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教案 21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教案 21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教案 21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历史 教案 21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基础。依据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及教材的“弹性”,本课设计着眼于“史前到南北朝时期”“身边”的历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主要史前遗迹、古城遗址、名人足迹、以及村社地名与姓氏由来等,理解历史就在身边。

2.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对有关资料的收集、阅读、整理等,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通过活动,理解家乡历史的演变,感受和认识历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难点】感受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针对不同乡镇的历史,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即史前遗迹组(赣马镇、城头镇)、古城遗址组(班庄镇、塔山镇、海头镇)、名人足迹组(夹山乡、金山镇);另外,村社名称和姓氏由来让全班学生参与。主要方法是调查、访谈、讲述、讨论、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每当提起历史,我们都会认为历史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观看《赣榆印象》,体会赣榆古今变化。

师:这段视频再现了赣榆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想要了解这些历史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历史的变化。

[学习新课]

师(PPT):(展示)《赣榆区地图》

我们的家乡——赣榆区,有“黄海明珠”的美称。她位于江苏省东北端、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临东海县,北与山东省的临沂、日照市接壤,南以新沭河为界,同海州区毗邻。全区面积140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9.9万。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乡镇?大家来看一下地图

师(PPT):《赣榆区行政区划》

赣榆一共有18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24个村委会。

那么,从远古至南北朝时期,赣榆有哪些史前遗迹、古城遗址、名人足迹?你的村庄、你的姓氏是怎样由来的?课前老师已经发配好任务,并且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这上面三个组同学,有的已经把材料给老师了,并且帮助老师一起完成了课件制作。接下来有他们为同学们展示成果。首先请第一组同学——史前遗迹组闪亮登场!

第一组:史前遗迹组(板书)

生1:大家好!我的家乡在赣马镇。我们镇有后大堂文化遗址。

(PPT):后大堂文化遗址位于今赣马高级中学校内,

经考证距今约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底层有扁鼎足、盆式鼎足、平底杯、黑陶蛋壳片、红

陶片等。1987年12月,赣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师:同学们,老师就是赣马高级中学毕业的,欢迎同

学们有时间与老师一起去母校看一看后大堂遗址。好!下

一位同学!

生2:大家好!我来自城头镇。我们家乡有青墩庙文化遗址。

(PPT):青墩庙遗址位于赣榆区青墩庙村东北,也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掘出土矮档鬲足、灰陶片、陶鬲足以及铜箭镞、骨铁、骨椎等遗物。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师:好!我们两位同学调查的非常认真、仔细。那么,我们赣榆远古文化遗迹比较著名的还有海头镇庙台子、大台子文化遗址(PPT)。希望海头镇的同学课后了解一下。但问题来了,如此多的远古文化遗迹在我们赣榆发掘,能够说明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讨论好了?好,我想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哪位同学先说一说。

生3:说明赣榆很早就有人居住。

师:对,还说明什么呢?

生4:说明赣榆历史悠久。

师:不错!下面请你再从历史学习角度,说说看也就是对我们学习历史有什么帮助?

生5: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

师:非常好,请坐!

(过渡)好,下面请古城遗址组介绍你们的调查结果,哪些同学?

第二组:古城遗址组(板书)

生1:大家好!我是班庄镇学生,我介绍的是祝其城遗址。

祝其城(PPT):在今班庄镇古城村,为汉代古城遗存。据说,周武王封黄帝后裔于“祝”,后始建。在今古城西南、东南仍有大段城墙遗址,城西北的烽火台遗迹,近前观看,似意平台,远处观望,则气势巍然。这个遗址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师:嗯!好,几乎要背出来了!下一位同学!

生2:大家好!我是海头镇学生,我介绍的是盐仓城遗址。

盐仓城(PPT):在今海头镇盐仓城村,为春秋莒国盐官

驻地,汉赣榆县城。盐仓城略作方形,城墙用土筑成,东西、

南北各长约1000米。城内曾出土西周、春秋和汉代陶器、铜

器及铜币等,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嗯!不错!另外一位同学!

生3:大家好!我是塔山镇学生,我介绍的是计斤城遗址。

计斤城(PPT):又叫“土城”,在今塔山镇土城村,为汉代古城遗址。据考证已有2000年历史。目前,现存的土城古城遗址分为两段,西南角与东北角各有一段古城墙,不足1000米。2010年,区政府重建为青砖古城。

师:好!很不错,三位同学!

师:我们回顾一下三位同学分别介绍了哪些古城遗址?

生(齐答):祝其城遗址、盐仓城遗址、计斤城遗址。

师:那么,三位同学介绍的古城遗址是否真实存在呢?老师课前也找到了相关史书记载。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组材料(PPT):

“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左传·定公十年》

“东海之怀仁,故祝其也,或以地为氏。”——《路史》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材料(PPT):

“归义有盐仓。”(魏之归义县,就是西汉之赣榆)——《魏书·地形志》

“赣榆故城,名盐仓城,在县东北30里,汉旧县也,属琅琊郡。”

——《元和郡县图志》

“莒,赢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姓氏族谱》

师:这些史书记载,都说明了第二组同学介绍古城遗址的存在性。这种用考古发掘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双重证据法”。

当然,赣榆古城遗址众多,还有塔山镇大莒城遗址,为春秋莒国都城;柘汪镇纪鄣城遗址,为东周至南北朝城池(PPT)。当我们漫步这些古城,游览古风遗迹时,便会更加感受到家乡这片古老而神奇地方会散发出浓厚的历史底蕴。我们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如果找不到,可以找介绍的同学。

(过渡):好,上面第二组的介绍,非常精彩,我们再次感谢他们。下面请第三组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的调查成果,大家欢迎!

第三组:名人足迹组

生1:同学们好!我来自班庄镇夹山汪宇村,我展示的是“孔子齐鲁夹谷会盟”。

(PPT):春秋时期,在今山东境内,当时有两个毗邻的大国——

齐国和鲁国。两国经常大动干戈,结果往往是鲁国被打败,齐国得胜,

齐夺取了鲁的一些土地,但也损失惨重。公元前500年夏天,齐景公

和鲁定公在赣榆县夹谷山会晤,具体商谈议和事宜,历史上称为“夹

谷会盟”。

此次会盟过程中,孔子参加了和谈。齐景公手下的人根据孔子懂

礼少勇的特点,想用武力劫持鲁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阴谋被孔子及时识破,在孔子义正严辞面前,齐景公只得放弃这一企图。在将要盟誓的时候,齐国人又玩弄花招,想以献乐助兴为由羞辱鲁定公,孔子依周公礼法进行了合理的反击,并严惩了齐国乐工,迫使齐景公在修好的盟书上签字。后来,齐景公打算招待鲁定公,孔子言辞巧妙地予以拒绝。

师:嗯!我觉得她讲的很有趣味,但在听故事过程中,需要我们思考。思考什么呢?她讲的故事包括哪几个历史人物?……体现了孔子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那么,这段历史史书有记载吗?老师也找到了相关记载(PPT):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春秋?定公十年》

“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左传?定公十年》

“定公十年春,乃齐平。夏,齐大夫黎弥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史记?孔子世家》

师:夹谷会盟后,鲁国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土地。现在,夹谷山有明代碑刻一块。碑高2米多,宽约1米,碑文“孔子相鲁会齐侯处”八个楷书大字挥洒飘逸,古朴苍劲。从此,“夹谷圣踪”成为赣榆县风景名胜之一。“孔子相鲁会齐侯处”遗址,现已被赣榆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下面哪位同学介绍?

生2:同学们好!我来自金山镇徐福村,我展示的是“东渡第一使——徐福”。

(PPT):

徐福,又称徐市(fú),秦代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是我国最早东渡日本的使者。

传说,东海原有蓬莱、方丈、赢洲“三神山”。山上琼楼玉宇,有长生不老之药,是世人向往而又难以到达的仙境。

公元前210年,徐福遵从秦始皇的命令,携带童男、童女、技师、百工及武士几千人,装载五谷和淡水,向东入海,寻找蓬莱仙山,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徐福这支阵容庞大的东渡大军,从我们村东面的港头村(当时是出海港口)出发,到达“平原广泽”后,再也没有回来。

师:很好!刚才同学提到一个地方——“平原广泽”,它在哪里?中日两国都认为在日本九州。现在,中日一些学者研究证实,徐福是赣榆县金山镇人。

(PPT):1990年12月5日,赣榆县人民政府举办

了第一届“中国徐福节”,以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

在金山镇徐福村修建了“徐福祠”,许多学者常常到此

考察和研究徐福的历史。

我们作为赣榆人,更应该关心家乡的历史,等到暑假希望同学们能实际考查徐福的足迹,好不好?好!

生3:同学们好!我来自海头镇小口村,我展示的是“秦始皇与秦山神路”。

(PPT):

秦山与秦山神路

秦山,俗名奶奶山,又名神山。位于我们小口村东面海上。秦山东大西小,宛若一张横卧海天之间的瑶琴,所以又称其为琴山。

秦山离岸有40里,传说秦始皇为了到达秦山,曾鞭石成路。今天。每当大潮退后,仍能看到一条鹅卵石堆成的道路,一直伸上大陆,长约10公里。此路任凭风吹浪打,千余年来不曾消失。当地的人称之为“秦桥”或“秦山神路”。

师:她所介绍的秦始皇足迹非常有趣,我感兴趣的是秦山神路图片上非常的美。好秦始皇足迹介绍完了,同学们对秦始皇足迹有没有什么怀疑的地方?请同学们发挥才智,讨论一下吧!

师:请大家说一说。

生1:秦山离岸有40里,秦山神路10公里,差10里。

生2:材料中说秦始皇鞭石成路,请问他是怎么鞭打的?再说秦始皇力量没有那么大。

师:她是对秦始皇鞭石成路怀疑。我们假设秦始皇真的到了秦山,对鞭石成路应该怎样看?

生(齐答):传说。

师:什么是传说?传说与史实是什么关系?我们联系一下黄帝的传说?

生:讨论

生:传说中包含历史信息,为史实提供了材料。

师:传说是不是一定是真的?

生:不是。

师:那我们要考查它是不是真的,应该用什么方法?

生:“双重证据法”

师:这里请同学们注意:秦始皇是否到过秦山,需要考证。但秦山神路一定是传说中的故事。

(过渡)上面三组同学都很优秀,我们再次把掌声送个他们!。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发扬这种敢说、能说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赣榆“敢写第一”的精神。下面请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说说你的村社或姓氏由来。

师:先说村庄由来。谁先说?

生1:我们村名是接庄,爷爷说:“原名叫接驾庄,是秦始皇到这里后,老百姓接驾的地方”。故叫接庄。

生2:是的,我们村叫夏庄,原名是下驾庄,据说,就是秦始皇下架的地方。

师:好,请坐!

生3:我是赣榆区政府所在地——青口。爸爸说:“青口是东晋以后,山东青州人迁徙到此处后,发现这里有出海口。为了纪念青州祖籍,取名青口。”

师:不错,她所介绍的青口,史书有这样的记载。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村庄由来。时间关系,我们谈谈姓氏由来吧!

生1:我姓张。据说是皇帝后裔辉的姓。辉会做弓箭,射箭需要拉长弓弦,故取姓张。

生2:我姓刘,爷爷说家谱上说与孝文帝鲜卑族改姓有关……

师:北魏,孝文帝,我们想到什么?孝文帝改革,改汉姓。

生3:我姓徐,传说就是徐福的后代……

生4:大家知道我姓姜。据说,西周后期,炎帝的一支“姜”姓后裔,曾在今天的莒南建立向国。紧靠当时的纪鄣城,那里便成为“姜”姓的聚居地。纪鄣城后来被海水淹没。因此,今天赣榆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柘汪、马站、石桥等地,仍多“姜”姓。

生5:我们宋姓,据说,就是来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商朝后裔的封地“宋”……

师:好的,通过同学们介绍,我们知道姓氏都有来源。有些村庄的命名,与姓氏关系密切。例如,塔山镇的王庄、青口镇的王庄,居民大多姓王;赣马镇的董官河、石桥镇的董温庄,居民大多姓董;海头镇的胡村、莫村,黑林镇的李良庄、朱良庄的命名都与姓氏有关系。

姓氏与地名哪个在前?一般来说,地名与姓氏的重合,不是姓氏来自地名,而是地名来自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姓氏,但有时是相互交织的。例如炎帝姜氏,史书上说来源于炎帝的居住地——姜水,因地而得姓“姜”。不过,“姜”姓又源于氏族崇拜“羊”,它从一开始就是氏族的姓,而非地名,因此,“姜水”之得名,正是由于“姜”姓居住在这个地方,并非炎帝之“姜”姓源于姜水。

“地原无名,因人而得名”。地名原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只有人才会为自然命名,如果没有人居住或活动的地方,便不会有地名。足以可见,地名与姓氏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史前遗迹组、古城遗址组、名人足迹组、村社名称和姓氏由来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双重证据法,了解了我们身边历史,知道了家乡的一些历史渊源和变化。今天赣榆的发展我们有目共诸。请同学们观看赣榆区委宣传部制作的《赣榆》宣传片,感受家乡的变化,相信我们会为今天的家乡感到自豪!

师:播放《赣榆》宣传片视频后(下课)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后,我感觉到定位符合学情,符合学习目标。因为“远古时代到南北朝时期”学生刚刚学过,有基础;赣榆历史就是身边的历史,其变化是可以感受的。由于这样的定位,不同乡镇的学生有不同的历史话语权,可以在全班交流、分享。这就是为什么课堂能够激烈讨论、生机勃勃的原因。当然,不可否认,这里有我的导演和精心研磨,有学生的充分准备。我想,对七年级学生也未必是坏事。

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敢于表达史事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知识,还加深了“遗址、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知道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懂得了历史研究需要“双重证据法”;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当然,本课教学也存在问题,值得教后反思:

一是,七年级历史课到底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程度?有人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要求是底

线;也有人说是封顶;还有人说是保底不封顶。我疑惑过,但我认为本节课我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局限于赣榆县的历史是否真的有些“狭隘”?

二是,什么样的课才是历史“好课”?这个问题历久弥新。历史教学各个杂志社都开展过讨论,但公婆争论不息,见仁见智。是“花”还是“俏”,是“实”还是“虚”。我个人认为“花”“俏”都可以,但底线是达成课标内容要求。我认为本节课我做到了。但是,我是利用假期让学生提前准备的,须知平时学生没有这个时间。

三是,我这样选用材料是否合理?现在课堂教学似有无史料即不成历史课堂的说法,于是有的老师动辄就是七、八则史料,更有甚至十多则史料。其实,学生是跟不上课堂脚步的。我认为选用材料能说明问题即可,不在于多,不在于面面俱到。况且老师也不可能掌握面面俱到的材料,课堂时间也不允许这样做。本课使用了几则古文材料,意图是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因为是七年级学生,故我都与学生通读共品,目的是减少文字障碍,便于理解历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