代中缅边境越界案件研究(2学时) 四、主要参考书目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原创)

6、中国古代边疆政策:(1)特点:①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 ②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③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 ④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 (2)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根据不同的边疆形势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②设立了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以长城为主干, 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 ③根据不同的边疆民族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3)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特点的边疆管理体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在北方的突厥故地有设置了单于都护府,在朝鲜半岛,联合新罗消灭高句丽和百济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而在西南交州方向又设置了安南都护府) ②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 ③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④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⑤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4)元朝的边疆政策 ①建立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行省、宣慰司都元帅府、驿站制度) ②设置专门管理系统以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统治。(帝师和西藏宣政院) 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地确立治边政策。(设置土司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澎湖巡检司)(5)明朝的边疆政策:1368年明朝取消了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作为专管西藏事务的机构,以及封赠西藏僧人为帝师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僧官制度,其最高级别的僧官称“法王”。法王和元朝帝师不同,不驻京,无管理全国教务的职权,也无固定领地,品级属荣誉性质,虽有高低,但互不统辖,且都不管政务。法王之下的僧官封号为“王”,他们各有领地,分别统辖一定区域,但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 (6)清朝的边疆政策 ①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基本内容A.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 B.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 C.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②举措其内容要点如下: A.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 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笼络安抚首重蒙古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 并取得了有利于清政府统治的政治效果。(西藏方向,设置了驻藏大臣,与班禅达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新疆方面,设置了伊犁将军。在蒙古地区,清朝设置盟旗制度) B.从治国需要出发决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 (7)在认识古代中国边疆政策时,有两个问题需予重视。 ①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大一统”思想,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强大的向心力。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并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政策思想定势,推动了我们民族的整体发展,同时在推动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清代的边疆治理。实现了由内边防务到外边防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古代中国范围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称之“内边”,所以古代中国传统治边主要是针对边疆内部的问题。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 (8)原因: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社会政策概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政策和公共政策 一、政策 (一)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2、政策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 3、政策具有明确的行动内容 4、政策是规则体系与行动体系的结合 (二)政策概念的定义 1、多元视角 孙光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了实现一定的总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它表现为对人们的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的政治措施和复杂过程。” 林金德之《政策研究方法论》:“政策是管理部门为了使社会或社会的一个区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则或项目。” 张金马之《政策科学导论》中认为:“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行为的准则或指南。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陈振明之《政策科学》:“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策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策、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辞海》:“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准则。” 2、定义 “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理解: (1)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大。 (2)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围绕组织的目标而有序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 (3)政策包含了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三)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什么是制度 制度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能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 由有关的规则集合构成的制度可以分为两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由比较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构成的,而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其更有可能得到遵守的制度。后者往往是由没有那么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规则构成的。 2、制度与政策的关系 相通之处: (1)都包含有规则的要素。 (2)绝大部分政策都是在既定的制度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 (3)政策行动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或改变现有制度。 不同之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政策

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社会政策 ——加入WTO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关信平 中国过去近20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动主要受两个重要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制度的变化,即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其二是经济全球化,即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比较多地注意到了经济制度市场化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仍分析不够。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是时候,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剧,并同时带动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中,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不再仅仅只是对其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的反应,而是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也将会超出国界之外。正如各国政府对“经济主权”的控制已经大大减弱了一样,他们对“社会主权”的控制也会受到全球化趋势的挑战。这种情况将不仅会影响未来国内的经济与社会政策,而且还将是未来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策的影响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需要政府和学界对此提前做出准备。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对我国过去十几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化,以及未来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策提出的问题 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一步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从全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会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一国的社会政策提出严重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将会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

致国内社会不平等加剧以及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问题增多,从而导致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增大;二是会削弱政府维持和提高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给付的动机,从而使社会成员、尤其是下层成员获得的保障和福利水平相对降低,进而使相对贫困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的这种影响早在6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来。欧洲的一些研究者已经指出,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为此,一些欧洲学者甚至呼吁建立“全球社会政策”体系,以防止整个社会政策的滑坡。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看,中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事实上,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社会福利平均水平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压力所导致(或加深)的。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社会政策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 二.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的社会政策带来的影响 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成功的消息一传出,媒体中就报道在我国经济界中有着一种“狼来了”的感觉。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似乎还没有从中闻出狼的气味。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其中不会有狼,而很可能只是表明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或者过于乐观,或者过于迟钝。事实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促进社会政策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社会政策发展的因素。 1.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社会在一定时期中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中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将会导致一个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从各国的情况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带来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重组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失业和贫困现象。可以预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部分产业、行业和某些劳动者会因此而收益,而另外一些则会相对受害。尽管从总量上看,新创造的就业位置可能会大于损失的就业位置,但至少在就业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短期失业。如果考虑到城市劳动力转化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边疆研究 孙喆 2013-05-15 11:16:44 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4期 内容提要:边疆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救亡”和“经世”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边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4年以顾颉刚为首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一部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内容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但毫无疑问,对边疆问题的关注给刊物本身增添了浓重亮丽的一笔,也集中体现了《禹贡》半月刊背后的学人们在社会巨变之下,是如何“在真实的学识里寻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来”的。 关键词:《禹贡》半月刊边疆研究/学术现实需要 作者简介:孙喆,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1936年,顾颉刚提出了“我国研究边疆学之第二回发动”的口号,认为:“但使国家因势利导,且有设计与分配工作之机关,则以其基础之学识与使用工具之能力均远胜道光间人,此第二回运动之收获必远胜于第一回可断言也。”①后来的学术界依顾颉刚的提法,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义为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时期。因此,今天的学界在回顾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史时,都不能不提及顾颉刚及以其为首的禹贡学会所作的工作。创刊于1934年的《禹贡》半月刊作为顾颉刚等人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

来,陆续发表了一些针对该刊进行研究的成果,或多或少都涉及了其边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禹贡》半月刊及其边疆研究的认识。但从总体上讲,这些研究成果以记叙性、纪念性或评介性文章居多,予以具体和深入分析者少。本文拟就其趋重边疆研究的时间、关注焦点和研究途径及其在“第二次高潮”中的地位做较为深入的考察。 一、从沿革地理到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3月1日创刊,至1937年7月16日第7卷第10期后停刊,共出版7卷82期,载文741篇。②其内容涵盖丰富,并非单纯研究边疆问题,而是涉及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等多个领域。同时,如果加入时间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半月刊的研究范围其实还有一个动态的延伸和拓展过程,体现出阶段化的特征。当然,这些阶段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只不过在某个阶段,某个主题更为突出而已。 对于边疆问题,顾颉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关注。③学界也普遍承认《禹贡》半月刊的创立与当时强敌入侵、民族情绪高涨的社会背景及顾颉刚等人学术报国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本文认为,至少从刊物初期的实际内容来看,离经世致用的主旨尚有一段不近的距离,倒是与顾颉刚等一直热衷的“古史辨”一脉相传,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理路相去不远。④顾颉刚本人也说过:“这个刊物采用了‘禹贡’二字,因为《禹贡》篇是研究中国地理沿革史的学问的出发点。”⑤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半月刊文章多与古代地理考辨有关,涉及边疆的并不多。不过,顾颉刚在《发刊词》中,还是间接指出边疆研究的必要性及治学路径。“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禹贡》列在书经,人所共读,但是没有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