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你认为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论对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最具有指导意义?为什么?

?并说明在借鉴该理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

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带来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靠国际竞争力取胜。内需、投资、对外贸易是个国名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国际经济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是是取胜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势手段。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将比较优

势理论与禀赋要素理论融合进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思想中,对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两项理论也存在的一定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即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铲平的比较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个理论的应用会是市场相对缩小,只是单一的发展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贸易会使市场变得局限,从而得不到全面的发。一旦出现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灵光了。

我们所说的一国某种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是相对另一个给

定国家来说的.要素密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首先,该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第二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产业内贸易大发展显示不符,第三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把动态的经济视为静态的经济,排除了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第四它抹煞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和不平等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趋利避害,有选择的应用,采取实事求是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应用于我国国情中去,充分的使之与国情融合,从而更好的为我们经济发展服务。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英文论文)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摘要: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跨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国际商法的内涵、起源及作用,分析了学习国际商法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其对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必要性;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也是最具动感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商业活动本身固有的扩张性、同一性与世界性以及国际商事关系的快速发展,要求贸易活动中尽量减少或消除各国法律的歧异,避免法律冲突,以便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各国法律规则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国际商事往来的不确定性,使商人在交易中缺乏预见性和安全感,而且还造成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显著降低。因此,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商法顺应而生并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国际商法的涵义及特征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是调整跨越国界或区域的商事组织之间从事国际商事交易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样,国际贸易法主要表现为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立法、规章。 国际商法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普遍性 2、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3、法律规范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从国际商法的产生看,国际商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它最初所调整的商事关系就不是一国国内商人之间的商事关系,而是跨国界的、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国际商事关系。其调整范围已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范围扩大到贸易管理规范,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商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商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它的系统化过程不是由于国家的立法或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其适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 第二,由于当代国际商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商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一层次的国际商事惯例演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商法,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已成长为一个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的法律部门。由于国际商法是用来调整从事跨越国境商事交往的各种公、私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88149

第八章 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其日趋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非关税壁垒措施应运而兴。 2.关税作用的日益下降使非关税壁垒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 3.非关税壁垒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亦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主要种类。 特点: 1.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 2.非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壁垒较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分类: 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和间接非关税壁垒 (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制,或迫使出口国自己限制自己商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后者是指一国政府不直接限定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而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的限制商品的进口 3.什么是进口配额制?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数量上或金额上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里,限额内的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类别: 绝对配额------分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国别配额------分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又称总配额指的是对一种商品只笼统的跪地一定时期内的其进口的最高配额,但不作国别或区域分配(对邻近国家有利)) 2.国别配额(在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各国家和地区安配额使用,超过不准进入)又分为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单方面强制规定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进口配额。) 协定配额(又称双边配额它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谈判达成协议,规定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是对面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进口配额对国内产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由于它可以直接限制进口数量,因此已由最初的防御手段变成一种进攻性的贸易措施,在贸易谈判中,配额给广泛使用作为适合他国让步的武器。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 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 /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 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 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 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额: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即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把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而得。 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在计算对外贸易额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 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数量指标。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合同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也称为契约,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或者协议。例如,《民法通则》第 85 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第 85 条的规定。《合同法》第 2 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据此可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因此,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要求,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同时,由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行为的无效和撤销等,均可适用于合同。另外,合同是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的,这就是说,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所谓设立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从而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合同关系。 (三)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第三,各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A、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B、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C、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判断选择题答案,有些是我自己做的,仅供参考。后面是书上老师划的一些简答和综合题,有几个发的文档上没答案。另外,老师好像提到了列昂惕夫悖论,有时间可以了解下) 第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 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 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 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 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

商品。 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进口关税: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出口补贴:是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 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 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 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 限额的。 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 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 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 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由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 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 美国301条款 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垒的权力。可针对外国政府“不正当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给美国商品造成负担或限制的”

外贸跟单员基础理论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贸易术语中需要由出口企业跟单员负责物流运输(国外段)跟踪的是()。 A.FOB B.FCA C.CIF D.EXW 2.以下有关订单(order)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外进口商事先未与我方进行过有关磋商而径自寄来的订单属于询盘或发盘。 B.国外客户在与我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后寄来的订单实际上就是购货合同。 C.订单与合同都具有法律效力。 D.遇有订单列有我方不能接受的添加、修改或其他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必须及时提出异议。 3.按照《INCOTERMS2010》的规定,FCA术语达成的交易中,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接近于()。 A.CIF B.CPT C.CIP D.FOB 4.下列选项中,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是()。 A.contract B.confirmation C.agreement D.expression of intentions 5.外贸跟单按照业务进程划分,“跟”到出口货物装船清关为止的是()。 A.前程跟单B.中程跟单 C.全程跟单D.生产跟单 6.在国际航空运输中,货物抵达目的地后,承运人向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收货人凭()提取获取,并在货运单上签收。 A.货运单B.到货通知 C.物权凭证D.发货人授权书 7.按我国海关规定,收货人必须在运输工具进境申报之日起()日内向海关申报,否则将被征收滞报金。 A.7 B.14 C.21 D.28 8.出口货物装船后,凭以换取正本提单的单据是()。 A.托运单B.装货单 C.大副收据D.舱单 9.下列关于客检证说法错误的是()。 A.法定检验的货物必须提供B.在货物包装入箱后检验签署 C.由进口商出具D.可作为银行议付单据 10.下列关于出口退税说法正确的是()。 外贸跟单基础理论试题册A卷(含英语)第1页(共12页)

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结课论文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学院:人文与管理 专业: 英语 班级:1002班 学号:1005100209 姓名:杜文娟

结合实际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出现,许多人不能完全理解频繁出现的原因,不知道国际贸易频繁出现对自己家人,朋友有何积极影响,为了解决许多人的疑惑,所以这次论文结合生活实际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 要了解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先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也可称对外贸易。 三、结合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促进我们就业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关系到我们的生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了解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人可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这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发展国际贸易可以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出口2亿元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2,4万个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大部分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各国间进行国际贸易,促进加工业的大力发,他们通过岗前简单培训就可以进加工厂,从事简单工作,从而解决大部分进城务工就业问题。 2.国际贸易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中,各国大部分通过国际贸易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内大部分行业发展,从而他们的工资和原来想比有所提高。十几年前,西安市最低基本工资每月600元左右,而今几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影响了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最低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他们每月赚得更多钱后,他们会满足自己的物质层次要求,提高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时也会满足自己精神层次,会花钱在图书,电影,网络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国际贸易调节各国市场供求 国际贸易具有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高低和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数量,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短缺产品的需求,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以防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大蒜在旺季时产量巨大,在满足中国市场后,还剩大量的蒜,把剩余的出口到国外,这样既不浪费资源,有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外市场供求的不足,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3学年上学期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3年6月13日下发,2013年6月29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①总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输出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②专门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专门进口;凡输出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专门出口。 3、普惠税与特惠税: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②特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但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 4、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班轮运输是指,我们在贸易术语里讲过班轮条件。班轮,就是轮船公司的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固定航线,固定的港口往来行驶的,这样的船舶叫做班轮,这样

的运输就叫班轮运输。 租船运输中,有程租船、期租船、光船租船等三种。程租船又叫定程租船,是按里程来计算,程租船的费用计算问题,可由租船人和船东专业人员商量确定 5、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共同海损是指载货船舶在海上运输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为了使船舶、货物免遭共同危险,有意地采取合理措施而引起的特殊牺牲或支出的额外费用,应由各受益方共同分摊损失的一种法律制度。 单独海损是指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驾驶人员等的航海过失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不能要求航海中的个利害关系人来分摊,只能由各受害方自行承担,或按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答:对

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及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及对外贸 易发展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思想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是成功实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作出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对对外贸易总量、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指导和控制。 如今,中国对外贸易已经从1978年占世界不到2%增长到XX占世界6.4%。与此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在加剧、国内需求不足,国内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大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调整我国的对外经贸战略,对保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而对外贸易是中国连接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的纽带,又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对外贸易及贸易环境的几点变化

1、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大力促进对外贸易政策的激励下,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2、贸易顺差与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增大。XX年以来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和外贸依存度也呈迅速扩大趋势。 3、中国对其它国家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对我们主要出口地市场的影响逐年增大。 4、我主要出口市场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日益严厉。近年来,伴随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国外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各种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入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 二、实施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1、“互利共赢”是我国从立足国内向立足全球的战略转变。伴随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逐渐提升,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第三大贸易体,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可能给全球贸易发展带来机遇,也可能造成强大的冲击,我们与国际社会的经贸关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互利共赢”体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全球和平稳定发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经济学之贸易理论与政策学习心得 班级:金融学2015届学号:20150221016 姓名:雷顺利 一绪论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我学的专业是制药,一开始选择这门课是觉得国际贸易听上去挺得瑟的,学了后和人交谈的时候就可以忽悠他几下;但是我也觉得在未来的日子里,总是要与经济方面的东西所联系的,所以学点经济也是有实用的。随着近一学期的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崭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二)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合同条款和付款方式等。国际贸易实务与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操作性非常强,有助于强化我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我自己认识与了解了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熟练了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还熟悉了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学会了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通过调整商品成本和价格、调整汇率、业务费用、海运费、保险费率及突发事件等让我们了解到在相关法律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具有涉外活动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与惯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66308

第一章导言 1.对外贸易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社会实体间的交换行为 2.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贸易才具有“世界”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将各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6)各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存度都在提高。 4.什么是对外贸易量?它与对外贸易额是什么关系? (1)对外贸易额在进行年度对比时存在缺陷,它在反映规模的同时,也涵盖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2)对外贸易量是以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它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单纯反映规模因素对贸易额变动的影响。 5.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 6.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要说明什么问题? (1)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 (2)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第二章国际分工 1.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现为: (1)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他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 (3)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3. 为什么说比较成本论是对绝对成本论的继承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 1、引力模型的作用: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程式为:T ij=A*Y i*(Y j/D ij) 其中,A是常量,T 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你认为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论对我国当前外贸发展最具有指导意义?为什么? ?并说明在借鉴该理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 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带来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靠国际竞争力取胜。内需、投资、对外贸易是个国名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国际经济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是是取胜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势手段。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将比较优

2008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_基础理论试题(A卷)及答案

2008外贸跟单基础理论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2.在航空货物运输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货物抵达目的地机场后,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向收货人发出“到货通知书”,收货人凭“到货通知书”提货 B.玩具的运费是按正常运价基础上附减一定的百分比 C.对于活体动物的托运,货主必须提前订舱且尽可能配直达航班 D.航空货物运输的报关与其它货物运输方式的报关是不相同的 3.外贸跟单员在选用出口商品的包装材料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而言,单件重量不超过80公斤,外箱尺寸不超过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 B.可使用未经过“熏蒸”的木质材料,以保证符合商检的要求 C.对于办理苗木等货物航空运输时,要使用草绳或麻布袋包扎,防止泥土等散落,污染机舱 D.在使用塑料制品作为包装材料时,要在醒目的位置印刷塑料材料的三角形标志,同时还要有“Plastic bags can be dangerous. To avoid the danger of suffocation,keep the bags away from babies & children.”字样 4.某外贸公司接到外商的水笔订单,共计17000支,其中蓝色水笔4000支、红色水笔5000支、黑色水笔8000支,信用证规定“不能分批装运和允许5%数量和金额的溢短装”。根据《UCP600》的规定,当生产厂商的蓝色水笔原材料短缺时,外贸跟单员应该安排生产()。 A.黑色水笔8500支、红色水笔5000支、蓝色水笔3325支 B.黑色水笔8160支、红色水笔5150支、蓝色水笔3800支 C.黑色水笔8000支、红色水笔4975支、蓝色水笔4200支 D.黑色水笔8000支、红色水笔5300支、蓝色水笔3325支 6.在外贸货物储运中,纸质材料常常被用作货物的包装材料,衡量纸质材料的技术指标有许多,其中一个基本的指标是()。 A.卫生指标B.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C.大小指标D.定量(克)指标 7.外贸跟单员对“绿色包装”不正确的理解是()。 A.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 B.在生产过程中,来源广泛、能耗低、易回收且再循环利用率高的包装材料 C.在使用后,能够将报废的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 D.在废弃后,经济价值能够迅速降低,方便回收的包装材料 8.在日本规定的安全认证体系中,属于政府的强制性认证标志是()。 外贸跟单基础理论试卷A卷(含英语)第1页(共12页)

2021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 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品和服务互换活动,从一种国家角度来看,这种互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畴来看这种货品和服务互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 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期期进口额与出口额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重要指标之一,普通以国际上通行货币表达。 3、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节当年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称于按不变价格计算进口额或出口额.P42(.1,.10) 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达,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限度P46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别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期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地位. 1、世界货品出口总额总是不大于世界货品进口总额。因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F 价(包括运费、保险费),因而从世界范畴看,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9.10,P42 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品贸易记录所采用记录制度,前者以货品通过国境作为记录进出口原则(世界上大某些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品通过海关作为原则(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 3、直接贸易指货品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品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品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品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贸易活动P43 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涉及如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送.其她P45(多选考点。07.01,0710,08.10,) 5、一定期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1,.1,.10,单选) 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 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构造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狭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构造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品构造;对外贸易货品构造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达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特点是什么?P50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带来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靠国际竞争力取胜。内需、投资、对外贸易是个国名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在国际经济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下,发展对外贸易是是取胜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是优势手段。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将比较优势理论与禀赋要素理论融合进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思想中,对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两项理论也存在的一定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即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铲平的比较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