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间接言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间接言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间接言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间接言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

2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蕴涵的美国文化解读

3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4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5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6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7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9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10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的成长主题

11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

12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3

14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5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17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8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

19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20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21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22 中美文化差异对外贸谈判的影响

23 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24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25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26 中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研究

27 从《小妇人》看男性缺失时十九世纪美国女性的成长

28 意识流与女性主体意识建构:以詹姆斯?科尔曼的《莫说她很怪》为例

29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3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31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32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

33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34 中西广告语中隐喻比较研究

35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36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37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8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39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40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41 浅析哥特意象在爱伦坡小说《丽姬娅》中的体现

42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43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44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45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46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47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eech

48 《永别了,武器》的存在主义解读

49 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

50 An Analysis of the Ambivalent Character of Frederick Winterbourne in Daisy Miller

51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52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53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54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

55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56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研究

57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58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59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60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61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

62 高中英语反思式教学研究

63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64 论商业广告中的翻译对等原则

65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66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67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68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特点分析

69 哥特式风格特征在《远大前程》中的诠释

70 An Analysis of Racism in Of Mice and Men

71

72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73 改写理论视角下看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

74 从顺应论角度看劳伦斯小说中关于心理动机的语码转换

75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76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77 劳伦斯与安妮宝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78 论英汉机器翻译中被动语态翻译的缺点

79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80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81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

82

83 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

84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85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

86 《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87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

88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的应用分析

89 从《到灯塔去》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90 浅谈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互译

91 英汉超音段音位的对比分析

92 The Multiple-Personality in the Hero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93 《丧钟为谁而鸣》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94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95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96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

97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

98 英汉恭维语与恭维回应的跨文化分析

99 外贸英语句子分隔的研究及其翻译

100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101 《雾都孤儿》中的正邪儿童形象

102 麦克?莫波格《柑橘与柠檬啊》的叙事艺术

103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104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105 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

106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107 中国侠士精神与西方骑士精神比较研究

108 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109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110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11 顺从还是叛逆——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义精神

112 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113 《红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混合体

114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115 试论《永别了,武器》中的悲观宿命论(开题报告+论文)

116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

11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

118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119 浅析托妮?莫里森《恩惠》中的母爱

120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121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词汇差异

122 商务谈判口译的语用失误的成因及负面影响对学习的启示

123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124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125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126 探析《愤怒的葡萄》中人性的力量

127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

128 论口译的原则与技巧

129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

130 从《太阳照常升起》分析美国一战后的消费道德观

131 中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

132 浅析女性主义在薇拉﹒凯瑟作品中的表现

133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13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135 “笼中鸟儿们”的反抗--从《琐事》中解读女性意识的觉醒

136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137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138 奥巴马演讲辞的话语分析

139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140 论亨利?詹姆斯的世态小说的特征—以《黛西?米勒》和《贵妇画像》为例141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142 论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143 海明威“冰山理论”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

144 委婉语探究:起源、构成、交际功能

145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46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47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148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149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150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以饮食习俗为视角

151 浅谈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差异

152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153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54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55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

156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157 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 158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159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160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161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62 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

163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

164 从谈判风格看中美文化差异

165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

166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167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168 《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

169 解读《纯真年代》中的爱伦的悲剧原因

170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171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 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172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

173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174 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175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176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17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78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79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80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Dream--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Gatsby

181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82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

183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184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nu Translation in View of Dietary Cultural Diversity

185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86 《红字》中珠儿与《雷雨》中周萍之比较

187 论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

188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

189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190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91 论妇女解放历程在《紫色》中的体现——以主人公西丽为例

192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

193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194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

195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196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197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198 On the Diversity and Unit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Feminism

199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对比分析

IV.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s

Pragmatics-Teaching Plan (5) IV. Indirect Speech Acts 4.1 Primary and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s 4.2 Inferential Process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4.3 Searle’s Researches on Indirect Directives 4.3.1 Six Groups of Indirect Directives 4.3.2 Basic Ideas about Indirect Directives 4.3.2.1 Idiomatic, but not Idioms 4.3.2.2 Coexistence of the Indirect Directive Act and the Literal Illocutionary Act 4.3.3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Directives in terms of Speech Acts Theory 4.4 Some Problems in Searle’s Pattern of Indirect Speech Analysis 4.5 An Extended Analysis of Indirect Commissives Readings: Searle, J. R. Indirect speech acts [A].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5. Searle, J. 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Huang Yan. 2009: 4.6 Indirect Speech Acts He Zhaoxiong, 2011: 3.3 Indirect Speech Acts 涂靖. Irony言语行为的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4). 丁风.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J]. 西外学报, 2002, (1): 46-50. 朱晓姝. 中美学生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研究[J]. 西外学报, 2008, (1): 51-55. 黄永红. 对言语行为“道歉”的跨文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5): 33-36. 吴淑琼et al.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04, (2): 22-25. 周启强, 白解红. 原型范畴与间接指令[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2): 1-4. 刘森林. 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 外语教学, 2003, (5): 10-15. 赵英玲,李洁芳. 虚假邀请(ostensible invitation)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7).. Isaac, E. A. Ostensible Invitation [J]. Language in Society, 1999, (19) Song Yuan. On the Probing Speech Act in English Talk Shows —A Case Study of Oprah Show [D].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Ethnic Communities, 2010. (英语脱口秀中的打探言语行为研究—以欧普拉脱口秀为个案)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于少东 2013232009 外国哲学 【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说的基础上提出“意义即用法”思想,指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其指称而在于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语言用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意义。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在继承维氏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通过细致分析不同言语行为来探讨语言的意义问题,后经塞尔的发展完善最终确立起具有更强解释力的言语行为意义观。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言语行为语言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改其前期注重理想语言的做法,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调语言的使用对于确定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思想。该思想后被日常语言学派的奥斯汀继承并发展,言语行为理论诞生。这一偏重语用研究的理论经过塞尔的补充与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当下语言哲学及语用学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将通过对“意义即用法”思想与言语行为理论的梳理,细致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发展与继承概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进行相关探讨。 一、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思想的提出 语言意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是由命题组成的,是所有命题的总汇,语言的意义就是命题所描述的事实。然而,由于“理想语言具有内涵静止性、封闭性特征,它不能表达不同语境的语义变异与引申问题,无法对发展中的语言活动做出能动阐释。”[1](P92)因此,后期维特根斯坦便放弃了这种通过构筑理想语言而建立起来的指称论的意义观,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希望通过对日常语言的细致分析来确定语言的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日常语言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概念上:语言游戏论和意义即使用论”。[1](P92)“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后期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因此他并没有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例子来对语言游戏进行说明。通过列举大量有关“语言游戏”的例子,他指出,“我将把这些游戏称之为‘语言游戏’并且有时将把原始语言说成是语言游戏。”[2](§7)由此看来,尽管维特根斯坦没有为“语言游戏”作出一个明晰的定义而仅仅是给出了一些不太严密的界说,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去理解“语言游戏”。当前学

彬彬有礼和谐交际_间接言语行为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www1xuebao1net199  彬彬有礼 和谐交际 ———间接言语行为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 木艳娟 [摘要]礼貌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世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起着“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 的作用,使人与人的交流实现和谐的交流。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中十分常见,以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 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成为礼貌原则良好的实现手段。促进了人际沟通,达到了更好的人际交往效 果。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礼貌原则;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S1—0199—03  作者简介:木艳娟,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法语语言文学硕士。四川成都 610041 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反映这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充分展示了这个人的良好教养和优雅风度。礼貌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貌让人们互相打招呼,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得体,与亲人、朋友、同事、上级等建立和谐的关系。而礼貌同时涉及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范。非语言交际规范主要指态度、动作、手势、表情等;而在语言方面,出于礼貌,人们往往会在交际中含蓄的表达自己,而间接言语(indirect s peech)就是通常被用以含蓄表达自己的礼貌的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以言行事,直接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的是直接言语行为(direct s peech act);通过话语行为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的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 peech act)。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话语意义常常不是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2 terance meaning)和语句意义(sentence meaning)会以多种方式分离。我们要讨论的间接言语行为就会使这两种意义分离,即通过一种别的行为而间接实施的以言行事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在话语交际中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其影响制约因素也很多,本文着重从礼貌的角度来分析间接言语行为。 一、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解释 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Austin(1962)提出,他先是区分了述事(constative)话语和行事(perf or mative)话语。述事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它可以用真假值来分析;行事话语指说话本身已构成了行事的某些环节,行事话语所表达的活动无法用真假值来分析,但有意义,说话人可以以言行事。两种句子的基本形式可能一样,因此结构形式不是表述句和施为句的区别性特征。例如:“I p r om ise t o give her ten dollars.”,这是行事话语,但“He p r om ised t o give her ten dollars.”是述事话语,因为该句只是描述一件事。后来,Austin又把语言行为分为“以言指事”(l ocuti on)、“以言行事”(il2 l ocuti on)、“以言成事”(perl ocuti on)三类。他最感兴趣的是以言行事,以至后来以言行事几乎成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代名词。 继Austin之后,Searle(1975)提出了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 ons)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 peech)。适切条件指一个言语行为为实现其目的而必须达到的标准,它包括“准备条件”,“诚实条件”和“本质条件”。如“准备条件”(p reparative conditi ons)是指某人是否有资格完成某种言语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话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infelicit ous)。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他的间接言语行为基于以下假设: (1)显性施为句或明显的以言行事可通过施为动词获知说话人的语用意义;

[浅谈,通过,言语,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 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 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布我是一位歌星”,说者一方面在做宣布,是一种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做陈述。所以,他发现述谓句与施事句两个概念之间其实并无实质的区别。 摒弃了述谓句与施事句的区分,标志着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探索上有了新的飞跃。他认识到,归根结蒂,我们所要阐释的唯一现象就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所做的完整的言语行为。这时他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一个人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取效 行为(perlocutionary act)。通俗地说,说话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为说者所为;施事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 tionary force),即语力,为说者所为;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 生的某种效果,为说者与听者共同而为。 奥斯汀首先提出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概念,但他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过早地去世了。不过,这一理论提出后很快便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这一理论把客观世界、人的思维以及语言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正式出场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奥斯汀到塞尔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从奥斯汀到塞尔 论文关键词:施为句陈述句言外行为言语行为的分类间接言语行为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阐述了“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涵盖了奥斯汀的施为句和陈述句理论,塞尔对奥斯汀言外行为理论的批判与发展,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分类的修正与发展,以及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一、施为句与陈述句 奥斯汀的研究属于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哲学派,认为人们日常用的自然语言是很完善的,通过对日常语言的仔细分析,可以解释许多概念模糊的语言现象。与执着于传统哲学中真假值问题的逻辑实证主义不同,奥斯汀认为很多句子抛开真假值的问题,在现实中也很有意义。奥斯汀通过对施为句的研究,拉开了反对传统哲学的帷幕。

奥斯汀对施为句的研究是从“许诺”开始的。他注意到,当人们说“I promise”的 时候,虽然和其他的说话行为一样,发出声音并使听话者听懂了意思,但实际上完成了另一个动作一“许诺”。他把‘`I promise”以及类似的词语归人“程式用语”的范畴m。比如,当一个未婚男子与一个未婚女人在一起,在没有违反任何禁忌的情况下,面对神甫说出“Ido"时,这对男女就结成了夫妇; 当你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说“I give", 你就把这东西给了别人;当你掌握权力的时候,你说“I order",你就发布了一个命令。在1955年,奥斯汀受邀到哈佛做讲座时,用“施为句”这个概念取代了“程式用语”,并提出了其对立体一一“陈述句”。他这样概括施为句:它们不“描述”或“报道”或断言任何东西,不存在真假;说出这 样的一句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或实施了一种行为的一部分日。他列举了三个施为句的例子:(1)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 (2)I give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 (3)I bet you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2d7333132.html,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作者:李星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2期 摘要: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美国语言哲 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分析探讨了其表现方式、目的与动机。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表现方式;目的;动机 作者简介:李星星,女,生于1987年9月,山西临汾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2--02 一、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 )这一概念是Searle在Austin 的间接施为句的基础上提出的(John Searl,1969,1975)。塞尔指出,要想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明白“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 ),在此基础上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 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例如:(l ) Could you open the window for me ?这句话的字面用意是“询问”,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询问听话人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打开窗户,听话人需要通过“询问”这个字面用意,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请求”这个间接用意,即言外之力。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基于以下的假设: a .显性施为句可以根据施为动词判断出来; b.传统的三大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分别表示“陈述”、“ 询问”和“ 命令”,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这实际上就是它们的施为用意; c.在传统意义上这些用意被看做是字面用意, 并不是间接的施为用意。听话人需要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施为用意; d. 间接言 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U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理而得出的言外间接用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它主要依靠说话双方所处的语境和共同的语言信息来推断。 二、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 (一)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 陈述句表示“陈述”,疑问句表示“询问”,祈使句表示“命令”。例如: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拙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奥斯汀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意义理论的发展,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 一、引言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著述,其中尤以塞尔的著作影响最大。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认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又进一步指出,说话者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言语行为,可是言语行为本身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并探讨了言语行为的形式化。 二、塞尔对言语理论的发展 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正如塞尔在“什么是语言”一文中所说:“言语行为也被称为语言行为或语言性的行为,通过这个引言,我也许能够说明为什么我认为言语行为在语言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一个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号、词语或语句,甚至也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的标记,构成语言交际的单位是在完成言语行为中给出标

记。更确切地说,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语句标记就是以言行事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在塞尔看来,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如陈述、命令、询问、允诺等。语言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理论,说话是一种受规则约束的实施行为方式。奥斯汀曾提出过实施言语行为的三个恰当条件,即(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塞尔对意义理论的发展 塞尔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在他看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些声音或画出一些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发出声音或画出符号与完成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重要的区别在于为完成一定言语行为所发出的声音或画出的符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或符号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语行为的。为了回答为何某些声音或符号具有意义这个问题,塞尔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和补充。格赖斯在“意义”一文中区分了自然的意义和非自然的意义,指出这两种意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与意向性无关,后者则涉及到意向性问题。如:“那些斑点意味着麻疹”,这句话包含的是自然的意义,与人的意向无关;而“那三声铃响意味着‘车满了”,这句话包含的则是非自然的意义,它与人的意向有关。格赖斯着重研究非自然的意义,并把“意义”与“意向”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更加强调意义、意图及惯例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无意去推翻格

语言学 间接言语行为分析与应用

A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Sun He 孙和 Class 2, Grade 2012 No. 312045108012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A Paper for General Linguistics Dec., 2012

A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Abstract: Searle’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peech acts theory is that he is the first one who puts forward indirect acts theory(ISA).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at indirect speech acts can present the mutual social distance, show the evasion of some subtle problem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are some linguistic skills which can reach certain purposes in communicati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 will talk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alk about what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pragmatic function, indirect speech acts, utterance, English teaching 1.Introduction Speech act is a technical term in linguis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contemporary use of the term goes back to J. L. Austin's discovery of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and his theory of locutionary, illocutionary, and perlocutionary acts. Speech acts are commonly taken to include such acts as promising, ordering, greeting, warning, inviting and congratulating. Among the speech acts there are direct and indirect acts. The indirect acts is a roundabout way of talking. That is to say, people do not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a direct way but through indirect or euphemistic ways to fulfill their purpose in communication. The indirect of language appears when there is an inconformity between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implication message. Speech act theorist Searle puts up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to express the indirective of language based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itself. And he defines a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a speech act performed indirectly by performing another speech act. Searle has divided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into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former is implicit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 syntactic form, word itself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to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habit can immediately infer indirect " illocutionary force "

简述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

摘要: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言语行为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旨在通过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关键词: 文化; 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策略; 对比分析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六、七十年代由语言学家Austin提出的,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后来语言学家Searle把这一理论提高为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就是言语行为。他系统地发展了语言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学说,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请求言语行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情景中,比如在吃饭时叫人家递盐,或在我们睡觉时叫他人把电视机关小一点。从Lyons(1977), Searle(1979), Leech(1983), Searle & Vanderveken(1985),Tsui(2000)对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及我国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似乎可以就请求言语行为得出这样的理解:交际中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或停止做某事,同时听话人有权拒绝合作。 跨文化研究表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低语境—高语境是有关文化多样性的两个广泛的维度,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跨文化的交际。文化丁允珠(Ting-Toomey)就认为低语境社会(如美国中)的人更倾向于采取对立和直接冲突的态度,而高语境社会(如中国中)的人更愿意采取非对立和非直接冲突的交际态度。这种态度偏向是否会导致中国人在提出请求时采用更为潜隐、间接的策略,而美国人则可能采取更为直截了当的一些方式呢?如果不是,是何种文化价值观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本文将概述调查结果并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二、受试与研究方法 1.受试 该研究共有两组受试参加了调查(合计100人);他们分别是美语组(美国人),共40人,其中16为男性,24位女性;汉语组(中国人),共60人,30位男性,30为女性。 因为受试的选择将会影响到调查结果。本调查在选择受试时考虑到如下几点: (1)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全部为在校大学生,即所有受试者有相似的教育程度; (2)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者年龄在18-21岁之间; (3)其中汉语组的受试为母语是汉语的非外语专业学生,美语组的受试为母语是英语的非外语学生。 2.研究方法 Blum - Kulka (1989)等一批学者实施了一项国际间的合作研究计划,称作“跨文化言语行为表现方式计划”。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研究不同语言文化中言语行为表现方式的异同,主要涉及请求行为和道歉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是“语篇补全测试”DTC(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该测试模式是由Levension(1975)首先提出来的。正如Kasper &Dahl(1991)所言,会话完形在言语行为语用研究中享有不可取代的普通适用性。为了调查的有效性,该研究利用语篇补全测试这个工具来从受试中获取他们表达请求能力的有关信息。我们根据以往研究的情境模式选择了12个,这些情境包括了现实交际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同学之间等。但为了使受试不受所设计内容的影响,能完全按个人经验自由回答问题,我们删除了会话完形测试中情景之后的一轮对话。问卷的形式是,先详细地描述出行为所发生的情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受试根据情景做出回答。 虽然所有材料源于西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西方文化的偏爱。然而这12个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理论。最后,指出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约翰·塞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他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 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 一.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对奥斯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塞尔在1969年出版的《言语行为:语言哲学》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释,建构了他独特的言语行为理论框架。此书的出版标志着Searle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即我们所称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 (一) 和奥斯汀一样, 塞尔也认为说出某种语言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如做 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说话即在行事,意义等于某种行为,所以它声称语言研究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符号、词语和句子,或者是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标记,而是在执行言语行为时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产生。”[1] (二)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建构体现在他对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他认为语言学哲学是试图通过关注个别语言中具体语词或其他成分的日常用法来解决具体的哲学问题,而语言哲学是试图对语言的某些普遍特征,如所指、真理、意义和必然性,从哲学上给以明晰的描写。在他看来,语言学哲学可以看作某种方法的代名词,而语言哲学可以看作某一学科的代名词。他

言语行为理论,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论文 题目: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王熙凤的语言技巧 姓名:梁新珍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外语用(翻译) 学号:1321198485 2014年4月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回答语言是如何用到“行”之中的,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言语行为理论从社会功能出发,研究语言行事,即以言行事。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言语行为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话语分析也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对话语做出最真切的解析成为有效交流的关键。本文通过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相关话语,来阐明言语行为理论是如何被应用于话语分析中的。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话语分析《红楼梦》之王熙凤话语

一:引言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极为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物,她的语言交际才能是该小说中其他人物所不能及的,王熙凤对待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身为荣府里的大管家,和各色人等打交道,都能应对自如,表现的不卑不亢。读者更是为其高超的的语言技巧所叹服。本文运用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个方面分析王熙凤的语言行为及语言技巧,以此来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启发。 二:理论背景 1962年,Austin在其发表的《论言有所为》中指出,人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实施某种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形式而完成的。Austin 把这种行为成为言语行为。根据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人在说话时所实施的一个语言行为,同时包含三种子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内行为指的是话语本身,与传统的意指相同;言外行为指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行为,人们可以通过说话达到很多目的,做很多事情;言后行为指说话者给听话者所带来的影响,说话者都会引起听话者的态度等发生一些变化,无论是否说话者所期望的,即说话带来的的进一步后果。后来Searle 继承并发扬了Austin的理论,认为言语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每个话语事件都可以代表一个语言行为,只是有时这个行为表现的比较直接,有时候表现的较为间接,即人们所熟知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完善与发展离不

商务英语教学中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

商务英语教学中直接言语行为与间接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 摘要:通过对商务英语中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在合作原则四准则的框架之下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在商务活动中,采取直接还是间接言语行为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由言语行事所带来的取效行为决定的。因此,将语用原则理论导入商务英语教学中指导商务英语对话活动,是一件有价值的工作。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对比分析;教学建议 一、言语行为理论及合作原则 1.言语行为理论及分类 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提出,说话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被看成做事:发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Austin,1962)。 发话行为指“说话”行为本身,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这一行为并不能构成语言交际(张鑫友,2001,p435~436)。在商业活动中,语言交流行为本身是介绍产品、告知客户信息、业务洽谈的必要条件,但真正意义的语言交际是基于行事行为或取效行为实现的。 行事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指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如传递信息、发出命令、问候致谢等。行事行为必然通过发话行为实现(张鑫友,2001, p436)。塞尔将行事行为划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话语意义常常不是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和语句意义(s entence meaning)会以多种方式分离,即通过一种别的行为而间接实施的语言行事行为,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如“Can we assign the contact now?”即是对签约能力的提问,同时也是对签约行为的请求。反之则为直接言语行为。 “日常会话中人们并不总是直白告诉对方某事,而是暗示对方。言语行为这就存在直接性和间接性的选择。”(Grice,1975,p45) 取效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张鑫友,2001,p436)。在商务活动中,甲方说:“This is the lowest price that we can accept.”乙方可能接受这个价格成交,也有可能双方不欢而散。这里甲方所言就出现了两种取效行为。 2.合作原则及其四准则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传统哲学的神话被彻底打破,哲学因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哲学的出路在哪里? I9世纪后期布尔代数的提出使得数理逻辑得到了成功的发展。这激起了哲学家们对逻辑性质的探究。逻辑是由语言体现的,语言的意义存在于事实、思想和语言之间,既不属于物理世界,也不属于个人的心理世界。因而哲学家开始了对数学的逻辑基础和语言意义进行探讨,开拓出了新的哲学领域和哲学对象,实现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所谓语言学转向,指的是哲学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的哲学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哲学。语言哲学至少有两种意思:一是有关语言的哲学,即把语言当作一种既知的事物,寻求语言及其它与语言至少在探究之初有显著区别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外部研究,如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等。二是把语言本身作为调查对象的内部研究。 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英国哲学家都认为语言学的分析是唯一合法的哲学的研究,这些哲学家自称为语言哲学家,称自己的研究为分析哲学。他们发展了新实证主义逻辑学家如卡纳普的某些观点,同时也受到了莫尔、罗素、维特根斯坦作品的影响,他们认为哲学研究过的大多数东西并不是错的,而是无意义的,只是从日常语言的误用中得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一旦产生哲学间题的条件受到分析,这些所谓的哲学问题就会消失殆尽;一旦日常语言词语如“好”、“坏”、“责任”、“价值”等的意义得到澄清,道德哲学的辩论就会空洞无物,无以依附。自称为日常语言哲学家的牛津派认为是日常语言未得到适当的运用而导致了哲学问题的产生。他们的主要观点是意义即用法,描述词语的意义就是给出其使用的方式,就是显示词语允许我们完成的语言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上大的历史背景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下,约翰·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在1962年的出版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奥斯汀认为并非所有的可分真假的陈述句都是“描写”的,因此奥斯汀把有真假之分的陈述句叫叙事句,将那些既无真假之分又不是用来描述或陈述的句子叫施为句。 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施为句。施为句就是具有行事能力的句子.这些句

简述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简述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彭述初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人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塞尔对奥斯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12(2009)01-097-04 言语行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1]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 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成人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2]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 ti 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后经塞尔(J.R.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3]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表述句与施为句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句(constati v e)和施为句(perfor m ati v e)。很久以来,哲学家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4]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verifiab ility),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奥斯汀对哲学界语言研究中的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怀疑。他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假陈述!(pseudo-state m en t),[1]人们所说的许多话语貌似陈述,但它们根本不以坦直地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奥斯汀主张区分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和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有真假之分的句子为表述句,其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和描述状态、报道事态,所表述内容是可以验证的, 第9卷 第1期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9No.1 2009年3月 Journal of HunanM eta llurg i ca l P rofessi ona l Techno logy Co ll ege M ar.2009 收稿日期:2008-12-18 作者简介:彭述初(1963-),男,湖南湘潭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语言学。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 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 〔论文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1962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这一概念,此后,美国哲学家塞尔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修正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首先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1962年在他的著名哲学著作《论如何以言行事》里提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Aus-tin, 1962)。奥斯汀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使用上,把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抓住了语言的动态特征,开拓了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这条道路。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

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话语是一种行为,它不仅包含“言有所述”,而且包含“言有所为”,甚至涉及“言后之果”(Austin, 1962) o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布我是一位歌星”,说者一方面在做宣布,是一种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做陈述。所以,他发现述谓句与施事句两个概念之间其实并无实质的区别。 摒弃了述谓句与施事句的区分,标志着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

相关文档