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教资详细整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1、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客观性、时效性、依附性、可传递性、可共享、可存储、可加工处理。

2、信息技术概念?

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是能扩展人类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是能代替和延伸人的感官及大脑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3、信息安全概念?

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来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4、信息安全三要素?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5、获取信息的途径?

(1)利用人力直接获取信息;

(2)利用设备来获取信息;

(3)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获取信息;

(4)通过阅读书籍资料获取信息;

(5)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获取信息;

(6)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

(7)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

(8)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

6、信息获取的过程?

(1)定位信息需要;(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4)保存信息

7、信息获取的工具?

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摄像机、计算机

8、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互联网)概念?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实现信息的国际交流,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

10、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1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三个特点?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课程目标;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

(3)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1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选修、必修)?

(1)必修: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2)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

1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4、学生的信息素养?

(1)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3)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15、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术(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章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知识16、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3)混合学习理论;(4)有效教学理论17、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文献研究、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

18、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

(1)感测技术。扩展感觉器官的功能;(2)通信技术。扩展传导神经的功能;(3)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扩展思维器官的功能;(4)控制技术。扩展效应器官的功能。

第五章算法与程序设计

19、计算机语言?

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

20、结构化程序设计核心思想?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

21、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设计、限制使用goto语句

22、C语言程序的编制?

(1)编辑:把程序代码输入,交给计算机;

(2)编译: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二进制形式。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3)链接:将编译产生的obj文件和系统库连接装配成一个可以执行的程序。

(4)运行:运行可执行程序文件

23、C语言的数据类型?

整型、字符型、实型或浮点型(单精度和双精度)、枚举类型、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指针类型和空类型。

24、C语言运算符和表达式?

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逗号运算符(,),指针运算符(*,&);求字节数(sizeof);强制类型转换(类型);下标运算符([])25、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6、流程图符号?

椭圆:起止框平行四边形:输入输出框矩形:处理框菱形:判断框箭头:流程线27、C语言语句分类

?表达式语句、函数调用语句、控制语句、复合语句、空语句、条件语句

28、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1)模拟人的思维方式,使软件开发的难度降低,可理解度增大。(2)稳定性强;(3)可重用性高;(4)可维护性强。

29、面向对象的特点?

(1)以数据为中心,使得数据和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2)对象主动地发出行为;(3)有高度封装性;(4)模块独立性好。

3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

(1)抽象性。指采用数据抽象的方法来构建程序的类、对象和方法,即把系统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和这些数据上的操作结合在一起,根据功能、性质、作用等因素抽象成不同的抽象数据类型。

(2)封装性。指利用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类的内部,系统的其他部分只有通过包裹在数据外面的被授权的操作,才能与这个类进行交流和交互。

(3)继承性。指一个类可以从其他已有的类中派生,新生保持了父类中的行为和属性,但增加了新的功能。

(4)多态性。指一个程序中可以有同名的不同方法共存的情况。可以利用子类对父类方法的覆盖和重载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同名的方法来实现。

31、数据的存储结构分类?

(1)顺序存储方法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位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指针字段表示。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

(2)链式存储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32、算法特性?

(1)有穷性:一个算法一定是在执行有穷步骤之前结束,且每一步都是在有穷时间内完成。(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不存在二义性。

(3)可行性: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即算法中描述的操作都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的;

(4)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的对象集合;

(5)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是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33、线性结构的逻辑特征?

若结构为非空集,则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并且所有结点都最多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栈。栈、队列、串等都是线性结构。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34、栈?

是限定仅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底。

35、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

36、二叉树特点?

(1)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棵子树(即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2)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

分,且其次序不能任意颠倒。

37、排序方法?

(1)冒泡排序;(2)选择排序(3)插入排序(4)希尔排序(5)快速排序

38、多媒体分类?

感知媒体、描述媒体、传输媒体和信息交换媒体。

39、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进行人机交互的技术。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实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

40、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

多样性、交互性、协同性、实时性、集成性。

41、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

数字化、集成化、交互性和实时性。

42、图像指标概述?

(1)图像尺寸。图像尺寸=宽*高,宽和高一般以像素为单位。

(2)图像存储空间的大小。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图像尺寸*位深/8,大小(以位为单位)=图像尺寸*位深。字节用B表示,位用b表示。

(3)图像的颜色位深。每一个像素在计算机中所使用的这种位数就“位深度”。

(4)图像分辨率。图像分辨率指图像中存储的信息量,是每英寸图像内有多少个像素点,分辨率的单位为PPI,通常叫像素/英寸。

(5)打印机的分辨率。指打印机在每英寸所能打印的点数,这是衡量打印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判断打印机分辩率的基本指标。

43、Photoshop图层的类型?)

1、背景图层;

2、普通图层;

3、填充/调整图层;

4、文字图层;

5、形状图层

44、Flash的重要概念?

(1)图形。是组成Flash动画的基本元素。

(2)元件。指可以在动画场景中反复使用的一种动画元素。

(3)图层。就像好多透明的纸,用户可以在不同的纸上绘制各种图画,然后再将所有的纸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位于下层的图形将在上层中空白或透明的地方显示出来。(4)帧分为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和普通帧三种类型。

(5)帧频:每秒播放的帧数,默认12fps,一般认为是网页上最合适的速度。

(6)标尺单位:影片的尺寸单位,包括,英寸、磅、厘米、毫米等,其中像素是最常用的单位。

(7)对象分为组合对象和分离对象,组合对象主要用来把多个元素组成一个组,整体操作。分离对象作用是将组、实例和位图分离成单独的可编辑的元素。

(8)库:是用来存储和组织在Flash中创建的各种元件,还可以存储和组织导入的文件,公用库主要用来向文档添加Flash自带的按钮或声音,还可以创建自定义公用库,然后与创建的任务文档一起使用。

(9)Flash动画一般分为三种,有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

(10)Flash中的声音类型主要有WAV、AIFF、MP3,并有事件声音、流式声音两种声音类型。

第七章网络技术应用

4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个控制中心,采用集中式控制,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站相连。

(2)环型拓扑结构是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型,各节点通过中继器连入网内,各中继器首尾相连。

(3)总线型拓扑结构是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双向数据通道。

(4)树状结构是总线状结构的扩充形式,传输介质是不封闭的分支电缆。它主要用于多个网络组成的分级结构中,其特点与总线型结构网的特点大致相同。

(5)网状拓扑结构的特点是无严格的布点规则和形状,各节点之间有多条线路相连。4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据信道上传输数据的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秒。(2)带宽: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网络的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速率”。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网络协议组成要素?

(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响应。

(3)时序:规定动作的时间、速度匹配和事件发生的顺序等。

47、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簇是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建立ARPANET开发的,包括了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等许多协议,对互联网中主机寻址方式、主机的命名机制、信息的传输规则,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做了详细约定,TCP/IP协议是一个分层结构。协议的分层使得各层的任务和目的十分明确,这样有利于软件编写和通信控制。TCP/IP 模型分为4层,由下至上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48、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物理层要尽可能屏幕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给由物理层服务的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经特流的能力。

网络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1)双绞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

(2)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光导纤维以光纤为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播光信号。

(4)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49、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

(1)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3)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50、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复用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

(2)时分复用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道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5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和进行流量控制。

(2)数据链路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包括数据传输的物理线路,其次包括控制数据传输的协

议,及其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软件。

(3)帧为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被数据链路层以帧的形式发送到数据链。

52、CRC冗余检查?

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若CRC校验不通过,系统重复向硬盘复制数据,陷入死循环,导致复制过程无法完成。

53、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1)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两种。

54、几种网络协议介绍?

(1)IP(网际协议):它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IP使互联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

(2)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地址转换: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3)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将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

(4)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进行差错控制和传输控制,减少分组的丢失。

55、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从通信的角度看,传输层向上面的应用层提供服务,它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底层。

56、TCP/IP协议的主要特点?

(1)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协议。

(2)每一条TCP链接只能有两个端,每条TCP链接只能是点对点。

(3)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秩序。

(4)全双工方式传输。

(5)面向字节流,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

DNS域名服务?通常是用户所在的主机名字或地址,域名格式由若干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称子域名,它们之间有“.”分开,每个部分最少由两个字母或数字组成。通常一个完整、通用的层次型主机域名由3部分组成:网点名、本地名、组名。最高层哉名从右到左,子域名分别表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只有美国可以省略国家的顶级域名)、组织类型、组织名称、分组织名称和计算机名称等。域名地址的最后一部分子域名称为高级域名,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性顶级域名,另一类是地理性顶级域名。如果一个主机所在的网络级别较高,它可以拥有的域名仅3部分:本地名、组名、最高层域名。

57、SMTP协议和POP协议?

SMTP协议能够从客户机应用程序那里接收邮件信息,并把这些邮件信息传送给Internet上的另一个服务器。POP:目前使用的POP3既能与SMTP共同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以传送和接受电子邮件。PO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纯文本协议,每次传输以整个E—mail为单位不能提供部分传输。

58、FTP文件传输服务?

文件传输是将文件复制到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系统中,或从远程计算机系统中将文件复制出来的协议。该协议还允许用户使用FTP命令对文件进行操作。通过FTP 可传输任意类型、任意大小的文件,也为远程管理、更新WWW服务器中的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由于Internet有各种免费和共享的资源,如果想将他们下载到你的计算机上,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FTP来实现,它是Internet中广为使用的一种服务。

59、万维网组成?

由Web服务器、浏览器和HTTP通信协议组成。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是在WWW中标识某一特定信息资源所在位置的字符串,是一个具有指针作用的地址标准。

60、网站?

是因特网上一块固定的面向全世界发布消息的地方,由域名和网站空间构成,通常包括主页和其他具有超链接文件的页面。由域名、空间服务器、DNS域名解析、网站程序、数据库等组成。

61、静态网页特点?

(1)静态网页每个网页都有一个固定的URL,且网页URL以.htm,html,shtml等常见形式为后缀,而不含有“?”。

(2)网页内容一经发布到网站服务器上,是否有用户访问,每个静态网页的内容都是保存在网站服务器上的,也就是说,静态网页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

(3)静态网页的内容相对稳定,因此容易被搜索引擎检索。

(4)静态网页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在网站制作和维护方面工作量较大,因此当网站信息量很大时完全依靠静态网页制作方式比较困难。

(5)静态网页的交互性较差,在功能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62、动态网页特点?

(1)动态网页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可以大大减少降低网站维护的工作量。

(2)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的网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在线调查、用户管理、订单管理等。

(3)动态网页实际上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只有当用户请求时服务器才返回一个完整的网页。

(4)动态网页中“?”对搜索引擎检索存在一定的问题,搜索引擎一般不可能从一个网站的数据库中访问全部网页,或者出于技术方面的考虑,搜索蜘蛛不去抓取网址中“?”后面的内容,因此采用动态网页的网站在进行搜索推广时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才能适应搜索引擎的要求。

63、区分动态网页和静态网页的基本方法?

一是看后缀名,二是看是否能与服务器发生交互行为。

64、网站建设过程的几个阶段?

(1)开发项目立项阶段;(2)需求调查与分析阶段;(3)规划阶段;(4)设计阶段;(5)制作实现阶段;(6)网站发布和推广阶段;(7)运行维护阶段。

65、网站的规划阶段主要完成工作?

(1)明确网站的定位,即确定网站的目的、功能类型和面向的用户群体。

(2)确定网站内容与功能要求,包括网站的名称、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

及模块内容概要、确定网站结构等。

(3)确定网站设计要求,主要是网站的整体风格和网页的美术设计。

(4)确定网站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网站的管理运行方式、网站开发运行的技术平台、后台数据库系统、需要申请的域名等。

66、网站设计阶段的工作?

(1)网站标题设计,网站标题包括网站名称和logo标志。

(2)网站的内容与功能设计,包括网站的首页、主页、主要栏目设计。

(3)目录结构(物理结构)设计;

(4)导航与交互设计;

(5)网页版面布局设计

(6)网站外观设计

(7)后台数据库设计。

67、Wifi技术简介?

无线网络在无线局域网的范畴是指“无线相容性认证”,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以前通过网线连接电脑,而无线保真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觉的是一个无线路由器,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内都可以采用无线保真的连接方式进行连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另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

68、OSI七层模型依次?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第八章数据库管理技术

69、数据库管理技术?

指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播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三个阶段。

70、数据库?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库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

71、数据库主要特点?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故障恢复。

72、数据库系统?

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7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构?

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人员。

7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7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实现数据集中化控制;(2)数据冗余度小;(3)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4)实现数据共享;(5)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6)提供数据库保护;(7)数据独立性;(8)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76、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阶段

77、云计算概念?

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78、云计算机经历阶段?

第一阶段,电厂模式阶段;第二阶段:效用计算阶段;第三阶段:网格计算阶段;第四阶段:云计算阶段

79、云计算关键技术?

(1)云计算机系统需要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行地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因此,云计算的数据存储技术必须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

(2)云计算机的特点是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的分析,如何提高数据的更新速率以及进一步提高随机读取速率是未来的数据管理技术必须解决的问题。

80、关系模型三种模式的理解?

(1)关系模式:关系模型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它仅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不涉及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

(2)子模式: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数据外,还应指出模式和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3)存储模式:关系存储时的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元组是文件中的记录。

81、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

(1)实体完整性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2)参照完整发球上键值必须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的有效值,或者是空值。(对关系外键的约束)。外键:(外来关键字)将一个关系的主键(比如学生关系S中的S#)放到另一个关系(比如SC)中,此时称S#是关系SC的外键。

82、关系模型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规则。

83、关系代数五个基本操作?

(1)并;(2)差;(3)笛卡儿积(4)投影(5)选择

84、关系代数四个组合操作?

1)交;2)连接;3)自然连接;(4)除法。85、Access数据库由七种对象组成?1)表(table);2)查询(Query);3)窗体(Form);4)报表(Report);5)页(Web Page);6)宏(Macro);7)模块(Module);

86、数据库的生存期?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开始规划、设计、实现、维护到最后被新的系统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个期间称为数据库系统生存期。

87、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需求分析;(2)概念设计;(3)逻辑设计(4)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88、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是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转换为高一级范式的过程。对于大部分数据库设计来说,第三范式已足够使用。

第一范式:如果关系(表)中的每一分量都是不可分的,则称该关系(表)满足1NF;

第二范式(2NF)包含在任意一个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否则称为非主属性。如果一个表是1NF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某一个候选关键字,则称该表是2NF。第二范式主要用于有组合关键字的表,也就是主关键字是由两个或多个属性组合而成的表。主关键字是单属性且满足1NF条件的表一定是2NF的表。

第三范式(3NF)如果一个表是2NF,且表中任意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某一个候选关键字,则该表是3NF的。

89、人工智能的基本应用?

(1)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

(2)自然语言处理;

(3)智能信息检索技术;

(4)专家系统;

(5)智能控制、智能系统和智能接口;

(6)模式识别90、专家系统的定义?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

91汉字编码种类?

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2)汉字输入码(外码);3)汉字机内码;4)汉字字型码;

5)汉字地址码

92、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或者说是汉字代码在系统有关部件之间流动的过程。汉字输入码向内码的转换,是通过使用输入字典实现的。

教学设计概述

93、学习需要的几个步骤?

1)确定期望的状态;

2)确定现状;

3)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学习者分析包括?

1)学习认知成熟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智力与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和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约11~15岁)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的能力,其思维特征表现为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等。

2)学习者的性别。对于男性,教学更鼓励其自我探索以增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女性,适当地鼓励学习者多问多听多交流。

3)学习者的动机水平;

4)学习归因类型;

5)学习者的焦虑水平。

6)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7)学习者文化、宗教背景。

94、焦虑?

指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对于不同焦虑水平的学习者应采用不同压力水平的教学。对于低焦虑水平的学习者,应采用有较大压力水平的教学;而对于高焦虑水平的学习者,应采用较低压力水平的教学。

95、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1)信息加工的方式:习惯于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是喜欢动态视觉刺激,静态视觉刺激,语言文字刺激还是喜欢听觉刺激;

2)动手学习:是深思型还是冲动型;是依赖型还是独立型。

3)感情的需求:需要经常受到鼓励和安慰;能自动激发动机;能坚持不懈。

4)社会性需求:喜欢与同龄学生一起学习;喜欢向同龄同学学习;需要经常得到同龄同学的赞同。

5)环境和情绪的需求:喜欢安静、背景声或音乐;喜欢弱光和低反差;喜欢一定的室温;喜欢学习时四处走动;喜欢在某固定时间学习;喜欢某种座椅。

9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媒体条件分析的任务是了解都有哪些教学媒体可以使用以及每种教学媒体的教学特征是什么。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是指教学媒体影响教学决策的特征。

97、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

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般以前者为主。

98、广义的知识分类?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并能直接加以加快和陈述

的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设备,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格式,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等内容属于此类。

2)程序性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知识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进行信息的加工,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运用常用的数据筛选、排序及统计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运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等方法表示算法,使用匹配方法、递归方法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等内容属于此类知识。

99、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是学习者学会陈述事实或观点的能力。

2)智慧技能。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的能力,就是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控制注意、学习、记忆、思考等行为的内在的组织技能。

4)动作技能。

5)态度。

100、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

1)归类分析法;2)层级分析法3)信息加工分析法4)程序分析法。

10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课程中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把握好每节知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10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确定任务的重点有两个依据:

一是在全部学习任务中必须优先完成的任务(或者是优先满足的学习需要)。所谓优先,是指教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条件的创设都应给予充分保证。

二是任务的重点应尽可能满足相对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学习目标才真正值得我们充分给予时间和精力保证。

103、教学目标特点?

1)指向性。指教学活动后学生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应该发生的变化。

2)层次性。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性和学段的密切相关性上。

3)系统性。指由若干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教学目标系统。

4)灵活性。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有一个适宜的调整空间。

104、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学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

动。

105、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

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106、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

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与层次性。

4)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先前经验、兴趣和要求。

5)设计教学目标应具有适应性,可随不同的教育和社会情景而变化。

107、认知领域的目标?

1)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通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2)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指这样的一种理解或顿悟:个人不必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义,便知道正在交流的是什么,并能够运用正在交流的这种材料或观念。

3)运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的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4)分析,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

5)综合,指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学说或文章,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6)评价,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08、情感领域的目标?

1)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些特定的现象或刺激,如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问题的重要性等。

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3)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某种价值作奉献。

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指个人具有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至发展出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

109、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1)知觉,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

2)定向(定势),指对稳定的活动的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4)机械动作,指学习反应已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此阶段的动作模式并不复杂。

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操作的熟练性以迅速、连续、精确和轻松为指标。

6)适应,指技能的高度发展水平。学生能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适应特殊装置或满足具体情境的需要。

7)创新,指创造新的动作模式以适合具体情境。

最新整理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 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 位置、路程和位移 (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 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它是矢量。 3.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 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1t t t =- 4. 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 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t + 12 a t2 = v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2 - v02 = 2 ② S t - a t2 ③ v == 2 t v v + ④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Ⅱ-S Ⅰ=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可导出: - =(M -N) ⑤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⑥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2 < 2 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 = 1:3:5……:(21); 1、 2、3、…… 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t Ⅰ:t Ⅱ:t Ⅲ:…:=1:( )21-:()23-……(n n --1); 1、2、3、 7.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1 语文基本知识 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 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_.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_.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_.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_.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_.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_.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_.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_.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_.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_.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_.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2

易错成语50例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_.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_.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_.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_.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_.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_.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_.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_.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_.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_.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_.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_.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_.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下(全)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DNA分子的复制 1. 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时间: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特点:边解旋_________ 边 _______________ ,半保留___________ 复制 条件:模板DNA 两条链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 、酶、能量意义:遗传特性的相对稳定(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例: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 。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鸟嘌吟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多核苷酸链____________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 〕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7 〕氢键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二、RNA分子 R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 子碱基。由于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腺嘌吟(A)、尿嘧啶(U)、鸟嘌吟(G和_ 胞嘧啶(C),因此,核糖核苷酸有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由于RNA没有碱基T (胸腺嘧啶),而有U (尿嘧啶),因此, A-U 配对,C-G 配对。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通常是单链结构,我们所学的RNA有mRNA 、tRNA _、rRNA 等类型。 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1)转录 场所:细胞核 ______________ 模板:DNA —条链 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 产物:mRNA _______________ (2)翻译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 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3 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4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6 3、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7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8 4、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9 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10 4、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11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12 6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13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 14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5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16 (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17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信息来源分类(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26 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27 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28 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29 四、网络信息的检索 30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评价信息 调整

高一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1.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类。 2.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技术发明。 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 侧重:科学发现什么,为什么; 技术回答怎么办; 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满足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下(全)

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时间: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条件:模板 DNA两条链、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酶、能量意义:遗传特性的相对稳定(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例: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 〕脱氧核苷酸。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鸟嘌呤 (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多核苷酸链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 〕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 7 〕氢键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二、RNA分子 R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由于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因此,核糖核苷酸有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由于RNA没有碱基T(胸腺嘧啶),而有U(尿嘧啶),因此, A-U 配对, C-G 配对。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通常是单链结构,我们所学的RNA有 mRNA 、 tRNA 、 rRNA 等类型。 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 (1)转录 场所:细胞核 模板: DNA一条链 原料:核糖核苷酸 产物: mRNA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篇一】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1、准确、生动而深刻的词语: ⑴能否将“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中“认识的”三个字去掉呢? 不行。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一位艺术家被“造反派”批斗,毒打,游街示众,变得“半死不活”,这时候,稍有人性的人都会怜悯,救治他,更不用说“认识的”人了。现在连“认识的”人都“掉开头去”,揭示了“*”已将人的心灵扭曲,或者说人们慑于“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艺术家。而就在此时,艺术家邻居的小狗却奔了过来,“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是非颠倒的岁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认识的”三个字万万不可去掉。 ⑵说说这句话中加粗词语的好处:“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都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每次”和“都”说明了行为次数多,频繁,无一例外。“讨”,说明了行为者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作者的夫人萧珊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向服务员“讨”骨头是需要勇气的。这三个词合在一起,表现了萧珊对小狗包弟的爱,表达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融洽。 ⑶“……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我”为什么“暗暗地”流泪呢? 因为红卫兵抄“四旧”,要杀狗,包弟变成了“包袱”,

有人建议将它送医院作解剖实验用。包弟的命运未卜,它却浑然不知,而“我”作为它的主人,自身难保,又怎样能救下包弟?所以“我”很伤感,但又不愿让包弟看出,所以只得“暗暗地”流泪。另外,“我”当时处于“半靠边”状态,言行受监视,不能明确地流露出对“宠物”的感情,也只能“暗暗地”流泪。 2、含义隽永的句子: 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分析这句话,要抓住“解剖”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专制者“解剖”。其二,这是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解剖”,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解剖”,正是作者自己深刻的反思。 ⑵“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有什么用意呢? 第一句话是说“我”将包弟送上了解剖桌,十几年来一直内疚,一直在煎熬,为了“赎罪”,“我”必须给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欠债,”而“这绝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与过去的十年相比,这“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那“十年”都挺过来了,还怕别的困难吗?第二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这两句话表明了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浙江省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一般过程: a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最新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全)

主题一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学习内容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命科学的早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对生命科学早期研究的重要成果。 ?春秋《诗经》北魏贾思勰《齐 民要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 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动植物广泛观察 ?古罗马盖仑解剖动物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与比较法 ?后期——实验法,以孟德尔、摩尔根等 为典型 3.生命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17世纪显微镜发明——生命科学进入 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林耐“生物分类法则”,制定生 物命名的方法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人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提出“进化论” ?1865年奥地利人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 试验》,建立遗传学 ?美国人摩尔根进一步研究分子遗传学 ?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发展方向——宏 观:生态学微观:分子生物学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 结构——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 ?我国合成具有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蛋 白质)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tRNA) ?多利羊的意义——通过高度分化的体 细胞(乳腺细胞)来克隆动物 ?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生命科学“阿 波罗登月计划” ?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具 体内容为人类基因组的碱基对序列的 测定 4.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5.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6.21世纪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脑科学未解之谜最多 ?转基因技术 ?后基因组计划 ?自己总结 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习内容 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新的疑问 2.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 ?重视观察和实验 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 ?显微镜操作注意点:对光明亮先低 倍镜观察再高倍镜高倍镜下只能 使用细调节器,如果光暗,可以调节聚 光器和光圈转换物镜要使用转换器 ?两个保卫细胞之间是气孔 主题二生命的基础 2.1 生物体中的化合物 学习内容 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作用、存在 形式。 ?含量最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浙江省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与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与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 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就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与改造,并与自然保持与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就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就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与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就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与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就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与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与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与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瞧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瞧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设计就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就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与纽带。(例:白色污染与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就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与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与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与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就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 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 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与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 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与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就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与完善,将设计的风险与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就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