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欢乐、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的艺术,总的可分5个阶段: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27~40岁,在从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65~94岁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齐白石艺术的渊源,一是明清以来富于革新精神的画家徐渭、朱、石涛、金农、黄慎、吴昌硕的传统,他博采众家而融为一体。二是从浙派到赵之谦再上追秦汉碑版的刻印传统,融会篆、隶、八分和魏碑,而自成洗练奇崛、排夏纵横的作风。三是民间工艺和民间绘画刚健清新风格的滋育。他将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自然而然的结合起来,雅俗兼得,从而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齐白石

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且兼工、写两种作风,俱造诣高深。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虽不及花鸟草虫多,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与山水画一样,齐白石在人物画领域的成就也常常为其花鸟画的盛名所遮蔽。然而在白石老人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人物画却是其不懈致力的方向,它与山水画、花鸟画一起,组成了齐白石绘画艺术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营造出一个关于齐白石的艺术神话。而其最早的声名鹊起也得益于人物画的创作。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民间广泛流行的题材入画的。另一类则专作画像。26岁时,齐白石拜萧乡、文少可为师,转习民间画像之法。虽则以“写真”为活计有着种种不堪,却是齐白石早年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从这些“写真”的作品而言,既有如《胡沁园画像》那样专注于人物风神刻画的纯肖像作品,也有像《黎夫人像》这样在注重对象颜容相貌表达的同时,又对衣纹、服饰详加描绘的画作。齐白石题所作《罗汉图》时称:“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似乎他的人物画创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非毕生热衷的事业。但联系到齐白石前后风格的不相同,以及1899年齐白石投师王运门下,云游天下,广交文士墨客后在思想上发生的巨变而做一考量,齐白石决热放弃的只是前期过分工细而迎合世俗的做派,却将其人物画的创作刻意做文

人画的改造,以达到“雅”的意趣和生拙的笔墨效果。在二十世纪,齐白石不以人物画名世,但他的人物画仍有独特的贡献,占有独特的地位。

在齐白石山水画中横轴最少而立轴最多。横轴易于移步换形的描绘,是一种在实践中展开的艺术,要求构思的缜密,景观设计的跌宕变化,这似乎与喜欢放手直干、痛快简约的齐白石性格有所不合。事实上,即使齐白石画横轴,也总是以空灵简少胜,而从不繁密、从不画长江万里图式的长卷。在立轴行驶中,他又喜画狭长尺幅,而颇少选择近于黄金律的长卷。其山水如此,花鸟人物也是如此。这也许是偏爱也许是画作习惯。这正如潘天寿多作横方或竖方镜心,林风眠多在方纸上布阵,陆俨少格外喜欢长卷一样,不不完全出于内容之需,也和画家多特的视觉心理经验、构图习惯和艺术追求相关。

齐白石立轴山水,以高远、平远为基本形式。凡画山则高远或高远兼平远,画江河湖海、溪桥村舍则平远或平远兼高远。不论高远平远或两兼者,都绝少一开一合的传统范式,其独特的章法个性,一望便知属于齐白石。

构图之外,它们还有如下特色:

一曰:简少单纯简洁、宁少勿多、突出主题、省略琐碎。不仅物象简少,笔墨也简少—大多是简括粗放的勾染,几乎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清明上河图》 摘要:《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风俗画作品,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该画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写了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张择端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其中计有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舍122座,轿子8顶,舟船25只,树木124棵。《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着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

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2015-02-05 国历书画 国历书画 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 题识:乘云注雨。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 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

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滨生弟璜并识。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 《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齐白石进入八十岁後,年事愈高,基本上不再作山水画。此件为筹建龙山诗社之际的作品,且为画龙山七友题材仅有的一件作品。松林待饮镜心设色纸本(1500万元,2012年

作品赏析

第一课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观后感当我欣赏完《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以后,我感到这幅画线条简练、质朴,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热烈,创造出清新明丽、开朗豪放的意境。他的画充满课幻想和质朴的感情,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一见就很喜欢。 画面上虽然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却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看完这幅画我知道了,要想画出好的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想培养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欢乐、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的艺术,总的可分5个阶段: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27~40岁,在从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65~94岁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齐白石艺术的渊源,一是明清以来富于革新精神的画家徐渭、朱、石涛、金农、黄慎、吴昌硕的传统,他博采众家而融为一体。二是从浙派到赵之谦再上追秦汉碑版的刻印传统,融会篆、隶、八分和魏碑,而自成洗练奇崛、排夏纵横的作风。三是民间工艺和民间绘画刚健清新风格的滋育。他将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自然而然的结合起来,雅俗兼得,从而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齐白石

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且兼工、写两种作风,俱造诣高深。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虽不及花鸟草虫多,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与山水画一样,齐白石在人物画领域的成就也常常为其花鸟画的盛名所遮蔽。然而在白石老人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人物画却是其不懈致力的方向,它与山水画、花鸟画一起,组成了齐白石绘画艺术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营造出一个关于齐白石的艺术神话。而其最早的声名鹊起也得益于人物画的创作。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民间广泛流行的题材入画的。另一类则专作画像。26岁时,齐白石拜萧乡、文少可为师,转习民间画像之法。虽则以“写真”为活计有着种种不堪,却是齐白石早年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从这些“写真”的作品而言,既有如《胡沁园画像》那样专注于人物风神刻画的纯肖像作品,也有像《黎夫人像》这样在注重对象颜容相貌表达的同时,又对衣纹、服饰详加描绘的画作。齐白石题所作《罗汉图》时称:“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似乎他的人物画创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非毕生热衷的事业。但联系到齐白石前后风格的不相同,以及1899年齐白石投师王运门下,云游天下,广交文士墨客后在思想上发生的巨变而做一考量,齐白石决热放弃的只是前期过分工细而迎合世俗的做派,却将其人物画的创作刻意做文

美术鉴赏论文 (1)

中国绘画艺术浅谈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往往是形容我国古代艺术文化、悠久历史的最佳词汇。一个线条,一个轮廓,一抹色彩,看似简简单单的几笔,画家却能够用远近呼应、以动衬静等手法将人物、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唯妙唯俏,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所在! 从远古的陶瓷绘画,到魏晋的墓室彩绘砖,再到隋唐的壁画,个人感觉,相比较于西方油画的死板,我们中国美术讲究的是形散神聚,画家们举手投足之间一挥笔墨,就能表达自己对人物、事物的态度与看法——不论是一种巫术,还是讽刺官僚、表现民生疾苦,抑或是细致刻画某种动物等等。通过这几次选修课,我觉得古代的画家不仅仅是画家,他们往往能够用笔墨批判现实或者是表达某种愿望或抱负,总之,绘画的目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欣赏,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绘画之中感受到它们所带来的内涵美、意境美,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去研究的地方! 在美术鉴赏这门课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顾恺之大师。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老师上课细心地讲述了洛神赋的故事,《洛神赋》是古代有名的诗人曹植用神话隐喻着失落了爱情的感伤的诗篇《洛神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重要作品。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的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塑造了洛神的动人形象,也就是被他美化了情人的形象,甄氏的儿子曹叡将它改名为《洛神赋》。恺之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师法卫协而又有所变化,他的画有敷染容貌,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的特点。史有以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精通画论,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齐白石绘画艺术赏析_谭鸿遐

大舞台大126 摘要:作为我国20世纪美术界伟大的艺术巨匠,齐白石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爱戴,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所独有的清新、简练的艺术风格,使得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文章对齐白石先生作品民间性、幽默与讽刺性以及童真性的探讨,并对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世人进一步了解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艺术,进而更好地认识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成就及走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艺术;民间艺术 上世纪以来,我国画坛上先后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传统派大师,他们在传统中求变革,不断挑战自身的绘画艺术,形成了自己个性的、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其中,齐白石先生就是一名家喻户晓的绘画艺术大师,通过对他绘画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风格及内涵,进而正确地认识和欣赏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很强的现实及指导意义。 一、齐白石的绘画具有民间性 生于农民家庭的齐白石,在从牧童和木匠一步步走向艺术大师的过程中,对广大的平民世界有着独有的感触。在年轻时期,他深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使得他在后期的作品中处处透露出了深厚的民间情节和情趣。 齐白石艺术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时时流淌着淳朴的民间意趣,这些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灵魂,而鲜明的色彩、独特的笔法、精致的造型和奇特的构图,则成为他艺术生命的形体。这种语言来自他内心深处炽热的情感,又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呼唤。齐白石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民间艺术,洋溢着民间生活的平凡、淳朴、率直和真切。这些都源自于他早年的木匠生活,进而成就了他艺术生命的高度。 齐白石艺术所散发出的超凡意趣与清新气息源自于他的民间情节,但是这种情感来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作为一名艺人,齐白石老人的艺术修养是一般的民间艺人所无法比拟的。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齐白石不断地打破世俗牢笼的限制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的不懈努力使得他自身所潜在的农民意识价值品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以一种天然朴素的形式纳入到艺术创作之中,最终登上了世界艺术大师的宝座。齐白石的民间艺人经历与平民生活意识使得他不同于一般的文人画家,而他在艺术创作中所遵循的文化传统又使得他的艺术境界明显高于民间艺人,正是这样不同的经历与境界使得齐白石超越了民间艺人与文人画家进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他的作品妙就妙在似是而非是,既不媚 俗,也不欺世。齐白石力求让世俗的意趣和文人的格调在艺术实践中和谐共赢,这就是他独特的造型观。 二、齐白石的绘画具有幽默与讽刺性 齐白石老人的画作不仅在国内受到欣赏,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肯定和称赞。这是因为他的画作不仅笔墨精湛,更富有深邃的精神映射。他的作品充满幽默,又不乏讽刺,从这些耐人品味的作品中我们能品读到老人崇高的艺术心灵。 1.幽默艺术 在喜剧理论看来,具备喜剧性就是将两件不具备因果关系的事情偶然联系在一起。白石先生创作的大量作品就体现了在偶然中创造幽默的情趣。中国传统绘画造势的原则之一就是运用对比,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作品的幽默性。正如在我国传统相声表演中,相声演员的形体往往都是一高一矮、一肥一瘦,对比鲜明,幽默感顿生。齐白石在其绘画作品中就将对比手法运用地非常巧妙和自如。例如,他曾多次进行《柳牛》作品的创作:以极长的立轴展开,几缕细长鲜嫩的柳丝从画幅的上端垂下,宛若女人的万千秀发。垂柳之下一头体态浑圆的肥牛立于其下,画家舍弃侧身专画牛的背影,将肥大如气球般的牛肚子明显地凸显了出来。万般纤细秀长的柳丝之下偏偏站着一头如此的壮牛,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幽默之感。 2.讽刺艺术 幽默无疑是善意的、包容的,使用智慧表达自然和对待人生,但讽刺则不同,其具有鲜明的情感和明确的批判意味。白石先生作为伟大的艺术家也十分善于运用讽刺,他创作的部分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不亚于一般的讽刺漫画。白石老人曾多次创作《不倒翁》,并作诗题画,从不同的侧面对旧有官僚体制的腐败进行揭示以及对官僚体制下官吏的丑恶进行深刻讽刺,辛辣痛快,隐意深远。一脸奸相的“不倒翁”,在鼻梁上再配上一块象征戏剧丑角的白豆腐块,手里的折扇恰好将其心胸部分遮去,旁边题有三首诗:其一,“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其中,“泥半团”讽刺的就是官僚体制下官吏的昏庸无道,而这恰也是官吏在这种官僚体制下得以保全的根本。后两句是对旧有官僚必然被识破并打败的隐喻。再看诗后的批注言:有人认为这不倒翁是个新鲜玩意,不远千里的带到长安,并按模按样地做出来供他人欣赏把玩,却不知这种东西却是世间无处不在的……短短的几句批注使得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加浓重。白石先生创作的讽刺人物画,十分接近漫画艺术,对于我国漫画民族风格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齐白石先生的绘画具有童真美 齐白石绘画艺术赏析 谭鸿遐 美术 DOI:10.15947/https://www.docsj.com/doc/2e5500786.html,ki.dwt.2012.12.127

美术鉴赏论文关于梵高

美术鉴赏论文 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提起梵高的经典作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向日葵》。它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

2020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齐白石

xx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xx----蝌蚪、xx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五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童心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做一个人品贵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鱼、虫,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入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 式。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一生的转变 3.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欣赏传统中国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收集资料 学生准备:分组收集资料 教学构思与设计: 本节课是属于欣赏课,为了不使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氛围沉闷,教师采取课前让学生分成四小组:简介组,绘画图片组,篆刻组和诗歌组,这样充分发扬新课标中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的游戏方式让他们完全能的融入课堂中,充分地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讲讲齐白石的典故,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氛围,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齐白石。 教学流程 1 / 4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13-000)梵高的《向日葵》赏析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时间:2012年6月6日

摘要:梵高油画《向日葵》,具有非同寻常的仿佛想要突破画框的一股奔涌而出的力量,和一种难以克制的自我表达的欲望,令人震撼。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和向日葵谱出相濡以沫生命与共的蓝与黄交响乐章,是其悲剧一生的象征物。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无不给我们启发与深思。 关键词:印象派情感美学向日葵梵高 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以马奈为中心的一批画家如莫奈、西斯莱、雷诺阿、塞尚、德加、毕沙罗等人,在反对学院艺术的口号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艺术革新,并登上法国画坛。1874年他们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展览,社会反响很大,参展作品中,有一幅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这样印象派绘画便由此而得名了。 如今一提到印象派,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忽视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3.30——1890.7.29,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文森特·梵高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梵高27岁时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 绘画了800多幅油画及同等数目的素描, 却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 只能长期依赖弟弟Theo 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他的一生,就正如毕加索所说: 『这人如不是一位疯子, 就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题目: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姓名:李欣 学号:2013300999 学院:材料学院 导师:于凤丽 2015年5月23日

由《清明上河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 摘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自从问世,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和鉴赏从没有中断过,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以及作者画技的高超。在不断的探索和评价过程中,我们对美术的鉴赏本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关键字: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意义 正文: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它也是鉴赏者面对足以引起审美感情的作品,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作品基本情况介绍 下面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为例,先对作品进行鉴赏,然后结合这幅作品来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

卷中,画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分是市集。画中有五百五十余人,牲畜五六十匹,船只二十余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市井生活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啊!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这些都体现了张择端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才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全画分为三个部分: 一、汴京郊野的春光:疏林薄雾中,掩映着低矮的草舍瓦屋、小桥流水、老树、扁舟,阡陌纵横,田亩井然,依稀可见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二、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

名画欣赏——《齐白石画虾》

学习活动:齐白石画虾(以艺术领域为主) 执教者:汤淳 设计思路: 选材来源: ※主题的开展: 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站点“了不起的中国人”——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大画家,他不仅国画技艺高超,并且具有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是画家的作品还是画家本身的素养都非常值得作为幼儿的欣赏、学习的素材。我班孩子有彩墨画——画虾的基础,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让孩子了解齐白石作品特点、熟悉齐白石坚持努力的故事后让孩子们来作画,我想今天的活动孩子们会对如何画虾有更深的认识,更浓厚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 问题1:写生角遭冷遇 中班以来,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我们结合自然角设置了写生角的内容。开设写生角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后渐渐受到了冷遇。我开始寻找原因,并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体验写生与临摹的不同特点从而再次提起写生兴趣。 问题2:做事缺乏坚持性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班不乏这样的孩子:缺乏做事的坚持性,而齐白石做事坚持努力的故事能让孩子感受到坚持努力就会成功有成果。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齐白石的作品、故事,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知道做事需要坚持努力。 2、在临摹、写生的基础上,体验画虾的乐趣。 一、欣赏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作品:我这里有一位国画大师的作品,一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他是谁了?(齐白石爷爷) 2、齐白石爷爷的作品上画了什么呢?(虾) 3、齐白石爷爷画虾最有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齐白石爷爷的作品吧!【设计意图: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开门见山地进行导入活动,过渡自然,使后面

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点。 1、你们发现齐白石爷爷作品中的虾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 2、齐白石爷爷画的虾有一个特点哦!是什么特点呢?(引导观察虾的眼睛) 小结:齐白石爷爷作品里的虾形态、颜色各样,栩栩如生。他们游动的方向不同,身体的各部位很生动,就像真的在水中。 过渡:那他画的虾为什么如此生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学画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提问两个问题,第一,目标指向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虾的游动方向、颜色、体态特征等,教师让幼儿有充分、仔细的观察后用自身的语言组织进行讨论。仔细的观察、讨论有助于幼儿及时发现齐白石的用笔、用墨方面的灵动变化。】 三、欣赏故事——感受国画大师坚持努力的精神。 欣赏故事: 齐白石小时候,在他家边上有个水塘,他见池塘里的小虾在游动,他想呀,如果能天天看到池塘里的小虾该有多好!可是齐白石家里贫穷,学不了画画,等他长大成人,才拿起画笔。齐白石真喜欢虾,于是他决定学画虾。齐白石就想跟着书本临摹画虾,但是临摹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画的虾虽然很像,但却少了几分生动。为了将虾画得生动,于是在自己书桌旁的水缸里养起了小虾。齐白石每天看虾、画虾。吃饭时想的是虾,走路时想的是虾,就连睡觉时想的也是虾。他每天坚持画画,一画就是几十年,柜子里、书桌上都是他的作品。直到齐白石九十多岁高龄,他都坚持每天画画。终于,他画的虾驰名中外,成为了中国的大画家,真了不起! 1、齐白石爷爷一开始是怎样学画虾的? 2、后来他发现他画的虾怎么样?(不生动),那他后来用了什么办法?(观察、写生……) 3、为什么他会成为中国的大画家? 小结:齐白石爷爷坚持努力,不断画画,才变成了一代有名的国画大师,他认真努力画画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哦!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齐白石的作品赏析 2010-12-29 21:26 提问者:qi諞|浏览次数:3794次 快点啊、、、我们的作业、明天就交了!!! 2011-1-4 10:59 最佳答案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 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12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齐先生在画虾上有重要的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这个飞腾,太重要了,非常伟大,因为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摹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齐白石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可他在开始学习画虾的时候,只会临摹,画的虾一点也不活,都是很呆调的。后来经过自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终于把虾画得活灵活现。成为了世界杰出的艺术家。齐白石60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课题:《齐白石》(浙美版第十三册“艺术瑰宝”单元第一课)课型:以欣赏评述为主,技法为辅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立足实际,开渠引流,突出审美,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审美意 识。 教材分析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欣赏和评述这一领域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基于此,本课将通过学习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三则间的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实物虾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国画,黑白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任何一个绘画展览里,只要有齐白石的作品,那么最突出的一定是他的画,哪怕就算是一幅小品夹在别人的大件里,也仍然十分突出,为什么他的画如此受欢迎呢?他的绘画艺术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呢?带着这些“?”,我们一起走进齐白石(PPT漫画《齐白石》板书《齐白石》) 师:简介齐白石 二欣赏 有位漫画家何君华先生为齐白石画了这样的漫画,(PPT )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讨论: 眼睛、嘴------虾 胡子----蝌蚪、山泉 鼻子-------葫芦 帽子-------山

美术鉴赏论文.

作为一名XXX专业的大二学生,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仅培养了我基本的审美能力,也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从图案,到画面;从国画到油画;从时装到装饰品。让我知道艺术无处不在,艺术更是源于生活也是高于生活。 美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之一,是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共同和最普遍的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讲,不论见识多识广,他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鉴赏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可以使我们间接的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到的广阔领域,可以帮助我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扩大知识的领域。其次,美术鉴赏是陶冶人思想情操,提高人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之一。美术鉴赏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其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是对其思想情操陶冶的过程。所以,美术鉴赏中队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其本身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抽象的理论教育,也不同于某种带有强迫性的法纪教育,是陶冶人思想情操、提高人精神境界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上课的时候老师通过讲课和视频展示的方法来向我们介绍每个方面的艺术,虽然每次放视频只能放一部分,但我

们也听的津津有味。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特点的艺术文化,比如我们的国画、紫砂壶上的艺术和施华洛的水晶装饰艺术等。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一部叫做寻找手艺的纪录片,片中讲述了作者起初拍这部片子的起因,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最让我惊讶的不仅仅是片里那些惊艳四座的手艺,竟是摄影师是由本来是司机师傅的人担任。这让我感触良多,司机师傅仅仅是对摄影感兴趣,慢慢的竟然拍摄的有了一些大家风范。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虽然在课堂上没有展示完全部的纪录片,但是回去之后我马上就把接下来的几篇纪录片看完了。我认为美术鉴赏这门课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引发我们的好奇,进而让我们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判断。 在小时候我就听说过齐白石和梵高,但当时仅仅是知道他们的画作能卖很多钱,大家都为了他们俩的画一掷千金。经过美术鉴赏这门课,我了解到了齐白石的虾,鸡,鱼,花为何那么多人追求;梵高的画作表达的有是什么思想。美术鉴赏为我们解惑,擦亮我们的眼镜,让我们对待艺术品的感觉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价值身上,还看到了艺术家本身的经历、思想、心情等等,还看到了艺术品所在的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

2019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

(一)作品创作背景: 《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着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着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二)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这正切合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的意境。 (三)作品特点: 1、以形写神 齐白石先生在创作这幅画时,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进行惟妙惟肖的再现,而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画面中山川、河流、蝌蚪无不生动鲜活。而齐白石先生着重的是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及蛙声。显然齐白石先生是经过了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作画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迁想妙得,提笔一挥,才能够把对象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