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项目来源及依据

l 本专项是国家科技部2000年公益性基金项目《全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概念的界定

l “小城镇”及“小城镇建设”的对象:主要指我国行政建制镇的镇区,但作为我国一级行政建制镇的评价,一些综合指标也包括镇区和镇域。

l “可持续发展”:主要指广义的概念,亦包括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l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大城市是指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不满20万的城市。

l 城市群:近代城镇空间组织的一种形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目城镇,它们大小规模不等,职能各异,彼此保持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在距离上既相互分离,中多隔有绿地,又易于交往。

l 都市圈: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式分别有单核心的都市圈和多核心的都市圈。

l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两部分人口,一部分人口在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生活以及向这些地方迁移,这是《城市规划法》所规定的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市);另一部分指人口脱离了直接农业活动向集镇的流动。

3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n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n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n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城镇化战略提升为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等同的国家战略。

n “十五”计划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l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18%增长到2004年的40.1%。城镇作为具有经济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聚合体,通过自身的创造和科技、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能动作用。

4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作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载体,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城市建设是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居民住房、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速城镇化也是解决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

重要突破口,它能促进我国富余劳动力转换、解决人口结构性的矛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n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1.3亿富余劳力有7000—8000万人实际已在城市生活,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按照城市人口统计,已经反映了农民进城、人口流动的市场原则和农民

自主选择的现实状况。

n 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民进城务工,60%流向东部城镇,30%流向中部城镇,10%在西部城镇;40%进入了大城市,40%进入了中小城市,还有20%在小城镇,从根本上说是就业机会带动了人口的流动。以深圳为例,2000年全市总人口700.8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仅124万。上海2000年全市总人口1673.7万人,流动人口达387.1万人。

n 农民进城务工,40%在大城市,60%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说明农民进城也存在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人往往在县城镇、中等城市先务过工,积累经验以后再进入大城市。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

§是一个如何适应农民脱离原有土地、走向城市,寻找与其本身素质相适应的职业、并逐步比较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带来了提高进城农民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以便将来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为在家乡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的家庭成员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实力、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80%是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和县镇劳动所得的事实,足以让人们理解“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

5 世界城镇化的特点与趋势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l 美国著名学者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化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总体设置

小城镇以其自身的独特性区别于纷繁复杂的城市人工复合生态巨系统,但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主要由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科技指标、建设指标5大系统构成,每一系统又包含自身的外延指标和内在指标。由于每一系统都是由复杂的多元参量组成,因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外延指标与内在指标也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反映其发展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其空间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其规模;在层次上反映其功能和水平。

1)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l 土地利用

l 水资源

l 其他资源

l 能源开发与利用

l 生态环境

A.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

l 人均耕地面积

l 基本农田比例

l 人均建设用地

l 土地利用率

l 耕地面积变化率

B.水资源评价指标

l 人均水资源量(一票否决)l 万元产值耗水量

l 水资源利用率

l 自来水普及率

C.其他资源评价指标

l 森林草场资源

l 矿产资源

l 自然风景资源

l 人文景观资源

D.能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

l 新能源利用率

l 人均年用电量

l 万元产值耗能

E.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l 大气污染指数

l 废水排放量

l 污水处理率

l 垃圾排放量

l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l 环境治理费用占GDP的比例

l 水土流失率(一票否决)

2) 小城镇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l 人口

l 就业结构

l 文化教育

l 医疗卫生

l 社会保障

A. 人口评价指标

l 人口自然增长率

l 人口城镇化率

l 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人口比例、老年社会保障)

l 劳动力就业率(镇内登记事业率、外来人口比例)l 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比例

l 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例

B.文化教育评价指标

l 人口受教育程度

l 文盲率

l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l 文化、娱乐设施

C.医疗卫生标价指标

l 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l 医疗保健设施

l 计划生育率(一票否决)

D.社会保障评价指标

l 农村社会保险普及率

l 社会保障机构体系

3) 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l 经济规模

l 产业结构

l 商品流通

l 投资结构

l 财政收入

A. 经济规模评价指标

l GDP总量

l 人均GDP

l GDP年增长率

B.产业结构评价指标

l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l 农业产业化程度

l 工业聚集程度

l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产值比重

l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

l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

C.商品流通结构评价指标

l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l 农产品销售比重

l 工业品产销率

l 外贸依存度

D.投资结构评价指标

l 资产投资总额

l 社会资金占投资总额的比重

l 外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

l 投资增长率

E. 财政收入评价指标

l 财政总收入

l 镇级可支配财政额

l 小城镇财政独立度

4) 小城镇科技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l 科技创新环境

l 科技普及程度

l 信息化发展(主要指万人中计算机拥有量)l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应用

A.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

l 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情况

l 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l 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比例

l 万人中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

B.科技普及程度评价指标

l 政府科普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

l 年科技下乡次数

l 农业科技人员数

l 科普报刊订阅量

l 科普网络

C.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评价指标

l 粮食优良品种使用率

l 蔬菜优良品种使用率

l 畜禽优良品种使用率

l 水产优良品种使用率

l 林果优良品种使用率

5)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l 规划和设计

l 基础设施建设

l 住宅及其他建设

l 建设管理

A. 小城镇规划和设计评价指标

l 规划:有无、各专业规划齐全情况、规划合理、规划按期修编、规划实施符合规定

l 设计:有无、设计合理、绿化规模、人均绿地、标志建筑、雕塑及建筑小品

B.基础设施评价指标

l 交通网络: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及通畅、镇区道路符合标准规定、道路铺装率、村镇交通网、停车等辅助设施、路灯、市政等配套情况

l 给排水:供水设施齐全完善、集中供水率、供水能力、供水系统建设及运行、排水管网面积普及率、排水管网密度、排水设施完善、排水制度

l 供电:供电设施完善、供电能力、通电率

l 环保:生活垃圾处理率、环卫设施完善、万人公厕量及共厕类型

C.住宅及其他建设评价指标

l 住宅: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绿地率、人均居住及使用面积

l 其他建设:工业小区建成情况、市场设施及其他服务设施情况

D.小城镇建设管理评价指标

l 规划建设许可证、管理机构l 建筑市场管理制度执行

l 档案管理

最新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安徽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当前城镇化建设现状并针对安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安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6年底,安徽共有城镇3392个,其中设市城市17个,县级区划105个,其他乡镇级区划1625个。城市非农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5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8座,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4座。全省城镇密度为75.1个/万平方公里,每个城镇平

均服务范围为1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1万人。2006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镇人口比重为37.1%,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6.8个百分点。安徽在城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尚处于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把城镇化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时,属于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并认为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即国家和地区的全部人口、土地、资源和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按此标准来判断,目前安徽城镇化水平只有32%,刚刚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向中级阶段过渡,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城镇化体系。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空间规划布局不合理。在空间分布上,安徽城镇数量不多,分布密度不高;在城镇规模上,大城市数量很少,除合肥市外,其他中小城市规模普遍不大,次级中心城市仅包括5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低,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等级序列。并且,一些小城镇大多为行政建制,而非区域性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城镇发展要求,根本不具备小城镇应有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使安徽省在发展小城镇时背上较为沉重的负担。由于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相应的产业聚集,不能给更多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小城镇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制约当地的产业升级和

全球变化的应对:挑战与机遇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烦人变化,包括大气与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化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被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人类正面临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气候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与认识程度;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灾害现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认识研究了全球变化后,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需要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球变化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全球变化及其研究共识 1、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 全球变化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及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地圈),其直接研究对象是地球巨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等子系统。显然,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直接涉及到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球的可居住性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与社会问题。因此,认识了解地球系统的科学,预测、延缓或适应全球变化,对于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全球变化研究共识 在2000年科学研究委员会议上,IGBP,IHDP,WCRP达成一致共识。全球变化研究共识主要包括:①地球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自调节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各组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变化与反馈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变化。对地球系统动力学的认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评估人类所引起变化的影响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②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人类所引起的地球陆地表面、海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作者:杨杰黄星君时间:2007-11-21 21:38: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的整体论原则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重点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针对传统科技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阐述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的观点。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 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项目来源及依据 l 本专项是国家科技部2000年公益性基金项目《全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概念的界定 l “小城镇”及“小城镇建设”的对象:主要指我国行政建制镇的镇区,但作为我国一级行政建制镇的评价,一些综合指标也包括镇区和镇域。 l “可持续发展”:主要指广义的概念,亦包括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发展。 l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大城市是指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不满20万的城市。 l 城市群:近代城镇空间组织的一种形态。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了若干数目城镇,它们大小规模不等,职能各异,彼此保持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在距离上既相互分离,中多隔有绿地,又易于交往。 l 都市圈: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以空间联系作为主要考虑特征的功能地域概念。都市圈的形式分别有单核心的都市圈和多核心的都市圈。

l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两部分人口,一部分人口在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生活以及向这些地方迁移,这是《城市规划法》所规定的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市);另一部分指人口脱离了直接农业活动向集镇的流动。 3城镇化的时代背景 n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n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n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城镇化战略提升为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等同的国家战略。 n “十五”计划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l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18%增长到2004年的40.1%。城镇作为具有经济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聚合体,通过自身的创造和科技、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能动作用。 4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题目:基于你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与理解,请论述:为什么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 一.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 全球变化,意指在地球环境方面的自然和人为变化导致的所有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国际科学联盟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它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狭义的全球变化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现在的理解,除这三个方面外,一般还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水资源污染、荒漠化、森林退化等)、人口急剧增长等更为广义的内容。 全球变化的加剧,危及人类本身的生存。这一事实已被大量研究结果所揭示, 被绝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定,并被政治家们所接受。80年代以来,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此背景下得以广泛重视,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和理论。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全球变化的现象 1.大气臭氧层的损耗 位于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能阻止过量的有害短波幅射(主要是紫外幅射)进入地球的表面。研究表明,臭氧层正在变薄。南极南部海洋上空的臭氧层已在每年9、10月会出现一个大洞,而且每年都在变深,这个臭氧洞现在所占的面积约3倍于美国本土48个州总面积。即使现在停止污染、损耗臭氧层,臭氧洞的恢复也要几十年的时间。北极也开始出现类似的问题,虽然还没有出现臭氧洞,但是北部在最近的40年间,至少在寒冷季节里,平流层的臭氧层已损耗10%。 2.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 在正常的情况下,大气本身能够通过氧化作用来清除那些干扰现有功能的气体和分子。但这种机能正在减弱。例如,大气的天然“清洁剂”羟基能与甲烷和一氧化碳起化学反应,从而清除它们。由于一氧化碳的活性强于甲烷,大气首先使用它的羟基来清除一氧化碳,然后才来清除甲烷。但由于人类过多地燃烧消费化石燃料和森林,过多地向大气排放一氧化碳,大气的羟基正在被用光,大气就无法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节水、节能、节材、节地与环保、降耗、增效结合起来,发展农业和国企改革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又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引入绿色GDP概念。 哲学方面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原理。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

错误的思想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按规律办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3)联系的观点。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调水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它要求我们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上,要顾全大局,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不能为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4)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

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一)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

关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灵魂,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将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就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工程用创新工程的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技术产业,研发符合市场需求、技术集成的产品。这既是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深层次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还是顺应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正确抉择。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咱们国家提的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所以今天就浅谈一下关于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在今天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导致竞争局面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时代。因为顾客的需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永不停息的搜寻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求。只有抓住了客户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顾客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可是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客户呢?也许答案有成千上万种,但创新是一切最优答案的根本。现在“创新或死亡”成了很多产业部门的格言,尽管世界对创新的兴趣如此的高涨,尽管这几年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层出不穷的在市场涌现,但人们是否真的理解创新呢?很多人对创新的认识存在着一个缺失,他们很可能在潜意识里把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某著名创业家说:真正的创新是让人们做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进一步说人们买的不是发明和技术,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和办法。因此即使你的产品再好你的服务策划方案再多么完美,如果顾客认为那不是解决他们问题的好方法,那么这个创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畅销书《基业长青》里两位作者对世界上以创新著称,长盛不衰的企业像3M公司、惠普公司、强生公司作了详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通过详尽的战略计划,而是通过尝试、错误和机会,准确地说就是意外来作出最佳方案。”创新很多时候需要资金,创新也意味着冒风险,而企业家要抓住的是风险中透漏出的成功机会。创新与供应无关,而是与需求有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创新就不再那么盲目,成功的概率也就增大了。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是国内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现实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为什么Google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得到飞速的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赵显文(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冀东油田)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迫切地要求作为生产力载体的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生态、地理学者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都也有一定的研究,同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寻求一套适合我国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对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21世纪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组,1994),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衣农,1997),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被纳入我国“九五”计划之中(人民日报,1994)。一些大城市也先后为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分别将其纳入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等,1996;北京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1995)。随着可持续发展实践工作的开展,我国城市经济、环境生态、地理工作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展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下面对我国各学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综述如下: 1.经济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西方城市发展一般模型研究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进展演替过程(Batty,1995)。在其时间演替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由于出现数量与质量上的不协调,因而发展过程包括起动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发展顶极期。我国

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今经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前人对该问题探讨的科研成果,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全新的角度探讨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科技经济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调研课题研究(规划编制)

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调研课题研究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县未来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组织人员,就我县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编制等课题进行了研究。 一、现状 至2012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为42.5%,处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快速发展期,也正处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进入城镇的大规模扩张阶段。我县新一轮的各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也是基于这一县情,以尊重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县作为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对自身的性质定位、城镇和人口规模、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公共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重新调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空间发展形态单一 我县大部分乡镇的空间发展形态主要呈“带状”式发展,即沿公路夹道发展,而“带状”形态发展在规划领域属于“不精明”增长发展形态,城镇公共及基础设施供给极不经济,城镇空间单

一,城镇环境质量低劣。 (二)村庄建设秩序混乱 随着农村交通工具条件的改善,农民住房自发地移居于通村公路边沿,形成大量的“路边村”,错失相对集聚的机遇。 (三)公共及基础施不配套 如部分村庄应配建幼儿园、活动室的未配建。基础设施基本是人到哪里就修到哪里,没有完整的公共及基础设施规划。 (四)城镇风貌无特色 大部分乡镇的风貌无特色,个性不突出,基本是“千城一面” (五)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不健全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立即修编,县域水资源利用、教育、医疗卫生、商业等专业规划缺位。乡镇规划体系极不健全,全县3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在有效期内的仅8个,过期的22个,1个乡未编制,各镇均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本无法指导乡镇的有序建设。 (六)小城镇规划规模偏大,且布局不合理 部分乡镇在进行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时盲目追求大规模,并未对乡镇人口规模从多个方面进行预测。城镇人口规模分布未按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进行有所侧重布局。 三、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每个层次城乡规划均具有其它层次规划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立即启动城乡总体规划的编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对社会生态的这种二重性影响,并加以调控、限制和消除。这样,我们才可能在21世纪的现代文明时代,建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1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社会生态既包括自然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人类活动形成的生态环境。而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因此,重视科学技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他认为,实现人类的希望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靠科学。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也是不行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而且,它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人类只有依靠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理性才能确保全球、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对科学技术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科学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2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尤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使资源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两维拓展,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人类对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增长率、人口动态和环境退化等领域的了解,正在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考虑这些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变化情况,更好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坏和能量流动,以便更精确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如何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压力进行反应。依靠科学可以健全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管理政策。只有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类才能解决人口激增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才能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 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 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2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过程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是因为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物质循环过程,造成某个点上的失调而取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成果与破坏是其

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在传统的城镇规划建设中,普遍是土地开发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新城建设速度高于旧城改造速度,环境破坏速度高于生态修复速度,如今新型城镇化给城镇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对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进行概述,并提出拙见,望为各地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标签:新型城镇化;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城镇化也带来了一些难题,在传统的城镇规划建设中,自然乡村消失过快,人们对草原、田园、河流、森林等绿色自然空间的开发速度,明显超出了人口增长速度,由于土地转化速度过快,而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因此城镇普遍出现了水污染、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如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一定要引以为鉴,切实搞好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1 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理念 对于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应该采取“多功能复合、多尺度覆盖”的规划建设理念。首先,“多功能复合”就是要通过GI规划,将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各项功能集合在一起。其次,尺度是景观生态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包括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尺度适应性,简单而言,就是绿色基础设施能够适用于各种区域、各种地点,因此在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尺度适应性,将绿色基础设施融入城镇中的各个区域。 2 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策略 2.1 绿木、林、森等植被的规划建设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缓解这种矛盾,使得自然生态和人类共同获益,使城镇化建设能够同时获得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下面本文进一步分析绿木、林、森等植被的规划建设策略。 2.1.1 实现“多功能复合”以及“多尺度覆盖” 绿木、林、森的规划建设不等于城市美化运动,也不是“花卉加草坪”的绿化景观,在绿木、林、森等植被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木、林、森的规划建设要考虑到“多尺度覆盖”问题,在传统的城市绿地建设中,通常只考虑城市建成区或者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化,如今此种规划建

浅析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浅析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摘要:当今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前人对该问题探讨的科研成果,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本专业知识,以全新的角度探讨科技对社会发展之利与弊。 关键字:知识经济科技自然辩证法社会发展控制论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利” 1.1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现代社会正步入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再到宇观世界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并以空前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类及其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同时,我们应加快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增强公民特别是广大农民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应通过鼓励科技创业,来扩大社会就业;通过科学技术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公共卫生与健康水平;依靠科学技术缩小知识鸿沟,维护社会公平。 1.2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在这里,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而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其发展方式是粗放的、是不可持续的,因而妨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能满足人们社会多样性的需求。知识经济形态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从靠要素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向侧重要素质量改进的集约型转变,实现社会生产的内涵化,使经济增长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高,体现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劳动力的智力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知识密集化等方面。因此,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具体来说,科技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论文

题目: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学生姓名:李潇 学号: 2010070229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摘要: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一、21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是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到转变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并不是说,今天有了科学发现,明天就会有技术发明,后天就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它还取决于发现和发明的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发育和发展的水平,还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其它影响因子的制约作用,所以转化速度不完全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

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3014396065.html, 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戚敏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9期 【摘要】本文概述了铜仁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现阶段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加快户籍、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改革;加快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优化区域基础设施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强大的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支持;构建资源与环境支持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化;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推进,“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铜仁地区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集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重点城镇、工业园区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集聚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需要保护的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严格加以保护。近年来加快形成铜仁城市经济圈,构建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培育发展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2、城乡统筹,“城镇经济”促进“六个新跨越” 铜仁地区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城镇人口120.5万人,较2005年增加20.5万人;全区城镇建成区面积86.91平方 公里,比2005年增加23.7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29%,比2005年提高4.4%。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数量发展到74座(含5个办事处),城镇密度为0.41座/百平方公里,以县城为重点的34个中心镇发展速度加快,城镇职能不断丰富,形成了一批特色城镇和专业化城镇[1],城镇体系框架初具雏形。 3、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51.74亿元,是2005年的1.91倍。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3.7∶22.7∶33.6变为2010年的32.28∶23.3∶41.42,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亿元,比2005年净增153.86亿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比2005年净增22.4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000元和

现代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_门娟

2009年第5期 TIANJIN SCIENCE&TECHNOLOGY 0引言 科技进步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伴生了消极现象,如 环境污染、军备竞争、失业人数增加、物价上涨和金融危机等,2008年爆发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健康、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摒弃。在发展指标上, 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1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现实与长远考虑的首要问题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 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命运和前途。一些现代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人类的开荒、围湖造田、过伐、过牧、滥捕、滥渔严重破坏了自然的物质能量循环和食物链,大大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承载限度。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已引起全世界科技界的重视。 无论是文明古国留下的灿烂文明,还是近代工业发展中产业的布局及走向,乃至当今生态系统对社会发展的支撑或制约,再三证明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促成了一个共识: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从现代经济学来看,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环境首先提供生命支持系统以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离开环境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是不可能的,而不为环境发展提供条件的经济发展也是不能持续的。1.2 自然生态环境是全部生产力自身要素和结果的载体人工自然既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基础,又是人类不断利用自然规律、 自然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人工自然不仅在与科学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而且它不断将科学技术知识积累和储存起来,使得人类生产和社会组织呈现出“生态化” 与“信息化”趋势。“生态化”揭示了人工自然不能脱离天然自然而独立发展,人工自然的发展不能超越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信息化”则反映了随着人工自然对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储存,将改变科技革命的角色,即科学技术不断“长入”人工自然,致使人工自然向有序化方向发展,这又直接改造着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无论从现代经济系统看,还是从人工自然的发展和影响看,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社会改造的对象,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全部生产力自身要素和结果的载体。 2 促进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发展清洁生产 发展清洁生产是从促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引伸出来的战 略。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同时也是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目的出发的。发展清洁生产是从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考虑的,它包括选择无害环境的原料和材料,采取物料和能源消耗少、产品转化率高的工艺和生产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实行减量、循环、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还要求其产品在使用中或使用后不对环境构成危害,即生产“绿色”产品。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产业规划、产品规划、技术和工艺开发、产品设计、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处置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对传统的设计观念和生产观念进行相应的革新。因此,通过清洁生产,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利用效率,以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开发压力。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观、生产模式和在新的观念指导下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的提出,拓宽了环境保护的视野,促成提出变尾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的环境 门娟(天津市塘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天津300450) 华桂英(天津市塘沽区天人合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天津300450) 现代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论述了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分析了某些技术盲目应用的不良后果。探讨了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坚持以清洁生产、节约环保的理念应对金融危机等各种社会矛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现代科技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09-09-06 科学观察 1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