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3、缺乏症

缺维生素A 缺维生素C 缺维生素B1 缺维生素B2 缺维生素D和钙

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口角炎、皮炎佝偻病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6、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白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8、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9、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0、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功能相关病症

红细胞男:5.0ⅹ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4.2ⅹ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过少:贫血病

白细胞(4—10)ⅹ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过多:炎症

血小板(1—3)个ⅹ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过少:流血不止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出血状态

止血方法

动脉较厚大快离心输血分布较深喷射状(鲜红色)近心端止血

静脉较薄小慢向心输血有的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平静缓流(暗红色)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最薄(只由一层细胞扁平细胞构成)最小最慢进行物质交换分布最广,全身都有慢慢渗出

(红色)消毒后包扎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心房与心室之间向心室开心房→ 心室

动脉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向动脉开心室→ 动脉

静脉瓣在四肢静脉内向心脏方向开静脉→ 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13、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χ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废物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

右心室

氧二氧化碳

肺泡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6、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

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

张压为8~12千帕。

17、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1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19、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

动脉。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1、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脂肪38KJ/g,蛋白质23 KJ/g,糖

类17KJ/g。

2、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

含量增加了。

3、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

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

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

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

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

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

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

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8、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

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

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它们的区

别如下:

概念实现方式表示方式结果

肺的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运动呼气与吸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气体扩散氧气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动脉血变静脉血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

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

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

3、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

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

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④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

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

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

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

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

液。

7、原尿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的

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的

8、血液流经肾脏需经过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在前者,

血液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后者氧含量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9、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出球小动脉两端都是毛细血

管网。

10、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

中没有葡萄糖。

11、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尿液异常与其相对应可能发生病变的肾的结构: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肾小球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尿量多→肾小管

13、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

14、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位置构成厚度结构及作用

表皮外上皮组织较薄无血管。角质层—保护生发层—分裂产生新细胞

真皮内结缔组织较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弹性和韧性丰富的毛细血管—-运输、调节体温

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

附属结构: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

15、一位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那至少伤到了皮肤的真皮。

16、排汗不仅起到排泄作用,还可以调节体温。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1、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

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4、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5、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6、神经中枢:位于灰质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汇聚形成

7、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高级,它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两者的比较如下表

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形成过程生来就有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大脑皮层

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可由任何可以感受的无关刺激转化而来

神经联系固定不变的暂时的、可变的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大,可适应多变的环境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8、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是对侧控制的。

9、眼球的结构书81页图

10、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1、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后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镜矫正。

1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锤、钻、镫)→耳蜗(耳蜗内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产生冲动)→位听视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3、视觉感受器:视网膜听觉感受器:耳蜗头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

嗅觉感受器: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味蕾

14、四种味觉及其最敏感的部位——酸:舌的外侧甜:舌尖咸:舌尖苦:舌根

15、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唇、舌尖、鼻尖。

另外,肢体的腹侧面比相对应的背侧面触觉要敏感。

16、冷感受器——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

17、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产生振动

中耳鼓室: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听小骨:由锤骨,钻骨和镫骨组成听骨链

耳蜗:含听觉感受器

内耳前庭: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18、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感受器的适应。

19: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腺体类别导管分泌物去向举例

外分泌腺有导管进入体内管腔或排出体外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

岛、性腺等

19、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

它们在血液中量虽少但作用非常显著,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的

调节是不可缺少的。

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主要功能异常症

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性激素性腺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缺碘导致合成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胰岛素胰岛降低血糖浓度分泌过少——糖尿病

20、侏儒症与呆小症异同:

相同点:患者都是从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点:“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患者身

材矮小但智力一般正常。“呆小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不足,甲状激素分泌过少,

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不仅身材矮,生殖器官不发育且智力低下。

21、孕妇在怀孕时缺碘,生出来的婴儿会患呆小症。

22、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措施:1)食盐加碘2)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产

第13章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1、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3、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

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

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对患传染

病的动物也应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

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

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5、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传染源,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是传播途径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易感人群。

6、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使抗原清除或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的抗体。所以患过水痘、天花的人就不会再患了。

免疫种类形成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遗传而来,人人生来就有对一切病原体都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只有在出生以后,与该病原体经过斗争的人才有,不能遗传对某一中特定病

原体起作用

7、免疫的功能:

1)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健康。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9、计划免疫——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92年前要求12岁以下儿童接受“四苗”,92年后增加一苗。

10、“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乙肝疫苗——乙肝

七年级下生物总复习(笔记)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四种现代类人猿 大猩猩:非洲,西部,东部,赤道。 黑猩猩:最聪明,非洲,中部,热带丛林。 长臂猿:亚洲南部,东南亚,云南。 猩猩:亚洲。 2.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 1)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2)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3)运动方式不同(臂行,直立行走。) 3.共同的祖先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亚洲的热带丛林。 4.进化过程 森林古猿 第二节 人的生殖 1. 人的生殖系统 1 ) 男性 2)女性 精囊腺,前列腺 输卵管 输精管 卵巢 尿道 阴茎 子宫 附睾 阴道 阴囊 (膀胱、肛门、尿道) 睾丸 (膀胱) 2.生殖过程 精子 细胞 膜 分裂 卵细胞 3. 物质交换 营养、氧气 营养、氧气 胎盘 胎儿 废物、二氧化碳 胎盘 胎儿 第三节 青春期

1. 身体变化 1) 身高突增,体重增加 2) 脑、心脏、肺等功能显著提高 3) 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遗精(男) 4)性器官发育 月经 (女 )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 人体内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1) 糖类(主要能源) 2) 脂肪(备用能源) 3) 蛋白质(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和供给原料) 4) 水 供能(供应能量) 5) 无机盐 6) 维生素 7) 膳食纤维(第七类维生素) 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缺含钙的无机盐:3~5岁儿童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豆腐、黄豆、虾皮、绿色蔬菜) 缺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黄豆、猪肝、鸭蛋、奶粉、瘦肉) 缺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菠菜、猪肝、绿豆、鱼、瘦肉) 缺含碘的无机盐(微量):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 缺含锌的无机盐(微量):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黄豆、猪肝、鱼、蛋、肉类) 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胡萝卜、樱桃、猪肝、鸡鸭蛋、玉米)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粗粮)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蔬菜、水果) 维生素D (促进钙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动物肝脏、鸡蛋)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唾液腺 唾 液 咽 胃蛋白酶 食道 胃腺 胃液 1)消化道 胃 2)消化腺 无酶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肝脏 胆 汁 大肠 酶 肛门 胰腺 胰液 酶 肠腺 肠液 2. 食物的消化 主要场所小肠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消化直接吸收) 1)物理消化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3、缺乏症 缺维生素A 缺维生素C 缺维生素B1 缺维生素B2 缺维生素D和钙 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口角炎、皮炎佝偻病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5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6、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口腔胃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白酶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8、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最新整理)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和的基本单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将标本放在再盖盖玻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破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5.植物体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⑥⑦ D.①③⑤⑦ 6.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人体有害,它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细胞核具有的功能是() A.控制物质出入 B.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支持作用防止变形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把马兰放入沸水中,水变成绿色且有马兰味,如果浸泡在冷水中不会有马兰味,这是因为活细胞中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密切相关,一方面,细胞通过分裂增加 ;另一方面,细胞通过生长增大。通过细胞分化形成 。生物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按照一定得方式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保证了遗传物质保持了一定的和。 2.组织是相似,和相同的细胞群。 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形态的变化 B.细胞结构的变化 C.细胞生理功能的变化 D.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 4.一个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能发育成完整个体,这证明() A.细胞有分化能力 B.细胞有分裂能力 C.细胞的全能性 D.细胞有再生作用 植物体的组成 1 植物的组织主要分为、、、、 。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 3.植物组织的功能:基本组织,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4.植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 人和动物体的组成 1 从外形上看,人体可分为哪四大部分、、、。 2.人体内主要的腔有、、。人的脑位于腔内。

苏教版初一下生物笔记

8.生物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 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命名“细胞”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等、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信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保护和支撑作用 液泡——内有细胞液 叶绿体——产生光合作用 细胞核的作用:遗传信息——细胞核、染色体(23条)、DNA——遗传物质 2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数量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 具体分裂情况:细胞核、细胞质:分成两份,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染色体:复制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细胞的生长: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组成物质 液泡:许多小液泡合成一个大液泡 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组织的形成: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 癌细胞:过度分裂的细胞会发生癌变,形成肿瘤 9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组成 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繁殖器官)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有分裂能力 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 薄壁组织——储存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 疏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其中导管:水、无机盐|筛管:有机养料) 人体的组成:头、颈、躯干、四肢 颅腔:内有脑 椎管:脊髓 体腔:胸腔:心、肺 腹腔:肝脏、胆囊、胃 盆腔:大小肠、膀胱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笔记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 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会使用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 4.发现的距今175万年前的石器说明当时的古人类不但会使用工具,而且能制 造简单工具。 5.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1,南方古猿(特征是直立行走,代表是”露西”)→2 能人(特征是能制造简单工具,代表是距今175万年前的石器)→3直立人(开始使用火,大脑进一步发展,代表是北京人)→4智人(特征是产生语言,代表是山顶洞人) 6.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分的标志。在人类进 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直立人,原因是它最显著地变化之一是脑容量增加,而且劳动和集体生活能进一步促进大脑的发展. 7.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 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8.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9.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10.卵细胞呈球形,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 营养. 1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 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从受精卵到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由卵细胞提供. 12.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胎儿与母体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胎儿依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13.怀孕8周形成胎儿(出现人形),怀孕38周(266天),胎儿基本发育成熟, 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14.结扎后,男女只是不能怀孕,其它功能都不变(第二性征不变,可以产生精 子或卵细胞,有月经,遗精中没有精子) 15.切除子宫后,女性没有月经,也不能怀孕,但卵巢正常可以产生卵细胞.有生 育能力,但没有妊娠能力.可通过试管婴儿获得后代. 16.青春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17.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精选】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 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范 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5.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 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 类是生物因素 7.(探究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8.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9.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七 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生活在一起)等等 10.在自然环境中,各自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 改变着环境 1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2.生物部分①植物②动物③真菌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1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链接,形成了食物网 1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生物圈中的七大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淡水 生态系统⑤湿地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观察 2.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看到的物象是倒像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 少,反之越多④换用倍数越高的镜片,视野越暗⑤使用较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能使视野更明亮⑥如果视野中物象偏向某一方向,需把玻片移向同一方向,才能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⑦观察到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而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 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流向: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即血液分A、B、AB、O四型。 2、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房室瓣 左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肺静脉动脉瓣 心脏的结构 心壁四个腔 瓣膜 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房 右心室上下腔静脉主动脉由心肌构成 —— (四)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左心室 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肺泡 肺静脉 上房下室向下通 左右房室不相通 房连静脉室连动 静房室动不倒流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2018-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提纲(背多分笔记)

2018-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提纲知识点第一章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生殖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受精过程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4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3)、怀孕40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三、青春期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2.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1)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 (2)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 (3)树立伟大的理想,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生活在草地进化森林古猿地球环境发生变化现代人类 生活在森林进化现代类人猿 (3)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二、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40周。 精子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分化继续发育分娩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 胎胎儿婴儿 完成受精形成组织和器官怀孕八周左右 在输卵管内发育在母体子宫内发育40 周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三、青春期(了解) 1.青春期身体发育: 功能特点:大脑、心脏、肺功能结构、功能完善化。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 2)月经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3)心理卫生: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很师长密切交流 四、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无机盐的作用: 营养物质主要作用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脂肪 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 存 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水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种类功能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 肝脏、鱼肝油、胡 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 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 牛肉、肾、谷类种 皮、豆类 维生素C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 理作用 坏血病水果、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 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肝脏、鸡蛋、鱼肝 油 二、消化和吸收 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 人)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笔记

(一)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其生活方式是。 3.在类人猿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点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的程度。 5.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6.在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体型一代一代向着的方向发展,这样使得得到解放,从不会到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再到,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的发育,并且产生了。其中不是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补充知识点:人猿分界的标志。研究人类起源的证据。(二) 7.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的结合。 8.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①, ②。 9.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①, ②。 10.输卵管的功能是①,②。 11.子宫的功能是。 12.生殖过程:父亲产生的与母亲产生的相结合形成(这个过程叫做,场所是)。 13.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它缓慢地移动到中,最终像一粒一样附着在上。

14.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和,逐渐发育成。在周(个月)左右发育成(特点是:)。 1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和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等废物,也通过经母体排出。 16.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周(天)时,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 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17.新生命的开始:的形成。 18.怀孕的开始:附着在上。 19.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发育后期胎儿的营养来自于母体。 20.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21.试管婴儿受精场所是,胚胎发育场所是。 (三) 2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①身高,②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 的功能也,③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的性器官都,男孩出现,女孩会来,④出现。 23.女生发育通常比男生(早/晚)年。 24.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①内心世界逐渐,有的事情不想跟交流, ②有了强烈的,遇到挫折又有, ③也开始萌动,初期与异性。 25.青春期之前,生殖器官发育,基本为状态。 26.生殖器官的共同功能:①,②。 27.青春期是和的黄金时期, 应当,。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性腺)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输卵管 (7)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8)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主要来自:母体 (9)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排出。 (10)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11)受精卵发育成胚泡附着在子宫内膜上。 (12)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的正确途径:母体——胚盘——脐带——胎儿 (13) 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约266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14)“试管婴儿”培养过程:体外受精→试管发育→胚胎移植→母体发育 (15)女性摘除子宫后: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6)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第三节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 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 3、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七年级下册生物笔记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2)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 森林古猿 东非人 早期人类 现代人类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2)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娩 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3、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 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 卫生保健: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卫生保健: 4、计划生育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二、人体的营养

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汇总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初一上册生物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范 3.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其实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4.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 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本条件5.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 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 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7.(探究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8.像这样,在研究一 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9.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

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关系(杂草,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生活在一起)等等10在.自然环境中,各自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 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在改变着环境11体叫做生态系统 12. 生物部分①植物②动物③真菌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14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链接,形成了食物网1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7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生.物圈中的七大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淡水生态系统⑤湿地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观察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7、男女生殖系统图书9页 8、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 9、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10、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2、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3、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5、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6、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17、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8、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提倡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19、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20、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人体内的消耗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脂肪含能量最多。 22、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23、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24、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5、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比如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26、27页的课后练习题1、2、3题 27、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2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29、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30、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3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 32、淀粉在口腔里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里部分被消化成氨基酸在小肠里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里由胆汁分解成脂肪微粒,在小肠里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33、在小肠里含有三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34、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35、口腔是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有唾液淀粉酶 胃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有胃蛋白酶 小肠里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3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表示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书37页 37、关注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2、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笔记

七下复习笔记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物种起源》 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从猿人到人的进化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环境改变) 过程: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前肢解放→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 3.龙骨山的守望者——贾兰坡 4.男性主要的性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完成受精的场所——输卵管 胎儿发育的场所——子宫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胎盘和脐带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 受精卵移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叫怀孕,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出现人的形态,怀孕38周,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 试管婴儿:体外受精,体外形成早期胚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 5.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身高突增;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 月经来潮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 6. 计划生育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 少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禁止近亲结婚,有利提高人口素质(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大) 二、人体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 薯等 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 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 蛋、鱼、肉等 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有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 肠、肛门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 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肠液和胰液含有消化三种有机物的酶 小肠中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胰液、胆汁 3.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消化开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开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开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乳制品、鱼 类、西红柿、胡萝卜等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贫血、肌无力 维生素B 1 神经炎、脚气病 糙米、花生、瘦 肉、酵母和杨梅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C 坏血病 水果、蔬菜等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动物肝脏以及牛奶等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