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

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

球上的生物圈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A)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C)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个体

3.下列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D )

A.一片森林 B.一块菜地

C.一个湖泊 D.一个蜂箱

4.下列述语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是(D)

A.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

B.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

C.生物个体→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5.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地域范围(D)

A.一定比种群的地域大 B.一定比群落的地域大

C.一定要在1平方千米以上 D.可大可小,人为决定

6.热带雨林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指出下列哪一个不是热带雨林的特征(C)

A.种类非常丰富 B.结构非常复杂

C.乔木以松杉为主 D.森林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7.生物圈的涵义是(C)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部分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8.下列不属于植物群落特点的是(D)

A.有一定的分层结构 B.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C.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D.高层一定是乔木层

9.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B)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出现空洞

10.处于亚热带的华东地区的自然植被是(A)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11.近来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

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D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C.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D.以上三项都是

12.奉化滕头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的称号,其主要发展模式为(C)

A.先进的信息技术 B.发达的现代工业

C.生态型农业 D.繁荣的商业

13.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此,你认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正确做法是 ( B )

A.严禁采伐森林 B.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C.提倡林区狩猎 D.清除枯枝落叶

14.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B )

A.太阳→草→野兔→狐狸→虎

B.草→野兔→狐狸→虎

C.草→野兔→狐狸→虎→细菌

D.虎→狐狸→野兔→草

15.在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消遣,已知湖中有

这样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肉食性鱼类。在下列方法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的是(A)

A.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B. 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C.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D.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16.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

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A.食物链被破坏 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害虫过度繁殖 D.土壤肥力不够

17.天然森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天然森林形成过程的排列正确的是(A)

①出现乔木群落②出现灌木群落③出现先锋植物④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

18.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右图) 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

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下列关于生

态球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B)

A.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草

B.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

C.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

D.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

19.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牛死后尸体为细菌分解,

在生态学上,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牛为生产者 B.细菌为消费者

C.蝇的幼虫为二级消费者 D.牛的尸体为分解者

20.若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

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种群数量如右图所

示,在这四种生物中最有可能是生产者的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各种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区域中,可组合成一个 。 称为植被。 22.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一切 的综合圈。不管哪种生态系统,都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3. 农田生态系统是 生态系统,以 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稀少。 24. ①生活在一块稻田上的所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

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上述组合中,属于种群的是 ,属于群落的是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填序号)

25. 在某麦田中,存在着小麦→粘虫→蟾蜍的食物链,如果蟾蜍变化不大,则粘虫数量与小

麦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若用农药将粘虫全部杀死,则小麦当年产量将 。第二年如不再使用农药,小麦产量将 。(填“增加”或“减少”)

26. 森林群落的植物有分层现象,由上到下....

的排列顺序是 、 、 。

27. 右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的狐属于 级消费者;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

则 的数量会减少;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

加分解者和 。

三、分析说明题(第28题6分,第29题5分,第30题9分,共20分)

28. 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人们为充分利用庭前院后的小天地,建立了庭院立体生态农业

模式(如右图)。其过程如下:用菜地里的老菜叶喂猪,猪粪制沼气,沼液浇菜地, 沼渣养蚯蚓,蚯蚓养鸡,鸡可散养在果园内,鸡粪直接用于 果园。请根据图回答:

⑴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 ; ⑵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⑶该生态系统除已知的生物外,还必须有 等生物作为 ;

⑷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⑸该生态系统是运用 原理建立的。

29.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吸收太阳光进

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一般生产者的数

量越多,照射的太阳光越强烈,那么光合作

用也越强,生产者固定光能也越多。下图是

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光能和海

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根据图回答:

⑴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

水深增加固定太阳光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

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生

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 。

⑵近海水域水深 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⑶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 者和 者。 果园、菜地猪粪沼渣、沼液蚯蚓鸡粪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南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地球的最后一块净土。事实是否如我们所想象的呢?

小明看到一消息:在2003年,科学家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发现两个怪现象:大批鸟类居然不顾繁殖大事,弃卵而去;大量磷虾同时也在海滩死去。由此小明猜测:南极可

能也有许多环境问题。为验证这一猜测,小明通过翻阅书刊、上网查阅等形式作了大量

调查,调查如下:由于遭人类大量捕杀,南极地区的海豹和鲸的存储量大大减小。由于

人类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排放,引发的全球增温效应使南极冰盖融化,引起海平面上

升。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使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强烈的紫外线严

重影响生物的生存。由于其他地区对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被吹到南极而形成酸雨,造

成当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企鹅的血液、蛋壳中,DDT等有机农

药含量都超标,这是由于地球各处耕种区的DDT,经淋湿作用冲到海洋去,一些微细海

藻会吸收DDT,然后这些微细海藻被洋流带至南极,被当地虾捕食,而墨鱼捕食虾,企

鹅捕食墨鱼,由于DDT有不被生物分解和排泄特点,故最后被传至企鹅。

小明收集的证据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同时他也意识到: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保护南极、保护全球迫在眉睫。问:

(1)小明收集到的关于南极环境问题有(填序号)

①大量捕杀使鲸等动物数量大大减少②南极大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③南

极海域出现赤潮④全球变暖使南极冰川融化⑤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

⑥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

(2)写出DDT富集到企鹅体内的一条食物链:

(3)南极在科学家眼里,是个蕴涵着无价科学奥秘的圣地。而在勇敢的旅游者眼里,南

极是个旅游胜地。但科学家强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主要原因是()

A.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熔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

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D.南极生态系统的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4)为保护好南极,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第八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C D D D 6-10 C C D B A 11-15 D C B B A 16-20 A A B C C 二、简答题

21.生物群落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22.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23.半人工农作物 24.③①④ 25.增加减少

26.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7.⑴ 5 ⑵二⑶兔和鼠非生物成分

三、分析说明题

28.⑴太阳光⑵菜⑶细菌分解者⑷物质的利用⑸生态学

29.⑴光藻类(或浮游植物)⑵ 10 ⑶消费分解

30.⑴①④⑤⑥⑵海藻→虾→墨鱼→企鹅⑶ D

⑷①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

②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农药的用量

③严禁大量捕杀和采集南极动植物(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评估卷-华师大版

2010-2011学年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期末评估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把一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5℃ B.35℃C.55℃ D.75℃ 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 个?( ) 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D.0.45米 3.隔壁王师傅家的玻璃窗坏了,要你给他配玻璃,你会一般选择下列测量工具中的() A.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 B.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刻度尺 C.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刻度尺 D.以上三种都 4.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根据经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蛇、蛙有冬眠习性B.鸟类都有冬眠习性 C.许多昆虫有蜕皮现象 D.冬天的昆虫数量比夏天要少 6.在一个阴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棵长满苔藓的植树,那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里构成 了一个 (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食物链 D.食物网 7.下列地形变化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8.下列现象中,由风化作用直接形成的是() A.岩石崩裂 B.风蚀蘑菇 C.沙尘暴 D.黄土高原 9.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B.木耳 C.酵母菌D.青霉 10.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 ( )

A.营养器官B.营养组织 C.生殖器官 D.保护组织 11.对一盆正常生长的植物左侧单侧光照,一月后,它的生长情况是( ) A.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 C.向左弯曲 D.螺旋向上 12.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珠江三角洲属于下 列哪一种地形类型 (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13.我国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东西距离约5000千米,在一张长度都为10厘米的约上绘制中国地图适 用的比例尺是( ) A、1∶5500 B、1∶11000 C、1∶60000000 D、1∶6000000 14.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D.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15.当北京时间正午12:00时,位于中时区的伦敦时间是() A.4:00 B.8:00 C.16:00 D.20:00 16.下列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 A?温州市所有的居民 B?雁荡山所有的植物 C?江心屿所有的生物 D?生活在楠溪江中的鱼 17.“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 A.春节 B.端午节C.重阳节 D.中秋节 18.右图所示的星座为()。 A.狮子座B.猎户座 C.天蝎座D.大熊座 19.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如果所使用的砝码已生锈了,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确定 D.没有影响 20.下面四幅平面图中,大树位于学校东北方向的是( ) 北 学校大树 北 学校大树 北 学校大树 北 学校大树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 地球上的生物圈

七年级科学第一册形成性教学评估第八章地 球上的生物圈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陆地上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A)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2.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C)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个体 3.下列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D ) A.一片森林 B.一块菜地 C.一个湖泊 D.一个蜂箱 4.下列述语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是(D) A.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 B.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种群 C.生物个体→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5.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地域范围(D) A.一定比种群的地域大 B.一定比群落的地域大 C.一定要在1平方千米以上 D.可大可小,人为决定 6.热带雨林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指出下列哪一个不是热带雨林的特征(C) A.种类非常丰富 B.结构非常复杂 C.乔木以松杉为主 D.森林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7.生物圈的涵义是(C)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部分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8.下列不属于植物群落特点的是(D) A.有一定的分层结构 B.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C.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D.高层一定是乔木层 9.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B)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出现空洞 10.处于亚热带的华东地区的自然植被是(A)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11.近来年,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 角度看,植物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有( D ) A.吸收灰尘,降低噪音 B.制造氧气,吸收有毒气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0-2、什么是科学探究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不能拿开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拄上表面相平. (4)记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或负二十摄氏度 4、体温计的量程:35℃— 42℃,最小刻度:0.1℃, 特点: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玻璃弯管,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4、时间的测量: 1、心率是心脏或者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心率需要使用计时工具。 2、时间单位:秒(s). 常用的还有分、时、天、月、年等 换算关系是:1天=24小时,1小时=60分=3600秒 3、测量工具:钟、表 §0-4、几个主要的科学概念

2019秋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考试试卷(一)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学生用书活页P81]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能直接测量体温的工具是(D) A.刻度尺B.温度计 C.电子秤D.体温计 2.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C) A.伽利略B.哈雷 C.哥白尼D.布鲁诺 3.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的是(D) A.种B.科 C.目D.纲 4.下列各细胞在基本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细胞的是(D) A.卵细胞B.神经元C.肌细胞D.细菌 5.“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属于无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6.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A.细胞B.组织 C.器官D.系统

7.将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后,往往较容易撕下表皮,这层表皮是(D) A.细胞壁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8.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C) 图1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 C.湿衣晾干D.木柴燃烧 10.下列两种生物属于同一物种的是(B) A.小麦和水稻 B.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C.马和驴 D.黑色狗和黑色猫 11.水果店里有红、黄、绿色的菜椒,这说明了生物具有(A) A.同种生物的差异性 B.光照状况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12.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D) A.繁殖速度降低 B.栖息地气候不正常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学校:信懋学校命题人:杭喜 一、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成绩为15秒 B.我们上课用的课桌高为米 C.两只鸡蛋的质量是500克 D.某地区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2、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 B.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 C.点击电脑键盘,屏幕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所以电脑是生物 D.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单一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3、水和无机盐能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的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4、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香蕉 B.西瓜 C.银杏的白果 D.荔枝 5、运动会上,小李的跳远成绩是米,裁判员使用的卷尺的最小刻度是() A.1厘米 B.1毫米 C.1米 D.1分米 6、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7、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8、松树和狗这两种生物大家都知道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下列四个答案中你能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吗()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 B.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 C.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D.狗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己制造营养 9、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项措施最有效()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子库 10、下列不能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是() A.马尾松 B.胎生狗脊 C.法国梧桐 D.银杏 11、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都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C.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刻度范围一样 12、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小科将“羊、牛、马”分成一组,将“虎、狮、狼”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带波长位于。 A.380nm~700nm B .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2.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光照强度称为。 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3.下图表表示北温带海洋的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随季节而变化的数据,以下那一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是。 A.提高光强度破坏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光强度提高增强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 D.硅藻数量的下降导致养分的降低 4.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A.气候驯化 B.调节C.驯化 D.适应 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7.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 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8.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9.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C.冬小麦 D.水稻 10.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光照C.水分 D.土壤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学生课桌的高度是70mm B.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 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2.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这些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是为了( ) A. 完成观察任务 B. 得到观察结果 C. 延长观察时间 D. 扩大观察范围 3.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 ) A.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 B. 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 C. 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D. 都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4.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 A. 地形的类型 B. 地形的分布 C. 地形的起伏 D. 地形的地质构造 5.无脊椎动物中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是()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线形动物 6.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液泡 D. 叶绿体 7.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8.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9.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 世界地图 C. 中国地图 D.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10.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太小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 B. 距离太远的物体之间不存在万有引力 C. 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 D. 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11.“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人体细胞中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的身份信息,从而用以鉴定不同人的身份。这样的身份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结构中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膜和细胞质 D. 细胞核 12.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地球上的生物》word同步测试

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华师大版)同步检测一一 SMJ (十八一) (上册第八章 地球上的生物圈) 班级 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 、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题 2分,共40分) 1有一位生物学家,正在研究某一 种鸟的季节性迁移行动,他们的研究对彖 A. 生态系统B . 群落 2. 处于亚热带的宁波地区的自然植被主要 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种群 D .个体 () C.针阔混交林 D .针叶林 列关于天然森林形成过程的排列正确的是 3. 天然森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出现乔木群落 ②出现灌木群落 A. ③④②① B .①②③④ 4?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屮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5.在一片潮湿阴暗的草丛屮,有一堆长满苔蘇的腐木,其屮聚集着蚯蚓、蜘蛛、老鼠、蚂 蚁等动物,这片草丛中的生物构成一个 () A. 生物种群T 生物个体T 生态系统T 生物群落 B. 生物个体T 生态系统T 生物群落T 生物种群 C .生物个体T 生物群落T 生物种群T 生态系统 D .生物个体T 生物种群T 生物群落T 生态系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地域范围() A .—定比种群的地域大 B .一定比群落的地域大 C .一定要在1平方千米以上 D ?可大可小,人为决定 9. 奉化滕头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 “全球500佳”的称号,其主要发展模式为( ) A .先进的信息技术 B .发达的现代工业 C.生态型农业 D .繁荣的商业 10.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此,你 认为 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正确做法是( ) A .严禁采伐森林 B .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C ?提倡林区狩猎 D ?清除枯枝落叶 A .太阳T 草T 野兔T 狐狸T 虎 B .草T 野兔T 狐狸T 虎 C .草T 野兔T 狐狸T 虎T 细菌 D ?虎T 狐狸T 野兔T 草 C.生物种群 6. 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A .捕食 B .合作 C.竞争 7.下列述语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 D .生物群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 ?() D .寄生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带※是老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冬天里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在玻璃窗的玻璃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水的哪个过程造成的() A.蒸发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在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为() :2 :1 :4 :5 3.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4.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植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部位是() A.茎 B.叶 C.顶芽 D.风干的种子 5.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爱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6.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氮气和氧气,利用了它们的() A.颜色不同 B.沸点不同 C.凝固 D.密度不同 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曲线表示晶体,B曲线表示非晶体 所表示的物质的熔点较低,B所表示的物质的熔点很高 和B所表示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和B两种物质都是固体,如果它们放热则都可能凝固 8.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是()

A.三角形 B.五角形 C.圆形 D.方形 9.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0C、标准大气压下)和溶解度(200C、101千帕条件),实验室要收集氯化氢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C.排水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 10.属于昆虫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若虫→成虫 C.卵→成虫→蛹 D.若虫→成虫→蛹→卵 11.神舟七号飞船是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大推力火箭送入太空轨道的,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因此要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2.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1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14.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5,8 章不考) 第0 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 、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 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 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 μm 1 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 )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 )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 )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 )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 )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 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 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 跑道周长 (3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 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 ℃,测量范围为35 ℃ -42 ℃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 、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为秒,符号 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 ,月,天(d) ,小时(h) ,分钟(min) ,毫秒(ms) 。单位换算:1 天=24 小时 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 1 秒=100 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科学__第0章_走进科学优秀教案

走进科学 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1)了解水银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第一节《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思考并讨论: ①为什么树上熟透的苹果会往下落,而天上的月亮既不落向地球,也不向外太空飞去?(拓展:牛顿的故事,瓦特等;总结: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就可以进入科学世界,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②什么原因使蝙蝠在黑暗中具有高超的飞翔本领? ③什么原因使鱼类、鸟类形成了迁徙的习性? ④为什么企鹅能够在冰雪世界环境生存? 引发思考:你对以上的现象有什么感想?大自然还有哪些奇妙的现象? 昆虫蜕皮;刮风下雨;日食月食;水的蒸发和凝固等 例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雨后出现的彩虹 B 神舟七号上天 C 流星划破夜空 D 大雁南飞 例题2:流星产生的原因? 解析:夜色中的天外来客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并发光,高温陨石高速下落形成流星。 例题3:夏天,把冰块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一段时间。 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 总结: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的答案,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不断探究与思考,科学是可以认识的。 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 二,课堂小结: 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时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绪:走近科学 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1、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不一样的东西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 2、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可以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苹果会掉下来是因为地球引力,蝙蝠靠超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南极气温极低,最低温度接近—90℃,气候变化无常。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 4、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用证据去检验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5、亚当斯提出了海王星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勒威耶完成了对海王星的预测,伽勒找到了海王星。 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6、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质量单位是千克。 7、长度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1)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3)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由于一些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能消灭,但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9、实验报告要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日期,器材和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 10、温度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的沸点定为100℃。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制作的。 11、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温度不能大于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计的测量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 (3)要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 (5)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2、心率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四:几个重要科学概念 13、天平使用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最小刻度。(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调节横梁右侧的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3)把待测物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中,在右边的托盘中放适量的砝码,使天平横梁接近平衡,再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4)读出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待测物质量即为两数之和。 (5)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取下待测物,再把天平放回原位。

七年级科学上(华师大版)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期末复习

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期末复习 姓名:班级:学号: 一、概念回顾 1.种群的概念:。 2.群落的概念:,简称。 3.森林群落有现象,自上而下依次为:、、、地衣层。它们生活在最适合自己的,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在森林中由于植物的分层,导致以植物为生的动物也出现。 4..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有的植物的总合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不同类型的构成了不同的植被。 5.天然森林的形成:沙丘出现一年生草本植物()(一段时间后) (几百年后)(漫长过程后,近千年)形成一个稳定的 6.森林的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 8.生态系统由成分和成分两大部分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的各种生物以及成分,后者包括、、、、等。 9.生产者是生长在地球表面的生物,一般为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成分之一。 10.消费者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以植物或动物为食。动物可分为(初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等。 11.生态系统中个生物由于关系而形成一条锁链,称为,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成网状结构,称为。 12.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由绿色植物将能转化为能进入生态系 统。 2)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和传递的。即生态系统中食 物链和食物网是和流通的渠道。 3)物质和能量随食物链的递增,能量逐级。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能量损 耗,反之,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4)食物链能量流动特点:a.起点:,终点:;b. 向,循 环。 5)食物链中某一环节破坏,食物网可能,生态系统遭到冲击。 13.生态农业概念:运用原理,把和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目前生态农业的模式比较成功的有: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14.生物圈的组成成分:地球上的一切及其生存空间内的全部成分。 范围:圈的下层,圈的上层和的一部分(海平面下千米到海平面以上千米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

七年级科学上(华师大版)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基本概念参考答案

第八章地球上的生物圈基本概念参考答案 一、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定的区域环境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三部分 ①属于同一物种。物种是一群生物,它们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出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②占据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可大可小。③是同种生物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一个种群中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只要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那就是一个种群。 2.群落的概念: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各种生物的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三部分:①“一定区域内”,它决定群落的大小、可大可小,由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②“各种生物种群”实际是这一区域内各种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种群。③“总和”的关键是指这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具体有这植物种群(这个环境中所有和植物)、动物种群(这个环境中所有的动物)和微生物。 3.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不是简单的组合,从而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 4.森林群落有分层现象,自上而下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衣层。它们生活在最适合自己的生长空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在森林中由于植物的分层,导致以植物为生的动物也出现分层。 5.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及其生活的环境,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有的植物的总合叫植物群落。 7.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 8.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不同的植被。 9.天然森林的形成:沙丘出现一年生草本植物(先锋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段时间后)出现灌木群落(几百年后)出现乔木(漫长过程后近千年)形成一个稳定的天然森林10.森林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保持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称为地球的“绿色之肺”。 11.森林之最:①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亚马孙河流域,占世界热带雨林的30%以上,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国家是巴西。②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芬兰,为76.7%,其次是瑞士。为68.9%,第三是日本。为67.8%。森林保护最好的国家是德国。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2.42厘米B、2.428厘米C、

2.43厘米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

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 球上的生物圈 复习目标: 1. 明白得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并正确区不。 2.把握生态系统组成及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 3.学会正确表示食物链。 4.明白得自然界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淌及分析。 复习过程 一.种群 1.定义:在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的个体集合。 2.种群三要素 a.一定地域,可大可小 b.同一物种 c.个体集合 3.种群中的生物之间有大小,年龄,性不的差异。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环境内,各种生物的种群的总和叫生物群落, 简称群落。如:学校群落,池塘群落。 2.群落的三要素 一定的环境,可大可小 包括各种种群 总和指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3陆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结构最复杂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沼泽 4.群落有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自上而下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5.植被: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 三.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区域中,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的综合体。 2.分类:按是否人工形成分 a.天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 b.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 c.人工生态系统:如都市,宇宙飞船

常见的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农田,都市等生态系统 3组成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养分、气候因子等 生物成分: a.生产者:要紧是植物 b.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 c.分解者:要紧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其中分解者、生产者必不可少,生产者占主导地位。 4.生物间的要紧关系是食物关系。因而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和能量流淌的渠道 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b.物质和能量随食物链的递增而逐级减少(能量金字塔)。 c.农药,重金属含量由于不能被生物分解而随食物链的递增而递增。 四.生态农业: 运用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一个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 类型: 基塘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庭院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意义:表达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五.生物圈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组成成分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生存空间的全部非生物因素 大气层的下层(对流层):海平面向上10千米 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地面向下2~3千米 水圈的一部分:海平面向下12千米 其中,海平面上下100米范畴为生物最活跃区域 例题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紧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 2.下列不能被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B.一块菜地 C.一个湖泊D.一个蜂箱 3.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草履虫B.细菌 C. 蘑菇D.草 4.生态系统中,以朽木、粪便、枯枝落叶等为营养的 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是() A.生产者 B.一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二级消费者 5.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